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课堂PPT)
合集下载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课件

编码系统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 编码系统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 教授学生使用有效的笔记方法、组 织学习材料等。
03
布鲁纳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01
激发内在动机
布鲁纳认为,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应该通
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对布鲁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认知建构主义的发展
布鲁纳的理论对后来的认知建构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
跨学科的应用
布鲁纳的理论不仅在教育学领域产生了影响,还在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 中得到了应用和讨论。
05
布鲁纳理论的影响与启示
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
促进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布鲁纳的理论强调认知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推动了认知 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心理学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
提供学习资源
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 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网 络资源等,以便学生在探 究过程中获取信息。
引导探究过程
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教 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 导和引导,帮助他们沿着 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
04
对布鲁纳理论的批判与反思
理论的局限性
时代背景的局限性
布鲁纳的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当时的心理学和教育理论背景与当 今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布鲁纳的理 论在某些方面可能显得过时。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知识的结构化
布鲁纳认为知识是有结构的,教 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而构建完
整的知识体系。
培养批判性思维
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对所 学知识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 编码系统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 教授学生使用有效的笔记方法、组 织学习材料等。
03
布鲁纳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01
激发内在动机
布鲁纳认为,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应该通
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对布鲁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认知建构主义的发展
布鲁纳的理论对后来的认知建构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
跨学科的应用
布鲁纳的理论不仅在教育学领域产生了影响,还在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 中得到了应用和讨论。
05
布鲁纳理论的影响与启示
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
促进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布鲁纳的理论强调认知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推动了认知 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心理学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
提供学习资源
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 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网 络资源等,以便学生在探 究过程中获取信息。
引导探究过程
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教 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 导和引导,帮助他们沿着 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
04
对布鲁纳理论的批判与反思
理论的局限性
时代背景的局限性
布鲁纳的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当时的心理学和教育理论背景与当 今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布鲁纳的理 论在某些方面可能显得过时。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知识的结构化
布鲁纳认为知识是有结构的,教 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而构建完
整的知识体系。
培养批判性思维
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对所 学知识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价,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
发现法的优点
(1)有利于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方法; (2)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
学生的自信心;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造的态度和
探究的思维定式; (4)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六)提出了螺旋型课程 以螺旋课程来组织和实施学科的基本结构。 要求: 第一、课程内容的编排要系列化。 第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儿童的认知结构 相统一。 第三、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霸世界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热衷于追求教育 的卓越性,追求教育培养大量社会精英,特 别是培养大批科技精英。
(二)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 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在智育上正
确的方式,有效的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这个大胆假设往往被人误解,然而它的实质是“使 问题配合学生的能力,或者找出该问题的某方面以 便作出这种配合。”他要求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 课程事实方式相配合,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 式”
(四)重视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
直觉是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 直接迅速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它是直接 观察而不是间接认识,可经由某种途径而不 遵循惯常的逻辑法则快速的进行。直觉在生 活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创造活动的重 要特征。
(五)提倡发现学习法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 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 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
在 实践中的失败。
2、从教学方法论看,过份强调学生的自我发
现,而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轻视,这带来 了他在教学实践上盲目地反对机械记忆和接 受学习
(三)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1、树立主体性教育的思想和意识是我国教改 成功的根本前提; 2、在教育实践中坚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改成 功的途径; 3、进行教材改革是我国教改的必要辅助。
发现法的优点
(1)有利于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方法; (2)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
学生的自信心;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造的态度和
探究的思维定式; (4)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六)提出了螺旋型课程 以螺旋课程来组织和实施学科的基本结构。 要求: 第一、课程内容的编排要系列化。 第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儿童的认知结构 相统一。 第三、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霸世界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热衷于追求教育 的卓越性,追求教育培养大量社会精英,特 别是培养大批科技精英。
(二)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 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在智育上正
确的方式,有效的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这个大胆假设往往被人误解,然而它的实质是“使 问题配合学生的能力,或者找出该问题的某方面以 便作出这种配合。”他要求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 课程事实方式相配合,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 式”
(四)重视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
直觉是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 直接迅速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它是直接 观察而不是间接认识,可经由某种途径而不 遵循惯常的逻辑法则快速的进行。直觉在生 活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创造活动的重 要特征。
(五)提倡发现学习法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 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 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
在 实践中的失败。
2、从教学方法论看,过份强调学生的自我发
现,而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轻视,这带来 了他在教学实践上盲目地反对机械记忆和接 受学习
(三)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1、树立主体性教育的思想和意识是我国教改 成功的根本前提; 2、在教育实践中坚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改成 功的途径; 3、进行教材改革是我国教改的必要辅助。
布鲁纳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发现学习
a. 选定一个或几个问题 b. 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 c. 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说
d. 对假说进行检验 e. 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 f. 转化为能力。
编码系统
概念
➢ 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 ➢ 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 ➢ 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各学科知识的知识结构。 ➢ 知识结构的结构形式是通过人的编码系统的编码方式构成的,并可通过三种再现模式表现出来。 ➢ 一种知识结构的价值,决定于它简化资料、产生新命题和增强使用一种知识的能力。
螺旋式课程
• 概念 ➢ 所谓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 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 理念 ➢ 一个社会所认可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应该在任何阶段能够教给何学生
• 课程编制 ➢ 把学科中普遍的、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作为课程的中心,并且要注重内容编排的连续性; ➢ 使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儿童的认知水平相统一; ➢ 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螺旋式课程所谓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布鲁纳—— 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人物生平(杰罗姆布鲁纳1915-201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
• 1937 年毕业于杜克大学,1941 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 1952-1972 年任哈佛大学教授。 • 1960 年与 G.米勒一起创建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 • 1962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 1965 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 1972-1980 年任牛津大学教授。 • 980 年以后任纽约大学教授。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优秀课件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论简介
2021/3/29
1
一、布鲁纳的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产生的背景 三、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五、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与评价
2021/3/29
2
一、布鲁纳简介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1941年在 美国哈佛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二次大战 期间,他先后在美国军队和一些地方部门任 职。由于他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卓越贡 献和在社会活动方面的成绩,他先后获得美 国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和 教育出版机构联合奖等奖励。
霸世界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热衷于追求教育 的卓越性,追求教育培养大量社会精英,特 别是培养大批科技精英。
2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 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在智育上正
确的方式,有效的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这个大胆假设往往被人误解,然而它的实质是“使 问题配合学生的能力,或者找出该问题的某方面以 便作出这种配合。”他要求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 课程事实方式相配合,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 式”
2021/3/29
3
教育思想体现著作
❖ 《教育过程》(1960年) ❖ 《教学论探讨》(1966年) ❖ 《教育的适合性》(1977年)。 ❖ 其中,西方教育界人士声称,《教育过程》
是“有史以来教育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一 本书”
2021/3/29
4
《教育过程》
该书是他在1959年于马萨诸塞州主持的 一次包括35位科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讨 论会,重点改进讨论中小学学科教学以提高提 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后,1960年出版了对这次讨 论的总结报告——《教育过程》。
2021/3/29
5
《教育过程》
2021/3/29
1
一、布鲁纳的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产生的背景 三、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五、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与评价
2021/3/29
2
一、布鲁纳简介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1941年在 美国哈佛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二次大战 期间,他先后在美国军队和一些地方部门任 职。由于他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卓越贡 献和在社会活动方面的成绩,他先后获得美 国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和 教育出版机构联合奖等奖励。
霸世界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热衷于追求教育 的卓越性,追求教育培养大量社会精英,特 别是培养大批科技精英。
2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 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在智育上正
确的方式,有效的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这个大胆假设往往被人误解,然而它的实质是“使 问题配合学生的能力,或者找出该问题的某方面以 便作出这种配合。”他要求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 课程事实方式相配合,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 式”
2021/3/29
3
教育思想体现著作
❖ 《教育过程》(1960年) ❖ 《教学论探讨》(1966年) ❖ 《教育的适合性》(1977年)。 ❖ 其中,西方教育界人士声称,《教育过程》
是“有史以来教育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一 本书”
2021/3/29
4
《教育过程》
该书是他在1959年于马萨诸塞州主持的 一次包括35位科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讨 论会,重点改进讨论中小学学科教学以提高提 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后,1960年出版了对这次讨 论的总结报告——《教育过程》。
2021/3/29
5
《教育过程》
布鲁纳PPT课件

19
• 4、强化原则。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者 必须获得反馈,直到学习结果如何。这种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强化作用。因此,教学规定 适当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 一 环。除了强化时间的安排以外,要想强化有用, 反馈必须被学生所理解。同时布鲁纳也认为, 教学是一种暂时状态,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 我学习,学习者不能老是依赖教师的强化,必 须逐渐地形成自我矫正的能力。
• 如1二战后的世界背景是什么 •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成的重要事件有哪些 • 3 怎样评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形成。
23
• 其次,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呈现基本情景 (包括本节内的重要知识点与知识点间 的关系),并借助生生讨论、师生讨论 引导学生完善框架式结构知识网络图。 此步骤中的关键是老师要不断给予学生 反馈,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完善 的框架建构。
4
二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1)儿童认知发展
• 2)发现学习法 • 3)结构化教学
5
1儿童认知发展
• 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三 个时期分别为表演式再现表象期、映像 式再现表象期和象征式再现表象期,它 们对应的表征形式分别为
动作表征
映像表征
符号表征
6
• 表演式再现表象期的儿童主要是借助于动作去 学习。它是以学会作出某种反应和形成习惯的 动作为基础的。
•
27
2019/10/18
28
26
• (二)局限性
• 1.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学生对概念和 原理的学习,并且对人工概念的形成做了比较 严格的实验研究。但是,布鲁纳却没有从事原 理学习的实验研究;直至今日,原理学习的实 验研究仍然是一片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一项缺 憾的事情。
• 2. 布鲁纳提出"编码系统"可以产生出新的创 造性信息,这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对新信息 产生的心理机制却没有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这使得我们对学生创造件的培养仍然是无所适 从,成为可信而不知如何使之然的事情。 3.布鲁纳过于强调学生的发现学习。但是, 发现学习确有费时费力的缺陷。而且,完全独 立的发现学习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
• 4、强化原则。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者 必须获得反馈,直到学习结果如何。这种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强化作用。因此,教学规定 适当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 一 环。除了强化时间的安排以外,要想强化有用, 反馈必须被学生所理解。同时布鲁纳也认为, 教学是一种暂时状态,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 我学习,学习者不能老是依赖教师的强化,必 须逐渐地形成自我矫正的能力。
• 如1二战后的世界背景是什么 •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成的重要事件有哪些 • 3 怎样评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形成。
23
• 其次,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呈现基本情景 (包括本节内的重要知识点与知识点间 的关系),并借助生生讨论、师生讨论 引导学生完善框架式结构知识网络图。 此步骤中的关键是老师要不断给予学生 反馈,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完善 的框架建构。
4
二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1)儿童认知发展
• 2)发现学习法 • 3)结构化教学
5
1儿童认知发展
• 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三 个时期分别为表演式再现表象期、映像 式再现表象期和象征式再现表象期,它 们对应的表征形式分别为
动作表征
映像表征
符号表征
6
• 表演式再现表象期的儿童主要是借助于动作去 学习。它是以学会作出某种反应和形成习惯的 动作为基础的。
•
27
2019/10/18
28
26
• (二)局限性
• 1.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学生对概念和 原理的学习,并且对人工概念的形成做了比较 严格的实验研究。但是,布鲁纳却没有从事原 理学习的实验研究;直至今日,原理学习的实 验研究仍然是一片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一项缺 憾的事情。
• 2. 布鲁纳提出"编码系统"可以产生出新的创 造性信息,这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对新信息 产生的心理机制却没有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这使得我们对学生创造件的培养仍然是无所适 从,成为可信而不知如何使之然的事情。 3.布鲁纳过于强调学生的发现学习。但是, 发现学习确有费时费力的缺陷。而且,完全独 立的发现学习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课件

02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CHAPTER
学科结构
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学科知识体系 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强调学科知识的 内在逻辑和组织结构。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主张学生对学科知 识进行深度理解,掌握其内在逻辑和 原理,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知识点。
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该理论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认为 课程应该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 组织结构进行编排,以帮助学生建立 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教师的指导作用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教师在教 学中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 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组
织结构。
学生的主动学习
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在 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和发现,培 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互动与合作
提倡教学互动与合作,鼓励学生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究学科问 题,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建构。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概述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实践应用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挑战与展望 • 结论
01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教育思想, 强调课程应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中心, 通过有组织、系统地传授知识来促进 学生的认知发展。
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类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 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
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多 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课件

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中,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可以应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术 水平。
02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 心观点
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知识结构是学科的基础,掌握知 识结构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学科内
容。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知识结构 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帮
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
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该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
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影响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启示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推动教育 的多元化和差异化。
详细描述
结构化教学注重知识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教师将学科知识按照一定的结构和逻辑 进行整理,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易于理解。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04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 践案例
案例一:小学英语学科的应用
总结词
有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详细描述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小学英语学科中,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和句型结构,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特点包括:强调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 和结构、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 、注重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01 02
起源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以布鲁纳等人为代表 ,他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记忆和模仿,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 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高等教育中,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可以应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术 水平。
02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 心观点
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知识结构是学科的基础,掌握知 识结构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学科内
容。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知识结构 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帮
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
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该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
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影响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启示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推动教育 的多元化和差异化。
详细描述
结构化教学注重知识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教师将学科知识按照一定的结构和逻辑 进行整理,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易于理解。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04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 践案例
案例一:小学英语学科的应用
总结词
有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详细描述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小学英语学科中,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和句型结构,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特点包括:强调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 和结构、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 、注重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01 02
起源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以布鲁纳等人为代表 ,他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记忆和模仿,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 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三)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 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 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 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的原理、基 础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题。学科结构不是 只有单一的模式,故可重组为各种特殊的 结构。
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理由:
(1)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 易理解; (2)有利于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 记; (3)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 (4)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
(一)积极影响 对美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 了重要影响如他将认知心理学纳入教育问题 的探索,为教育理论科学化开拓了新路。他关 于精选教材、发展智力、发现法教学、螺旋 式课程编排等研究,至今仍对西方课程理论产 生着影响。
(二)不足之处
但其教育主张也有不足,如他所言的学 科结构仍为主观设想,没有客观标准,“发现 法”也过于脱离师生水平,教学内容脱离社会 生活实际等等,最终导致了“学科结构运动” 在 实践中的失败。
第四章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一、布鲁纳的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产生的背景 三、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五、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与评价
一、布鲁纳与《教育过程》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1941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二次 大战期间,他先后在美国军队和一些地方 部门任职。由于他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 的卓越贡献和在社会活动方面的成绩,他 先后获得美国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教育 研究联合会和教育出版机构联合奖、梅里 尔—派尔美机构的嘉奖状等奖励。
《教育过程》
该书是他在1959年于马萨诸塞州主持的 一次包括35位科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 讨论会,重点改进讨论中小学学科教学以提 高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后,1960年出版了对 这次讨论的总结报告——《教育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三、结构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是有结构的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构造的一种主观模式
(即结构)。 2、课程设计应依据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3、组织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结构是教学工作的 核心 4、教授学科结构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征
.
10
四、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 结构主义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苏美争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论简介
.
1
一、布鲁纳的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产生的背景 三、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五、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与评价
.
2
一、布鲁纳简介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1941年在 美国哈佛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二次大战 期间,他先后在美国军队和一些地方部门任 职。由于他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卓越贡 献和在社会活动方面的成绩,他先后获得美 国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和 教育出版机构联合奖等奖励。
.
14
(四)重视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
直觉是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 直接迅速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它是直接 观察而不是间接认识,可经由某种途径而不 遵循惯常的逻辑法则快速的进行。直觉在生 活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创造活动的重 要特征。
.
15
(五)提倡发现学习法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 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 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
霸世界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热衷于追求教育 的卓越性,追求教育培养大量社会精英,特 别是培养大批科技精英。 Nhomakorabea.
11
(二)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 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在智育上正
确的方式,有效的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这个大胆假设往往被人误解,然而它的实质是“使 问题配合学生的能力,或者找出该问题的某方面以 便作出这种配合。”他要求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 课程事实方式相配合,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 式”
.
12
(三)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 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
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 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的原理、基础的公理和 普遍性的主题。学科结构不是只有单一的模 式,故可重组为各种特殊的结构。
.
13
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理由:
(1)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 易理解; (2)有利于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 记; (3)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 (4)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
.
5
《教育过程》
该书系统阐述了他自己的结构主义教育 思想(核心为结构课程论)。 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广为流传, 他则成为60年代风靡众多国家的结构主义教育 运动的先锋。
.
6
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苏联的冲击
二战以后,美苏进入“冷战”时期。1957年 苏 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深受 震撼,并由此认为自己在科技竞争中已落后于苏 联。为此美国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决 定增加教育拨款,培养科技人才。1959年又召开 了伍兹霍尔会议,讨论中. 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7
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
.
16
发现法的优点
(1)有利于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方法; (2)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
生的自信心;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造的态度和探
究的思维定式; (4)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
17
(六)提出了螺旋型课程 以螺旋课程来组织和实施学科的基本结构。 要求: 第一、课程内容的编排要系列化。 第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儿童的认知结构 相统一。 第三、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美国教育 质量的下降
20世纪以来以杜威“儿童中心主义”为指 导的美国教育,已积结了许多弊端,也导致了 教育质量的下降。因此,建立一种高质量的、 重智育的教育新体系,已成当时美国教育改革 的必然选择 。
.
8
对美国教育进行反思后的结果
1、教什么——结构课程:“教学不是教知 识,而是教知识的结构”。 2、怎么教——发现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发 现、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3、为什么要这样教——培养学会学习、善于 创新的创新人才
.
18
五、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贡献与影响
(一)积极影响 对美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
了重要影响如他将认知心理学纳入教育问题 的探索,为教育理论科学化开拓了新路。他关 于精选教材、发展智力、发现法教学、螺旋 式课程编排等研究,至今仍对西方课程理论产 生着影响。
.
19
(二)不足之处
1、 但其教育主张也有不足,如他所言的学 科结构仍为主观设想,没有客观标准,“发现 法”也过于脱离师生水平,教学内容脱离社会 生活实际等等,最终导致了“学科结构运动”在 实践中的失败。
.
22
结语
❖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论是教育史上教育理论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对我国当今课程改革有着重要启示 ❖ 后人如何对其理论进行完善和修复是一个持
续不断的课题
.
23
.
20
❖ 2、从教学方法论看,过份强调学生的自我发
现,而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轻视,这带来 了他在教学实践上盲目地反对机械记忆和接 受学习
.
21
(三)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1、树立主体性教育的思想和意识是我国教改 成功的根本前提; 2、在教育实践中坚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改成 功的途径; 3、进行教材改革是我国教改的必要辅助。
.
3
教育思想体现著作
❖ 《教育过程》(1960年) ❖ 《教学论探讨》(1966年) ❖ 《教育的适合性》(1977年)。 ❖ 其中,西方教育界人士声称,《教育过程》
是“有史以来教育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一 本书”
.
4
《教育过程》
该书是他在1959年于马萨诸塞州主持的 一次包括35位科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讨 论会,重点改进讨论中小学学科教学以提高提 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后,1960年出版了对这次讨 论的总结报告——《教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