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专题讲座:心理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记叙文中心理描写

等妈妈收拾停当, 等妈妈收拾停当,我迫不及待地将她 拉到沙发前坐下,妈妈惊讶地看着我, 拉到沙发前坐下,妈妈惊讶地看着我,猜 不出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出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而我心里不免 一阵得意:哈哈, 一阵得意:哈哈,妈妈肯定以为我今天不 是吃错药就是疯了呢! 是吃错药就是疯了呢 ! 当我郑重地说出 妈妈,我要给您洗一次脚”的时候, “妈妈,我要给您洗一次脚”的时候,我 发现她的眼睛湿润了。端来洗脚水, 发现她的眼睛湿润了。端来洗脚水,我先 将妈妈的双脚浸入水中, 将妈妈的双脚浸入水中,看着这双不再有 光泽,并且生满老茧的脚, 光泽,并且生满老茧的脚,我的心里满是 心疼与愧疚。我一遍遍地擦洗着妈妈的脚, 心疼与愧疚。我一遍遍地擦洗着妈妈的脚, 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 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忽然我深深地懂 得了她。 得了她。
方法积累
直接描写 :人物内心独白 间接描写 : 动作 神态 语言 景物 ••••••
练一练
请将行动过 程中你的心理活 动写下来, 动写下来,至少 运用一种心理描 写的方法。 写的方法。
明天就是“ 八 妇女节了, 明天就是 “ 三 •八 ” 妇女节了 , 给妈妈送 什么礼物呢?我正在苦恼, 什么礼物呢?我正在苦恼,书房的门被轻轻地 推开了。 推开了。 “ 来 , 喝杯牛奶, 很有营养的。 ” 妈妈 喝杯牛奶 , 很有营养的 。 温和地说着走了进来。 温和地说着走了进来。 哎呀!不喝 不喝!真烦! 不喝, “ 哎呀 不喝 , 不喝 ! 真烦 ! ” 说着这话 的我随手一推,差点碰翻了妈妈手中的杯子, 的我随手一推,差点碰翻了妈妈手中的杯子, 妈妈赶紧用手接住了, 妈妈赶紧用手接住了,可是热气腾腾的牛奶泼 了她一手。 了她一手。 你没事吧? 我有点内疚。 “妈,你没事吧?”我有点内疚。 “没事没事,你快写作业吧,早点睡 妈妈胡乱地擦去手上的牛奶, 觉。”妈妈胡乱地擦去手上的牛奶,端着杯子 就要出去。 就要出去。 你等一下, 那杯牛奶, 我喝。 “ 妈 , 你等一下 , 那杯牛奶 , 我喝 。 ” 我叫住,妈妈,接过杯子,一饮而尽。 我叫住,妈妈,接过杯子,一饮而尽。啊,真 那妈妈的手…… 烫!那妈妈的手
作文指导:记叙文人物心理描写

写作指导:记叙文的人物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描写。
它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的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一)、下列心理描写,你认为哪些写得好,你能从中探究出心理描写的方法吗?1、“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2、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3、试卷静静地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4、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5、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
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第一段写得不好。
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
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心理描写的方法有很多种,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等,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和对别人的描写。
以上2---5段分别用了以下心理描写的方法:1、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
写作中的心理描写如何深入角色内心

写作中的心理描写如何深入角色内心心理描写在写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共鸣角色的内心世界。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深入角色内心的方式来进行心理描写,从而使作品更具生动和逼真。
一、角色的情感体验角色的情感体验是心理描写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描述角色的心理状态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表达:1. 角色的感受:刻画角色所感受到的情绪变化,包括喜怒哀乐、害怕、安心、惊喜等。
例如,“她心中的不安逐渐转变为恐惧,她的脸色开始变得苍白,手心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2. 角色的思考:通过描绘角色的思维过程来展现其内心的动态。
可以通过写下角色的独白或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呈现。
例如,“她脑海中闪过了一系列的念头,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思考着该做出怎样的决定”。
3. 角色的身体反应:身体的反应往往能够显现出内心情感的变化。
可以描绘角色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手部动作等。
例如,“他眉头微微皱起,紧紧地咬着下唇,手指不停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二、角色的心理描述除了情感体验,角色的心理描述也是深入角色内心的重要手段。
通过刻画角色的内心世界,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1. 角色的内心独白:可以通过角色的内心独白来呈现其真实的思想和感受。
例如,“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又有些犹豫,她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有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
2. 角色的回忆和幻想:回忆和幻想是刻画角色内心的有力工具。
通过描述角色的回忆和幻想,可以展现角色的内心动态和变化。
例如,“他闭上眼睛,回忆起过去的一幕幕,所有的情绪涌上心头,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曾经纯真的时光”。
3. 角色的冲突与挣扎:人物内心的冲突与挣扎是心理描写的重要部分。
可以通过描述角色在心灵深处的挣扎和矛盾来展现其内心的复杂性。
例如,“她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对错,心中的声音让她陷入了困惑,她感到自己仿佛被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拉扯着”。
三、创造逼真场景心理描写需要创造逼真的场景,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浅析记叙文的人物心理描写

形象 ,表达中心思想 的主要手段 。初
骥
中生记叙文人物心理描写常犯的毛病
底下 ,用力 一 翻 ,随 着 ‘ 啪 ’的一 声 , 我 看 到 了 我 的 分 数——4 8 , ‘ 唉’ ,可怜 的 ‘ 4 8 ’ ,我 瘫在 了桌 上。 ”作 者用 “ 颤抖” 、 “ 咬牙” 、 “ 伸” 、“ 翻” 、“ 瘫 ”等词 语准确地
所谓人物心理描写就是指刻画人
言 、神态等辅助 法 ,则可以这样写 :
物内在精神世界 , 描述人物思想感情 和思想斗争历程的一种写人方法 ,是
揭示人物的 内在心灵世界 ,塑造人物
马
“ 试卷静静地 反躺在桌上 。我用 有点
颤抖的手去掀试卷 , 一个鲜红的 … 4 ’ 字映人我 的眼帘 , 我的手一抖 。试卷 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
人物 内心世 界的镜子 ” ,恰当地描写 人物在特定环境 中的神情 , 能体现 出 人物 内心的喜 、怒 、哀 、 乐 。同样是 上文提到的例子 ,如果采用 动作 、语
综合 天地2 0 1 3 0 3
最好 写照。比如上文提到的关于考试 的例子 ,如果采用梦幻描绘法 ,可 以 这样 写: “ 我好像 看见满试卷鲜红 的
是渔 火 。 ”这段 文字 ,作者从 视觉 、 嗅觉 、 触觉 、听觉等方 面着笔 ,对一 路环境的描写 ,充满了诗情 画意 , 衬
托出了 “ 我 ”与小伙伴们 去看戏途 中 那种欢快 而迫切的心情。
根据 自己的心情 ,随主观感受选择景
写 出来 ,直接写 “ 我 ”的想 法 、感
受 、打算 等 ,实 际上 有些像 自言 自 语。内心独 白的重要标 志是 ,它一般
采用心理对话 的形式 , 有 引号引住心 理对话 内容 。比如上面的例子 ,如果
作文指导:记叙文人物心理描写

写作指导:记叙文的人物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描写。
它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的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一)、下列心理描写,你认为哪些写得好,你能从中探究出心理描写的方法吗?1、“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2、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3、试卷静静地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4、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5、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
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第一段写得不好。
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
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心理描写的方法有很多种,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等,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和对别人的描写。
以上2---5段分别用了以下心理描写的方法:1、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
写人篇之心理描写小讲解

写人篇之心理描写小讲解在我们的写作世界里,写人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而想要把一个人物写得鲜活、生动,让读者仿佛能与这个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其内心的喜怒哀乐,心理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利器”。
什么是心理描写呢?简单来说,就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通过心理描写,我们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心理描写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内心独白。
这就像是人物在自己跟自己说话,把心里的想法直接呈现出来。
比如,“我心里不停地嘀咕:这次考试要是考砸了,该怎么跟爸妈交代呀?”这种直接的表达,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人物的担忧。
再比如,通过动作、神态来暗示心理。
一个人紧张的时候可能会手抖、出汗,或者眼神躲闪。
我们描写这些外在的表现,就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紧张情绪。
就像“他的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眼睛不敢正视对方,显然心里十分忐忑。
”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是环境烘托。
周围的环境有时候能反映出人物的心情。
比如,“阴暗的天空,淅淅沥沥的小雨,让他原本就低落的心情更加沉重。
”这样的环境描写,衬托出了人物的沮丧。
在运用心理描写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一个勇敢的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心理活动,和一个胆小的人肯定是不一样的。
比如,同样是走夜路,胆小的人可能会想:“这黑漆漆的,不会有什么怪物突然冲出来吧?”而勇敢的人也许会想:“没什么可怕的,我倒要看看有什么能拦住我。
”同时,心理描写也要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
人物的心理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事情的发展,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也会有所改变。
比如,一个人一开始对参加比赛充满信心,但是在比赛中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可能就会变得有些怀疑自己,甚至想要放弃。
为了让心理描写更加真实可信,我们要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人物的处境和情感。
想象自己就是那个人,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反应。
而且,心理描写不要过于频繁和冗长,要恰到好处,与其他描写方式相互配合,这样才能让文章更加精彩。
初中作文指导 让心灵说话——记叙文心理活动描写指导PPT课件

(三)通过动作、语言、神态, 反映内心变化:人物个性鲜明 的动作往往能传神地体现出人 物的心理。 “表情神态是显示
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恰当地 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 能体现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 乐。
范例:
我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的跑出门去。 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 眼睛不敢看她。“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 呢?” ——《羚羊木雕》 她抱着头,倒在沙发里,缩做了一堆;她又跳起来,在 房内团团的走;觉得喉间被叉住了那样的胀闷,她又发怒地 扯开了衣服,感到胸口像有重物压着;她暴躁地用手指乱抓 自己的头发,她的眼睛发热而且枯涩了,她完全失却了温柔 静默的常态。像一只落在陷阱里的猛兽,她努力要摆脱心上 的扰乱的铁环。但是,用尽了全身和力量后,她只能僵卧在 床上,狼狈地喘着气了,两行清泪从她的暂时变为滞晦的美 目里慢慢地淌下来。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 的手去慢慢地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 “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 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 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 分数──54, 可怜的“54”,我“唉”了一 声便瘫在桌上。
练习
如果要对这段文字中“紧张”的内容 添上幻觉描写,该怎样进行?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 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 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 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 心。”
方法二、梦境幻觉法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开始发试卷了, 我的心脏已经跳到嗓子眼了。 我好像看见 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 来,使我动弹不得,不能呼吸。我又仿佛 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 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记叙文写作专题讲座:心理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_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专题讲座:心理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_记叙文写作指导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的内心活动的刻画。
相对于其他描写方法,心理描写更能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心理描写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内心独白,自说自话。
心理活动是一种自我无声的语言诉说和自我对话。
这种思想意识流动的过程,如实具体地描写出来就是心理描写,就能生动形象地解剖人物的心理。
二是幻觉迷思,出神入化。
人在极度紧张或者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视听就会变异,出现虚幻的情形或声响。
比如,《童趣》记载的作者在蚊帐里观蚊的景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犹如梦境一般的幻象,也是一种心理描写。
三是借助环境景物来透露心理活动。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物都会附着人的感情色彩。
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经典诗句,最能说明这种特点。
此外,行为动作、表情神态、言语谈吐等等,也常常是心理活动的外在形式。
比如,紧张急促,言语就会激愤结巴,动作反应就会过激或者失控,与平时的表现大不一样。
甚至神态表情也大有变化,表现为瞪眼皱眉,气急败坏,面红耳赤等等。
互动平台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胡海婷那天,当学校响起一天中最后的铃声时,我才慢悠悠地将书塞进书包里,(增加“郁闷无聊地”)走出那个几乎空无一人的教室,和两个好朋友肩并肩走出学校。
【添加一个表达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就有了设伏和铺垫的作用。
“】周围很安静,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的到来。
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歌声,优美动听,将我们吸引了过去。
他唱的是一首我早已将歌词背得滚瓜烂熟(改为“特别喜欢”)的歌。
【“滚瓜烂熟”是熟练的程度,“特别喜欢”则突出心理的感受。
改得好。
】他是一个街头卖艺的歌手,穿着和我一样的校服,地上写着一些清晰可见的字,大概是说母亲病重,他需要出来赚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专题讲座:心理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的内心活动的刻画。
相对于其他描写方法,心理描写更能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心理描写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内心独白,自说自话。
心理活动是一种自我无声的语言诉说和自我对话。
这种思想意识流动的过程,如实具体地描写出来就是心理描写,就能生动形象地解剖人物的心理。
二是幻觉迷思,出神入化。
人在极度紧张或者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视听就会变异,出现虚幻的情形或声响。
比如,《童趣》记载的作者在蚊帐里观蚊的景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犹如梦境一般的幻象,也是一种心理描写。
三是借助环境景物来透露心理活动。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物都会附着人的感情色彩。
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经典诗句,最能说明这种特点。
此外,行为动作、表情神态、言语谈吐等等,也常常是心理活动的外在形式。
比如,紧张急促,言语就会激愤结巴,动作反应就会过激或者失控,与平时的表现大不一样。
甚至神态表情也大有变化,表现为瞪眼皱眉,气急败坏,面红耳赤等等。
互动平台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胡海婷那天,当学校响起一天中最后的铃声时,我才慢悠悠地将书塞进书包里,(增加“郁闷无聊地”)走出那个几乎空无一人的教室,和两个好朋友肩并肩走出学校。
【添加一个表达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就有了设伏和铺垫的作用。
“】周围很安静,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的到来。
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歌声,优美动听,将我们吸引了过去。
他唱的是一首我早已将歌词背得滚瓜烂熟(改为“特别喜欢”)的歌。
【“滚瓜烂熟”是熟练的程度,“特别喜欢”则突出心理的感受。
改得好。
】他是一个街头卖艺的歌手,穿着和我一样的校服,地上写着一些清晰可见的字,大概是说母亲病重,他需要出来赚钱。
虽然这些老套到快腐烂的理由不知看过多少遍,虽然他也并不像个无家可归的人,也不知道是(改为“可又觉得他”)不是在骗人。
我留了下来,宁愿相信他不是个骗子。
(增加“有点好奇地留心他的长相”)他长得很普通,但却有着一双与世无争,平静得像湖水的眼睛。
他的歌声是羡慕不来的。
【肖像描写,注重刻画眼睛。
】我将仅有的钱给了他,继续站在那里,突然想到以后当我像他那么大的时候会做什么呢?别小看那些在街头要钱的、唱歌的,说不定自己将来哪一天就会跟他们一样,(添加“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一幕。
我瞪大眼睛,不敢想下去”。
)其实我们有什么可以抱怨生活(改为“我们平时的抱怨是多么不值一提”):抱怨那像山一样高的书;抱怨那星期六还排得满满的课程。
然而,可以上学的我们依然是幸福的、快乐的。
虽然我贡献了自己的零用钱,但我是快乐的。
因为,给予比索取更让人快乐。
【从别人的处境联想到自己的未来,动了恻隐之心,再反思平时对待生活与学习的态度,既富有层次,又合乎逻辑地表现了思想演变的过程。
】那天,我捡到了一把快乐的钥匙,它开启了我的新人生。
我不再抱怨现在的生活,而选择去迎接它。
我不再一味地索取,而选择更多地给予。
【这种认识,很有思想境界。
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作者及评点同学均系广东省深圳市荔香中学学生,旁批、指导教师/萧明光)教师立场在记叙文写作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中心、塑造人物。
要以相关知识要点为指导,参照借鉴,在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上用足笔墨。
强化训练,反复修改,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针对具体习作和片段,相互修改或评点,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更有收效。
但是,要能自如运用,内化为写作的一种能力,不是一两次练习就可轻易获得的,还需要在平时的广泛阅读与写作中,反复磨炼;同时,从自我出发,有意识地、深入细微地体察心灵世界的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升格示例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胡海婷那天,当学校响起一天中最后的铃声时,我才慢悠悠地将书塞进书包里,郁闷无聊地走出那个几乎空无一人的教室,和两个好朋友肩并肩走出学校。
走出校门,街上不像以前那样喧嚷,似乎又什么声音从远处传来。
越往前走,朦朦胧胧的声音越清晰,是旋律,是音乐,是歌——一首我特别喜欢的歌。
就这样,我们不知不觉地被吸引过去。
我想象着那会是怎样的一个男生,拥有这般令人羡慕的歌喉。
他是一个街头卖艺的歌手,穿着和我一样的校服,地上写着一些清晰可见的字,大概是说母亲病重,他需要出来赚钱。
虽然这些老套到快腐烂的理由不知看过多少遍,虽然他也并不像个无家可归的人,可又觉得他不是在骗人。
我有点好奇地留心他的长相。
宁愿相信他不是个骗子。
他长得很普通,但却有着一双与世无争的眼睛。
那对眼睛似乎有一份无奈,一份牵挂......再往下打量,他的喉咙在吞咽,似乎很难受,可能是唱得太久了吧。
看看他脚边那廉价的矿泉水,我想他是要省钱,才不舍得喝掉那已到瓶底的水吧。
一时心动,便和朋友跑去买了瓶饮料给他,他微笑着回应,又继续唱起了歌。
我将仅仅剩的一点钱给了他,继续站在那里,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画面:我像他一样站在那儿唱歌。
我瞪大眼睛,不敢想下去。
天!我忙摇头,这是我可不敢做。
我顿时醒悟了,是啊!这件事他怎么就能做了?细细一想,我们平时的抱怨是多么不值一提:抱怨似乎一点自由也没有的生活;抱怨那堆得像山一样的作业;抱怨那星期六还排得满满的课程。
然而可以上学的我们依然是幸福的、快乐的。
虽然我贡献了自己的零用钱,但我是快乐的。
因为,给予比索取更让人快乐。
那天,我捡到了一把快乐的钥匙,它开启了我的新人生。
我不再抱怨现在的生活,而选择去迎接它。
我不再一味地索取,而选择更多地给予。
个性体验我的取材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
修改前的文章并不是很好,很多句子不通顺,尤其心理描写的成分更少,事情写得并不详细。
看了同学给的修改意见,我自己又动笔修改了一番。
修改稿既不失最开始的意义,也加了更多的心理描写。
第三、四段改了很多,其他的都只是用词上的小改动。
而三、四段恰恰就是事情的详情,修改前写得不够仔细,只是一笔带过。
修改后事情经过更加详细了,能想象得出那个画面。
(胡海婷)同窗视点一篇好的文章,能打动人、能感染人的往往就是心理描写。
原文的心理描写,我觉得还可以更深入,例如可以写当自己听到歌声时会想是怎样的一个人拥有这般天籁,当自己看到他的时候的想法,当自己离开后猜测他之后会怎样等等。
(饶晓彤)原文给人感觉似乎是在叙述一件事,如果加上亲切诚实的内心独白,会让人感到生动盎然。
因为有内心独白,就能让我们同龄人产生共鸣,让读者有读下去的热切愿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王楚楠)赏读美文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滕刚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法官彼得夹着公文包,急匆匆地走在阒(qù)无人迹的蝙蝠大街上。
彼得拐进一条漆黑的小巷。
他走到小巷深处时,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彼得刹住脚,公文包从腋下悄悄滑落。
“你是谁?”彼得低声问。
他低着头,全身战栗着。
可怕的沉默。
彼得打个了哆嗦。
“你想干什么?”对方仍不回答。
“你想干什么?”彼得又问。
一阵呼啸的寒风淹没了彼得的声音。
彼得听到对方极重的呼吸声,感到一双黑色大手正向他的脖子伸过来。
彼得不再问话了。
彼得立正,低着头,和那黑影对峙着。
“你不应该跟我过不去。
我是无辜的。
你犯了法就得判刑。
犯重了,就判死刑。
判你刑的是法律,是法律机关,决不是哪个人。
法律是这个国家所有的人制定的。
他们把法律制定出来后,就设置一个机构执行它。
这个机构当然是人组成的。
判处一个人的死刑是许多人根据法律研究决定的。
但是,到最后,这个决定总要通过一个人的口说出。
这个人只不过是把写在纸上的东西念出来。
这完全是一个手续一个法律程序。
实际上这里的人,是一种机器。
这些都是常识,你应该知道……”过了很长时间,彼得又慢吞吞地说:“我宣布你的死刑,是代表法律代表法院,不是我判你死刑!我今天宣布你死刑,我刚说出口,你就瞪着我,老瞪着我!直到你的头滚到地上,大家都看到了,你眼睛就是不闭,盯着我。
你为什么不放过我?我与你无冤无仇,我不宣布你死刑,还会有其他人宣布。
你不能看哪个人宣布,就把仇结在哪个人身上,就想报复他,杀掉他。
你现在拦住我,你叫我怎么办?老实说,我也有怜悯之心……可你又强奸又杀人……法律是无情的……你让我走吧,我怕……”彼得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己的话。
那人始终不说话。
彼得低着头,不敢挪动半步。
人们发现彼得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了。
彼得已经冻僵了。
彼得双手伏在地上,头和双脚都埋在雪里。
彼得的前面有一根高大的电线杆。
【赏读心得】堂堂法官彼得,好端端没病没痛,居然让电线杆吓死。
掩卷之初,哑然失笑,进而不免感叹唏嘘。
追根溯源,表面上似乎是法律的尊严让位于罪孽的强悍,实际上则是人性中的正义被非正义所征服。
可以相信,主人公本质上不是坏人,他也并没有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与罪犯本人也没有恩怨情仇;他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尽的完全是“一种机器”和个人的本分。
这一切,作者通过心理描写的方法巧妙而又有层次地展示出来。
一开头,环境恶劣、恐怖,孱弱的法官禁不住产生错觉;身体失控、神情失态和感到对方呼吸、大手伸过来的幻觉等等,无一不是害怕胆怯、心理防线被摧垮的外在表现。
两段大篇幅的人物语言,表面看是法官对着想象的罪犯诉苦与求饶,实际上完全是危急时刻的自说自话与内心独白。
小说借助人物内心剖析和对心理特质的表现,塑造了守职、怯弱的法官形象,揭示了人性的缺陷。
析读佳作任性赵洋①“明天去不可以吗?妈妈今天真的有事,听话啊。
”妈妈有些着急,额上沁出汗珠,漂亮的手袋与裙摆随着她的走动不耐烦地摆动着。
已经七点半了,妈妈的高中同学聚会也已经开始半小时了。
②我执意要妈妈陪我去挑衣服。
③“不!我就是要今天去!就是今天!”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力量,我怒气冲冲地对妈妈喊叫。
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我就是不希望妈妈出去,只想让她陪着我。
④“好吧,我打电话告诉她们,我不去了……”妈妈终于放弃了争执。
⑤妈妈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聚会的热闹,在房间的冷寂中显得格外刺耳。
我看见,妈妈的眼中浮起了一丝沮丧,她说话的声音显得无力、苍白。
几声“不好意思”后,妈妈挂断了电话,却久久地提着话筒。
⑥我心底掠过一丝酸楚,丝毫没有得胜的满足。
那晚,对着满街漂亮的衣服,不知怎的,我失去了挑选的兴致。
妈妈陪我走过一家又一家店铺,我也只是看,只是茫然地闲逛着。
⑦妈妈心不在焉地跟着,时常看着手表,出神。
虽然我没去试穿任何衣服,她也没有抱怨我,没有催促我。
我们整晚没说一句话。
最后,空手回了家。
⑧客厅的时钟指向十点半,同学聚会应该结束了吧。
我们俩一声不吭,妈妈回了房间,我也倒在自己的床上。
⑨回想着晚上发生的事,思绪定格在了妈妈那着急、无奈、沮丧的脸上。
是我做错了吗?一定是的。
妈妈已经不再年轻,离她那美好的高中时代越来越遥远,她已经有二十多年没见过自己的高中同学了吧,见一次面是多么不容易!这些年她只是陪伴着我,满足我的一切需求,而我却不能让她如愿以偿,反而恶言相对,凶狠地剥夺了她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