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度螺酮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作用
枸橼酸坦度螺酮组合物通过抑制神经元氧化损伤和调节小胶质细胞活化发挥抗抑郁作用

枸橼酸坦度螺酮组合物通过抑制神经元氧化损伤和调节小胶质细胞活化发挥抗抑郁作用邓岚1,曾娟1,王征琴1,唐新新1,陈刚2,吴建明1,吴安国11.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泸州646000);2.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泸州646000)【摘要】目的筛选不同组成的枸橼酸坦度螺酮组合物(tandospirone citrate compositions,TCCs ),以评估其改善小鼠抑郁症行为的效果,并探究枸橼酸坦度螺酮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动物行为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的方法。
在动物实验中,通过强迫游泳测试(forced swim-ming test,FST )和尾悬挂测试(tail suspension test,TST ),评估五种TCCs 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在体外细胞实验中,研究表现最佳的组合物TCC-4在抑制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 2O 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诱导的BV-2细胞神经炎症的作用。
结果在FST 和TST 实验中,TCCs 显著减少了小鼠的不动时间(P <0.05),显示出其抗抑郁样效果。
体外细胞实验中发现,表现最佳的TCC-4能有效抑制H 2O 2诱导的PC-12细胞死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的产生及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 )的降低(P <0.001),且减轻了LPS 诱导的BV-2细胞激活和吞噬作用(P <0.001)。
结论TCCs,尤其是TCC-4,显示出良好的抗抑郁效果。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的氧化损伤和调节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这些发现为TCC-4作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的潜力提供了支持,并为其在临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抑郁症;枸橼酸坦度螺酮组合物;氧化应激;神经炎症;小胶质细胞【中图分类号】R964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2096-3351.2024.02.014Tandospirone citrate composition exerts antidepressant effects by inhibitingneuronal oxidative damage and microglial activationDENG Lan 1,ZENG Juan 1,WANG Zhengqin 1,TANG Xinxin 1,CHEN Gang 2,WU Jianming 1,WU Anguo 11.School of Pharmacy ,Southwest Medical Univisity ,Luzhou 646000,China ;2.Sichuan Credit Pharmaceutical CO.,Ltd.,Luzhou 646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Different tandospirone citrate compositions (TCCs )were screened to assess their effectiveness in improv‑ing depressive behaviors in mice and to explor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most effective combinations.Methods Animal behav‑ioral experiments and in vitro cellular experiments were used.In animal experiments ,the effects of five TCCs on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in mice were evaluated by the forced swim test (FST )and tail suspension test (TST ).In vitr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CC-4,which exhibited the best performance ,on inhibiting hydrogen peroxide (H 2O 2)-induced damage in PC-12cells and lipopolysaccharide (LPS )-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 in BV-2cells.Results In FST and TST experiments ,TCC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resting time of mice (P <0.05),showing their 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s.In H 2O 2-induced PC-12cells ,the best-performing TCC-4was found to effectively inhibit cell deat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production ,and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MMP )reduction (P <0.001).Additionally ,TCC-4could attenuate LPS-induced BV-2cell activation and phagocytosis (P <0.001).Conclusion TCCs ,especially TCC-4,showed favorable antidepressant effects.The mechanism of action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oxidative damage in neurons and the regulation of microglia activation.These findings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poten‑tial of TCC-4as a novel antidepressant drug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on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Depression ;Tandospirone citrate compositions ;Oxidative stress ;Neuroinflammation ;Microglia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903829)通信作者:吴安国,E-mail:****************.cn引用本文:邓岚,曾娟,王征琴,等.枸橼酸坦度螺酮组合物通过抑制神经元氧化损伤和调节小胶质细胞活化发挥抗抑郁作用[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4,47(2):166-171.DOI:10.3969/j.issn.2096-3351.2024.02.014抑郁症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数百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
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精神科焦虑症状效果观察

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精神科焦虑症状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精神科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门诊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9例精神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全部患者应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观察治疗前后HAMA评分。
结果:本组有效率为95.9%;患者于治疗第2周起HAMA评分开始下降,第4、6、8周HAMA评分对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枸橼酸坦度螺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抑郁的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枸橼酸坦度精神焦虑症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215-01近几年,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使不少人患有精神焦虑症,枸橼酸坦度螺酮是第三代抗焦虑药物,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大脑内5-HIA受体,具有无依赖性、无耐受性,疗效好等优点。
我院通过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精神焦虑症,观察其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精神科门诊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9例精神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8.6±5.9)岁;患者病程1~48个月,平均病程(11.3±1.8)个月。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关于广泛性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全部在14分以上。
1.3 病例排除标准排除有严重自杀倾向;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心脏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排除治疗1周内在使用安定类药物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给予全部患者应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起始剂量为10mg/d,观察病情,每2~3d增加5~10mg,用量范围控制在10~30mg/d,平均用量为(17.8±3.5)mg/d,连续使用8周。
枸橼酸坦度螺酮片说明书

核准日期:2009年1月22日 修改日期:2009年5月27日 2010年10月19日 2014年02月28日2014年6月19日 2014年11月25日 2015年05月04日枸橼酸坦度螺酮片 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枸橼酸坦度螺酮片 商品名称:希德英文名称:Tandospirone Citrate Tablets 汉语拼音:Juyuansuan Tanduluotong Pian【成 份】化学名称:(3a α,4β,7β,7a α)-六氢-2-[4-[4-(2-嘧啶基)-1-哌嗪基]-丁基]-4,7-亚甲基-1H -异吲哚-1,3(2H )-二酮枸橼酸盐化学结构式:分 子 式:C 21H 29N 5O 2·C 6H 8O 7 分 子 量:575.62 直径约6.1mm【适应症】1) 各种神经症所致的焦虑状态,如广泛性焦虑症。
2) 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状态。
【规 格】 10mg 。
【用法用量】通常成人应用枸橼酸坦度螺酮片的剂量为每次10mg ,口服,每日3次。
根据病人年龄、症状等适当增减剂量,但不得超过一日60mg 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截至批准前,以心身疾病、神经症等为对象的双盲双对照试验以及开放性临床试验的调查总例数1451例中有150例(10.3%)出现不良反应。
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困倦(43件:3.0%)、眩晕感(16件:1.1%)、恶心(13件:0.9%)、不适(11件:0.8%)、烦躁不安(11件:0.8%)、食欲不振10件(0.7%)。
另外,实验室检查值异常有6件(0.4%),主要是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升高等。
上市后的使用结果调查的4759例患者中,有248例(5.2%)出现包括实验室检查值异常在内的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有:困倦(54件,1.1%),眩晕感(24例,0.5%),头痛(18例,0.4%)等。
糖尿病神经痛,该不该用抗抑郁药

龙源期刊网 糖尿病神经痛,该不该用抗抑郁药作者:李昂来源:《大众健康》2020年第03期糖尿病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慢性非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我国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并且在未来几十年中仍将保持。
糖尿病管理的目的,在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因为这些并发症会缩短患者的寿命或降低生活质量。
作为一个重要的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随着疾病的控制不良或病程的进展会逐渐出现。
患者的表现差异很大,其中部分患者可能经历肢端针刺或烧灼感,影响生活质量。
今天我们通过大家比较关心的三个“高频”问题,跟各位糖友聊一聊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分为自主神经病变(内脏神经功能紊乱)和周围神经病变(例如手脚出现的异常不适感)。
周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慢性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可占所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75%。
这其中,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指的是,患者对疼痛刺激异常过敏或接触本不应引起痛感的物体(例如袜子、鞋和被褥)而出现的疼痛。
这类病变在慢性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中占了大概20%。
神经病变的症状表现因所涉及的感觉神经纤维的种类而不同。
考虑到神经受损的隐匿性,也可以有接近一半的神经病变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由神经的小纤维引起,包括疼痛和感觉障碍。
神经病理性的疼痛通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比较典型的表现包括烧灼、刺痛或类似触电的电击感,可伴有感觉异常,通常在晚上加重。
疼痛的症状对患者日常活动产生干扰,也会降低生活质量。
而当神经的大纤维受到损伤时,患者就可能出现手脚麻木。
这种对刺痛变得逐渐不敏感的症状,会让患者哪怕光脚走路时,也有类似穿着厚袜子的感觉。
因此,随着病情的发展,痛性神经病变也可能发展为那些感觉减退或肢端麻木的类型,这表明损伤程度增加了。
在排除其他原因后,糖尿病患者出现症状和/或周围神经功能障碍迹象,可以诊断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率方面,病程2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约20%存在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而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10%~15%的患者已经存在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发病10年后的这一比率逐渐增加到50%左右。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在神经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本次 研究 的 5 8例 神 经 性 头 痛 患 者 所 有 临 床 数 据 均 应 用 S P S S 1 9 . 0软 件 进 行 处 理 分 析 , 两 组 患 者 总 有 效 率 对 比 分 析 用 率 ( %) 形式表示 , 实施卡方检验 , 两组 患者 VA S评 分 比较 用 ( 均 数 土标准差) 形式表示 , 实施 t 检验 , 当数据 P <0 . 0 5表 示存 在 统 计 学 意义 。
中国农村卫生 2 0 1 7年 7月 第 1 4期总 第 1 1 6期 C h i n a ' s r u r a l h e a l t h , J u l y 2 0 1 7 , No . 1 4 , To t a l No . 1 1 6
8 3
枸 橼 酸 坦 度 螺 酮 胶 囊在 神 经 性 头痛 治 疗 中的 应 用 效 果 观 察
病程 2 2年 , 最 短 病 程 2年 , 中位病程( 1 3 . 2 5 ±4 . 2 4 ) 年, 抗 精 神 病 药用量( 3 . 8 9 ±1 . 4 5 ) mg / d 。对 两 组 患 者 性 别 、 年龄 、 病 程 以 及 抗 精神病药用量等一般 资料实施 统计 学软 件处 理分析 , 两 组 数 据 之间差异不显著 , 统计学无意义 ( P >0 . 0 5 ) 。 l _ 2方 法 实验 组 患 者 给 予 氨 酚 羟 考 酮 片 ( 进 口 药 品 美 国 Ma l l i n c k r o d t I n c . 英文名称 : Ox y c o d o n e a n d Ac e t a mi n o p h e n Ta b — l e t s ; 注册 证 号 ; H2 O 1 0 0 3 6 7 ) 与 甲钴胺 片 ( 批准文号: 国 药 准 字 H2 0 0 6 0 8 6 5 ; 生产单位 : 北 京 星吴 医 药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 从 小 剂 量 开始 口 服 氨 酚 羟 考 酮 片 , 每 天 两 次 口服 半 片 , 根 据 患 者 头 痛 情 况 日后 每 天 增 加 服 用 1片 , 但 是 最 大 剂 量 每 日不 超 过 3片 , 每 天 三 次 口服 0 . 5 mg甲钴 胺 片 。 实验 组 在 上 述 治 疗 基 础 上 予 以 枸 橼 酸 坦 度 螺 酮 胶 囊 ( 批 准 文号 : 国药 准 字 H2 0 O 5 2 3 2 8 ; 生 产单 位 : 四J I l 科 瑞 德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 每 天 三 次 口服 1 0 mg。
枸橼酸坦度螺酮片

枸橼酸坦度螺酮片核准日期:2009年01月22日修订日期:2009年05月27日 2010年10月19日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枸橼酸坦度螺酮片【商品名称】希德® Sediel®【英文名称】Tandospirone Citrate Tablets【汉语拼音】Ju Yuan Suan Tan Du Luo Tong Pian成份:主要成份:枸橼酸坦度螺酮化学名称:(1R*, 2S*, 3R:, 4S*) -N-[4-[4-(2-pyrimidinyl)-1-piperazinyl]butyl-2, 3-bicyclo[2.2.1] heptanedi, carboximide dihydrogen citrate结构式:分子式:C21H29N5O2·C6H8O7分子量:575.62所属类别:化药及生物制品>> 抗精神失常药>> 抗焦虑药>> 其他抗焦虑药性状:适应症:1)各种神经症所致的焦虑状态,如广泛性焦虑症。
2)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状态。
规格:10mg/片,42片/盒。
用法用量:通常成人应用枸橼酸坦度螺酮片的剂量为每次10mg,口服,每日3次。
根据病人年龄、症状等适当增减剂量,但不得超过1日60mg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调查总例数1451例中有150例(10.3%)出现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值异常。
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43例(3.0%)、步态蹒跚16例(1.1%)、恶心13例(0.9%)、倦怠感11例(0.8%)、情绪不佳11例(0.8%)、食欲下降10例(0.7%)。
主要实验室检查值异常有AST(GOT)、ALT(GPT)升高。
(1)严重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黄疸(<0.1%)因为会出现伴AST(GOT)、ALT(GPT)、Al-P、γ-GTP升高的肝功能异常、黄疸等,所以,应定期做肝功能检查,密切观察,如有异常现象发生时,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坦度螺酮的功能主治

坦度螺酮的功能主治1. 坦度螺酮的基本介绍•坦度螺酮是一种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属于抗精神病药物的一种。
•它的主要成分是坦度螺酮,是一种具有抗精神病作用的药物。
•坦度螺酮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郁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疾病。
2. 坦度螺酮的功能•调节多巴胺系统:坦度螺酮通过抑制多巴胺D2受体的活性,降低多巴胺水平,从而起到抗精神病的作用。
•精神症状控制:坦度螺酮可以减轻幻觉、妄想、紧张、冲动行为等精神症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情绪稳定:坦度螺酮能够调节情绪,减轻躁郁症的症状,使患者情绪更加稳定。
3. 坦度螺酮的主治疾病•精神分裂症:坦度螺酮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它可以减轻幻觉、妄想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躁郁症:坦度螺酮在治疗躁郁症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
它可以缓解躁狂期的症状,降低患者的情绪波动。
•情感性精神障碍:坦度螺酮可以帮助减轻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改善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4. 使用坦度螺酮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并且遵守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复诊,与医生沟通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注意观察身体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食欲减退等,及时告知医生。
•长期使用坦度螺酮的患者,要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血压等体检指标。
5. 坦度螺酮的禁忌症•对坦度螺酮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
•严重的心脏病、肝脏病等患者禁止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不适合使用坦度螺酮。
6. 坦度螺酮的不良反应•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食欲减退、便秘、口干、疲劳等。
•长期使用时,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异常等。
•不良反应严重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7. 坦度螺酮的药物相互作用•坦度螺酮与一些其他药物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如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物等。
•在使用坦度螺酮之前,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以上就是关于坦度螺酮的功能主治的介绍。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您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以获取准确的医疗建议。
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焦虑症状的临床分析

4 :1 6 3 1—31 4.
和<0 4 %为无效 。治疗 前 和治疗后 每 2周 进行 血 、 常规 。 尿 肝功能和心电 图检查 , 时进 行 副反 应 量 表 ( E S 评 定 。 同 TS )
2 1 两组治疗前后 H MA评分 比较 , . A 见表 1 。
表 1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H MA评 分 比较 ( ± ) A s
[ ] 翁史 , 3 李华芳 , 顾牛范.抗焦虑新药坦度螺酮[ ] J .中国新药与
临 床 杂 志 ,0 0 ,9 ( 20 1 5):5 3 5 3 3— 5 .
T e t n o Ge e a ie An i t Di od r a d r ame t f n rl d s x ey d r e n Mie xd
An 2it2De r s in Re u tS o mp r t ey Hi h Do a e T il x ey p e so s l fCo a ai l g s g ra v
2 2 起效时问与疗效 观察 研究组 于第 2周末 起效 , . 剂量
为1 5~3 g d 平 均 2 gd 0m / , 0 m/ 。对 照 组 起 效 时 间 为 第 6周
[] J .临床药物研究 ( 日), 0 2 2 11 16 2 4, 0 4( ): — 2 . 2
[ ] 徐济 民. 6 临床实用新药手册 [ .上海 : M] 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
他 5例 。两 组 问 以 上 各 项 资 料 差 异 均 无 显 著 性 ( 均 >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坦度螺酮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作用目的探讨坦度螺酮在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纳入接受标准的血糖控制和神经保护治疗的107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治疗组58例。
对照组使用普瑞巴林加安慰剂,治疗组接受普瑞巴林加坦度螺酮治疗,记录入院时和治疗后6个月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分级、糖化血红蛋白、疼痛性质、疼痛程度及对生活的影响、焦虑抑郁状态。
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均无改善(P>0.05)。
除了寒冷感以外,两组深部疼痛、浅表疼痛、胀痛、不舒适感、灼热感、钝痛、锐痛、感觉过敏、瘙痒明显减轻(P<0.05)。
相对对照组,不舒适感、钝痛、感觉过敏在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
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疼痛程度均明显下降,但无明显组间差异。
治疗6月后两组焦虑抑郁状态均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
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单独使用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坦度螺酮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可以降低部分类型的疼痛和不适感的发生,并明显减少焦虑抑郁水平,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增加,提示坦度螺酮添加治疗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有益的。
标签: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坦度洛酮;普瑞巴林28%~49%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其中25%~50%的DPN患者会出现病变相关神经痛,称作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N)[1]。
随着2型糖尿病患病率越来越高,PDN的发病率会不断上升。
度洛西汀、阿米替林等药物对PDN有肯定的治疗效果,该研究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107例患者对常用抗焦虑药物坦度螺酮对PDN治疗作用做一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7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40例,年龄(57±8.5)岁,I型糖尿病3例,2型糖尿病104例,糖尿病病程(7±4.2)年。
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治疗组58例,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类型、病程无差异。
两组间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MDNS评分对比均无差异。
该研究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记录糖尿病类型、糖尿病病程、年龄、性别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按照2013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2]:①明确患有糖尿病。
②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或)电生理的证据。
③排除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原因。
且神经痛仅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神经病变引起,不能用其他疾病、治疗解释。
糖尿病基本治疗按照2015年美国糖尿病协会诊疗指南[3]。
该研究由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
1.2 糖尿病神经病变分级按照密西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进行分级[4]。
MDNS包含振动感、轻触觉、针刺觉、腱反射和肌力在内的标准神经系统检查,以及2个运动神经(腓神经、正中神经)和3个感觉神经(腓肠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标准神经传导研究。
MDNS 评分0分无神经病变,1分为轻度神经病变,2 分为中度神经病变,3分为严重神经病变。
1.3 分组和治疗所有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标准血糖控制和营养神经治疗[2-3]。
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H20100623)(150 mg,2次/d)加安慰剂治疗。
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150 mg,2次/d)加坦度螺酮(J20100148)(10 mg,3 次/d)治疗。
1.4 观察指标分别记录入院时和治疗后6月的MDNS评分、糖化血红蛋白、疼痛性质、疼痛程度及对生活的影响、焦虑抑郁状态。
1.4.1 疼痛性质评估疼痛性质评估使用神经性疼痛量表(The Neuropathic Pain Scale ,NPS)[5]包括神经性疼痛特定性质的8个项目(深部疼痛、浅表疼痛、胀痛、不舒适感、寒冷感、灼热感、钝痛、锐痛、感觉过敏和瘙痒),用0~10分记录各项疼痛或不愉快感觉的强度,0分表示“没有疼痛或者没有感觉”,10分表示“可以想象的最大疼痛感或最大不愉快感”。
1.4.2 疼痛程度评估用改良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简短疼痛清单(the modified Brief Pain Inventory Short Form-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BPI-DPN)[6]評估疼痛的严重程度及其对患者日常功能的影响,形成疼痛严重程度指数(the Pain Severity Index,PSI)和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干扰指数(the Pain Interference Index,PII)两个综合项目,分别用0~10分进行评分,0分代表“没有痛苦”或“不干扰日常生活”,10分代表“最大限度的痛苦”或“完全干扰日常生活”。
1.4.3 焦虑抑郁状态评估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7]评估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焦虑抑郁状态,HADS 让患者分别用7个项目报告焦虑和抑郁状态。
单个量表总分0~7分属无症状,8~10分属可疑存在,11~21属于肯定存在。
两个量表有一个以上大于11分记录为阳性。
1.4.4 不良反应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可能由药物引起的持续1 d以上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纳差、嗜睡、行走不稳等。
1.5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使用IBM 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n (%)]表示,比较使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比较使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一般资料和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后6个月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无差异。
治疗后6个月两组MDNS评分均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在治疗6个月后,除了寒冷感以外,深部疼痛、浅表疼痛、胀痛、不舒适感、灼热感、钝痛、锐痛、感觉过敏、瘙痒等感觉异常减轻明显(P<0.05)。
相对对照组,仅有不舒适感、钝痛、感觉过敏等感觉异常在治疗组观察到明显下降(P<0.05),其他感觉异常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在治疗6个月后,疼痛程度均明显下降,对生活质量影响减轻,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在治疗6个月后,焦虑抑郁状态阳性率均明显下降(P<0.05),相对对照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治疗组观察到嗜睡2例、头晕2例、行走不稳3例、注意力不集中2例、纳差1例,对照组观察到嗜睡1例、头晕3例、行走不稳2例、注意力不集中1例、纳差3例。
上述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均不超过1周,未出现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的患者。
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和既往的研究一致[8],该研究发现虽然6个月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但神经病变程度并未减轻,提示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控制疼痛治疗并不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进程。
普瑞巴林是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线药物,可以从每日剂量75 mg 逐步加量到600 mg,研究表明剂量增加,对疼痛的控制效果增强,但是随着普瑞巴林剂量增加,嗜睡,头晕、头痛、体重增加、恶心、呕吐、口干等副作用也明显增多。
如果不增加普瑞巴林剂量,联合其他药物控制疼痛,普瑞巴林合用阿片类药物容易出现呼吸抑制,合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运动功能障碍[1]。
该研究观察到坦度螺酮和普瑞巴林的联合治疗相对单纯使用普瑞巴林,虽然总体疼痛程度缓解差异不大,但不舒适感、钝痛、感觉过敏等感觉异常减轻,焦虑评分明显下降,并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增加。
不同于其他慢性疼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感觉丧失和疼痛的组合,可以伴或不伴感觉过敏,疼痛区域的一种或几种感觉异常,比如寒冷感、灼热感、瘙痒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出现疼痛的机制较为复杂,简单总结有周围性机制和中枢性机制。
周围性机制有钠通道分布和表达异常,钙通道分布和表达异常,神经肽表达异常,交感神經出芽,脊髓抑制丧失,外周血管病变、神经轴索萎缩变性或再生,小纤维受损,以及高血糖。
中枢性机制有中央敏感度异常,上行/下行感觉通路抑制或紊乱,以及丘脑异常血管增生。
上述上行通路主要是从脊髓发出脊髓网状系统投射和后索到楔束核和楔束核。
其他边缘投射经在臂旁核,继之到下丘脑和杏仁核。
再次同时边缘系统做出恐惧、焦虑等情感反应,并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脊髓丘脑束进入丘脑腹侧、内侧区域,然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体感部分后可识别疼痛的位置和性质。
下行通路主要指边缘大脑区域向下延伸至导水管周围灰质、蓝斑、A5和A7细胞核以及延髓腹内侧髓质,从而调节脊髓感觉敏感性。
下行通路中可通过调节α-2肾上腺素受体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抑制5HT3受体下降,增加的5-HT,继之调节脊髓感觉功能。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上述结构和功能异常均可出现对伤害性刺激反应过度,影响疼痛产生[9-10]。
坦度螺酮添加治疗后减少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不舒适感、钝痛、感觉过敏等感觉异常原因不明。
推测可能的机制是:坦度螺酮是高度有效的5-HT1A 受体的部分激动剂,还可以维持海马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使脑组织中乳酸产生正常化,对边缘系统功能有调节作用,不仅可以降低焦虑症状,还有可能影响到痛觉上行投射通路。
此外,坦度螺酮对5-HT2,5-HT1C,α1-肾上腺素能,α2-肾上腺素能和多巴胺D1和D2受体也有一定作用,还激活边缘区G蛋白偶联钾通道(GIRK),有可能影响到痛觉的下行通路[11]。
总之,相比单独使用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坦度螺酮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可以降低部分类型疼痛和不适感的发生,并明显减少焦虑抑郁水平,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增加,提示坦度螺酮添加治疗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1] Iqbal Z,Azmi S,Yadav R,et al.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 thy:epidemiology,diagnosis,and pharmacotherapy[J]. Clin Ther,2018,40(6):828-849.[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1):787-788.[3]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pproaches to glycemic tre atment.Sec.7. I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5[J]. Diabetes Care,2015,38(Suppl.1):S41-S48.[4] Feldman EL,Stevens MJ,Thomas PK,et al.A practical two-step quantitative 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assessment for the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diabetic neuropathy[J]. Diabetes Care,1994(17):1281-1289.[5] Galer BS,JensenMP.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 pain measure specific to neuropathic pain:the Neuropa thic Pain Scale[J]. Neurology,1997(48):332-338.[6] Sang Soo Kim,Jong Chul Won,Hyuk Sang Kwon,et al. Vali dity of 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sleep scale in patients with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Korea[J].J Diabetes Investig,2013,4(4):405-409.[7] Mayumi Tsuji,Tetsuyuki Yasuda,Hideaki Kaneto,et al.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in Japanese diabetic patients is common but underrecognized[J].Pain Res Treat,2013(2013):318352.[8] Tesfaye S,Boulton AJ,Dyck PJ,et al.Diabetic neuro pathies:up-date on definitions,diagnostic cri teria,estimation of severity,and treatments[J].Diabetes Care,2010(33):2285-2293.[9] Feldman EL,Nave KA,Jensen TS,et al. New horizons in diabetic neuropathy:mechanisms,bioenergetics,and pain[J]. Neuron,2017,93(6):1296-1313.[10] Tesfaye S,Boulton AJ,Dickenson AH.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painful distal symmetrical polyneuropathy[J]. Diabetes Care,2013,36(9):2456-2465.[11] Huang X,Yang J,Yang S,et al. Role of tandospirone,a 5-HT1A receptor partial agonist,in the treatment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J]. Oncotarget,2017,8(60):102705-10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