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工作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留学生教育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扩大中国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招生宣传、教学、留学生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进而促进海外学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性的真实认知,扩大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标签:传统文化留学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

根据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要求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

国家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中国传统文化在留学生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是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總称。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对东方还是对西方,也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并在进一步产生巨大影响。

中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中华民族并没有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而消失,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王国、古印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都消失了。

在中国民族不断繁衍壮大的工程在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一点一点汇集起来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来华留学生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招生中的作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争取到2020年全国当年外国留学生数量达到50万,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

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作者:杨鹏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26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缺乏“学贯中西”的优秀中国文化授课教师;中国文化纷繁复杂,教学内容选取困难;缺乏反映优秀传统文化且制作精良的作品;来华留学生的个人情感因素等问题。

同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加强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明确中国文化传播内容;增加文化“外销”型产品;加强文化习得情感环境的构建等对策。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文化教育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9.004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CulturalEducation among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YANG Peng(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34)Abstract This paper included in the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ese cultural education problems:lack of "well-versed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eachers; Chinese culture is complex,difficult to choose teaching content; lack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laborate works;problems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from the individual emotional factors etc.. At the same time,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 clear China culture; cultural export product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ermeasures of cultural acquisition affective environment.Keywords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education0 引言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校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的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已经超过44万名,创历史新高。

文化自信视域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策略研究

文化自信视域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策略研究

文化自信视域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策略研究
董东栋
【期刊名称】《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年(卷),期】2024(8)7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对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文化的教育。

这一教育理念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需要对中国文化教育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相关的策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从而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策略。

基于此,文章以文化自
信的内涵与特征为切入点,围绕文化自信视域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意义与原则,对具体的教育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来华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中国文化的
魅力,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总页数】5页(P127-131)
【作者】董东栋
【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8.9
【相关文献】
1.来华留学生管理视域下的跨文化教育
2.文化自信视域下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播策略探析
3.跨文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策略研究——评《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
4.文化自信视域下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一、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的特点与现状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具有独特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

一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了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语言障碍,设置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介绍、中文语言学习等。

学校还为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践机会,包括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实践活动、参观中国传统手工艺等。

尽管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在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上具有优势,但在中华文化认同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部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程度不高,存在一定的“文化隔阂”。

一些学校在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安排上并未合理安排中华文化认同培养,导致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有限。

1. 艺术教育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来华高校设计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为主要目标,其中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和实践。

设计教育通过教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来华高校设计教育中的中文教育也是培养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环节。

学校通过中文教育,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中的成语、俗语等语言表达方式,留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逐渐形成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观念。

为了更好地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完善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的中华文化认同培养机制至关重要。

1. 整合中华文化课程,增加中华文化元素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介绍、中国传统手工艺等课程,培养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通过引导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使其更好地了解和认同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2. 加强中文教育,提升语言熟练度学校应该加强中文教育,提高留学生的语言水平,让他们更好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中的传播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中的传播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中的传播研究作者:孟玲张军民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18期摘要:近些年来,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提高,特别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途径愈发广泛,这对国内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来华留学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加强对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针对来华留学生,高校必须基于文化自信,利用学校课程、地域特色文化、校园文化、社会活动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来华留学生主动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化来华留学生传播方法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8-0059-03文化自信宏观上关系到国家、民族能否准确看待自身文化,既能看到不足,又能满怀信心、弘扬出去。

微观上则体现为个体对国家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身份认同。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视域中如何传承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使来华留学生能积极投身中国文化学习,并化身为传播桥梁,让更多外国人认识、认可中国文化,显然也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中传播的意义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发展,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

特别是在新时代发展下,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愈发重视,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教育教学活动,都能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身影,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文化标杆,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不仅能加强国家间文化交流合作,更能将中国文化推向国际舞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局限于本国人学习传播,来华留学生亦是很好的传播对象。

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不仅能开拓知识眼界,丰富学习体验,在与国内学子文化学习交流过程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会大大提升,且留学生还能作为一座文化传播桥梁,他日学成归国,能将自己亲身所学、感受到的中国文化传递给他人,以改变其对中国文化的“腐朽陈旧”“刻板”印象,加强国际文化交融。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汉语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通用语言。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在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需求的重要方面。

一、文化教学在汉语专业教育中的作用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学习,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更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在沟通交流中更好地传递信息和意愿,增强汉语交际能力。

文化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使学生具备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对于汉语专业学生来说,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加强文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推动汉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具备更强的汉语运用能力,更好地适应语言环境。

作为来华留学生汉语专业的核心学科,文化教学在汉语专业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来华留学生汉语专业的文化教学与汉语教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来华留学生汉语专业的文化教学意义在于:1、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汉语和文化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习俗,逐渐产生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价值观,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和文化。

2、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文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使其在交际中更准确、地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增加交流和交际的机会,更好地运用所学到的汉语知识,使交流更加顺畅。

3、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育培养生活和工作中很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

海外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要学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考方式,储备跨文化交流的经验,这对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实施文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目前,许多大学采取了多种形式组织文化课程,包括校内的认知类文化课程,校外的实地文化体验、实践课程,及线上文化交流等。

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探究

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探究

关键词:新文科;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文化认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想要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然而,能有机会到中国来学习、参观、旅游的外国人毕竟是少数。

怎样消除外国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进而有效传播中华文化,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世界中的大国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将文化大国变成文化强国,是目前阶段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特别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奠基石。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之中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中又诞生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以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从古至今,我们的中华文化之中体现着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样的自信从何而来?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之中而来,更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而来。

近年来,我国高校提出“新文科建设”的部署,与“旧文科”所不同的是,新文科建设非常重视从分科走向科际融合,破除学科壁垒从而走向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共享。

在新文科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弱化学科,以问题研究为中心。

“新文科建设”的部署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即我们在传播其他学科知识的同时,把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美巧妙地融入其中。

在本文中,我们想要探讨的,就是为什么要传播中华文化。

在新文科背景下,传播中华文化的哪些方面,以及怎样更加有效地转播中华文化。

一、新文科背景下传播中华文化的原因第一,我们的国家正在迅速而稳健地和平崛起,经济实力已经在飞速发展。

但是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却远远比不上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

我们现阶段在海外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如太极拳、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乐器、传统舞蹈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良好的作用。

然而,就目前阶段来看,在少数欧美等发达国家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化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这也要求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调整战略,让中华文化在国内的留学生群体中得到积极广泛而有效地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在东盟华文教育中的传播及对策--以浙江省东盟华裔来华留学生为例

中国传统文化在东盟华文教育中的传播及对策--以浙江省东盟华裔来华留学生为例

中国传统文化在东盟华文教育中的传播及对策——以浙江省东盟华裔来华留学生为例◎吴勇周芳萍摘要:华文教育是海外华人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

因此,提升和改善海外华文教育的质量成为决定中华文化传播的关键因素之一。

结合跨文化传播理论5W传播因素,对东盟十国华文教育现在进行梳理。

通过对浙江省19所高校360名东盟国家华裔留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东盟国家华文教育中传播情况,以及东盟国家新生代华裔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情况。

依据调查结果,最后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东盟华文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汉语热不断升温",海外华文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全球海外华文教育发展良好的地区之一。

东南亚华文教育历史最为悠久、华文学习者最多、华文教学形态最完备、样本最齐全,目前东盟国家学习汉语人数已经超过5000多万,华文教育已经成为东盟国家华人传承中华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之一。

东盟华文教育伴随所在国外语政策的变革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加强也日渐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也出现新变化、新特征、新需求。

一、东盟华文教育发展现状1967年8月7日一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在泰国曼谷共同发表了《曼谷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在东盟国家民族意识增加和单元化政策的主导下,不少东盟国家政府将华文教育视同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偏见,种种限制、摧残甚至取缔华文教育。

虽然东南亚各国社会环境,政治背景,教育政策不尽相同,但是东盟各国华文教育在这50多年期间却经历相类似的发展过程:艰辛创业、苦心经营、抗衡压迫、深耕建设、改革复兴、创新发展。

东盟各国华文教育,根据居住国政府政策的调整,开展不同模式的办学形式,有业余补习班、家庭式补习班、进修班、全日制教育等教学层次,如马来西亚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学习人数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研究
作者:刘丽
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09期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中国的文化逐渐被世界关注,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是加强中外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传播
现在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的提升,吸引了很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

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文化交流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我国的文化为基础,同时也要结合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进行相互融合,这样可以真正做到文化的传播和良好的交流。

1、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存在的问题
1.1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较大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导致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进而形成文化的冲突和差异[1]。

来华的留学生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习惯,和我国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存在语言的障碍,这样就给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带来一定困难。

1.2留学生的管理规范不够健全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已经和国际接轨,来华的留学生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留学生的国家、数量、素养等越来越复杂,很多的高校没有形成规范的留学生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没有进行及时的完善和改进,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样对提高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很不利。

1.3各国教学周期不同造成阻碍
我国教育制度是每年两个学期,两个假期。

这样的教学方式比国外的教学周期长,一些留学生对这样的方式很不适应,在留学初期会出现各种问题。

西方的一些国家的教学一般都是实行季度教学,也有如阅读周或者实践周等短期假期,和他们相比,我国的一年两个学期教学制度给留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束缚和约束感。

2、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的改善意见
2.1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育是进行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基本方式。

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教学、创设场景教学、开展游戏教学等,这样可以提高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效果。

2.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高校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完善其管理机制,确保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

高校对留学生的管理要以教育教学为主,兼顾日常行政管理。

在进行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要结合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弹性处理问题,不能因为管理的死板和一刀切的解决问题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2.3完善课外教学活动
为了让留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和融入我国的文化环境,高校可以策划和组织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

例如组织各项文体活动,开展书法或演讲比赛,策划摄影或汉语知识竞赛等,让各国的留学生真正的体验到我国的优秀文化;鼓励留学生和我国学生一起参加植树节、国庆节、端午节等各种传统节日的多种活动,增加留学生对我国文化的深入了解;策划和组织留学生和我国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比如开设英语角、俄语角、一对一互帮学、座谈会或者经验交流会等各种活动,也可以在我国的居民家庭留住留学生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和留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增加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接触的范围,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接受其感染。

2.4发挥老师教育作用
进行中国文化的传播要依靠留学生,他们是进行中国文化传播的载体[2]。

留学生接受的文化教育不能只是听故事和听风俗,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感染和培养,让他们可以从内心感知中国文化。

老师参与留学生的管理,和留学生接触的多,可以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对留学生的文化教育,要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使留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特色,从而潜移默化熏陶和感染他们。

2.5加强留学生入学教育
各国的留学生刚到中国学校,对一切都是陌生和好奇。

对其加强入学的第一课教育,可以给今后的中国文化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新学生入学的时候,要做好迎接工作,可以保證今后的教学管理。

学校的老师要耐心和详细地对学校纪律、规定及各种条例等进行介绍,及时发放留学生手册,让留学生可以自觉规范其行为。

并且,必须对留学生进行安全文化教育,做好住宿和接站的工作,给留学生以亲切的感觉。

管理老师做好突发事件预案,防止发生一些问题。

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心理咨询,保证留学生良好的心态。

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和谐舒适,并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

3、结束语
世界政治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相似文化的民族和国家会更好的合作发展,共性的文化增加其凝聚力。

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影响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所以,文化的输出和传播是提升世界影响力的有力手段。

我国通过留学生教育,进行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输出,增强世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丽莉,刘婧姝.中医院校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途径研究[J].长江丛刊,2017(24):214-215.
[2]唐常春.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交往的信息传播——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播研究[J] 今日财富,2016(13):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