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教案)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教案范文

管理会计教案范文

管理会计教案范文教案:管理会计教案概述:本节课程将介绍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帮助他们理解管理会计在组织决策中的价值和应用。

教学目标:1.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了解管理会计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中的管理会计问题。

4.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决策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引出课程主题,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对管理会计的理解和认识。

b.介绍管理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评估等。

2.理论讲解(20分钟)a.详细解释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内容,并示例说明成本管理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

b.讲解预算管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并分析预算管理对组织决策的影响。

c.解释绩效评估的概念和方法,并讨论绩效评估在组织中的应用和意义。

3.案例分析(30分钟)a.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分析。

b.引导学生根据案例中的信息,应用管理会计的概念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c.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分享不同组的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案。

4.板书总结(10分钟)a.回顾并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

b.整理板书,强调管理会计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效果。

5.课后作业(10分钟)a.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包括对管理会计的进一步思考和分析。

b.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实际案例进行比较和探讨。

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详细解释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会计的概念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决策能力。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

教学工具:1.PPT演示:用于展示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

2.白板和马克笔:用于记录学生提供的答案和总结。

评估方式:1.结果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评估他们对管理会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过程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评估他们的合作和分享能力。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一、课程目标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掌握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核心工具。

3、能够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成本控制、预算编制、决策分析等。

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课程内容1、管理会计概述管理会计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作用。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2、成本性态分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概念和特点。

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如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分析法。

3、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4、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和相关概念,如贡献毛益、保本点、保利点。

多品种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

5、经营预测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和利润预测的方法。

6、短期经营决策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等的分析方法和应用。

7、长期投资决策现金流量的计算、投资决策指标的运用,如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

8、全面预算全面预算的体系和编制方法,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和现金预算。

9、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度、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和应用。

10、业绩评价责任中心的划分、业绩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实际问题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提供实际企业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决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如编制预算、进行成本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安排1、第一周课程介绍,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管理会计概述。

2、第二周成本性态分析。

3、第三周变动成本法。

4、第四周本量利分析。

5、第五周本量利分析的案例讨论和实践作业讲解。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
教案概述:
本课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能力,帮助他们在组织内部进行管理决策和绩效评估。

教学目标:
1. 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3. 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课:管理会计概述
1.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 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第二课:成本与费用分析
1.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2.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
3. 成本与费用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第三课:预算与预测
1. 预算的定义与目的;
2. 预算的制定过程;
3. 预测方法与工具。

第四课:绩效评估
1. 绩效评估的概念与目的;
2. 绩效评估的方法与指标;
3. 绩效评估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
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每节课2学时。

教学评估:
1. 学生小组案例分析报告;
2. 课堂问答与讨论;
3. 期末考试。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教案标题:管理会计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理解管理会计在组织决策制定和绩效评估中的重要性。

3. 学习管理会计中使用的常见工具和技术。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会计问题的能力。

适用对象: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本科)的管理会计课程教案内容:一、导入部分(15分钟)1. 引入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兴趣。

2. 提出以下问题:- 你认为管理会计在组织中的作用是什么?-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什么区别?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讲解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强调其在组织决策和绩效评估中的重要性。

2. 介绍管理会计中常见的工具和技术,如成本-效益分析、预算控制、差异分析等。

三、案例分析(45分钟)1. 分发管理会计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技术进行解决。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就其优缺点展开讨论。

四、教学活动(30分钟)1. 设计一个小型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管理会计问题。

2. 提供实际案例或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团队中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

3.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指导,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需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技术。

五、总结和评估(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评估学生对管理会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例如通过小测验或小组展示的形式。

教学资源:1. 管理会计教材和课件。

2. 管理会计案例和实际情景模拟题。

3. 小组分组表格和活动指导。

4. 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和解决案例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完成的小测验和其他评估形式的成绩。

教案扩展:1. 组织实地考察或企业访问,了解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

2. 设计学生实践项目,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管理会计知识和技能。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word版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是指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协助管理者进行决策的一种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的特点: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前瞻性。

管理会计的作用:决策支持、成本控制、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管理会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会计的应用。

1.4 教学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实例。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成本性态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方法。

让学生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2.2 教学内容成本性态的概念:成本性态是指成本随产量或活动水平变化的规律。

成本性态的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成本性态的分析方法:高低点法、散点图法、账户分析法。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成本性态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2.4 教学作业让学生课后运用高低点法或散点图法,对一家企业的成本性态进行分析。

第三章:预算编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预算编制的意义、步骤和方法。

让学生掌握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3.2 教学内容预算编制的意义:预算编制是企业制定财务计划、安排资源、控制经营活动的重要工具。

预算编制的步骤:确定预算目标、收集数据、编制预算、审查和批准预算。

预算编制的方法:增量预算、零基预算。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预算编制的意义、步骤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3.4 教学作业让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家企业进行预算编制实践。

第四章:成本控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原则和程序。

让学生掌握标准成本法和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应用。

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案

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案

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案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 了解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教学内容:1.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 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

2. 比较法:比较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

教学资源:1. 教材: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材。

2. PPT课件:管理会计概述。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PPT课件介绍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 讨论:分组讨论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4. 总结:总结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

作业与评估:2. 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评分来评估学生对管理会计概述的理解。

第二章: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教学目标:1. 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2. 理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3. 学会制定成本控制计划。

教学内容:1.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 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3. 制定成本控制计划的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成本控制的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制定成本控制计划。

教学资源:1. 教材: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材。

2. PPT课件: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

3. 案例材料。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PPT课件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2. 讲解:讲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制定成本控制计划。

4. 总结:总结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作业与评估:1.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案例材料制定一份成本控制计划。

2. 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评分来评估学生对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的理解。

第三章:预算编制与控制教学目标:1. 掌握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2. 理解预算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作用。

2、使学生掌握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基本方法和工具。

3、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知识进行决策分析和规划控制的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和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成本性态分析方法,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划分与分解。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保本点和保利点的计算。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与联系。

2、难点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如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以及多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运用管理会计方法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管理会计计算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成本控制和利润规划问题,引出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定义: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会计,通过收集、分析和报告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规划控制。

职能:包括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等。

作用: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

2、成本性态分析成本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点: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变,如厂房租金、设备折旧等。

变动成本的特点: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高低点法:选择业务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计算单位变动成本,进而确定固定成本。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Word版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功能和目的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1.2 教学内容管理会计的定义和起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管理会计的功能和目的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管理会计在实际企业决策中的应用1.4 教学资源教材:管理会计基础知识案例材料:企业管理会计实际应用案例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管理会计的理解和看法第二章: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2.1 教学目标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2.2 教学内容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案例2.4 教学资源教材: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实际案例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理解和看法第三章:预算编制与控制3.1 教学目标掌握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预算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掌握预算控制的方法和技巧3.2 教学内容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的编制预算控制的概念和目的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的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案例3.4 教学资源教材: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实际案例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的理解和看法预算编制和控制练习:学生进行预算编制和控制练习,展示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四章:财务报表分析4.1 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目的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的应用财务趋势分析的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案例4.4 教学资源教材: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实际案例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的理解和看法财务报表分析练习:学生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练习,展示对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五章:成本-效益分析5.1 教学目标掌握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和目的掌握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技巧5.2 教学内容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成本-效益分析的要素和步骤成本-效益分析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成本-效益分析在产品定价决策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案例5.4 教学资源-第六章:决策分析6.1 教学目标掌握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决策分析的概念和目的掌握决策分析的方法和技巧6.2 教学内容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确定型决策分析和不确定性决策分析决策分析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决策分析工具和技术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决策分析案例6.4 教学资源教材:决策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决策分析实际案例6.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决策分析的理解和看法决策分析练习:学生进行决策分析练习,展示对决策分析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七章: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7.1 教学目标掌握资本预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投资决策的概念和目的掌握投资决策的方法和技巧7.2 教学内容资本预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回收期等评价指标投资决策的风险分析资本预算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资本预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案例7.4 教学资源教材: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实际案例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的理解和看法投资决策练习:学生进行投资决策练习,展示对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八章: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8.1 教学目标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掌握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技巧8.2 教学内容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策略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案例8.4 教学资源教材: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实际案例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理解和看法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练习:学生进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练习,展示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九章: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9.1 教学目标掌握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激励机制的概念和目的掌握激励机制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关键绩效指标(KPI)和绩效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的概念和目的股权激励、薪酬激励等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案例9.4 教学资源教材: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实际案例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理解和看法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练习:学生进行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练习,展示对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十章:战略管理与财务战略10.1 教学目标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财务战略的概念和目的掌握财务战略的方法和技巧10.2 教学内容战略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企业战略规划和管理流程财务战略的概念和目的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战略管理和财务战略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战略管理和财务战略案例10.4 教学资源教材:战略管理和财务战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战略管理和财务战略实际案例10二、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2.1 教学目标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理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学会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2.2 教学内容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应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经验和看法2.4 教学资源教材: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的相关知识案例材料: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的实际案例辅助工具:计算器、投影仪等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理解和看法三、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3.1 教学目标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理解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3.2 教学内容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成本计算的实际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成本计算的实际案例3.4 教学资源教材: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材料:成本计算的实际案例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成本计算的理解和看法四、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4.1 教学目标理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成本控制的实际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案例分析法:分析成本控制的实际案例4.4 教学资源教材: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案例材料:成本控制的实际案例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成本控制的理解和看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管理会计的十五个章节,涵盖了管理会计概述、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预算编制与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决策分析、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以及战略管理与财务战略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生产5000件,期初无存货。 每件产品直接材料10元,直接人工6元,变动制造费用8元,全 年固定成本总额25000元。则产品单位成本:
(二)在产品和产成品的存货计价 变动成本法: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
全部成本法:全部制造成本
若上例中本期销售4000件,则存货成本:
(三)盈亏计算 变动成本法步骤:
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论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一、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20世纪初----50年代: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 2、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 1952年:世界会计师联合会正式通过“管理会计” 会计 Financial account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二、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
第二节 经营决策中的成本概念
一、成本的可变性: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二、成本的实效性:沉没成本、重置成本、付现成本
三、成本的差异性:差量成本、边际成本 四、成本的排它性:机会成本、实支成本 五、成本的可避性:可避免成本、不可避免成本 六、成本的可递延性:可递延成本、不可递延成本
七、成本的可追踪性:专属成本、共同成本
--------------------何为优?
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当前销量为60万件, 单价1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6元,变动销售 成本2元,固定成本总额70万元。
某公司年度简略的传统收益表:
销售收入 600,000
-销售成本(包括固定成本300,000元)660,000
净损失
60,000
该公司经理认为如果计划期增加广告费40,000元,商品销 量即可大幅度增加,可扭亏为赢。 要求:1、预测计划期保本销售额 2、如公司希望计划期获得5万元目标利润,则其销售 额应为多少?
10、概率分析
A 销售量 1000件 单价 单变 20元 10 元
B 500件 60元 48元
四、对两种成本计算法的评价(教材P61)
五、变动成本法的运用 例:生产20件产品,销售10件,单价8000元,单位 产品消耗直接材料500元,直接人工1000元,变动制 造费用1500元.固定制造费用共30000元,固定销 售管理费用10000元.用两种成本核算程序计算.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第二节 本量利分析 一、基本概念: 1、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cm,Tcm,cmR 2、变动成本和变动成本率 3、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Msu,Msd, 二、保本点分析
(一)保本点的含义: P = px - (a+bx)
(二)单一保本点的计量: 1、本量利分析法: V = a /(p-b) 2、贡献毛益法:V = a / cm 3、图示法
(三)多品种产品保本点的计量 1、加权平均贡献毛益法 固定成本总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各种产品预计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销售比重) 摘要 预计销量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 甲 1000件 35元 28元 15500 乙 丙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年 第二年 期初存货 0 0 本期生产 10,000 件 24000件 本期销售 10,000件 8000件 单位售价 8元 8元 单位变动成本 2元 2元 固定成本总额 24000元 24000元
两年的收益分别是多少?
二、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
=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固定生产成本*(期初存货 -期末存货)
例2 、产量变化,销量不变 年份 产量 销量 单价 生产成本 b 2003 4500 4500 12 6 a 14,000 销售管理费用 b 1 a 3000
2004 7000
2005 5000
4500
4500
12 6
12 6
14,000
例:某公园拟在国庆期间组织一次游览活动,有三种方案: 1。组织划船等室外活动,预算如下: •整天下雨,将亏本600元 •间歇有雨,将获利500元 •晴天,将获利800元 2、组织部分室内、部分室外活动,预算如下: •整天下雨,将不亏不赚 •间歇有雨,将获利600元 •晴天,将获利700元 3、组织室内游艺活动,预算如下: •整天下雨,将获利800元 •间歇有雨,将获利500元 •晴天,将获利2800元 据气象预报,晴天概率70%,间歇有雨20%,整天下雨10%。用概率树法决策。
电热水器
600 1000
趋势预测法: 某企业今年上半年1--6各月实际销售收入如下:24000, 236000,28000,25400,26000,27000。假定该公司6月份的实 际销售金额的原预测数为27900元。分别采用以下方法预测7月 份的销售额。 1、算术平均法,结合计算标准离差。 2、移动加权平均法(设∑W=1,W1=0.01,W2=0.04,W3=0.08; W4=0.12,W5=0.25,W6=0.5)
八、成本的相关性:相关成本、无关成本
第二节
短期决策的基本方法
一、差量分析法 二、本量利分析法
三、贡献毛益法
四、概率分析法
第三节 决策应用 1、生产产品的选择或增产产品的选择 2、亏损产品的处理 3、增产产品的选择
4、增加工序的决策
5、自制或外购 6、生产工艺 7、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8、赶工决策
9、定价决策
1、销售收入 - 变动成本总额=贡献毛益总额
2、贡献毛益总额 – 固定费用总额 =税前利润 完全成本法步骤:
1、销售收入总额 - 已销售产品生产成本 = 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总额 - 非生产成本总额 =税前利润
例1、产量不变,销量变化: 年份 产量 销量 单价 生产成本 b 2003 6000 6000 50 20 a 60,000 销售管理费用 b 3 a 10000
混合成本
(一)变动成本 1、概念: 2、习性模型:
(二)固定成本 1、概念 2、习性模型 3、相关范围 4、种类
(三)混合成本
1、概念
2、种类
3、相关范围
三、管理会计中总成本公式
Y= a + bX
第二节 一、数学分解法 1、高低点法
混合成本的分解
2、散布图法
3、回归直线法
二、合同分析法 例:某企业与供电局签定合同,企业每月支付供电局变压器维 持费600元,每月用电额度50,000度。额度内电费每度0.5元, 超额用电按正常电价10倍计。该企业每月照明用电1000度,生 产产品平均每件耗电7度。列出电费的计算模型。 三、工程分析法
2004 6000
2005 6000
5000
7000
50 20
50 20
60,000
60,000
3
3
10000
10000
计算不同成本法下的各年收益
比较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产量不变、销量变化的情况下: 1、产量=销量,P全=P变 2、产量>销量,P全> P变 3、产量<销量,P全< P变
两者差异
=按变动成本法计的利润 - 按全部成本法计的利润
平均工资增长5%;
劳动生产率提高18%; 增添设备价值2%; 废品损失降低1%
1、直接材料变动影响的成本降低率: [1-(1-6%)(1+2%)] *50%=2.06% 2、直接人工变动影响的成本降低率: [ 1- (1+2%) /(1+20%)] *20%=2.2%
3、生产增长超过制造费用增加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内容
一、主要内容
短期预测
经营决策

预测
(本量利分析法)
投资决策 (现值法) 成本控制 控制 业绩考核 (标准成本制度) 存货控制 (责任会计) 目标利润
长期预测
编制全面预算 (变动成本法)
二、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三、管理会计的组织
第二章
成本性态
分类
第一节
一、概念 成本性态--------成本总额对业务量的依存关系 二、分类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1500件 2000件 10元 6元 25元 16元
2、贡献毛益分解法 贡献毛益保本率=固定成本总额 / (∑各产品贡献毛益总额) 贡献毛益创利率=1-贡献毛益保本率 贡献毛益保本率=15500/31000=0.5
贡献毛益创利率=1-0.5=0.5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全部产品销售额*贡献毛益保本率 =100000*0.5=50000 各产品保本销售额=各产品销售额*贡献毛益保本率 甲:35000*0.5=17500
1、已知:S(销售额)=50,000,cm=4,a=10,000,P=10,000
求:x? bx(变动成本总额)? 2、已知:x=3000,S=45,000,a=18,000,P= - 3000
求:bx?Cm?
3、x=8000,bx=40,000,cm=3,P=9000 求:S?a?
第三节
本量利分析的扩展
第五章
第一节 销售预测 第二节 成本预测 第三节 利润预测
经营预测
2000-----2005年中国家电主要产品需求量预测(单位:万台)
(资料来源:中国家用电器协会)
电冰箱
2000 1278 2005 1800
洗衣机
1442 2000
空调
1826 2600
微波炉 洗碗机
1257 2000 100 400
乙:15000*0.5=75000
丙:50000*0.5=25000
(四)相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P81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总额、品种结构
不同成本计算法对保本点有无影响?
某厂的一种产品单位售价1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7000元, 各期固定制造费用28000元,固定销售管理费用2000元,预计 计划期产量14台,期初无存货。 1、如果计划期销量14台;2、如计划期销量11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