破伤风抗毒素使用三问
破伤风疾病健康教育问答

破伤风疾病健康教育问答一、什么是破伤风?破伤风(tetanus),是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的伤口,生长、繁殖并产生外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以牙关紧闭、全身或局部肌肉持续性痉挛及阵发性抽搐为临床特征。
其死亡率高,平均病死率为20%~30%,重症破伤风死亡率高达70%,新生儿和老年人的病死率较高。
二、破伤风的流行病学破伤风杆菌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灰尘、土壤、家畜如牛、马、羊等以及人的粪便中。
破伤风杆菌容易被煮沸及消毒剂杀灭,但在不利条件下可形成芽抱,可以在土壤中生存长达数十年,芽抱的抵抗力很强,能耐受煮沸40~90分钟,可用高压消毒将其杀灭。
当机体受到深刺伤、弹伤、动物咬伤、裂伤、挤压伤、开放性骨折等,芽泡侵入人体,并进入组织繁殖。
各年龄均易感,以农民、工人、青少年为多见。
不洁的接生史、脐部处理不当,易引起新生儿破伤风。
患本病后免疫力不持久,均可再次感染。
三、破伤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破伤风致病菌为破伤风杆菌,为梭状芽抱杆菌属,为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
细菌本身无侵袭力,致病作用主要由侵入人体后大量生长繁殖产生的外毒素所引起。
破伤风外毒素分为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痉挛毒素可引起神经兴奋和肌肉痉挛,溶血毒素可引起溶血和伤口局部的组织坏死、心肌损害。
四、破伤风的症状及体征一般破伤风病人都有外伤史,伤口较深,异物或坏死组织残留物未及时清理,小部分因伤口小,不易发现,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导致产生严重后果。
破伤风的分期:1潜伏期潜伏期多为1〜2周,也可24小时至数日,最长数月发病,新生儿破伤风为5〜7日,故俗称“五日风”“七日风”。
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短于一周发作多为重型破伤风;头面部破伤风病情往往较重。
2.前驱期表现为全身乏力、头晕、咀嚼肌紧张、肌肉酸痛、烦躁不安、哈欠等,可持续12〜24小时。
3.典型发作期咀嚼肌痉挛所引起张口困难是最早的典型症状,呈现“苦笑”面容,继而出现全身肌肉强直痉挛,即颈背部肌肉强烈收缩,腹部往前突,头向后仰,足后曲,呈“角弓反张”状。
破伤风正常注射方法

破伤风正常注射方法
破伤风(tetanus)是一种由于感染肉毒杆菌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神经毒素疾病。
以下是破伤风的正常注射方法:
1. 前往医疗机构: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被破伤风感染,建议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医。
医生会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2. 预防性疫苗接种:破伤风可以通过预防性破伤风疫苗来预防。
根据疫苗接种历史和最后一次疫苗注射的时间,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疫苗接种或进行疫苗加强剂注射。
3. 伤口处理:如果你有可能被感染的伤口,医生可能会清洗伤口,并在必要时进行缝合。
清洗伤口有助于防止细菌滋生。
4. 抗毒素注射:对于已被破伤风感染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注射抗毒素。
这种抗毒素有助于中和体内的毒素。
5. 强化免疫:如果你已经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但伤口感染仍然可能引发破伤风,医生可能会给你注射破伤风加强剂,以增强你的免疫力。
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决定最恰当的破伤风注射方法。
建议在面对任何破伤风感染风险时尽早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护理部注射破抗须知

护理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注意事项】1.本品为液体制品。
制品混浊、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过期失效者均不能使用。
安瓿打开后应一次用完,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及皮试液应2~8℃避光保存,应现配现用。
2.每次注射须保存详细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注射次数、上次注射后的反应情况、本次过敏试验结果及注射后反应情况、所用抗毒素的生产单位名称及批号等。
3.注射部位(用酒精及生理盐水棉签)应严格消毒。
注射器一次性使用。
一人一针桶(针头),同时注射类毒素时,注射器须分开。
4.使用抗毒素须特别注意防止过敏反应。
注射前必须准备好必要的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先做过敏试验并详细询问既往过敏史、家族过敏史。
凡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曾有支气管哮喘、枯草热、湿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史,或对某种物质过敏,或本人过去曾注射马血清制剂者,均须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5.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间隔超过1周者,如再使用,应重作过敏试验。
6.皮试配置:1)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标准:每毫升含破伤风抗毒素150IU。
2)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具体配制方法:以一支破伤风抗毒素(1ml,1500IU)为例,取出0.1ml药液,加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1ml,则每毫升含150IU,即成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
7.皮试判定:①阴性:局部无红肿,全身无反应;②阳性:局部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有痒感。
全身过敏反应、血清病型反应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相同。
当试验结果不能肯定时,应作对照试验;如试验结果确定为阴性,应将余液0.9ml作肌内注射;如试验结果证实为阳性,通常采用脱敏注射法(观察皮试可采用延时观察法或众人观察法)。
8.脱敏注射法:在一般情况下,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分小量数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30分钟。
第1次可注射10倍稀释的抗毒素0.2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时,即可注射第2次0.4ml,如仍无反应则可注射第3次0.8ml,如仍无反应即可将小瓶中未稀释的抗毒素全量作皮下或肌内注射。
门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病人的健康宣教

门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病人的健康宣教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后,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嗜神经外毒素而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
一切开放性损伤,如木剌、锈钉剌伤、深部组织感染及动物咬伤,新生儿脐部感染等,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近年来门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患者在不断增加,所以作为一名门诊注射室的护士,应该要熟练正确的掌握破伤风抗毒素的使用方法,并为患者做好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宣教工作。
让患者了解破伤风抗毒素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标签:门诊注射;破伤风1、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胃酶消化后,提纯制得的球蛋白制剂。
通过注射TAT获得的被动免疫是目前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最有效的方法。
TAT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目前虽然有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制剂,可免做皮试且效果较好,但其来源少、价格贵,不能普遍应用,因此TAT仍为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主要生物制剂。
2、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方法外伤患者首先要由外科医生彻底清创包扎伤口后,执行医嘱行TAT过敏试验,30分钟后看结果。
试验结果会分为三种情况:①试验结果阴性:遵医嘱分两次注射,每次间隔30分钟。
具体方法是第一次选择上臂三角肌进行皮下注射,第二次选择臀部进行肌肉注射。
②试验结果阳性:签知情同意书后,遵医嘱脱敏注射,分四次注射,每次间隔30分钟。
具体方法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分别选择左、右侧上臂三角肌进行皮下注射,第四次选择臀部进行肌肉注射。
③试验结果强阳性:避免使用TAT,可选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以上三种情况注射结束后需观察30分钟,如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方可离开医院。
如有皮肤瘙痒出现荨麻疹,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烦躁等过敏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或护士,并采取相应措施。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注意事3.1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要在受伤后24小时内注射。
超过24小时注射会失去或降低药效,起不到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药理作用。
破伤风皮试宣教

破伤风皮试宣教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杆菌在厌氧环境中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
破伤风的潜伏期6-12天,个别病人1-2天就发病,当被动物咬伤、烧伤、外伤等病例,伤后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破伤风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但用之前,必须做局部皮内试验。
1、做皮试前,应向护士说明有没有过敏史,尤其是有无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史,如注射过破伤风抗毒素的应向护士说明具体的注射时间、间隔时间、注射次数及注射后有无过敏反应。
2、皮试后要观察20分钟,不可以到处走动。
,皮试的部位不可以挤压或揉搓,如有血迹应告诉护士帮忙拭去。
3、皮试后如有以下症状要及时告诉护士,如局部红肿、皮丘、红晕、瘙痒、水肿、全身散在荨麻疹、头晕、头痛、胸闷、气急、喉痒、声音进行性嘶哑等。
4、皮试20分钟后,由护士判断皮试结果为阴性,可注射,注射后再观察30分钟,无上述症状可以回家。
如阳性征求医生意见做脱敏注射,脱敏治疗分四次肌肉注射,每次观察20分钟,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告之护士。
5、我们医院皮试的时间为正常上班时间。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别名】精破抗;抗破伤风免疫血清;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抗毒血清,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用量用法】
1.预防:凡5年内没有经过破伤风类毒素全程免疫而有发生破伤风危险的人,都可用本品1500~3000单位皮下或肌肉注射作预防;情况严重者用量可增加1~2倍用本品1500单位,类毒素0.5ml。
同时分两处皮下注射。
为提高免疫力,1月后再注射0.5ml类毒素。
2.治疗:病情严重可1次静注或静滴5~10万单位,滴速应慢,成人用量1次不超过40ml,儿童不超过每千克体重0.8ml。
以后可每日静注3~5万单位,如有严重反应可改为肌注,1周后再根据病情肌注2~5万单位(用作皮试),直至病愈为止。
病情较轻者肌注,第1日每12小时注射5万单位,第2日注射2~3万单位,第3日至第7日每日注2万单位,第8日1万单位,直至病愈。
轻症者每日1万单位,肌注或静注,共注5~7日。
新生儿破伤风,可在24小时内1次或分次肌注本品2~10万单位,重者可静注。
重症者还可行鞘内注射,剂量为5千~1万单位,1次即可。
【注意事项】
1.注射前必须作皮试。
皮试法:取本品0.1ml,用等渗盐水稀释至1ml,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入0.1ml,10~30分钟内注射处如有红肿、皮丘,为阳性反应,否则为阴性。
2.阳性反应而又必需注射者须按下法进行脱敏:将本品稀释10倍,分3~4次皮下或肌肉注完,每次观察10~30分钟,无反应再注第2次。
3.总量1个疗程般不超过40万单位。
目前趋向用较小的剂量。
4.必须配合清创,以及镇静、冬眠等疗法。
胸牌制作 rewcsbdhj231。
破伤风药物临床使用规范浅谈

破伤风药物临床使用规范浅谈杨苏文,王江,何文秀(解放军第452医院门诊部,四川成都610021)摘要目的:探讨破伤风用药应规范化。
方法:分主动和被动免疫两种,主动免疫一旦受伤后只须再进行注射类毒素1lTll,即可达到破伤风防治作用;被动免疫应在受伤后注射人破伤风抗毒素或人免疫球蛋白,才能达到中和毒素的作用。
结果:主动免疫者,一旦受伤后只须再注射人破伤风类毒素1fnl,即可防破伤风发生。
被动免疫者伤后,应行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防破伤风的发生。
结论:受伤后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伤口应行早期彻底清创、清除异物、凝血及坏死组织。
并早期使用抗生素,并给予营养支持,改善伤部血液循环,以利伤口早期愈合。
关键词破伤风;使用;规范中图分类号R9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0188(2008)01—0069—02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的一种特异感染,该菌为专性厌氧菌,在自然界分部甚广,在灰尘、土壤人或动物的粪便中均可发现它的存在,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的厌氧环境,如窄而深的伤口,尤其是锈蚀的锐器金属物刺伤。
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皮肤或粘膜伤口侵人人体,最常见是外伤,烧烫伤、不洁接生的新生儿和手术器械消毒不严也较为常见。
目前对于破伤风气预防与治疗国内外大致相同,即分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I预防治疗方法1.1自动免疫是以破伤风杆菌经多代特殊培养所产生的类毒素(1vr)为抗原,注射进入人体后使人体产生极高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的目的。
凡进行过主动免疫接种者,以后一旦受伤只须再注射1ml类毒素即可。
1.2被动免疫一般适用于未接受过主动免疫注射的外伤患者。
目前常用的有两种,即TAT(破伤风抗毒素)和TIG(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大多数医务人员并不太注意患者过去是否曾进行过自动免疫,只要遇到外伤病人,医院为了保护自己,把注射人破伤风抗毒素(TAT)或人免疫球蛋白(TIG)作为一项不成文规定的治疗用药。
打破抗注意事项

打破抗注意事项
“打破抗”通常是指破伤风抗毒素(TAT),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
打破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过敏反应测试: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之前,通常需要进行过敏反应
测试,以确定是否对药物过敏。
如果测试结果为阳性,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替代品或采取脱敏治疗。
2.注射时间:破伤风抗毒素应尽早注射,最好在受伤后24 小时内进
行。
如果有潜在的破伤风风险,即使超过24 小时,也建议注射。
3.注射部位:破伤风抗毒素一般选择肌肉注射,常见的注射部位为上
臂三角肌或臀部。
4.药物储存:破伤风抗毒素需要储存在冰箱中,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
围内。
在使用前,应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外观是否正常。
5.过敏反应的观察: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需要观察一段时间,以
防出现过敏反应。
常见的过敏反应症状包括皮肤瘙痒、潮红、呼吸急促、心悸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6.其他注意事项: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应避免饮酒、剧烈运动和
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注意事项可能会因个体情况、医生建议和药物使用说明而有所不同。
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之前,应详细咨询医生或遵循医生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伤风抗毒素使用三问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破伤风抗毒素是马血清制剂,可中和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TAT )临床应用中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
注射时机:受伤超过 24 小时的患者要求注射 TAT,还有无意义呢饮酒后能否注射 TAT注射 TAT 后短期内再次受伤是否还需注射
适用人群:孕妇能不能用 TAT儿童需要使用 TAT 吗
注意事项:TAT 过敏怎么办应用 TAT 就不患破伤风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答案并简述理由,让更多同行看到你的见解,现在点击右上方评论键即可浏览并参与评论~
参考答案
TAT 注射时机
一般认为,TAT 尽可能在伤后 12h 或 24h 内肌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受伤超过 24 小时的患者要求注射 TAT,还有无意义呢
首先,强调早期应用 TAT 是因为,TAT 可中和伤口部位及血中游离的破伤风毒素,预防和治疗破伤风,但不能中和已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所以肯定是越早越好。
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多数为 1-2 周。
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 24 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
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且两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不过,若是超过了 24 小时的话,TAT 用量要加倍,在糖尿病人也是如此。
TAT 注射剂量
TAT 的剂量根据用药目的不同而不同,预防用药时,一般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次 1500~3000U,儿童与成人相同,伤势重者加 1~2 倍,经 5-6 日,如破伤风感染危险为消除,可重复。
TAT 治疗用药时,第 1 次肌肉或静脉注射 5-20 万 U,儿童与成人同,以后视病情而定,伤口周围可注射抗毒素。
新生儿 24 小时肌肉或静注 2-10 万 U。
饮酒后能否注射 TAT
关于饮酒和 TAT 过敏的关系,目前尚无报道。
一般建议酒醒后再进行皮试,因不能确定酒精对皮试结果的影响,即使可以注射,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那可就麻烦大了,小心驶得万年船呀!
TAT 过敏怎么办
临床上碰到 TAT 皮试阳性的很多,若(+)可以脱敏注射。
而经常遇到强阳性,最好的选择是注射免疫球蛋白。
脱敏的基本原理是:小剂量注射时变应原所致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量少,不至于引起临床症状;短时间内连续多次药物注射可以逐渐消耗体内已经产生的 IgE, 最终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致发病。
但这种脱敏只是暂时的,经过一定时间后,IgE 再产生而重建致敏状态。
故日后如再用TAT,还须重做皮内试验。
脱敏注射方法:将 TAT 分为四次即、、、, 每次都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1ml, 用肌肉注射方法给药,每次观察 20 分钟,无反应即注射下一次,如有反应,反应轻微则较少每一次TAT 注射的药量,增加注射次数;反应重者,即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者,即停止注射 TAT,并按过敏性休克抢救。
孕妇能不能用 TAT
孕妇不是破伤风针注射的禁忌,主要禁忌症为存在破伤风针过敏的人群。
对于从未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的孕妇,在破伤风高发区或从事易受外伤的工作者,最好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注射,3 次注射即可。
对于有免疫力的孕妇,如受到外伤,可能感染破伤风时,则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儿童需要使用 TAT 吗
我国未成年人多数都接受过正规的破伤风免疫接种,新生儿在出生后必须连续注射 3 剂百白破疫苗,第 3 个月注射第一剂,之后每隔一个月注射一剂,1 岁半和 6 岁时再加强免疫两次。
上面提到了,这种主动免疫可在较长时间内产生很好的免疫效果。
凡在免疫规划阶段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预防者,在接种后 10 年内受伤就可不再应用 TAT 或 TIG,伤后仅需注射类毒素,即可预防破伤风;超过 10 年者,如伤口污染不重,也仅需注射类毒素;只有未经过主动免疫、伤口污染严重的患者,才需要注射 TAT 或 TIG。
注射 TAT 后短期内再次受伤受否还需注射
临床上很多伤员,在注射 TAT 后,短期内再次受伤,遇到这种情况还需不需要再打 TAT 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清楚,TAT 是抗毒素,并不是疫苗,只能中和毒素,而不能抑制或杀灭,因此 TAT 是即时预防,作用时间是很短。
有报道说 TAT 的有效期为 5-6 天,最短 10-14 小时,几乎只要有新的较深的伤口就要重新打。
这也是为什么创伤严重时需要补打 TAT。
另外,TIG 国外曾有健康人的实验表明,注射后 42 天,血中抗体含量仍可保持在最低保护( IU/ML)水平以上。
因此单纯注射 TIG 来预防是安全的。
但是,要是再次受伤,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因为,即便是第一次受伤也得根据情况决定 250IU 是否够用。
一般情况下的创伤,在 42 天以内应该是安全的。
应用 TAT 就不患破伤风吗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无论经自动免疫产生的,被动免疫获得的抗体是中和毒素而不是杀灭破伤风杆菌,伤口彻底清创不利于破伤风繁殖才是预防的关键。
另外,抗生素有杀菌或抑菌作用,足量的应用对预防也很重要,其次才是被动免疫,被动免疫尤其是 TAT 作用时间短,很难对潜伏期范围很长的破伤风都有预防作用。
有时污染严重,产生素毒多,常规用量也不能完全中和外毒素,解决的办法是若创伤污染严重,加大 TAT 的剂量 2-3 倍,若有潜在厌氧菌感染可能时,1 周后再追加应用 TAT 或被动免疫同时应用人工自动免疫,但部位器械应分开,最好是对发生破伤风机会较多的人群及孕妇在未受伤时行人工自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