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音乐对短时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设计

合集下载

纯音乐音乐有助于提升记忆

纯音乐音乐有助于提升记忆

纯音乐音乐有助于提升记忆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纯音乐音乐速度在50-70拍,与我们人类的脉搏与呼吸频率大致相同,使我们的脉搏和呼吸在这一节拍上趋于中和与稳定。

纯音乐音乐让人进入一种超级脑能境界,能让学习、记忆和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的施展,从而大大提高大脑的效率。

一、了解四种脑电波我们的大脑,像一部电台一样,在四个主要频率或电波上工作,我们可以用电子脑电图仪将它们测量到。

脑波(14~100Hz):大脑以14~40周/秒的速度传送和接收信息,人处于外向的、意识的、感知的状态。

这时的你睁着双眼,十分清醒、警觉,可能还有点焦虑不安,正在进行逻辑思维、分析以及有意识的活动。

或许你正在全神贯注地交谈、做报告或做一道逻辑题。

当你因生气、怨恨、嫉妒、恐惧、紧张、忧虑或任何一种激动的情绪而兴奋时,脑波会超过21周,正常人所拥有的控制免疫能力的机制就会被耗尽,引发疾病。

同时,人的注意力受到破坏,思考力变得极为混乱,无法将心智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

在接近40周的高频率脑波状态下,人的精神变得很难集中在任何一件事情上,焦躁异常,无法安定,很难记住事物,甚至想不起你刚刚出现的想法,很容易做出后来让你后悔不已的事情。

因此,脑波状态不是刺激长期记忆的最好状态。

脑波(8~13Hz):脑电波活动以8~13周/秒速度进行,令人镇静、愉快、放松,你不会太警觉,也不会太闲散,清楚地意识到你的思维与情感。

这是一种理想的控制紧张的状态。

由于清除了通常与掌握新科目有关的紧张压力感,脑内啡肽分泌增多,隐藏在大脑深处的潜能开始苏醒活跃,储存在右脑的启发性信息开始被随心所欲地引导出来。

这正是学习新语言、快速掌握知识的极佳脑力状态。

科林罗斯说:这种脑电波以放松和沉思为特征,是你在其中幻想、施展想像力的大脑状态。

它是一种放松性警觉状态,能促进灵感、加快资料收集、增强记忆。

那是我们沉思或倾听令人放松的音乐所取得的状态。

许多巴洛克音乐的速度,与大脑处于放松性警觉状态下波长相似。

不同音乐类型对人类工作记忆的影响实验

不同音乐类型对人类工作记忆的影响实验

不同音乐类型对人类工作记忆的影响实验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和放松的感觉。

然而,音乐对人类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

其中一个领域是音乐对人类工作记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音乐类型对人类工作记忆的影响,并介绍一项相关的实验。

工作记忆是指短期记忆系统,它负责存储和处理我们当前需要用到的信息。

工作记忆的能力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非常重要。

然而,我们的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提高工作记忆的能力。

研究表明,音乐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专注力,从而影响我们的工作记忆。

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类的认知和情绪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也会对工作记忆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研究发现,古典音乐可以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从而增强工作记忆的能力。

而流行音乐则可以提高人们的情绪和动力,从而增强工作记忆的表现。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音乐类型对人类工作记忆的影响,一项实验被设计出来。

实验中,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参与者,并随机将他们分为三组。

每组参与者都需要完成一项工作记忆任务,而在任务进行的同时,他们会听不同类型的音乐。

第一组的参与者听古典音乐,第二组的参与者听流行音乐,而第三组的参与者则没有听音乐。

研究人员通过测量参与者的工作记忆表现,来评估不同音乐类型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听古典音乐的参与者在工作记忆任务中表现出更好的表现。

他们的记忆能力更强,错误率更低。

而听流行音乐的参与者也表现出比没有听音乐的参与者更好的工作记忆能力。

这表明,不同类型的音乐都可以对工作记忆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音乐类型都对工作记忆有积极的影响。

有些研究发现,嘈杂的环境音乐可能会干扰人们的注意力和工作记忆。

因此,在选择音乐时,我们应该尽量选择那些能够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或轻柔的流行音乐。

除了音乐类型,音乐的音量和节奏也可能会影响工作记忆。

背景音乐对记忆力的影响研究

背景音乐对记忆力的影响研究

背景音乐对记忆力的影响研究近年来,背景音乐作为一种伴随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常见元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除了为日常活动提供节奏感和愉悦感外,有研究表明,背景音乐还可能对记忆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就背景音乐对记忆力的影响进行研究,虽然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索的领域,但已经有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

首先,我们来看看背景音乐是如何影响记忆的。

根据研究者的观点,背景音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记忆过程。

其中一种机制是情绪调节。

研究显示,背景音乐能够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状态,而不同的情绪状态往往会对记忆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欢快的音乐可能会让人保持积极的情绪,从而提升记忆力;而悲伤的音乐则可能使人情绪低落,可能会对记忆力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背景音乐还可能通过提供注意力焦点、改善心理状态和激发学习兴趣等方式对记忆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背景音乐对记忆力的影响并非普适。

无论是音乐的特征,还是个体的差异都可能对记忆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人们在进行情感性记忆任务时,受到背景音乐的干扰更大,而在进行事件性记忆任务时,背景音乐的干扰则较小。

此外,音乐的复杂性和节奏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复杂的音乐可以增强人们的注意力,从而提升记忆力;而单调的音乐则可能使人分心,对记忆力产生负面影响。

除了音乐特征的影响外,个体差异也可能对背景音乐的记忆影响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年龄、个体音乐偏好、注意力水平等因素都可能对背景音乐的记忆影响产生调节作用。

年龄方面,较年轻的个体通常更容易受到背景音乐的干扰,而较年长的个体则更容易从中受益。

至于个体音乐偏好,一些研究显示,当人们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他们的记忆效果更好。

这可能是因为喜欢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工作记忆的效率。

最后,注意力水平对背景音乐的记忆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较高的注意力水平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提升记忆效果;相反,分散的注意力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

轻音乐对短时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设计

轻音乐对短时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设计

轻音乐对短时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设计王燕红袁儿君孙静霞叶引姣一、研究课题轻音乐对短时记忆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二、研究目的2.1问题提出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塞着耳塞边听音乐边记单词的现象比较普遍。

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听音乐,尤其是听轻音乐对调整人的紧张情绪的效果是肯定的。

但对记忆效果是否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吗?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所谓信息提取,又称检索,指把储存在假定的记忆系统中的特定信息取出来以便使用(朱智贤,1989)。

人们对短时记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Ebbinghaus,他在记忆研究中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发现读一遍能够记住的音节数是七个,这一结果成为广为人知的短时记忆的容量。

后来人们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与很多复杂认知活动有关,这使得研究者更加关注短时记忆。

[1]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音乐能帮助学生记忆教材。

学习音乐最大的一个好处,也是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加强记忆力。

记忆是大脑皮层对外来信息的贮存,音乐训练在帮助记忆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而且记忆特别偏袒听觉,而音乐又特别有利于记忆。

[2]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主要是从轻音乐对短时记忆影响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对音乐是否真正促进记忆进行验证!2.2 研究假设虚无假设:轻音乐对提高短时记忆无显著作用备择假设:轻音乐对提高短时记忆具有显著的作用。

2.3 研究目的通过实验验证轻音乐对短时记忆是否具有显著影响,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较好的学习策略,以便提高记忆效率。

三、研究变量3.1 自变量:轻音乐的有无,有,无3.2 因变量:短时记忆成绩3.3 干扰变量:每一个学生的记忆水平不同,学习习惯不同。

3.4 干扰变量的控制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在同等环境下(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实验。

选取尽可能同质的被试(没有边听音乐边学习的习惯的学生)。

音乐对工作记忆影响及机制的ERP研究

音乐对工作记忆影响及机制的ERP研究

总的来说,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为研究工作记忆提供了重要的神经科学 视角。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发现,我们有望更深入地理解工作记忆的神经机制, 从而为认知训练、干预和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策略。
近年来,网络成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对于网络成瘾者,他们的学习 和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往往导致工作记忆水平下降。在这个问题上,事件相关 电位(ERP)提供了研究网络成瘾对工作记忆影响机制的重要手段。
在该研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在n-back任务的ERP成分上表现出显著差异。这 些差异包括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和相位偏移等特征。这些ERP成分通常与工 作记忆的保持和更新阶段相关,这些阶段的神经机制可能受到精神分裂症的影 响。
总之,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工作记忆神经机制的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受到不同 因素的影响,例如大脑结构异常、神经递质失调和遗传因素等。为了深入了解 这些异常的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 忆神经机制的ERP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和监测治疗效果。通过深入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神经机制的异常,可 以为开发针对这些异常的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N450成分通常被认为与工作记忆的更新过程有关,它的增加可能表明网络成瘾 者在处理工作记忆任务时需要付出更大的认知努力。另一方面,P300成分通常 被认为与注意力和工作记忆的早期阶段有关,它的减小可能表明网络成瘾者对 工作记忆任务的投入程度较低。
这些发现揭示了网络成瘾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机制。首先,网络成瘾者可能因为 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导致他们的注意力和工作记忆能力受到损害。其次,他们 可能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来处理工作记忆任务,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处理日常任 务时效率降低。
事件相关电位(ERP)是一种神经电生理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大脑对特定事件 反应的电位变化。在认知神经科学中,ERP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种认知过程, 包括工作记忆。

单因素设计

单因素设计

• (三)选取背景音乐
• 1、流行音乐:现今广播里经常播放的由一些 艺人演唱的歌曲,如:刘欢,林俊杰的歌曲等,它 的旋律简单,容易记忆。它的曲子配有歌词,且 歌词通俗易懂,易令人沉浸其中。 • 2、轻音乐:它是来自自然,营造自然,轻松、 动听、结构短小,在同一作品中旋律有规律的重 复,且重复的间隔较长,欣赏这种轻音乐不需严 肃的思考和理智活动,它只给人以美的享受,陶 冶人的情操。
七、实验过程
• (一)前测实验:
• 三个小组先集体实验。主试先以指导语:“大 家好,我们准备进行实验了,当我说‘开始’ 以后大家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记数字, 但在识记的 时候不要发出声音, 听明白了吗?”开始实验,限 时2分钟,到时关闭记忆材料的显示。然后休息 2分钟后每人发一张白纸,回忆数字阶段用时3分 钟,(回忆数字顺序可以打乱)实验结束后收 回纸张。
• (四)研究材料 • 1、一般人在短时记忆中所能保持的组块数平
均为7±2。所以给被试15个随机生成的数字,范 围在11到99之内,没有重复的数字组,保证每组 数字中每个数字都只出现一次。记忆材料为黑色 字体,均居中呈现在计算机白色全屏幕背景上,楷体 格式字体,每个数字大小适中。 • 2 、轻音乐、流行歌曲各一套,组合音响一 套。(为了形成良好的音乐环境,最好选用低音 环绕立体声)
五、实验的结构模式

R1 • 实验A组 • R2 • 实验B组 • R3 • 控制C组 O1
前测
X1

处理
O4
后测
O5
前测

不处理
O6
后测
六、实验准备
(一)被试的选取与分配
随机选取淮北师范大学大一学生60人(平均 年龄20),其中男生30人,女生30人。所有被试 听力正常,无明显听觉障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身体健康,情绪稳定。被试愿意接受本实验,并均未 参加过类似的实验。 然后将被试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人。随机抽 取两组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剩下的一组作为控 制C组。

音乐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实验探究

音乐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实验探究

音乐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实验探究引言:在当今社会中,学习记忆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然而,人们对于提高学习记忆力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验。

近期,有研究表明音乐对学习记忆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音乐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其实际效果。

一、背景介绍学习记忆指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记忆来形成的知识和技能。

而音乐则是一种艺术形式,人们通常会在学习或工作时倾听。

众所周知,音乐有时会影响人的情感和情绪,因此,研究者们开始探索音乐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二、音乐对学习的影响1.改善情绪:研究表明,音乐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有助于放松和集中注意力。

在学习过程中,放松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力。

2.提高注意力:适度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干扰。

研究表明,通过在学习时播放背景音乐,可以提高学习者的专注力和精力。

3.刺激大脑:音乐是大脑的一种刺激,可以促进神经传递和活跃大脑区域。

这种刺激有助于增强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三、实验设计为了验证音乐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1.实验对象:选取10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

2.实验组:实验组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背景播放适度的音乐。

3.对照组:对照组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音乐背景。

4.学习任务:实验对象需要学习一段文本,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记忆测试。

5.实验结果记录:根据实验对象在记忆测试中的成绩,我们记录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学生相对于对照组的学生,在学习记忆能力上表现更好。

1.记忆准确度:实验组的学生在记忆准确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他们更容易记住相关信息,并在测试中正确回答问题。

2.记忆速度:实验组的学生在记忆速度上表现出更快的能力。

他们能更快地回忆起学习的内容。

3.记忆持久性:实验组的学生在记忆持久性上表现更好。

他们在一段时间后仍能保持较高的记忆能力。

五、讨论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确定音乐对学习记忆有积极的影响。

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53):音乐影响记忆的实验研究

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53):音乐影响记忆的实验研究

• 本研究主要是从音乐对短时记忆影 响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对音乐是否 真正促进记忆进行验证
实验方法:
• 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某中学高一学生3 名。身体健康,双耳听力正常,无脑病史 记录,认知加工能力正常 • 2.实验材料:一张有10个单词记忆材料, 一张有40个单词的再认材料,慢节奏和快 节奏的歌曲两首
• (3)在全班范围内随机选取3名被试。然后 把被试分成三组。其中第一组是无音乐组, 第二组是音乐节奏缓慢组,第三组是音乐节 奏较快组 • (4)三组实验时间都10为分钟 • 5.正式实验: • 实验开始时,先将test1发给被试,被试有5 分钟的时间记忆10个单词,时间到后收回 test1,,间隔1分钟后在test2被试有3分钟 再认,把他认为test1中出现的单词下划线, 时间到后收回test2。
音乐
情感
• 莫扎特效应是否存在?
• 有待更多人证明……
• 不管有没有“ 莫扎特效应”,不 管其中有什么奥秘, 人们都有理 由去喜爱音乐。音乐会牵引你 的灵魂, 去它最想去的地方。
Thank you
• • • • 特别鸣谢 梁能集中注意力、音乐能帮助记忆教材。学习音乐最大的一个好处, 也是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加强记忆力。 • 记忆是大脑皮层对外来信息的贮存, • 音乐训练在帮助记忆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 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而且记忆特别偏袒听觉,而音乐又特别 有利于记忆。 • 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有很多
• “莫扎特效应”:当你听一曲莫扎特之 后,你的大脑活力将会增强,思维更 敏捷,运动更有效,它甚至可缓解癫 痫病人等患神经障碍的病人的病情。6 年前,研究者证明,在IQ测试中,听 莫扎特的受试者得分比其他人更高。
• 当今,音乐能够促进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已得 到广泛的认同。然而音乐影响人的创造性思维的 深层机制是怎样的,在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发展过程 中如何借助音乐把握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机会 窗”,这一系列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深入的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音乐对短时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设计
王燕红袁儿君孙静霞叶引姣
一、研究课题
轻音乐对短时记忆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二、研究目的
2.1问题提出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塞着耳塞边听音乐边记单词的现象比较普遍。

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听音乐,尤其是听轻音乐对调整人的紧张情绪的效果是肯定的。

但对记忆效果是否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吗?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所谓信息提取,又称检索,指把储存在假定的记忆系统中的特定信息取出来以便使用(朱智贤,1989)。

人们对短时记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Ebbinghaus,他在记忆研究中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发现读一遍能够记住的音节数是七个,这一结果成为广为人知的短时记忆的容量。

后来人们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与很多复杂认知活动有关,这使得研究者更加关注短时记忆。

[1]
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音乐能帮助学生记忆教材。

学习音乐最大的一个好处,也是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加强记忆力。

记忆是大脑皮层对外来信息的贮存,音乐训练在帮助记忆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而且记忆特别偏袒听觉,而音乐又特别有利于记忆。

[2]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主要是从轻音乐对短时记忆影响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对音乐是否真正促进记忆进行验证!
2.2 研究假设
虚无假设:轻音乐对提高短时记忆无显著作用
备择假设:轻音乐对提高短时记忆具有显著的作用。

2.3 研究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轻音乐对短时记忆是否具有显著影响,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较好的学习策
略,以便提高记忆效率。

三、研究变量
3.1 自变量:轻音乐的有无,有,无
3.2 因变量:短时记忆成绩
3.3 干扰变量:每一个学生的记忆水平不同,学习习惯不同。

3.4 干扰变量的控制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在同等环境下(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实验。

选取尽可能同质的被试(没有边听音乐边学习的习惯的学生)。

四、研究对象
4.1抽取12 名浙江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具有如下特征:
4.11听力正常,无明显听觉障碍;
4.12身体健康,情绪稳定;
4.13愿意接受本实验,
4.14学习习惯基本相同。

五、研究条件
5.1工具
用于本实验的音响设备一套;安静的实验场所一处;无意义音节材料8份。

5.2设计方法
采用所罗门四组设计,模式为:
Ra O1 X O2
Rb O3 —O4
Rc X O5
Rd —O6
六、实施程序
6.1 对12人随机分成四组,每组三人,分别为a,b,c,d组。

6.2 前测:对a组和b组进行前测,记录结果O1和O3。

6.3 第二天同一时间给a组和c组边听轻音乐边进行短时记忆,并测得结果O2和O5
6.4 b组和d组,在第二天同一时间再测一次,得到结果O4和O6
七、统计分析
用Spss10.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若无前测效应,或无交互作用,则可以由one—way进行比较O2,O4,O5,O6四个观测值。

2、否则可将O1,O3作为协变量对O2,O4进行比较;而对O5,O6进行T检验。

若两者都显著,则O2,O5都是由处理X(即轻音乐)引起的。

若只有其中之一不显著,则可能是前测引起的。

八、结果评价
利用统计分析所得出的数据,分析各项的显著性水平,评价音乐对短时记忆的效果。

九、参考文献
[1]、王晓丽陈国鹏. 短时记忆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科学. 2002.(5)
[2]、肖鉴铮. 论音乐与记忆.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