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词传读后感

纳兰容若词传读后感
纳兰容若词传读后感

《纳兰容若词传》读后感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是道寻常。

初读这本书,便被作者清新雅致的文字深深吸引了,果然不失“落梅风骨,秋水文章”的风范。然而对于纳兰容若,我却有自己的看法。

他是一朵佛前的青莲,这无可厚非,清丽脱俗,绝世独立,他有冰洁的情怀,有如水的禅心,有悲悯的爱恋。他自诩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而是人间惆怅客。然而并非如此,他不是君主,却在冠盖如云的文武百官中独自高贵,受尽荣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愁便是闲愁。大清王朝,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深邃的孤独,一种高贵的寂寞。那么容若的华贵与冷艳绝世亦是由富贵衬托而成的。试问,一个布衣百姓,纵使有惊世才华,英俊文雅的外貌,即便风度翩然也会让人有一种穷酸的感觉。不似骄阳般的康熙,拥有王者的霸气与政治上的谋略,他就像是一颗被闪耀群星环绕的月亮,带着璀璨的光环,夺目又高洁。命中注定,生性柔软慈悲的他无法成为皇上手中征战杀敌的利剑,而是贴身的美玉,仅供把玩与欣赏。在我看来,他更像是一位柔情的女子,却又了动人的坚强与抱负,然而那只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成就大事终是靠不住的。

从孩童起,他喜欢的不是燃烧的炽热,而是烟花散尽的薄凉。他宁可做一枝寒梅,也不要和百花争妍,尽管他有傲视万物的资本。正因为有了资本,才有权利傲视。不慕权势,淡泊名利,却依然弃江南水岸的沈婉而回到京城。因为他放不下,始终放不下荣华富贵,放不下闲来思愁的资本。后来接回沈婉,亦是弥补他自己感情的空虚,抚慰心灵,用来自救罢了。

不过,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可能那是一个男人的担当,是一个豪门继承者的责任,若他真抛弃父母不管只顾个人悲喜,执意躲避在江南与沈婉厮守终生,我也看不起他了。家庭的责任,他必须担起。正如打出生以来就享受雍容华贵,也不是白白给他的,得到了什么,势必会付出些什么,他要付出的便是自由,便是清闲,便是任性。如此看来容若也不似那么可怜与清高了。他亦是红尘中一位普通的沦陷者,无法自拔,令人动容的,无非就是那纠结缠绵,痛苦凄婉的愁绪,自古都是悲剧感人。

纳兰的才华令人不得不仰视,性情孤傲不能不让人倾心,情感深重亦是他百般多姿,但是身处红尘,有功名利禄相伴,有是非荣辱随身,却也是无法摆脱得了俗媚的。我们把一切想得太美好,看得太清纯,却失去了辨别别人的根本能力。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佛陀,常做如是说。王谢堂前燕犹在,帝王将相已作古,沧桑世事,谁主沉浮?俯瞰

纳兰性德读后感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纳兰容若 最开始就是被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吸引,“初见”有那么美好么?为何他愿一生都只如初见,能吟出此诗的人,是否也有说不尽的悲伤?于是我开始走进他的世界,才发现公子只重21克(西方人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出人在死后体重会立即减少21克,于是认为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公子,他本应该过着令人羡慕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现实却并不那么如意。他不慕名利,只醉心于诗词,对政治的不感兴趣也颇让他的父亲烦恼。所以说公子适合做一名隐士,隐在一个世外桃源,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时望天上云卷云舒。容若自己不也说他不是一朵富贵花吗,或许他更想做一朵蒲公英,逃离了这金丝笼的束缚,自由的在天空飞翔。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无为谁春。”焰火为什么美丽,因为那是多样的粉末交会在一起,燃烧,困顿,而终于爆发于一刹那;词章为什么绚烂,因为那是词人的万千心事纠结于眉,郁结于心,而终于脱口而出于一瞬。我手写我心。每一个美男子似乎都拥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但这与容若无关。人们说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容若呢,上帝似乎发现为他开的门太多,所以在他成年后关上了那么多的门,给了他那么多的磨难。“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这是容若伤怀亡妻卢氏的词。当他沉浸在要做父亲的喜悦中时卢氏却因难产而死,()这无疑给了他重重一击。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怀恋着他和卢氏那一段短暂而甜蜜的婚后生活。曾以为永恒的生活如同一道惊雷,断得彻彻底底,生生撕裂了容若的灵魂。从那以后容若的词作中便时常带着一丝哀伤,即便有了沈婉的出现,但没有谁能代替谁,沈婉代替不了卢氏正如容若代替不了元稹。或许是纳兰容若的一切都太绚丽了,所以爱情磕磕绊绊,上帝总会向人们证实他的公正。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康熙二十四年乙丑,那年容若31岁,仕途,情感已让他疲惫。他累了,一病不起,夜合花谢,在如此年轻的时候,纳兰容若带着他的绝世才华告别了人世。 渌水亭荒,夜合花可无恙么?是忧是暝,是迷离是惆怅,记得公子当时讲过: 一出桃源梦便休,浮生忍时旧风流。 月从今夜圆还缺,心在他乡放即收。 丁令威来无故识,杜兰香去有新愁。 于今怕对清秋节,莫趁轻寒上小楼。 ——纳兰容若《无题》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初识纳兰是从街头泛滥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本以为是一个受伤的女子有感而发的词句。是的,容若,这个名字无非在向人们展示了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妙龄少女,后来才知道,容若,“容”取自《荀子。不苟》‘恭敬谨慎而荣‘,并由“成德”之名的由来——《易经》里惯用的文法加上“若”字。在此不禁为自己的知识面狭隘而感到汗颜。 纳兰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后因皇子保成被立为太子,“成”字成了忌讳,成德从此改为性德,第二年,由于太子改名胤礽,纳兰恢复其成德之名,实际上容若更中意自己将“成”作为姓,叫自己“成容若”。这样使他更有汉人的感觉。《纳兰容若词传》的作者用了《采桑子》中的一句“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来总结了纳兰的身世,的确,容若的一生,给人的感觉很不真实,接近于虚幻。 是否感情脆弱的人都经历过一段悲惨的故事呢?纳兰从儿时小表妹的进宫,到卢氏的难

纳兰容若最经典诗词鉴赏5篇

纳兰容若最经典诗词鉴赏5篇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有不少是因扈驾游历北京西山一带风景名胜时写作的。这些地方至今几乎都有迹可寻,有史可稽。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纳兰容若最经典诗词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浣溪沙·五字诗中目乍成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 五字诗中目乍成。尽教残福折书生。手挼裙带那时情。 别后心期和梦杳,年来憔悴与愁并。夕阳依旧小窗明。 这首词写别后相思。上片写追忆往日的恋情。下片写今日的相思。上片用了两个细节描绘,便刻画出当日相恋的幸福情景,其结句尤为鲜活动人。下片侧重此时的心理刻画,结句用一景语,余有不尽之意。上下片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其相思苦恋的痛苦忧伤更为突出了。 浣溪沙·无恙年年汴水流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这首词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是为纳兰扈驾巡幸江南抵达扬州之时所作。王士祯在其《浣溪沙》词序中云:“红桥同箨庵、茶村、伯玑、其年、秋崖赋”。词共二首,其一

系纳兰和作之本,词云:“北郭青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词中亦有怀古之意,唯词题未予标出。纳兰此篇则明示之“怀古”,“怀古”之作是诗人咏怀的一种手法,无非是借用古人古事以抒情达意而已,可以说举凡诗词中的怀古之作都是诗人的咏怀之作。本篇亦是如此,作者借咏隋炀帝穷奢极欲,腐败昏聩之故实,抒写了自己的不胜今昔之慨。词以情景俱到之法出之。上片写红桥一带之景物和感受,其今昔之感已见篇中。下片点出炀帝旧事,怀古之意显明鲜活。结处尤为深刻,“玉钩斜”、“迷楼”于一句中形成对比,意含深曲,令人回味深思了。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 词牌名:诉衷情|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 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头。欲写两眉愁,休休。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翻译/译文 远处的山也收起了那抹残翠,暮色四合,切莫登楼,那只是徒增伤感。 休休意为不要,接上一句:欲写两眉愁,是说因思念而惆怅不愿梳妆。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词牌名:如梦令|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

纳兰词全集读后感

纳兰词全集读后感 纳兰词全集读后感一 我喜欢诗词,特别是古诗词。很佩服那些远去的诗人们,他们落落几笔便向我们勾勒出那么生动,唯美的画面。 喜欢纳兰容若,喜欢李煜,喜欢李清照,喜欢……所以我读纳兰容若的这部诗集并非偶然,因为我一直很喜欢纳兰的文笔,透过他的文字,我似乎可以穿越时空去去感受他心情的圆缺,与他生活的喜忧。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每每读到这首词我都会有些心酸,纳兰虽然有着令人羡慕身份、地位、才华,但他却有着很多别人不了解的哀伤。纳兰是一个富有深情的人,也正是因为这点,所以在他的妻子逝世以后他无法从过往的美好画面中走出来,因此郁郁寡欢,最后英年早逝。可是他留给我们的却是最美的诗篇!虽然有时我也会感慨为何纳兰他要活在从前的记忆里无法自拔。但当我看到这首词“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时,我深深感慨,“十年踪迹十年心。”当我们再次去回首那些逝去的爱情时,已是物是人非,总有太多的感慨在心中,但却自能暗自轻叹。 看了这部诗集,纳兰的形象总是萦绕在我心中无法散去。

世事,有时看起来残酷,翻转过来想,也是一种慈悲。在爱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寻找和等待的一方都需要同样的耐心和默契,这坚定毕竟太难得,有谁会用十年的耐心去等待一个人,有谁在十年之后回头,还能看见等在身后的那个人? 我们最常看见的结果是:终于——明白要寻找的那个人是谁时,灯火阑珊处,已经空无一人。很多时候也是熟悉就越让人伤悲,就像陆游与唐婉,他们再次在沈园相会时。那是何等的苦涩,纳兰也是如此。当他深爱的人离他而去时,当他再次站在那时他们曾有过很多回忆的地方时,他的心比谁都痛。但没有谁可以去解读他,纳兰变做了惆怅客。 那些赖以生存的温暖存在,曾经觉得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可是但它改变了轨迹之后,就只能是一句“当时知道是寻常”,那是一句绝响的叹息。 从没有像现在一样,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有无尽的向往与渴望。步履蹒跚地蹀行在古道上,遥看日影衔山。落日也知道回家,那么人呢?也许作为凡人,我们总有太多的感伤,总是喜欢凡事都去探个究竟。 为什么总要等失落了,才拾起寻常的好?年轻人,不出去经历一番,又怎么能甘心平淡终老?人心的贪婪,或者说追求,如同空阔的海,无法满足。当爱消逝如飞雪时,剩下的只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纳兰容若(纳兰性德)及其词赏析

清词之盛,史称中兴,在芸芸优秀词人当中,人们把纳兰容若、朱竹诧、陈其年并列为三大词人。纳兰容若本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出身名门,其父是康朝名臣纳兰明珠。纳兰容若天资过人,精通经史,擅书道,工丹青,又善骑射,文武全才。纳兰容若十七岁入太学读书,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进殿考进士,成绩优异,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官职,后升为二等,最后升为一等。在当时,纳兰容若是人人羡慕的旷世奇才。作为当时康熙身边的御前侍卫,随康熙游历四方,和唱诗词,深得皇上器重。不过,在纳兰容若心中却厌倦庸俗的官场生活,无意功名富贵。 人无完人,纳兰容若的一生得到了常人所没有的富贵与地位,但他失去的远远比他所得到的来得重要。纳兰容若少年之时恋上了某位女子,可惜后来这位女子被诏入宫中作康熙妃嫔,天子夺了心中所爱,作为殿下之臣又能如何?古代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纳兰容若在十七岁时与卢氏成亲,刚开始的时候还没走出恋人入宫的阴影,后来相处之下渐生情愫,少年夫妻恩爱不在话下。无奈天意弄人,结发之妻却在她双十年华时病逝而去。自古诗人、词人俱是风流不羁,至情至性,受到如此沉重的精神打击,纳兰容若对名气、地位、富贵更无心一顾。续弦,却难圆旧梦,若不是对那份感情的执著,那些哀婉凄伤的词句便不会出现了。纳兰容若始终无法忘记与亡妻共同度过的美好日子,他的内心充斥着矛盾、压抑、痛苦、悲观,一天天憔悴消瘦,在康熙二十四年暮春,他一病不起,溘然长逝,终年三十一岁。 纳兰容若博学多才,尤以词著称于世。传世的《纳兰词》是纳兰容若毕生词创作的总集,当时的文人学士俱有高度评价,在民间“家家争唱”,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当代,有不少评论指纳兰词“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纳兰容若的词多以抒发友情与爱情,没有描写祖国河山如何美好,也没有描写民间百姓如何疾苦。“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文人雅士写诗写词最重要的是发乎自然,情感真切,人类之间的情感是最为微妙的,能够在情感上有此境界的史上不多。 翻阅《纳兰词》满目皆是愁、恨、泪、惆怅、断肠……单是一个“愁”字也用了九十多次,而每一个“愁”字在不同的词中意思也不同。纳兰容若一生所作甚多,只能选出部分我所喜爱的作品并稍作简释,由于古代诗词大多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不同的看法,细细品味,自有另一种感觉。闲话少叙,下面就来赏析一下纳兰容若的绝妙文笔。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词是容若悼念亡妻所作的,词句色调以青白为主,透出淡雅、悲伤感觉,概叹世间美好的事太短暂了,希望青春与爱情能够得到永生。)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 1、你挑灯回看,我把萧再叹。 2、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 3、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4、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5、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6、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7、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8、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9、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10、何当同心人,两两不相弃。 11、嗜书消得浓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2、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13、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14、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15、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16、我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平生。 17、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18、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19、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20、重到旧时明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21、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

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22、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23、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24、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25、木叶纷纷归路。晓风残月何处。 26、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27、起来呵手对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28、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 29、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30、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31、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8篇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8篇 《唐诗三百首》将唐代诗歌的精华,永远留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一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诗三百首读后感8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这么一些文字发出它那万丈光芒。它就是古诗,是中国文明的见证。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简洁而又生动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曾经的历史。 就这么屈指可数的几个字,却如海上的照明灯,风雪中的煤炭,时时帮助着我们,温暖着我们,这一切,都离不开古诗告诉我们的哲理。古诗,他并不是哑巴,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遇到困难,他都像老师那样教导着我们,关心着我们,给予我们希望。每一首诗,都出自不同诗人之手,这些诗人已文明于世,而这些古诗却不得而知。它们是那样的孤独,被众人所遗弃,不被众人所知。它们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灿烂。它们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们的发现。 每一首是都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每一首是都是那样的含义深刻。拿起《唐诗三百首》再去细细品读,我们会发现,每一首是都是一个伊索寓言,告诉别人一个深刻的道理。品读古诗,能让罪犯走向光明之路;能让事业的流浪者重新成

为有名的人士。古诗似乎有着让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细细的去品读,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财富,让我们一辈子受益。 《唐诗三百首》,寄托了中国人对文明的梦想。作为一个现代人,为了不辜负古人的希望,我们要为他而努力,为他而奋斗。不仅是为祖国,也是为我们自己,创下伟大的事业。 篇二:唐诗三百首读后感我是一个生性开朗、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从小我听着爸爸在读古诗,有时我也“咿咿呀呀”的跟着读,从此,我就迷恋上了古诗。 自从我识字以后,爸爸就帮我买了一大堆关于古诗旳书。其中一本叫《唐诗三百首》。古诗带给我旳不止是无穷旳知识,同时也教会了我许多做人旳道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诗让我感受到陆游对祖国至死不渝旳爱国之情。也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旳人为自己旳祖国出一份微薄之力。当我读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时,我深深旳被妈妈对我们无心地付出和默默无闻旳奉献感动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使我知道了家乡旳亲人是最珍贵旳,当你在异国他乡旳时候,别忘了曾经为你日夜操劳旳亲人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让我深刻旳明白了一定要珍惜朋友之间那份真挚深厚旳友谊,他们会听你诉苦,在你

盘点纳兰容若最美的十首诗词-好词好句

盘点纳兰容若最美的十首诗词_好词好句 命运一词如水,蜿蜿蜒蜒,穿越茫茫浮雪,途经落花与十月霜,最终抵达至今世游魂。黑白画幕间浅唱低吟,千寸时光在如泣如诉。纳兰词深情款款,今天我们就来吧啦吧啦这些最美的诗词。 ①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①,犹记手生疏②。 倦眼乍低缃帙乱③,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临江仙》 ②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采桑子》 ③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采桑子》 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⑤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 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画堂春》 ⑦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摊破浣溪沙》 ⑧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摊破浣溪沙》 ⑨一霎灯前醉不醒,恨如春梦畏分明。淡月淡云窗外雨,一声声。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 ――《摊破浣溪沙》 ⑩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不是人间富贵花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2000字).docx

不是人间富贵花——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沙瀚海沙。” ——题记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这是《长相思》,亦是我与容若的初识。自此之后,我便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位绝代才子。于是乎,我买了一本《纳兰容若词传》,素白封面,墨色大字,一枝红梅敖立于上,一如容若的节操。 在燥热的仲夏,华灯初上之时,手捧此书,慢慢品读,一颗躁动的心也会随之而平静。看着那些细腻却不失真情的诗句,我的思绪也跟着飞往三百多年前,伴在那位满清第一才子身侧。 容若,乃清朝权倾一时的宰相之子。在他人眼中这或许是前世修来的福分:金钱、地位、权利,别人究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他一生下来就都有了,但在他眼中这些却成了负累,成了禁锢他的牢笼。就像是一朵花,生在悬崖之上;一条鱼,漂游在浅滩上;一只鸟,被关在笼子里。就像一个神仙流落尘世;一个雅士奔赴战场;一个淑女嫁给土匪。这样的人生本就是一个错误。错误的开始,错误的经过,错误的结束。即使上天赐给他许多别人可望不可及的东西,但那无一是他想要的,所以他不可能会开心,更不可能会幸福。而他想要的像普通人那样过一种简单而幸福的生活,却又比登天还难。因为他不仅是他,他还是宰相之子,他身上还背负着整个相府的荣誉和未来,所以他永远都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简单平淡的生活。生在官宦之家的容若,只能入仕为官。康熙也甚是喜欢这个满腹文学的才子,便留在自己身边做了三等侍卫。能得到圣上的赏识,这在他人眼中是何等的荣耀,可容若不是那样的人,他不追名逐利,他要的只是在翰林院修书,可上天似乎并不打算给他。“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他不满意他的职位,他不想做别人的棋子,连选择黑白的权利都没有,可他只能任人摆布,只能是康熙的宠物。他不屑去取悦皇帝,他有他的人格,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但人生的路,又岂能按照我们的意想去安排?在这个浩瀚的宇宙里,我们是比尘埃还要渺小的存在,我们无力去决定自己的人生。世间万物,都要遵循自身的规律,也许你料到了结局,可让你防不胜防的往往却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是身不由己的人。 俗话说得好:官场得意,情场失意。而容若的一生恰巧印证了这句话。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这是容若在他表妹入宫后作的一阙词,也宣告了他第一段感情的结束。纵是情

纳兰容若词赏析

纳兰容若词赏析 清词之盛,史称中兴。清词流派众多,名家辈出,陈子龙(人中)、陈维崧(其年)、王夫之(而农)、朱彝尊(竹诧)、顾贞观(华峰)、张惠言、龚自珍、黄景仁、蒋春霖、朱祖谋、况周颐等皆为清代词坛之巨擎。清代众词人中,极爱者有三:纳兰性德、陈维崧、顾贞观。陈维崧为阳羡词宗,其《湖海楼词》哭故国之痛,述民生之哀,“儿女情深,风云气在”,其豪气纵横,虽不及稼秆却足可与竹山、后村、改之比肩;顾贞观《弹指词》“极情之至”,其《金缕曲》二首“寄吴汉槎宁古塔”,实为千秋不朽之绝调;纳兰容若《饮水词》如挚友心声,情出肺腑,至纯至真,实为天籁之音。常有粗读容若词者,往往言道与后主、屯田、小山诸人为一类。于我观来,容若词实为独树一帜。容若词“哀感顽艳”(陈维崧语);“一种凄凉处,令人不能卒读”(顾贞观语);绝非仅得后主、屯田、小山之遗韵,妙韵天成,风姿独树,俨然大家之风。 一、情恨离别 王静安《人间词话》言纳兰容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虽大家之言,亦不可盲目轻信,所言虚实,读罢便知: (1)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忆江南] 此为《饮水词》开篇之作。[忆江南]为初学填词者必习词牌,方家一观便知功力深浅。此一篇写冬季黄昏飞雪,一人于堂前凭风独立。“昏鸦尽”一句语简意明,渲染全篇气氛。古人写飞鸟,多是杜宇、金衣,乌鸦。国人谓鸦为不详之鸟,但以鸦入境者颇多佳句,点睛之笔,如“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枯藤老树昏鸦”等。成容若气势陡出,开篇即以“鸦”入境。昏鸦已逝,词人临风而

立,是等候?是沉思?无言以对。天寒飞雪,如柳絮飞舞台阁旁。“梅”者报春之花,梅花开,自距春天不远,意寓心中生起一丝希望。“胆瓶”二字与下面“心字”皆暗指,心字成灰并非指心字檀香成灰,而指内心世界的黯黯神伤。容若此类小令,不经雕饰,全无绮丽言语,韵味凄苦悲凉,久读伤人心深矣!类似意境者如《饮水词》第二首: (2)心灰尽,有发末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灯。情在不能胜。[忆江南] 此首较之第一首逊色,并无多少可称道之处。只“有发末全僧”尚属好句,然可从此二首词中便可初窥容若词风。容若三百四十余首词中用“愁”字九十次,“泪”字六十五次,“恨”字三十九次,可谓满卷凄凉语,诗成血泪书。若容所做[忆江南]小令中,做隽秀清爽之语者少,偶一有之。如: (3)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忆江南] 此词为容若扈从皇帝至江南,情绪较好时所做。江南秀色,维扬佳丽,南朝风物,愉悦人心。金陵城阙尚是“山围故国周遭在”,而“铜驼”“石马”典故暗含朝代兴亡,指出江山易主,旧日王城已是“潮打空城寂寞回”。全篇暗中凭吊兴衰,稍具刘梦得之余味。 (4)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忆王孙] 此篇悲凉顽艳,无一句不惹人愁。萧萧一夜西风,芭蕉虽未凋尽,却也满目疮痍。“倦眼”点明已是深夜,秋夜里词人说自己仍抵得住孤独。言虽如此,也只由浊酒将心情打发,“强”字道破此中真意。难道就如此沉沦下去?悲愤之时读屈子《离骚》,以酒浇胸中之块垒,以诗抒心中之抱负。写至此,此首抒发悲愤之意已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你挑灯回看,我把萧再叹。 2、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 3、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4、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5、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6、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7、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8、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9、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10、何当同心人,两两不相弃。 11、嗜书消得浓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2、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13、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

贫。 14、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15、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16、我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平生。 17、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18、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19、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20、重到旧时明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21、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22、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23、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24、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25、木叶纷纷归路。晓风残月何处。 26、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27、起来呵手对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28、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

纳兰容若诗词鉴赏5篇

纳兰容若诗词鉴赏5篇 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纪念之际,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成立,纳兰研究进入一个高潮。1997年8月台湾历史文学学会和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在承德举行,纳兰性德作品研究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纳兰的家世、生平、思想及创作等得到日益全面而精深的研究。承德有研究纳兰性德的纳兰性德研究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纳兰容若诗词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词牌名:如梦令|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在《饮水词》中,纳兰容若记与他恋人相聚一处的情景,每多“黄昏”、“灯影”、“深夜”等语。好像只有晚间才能与恋人相见,只有晚间印象,在他记忆里,最为鲜明深刻。这大约富贵人家本有迟眠晏起,俾昼作夜的习惯,况且容若是个公子,日间要在书房读书,要学习骑射,放学归内时,往往天色已晚,所以所记情景以“夜景”为多。这首《如梦令》即是如此。

小令前两句是回忆旧情。想那时,正值黄昏,一弯新月映照庭院,虽无落霞孤鹜,却有秋水长天。词人大概是心有所萦,便借酒沉醉。然而恋人翩然而来,悦然相伴,情话绵绵,叙语缠绵,本来浓浓的醉意都被这缱绻慰语驱散了。这回忆的甜美,如饮醇醪。 然而“知否那人心”一句将词人从甜蜜的回忆转回了残酷的现实。真不知道分别以后,恋人此时内心若何,说不定早就已经把自己忘了,虽言“旧恨新欢相半”,实际上可能迷于新欢,而忘旧恨。这里的语气似乎是句句埋怨,声声质问了。然而多情自古空余恨,埋怨亦有何用?于是词人只好幽独孤单,相思彷徨,以泪洗面而难以成眠。词人写到此,一定想起了南宋诗人陆游与其妻唐琬的爱情悲剧。陆游初娶唐琬,琴瑟和谐,感情弥笃,但其母不悦,终于两人分离。几年后一个暮春时节,重游沈园,邂逅相遇,陆游无限惆怅,唐琬为之敬酒,陆游追忆往昔,情不自禁地赋词一阕,题为《钗头凤》。这首《钗头凤》里就有:“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的句子。这句“泪痕红浥鲛绡透”,其实就是此处的“珊枕泪痕红泫”,谓因为流泪过多,脸上的红脂粉和着泪把手帕浸透了,足见心怀之悲。 至此,词人之悲伤已自不待言,然而亦是空惆怅,徒奈何,所以只能对浩渺苍天发一声:谁见?谁见?以决绝之问收尾全篇。

纳兰词读后感

梦里云归何处寻 ——纳兰词读后感读词必是在午后,品一杯香茗,有窗,有阳光。打开一本《饮水词》,穿越积淀许久的时光,体会感人肺腑的故事。 很多人说纳兰的词句意直白,又困与儿女情怀,不如古词用典深奥、意境深远,我却不以为然。据《五灯会元》的记载,在南岳大师门下第十三世黄龙禅师法嗣中,有一位青原惟信禅师,这位禅师曾做过一段悟道的见证,说“老僧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悟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息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王国维言:“纳兰以自然之眼观物,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透过直白的词句,更能感受到词人当时的情感。而那句大家都熟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谁能说这简单的词句里没有深远的意境呢? 因为电视剧“烟花三月”而喜欢这位深情的作者。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纳兰短短的一世却是传奇的一生。作为当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本来注定荣华富贵,繁花著锦,却只宁愿成为纵情山水诗文的奇才。他淡泊名利,在内心深处厌恶官场的庸俗虚伪,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香吐兰,性孤德芳。早期的纳兰容若仕途顺利,生活美满,在他的词中也可以感受的到,上苍的眷顾让他的感情真挚的像个孩子。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幸福就是与所爱之人简简单单的在一起,赌书泼茶也能自得其乐。 然而生活往往并不是全是美好,爱妻早亡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后续难圆旧时梦,对妻子深深的思念让他只能以词来诉衷肠。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独坐窗前,当空一轮明月却不如桌上油灯更给人温暖。清冷月光是否笑我又思故人,负了今朝?但时常梦里出现的那个人,又该往何处觅寻? 近来养了一株玉露,因为枝叶上有伤始终病恹恹的。精心照顾却没能挽回,本来晶莹剔透的多肉,慢慢失去了光彩,最终还是逝在花盆中。一连几天心情不佳,也不想再换种别的花草。今日读到: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来

纳兰性德《咏笼莺》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答案附答案

纳兰性德《咏笼莺》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答案附答案纳兰性德《咏笼莺》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答案附答案 【原词】: 《咏笼莺①》 ――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 ①金衣客:即黄莺,亦称黄鸟、黄鹂,因其羽毛为黄色,故称。②栖栖(xīxī):奔忙不定,忙碌不安的样子。翠幕:绿色的纱帐,借指富贵之家。③啭:鸟儿婉转地叫。④漫:随意,不受约束。⑤巢:做动词,筑巢。⑥缄恨:衔恨。雕笼:指雕刻精致的鸟笼。 【翻译】:黄莺你来自于何处,为什么被禁在富贵之家?清晨,你的叫声将主人的睡梦惊醒,好像是有心反抗这桎梏你的牢笼。你终归是没有办法在春风中自由歌唱了,梁间的飞燕和梧桐树上的鸟儿都可以自由地选择环境,而你却不能。飞翔云天只不过是空想,你只能在华丽的鸟笼中度过一生。 【赏析】:性德看到黄莺虽然处于金丝笼中,有水和上好的食物,却始终不快乐,不再歌唱,由此联想到自己。身处相国府,要谨遵父母之命,不能拥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的父亲纳兰明珠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儿子有了锦衣玉食有了舒适的生活还是不快乐。就像那只关在笼中的黄莺,他就算飞的很远为了生计劳碌奔波,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弄得满身伤痕也无怨无悔。在家――一个像是金丝玉雕的笼子里面,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的生活是性德不屑的却是不得不接受的。儒家的思想教育他必须以孝敬父母为己任,教育他要将自己的不满埋在心里不能轻易表达出来。这种悲哀与愁绪一点一点积淀在他的心中,慢慢形成了性德沉抑忧郁的性格。而文字,是从来不会骗人的,笔下流露的东西很少能够掩饰一个人心中所想。另一方面,性德只有在写词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才能表达自己所希望的所不满的东西,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回一个真正的纳兰性德。歌德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要有雄伟的人格。”所以,他的词,哀怨和悲伤都明明白白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反映了容若一生的不快乐。 【阅读训练】: 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纳兰性德经典完整诗词节选

纳兰性德经典完整诗词节选 纳兰性德诗词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以下是分享的纳兰性德经典完整诗词节选,欢迎大家阅读! 【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相见欢】 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昼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沈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虞美人】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影。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虞美人】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古典诗词鉴赏: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鉴赏及训练

古典诗词鉴赏: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鉴赏及训练 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释】 1、无定据:没有一定。宋代毛开《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 2、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3、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 4、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5、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6、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代指战事.兵事。 7、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8、一往情深深几许:化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意。几许:多少。 【译文】 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青草掩藏着坟墓。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 【创作背景】 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与副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八岁。[13] 【作品鉴赏】 《蝶恋花·出塞》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对历代兴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首小令,是侍从康熙帝出塞之作。表面是吊古,但有伤今之意,刚健中含婀娜。说从前幽怨,也不是很古的从前,铁马金戈,青冢黄昏,隐约透示着满清入关以前各族间的战事痕迹。今古河山无定据,含而不露,不让人得以指摘。纳兰氏与爱新觉罗氏是世仇,虽仕于清廷,怕还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外古战场的荒凉景象。今古河山无定据,首句以议论开篇,简朴的文字有一种历史纵深感,而且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氛围。今古二字,包括古往今来。面对大好河山,多少风云人物,你争我夺,或长期或短暂地占据它,但谁也没有永久地据有这些地方。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二句白描,描绘出一幅塞外和平图景,画角声声,矫健的牧马频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二句仍用描写,放眼望去,整个塞北,平沙万里,荒漠凄凉,连个说话的人也很难找到。西风飒飒,只有那几株枫树,又一次被吹红了叶子。使人联想起为争夺这块土地鏖战厮杀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象。这些红叶,又一次把人带进了对历史的回忆,加深了作品的纵深的历史感。 词的下片抒情,写自己出塞的感触。从前幽怨应无数。首句议论,直接承上阕对古战场

纳兰性德诗词《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诗词《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原文译文赏析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注释】 柬:给……信札。 “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故人:指情人。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

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 【赏析】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用“决绝”这个标题,很可能就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所有的困难,都是微不足道,与意中人的相处也应像初见那般甜蜜温馨,深情快乐,可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终审稿)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纳兰容若《虞美人秋夕信步》 2、读《离骚》。洗尽秋江日夜潮。——纳兰容若《忆王孙》 3、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性德《浣溪沙》" 4、然诺重,君须记。——纳兰容若 5、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纳兰容若《木兰辞》 6、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纳兰容若《送荪友》 7、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纳兰容若《纳兰词》 8、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纳兰容若《采桑子》

9、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标格早梅知。——纳兰性德 10、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一声诗韵锁窗寒。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来时容易去时难。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纳兰容若《临江仙?寒柳》 11、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纳兰容若《如梦令》 12、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当年春光窄窄,春睡足足,春意芳芳。与你诗词时垒,酒浓茶醉,胜若为你梳妆。而今只影空怀远,不解香魂何处。只道是当时笑语,当时乐事,非是寻常。——纳兰容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13、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纳兰性德 14、谢却荼①,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嫩寒无赖②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注释】①荼:落叶小灌木,攀援茎,有刺,夏季开白花,清香洁美。②嫩寒无赖:嫩寒,轻寒、微寒。无赖,犹无情无义。——纳兰容若《酒泉子》 15、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薄佚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纳兰容若《一生最爱纳兰词》

《唐诗宋词》读后感1000字

《唐诗宋词》读后感1000字 《唐诗宋词》读后感1000字 古典诗词,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是流传百代依然至纯的情感。它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情感库藏,是历代中国人灵魂深处的至爱。惬意人生,哪能无诗词相伴在这个年代,幸好还有古诗词,让我们去追忆曾经的美好…… 我喜欢李白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如挟天风雨扑面而来,有谁能写出这样的豪气与悲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曾让多少踌躇满志之人听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纯纯的爱情,又令多少的青春男女深深向往这就是李白,他有济世之才,也有济世之志,可他一生仗剑天涯,寄情山水,浪漫豪放,酒和诗才是他最好的伙伴。

我喜欢李商隐的诗。“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诗人将浓浓的痴情化作奔流的江水。1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论是锦瑟华年,还是如玉如珠,最终换来的却是一片怅惘。“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感叹贾谊的才华无法施展,也哀叹自己的志向无法实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叹息,夕阳的余晖悄悄袭来,将世世代代的人击中,引起无数的伤感。 我喜欢苏轼的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种徘徊在字里行间的淡淡忧愁,是如此震撼人的心灵!“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山水中品咂人生的况味,令人荡气回肠!但苏轼总算是一个重情的才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凄凉,自难忘。千里孤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