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水产微生态制剂介绍
微生态制剂及其在水产领域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07-04-03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NO:06780503D )通讯作者z 6@作者简介李晓η,3年生,女,河北唐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生物学研究。
微生态制剂及其在水产领域中的应用李晓η,李 楠,赵宝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6)摘要:近年随着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病害频繁,大量使用化学药物不仅导致动物的免疫功能下降,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而微生态制剂具有促进动物生长、防治疾病、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能改善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激活动物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本文就微生态制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在水产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水产;应用中图分类号:S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278(2008)03-0001-03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环境自我污染的加剧和自然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养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养殖病害频繁发生,各种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不仅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还会导致动物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并且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和养殖水体的药物污染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微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1985年Volker R usch 对微生态学提出了一个定义:“微生态学是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动物、植物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
因此,也可以认为微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群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的科学。
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具有投入小、收益大、无残毒、无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充分显示了利用微生态防治技术的优越性,它必然成为21世纪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1 微生态制剂简介1.1 微生态制剂定义微生态制剂(M icroecol ogics)是指根据微生态学原理而制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的活菌制剂,有的还含有它们的代谢产物或添加有益的生长促进因子,具有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微生态平衡(或调节其微生态失调),提高健康水平和保护环境的功能[1]。
绿色养殖水产用微生态制剂

1 . 作为水质调节剂——净化水质
养殖 水体 中的有害物质 主要 是由于 长期 的养殖投喂和养殖动物的排泄等有 机污染物 的大量积 累产生有毒有害化学
进入 养殖动物体内的有益微 生物在 肠道中能产生养殖 动物生长所需的物质,
物 质如硫 化氢等 , 同时也会使 水体 中氨 如乳酸菌、 双岐杆菌产生乳酸, 使肠 道的 氮、 亚硝酸盐等 升高 , 影响酸碱度及溶 氧 p H 值降低 , 促进维生素D 、 钙、 磷、 铁等矿 含量 , 进而危害养殖动物的生存与生长。 物质微量元素的吸收; 枯草芽孢杆 菌、 沼 经研 究发现, 光合细菌 、 芽孢杆菌 、 蛭弧 泽红假 单胞菌 、 纳 豆芽孢杆菌 等可产生 菌等对水质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如光合 蛋白酶、 淀粉酶 、 脂肪酶 、 纤维素分解酶 、 植酸酶等 , 和胃肠道固有的酶一 细菌在降低水体氨氮方面的能力显著, 芽 果胶酶 、 孢杆菌 、 酵母菌能同化水体中亚硝酸盐而 起共同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 提高其利用 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微生态制剂也能缓和 率 , 同时也 能合 成维生素B 族、 维 生素K、
绿 色 养 殖一
】
生 态 平 衡 , 增 强 机 体 抗 病 能 力 。 保 虾
+ 素是 将乳酸菌 与芽孢杆菌 、 多 种维
L一 水 产 用 微 生 态 制 剂 生 素 和 诱 食 剂 等 进 行 结 合 , 在 提 高
机体免疫力的同时也能改善水质, 有 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 集约化高密度 效提高种虾和幼虾的成活率。
—6 9 —
的添加适 当浓度可以显 著提高银鲫 的非 特异性免 疫能力。 此外 , 甘露寡糖 、 木寡 糖也可显著提高鱼虾生长性能, 改善肠道 功能, 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机体非特异
水产养殖常用微生态制剂及使用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常用微生态制剂及使用注意事项作者:杨秀来源:《黑龙江水产》2018年第05期随着水产业健康养殖理念的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呈现出日渐增多的态势,对调节水质、增强水生动物非特异性免疫、预防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菌、益生素,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复壮、发酵、包埋、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对水生动物有益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具有维持宿主的微生态平衡,调整微生态失调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功能。
按使用目的可分为水质改良剂、生长促进剂、免疫促进剂等。
剂型有液体、固体和半固体。
菌种主要有芽孢杆菌类、光合细菌类、乳酸菌类和酵母菌类。
一、微生物制剂使用方式从目前看,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方式有两種,一种是施用于养殖水体调节水质,另一种是作为水生生物的饲料添加剂。
1、微生态水质调控剂微生物可直接影响水质和养殖生物,有益微生物可以改善水质。
枯草杆菌、多粘杆菌等制成的系列制剂,可用于水产养殖废物的分解。
蛭弧菌对净化湖水,清除致病性弧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作用。
光合细菌能吸收分解水中的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具有很高的水质净化能力。
光合细菌对预防赤鳍病、烂鳃病、肠炎等疾病有显著作用。
2、微生态饵料添加剂在饵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对防治养殖水生动物疾病和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
许多微生物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添加到饲料中能被养殖动物利用。
光合细菌的活菌投喂孵化的鲤鱼苗,具有促生长作用。
微生态制剂投喂鲤鱼,可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数,增多有益微生物。
二、水产养殖常用微生态制剂1、芽孢杆菌制剂芽孢杆菌是一群好氧生长、可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目前在养殖生产中主要应用的有枯草芽孢杆菌及纳豆芽孢杆菌等种类。
在养殖水生动物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制剂,会在水生动物肠道产生挥发性脂肪酸,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道内的生长,调节肠道内的菌群平衡。
具有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饵料系数促进生长的作用;将芽孢杆菌制剂施用于养殖水体,芽孢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大量产生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能迅速降解鱼虾残留饵料和排泄物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有机物,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等,为单细胞藻类提供营养。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及推广

体 中的藻类 加 以利 用 , 到改善水质 的作用 。 起
1 防 止 毒 素积 累 . 2
在应 激条 件下 ,水 产动物 机 体会 产生 非 特异 性 反应 , 成肠 道微 生 态 失调 , 造 并且 产 生 一 些诸 如胺 、
氨之类 的有毒 物质 , 导致 动物发病 。但 是在有 些益生
的途径 。
微 生态 制 剂是 近 年来 兴 起 的新 概 念 ,最 早 于 在 2 0世纪 7 O年代 提 出 ,在 l9 9 4年 德 闰海 德堡召 开 的 国际 微生 态学 术讨 论 会上 ,对 微 生态 制 剂下 的定 义
1 作 用 微 生 态制 剂在 水 产养 殖业 所 起 的作 用 主 要 是通 过 高效 调 节水 质 或水 体微 生态 环 境 ,间接 地 防治 水
产养 殖 动 物 的疾 病发 生 ,有 的种类 也 可 参 与 动物 体
内微 生 态 的调 节 。
为 , 益生 菌 是含活 菌 和死 菌 ,包括 其 组分 和 产物 的 “
活菌 制 品 , 口或经 } 其 他 黏 膜途 径投 入 , 经 } 1 旨在 改 善 黏膜 表 面处微 生 物或 酶 的平 衡 ,或 者 刺 激特 异 性 或
菹草 的生 长 、 熟速度 。而且 会使部 分 菹草 没有成熟 成
即死 亡 , 降低 了菹草 繁殖 分布速度 。每年 春季 嫩江 的
“ 花 水 ” 水量 较 少 ,这就 需要 做 好 大量 的协调 工 桃 作 。确保 大 庆水 库 高水 位运 行 ( 容为 1 亿 立 方 库 . 3
米 、 应 平 均水 深 在 21 相 .6米 ) 给菹 草 的综 合 治理 提 ,
2 %~ 0 0 3 %。而不 良反应 的原 因是用 于增 强免 疫力 的 主要 是水 产用 疫 苗 。如 草鱼 出血 病病 毒 一活疫 苗 一
常用水产微生态制剂介绍

发布时间:2009-05-04 15:05:11 访问次数:182 作者:王振方所谓水产微生态制剂,是利用鱼虾蟹等动物体内或养殖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而形成的活菌制剂,可用于水中微生态调控,净化水质,能产生生物效应或生态效应,也可用于调整或维持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的目的。
微生态制剂使用时应把握的几个原则:1、要把握使用的时机,根据池塘水质环境状况合理选择;2、掌握准确的使用周期;3、多品种交叉、交替使用;5、按说明书标明的使用量使用。
介绍三种常用的微生态制剂:一、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具有固氮、固碳、氧化硫化物和促进有机物充分分解,能将嫌气细菌分解出的有毒物质如:氨态氮、亚硝酸等吸收利用,并吸收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促进有机物的循环,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但光合细菌对于养殖水体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如:残饵、排泄物及浮游生物的残体等就无法分解利用。
推荐使用:上海元氏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光合细菌。
二、芽孢杆菌:为芽孢菌属种类,革兰氏染色阳性,是一类好气性细菌。
该菌无毒性,能分泌蛋白酶等多种酶类和抗生素,其可直接利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另外还能利用分泌的多种酶类和抗生素来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进而减少甚至消灭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体。
由于芽孢杆菌为好气性细菌,因此在使用该菌时,应同时开动增氧机,另外,使用芽孢杆菌前应先活化,活化的方法通常采用本池塘水加少量红糖或葡萄糖,在增氧状态下活化3-4小时,这样可最大程度提高芽孢杆菌使用效果。
推荐使用:中水高效复合芽孢杆菌。
三:硝化细菌:是利用氨氮或亚硝酸盐作为主要生存能源,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碳源的一种在水体中降解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细菌。
硝化细菌的特性是繁殖速度较慢,所以投放硝化细菌后一般情况要5-7天后才可见明显的效果,因此提前使用是防止亚硝酸盐超标的最佳方法。
硝化细菌不可与化学增氧剂如过碳酸纳或过氧化钙同时使用,因为这些物质在水体中分解出氧化性较强的氧原子会杀死硝化细菌,所以最好错开一天使用,硝化细菌在转化过程中是一个耗氧过程,因此在使用时也要注意增氧。
水产微生物—微生态制剂

第十章微生态制剂第一节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一、养殖水环境的现状天然水环境通常维持着不断演化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多元性体系及生态平衡,而养殖环境是人为的,养殖的生物具有选择性和排他性,直接影响和改变着水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结构,包括不同层次的某些种群的消长。
在池塘养殖生态系统中,底质、水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养殖池塘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养殖对象的动物被人为强化,密度增大。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养殖动物的代谢排泄物等会污染水质,而水质的变化又与底质有密切联系。
池底是沉积物积累和循环释放的主要场所。
水产养殖系统中常人工投入大量营养物质(饵料、肥料等),系统对其有限利用导致有机质在池底的沉积。
池底所积累的大量的有机物的矿化分解对水质状况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沉积物,不仅可以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有利于有益微生物和底栖生物生长繁殖,有利于养殖动物的生长;但另一方面,过多的沉积物给底质、养殖水体以及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随着养殖模式从粗放型到精养型的转变,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意味着投入养殖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增多,水域生态环境污染加重。
众多的学者已认识到水产疾病与水域生态环境关系非常密切,如不改善水质,水产动物健康就得不到保证,水域生态环境就会被破坏,病害会越来越多,产量会大大受到制约,同时人类的健康也会因食用不安全的水产品而受到威胁。
因此,水产养殖环境的净化已成为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研究热点。
二、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从微观上来看,池塘各水质因子,特别是有害因子的浓度在养殖允许范围内、水域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水生生物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稳定的时候,鱼、虾生长就好;反之,就可能出现鱼、虾免疫力下降,发生病害等问题。
同时,随着养殖过程的进行,当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积累,水中溶解氧慢慢耗尽时,或有抑制生物生长的物质时,微生物的自净作用就会不断受到限制甚至停止。
水产药物的分类和具体的通用名称

一、水产药物的分类水产药物是指用于水产养殖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根据其作用和用途可以分为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抗真菌药以及生物制剂四大类。
1. 抗生素抗生素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土霉素、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
2. 抗寄生虫药对抗寄生虫药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中的寄生虫感染,如多粘菌素、洁达螨灵等。
3. 抗真菌药抗真菌药可用于治疗水产养殖中的真菌感染,如甲硝唑、咪康唑等。
4.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指利用活体菌、酵母等生物制成的药物,如益生菌、酶制剂等。
二、具体的通用名称1. 土霉素土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细菌的杀菌作用较强,常用于治疗鱼类细菌感染。
2. 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水产动物感染的细菌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3. 多粘菌素多粘菌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寄生虫药,对水产养殖中的寄生虫感染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4. 甲硝唑甲硝唑是一种常用的抗真菌药,对水产养殖中的真菌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5. 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种生物制剂,能够调节水体中的微生物裙落结构,促进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
总结回顾水产药物的分类主要包括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抗真菌药和生物制剂四大类。
在水产养殖中,合理使用水产药物对预防和治疗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水产药物的分类以及具体的通用名称,能够帮助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健康水平。
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在水产养殖中,除了合理使用药物外,还应加强疾病的预防控制,提高水产动物的抵抗力,减少药物的使用,以免造成药物残留和抗药性的问题。
不同的水产药物有着不同的作用和适用范围,在使用时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合理使用,避免药物滥用带来的风险。
在知识的文章格式中,以上的内容可以使用序号标注,如:1. 水产药物的分类1.1 抗生素1.2 抗寄生虫药1.3 抗真菌药1.4 生物制剂2. 具体的通用名称2.1 土霉素2.2 氧氟沙星2.3 多粘菌素2.4 甲硝唑2.5 益生菌通过以上文章的撰写,希望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水产药物的分类和具体的通用名称,提高你在水产养殖方面的知识水平。
水产养殖抗微生物类药

水产养殖抗微生物类药抗生素类一、青霉素1、主要成分和性状: 本品是一种含有氮和硫的有机酸,通常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被提出,为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极不稳定,光、热、酸、碱、重金属盐、氧化剂、乙醇等均能迅速将它破坏。
2、作用与用途: 本品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转肽酶,从而干扰细菌合成细胞壁,进而起到杀菌作用,对繁殖期的细菌作用强,对静止期的细菌作用较弱。
水产养殖上主要用于注射产后亲鱼,防止继发性感染和鱼类运输中防止水质变化。
3、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用量为5~10万国际单位/千克鱼体重。
4、注意事项①现配现用。
②贮存于低温处。
二、链霉素1、主要成分和性状: 本品属于氨基甙类抗生素,系链霉菌经发酵培养所产生,为白色至微黄色粉末或颗粒。
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潮解,干燥状态下可保持1年的稳定性。
2、作用与用途: 本品的主要作用机理为于扰细菌氨基酸和核糖体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在水产养殖上主要用于防治鱼类的结节病、疖疮病、弧菌病及鳖的赤斑病等。
3、用法与用量 (1)内服用量为50毫克/千克鱼体重,拌人饲料,连用10天。
(2)肌内注射用量为20万国际单位仟克鱼体重。
4、注意事项贮存本品于低温处。
三、氯霉素1、主要成分和性状: 本晶属于丙二醇类化学物质,为白色晶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2、作用与用途: 本品属于抑菌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在水产养殖上用于治疗鱼类弧菌病、痘疮病、鳗红点病、爱德华菌病、赤鳍病、烂尾病等。
3、用法与用量(1)治疗鱼类弧菌病用量为每天30~80毫克仟克鱼体重拌入饲料投喂,连用5~10天。
(2)治疗鳗鱼红点病用量为每天15~20毫克仟克鱼体重,分2次拌饲投喂,连用7~10天。
(3)治疗发病初期的鲤科鱼类痘疮病每尾鱼用量为25毫克,肌内注射,同时用本品0.225克/立方米水体药浴。
(4)治疗对虾幼体弧菌病用量为1~2克/立方米水体,浸浴15~20分。
4、注意事项①贮存于低温处。
②过量用本品会损害鱼类的造血机理和肝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布时间:2009-05-04 15:05:11 访问次数:182 作者:王振方
所谓水产微生态制剂,是利用鱼虾蟹等动物体内或养殖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而形成的活菌制剂,可用于水中微生态调控,净化水质,能产生生物效应或生态效应,也可用于调整或维持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的目的。
微生态制剂使用时应把握的几个原则:1、要把握使用的时机,根据池塘水质环境状况合理选择;2、掌握准确的使用周期;3、多品种交叉、交替使用;5、按说明书标明的使用量使用。
介绍三种常用的微生态制剂:
一、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具有固氮、固碳、氧化硫化物和促进有机物充分分解,能将嫌气细菌分解出的有毒物质如:氨态氮、亚硝酸等吸收利用,并吸收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促进有机物的循环,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但光合细菌对于养殖水体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如:残饵、排泄物及浮游生物的残体等就无法分解利用。
推荐使用:上海元氏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光合细菌。
二、芽孢杆菌:为芽孢菌属种类,革兰氏染色阳性,是一类好气性细菌。
该菌无毒性,能分泌蛋白酶等多种酶类和抗生素,其可直接利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另外还能利用分泌的多种酶类和抗生素来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进而减少甚至消灭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体。
由于芽孢杆菌为好气性细菌,因此在使用该菌时,应同时开动增氧机,另外,使用芽孢杆菌前应先活化,活化的方法通常采用本池塘水加少量红糖或葡萄糖,在增氧状态下活化3-4小时,这样可最大程度提高芽孢杆菌使用效果。
推荐使用:中水高效复合芽孢杆菌。
三:硝化细菌:是利用氨氮或亚硝酸盐作为主要生存能源,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碳源的一种在水体中降解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细菌。
硝化细菌的特性是繁殖速度较慢,所以投放硝化细菌后一般情况要5-7天后才可见明显的效果,因此提前使用是防止亚硝酸盐超标的最佳方法。
硝化细菌不可与化学增氧剂如过碳酸纳或过氧化钙同时使用,因为这些物质在水体中分解出氧化性较强的氧原子会杀死硝化细菌,所以最好错开一天使用,硝化细菌在转化过程中是一个耗氧过程,因此在使用时也要注意增氧。
(信息来源: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