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瓣类似性原理与簇状配合物
簇状配合物

对于一个正常的共面八面体,M处于八面体中心, M—M距离为2.80埃。 Cr2Cl93M—M 磁性 3.12 Mo2Cl932.67 W2Cl932.41 反磁性
顺磁性三个未成 反磁性 对电子(d3)
成键情况 不存在 Cr—Cr键
有强 中等强度 Mo—Mo键 W—W键
稳定规律:同一族金属离子生成簇状配合物的稳定 性从上→下稳定性增大,即较重的元素容易生成 M—M键。
( 2)簇的金属骨架结构中的“边”并不代表经典
价键理论的双中心电子对,骨架中的成键作用以离域
的多中心键为主要特征。 ( 3 )占据骨架结构中心的顶点,可以是同种或异 种过渡金属原子,也可以是主族金属原子,甚至可为 非金属原子C,S,P等。
( 4 )簇的结构中心多数是“空”的,无中心金属
原子存在。
例如: Au11I3[P(ρ-ClC6H4)3]7 。 11 个 Au 中有一个在
中心。
簇状配合物的基本骨架结构
2. 为什么簇状配合物的结构绝大多数是三角形或 以三角形为基本结构单元的三角面多面体? 在一个三角形结构单元中,金属原子间的键合, 作用关不局限于边,而且也能通过三角形中心, 而三角形中心到顶点的距离比正方形中心到顶点 的距离要短。通过三角形中心,两个金属原子间 的距离短,成键强,故多数是以三角形为基本结 构单元的三角形多面体。
(2)若为非对称结构,则将其中一个中心原子及其配体 一起作为另一个中心原子的配体(词尾用“基”)来 命名。另一个作为主要的中心原子是元素符号的英文 字母在后的金属。 例如:[(C6H5)3AsAuMn(CO)5] 五羰基· [(三苯基胂)金基]合锰
2. 中心原子间既有桥联基团又有金属之间键
此类化合物应按桥联配合物来命名,并将金属- 金属键的元素符号在括号中缀在整个名称之后。 例如: (CO)3Co(CO)2Co(CO)3 二(μ- 羰基) · 二(三羰基合钴)(Co-Co) 3. 同种金属原子簇状配合物的命名 命名时在金属原子之前写明该金属原子簇的几何 形状(如三角、四方、四面等)。
第六章配合物和簇合物的结构与性质PPT课件

的点电荷与M的d轨道电子云产生排斥作用。
--
13
在晶体场中d 轨道能级分裂,引起电子排布及其他 一系列性质的变化,据此可解释配位化合物的各种 性质。如光谱、水合热及几何结构等特性。
--
14
六配位和四配位是过渡金属离子配合物的主要形式,
分别称为正八面体场(Oh)、正四面体场(Td)和正
方形场(D4h)。
D4h场
自由离子
Es
dx2-y2
ddxz2y dxz dyz
d轨道 球对称作用部分
x
y
四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型式与d电子数的多少及配体的电
负性有关
--
21
立方体
四面体
t2g
t2
八面体 eg
平面正方形 dx2-y2
dxy
球对称
t2g
dz2
Td
Oh
eg Oh
配体对称性决定了d轨道能级的分裂
dxz, dyz
这与键的形成有关:dxy,dxz,dyz虽不能与配体L形 成键,但条件适合可形成键,从而影响的大小 ,这与配位场理论有关。
B:当配位体固定时, 随中心离子而改变:
对同一金属离子而言,电荷越高, 值越大;
如:Mn2+对H2O的值为7800cm-1,而Mn3+对H2O的
值为21000cm-1
--
26
对电子构型(d电子及价数)相同的不同金属离子,主 量子数越大(周期),则值越大; 5d 4d 3d
--
12
6.1.1 晶体场理论(CFT)
1.晶体场理论的内容: 把中心离子(M)和配体(L)的相互作用看作类似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的静电作用。
当L接近M时,M中的d轨道受到L负电荷的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

L
Ni(CO)4 ,Ni 3d8, 具有8个d电子
[Ni (CO)4]中 Ni—C 键长为182 pm, 而共价半径之和为198 pm,反馈 键 解释了配合物的稳定性。
原子簇状化合物(簇合物)
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原子以金属-金
属键(M-M键) 直接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Re2Cl8]2-中的化学键如何解释?
螯合物比非螯配合物稳定
螯合物
特性——特殊的稳定性
螯环的大小——一般五原子环 或六原子环 螯合物 最稳定 稳定性 螯环的多少——一个配体与中 心离子形成的 螯环数越多, 越稳定
1,10-林菲咯啉与Fe2+形 成的螯合物,其中存 在3个五元环。
卟啉环与Mg2+离子的配位是通过4个 环氮原子实现的。叶绿素分子中涉 及包括 Mg 原子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 4 个六元螯环 。
2四个Mo3O10 是配体
多酸型配合物
• 多酸可以看作是由一定数目的简单含氧酸缩合而 成的复杂含氧酸(有同多酸和杂多酸) 。(多 酸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含氧酸中的O2-被另一个含 氧酸取代的产物。例如PO43-中的一个O2- 被另一 个PO43-取代,形成P2O74- ; PO43-中的一个O2- 被 Mo3O102--取代,生成杂多酸[PO3(Mo3O10)]3- )。 • 原酸中的金属或非金属原子(离子)作为多酸配 阴离子的中心原子(或离子),如H2Cr2O7由共用 一个顶点的两个CrO4 四面体组成, H2Mo4O13,H4P2O7, H3[PMo12O40]等均属于此类型。 • 多酸型配合物是多核配合物的特例.
这就是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血红素是个铁卟啉化合物, 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 Fe原子从血红素分子的 下方键合了蛋白质链
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和簇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配位体: 配位体: 具有孤对电子或π 具有孤对电子或 π 键电子并能与金属离子进行配位的原子 或分子 原子主要是: Cl, 原子主要是: N,O,C,P,S,Cl,F
配位体分子分为: 配位体分子分为: 单啮配位体:只有一个配位点的配位体, 单啮配位体:只有一个配位点的配位体, 如NH 3 非螯合多啮配位体:一个配位体有多个配位点, 多个金属 非螯合多啮配位体: 一个配位体有多个配位点, 与多个金属 离子配位,但不能直接与同一金属离子配位。 离子配位,但不能直接与同一金属离子配位。 螯合配位体:有多个配位点,且能直接与同一金属 螯合配位体:有多个配位点,且能直接与同一金属 同一 离子配位,形成螯合配位化合物,如乙二胺, 离子配位,形成螯合配位化合物,如乙二胺, 三联吡啶 芳香烃, π配位体:含有π电子的烯、炔、芳香烃,与过渡金属形成配 配位体:含有π电子的烯、 位化合物
③ ∆ 随配位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大: 如 I < Br < Cl < S < F < O < N < C p :电子成对能。使体系能量升高。 2、 d轨道中d电子的排布:要从 ∆ 和 p 综合考虑。 ① ∆< p 配体是弱场,∆ 较小 d电子尽量采取高自旋态。 ② 如: Fe2+
∆> p
配体是强场,∆ 较大 d电子尽量采取低自旋态。
按微扰理论, d轨道的平均能量不变,并令Es=0
2 Eeg + 3Et2 g = 0 ∴ Eeg − Et2 g = 10 Dg
那
Eeg = 6 Dg Et2 g = −4 Dg
3、正四面体场的作用:配体从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接近中心离子
L
L
一种 d xy , d yz , d zx
过渡金属簇状配合物

L NE PEt3 2
H-
Cl-
2
2
PPh3
2
COt 2 2-C2H4 2
COb
NO+
R-
2
2
2
3-C3H5-
4-C4H6
4
4
1-C5H52
5-C5H56
6-C6H6 6
8-C8H8 8
三,16-18电子规则的理论说明
许多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18电子构型稳定存在,主要是有机 配体,特别是配位体的特殊性质所引起的。对八面体配合物,仅考 虑金属原子与配位体轨道键合时,则形成a1g、a2g、t1u成键轨道, t1u*、a1g*、eg*反键轨道,t2g非键轨道。
当配位体轨道比中心离子的t2g轨道的能量高,而且是空的(如CO 的 轨道),并参予金属键合,t2g能量下降,由非键变为弱成键,9个 轨道充满18个电子,因此这类化合物稳定存在。
八面体配合物分子轨道能级示意图
对奇电子数的单核羰基化合物,形成二聚物时,也 可用MO理论说明。
Mn(CO)5中,Mn的7个价电子占据MO5能级图的前 四个轨道,MO5为四方锥结构, 其最高占有轨道与 (dz2)2轨道相当,化合物中Mn的一个未成对电子充填 在此轨道上。该电子可和另一个Mn(CO)5中锰的未成 对电子配对,形成二聚物。
羰基簇化合物的稳定性相对地随原子半径增大而增强,同 簇中随原子半径增大,熔点升高,颜色由深变浅。
1,还原
RuCl3 + Zn + CO
Na Hg
Ni(CO)4
KOH, MeOH
Ru3(CO)12 + ZnCl2 [Ni5(CO)12o2(CO)8 3,加成和取代
Co4(CO)12
1.2-配位化合物配体分类及配位数与几何构型

二(氨基乙酸根)合铜
二齿配体
二(氨基乙酸根)• 乙二胺合铂
单齿配体
配体的分类
根据键合电子的特征分类
•经典配体 ——σ-配体:能提供孤对电子对与中心 原子形成σ-配键的配体。如:NH3,OH•非经典配体 —— π-酸配体、π-配体:既是电子给 体,又是受体,不一定具有孤电子对,可以有一对 或多个不定域的π电子,成键结果使中心原子与配 体都不具有明确的氧化态。
4
sp3 正四面体形 [Ni(NH3)4]2+
dsp2
正方形 [Ni(CN)4]2-
5
dsp3 三角双锥形 [Fe(CO)5]
6
sp3d22
正八面体形
[CoF6]3-
d22sp33
[Co(CN)6]3-
[CoF6]3-—— 正八面体
Co3+价层电子结构为
3d
4s 4p
4d
[CoF6]3- 3d [Co(CN)6]3-—— 正八面体
螯合物
定义:由多齿配 体即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配位原子 同时和一个中心 离子配位,而形 成的具有环状结 构的配合物。
形成条件:配体必 须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都能给出孤对电 子的原子,这样才 能与中心离子配位 形成环状结构
能给出电子对的原 子应间隔两个或三 个其它原子,否则 不能与中心离子形 成稳定螯合物
配体的分类
π-酸配体:提供孤对电子对与中心原子形成
σ-配键外,同时还有与中心原子d轨道对称性匹 配的空轨道(p,d或π*),能接受中心原子提供 的非键d电子对,形成反馈π键的配体。如: CO,-等
π-配体:既能提供π电子(定域或离域π键中的
电子)与中心离子或原子形成配键,又能接受中 心原子提供的非键d电子对形成反馈π键的不饱 和有机配体。烯烃、炔烃、π-烯丙基等和苯、 环戊二烯、环庚三烯、环辛四烯等。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编辑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 compound)简称配合物,也叫错合物、络合物,为一类具有特征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由中心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和围绕它的称为配位体(简称配体)的分子或离子,完全或部分由配位键结合形成。
包含由中心原子或离子与几个配体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相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通常称为配位单元。
凡是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都称做配位化合物。
研究配合物的化学分支称为配位化学。
配合物是化合物中较大的一个子类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及生命科学中,近些年来的发展尤其迅速。
它不仅与无机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相关连,并且与现今化学前沿的原子簇化学、配位催化及分子生物学都有很大的重叠。
目录1术语2历史3基本组成4命名方法5命名规则6价键介绍7基本分类8主要性质9基本结构构型异构现象立体异构几何异构光学异构结构异构10理论11反应配体交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12应用1术语编辑讨论经典配位化合物时,常会提到以下的术语:配位键、配位共价键:配位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由一个原子提供成键的两个电子,成为电子给予体,另一个成键原子则成为电子接受体。
参见酸碱反应和路易斯酸碱理论。
配位单元:化合物含有配位键的一部分,可以是分子或离子。
配离子:含有配位键的离子,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内界、外界:内界指配位单元,外界与内界相对。
配体、配位体、配位基:提供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
配位原子:配体中,提供电子对的原子。
中心原子、金属原子:一般指接受电子对的原子。
配位数:中心原子周围的配位原子个数。
螯合物:含有螯合配体的配合物。
此外,含有多个中心原子的配合物称为多核配合物,连接两个中心原子的配体称为桥联配体,以羟基桥联的称为羟联,以氧基桥联的称为氧联。
2历史编辑人们很早就开始接触配位化合物,当时大多用作日常生活用途,原料也基本上是由天然取得的,比如杀菌剂胆矾和用作染料的普鲁士蓝。
最早对配合物的研究开始于1798年。
金属有机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可以形成MC单键(例如: MgMe2, PMe3, MeBr, [LaMe6]3, WMe6等)。 对于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过渡金属拥有较多的价轨 道数目以及容易倾向形成多重键的特点。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稳定性 与MN、MO和MX键相比,MC键是较弱的
甲基衍生物气相中的标准生成焓Hf0 (kJ/mol)和平均键能 (M-C) (kJ/mol)与(M-X) (X = Cl, O)的比较
Sn(CH3)4 3590kJ/mol 不稳定
产生火花
空气中稳定
活泼
惰性
对于O2和H2O特别活泼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往往具有自由电 子对,能量低的空轨道和(或者)高极性的MC键。
在空气中 M e 3 In M e 4S n M e 3S b M e 3B M e 3A l 产生火花 稳定 产生火花 产生火花 产生火花 在水中 水解 稳定 稳定 稳定 水解 备注 In 原 子 上 的 有 电 子 空 缺 , 键 极 性 高 Sn 原 子 屏 蔽 较 好 , 键 极 性 低 Sb 原 子 上 有 自 由 电 子 对 B 原子上的电子空缺通过超共轭效 应减少,键极性低 在 单 体 中 Al 原 子 上 有 电 子 空 缺 , 在 二 聚 体 中 通 过 A l(3 d ) 发 生 亲 核 进 攻 , 键极性高 S iH 4 S iC l 4 S iM e 4 产生火花 稳定 稳定 水解 水解 稳定 Si 原 子 没 有 被 有 效 地 屏 蔽 , 通 过 S i(3 d ) 受 O 2 和 亲 核 试 剂 进 攻 S i 原 子 上 电 子 相 对 较 少 ,S i — C l 键 极 性 高 , 通 过 S i(3 d ) 可 发 生 亲 核 进 攻 Si 原 子 被 有 效 地 屏 蔽 , C— Si 键 的 极 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簇状配合物的概念
簇状配合物是指含有金属—金属键(M-M)的多面体分子,它
们的电子结构是以离域的多心键为特征。
目前,对它们的研究大致有两方面: 第一:基础工作侧重于新型簇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 规律和成键理论的研究。
第二:应用方面则侧重于反应活动的研究,希望为催化领域提供催 化新途径。
2簇状配合物的分类
ML6 为18电子 构型,与一条 可用于成键的 轨道d2sp3轨道。
• 举例: Mn(CO)5 17e碎片 • 在Mn(CO)5碎片中,它是包含1可用轨道及1e空穴的碎片。即在这 一点上与CH3相似。
• Mn(CO)5与CH3在化学上成为可相互替代的基团。
• Mn(CO)5可替代CH3CH3中的一个到两个甲基,生成 CH3Mn(CO)5和 (CO)5Mn-Mn(CO)5 • Mn(CO)5与CH3并非等电子基团,但它们用于与其他 基团成键的有意义的轨道在对称性和电子占有情况 是相同的。 • 这种相似被Hoffmann称为等瓣相似。Me-Me Me-Mn(CO)5 (CO)5Mn-Mn(CO)5
八面体配位的基础轨道数是6;平面四方配位则为4,对平面四方配 位配体等瓣类似性同样适用。所谓的等瓣相似,指得是两个等瓣 相似基团的成键能力的某种相似性。
判断等瓣相似方法
1、确定金属碎片中金属配位几何构型,八面体轨道数为6, 平面四边形轨道数为4. 2、确定金属碎片应有的电子数(18e或16e) 3、判断电子空穴与可利用的轨道数 实际上,对金属有机碎片而言,更重要的是考虑它的电子空 穴与有机基团的相似
H
电子空穴指的是 这些基团与八电 子构型的CH4相 比所缺的电子数
CH3- 有类似甲烷 的四面体结构
CH2:2个电子 空穴,2条可用 轨道
H H H
按照十八电子原理
ML5:1个电子空 穴,1条可用轨 道。
电子空穴指的是 这些基团与八电 子构型的ML6相 比所缺的电子数。 CH2:2个电子 空穴,2条可用 轨道
02
Please add a text description here, rice husk spring and autumn advertising templates.
1
Co(CO)3为3轨道,3电子空穴碎片,与CH等瓣相似。 作为C原子簇,CH(CR)可相互堆积成炔烃,环丙烯, 四面体烷。
B按其它分类分类方式分类
按配体类型大致可分为:多核羰基配合物和亚硝基配合物; 低价金属卤化物和氧化物;不饱和有机配体配合物。
按成簇原子类型可分为:同原子簇配合物、杂原子簇配合 物、金属和非金属杂原子簇三类。 按结构类型则可分为双中心配合物、开式结构多核簇和闭 式结构多核簇状配合物。
04
四、双核簇状配合物
(相应的金属本身的平均 M - M 距离分别为 2.741 埃和 2.725 埃)。 (2)、有两种可能的构型,两个MCl4重叠取向和交错取向。 若取重叠构型,则由于Re-Re距离极短,要求氯原子间的距离在 3.32 埃左右,这个数字小于其范德华半径之和( 3.40 ~ 3.60 埃)。 这就要求M—M间有相当强的成键作用以克服Cl-Cl间的斥力。
3 同种金属,较低的氧化态(II、I、0或负的)较易形成簇 状配合物。 高氧化态可以成簇的尚示见报导。这是由于高氧化态 价轨道收缩,电子密度减小,不利于相互重叠成键的原因。
感谢您的观看
Please add the title here
Fresh business general templateApplicable to enterprise introduction, summary report, sales marketing, chart dataa
1、 金属原子间所形成的键(成键情况) 在双核配合物中认为M—M间以多重键结合。
3)、两个Re的dxz和dyz分别形成2个d— dπ键,一个在XZ平面,另一个在YZ平面。
4)、每个Re原子剩下的dxy轨道重叠形成ddδ键。重叠构型δ重叠最大;交错构型则δ重 叠趋于零,所以δ组分是键的最弱部分,由 于δ形成,有利于重叠构型。
总之,Re—Re之间作用结果生成1个σ键2个π键和
1个δ键。为四重建。 Re3+为d4,由4对电子占满,因而生成四重键,磁 性是反磁性的。
当元素左移从Mn变成Cr,Cr(CO)5的处理:它 是16e碎片,相当于从18e基团Cr(CO)6中移去一 个CO,留下一个空轨道,和2e电子空穴。与其 等瓣相似的有机基团为CH3+。 Cr(CO)5 CH3+
OC OC Cr OC OC OC H C H H
同属-型空轨道 同样的一个可用于成键的轨道和2电子空穴
存在的问题
1不能代替机理研究。 2毛估比不估强。所以仍然需要进行宏观的合成设计。 3结果处理的严肃性,必须慎重。
03
三、簇状配合物及其分类
Please add the title here
Fresh business general templateApplicable to enterprise introduction, summary report, sales marketing, chart dataa
补充:簇状配合物的生成条件
• 1联结簇的金属原子有较大的原子化热,即金属从固态转变为气 态[M(固)→M(气 )所需的能量较大。 • 一般可认为,原子化热近似地与金属原子间的键能量正比, 具有 3~d 电子构型的过渡元素有较大的原子化热,在同一族中自 上而下依次增加。如下所示,黑线以内的金属有较大的原子化热, 它们容易形成金属簇。
推论
Cr(CO)5 + CO Cr(CO)6
CH3CO+可看作CH3+的 CO配合物,两个化合物 通过等瓣相似得到关联
01 03
02 04
CH3+ + CO CH3CO+
这不是传统的对待这两类物 种的方法,但它却巧妙地把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联 系到一起。这就是等瓣相似 原理处理有机与无机化学的 新视点。
1等瓣类似性原理的提出
• Hoffmann在他的1981Nobel奖的演讲中首次提出来,该原 理的提出就像是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之间架起了一座 桥梁。有力地促进了交叉学科金属有机和原子簇化学的 发展。 • 近年来,等瓣相似原理已广泛地用于原子簇化学物的设计 合成.人们基于无机金属碎片与有机碎片以及与由它们所 衍生的碎片之间的等瓣关系,发现了一系列等瓣试剂和等 瓣反应,并利用它们设计合成了多种结构新颖和性质独特 的金属簇合物.
按等瓣相似原理, Co(CO)3可逐步代替CR而形成金属有 机化合物和金属簇合物。
(CO)3 Co
(CO)3 Co
CR RC CR RC
CR Co(CO)3 (CO)3 Co
(CO)3 Co
RC
Co (CO)3
Co(CO)3
(OC)3Co
Co (CO)3
Co(CO)3
2用于计划合成战略,宏观估计某种原子簇存在的可能性。 3用于解释合成反应出现的可能性。便于从机理上研究。但它不能 代替机理研究,因为等瓣相似仅是结构范畴的问题,它不能对反 应过程负责
多重键的观点首先由美国学者 Cotton于1964年提出, Cotton和 他的合作者研究了三百种簇状配合物,大多数都含有多重键,研 究得最充分的是〔Re2Cl8〕2-、〔Mo2Cl8〕4-以及其应的衍生物。
2、特点
(1)、 M - M 距离极短; Re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 为 2.24埃, Mo- Mo为 2.14 埃。
回顾等电子体 • 概念 等电子体是指价电子数和原子数 相同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 • 例如 氮气 和 一氧化碳 • 性质 电子体化学键和构型类似。 • 应用 可用以推测某些物质的构型和预示新
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3等瓣类似性原理的概念
• 假如两分子碎片中前沿分子轨道的数目、 对称性、近似能量和轨道形状以及电子数 目都是类似且不相等的,则称二者具有等 瓣性
(2)、三重键的双核配合物 例如:具有M2L6类型Mo(Ⅲ)W(Ⅲ)双核有机金属 配合物,(L=R、NR、OR),Mo—Mo距离在2.20—2.24 之间;W—W距离在2.25—2.30之间皆为三重键。即一个σ 键,二个π键,由于有机配体体积较大而难为产生dxy-dxy重 叠的σ键,结构有利于交错构型。
[Re2Cl8]2-结构示意图
3、解释
(1)、设Z轴为两个Re原子的连线轴, Re原子利用 dx2- y2 采 取dsp2 杂化,然后利用dsp2 杂化轨道形成Re—Cl键,每个Re与 四个C1以接近正方形的平面键合,形成 σ 配键
2)、每个Re原子沿键轴的 dz2 轨道与 另一个Re原子同样取向的轨道组合形 成σ键
等瓣类似性与簇状配合物
指导教师: 叶琼 组 员: 乔亮,薛英松 江帆,孙东升
01
一、等瓣类似性原理
Please add the title here
目
CONTENTS
录
02
03 04
二、等瓣类似性的应用
Please add the title here
三、簇状配合物及其分类
Please add the title here
02
二、等瓣类似性原理的应用
Please add the title here
Fresh business general templateApplicable to enterprise introduction, summary report, sales marketing, chart dataa
4等瓣类似原理的基本思路
大多数有机物都是由 一些简单而熟悉的基 团组成的。 我们可以对这些基团 任意地安排与组合,
A
CH3,CH2,CH。。。。。 CH3-CH3;CH2=CH2;CHCH; CH3-CH2-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