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习重点提要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是按照人体的局部分区,研究各区域的层次结构及其内的器官与结构的位置、毗邻关系和临床应用的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在局部解剖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熟悉掌握以下内容:一、重要局部结构(如沟、管、窝、孔、三角等)二、重要局部的层次(如腹壁与颅顶层次)三、内脏器官:位置、毗邻、血供等四、四肢:血管神经束;血管、神经的重要行程与分布五、与临床有关的问题:手术注意事项;神经损伤表现等本资料中的重点将用粗字底线予以标注,在重点知识点后将尽量附上图谱、歌诀、表格帮助大家记忆,“okay提示”指出常考点或特别重要的重点目录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局部解剖学的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人体的分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人体的基本层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头颈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颅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额顶枕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颞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颈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局部解剖学实验操作指导

.解剖操作简介局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个局部层次结构及各器官之间的位置与毗邻关系的科学。
它是临床医学课程尤其是外科学的重要基础课程。
局部解剖学的学习方法与系统解剖学不同,系统解剖学是通过理论大课的讲授和实验小课的示教见习进行学习;而局部解剖学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大量的实地解剖操作和少量的阶段总结性大课进行学习的。
因此,实地解剖操作学习局部解剖学的主要方法,是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的重要实践过程。
通过解剖、观察和辨认,不仅能巩固已获得的系统解剖学知识,而且将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人体各局部的层次结构和各器官之间的毗邻关系,为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实践,在实地解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尸体标本,在教员指导下,严格按照解剖操作步骤和要求,认真细致地进行解剖,细心观察和辨认各层次结构,并作阶段性的归纳总结,真正按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局部解剖学知识。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地解剖操作,在解剖尸体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解剖操作的方法和要求。
一、解剖操作前准备1、每次课前应预习《局部解剖学》和《局部操作指导》,明确本次课的目的要求、解剖部位的层次结构和毗邻关系以及操作步骤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第一次进实验室前学员要进行分组,每个实验室分成若干个组,每组分成4个小组解剖1具标本,每个小组由3~5名学员组成。
3、小组成员要进行分工,要安排主刀、助手、阅读教材和指导者。
每个角色要定期交换,使每个学员都有解剖操作的机会。
4、准备好各种操作器械,如刀、镊、止血钳,此外还有咬骨钳、肋骨剪等。
5、放置好尸体的位置。
二、常用的解剖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在实地解剖过程中,常用的器械有刀、剪、镊、止血钳和组织钳,此外还有咬骨钳、肋骨剪、锯子、骨凿和锤子等。
1、刀有解剖刀和手术刀两种,现一般使用手术刀。
通常用于切开皮肤、翻起皮瓣以及切割各种组织。
持刀的方式有执笔式持刀法和指压式持刀法之分。
前者与持钢笔的姿势相同,解剖操作时多用此法。
局部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局部解剖学知识点整理1.头部解剖学:头部是人体的最上部分,包括颅骨、头皮、面部和眼睛等结构。
头部的解剖学知识点包括颅骨的骨组成、脑部结构(大脑、小脑、脑干)及其功能、面部骨骼和面部肌肉的构成。
2.颈部解剖学:颈部是连接头部和身体的部分,包括颈椎、颈部肌肉和颈血管等结构。
颈部解剖学知识点包括颈椎的构造、颈椎间盘的位置和功能、颈部肌肉的分类和作用、颈血管的路径和分布。
3.胸部解剖学: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包括胸腔、胸骨、肋骨和胸部肌肉等结构。
胸部解剖学知识点包括胸腔的构造和内部器官(心脏、肺、食管等)的位置和功能、胸骨和肋骨的形态和连接方式、胸部肌肉和胸腔内血管的分布。
4.腹部解剖学:腹部是位于胸部下方的部分,包括腹腔、腹肌和内脏器官等结构。
腹部解剖学知识点包括腹腔的结构、腹肌的分层和作用、内脏器官(肝脏、胃、肾脏等)的位置和功能、腹部血管和神经的分布。
5.盆腔解剖学:盆腔位于腹部和骨盆之间,包括盆腔骨、盆腔脏器和骨盆底肌群等结构。
盆腔解剖学知识点包括盆腔骨的构造和连接、盆腔脏器(子宫、卵巢、膀胱等)的位置和功能、骨盆底肌群的作用和支持函数。
6.上肢解剖学:上肢是连接肩部和手部的部分,包括上肢骨骼、肌肉和关节等结构。
上肢解剖学知识点包括上肢骨骼(肩胛骨、锁骨、上臂骨等)的形态和连接、上肢肌肉(肱二头肌、桡侧腕长肌等)的分布和功能、上肢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的结构和运动。
7.下肢解剖学:下肢是连接骨盆和脚部的部分,包括下肢骨骼、肌肉和关节等结构。
下肢解剖学知识点包括下肢骨骼(髋骨、股骨、胫骨等)的形态和连接、下肢肌肉(臀大肌、股四头肌等)的分布和功能、下肢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的结构和运动。
8.脊柱解剖学:脊柱是人体的支持结构,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等结构。
脊柱解剖学知识点包括脊柱的分段和曲度、椎间盘的位置和功能、脊柱骨骼的结构和连接方式。
除了上述各个部位的解剖学知识点,还有一些常见的器官系统解剖学知识点也很重要,包括心脏、肺、肝脏、肾脏、胃肠道等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局部解剖学 实验报告

局部解剖学实验报告局部解剖学实验报告引言:局部解剖学是解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各个局部的结构和组织,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局部解剖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解剖和观察人体局部结构,加深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
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局部结构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掌握局部解剖学的观察方法和技巧;3. 培养观察和分析解剖结构的能力。
实验材料:1. 人体解剖模型;2. 解剖刀、解剖镊等解剖工具;3. 实验手册。
实验过程:1. 头颈部解剖观察首先,我们观察和解剖头颈部结构。
通过解剖模型,我们可以看到头颈部包括颅骨、颈椎、颈部肌肉等组织。
我们仔细观察颅骨的结构,包括颅骨的骨缝、骨突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到颈椎的结构,了解颈椎的构成和功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解剖模型观察和学习头颈部肌肉的分布和功能。
2. 胸腹部解剖观察接下来,我们观察和解剖胸腹部结构。
通过解剖模型,我们可以看到胸腹部包括胸骨、肋骨、腹肌等组织。
我们仔细观察胸骨的结构,包括胸骨的各个部分和关节。
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到肋骨的结构,了解肋骨的构成和功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解剖模型观察和学习腹肌的分布和功能。
3. 上肢解剖观察紧接着,我们观察和解剖上肢结构。
通过解剖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上肢包括肩胛骨、上臂骨、前臂骨、手部等组织。
我们仔细观察肩胛骨的结构,包括肩胛骨的骨骺、骨缝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上臂骨、前臂骨的结构,了解它们的构成和功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解剖模型观察和学习手部的骨骼、肌肉等结构。
4. 下肢解剖观察最后,我们观察和解剖下肢结构。
通过解剖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下肢包括髋骨、大腿骨、小腿骨、足部等组织。
我们仔细观察髋骨的结构,包括髋骨的骨缝、骨突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大腿骨、小腿骨的结构,了解它们的构成和功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解剖模型观察和学习足部的骨骼、肌肉等结构。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人体局部结构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局部解剖知识点总结

局部解剖知识点总结一、身体表面解剖身体表面解剖是解剖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人体表面的各种标志物和表面标志,以及表面解剖和内部解剖的关系。
在学习身体表面解剖的时候,要理清楚肌肉、骨骼和器官在体表的表现形式,熟练掌握各种部位的解剖标志。
比如腋窝、胸骨下缘、肱三头肌区、髌骨上部等。
此外,还要了解体表各个部位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二、头部解剖头部解剖主要研究头颅、面部、颈部等区域的解剖结构。
头颅是保护脑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颅骨和颅面骨组成。
颅骨有颅顶骨、颞骨、颧骨、枕骨等组成,颅面骨主要有上颌骨、下颌骨等。
面部主要由眼、鼻、口等组成,颈部主要是通过颈椎与头部相连。
在学习头部解剖的时候,需要了解头颅和颅面骨的名称、数量、形态以及各个部分的关系,掌握头颅颅面骨的解剖标志以及各种孔窗、突起的位置和功能。
三、胸部解剖胸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它主要包括胸骨、肋骨、胸骨软骨等组成。
在学习胸部解剖的时候,要理清楚胸骨、肋骨、胸骨软骨、锁骨以及肋间肌、膈肌等肌肉的位置和形态。
此外,还应了解胸部的器官,比如心脏、肺脏、气管、食管等器官的位置和结构。
四、腹部解剖腹部是人体的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主要部位,它包括腹膜、腹腔、腹壁、腹内器官等。
在学习腹部解剖的时候,要了解腹壁的层次结构,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等,掌握各种解剖标志的位置和形态,以及腹腔内器官的位置和结构。
五、四肢解剖四肢是人体的重要运动部位,它主要包括上肢和下肢。
在学习四肢解剖的时候,要了解上肢和下肢的骨骼、肌肉、关节、血管、神经等结构,掌握各种部位的解剖标志,熟练掌握四肢的基本动作和功能,以及四肢与躯干的连接方式。
六、神经系统解剖神经系统解剖主要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在学习神经系统解剖的时候,要了解各种脑叶、脑室、脑神经的出口和入口,脊髓的各段的特点以及脊神经的部位和分布。
局部解剖学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局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基本层次和基本毗邻关系,了解局部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剖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局部解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单元: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局部解剖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
2. 教学重点:局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基本层次和基本毗邻关系。
3. 教学难点:局部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局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
2. 实验法:通过解剖操作,使学生掌握局部解剖学的实际应用。
3. 案例分析法:结合临床病例,提高学生对局部解剖学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出问题:局部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是什么?2. 回答问题:局部解剖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讲解1. 讲解局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基本层次和基本毗邻关系。
2. 分析局部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三)实验操作1. 指导学生进行局部解剖实验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解剖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案例分析1. 结合临床病例,分析局部解剖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局部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课后复习,提高自身解剖操作技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积极性。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的解剖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将局部解剖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局部解刨学》PPT课件

动脉:眼动脉 静脉
眶脂体
2019/9/9
60
局部解剖学
眼外肌
除下斜肌外均起自总腱环 1块上睑提肌 6块运动眼球的肌
2019/9/9
61
局部解剖学
2019/9/9
62
局部解剖学
动眼、滑车、 展神经
2019/9/9
63
眼神经 局部解剖学
2019/9/9
64
局部解剖学
下颌神经
分支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颊神经 3
3
耳颞神经
咀嚼肌神经
2019/9/9
55
局部解剖学
六、面部间隙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2019/9/9
56
局部解剖学
附:眶内结构
眶腔的组成及交通 眶内容物
眼球 眶脂体 眼球外肌 眶内神经:动眼、滑
车、展神经、眼神经 血管
1
40
局部解剖学
1)面神经
内耳门—颞骨内— 茎乳孔—穿腮腺— 分支
因此腮腺手术时应 注意分离和保护面 神经
2019/9/9
41
局部解剖学
2019/9/9
42
局部解剖学
颈外动脉
① 面动脉 1 ② 上颌动脉 2 ③ 颞浅动脉 3 ④ 耳后动脉 ⑤ 枕动脉 ⑥ 甲状腺上动脉 ⑦ 舌动脉
2019/9/9
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
颏孔mental foramen
2019/9/9
7
局部解剖学
2019/9/9
8
局部解剖学
体表标志
翼点 pterion 颧弓 zygomatic arch 乳突 mastoid process 枕外隆突 external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头部
▪ 腮腺
1、 位置、毗邻
上:颧弓、外耳道、颞下颌 关节
下:平下颌角 前:达咬肌、下颌支、翼内
肌后缘
后:乳突、胸锁乳突肌上份 前缘
深:腮腺床—起自茎突的诸 肌、颈内血管和下4对 脑神经共同组成。
32
头部
2、形态、分部
锥体形,底朝外、尖向内;
浅部(面突)
分为 峡部
深部(下颌后突)
3、腮腺咬肌筋膜
(4)三叉神经(末支为主)
▪ 眶上神经 ▪ 眶下神经 ▪ 颏神经
三孔处可分别作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
29
头部
面侧区
腮腺咬肌区
▪ 境界 前:咬肌前缘 后:乳突,二腹肌后腹上缘、
及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 上:颧弓 下:下颌体下缘
30
头部
▪ 层次(由浅入深)
皮肤、浅筋膜、浅层的血管和神经、腮腺咬肌筋 膜、腮腺浅部、腮腺峡部及穿行其间的血管神经、 咬肌、下颌支、腮腺深部等。
①境界:颈前正中线、 胸锁 乳突肌下纷 前缘,肩胛舌骨 肌上腹围成。
②层次:皮肤 颈浅筋膜 舌骨下肌群 气管前筋膜 内容 椎前筋膜
61
颈部
③内容 甲状腺、甲状旁腺、气 管颈段、食管颈段 1)甲状腺 a.形态:左右侧叶,峡
b.位置 侧叶:上至甲状软骨中点水
平,下至第6气管软骨 环 峡: 2—4气管软骨环
▪ 翼点 ▪ 下颌角 ▪ 颧弓 ▪ 乳突
13
头部
体表投影
六条标志线
中央沟 中央前后回 外侧沟 脑膜中动脉
14
头部
颅顶软组织
1、额顶枕区
① 境界 前: 眶上缘 后: 上项线 两侧:上颞线
15
头部
②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枕骨大孔疝
71
小脑幕 切迹疝
72
73
74
瞳孔对光反射动画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本节重点及课后复习题:
1.头皮
2.颅顶的危险区 3.面部的危险三角
4.腮腺床
5.腮腺咬肌区 6.面侧深区 7. Pterion
88
1.一个女工在事故中头皮撕裂,累及了哪几层 软组织,头皮下血肿发生在哪一层中,若发生 感染为什么会向颅内扩散?
局部解剖学
Human Anatomy
(七年制用)
沈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1
颅、面部 分界线
头、颈部 分界线 头、面、颈部的分界
2
体表标志
眉弓 眶上切迹 眶下孔
2.5cm
眶上孔
颏孔
4
体表标志
Pterion
翼点
枕外隆突
乳突
颧弓
5
6
上项线
枕外隆突
面神经管
乙状窦
乳突
7
矢状线
2. 3. 3 4
1
体 表 投 影 Surface projection
8
面 部 分 区
1
2
9
皮肤与浅筋膜
10
面肌
11
血管、神经
12
13
14
眶上 神经、 滑车上 神经
眶下 神经
颏神经
15
16
17
18
19
面 神 经 的 颅 外 行 程 及 分 段
第一段: 茎乳孔至 腮腺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穿出腮腺
后形成
五组分支 腮腺内段
20
二 面侧区 Parotid and Masseteric Region
面静脉
下颌后静脉 颈外静脉
29
颈 外 动 脉 、 耳 颞 神 经
30
(5)腮腺床的定义: bed of parotid gland 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 31
32
33
二、面侧深区The deep structures of the
lateral face
位置与境界
34
• 耳颞神经
• • 下牙槽神经 舌神经 颊神经
41
三、面侧区的间隙 Spaces of face
咬 肌 间 隙 翼下颌间隙
42
第三节 颅 部 The Skull
组成:由颅顶、颅底、颅腔及其内容物等部 分组成 一、颅 顶 分为额顶枕区和颞区 二、颅 底
43
2.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 由浅入深可分为五层 (1)皮肤 (2)浅筋膜 (3)帽状腱膜及枕额肌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间隙) (5)颅骨外膜 ※浅部三层紧密结合,不易分离,临床上常 被合称为“头皮”。
2.某患者确诊为腮腺肿瘤,并决定手术治疗, 请问; a.腮腺位于哪里,分哪几部?
b.腮腺的毗邻结构? c.肿瘤可能压迫那些结构? d.手术中易损伤哪些结构?最易损伤什么结 构,若损伤,会出现什么症状?
89
3.海绵窦的颅内外交通途径。 4.试述垂体的位置、毗邻及其临床意义? 5.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外漏的常见部位? 6.颅内压增高时,形成脑疝的部位? 7. 咬肌间隙和翼下颌间隙? 8.面神经的颅外部可分几段?各段的特点 如何? 9.试述上颌动脉的分段及各段分支。
(一)腮腺咬肌区
1.境界 2.内容
21
1
3
2
(1)腮腺鞘
(2)咬肌筋膜
22
23
(2) 腮腺(parotid gland)的位置
24
分部
25
腮腺管parotid duct:行程、体表投影、开口部位
26
27
穿经腮腺的结构
浅 → 深的结构:
面N-下颌后V- 颈外A- 耳颞N
28
下 颌 后 静 脉
90
91
44
分层
45
46
47
48
49
各 层 的 特 点
50
帽状腱膜及枕额肌
51
52
二、颅底
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53
54
颅前窝
55
颅中窝
56
57
58
59
60
61
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62
海绵窦
63
内 容 物
64
交通
65
颅中窝损伤
66
67
颅后窝
68
69
70
外侧界: 前界: 内侧界: 上界:蝶骨大翼的颞下面 上颌骨后面 蝶骨的翼突外侧板。 底 :下颌骨下缘 下颌支的上部和颧弓。
1.境界:
35
内容
翼内、外肌
36
37
(2) 翼静脉丛
Pterygoid venous plexus
38
39
上颌动脉行径、分段及分支
2 1
3
40
下颌神经:
mandibular n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