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教案
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案

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管理会计课程性质:专科课程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会计、财务管理等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1节:管理会计概述1. 管理会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3.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与目标第2节:成本性态分析1.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2.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识别与计算3. 混合成本的估算方法第3节:预算编制与控制1. 预算的概念与分类2. 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3. 成本预算与利润预算的编制4. 预算的控制与分析第4节: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1. 标准成本制度与实际成本制度的比较2. 标准成本的制定与修订3. 成本差异的分析与处理第5节:绩效评价与激励1. 绩效评价的含义与作用2. 常用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 激励理论与激励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管理会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案例资料:收集和整理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3. 教学多媒体: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设置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管理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占总评的30%。
六、第六节:财务报表分析1. 财务报表的基本组成和作用2.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3. 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4. 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七、第七节:成本效益分析1. 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2. 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与应用3. 项目投资决策中的成本效益分析4. 价值工程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八、第八节: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1. 生产成本控制与降低2. 存货管理3. 销售定价策略4. 预算管理与控制九、第九节:管理会计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1. 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2. 融资决策与股利政策3. 风险管理4. 成本中心的划分与管理十、第十节:管理会计在未来发展趋势1. 管理会计与大数据2. 管理会计与3. 管理会计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4. 管理会计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知识。
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案

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案一、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1. 学习目标:a. 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b. 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c. 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 教学内容:a.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b. 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c.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b.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会计的应用。
4. 教学时间:2课时二、第二章: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 学习目标:a. 理解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b. 掌握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
c. 学会成本分配的计算和分析。
2. 教学内容:a.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b.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
c. 成本分配的计算和分析。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及成本分配的计算和分析。
b.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时间:3课时三、第三章:成本计算的先进方法1. 学习目标:a. 理解先进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b. 掌握作业成本法和活动基础成本计算方法。
c. 学会运用先进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分析和决策。
2. 教学内容:a. 先进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b. 作业成本法和活动基础成本计算方法。
c. 运用先进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分析和决策。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先进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作业成本法和活动基础成本计算方法,以及运用先进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分析和决策。
b.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先进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
4. 教学时间:3课时四、第四章:预算编制和控制a. 理解预算编制和控制的重要性。
b. 掌握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c. 学会运用预算进行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一、课程目标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掌握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核心工具。
3、能够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成本控制、预算编制、决策分析等。
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课程内容1、管理会计概述管理会计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作用。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2、成本性态分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概念和特点。
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如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分析法。
3、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4、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和相关概念,如贡献毛益、保本点、保利点。
多品种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
5、经营预测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和利润预测的方法。
6、短期经营决策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等的分析方法和应用。
7、长期投资决策现金流量的计算、投资决策指标的运用,如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
8、全面预算全面预算的体系和编制方法,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和现金预算。
9、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度、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和应用。
10、业绩评价责任中心的划分、业绩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实际问题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提供实际企业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决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如编制预算、进行成本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安排1、第一周课程介绍,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管理会计概述。
2、第二周成本性态分析。
3、第三周变动成本法。
4、第四周本量利分析。
5、第五周本量利分析的案例讨论和实践作业讲解。
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案

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案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 了解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教学内容:1.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 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
2. 比较法:比较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
教学资源:1. 教材: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材。
2. PPT课件:管理会计概述。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PPT课件介绍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 讨论:分组讨论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4. 总结:总结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
作业与评估:2. 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评分来评估学生对管理会计概述的理解。
第二章: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教学目标:1. 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2. 理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3. 学会制定成本控制计划。
教学内容:1.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 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3. 制定成本控制计划的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成本控制的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制定成本控制计划。
教学资源:1. 教材: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材。
2. PPT课件: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
3. 案例材料。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PPT课件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2. 讲解:讲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制定成本控制计划。
4. 总结:总结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作业与评估:1.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案例材料制定一份成本控制计划。
2. 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评分来评估学生对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的理解。
第三章:预算编制与控制教学目标:1. 掌握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2. 理解预算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作用。
2、使学生掌握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基本方法和工具。
3、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知识进行决策分析和规划控制的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和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成本性态分析方法,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划分与分解。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保本点和保利点的计算。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与联系。
2、难点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如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以及多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运用管理会计方法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管理会计计算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成本控制和利润规划问题,引出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定义: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会计,通过收集、分析和报告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规划控制。
职能:包括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等。
作用: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
2、成本性态分析成本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点: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变,如厂房租金、设备折旧等。
变动成本的特点: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高低点法:选择业务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计算单位变动成本,进而确定固定成本。
管理会计教学比赛教案模板

一、教案标题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与实践二、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 掌握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3.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管理会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对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重点1. 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 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难点1. 管理会计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中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提问或展示企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2. 引出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特点。
2.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
3. 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实例。
(三)案例分析(45分钟)1. 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案例,运用管理会计方法进行分析。
2. 案例分析步骤:a. 提出问题:根据案例,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b. 收集数据: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c. 分析数据:运用管理会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d. 提出解决方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 各组汇报:每组派代表汇报案例分析结果,其他组进行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总结自己在案例分析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和职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管理会计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九、教学资源1. 管理会计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
2. 企业实际案例资料。
3. 多媒体课件。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管理会计学》教案

《管理会计学》教案一、引言1.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掌握成本计算和预算编制的方法,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并能运用管理会计知识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二、成本计算2.1 成本概念与分类2.1.1 成本的含义2.1.2 成本的分类2.1.3 成本的作用2.2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2.2.1 直接成本2.2.2 间接成本2.2.3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分配2.3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2.3.1 标准成本的概念与制定2.3.2 实际成本的计算2.3.3 成本差异的分析与处理三、预算编制3.1 预算概念与分类3.1.1 预算的含义3.1.2 预算的分类3.1.3 预算的作用3.2 销售预算与生产预算3.2.1 销售预算的编制3.2.2 生产预算的编制3.3 直接材料预算与直接人工预算3.3.1 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3.3.2 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3.4 制造费用预算与营业费用预算3.4.1 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3.4.2 营业费用预算的编制四、财务报表分析4.1 财务报表概述4.1.1 财务报表的概念4.1.2 财务报表的分类4.1.3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4.2 资产负债表分析4.2.1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内容4.2.2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4.3 利润表分析4.3.1 利润表的结构与内容4.3.2 利润表的分析方法4.4 现金流量表分析4.4.1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与内容4.4.2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五、成本-效益分析5.1 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与方法5.1.1 成本-效益分析的含义5.1.2 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5.2 成本-效益分析的应用5.2.1 新产品开发决策5.2.2 投资项目决策5.2.3 价格决策《管理会计学》教案六、成本控制6.1 成本控制的概念与原则6.1.1 成本控制的含义6.1.2 成本控制的原则6.1.3 成本控制的目标6.2 标准成本控制6.2.1 标准成本控制的特点6.2.2 标准成本控制的方法6.2.3 标准成本控制的实施步骤6.3 实际成本控制6.3.1 实际成本控制的特点6.3.2 实际成本控制的方法6.3.3 实际成本控制的实施步骤七、绩效评价7.1 绩效评价的概念与目的7.1.1 绩效评价的含义7.1.2 绩效评价的目的7.1.3 绩效评价的原则7.2 财务绩效评价7.2.1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7.2.2 财务绩效评价的方法7.2.3 财务绩效评价的实施步骤7.3 非财务绩效评价7.3.1 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7.3.2 非财务绩效评价的方法7.3.3 非财务绩效评价的实施步骤八、管理会计在决策中的应用8.1 决策概述8.1.1 决策的含义8.1.2 决策的类型8.1.3 决策的过程8.2 成本-效益分析在决策中的应用8.2.1 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8.2.2 成本-效益分析的应用案例8.3 预算编制在决策中的应用8.3.1 预算编制的方法8.3.2 预算编制的应用案例九、管理会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9.1 风险管理概述9.1.1 风险管理的含义9.1.2 风险管理的类型9.1.3 风险管理的过程9.2 管理会计在风险识别和评估中的应用9.2.1 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9.2.2 管理会计在风险识别和评估中的应用案例9.3 管理会计在风险应对和控制中的应用9.3.1 风险应对和控制的方法9.3.2 管理会计在风险应对和控制中的应用案例十、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10.1 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10.1.1 传统管理会计的特点10.1.2 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10.2 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10.2.1 信息技术对管理会计的影响10.2.2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10.3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10.3.1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0.3.2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展望《管理会计学》教案十一、作业成本计算11.1 作业成本计算的概念与原则11.1.1 作业成本计算的含义11.1.2 作业成本计算的原则11.1.3 作业成本计算的目标11.2 作业成本计算的方法11.2.1 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步骤11.2.2 作业成本计算的方法11.2.3 作业成本计算的应用案例十二、战略管理会计12.1 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与目的12.1.1 战略管理会计的含义12.1.2 战略管理会计的目的12.1.3 战略管理会计的原则12.2 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需求与报告12.2.1 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需求12.2.2 战略管理会计的报告内容与格式12.2.3 战略管理会计的报告应用案例十三、环境与管理会计13.1 环境管理会计的概念与目的13.1.1 环境管理会计的含义13.1.2 环境管理会计的目的13.1.3 环境管理会计的原则13.2 环境管理会计的实践与应用13.2.1 环境成本的计算与控制13.2.2 环境绩效的评价与报告13.2.3 环境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十四、社会责任与管理会计14.1 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概念与目的14.1.1 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含义14.1.2 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目的14.1.3 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原则14.2 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实践与应用14.2.1 社会责任成本的计算与控制14.2.2 社会责任绩效的评价与报告14.2.3 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十五、国际管理会计15.1 国际管理会计的概念与目的15.1.1 国际管理会计的含义15.1.2 国际管理会计的目的15.1.3 国际管理会计的原则15.2 国际管理会计的实践与应用15.2.1 国际财务报表的分析和翻译15.2.2 国际转移定价的策略与方法15.2.3 国际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管理会计学》的教学教案,涵盖了成本计算、预算编制、财务报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管理会计在决策中的应用、管理会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作业成本计算、战略管理会计、环境与管理会计、社会责任与管理会计以及国际管理会计等十五个章节的内容。
《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管理会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包括成本计算、预算编制、成本控制和财务分析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管理会计的知识和工具进行成本计算、预算编制、成本控制和财务分析等实际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和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管理会计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管理会计概述:管理会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成本计算:成本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等。
3.预算编制:预算的概念、分类和编制方法,包括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等。
4.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标准成本控制和实际成本控制等。
5.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概念、目的和作用,包括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将管理会计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管理会计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备适当的实验设备,开展成本计算、预算编制等实验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要紧参考书目
[1]《治理会计学》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治理会计》余绪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治理会计学》王光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高级治理会计》胡玉明,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五、治理会计提供信息应遵循的原则;
六,治理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
章(节)目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4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了解成本分类;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应用;了解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联系和区不及其优缺点。
教学重点
1.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按性态分类、按决策相关性分类: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按性态分类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2]《治理会计》王礼力,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治理会计》余绪缨,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治理会计学》王光远,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高级治理会计》胡玉明,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教学目的
差不多要求
1.教学目的
本课程要紧本课程要紧阐述治理会计的差不多理论与差不多方法。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治理会计的差不多理论与差不多方法,促进学生对治理会计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和考虑,具备独立完成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及会计报表编制的能力与水平,培养学生从事治理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差不多知识、差不多技能和操作能力。
第二节责任中心
第三节内部结算价格
第四节责任预算的编制与考核
4
1
1
1
1
章(节)目
第一章总论(2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治理会计的形成与进展;熟练掌握治理会计的差不多理论;了解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不和联系。
教学重点
1.差不多概念
2.差不多内容
3.差不多假设
4.原则、职能、作用
5.治理会计进展史
二、财务会计的内容和特点;
三、二者的区不与联系。
章(节)目
第三节治理会计的差不多内容(0.5学时)
教学内容
治理会计的差不多内容
教学方式
讲授法(课堂讲授;提出问题)
本次课师生活动方式
提问
本次作业
治理会计的差不多内容有哪些?
讲课提纲
一、治理会计的差不多假设;
二、治理会计的对象;
三、治理会计的目标;
四、治理会计的职能;
二、介绍治理会计的进展史(分三个时期);
三、近期学者对治理会计概念的评价和结论。
章(节)目
第二节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0.5学时)
教学内容
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不及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教学方式
讲授法(课堂讲授;提出问题)
本次课师生活动方式
课堂提问
本次作业
治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有何关系?
讲课提纲
一、治理会计的内容和特点;
2.难点
(1)变动成本法的核算与应用(2)决策内容与应用案例
(3)作业成本法应用(4)责任会计核算与应用
学时分配
章、节
学时
备注
第一章(共3节)
2
第二章(共3节)
4
第三章(共3节)
5
第四章(共4节)
5
第五章(共7节)
4
第六章(共3节)
4
第七章(共2节)
4
第八章(共4节)
4
第九章(共4节)
4
课程总学时数
2.差不多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治理会计的差不多概念,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方法体系;能够运用差不多概念、差不多理论阐述企业进行治理会计应用分析的实际意义和作用;能够运用治理会计的差不多方法进行核算、预测、决策、规划和考评;掌握和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为企业内部治理服务。
重点难点
1.重点
(1)变动成本法应用(2)本量利分析(3)预测分析(4)短期、长期决策(5)全面预算方法应用(6)成本操纵方法应用(7)责任会计体系(8)作业成本法应用(9)存货操纵方法应用(10)战略治理会计内容
6.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不与联系
教学难点
1.狭义治理会计和广义治理会计
2.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不与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堂讲授;提出问题)
本章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引进国外学者对治理会计概念的阐述及观点。
教学内容提纲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治理会计概念
第二节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第三节治理会计的差不多内容
教学中应注意问题
本章的考虑题和习题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治理会计的含义?
2.治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有何关系?
3.治理会计的差不多内容有哪些?
章(节)目
第一节治理会计概念(1学时)
教学内容
治理会计概念
教学方式
讲授法(课堂讲授;提出问题)
本次课师生活动方式
提问
本次作业
如何理解治理会计的含义?
讲课提纲
一、介绍差不多概念:狭义治理会计,广义治理会计;
36学时
章、节
学时数
备注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治理会计概念
第二节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第三节治理会计的差不多内容
2
1
0.5
0.5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成本分类
第二节混合成本的分解
第三节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4
1
1.5
1.5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第一节本量利分析差不多假设
第二节本量利分析
第三节本量利分析的扩展
5
2.历史成本法、账户分析法和工程分析法:高低点法:是以过去一定时期内的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的成本之差除以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之差,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然后据以计算出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散布图法将有关的若干数据在坐标图上一一标出而形成的图形称为散布图;回归直线法:依照过去一定时期的业务量和成本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建立反映混合成本和业务量之间关系的回归直线方程,并据此分解出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第二节投资决策指标
第三节长期投资决策
第四节投资决策扩展
4
0.5
0.5
2
1
第七章全面预算
第一节全面预算概述
第二节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4
1
3
第八章标准成本制度
第一节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第二节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操纵
第三节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第四节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4
1
1
1
1
第九章责任会计
第一节责任会计概率
1
2
2
第四章经营预测
第一节销售预测
第二节成本预测
第三节利润预测
第四节资金预测
5
1
2
1
1
第五章经营决策
第一节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
第二节经营决策的方法
第三节产品功能成本决策
第四节品种决策
第五节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第六节生产组织决策
第七节定价决策
4
0.5
0.5
1
0.5
0.5
0.5
0.5
第六章投资决策
第一节投资决策基础
治理会计教案
教案(首页)
授课时刻:2010.8-2011.1教案编写时刻:2010.5
课程名称
治理会计
课程编号
L109025
总学时:36学时
讲课:36学时
实习:学时
学分数
2
课程类型
必修课(√)选修课()限修课()实验课()
任课教师
耿黎
职称
助教
授课对象
会计
差不多教材参考资料
[1]《治理会计学》孙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