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语音语义差异举隅
驻马店方言辨析

驻马店方言辨析驻马店方言辨证我们的母校南阳师范学院是一所师范院校,毕业生也以从事教育为主。
而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等级证书又是教师的标配。
今天,我们就来唠两句有关普通话的话题。
首先来说下普通话的定义: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定义中很明确的指出,“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有人说了,我们驻马店是北方方言区啊,那我们的普通话底子好,不用纠正,张口就来。
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汉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发展至今,仍然存在着相当分歧的方言。
这种分歧既表现为不同方言之间的分歧,也体现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在语音、语汇及语法三方面的差异。
事实上,河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语义上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由于这种差异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因而情况极为复杂。
现在,我们单来说说驻马店的方言辨证:1、人称代词的不规范。
驻马店方言里,第一人称常用“俺”,个别县区用“阿”;第二人称用“恁”(常读第二声或第三声)。
如果是复数,则在人称代词后顺延加上表示复数的“们”。
我们应改为第一人称用“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
2、个别方言词代替书面语。
由于有北方方言的良好基础,很多人认为普通话很简单,却不自觉的把一些方言字带到普通话里。
甚至由于言者众多,很多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就是标准的字音了。
如“啥”,“中”这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河南方言字。
在此要特别提一下语气词的使用。
普通话中语气词常用“了”、“啦”、“呢”、“吗”,以及会产生变调的“啊”;而驻马店人呢,基本就一个语气词“嘞”。
如:“他把糖吃嘞。
”,“好嘞”。
而且,结构助词“的”、“得”、“地”也是用“嘞”代替:“这是我嘞书”,“冷嘞很”,“慢慢嘞走”。
3、常用正反问句代替问句。
普通话里一般问句为“你吃吗?”,“好看吗?”,“能拿得动吗?”;而驻马店呢,则是“你吃不吃?”,“好看不好看?”,“能拿得动不能?”4、平翘舌音完全不分。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作者:岳宗凤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28期【摘要】河南话相对其他地区方言来讲,比较接近普通话,但仍然存在发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的发音上。
只有把握发音规律,才能更好地驾驭普通话和河南方言。
【关键词】河南方言普通话声母韵母序言在全国各类方言中,河南话相对通俗易懂,比较接近普通话。
但是接近并不等于完全相同,河南话在发音上、习惯用语上与普通话均有较大的差别。
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别,才能在沿袭地方方言的基础上,说好普通话。
一、声母的差异河南方言声母中,与普通话声母差异最大的声母,当属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即z、c、s 与zh、ch、sh 的差異。
在普通话声母中,zh、ch、sh使用的频率要比z、c、s 的使用频率高得多。
从统计情况看,zh、ch、sh拼出的常用次常用字有583个,而z、c、s 拼出的只有258个。
但是河南方言中z、c、s与zh、ch、sh的使用情况正好与普通话相反。
普通话中绝大多数zh、ch、sh声母的字,在河南方言中大都读为z、c、s 声母,只有小部分的字读为声母zh、ch、sh,如“政治”、“知识”、“吃穿”等。
所以,河南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声母的关键,就是把应该读作zh、ch、sh而读成z、c、s的字,改读成zh、ch、sh。
而多项研究表明,河南方言区zh、ch、sh声母读法是有规律的,即当zh、ch、sh与 i、a、ai、ao、ou、an、en、eng等韵母相拼时,才容易产生差异,zh、ch、sh与其它韵母相拼时,大体与普通话一致。
二、韵母的差异普通话韵母一共有24个,可以分为单元音韵母、复韵母、鼻音韵母三大类。
在河南方言中,也有这些韵母,但是这些韵母在与声母相拼时,有些发生了差异,甚至有些韵母变异较大,如“没”、“脚”、“药”、“色”等。
(一)单韵母的差异普通话的单韵母一共有6个,即a、o、e、i、u、v 。
河南方言中,也有这6个韵母,但其中o、e与声母相拼时,则发生了变异。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河南方言是中国方言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与普通话有很多不同之处。
下面是河南方言词汇和普通话的异同之处:
1. 发音差异:河南方言的发音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
比如,普通话中的“鱼”发音为/yú/,而在河南方言中发音为/nyu/。
2. 词汇差异: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上也存在差异。
比如,普通话中的“吃饭”在河南方言中可以说成“食饭”。
3. 词序差异:河南方言的词序通常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比如,在普通话中,“我吃饭了”可以说成“我吃了饭”,而在河南方言中可以说成“我了吃饭”。
4. 词缀差异:河南方言中常常使用词缀来表示不同的意思。
比如,河南方言中的“啦”可以用来表示频率或者助词,而在普通话中不常使用。
5. 语法差异: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语法上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比如,在河南方言中表示否定可以使用“不是”的形式,而在普通话中则使用“不”。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发音、词汇、词序、词缀和语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异同之处。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权威资料]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a26e8f30740be1e640e9a1c.png)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权威资料]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河南话相对其他地区方言来讲,比较接近普通话,但仍然存在发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的发音上。
只有把握发音规律,才能更好地驾驭普通话和河南方言。
【关键词】河南方言普通话声母韵母在全国各类方言中,河南话相对通俗易懂,比较接近普通话。
但是接近并不等于完全相同,河南话在发音上、习惯用语上与普通话均有较大的差别。
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别,才能在沿袭地方方言的基础上,说好普通话。
一、声母的差异河南方言声母中,与普通话声母差异最大的声母,当属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即z、c、s 与zh、ch、sh 的差异。
在普通话声母中,zh、ch、sh使用的频率要比z、c、s 的使用频率高得多。
从统计情况看,zh、ch、sh拼出的常用次常用字有583个,而z、c、s 拼出的只有258个。
但是河南方言中z、c、s与zh、ch、sh的使用情况正好与普通话相反。
普通话中绝大多数zh、ch、sh声母的字,在河南方言中大都读为z、c、s 声母,只有小部分的字读为声母zh、ch、sh,如“政治”、“知识”、“吃穿”等。
所以,河南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声母的关键,就是把应该读作zh、ch、sh而读成z、c、s的字,改读成zh、ch、sh。
而多项研究表明,河南方言区zh、ch、sh声母读法是有规律的,即当zh、ch、sh与 i、a、ai、ao、ou、an、en、eng等韵母相拼时,才容易产生差异,zh、ch、sh与其它韵母相拼时,大体与普通话一致。
二、韵母的差异普通话韵母一共有24个,可以分为单元音韵母、复韵母、鼻音韵母三大类。
在河南方言中,也有这些韵母,但是这些韵母在与声母相拼时,有些发生了差异,甚至有些韵母变异较大,如“没”、“脚”、“药”、“色”等。
(一)单韵母的差异普通话的单韵母一共有6个,即a、o、e、i、u、v 。
河南普通话

河南普通话同样是普通话,语音、词汇、词义、语法结构基本一致,而词汇却有所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是河南话与普通话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对于作为方言的河南话来说,如果不加以保护和改进,最终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因此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去爱护它。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方言。
如北京话、东北话、广东话、山西话等等,但也都各有千秋,风格迥异。
但每个人只能学好一种方言,否则就会闹笑话。
比如说,北京话,很多人并不知道你问的是哪个地方,哪个方位的事情,别人也听不懂你说的是什么。
所以当有客人到我们家做客时,妈妈便对爸爸说:“他来咱家看老丈人啦!”而实际上,我们指的是另一个人。
弄得我们满头雾水。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某些词和名称连用,甚至张冠李戴。
例如:喊姑——娘——妈——儿子;叫亲爹——小孩儿——爷爷;骂乌龟——王八蛋——绿毛龟;晚上吃玉米——吃早餐。
我们经常把南和北连用,还会混淆概念,产生误解。
如:一只大黄牛过马路,正好被一辆汽车撞死了。
本来应该是汽车撞死的它,而硬生生的说成是大黄牛撞死的它。
就拿家乡人来说吧,别看都是河南的,但口音就相差太远了。
别说你的邻居不知道你来自哪里,恐怕你到火车站都找不到北。
“喂,这不是常宽吗?真是好久没见了啊!”一位叔叔向一位衣着破旧,神色焦急的中年男人说道。
“哎呀,常叔啊,现在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咋就认不出我来了呢?”那个男人先是一惊,紧接着说道。
“哈哈,就你那模样,谁还认得出你啊!快给我开门,我有事找你!”那个男人显然被常叔的话吓了一跳。
“您稍等,我这就给你开门!”为了避免意外发生,常叔让我叫他常爷爷。
这位男人身高约170cm,[gPARAGRAPH3]s层衣服裹着瘦弱的身躯,脚穿一双满是泥巴的解放鞋。
“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几个月前,我们还一起喝过酒呢!”“哎呀,叔叔,咱俩谁跟谁啊!你今天咋这么客气啊!”常叔故作吃惊状,表示十分惊讶。
“怎么回事啊?我怎么想不起来了呢?”常叔也装糊涂了。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

林慧杰
目录
CONTENTS
1
河南方言的简介
2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
河南方言
河南方言,大部分属中原官话区,河南方 言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官话,也就是古代的 普通话,是古代使用最多的语言,但是目 前的使用人口正在大幅减少。 135%
主要是指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由
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政治、战争、经 济、运动原因,人口的流动性导致河南境 内以外的很多地区也有大量以河南话为主 的群体。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 的差别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主要存在
于三个方面:语音;词汇;语义
语音方面的差别 • 语调方面的差别 • 语音方面的差别
河南方言 另一个发音中与 普通话差异较为明显的是 河南人通常不分平翘舌, 将zhi, chi, shi, ri,都统一的 发成平舌音;如;吃饭(ci), 知识(zi, si) 另外河南方言中连读现象 很多,比如一个(yuo),两个 (lia);三个(sa)
THANK YOU
• 主要是音调的区别,河南 • 话一般没有二、三声的音 调,多以一声和四声发音。 • 普通话 河南话 • 平声 平声 如:天,砖 • 上声 去声 如:油,轮 • • 入声 平声 如:岛,鸟 • 去声 入声 如:县,慢
词汇方面的差别
• 河南方言中有一些独有 的词汇:‘俺’在使用 中河南人指的是我们, 复数,不用来指我。同 理‘恁’是你们,复数. 例如:谷堆那儿 不是指 地点而是指动作,是普 通话‚蹲下‛的意思。 • 灶火屋 就是普通话‚厨 房‛的意思。 • 不老盖儿 是普通话‚膝 盖‛的意思,这里的 ‘不’读作阳平。
• 但是河南方言中的词汇差 别并不是词形上的差异。 方言中独有的词汇一般g)“中”的声 调读作上声或阳平,是 “成、行或 好”的意思。 • 光棍 “光棍”在普通话中 是“地痞、流氓”之意, “光”读作入声,“棍” 为轻声。例如 河南话 • “你光棍啥哩?”就是普 通话的“你厉害什么呀 你?” • 仔细 ,在河南方言里多指 “俭省或吝啬”之意,而 且表达时多带有嘲讽的语 气。 • 不管 ,在河南话里,它却 是“不能够、不可以”的 意思。 • .喝汤 “喝汤” 两音节都 读作阳平。在河南话里主 • 要是“吃晚饭”的意思。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不规则转换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不规则转换河南话与普通话的不规则转换河南人学习普通话,有两个障碍:一个是发音,一个是声调。
我在上蔡上学时,发现上蔡的同学说话特别有意思,他们会把“吃饭”说成“吃换”,把“刷牙”说成“发牙”,把“思考”说成“湿考”,把“说”说成“……”。
后来才知道,这种现象叫做卷舌音与翘舌音不分。
不久前我到上蔡去看望一位老同学,他到现在,说话还是二十多年前的老样子。
可见,卷舌音与翘舌音不分,是河南部分地区学习班普通话的一大障碍。
除了卷舌音与翘舌音不分,河南话中的许多方言词语,由于在普通话中找不到对应的同音词,必须用其它的同义词来代替,这也给我们说普通话带来了一些困扰。
比如,“胳老肢儿”这个词,在普通话里没有“胳老肢儿”这个词,你必须用“腋下”这个词来代替。
还有些词儿,不但没有对应的同音词,甚至你想把它用文字写出来都很困难。
比如河南人在表达“某人很讨厌”时,会用到一个词“geyiren”。
这个“geyiren”怎么写啊?没法写。
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河南人说普通话时,有时会直接把一些方言词语转换成普通话发音,产生了非常幽默的效果。
昨天贾教师雨萍老师说的“拿两个塑料袋,一个光叉”,就属于这一类。
但是,我们平常说话,主要是为了交流,而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幽默,这样,就必须学会把河南话中的方言词转换成普通话中的同义词。
比如,我们要表达晚上这个意思时,你不能说“鹤上”,也不能说“今鹤”,只能说“晚上”。
以上谈的是河南人学习普通话时在发音方面遇到的障碍。
其实,最大的障碍并不是发音,而是声调。
有人会说,声调没什么啊,河南话的声调和普通话的声调在转换时是有规律的。
确实如此。
河南话的第一声,对应着普通话的第三声,如“网”字;河南话的第二声,对应着普通话的第一声,如“汪”字;河南话的第三声,对应着普通话的第四声,如“忘”字;河南话的第四声,对应着普通话的第二声,如“王”字。
因为有了这个转换规律,所以河南人学习普通话比较容易。
掌握河南话与普通话的词语转换方式及发音规律-普通话论文-语言学论文

掌握河南话与普通话的词语转换方式及发音规律-普通话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我国汉语的方言历史悠久,不同地域的人口聚居就有可能产生相应的方言,正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中所说: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固常然也。
河南话属北方方言之一,除河南省域外,也包括周边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等省份中接近河南的一些地域。
大家从豫剧中听到或学到的河南话,它只是为追求舞台效果,为切合字正腔圆而做了艺术加工的,其实这种带有拖腔、尾音又稍微挑个弯的话并不是真正生活中的河南话。
在全国各类方言中,河南话听起来虽然发音较重,却比较接近普通话。
但是接近并不等于完全相同,河南人要想说好普通话,也必经过一定的训练。
河南人练习普通话,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河南话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别是说好普通话的前提河南话虽然接近普通话,但是主要差别还是在发音上。
特别是河南地处中原,人口上亿,而且18个地级市又有着不同的方言,单从发音上讲,各地老方言中,怪冷生僻的特色就较为浓厚。
因此,要想说好普通话,必须先了解一下河南话与普通话的主要发音差异。
第一个明显的差异是,在河南大部分地区的方言里,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与普通话有着明显的不同。
有些县市虽然也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但在z,c,s与zhi,chi,shi 的读音r,常把声母是z和zhi的都读作声母z,即把资与支都读作资的音;把声母c和chi的都读作声母c,即把操与钞都读作操的音;把声母s和shi的都读作声母s,即把僧与生都读作僧的音。
如新安、孟津、洛宁等地。
有些县市没有舌尖后音,舌尖后音的字多成舌尖前音,zhi,chi,shi 的读音便是z,c,s,常把支、持、师读作子、此、思等字的读音。
如信阳等地。
有些县市根本就没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而混同于舌面音。
常把舌尖前音紫、粗、死读作舌面音纸、初、使。
如安阳、汤阴等地。
第二个明显的差异是,在n,1的读音上,河南许多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存在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坦、舒服”的意思。如:他的日子滋泥(或润展)着呢!
6.老头儿 普通话里“老头儿”就是“老年男子”的意
4.格意 “格意”两音节分别读作入声和轻声,在河南
思,在河南方言里,除了有“老年男子”的意思,还有“女 方言里就是“厌恶、讨厌”的意思。
人的配偶”之意。“老”读作阴平,“头儿”读作入声。
5.沫子 “沫子”在河南方言里除了有普通话“液体形
子说的”。
4.喝汤 “喝汤” 两音节都读作阳平。在河南话里主
四、义同形异的双音节词
要是“吃晚饭”的意思。尤其是在农村,傍晚,家长喊孩子
1.就窝儿 河南方言中“就窝儿”就是普通话词语“随
回家吃饭,常常这样喊“某某,快回来喝汤了!”
即”的意思。
5.回来 普通话中“回来”是“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来
2.则说 “则说”在河南方言里就是普通话“一再说”
除有普通话“力气、能力”之意外,还有“好、干净利落”
5 . 清早饭、晌午饭 不是早饭、午饭的意思,这里的
之意,并且可以重叠为“力力量量”,意思仍为“好、干净 “早”读作dao入声调,“清早饭”的意思是“上午”,“晌
利落”。例如:他把事情办得力力量量哩。意思就是“他把 午饭”的意思是“中午”。例如:清早饭他还在这儿。(上
“dia”,入声调,“地奔儿、地走”都是“步行”的意思。
8.不管 在普通话里“不管”是连词,表示“在任何条
7.黑下儿 “黑”的主要元音读作“ê”,“下”读
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也”等副词 作入声调。意即普通话词语“傍晚或晚上”。
与其呼应,而在河南话里,它却是“不能够、不可以”的意
读作入声调,“色”读作sē(为阳平),意思是“能力、本
6.寻 “寻”在普通话里是“找”的意思,在河南话中读 事”。如:老王嫌小李没成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王嫌小
Mo
I
2006.08
A
语言应用研究
李没本事(或能力)。
就知道了。”
2.光棍 “光棍”在普通话中是“地痞、流氓”之意(它
4.恁 河南方言中,“恁”除了有指示代词“那么”
事情办得干净利落”。
午他还在这儿)
三、义同形异的单音节词
6.不任赚儿 就是普通话“不碍事、没关系”的意思。
1.包或白 在河南方言里,“包、白”读作入声调,是
河南方言涵盖的区域很广,包括河南省98 个市县、河
“别、不要”的意思,例如:你包(白)说了,我早就着 北省南部2个市县、山东省西南部31个市县、山西省西南部
到现在,已有了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但仍然存在着相当分 的意思,这一动词多用在物上而不用在人身上,但是在河南
歧的方言。这种分歧既表现为不同方言之间的分歧,也体现 方言里,它却可以用在人身上,有“巴结、溜须拍马”之
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在语音、语汇及语法三方面的差异。
意,且读作阴平。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语义上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
语言应用研究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音语义差异举隅
□马 丽
e
众所周知,由于社会历史状况和自然地理环境诸多因素 作xìn,专指“找对象”,如有人这样问你“你寻下没有?”
的制约,在不同地域里,汉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而形成 就是问你找没找到对象。
了互有差异的方言。汉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汉语发展
7. 舔 “舔”在普通话里是“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
8. 喷 “喷”在普通话中的意思是“液体、气体、粉末
的,由于这种差异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因而情况 等受压力而射出。”在河南方言里,“喷”读作阳平,既有
极为复杂。这里我们仅就形同义异、义同形异词作一浅简的 “聊天”之意,又有“胡说、说大话”的意思。例如:①咱
分析。试举例分析如下:
们喷喷吧!(咱们聊聊天吧!)②别听他瞎喷!(别听他胡
他家得哩很。就是“他家很富有或日子过得很舒服”的意
12.歪 普通话中“歪”有“斜、偏或不正当、不正派”
思。
之意,在河南方言中,“歪”除了有普通话的这一义项外,
4.旋 普通话作实词的“旋”有“旋转、返回”等义项。 还有“心黑、心术不正”之意,并且还可以作动词,例如:
河南方言里的“旋”读作入声调,它除了有普通话的义项 他又没惹你,你歪他干啥?
外,还可以指小孩子调皮、捣蛋。如:这个小孩太旋了。
二、形同义异的双音节词语
5.烧 “烧”在普通话和河南方言里都有“使东西着火、
1.成色 在普通话里“成色”是指“金币、银币或器物
加热”之意,在河南话里还有“由于变得富有或得势而忘乎 中所含纯金、纯银的量或泛指质量。”在河南方言里“成”
X
84 所以”的意思。例如:你烧啥烧?有什么可烧的?
一、形同义异的单音节词语
说!)
1. 中(zhōng) 普通话里“中”的意义主要是中心、
9.板 “板”在普通话里是名词,指“片状的较硬的物
d
内部、适于、不偏不倚或用在动词后面表示持续状态等义。 体。”河南方言里的“板”读作阴平,除了具有普通话里的
河南方言里,“中”的声调读作上声或阳平,是“成、行或 这个意义外,它还可以作动词,意思是“扔掉”。例如:赶
或用在动词后,表示到原来的地方来。”在河南话里除了有 的意思。如:则说是这样,你却那样做。意即“一再说是这
普通话的这一义项外,还有“以后或过段时间”之意。比 样,你却那样做”。
如,“这事回来再说吧!”在河南方言里就是“这事以后再
3.滋泥或润展 河南方言“滋泥或润展”是普通话“舒
说吧!”的意思,“回”读作入声,“来”读作轻声。
与“光棍儿”意思不同),河南方言里“光棍”有“厉害、 之意(“恁”的读音与普通话同),还有人称代词“你们”
凶狠”之意,“光”读作入声,“棍”为轻声。例如河南话 之意,“恁”作人称代词时读作阴平。如:恁都那样说,他
“你光棍啥哩?”就是普通话的“你厉害什么呀你?”
就相信了。
3.老婆 河南方言里“老婆”一词若把“婆”读成儿化,
7.刷子 普通话里“刷子”是指“用毛、棕、塑料丝、 成的许多小泡”的意思外,“沫”读作阳平,还有“垃圾”
金属丝等制成的清除赃物或涂抹膏油等的用具。”在河南方 的意思。如:你赶快把沫子倒了。
言里除了有这个意义,还有“本事、能力”的意思,例如:
6.地奔儿或地走 这里的“奔”读作阳平,“地”读作
没有两把刷子,谁敢揽这个活儿?“刷”读作阳平。
着。(你不说我也知道)
上,北方官话区长期以河南方言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语汇
3.小 “小” 读作入声调时,在河南方言里就是“儿 和语法系统。
X
85
Mo
子”的意思,例如:问问他小,就着了。意即“问问他儿子
(马丽,河南省许昌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
I
2006.08
A
思,在河南方言里多指“俭省或吝啬”之意,而且表达时多 读作阳平。
带有嘲讽的语气。例如:他呀,仔细得什么都舍不得买。
3.谷堆那儿 不是指地点而是指动作,是普通话“蹲下”
“仔”读作入声,“细”读作轻声。
的意思。
10.力量 河南方言里“力量”的“力”读作入声,它
4.灶火屋 就是普通话“厨房”的意思。
5.秀 “秀”在普通话中的五个义项里,确实可以指人,
就不再是普通话里“指男子的配偶”之意,而是“老年妇女 指特别优秀的人才。河南方言中,“秀”读作入声调时,就
或老太太”的意思了。如:这个老婆儿真有意思。河南方言 是“妻子、老婆”的意思,如:是他秀说的。意即“是他妻
e
里就是“这个老太太真有意思”之意。
声调读作阳平。
很,从来不敢大声说话。
3. 得 普通话作实词的“得”有“得到、适合”等意
11.瓤儿 “瓤”的读音儿化后,在河南方言里读作入声
义。河南方言里的“得”读作dē,调类为阳平,它除了有普 调,是“现在”的意思,如:我不想吃,我瓤儿不饿。就是
通话的义项外,还可指日子过得舒服或满意的意思。例如: 普通话“我不想吃,我现在不饿”的意思。
好”的意思。
快把这脏东西板了!
2. 花 普通话中,“花”的意义主要有:花朵、花费等
10.瓤 “瓤”在普通话里泛指某些皮或壳里包着的东
意义;河南方言中除了有普通话的义项外,还可指男子很风 西,河南方言里除了这个意义,还有“不好,软弱”的意
流,行为不端之意。例如:他这个人呀,花得很!“花”的 思,读作入声调。例如:①他开车的技术真不瓤。②他瓤得
了。意即“你别说了,我早就知道了”。
汾河谷地28个市县、安徽省淮河以北22个县市和淮河以南的
2.着 “着”在河南方言里除了可以作助词表动态外, 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江苏省徐州市、宿迁
读成入声调时,还有动词“知道”的意思,如:你不说我也 市、连云港市东海县赣榆县、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历史
五、义同形异的多音节词语
d
思。例如:小王能跳上去,小张不管跳上去。“不”读作阳
1.胳老肢儿 “胳”中的“e”读作ê音,是普通话“腋
平,“管guǎn ”中的主要元音“a”读作“ê”音。
窝”的意思。
9.仔细 “仔细”在普通话里就是“细心、小心”的意
2.不老盖儿 是普通话“膝盖”的意思,这里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