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手法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课件

高考复习-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课件

双方各说各有理,互不相让。就在他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秋和她的婆婆在山上那个采油小站旁悄悄地为敦 厚挖着墓穴。
妈说:“敦厚,你就住这儿,把井看好……”
小秋说:“妈要是想你了,我就跟妈来看你……”
起风了,落雪了,一会儿,天地一色。
(有删改)
11.作品塑造敦厚的形象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第一步: 明手法
母亲“不孝”, 最后揭示他既孝 顺母亲又报效国
本来敦厚为了国 “这里,就他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好大一座山了,一口油井,一节列 家的真孝和大孝。
家守护油田,不怕 困难,他是怕他妈 担心才不接她来逛 后来敦厚牺牲,大 家才知道真相, 再“扬”。
车式铁皮房,住着敦厚一个看井人,四野茫茫,遥无人迹,比他们的泔河 村还荒凉”,“采油厂的领导说,这口井是全厂最远的一口井,没有人愿 意来住单站。敦厚刚从部队下来,又是党员,他就主动去了。这么多年, 他一句理怨都没有过,从没提出过困难”,而敦厚媳妇小秋道出了敦厚不 肯带他妈来逛的真相,“他一直想条件好些了,分了房子,再把妈接来 ……”。
此后,泔河村人的话变得难听了:“真看不出敦厚是个没良心的。”
敦厚妈说:“是我不去,油田没啥好逛的。”
孙四海他妈说:“没啥好逛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没啥好逛的他为啥把他媳妇叫去逛呢?”
孙长明他妈也附和着说:“不是咋的,往后少跟这人打交道。”
村里人都这么说,次数多了,敦厚妈就觉得脸上不光彩,人多的场合去的也少了。 敦厚妈的身子一日不济一日,年底就突然不行了。支书张大昌做了主张,一封电报把敦厚从油田上招了回来。敦 厚夜夜陪着妈,给妈端吃喂喝,无微不至。小秋更是殷勤,尽着一个媳妇的孝道。敦厚把妈驮到县医院查病,医生冷 着脸叹了口气说:“准备后事去。”敦厚把妈驮回村里了,急着要去油田。在村口,支书张大昌拦住了敦厚的去路。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人物形象分析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考核点之一。

人物形象分析,不是指外表特征,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一、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1.从人物的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入手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神态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如果要求结合具体语言或动作,分析时一定要将具体词语找出来。

某动作或语言表现出……)1.1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心理,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品质。

记叙文阅读中,大多依据人物的事件来分析人物性格及品质。

所以,在概括人物形象时,大家要紧紧抓住事件,从中体会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及品质。

1.2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注意区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前者刻画人的长相和衣着等,是一种先天的和经常性的状态;后者是指某一具体情境下人物的神情状态。

1.3心理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

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从人物的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入手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人物的细节描写入手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场面、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4.从对比、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入手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自身不同言行、境遇的对比,多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对比等,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性格。

一、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一、人物形象1、表现人物的手法: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2、人物类试题答题思路: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二、语言鉴赏角度①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

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色彩词语的选用;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等。

②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③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④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⑤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三、表达技巧赏析:1、修辞手法(1)常见修辞种类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小说人物赏析方法总结(优选3篇)

小说人物赏析方法总结(优选3篇)

小说人物赏析方法总结第1篇一、通过环境描写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在一定环境中活动的人。

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作品描写的围绕人物展开的或人物行动涉及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另外,小说的环境还包括与人物及其行动有关的特定气氛和情调。

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是指环境与人物和谐一致,即社会风气、自然风光、气氛和景物色调等与人物的性格、命运、言行等组成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

反之,则是反衬。

二、通过分析情节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人物性格是通过情节发展具体体现的。

例如,《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文中情节的发展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发生联系后的必然结果。

所以,我们才说把握好故事情节能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1.肖像描写——小说描写人物的肖像主要是用它显示人物的性格。

肖像描写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肖像描写,一种是动态肖像描写。

小说中,动态肖像描写运用得比较多。

动态肖像描写可以从人物一系列的肖像变化中,透出人物的遭遇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能表现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爱好、思想感情等。

例如,《故乡》中“我”和杨二嫂的那段谈话,就形象地揭示了杨二嫂这个小市民刻薄、自私、鄙俗的性格特征,透视了她被剥削阶级意识和恶习侵染的丑恶灵魂。

相比之下,“我”的`神态则是愕然、惶恐、嗫嚅,直至闭了口,默然无言以对。

由此可见,小说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着自己的性格特征。

4.心理描写——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内心独白。

这是一种直接剖析人物思想活动的心理描写方法。

例《范进中举》中胡屠夫打范进后的心理描写。

(2)动作暗示。

这是一种以动态的方式,通过对动作、表情的描写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3)通过梦境、幻觉写人物的思想、愿望。

这是一种展现人物精神世界的特殊方式,常用来显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曲折历程。

小说人物赏析方法总结第2篇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人物表现手法有哪些 怎样描写人物

人物表现手法有哪些 怎样描写人物

人物表现手法有哪些怎样描写人物小说从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关键在于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

肖像描写上所用的技法一般包括整体的描绘,局部性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

人物表现手法是什么1、肖像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

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

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3、动作描写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

4、心理描写心理是指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

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

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怎样更好的描写人物首先我们要熟悉我们所要描述的人的外貌特征,这样,才可以进行描写。

在日常生活时,要懂得去观察这些细节。

接着就要理清自己对这个人的印象,根据自己的印象来动笔,才可以显得更传神,更深动形象。

在描写外貌特征的时候,不能单一的描述一个方面,而应多方面的进行描述。

或者也可以抓住一些突出的特点来描述。

在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时,我们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以此,来更好的烘托出神态外貌描写的作用。

当我们描述一个人的神态外貌时,要抓住其最主要的特征细节来描写。

不能描述平常人所共有的特征,如果这样就没有特殊性了。

在描述人物的神态的时候,需要用一些技巧,不能够平淡的去描述。

要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来进行适当的写法改变。

分析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手法word版本

分析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手法word版本

分析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手法第3节分析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手法(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审丑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

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

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年轻时候,媳妇们要彩礼一样。

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

……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给我找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

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

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的画作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刊出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

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

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

敲开门,里面的男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的,正下着。

冰箱里我存了青岛啤酒。

瞅你赶得这个巧!”这时有人轻轻地叩门。

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爷爷?他不要老脸,我可要脸!”小臭儿说。

艾斯青人物形象分析

艾斯青人物形象分析

艾斯青人物形象分析艾斯青,出生于法国巴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第一位用诗歌来描述人文主义的作家。

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形象,其中以象征主义文学形象最为突出。

象征主义文学形象是一种表现和强化象征对象形象的文学手法,以使其所代表的现实对象能被读者理解、接受,具有一种“象征”的特殊审美效果。

象征主义是一种极具个性色彩和强烈感染力的文学表现手法。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象征,象征主义最常见的手法,主要是以象征的手法来表现出人物性格。

通过与象征主义有关的各种文学意象,表现出作品中人物的个性特征,起到对作者的映射和反衬的作用,这就是象征效应。

象征主义文学形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一种“象征式的美”。

象征主义文学形象通常与象征主义写作手法联系在一起。

所以说艾斯青笔下具有象征的艺术形象很多,但艾斯青笔下象征主义最典型的就是艾景深了。

艾斯青笔下的主人公艾景深具有极强的象征色彩和象征意义,他就像古代的一位画家那样用一块画布来象征世界各地的人们。

艾景深与他的母亲一样具有较强的象征色彩和象征意义,他所表达到的情感就像春天的雨露一样滋润着她整个身心。

二、象征,象征主义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及强烈的象征效果。

象征主义形象塑造过程中,对于每一个人物的描写都要通过象征的形象来表达出人们对于自身存在的意义的认识。

象征主义作品用形象来揭示人和社会之间的本质关系和矛盾冲突,从而揭示出人在社会中生活状态中的深层心理意义。

艾斯青用《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月色来象征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荷塘月色代表了美好与希望以及正义与邪恶。

艾斯青的这些象征主义诗歌为我们揭示了在封建社会中对人生的迷茫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

三、象征主义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形象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象征主义的作品以丰富、新颖而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一个人物在复杂的情感中的复杂心理。

这使他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感染力。

像杨绛先生和鲁迅先生在小说中所写的形象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六要知晓“见微知著”
即关注小说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细节描 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 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生动、最有表现 力的方法。
对于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描写的不同作用, 可概括为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 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次要人物能 够对比、衬托主人公,使主人公形象更加 鲜明,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 节的陡转,有线索、揭示主题的作用。
立足四要素 巧解形象题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小说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 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生活环境,形象、 深刻、多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 学体裁。按照传统的文学观念,人物、情 节和环境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小说世 界。所有的要素都要通过作者运用各种艺 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等,通过文学语言 来表现。
四要学会“察言观色”
这里指关注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描写与肖像 描写。
例如《范进中举》中,胡屠夫骂范进尖嘴猴 腮,有夸赞自己女婿有才有貌。两处谈话, 反差极大,活化出胡屠夫这个势力小人前 倨后恭的丑恶面目。
五要理解“心随意动”
即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分析 人物形象。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在对林黛玉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描写中真 实的表现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以及虽寄 人篱下却狂傲不羁的形象。
二要抓住“草蛇灰线”
“草蛇灰线”常比喻事物留下的隐约可寻 的线索和迹象,在这里指小说或明或暗的 情节与线索。小说的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 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 事件,根据情节的发展分析人物形象,更 能看出人物的立体性格。
三要掌握“知人论世”
我们要在阅读中知其人、得倾向,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 把握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及典型性 和社会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手法————————————————————————————————作者: ————————————————————————————————日期:第3节分析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手法(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审丑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

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

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年轻时候,媳妇们要彩礼一样。

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

……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给我找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

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

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的画作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刊出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

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

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

敲开门,里面的男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的,正下着。

冰箱里我存了青岛啤酒。

瞅你赶得这个巧!”这时有人轻轻地叩门。

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爷爷?他不要老脸,我可要脸!”小臭儿说。

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

”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

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混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

一小时后,老头走了。

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沤烂了,成浆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

无定揣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

他只好从学校找到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

街是条偏街,在城郊。

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

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

门边一辆垃圾车……“哦,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

去年冬天死啦!”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

”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1.【本节专题对应题目】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曾老头的眼“烂得水汲汲的”,曾老头“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可以得出形象特点之一——外貌丑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说明曾老头“吃苦耐劳”。

年老还不停地劳作是因为他深爱自己的孙子。

结尾部分可知他“晚景凄凉”。

答案①外貌丑陋;②吃苦耐劳;③深爱自己的孙子并为之全力付出(或“隐忍小臭儿的不孝”);④晚景凄凉。

评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一般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小说命题离不开人物形象鉴赏。

鉴赏人物形象要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入手,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2.【本节专题对应题目】结合文意赏析两处画线部分。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文章第一处画线部分“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表明人们对曾老头的态度源于他的外貌。

第二处“心坠得他累”表明赵无定当时的尴尬状态和心情。

答案①侧面描写:通过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来表现曾老头的丑陋。

②心理描写:“坠”字形象刻画了赵无定此时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此时无定对老人的同情和对小臭儿夫妻言行的反感。

评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赏析语言要结合人物、环境和小说情节来分析。

形象分析,评述概括,缺少依据(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原文见本节“真题探究”)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小说命题离不开人物形象鉴赏。

鉴赏人物形象要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入手,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曾老头的眼“烂得水汲汲的”,曾老头“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可以得出形象特点之一——外貌丑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说明曾老头“吃苦耐劳”。

年老还不停地劳作是因为他深爱自己的孙子。

结尾部分可知他“晚景凄凉”。

概括人物形象及其作用是常考题。

概括人物形象时要“察其言、观其行”,了解人物的职业身份,重在分析人物性格心理。

人物形象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或对比其他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

错因分析阅卷中发现,概括形象的题目,学生往往架空分析,乱贴标签,所给概括缺少情节或语言的支撑,显得很空洞。

比如本题,仅仅归纳出形象特点还不够,还必须简要摘取文本语言及描写。

——对点突破,强化矫正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孤石聂鑫森汽笛响起来的时候,朱庆已经把刨床开动了。

刨刀缓缓地在又宽又长的钢板上行进,犁出一卷卷薄薄的钢屑,星星点点的暗红色火花寂寞地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把整个钢板的平面刨一次,需要差不多四十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他可以去喝茶、看报、找人聊天。

偌大的一个车间,只安装着几台大型刨床,他的师傅黄子正就站在不远处,双眼瞪着刨刀。

几十年就是这样一个生命形态。

其余的人,或捧着一张过时的报纸,或呆望着屋顶白天也亮着的日光灯,俨然一群泥塑。

朱庆觉得很岑寂,很孤独。

这种感觉并不是他进了工厂后才有的。

他一生下地,就被丢在外婆家。

爸爸妈妈长年累月在大西北找矿,只有春节才风尘仆仆赶回来,住上十几天。

他孤寂的心刚刚盈满暖意,爸爸妈妈又走了。

他自小就不爱多说话,也许是由于说话的机会太少。

外婆不会唱民谣,不会讲故事,只是在吃饭时不停地说:“你吃饱了没有?再吃一碗吧。

”后来,高中毕业了,没有考上大学,他到工厂当了一名刨工。

朱庆转过身子,望着窗外。

窗外有一块小小的园地,正中立着一坨一米来高的山石,上面覆盖着一层紫褐色的苔衣,石根周围簇着草叶,很像一幅立体的图画。

这一坨山石,使他想到云蒸霞蔚的峰峦,想到碧林深处的楼台亭廊,想到砍柴人的带点野味的歌谣,想到轰然直下的瀑布。

他觉得这孤石是活生生的,它懂得他,他也懂得它,正像李白所说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他决定找几个伙伴来,把它抬回去,立在车间外,这样他和它就可以日日相伴了。

他给山石浇水、植苔,在山石周围培置小草,拾来断砖围出一块园地。

山石上渐渐地生出紫褐的苔斑,石缝里冒出小小的草叶。

师傅看见他弄得工装上满是泥水,目光里闪出许多的迷茫,叹了口气,说:“到底是个孩子。

”在刨刀运行的那四十分钟里,朱庆再不感到难熬了,他可以和山石无声地对话。

他把这件事写在信上,寄给远方的爸爸妈妈,他想他们一定能够理解这一份寂寞和孤独。

好容易盼来了一封信,信上说那是沙积石,属于软石的范畴。

然后又叮嘱他不要玩物丧志,要好好工作,听领导的话……朱庆读信时的那种失望,沉得像铅块,压得他的胸口格外难受。

他们一辈子找矿,和各种各样的石头打交道,一切都变得司空见惯,他们无法想象儿子的这一发现所带来的惊喜。

唉,人总是容易变成一种职业的符号。

有一天,山石突然消失了!师傅对他说:“厂长说这块石头很好看,就叫人搬到厂部会议室去了。

”朱庆跳起来,恶狠狠地说:“那是我的石头!”师傅拍拍他的肩,说:“你真不懂事。

”他溜到厂部大楼,一口气蹿上五楼,找到那间大会议室。

镂花木架子上,搁着一个浅红的紫砂盆,盆子里立着他的孤零零的山石,可怜巴巴的样子。

他的眼睛里突然涌出了泪水。

下楼的时候,他碰到了西装革履、满面矜色的厂长。

他突然大声说:“你偷了我的石头!”厂长还没有回过神来,他已经咚咚地走远了。

刨刀不知撞到什么硬处,“咔啦”一声脆响,刀子断了。

他听见师傅在吼:“朱庆,你的魂丢了?”是的,他的魂丢了。

第二天,他向厂部递交了一份辞职报告。

1.小说中画线部分描写了主人公眼中的山石,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鉴赏能力。

回答此类题首先分析其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然后分析作者的意图,即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画线句子用了比喻、排比、联想,其目的是表达对山石的喜爱与对生活的向往,为下文作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