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汉语言专业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

大二汉语言专业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
大二汉语言专业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难点: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讲授提纲】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

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在考察中国传统文化时必须将它们放在当时的地理环境条件下,注意研究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才能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疆域、政区

(一)疆域

夏朝尚无考古发现证实。

殷商不断发展。

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乾隆奠定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

1840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大肆攫取中国的大片领土。

今天中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

(二)政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中国的政区基本上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调整变动)

商和西周实行分封制。

秦汉郡县制州-郡-县三级制。

隋将州改为郡,重新实行郡县三级制。

唐先是二级制,安史之乱后,为加强地方的抵抗实力,普遍设置方镇,形成方镇(道)-州-县三级制。

宋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州的制度,不久后又改变,形成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但管辖权力交错,是一种不完整的三级制。金灭北宋后,实行的政区制度基本与北宋相同。宋朝还将一些重要的州改称为府,以后府越来越普遍。

元将省作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省以下一般有路(或府)、州(或县)二级,少数也有路、府、州、县四级。

明洪武九年废除行省制,原来的省改称布政使司,分别任命三名官员负责民政、司法监察和军务。1427年后,全国划分为两京(南北直录)和十三布政使司,俗称两京十三省或十五省。省以下废除了路,但设有若干分守道、分巡道作为省的派出机构。以后,朝廷为了地方治安或边防,陆续向各地派驻总督或巡抚,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清初设十八省,以总督或巡抚为长官,以下只有府(或直录州、直录所)、县(散州、散所)二级。每省还分若干道,作为省的派出机构。

民国废除了府一级政区,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企图实行省、县二级制,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剿共”时又在江西首先分区设行政督察专员,不久推行到全国。

共和国继承省下分区制度,改称专区,以后改称地区,作为省的派出机构,基本的政区依然是省(直辖市、自治区)-县二级制。改革开放以来,原来的地区陆续改设为市,成为介于省与县之间的行政区划,出现了省-市-县三级制与省-县二级制并存的局面。

现在实行的基本上是“市管县”

在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历代还成立过各种特殊的政区或机构。少数民族政权或边疆政权有的模仿中原王朝的政区制度,有的建立自己的行政区划。游牧民族的政权一般仅以

部族、军事编制或游牧区作为划分的单位。

二、民族、人口

(一)民族

除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几个是在以往一二世纪从境外迁入的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形成的,或者已居中国生活了很长的时间。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融合是主流。

(二)人口

汉朝公元2年,在所列政区内有近6000万,加上列入统计的数百万人口,合计超过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的三分之一。

北宋境内人口超过1亿,加上辽、西夏境内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则更多,当时世界人口约3.2亿,也占三分之一以上。

1850年,世界人口达到约12亿,而中国人口已突破4.3亿,所占比例依然没有减少。即使是在人口的低谷,中国的人口也占到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

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居世界之首,在主要依靠人力和简单工具的条件下,中国无疑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力。

中国庞大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大致形成东南人口稠密区和西北人口稀疏区。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的三次人口南迁;

明朝初年的人口迁移;长江以南向江淮一带;长江中游向四川;山西向华北平原。

清代的“湖广填四川”。

20世纪前期的移民流向:平原进入山区、内地迁入边疆;

其他方式的人口迁移。

中国移民对所在国和中国本身在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地形、地貌

多山国家;

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三大阶梯”;

局部地区“沧海桑田”:湖泊的发育和消亡,水道和水系的变迁,海陆变迁,黄土高原的变迁,沙漠的变迁。

这些变化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往往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气候

中国气候三大特点:季风气候明显(风向雨量),大陆性气候强(年温差较大),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总体而言气候变化不大,但有变化。气候波动的情况:第一,中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第二,湿润状况的变化方面,雨量的变动常趋于极端,非涝即旱。这两方面的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后果,对经济的开发、民族的迁移、

人口的增长、文化的传播,以至社会的治乱和王朝的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中国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延续)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地理环境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上述三种环境各以某种特定的实体为中心,由具有一定地域关系的各种事物的条件和状态所构成。这三种地理环境之间在地域上和结构上又是互相重叠、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和地理环境。在人类早期,可以把地理环境主要当作自然环境,到了近代,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已很难将这三者严格地区分开来了。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原因有三:

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

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

程、方式和时间;

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得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

(总体而言有决定作用,具体而言有过程、方式、时间等方面的相对自由)

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千差万别的原因: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也是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人类的活动会出现如此不同结果的缘故所在。

(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对环境的作用)

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在人类的早期,即人类基本上还只能被动地适应现成的环境时,地理环境以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几乎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作用就逐渐减弱。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能力和度就越大。但这一切都是以地理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为前提的,是以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为限度的。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一)中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一带成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的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限制了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以适应农耕,养活居民为限)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

(二)中国在亚洲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延续中国境内华夏文化始终占着统治地位。(中国内地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发达。入侵者文化不适应于农业地区,最终被同化)

在近代以前,西方文明在总体上无法动摇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

(怛罗斯之战――唐五朝与阿拉件惟一的一次直接冲突)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地理障碍的影响

2.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的影响

3.人类社会的早期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由于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形成各地不同的物质基础。与不同的生产

方式相适应,各地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各不相同。

4.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

5.地理障碍对文化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不同地区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

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一)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究竟有利还是不利,要作具体分析

1.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存在着绝对的开放与封闭

2.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3.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惟一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的惟一途径

(二)中国历史上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环境过于优越

1.在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足的国家,中国的自给自足、无求于人心态是导致开放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2.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给文化交流带来的障碍也不容忽视。

思考题答题要点: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理位置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使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到不同的作用。

【9A文】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练习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C】 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 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C】 A.地质灾害等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D.风灾等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D】 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 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D】 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 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D】 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 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C】 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 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D】 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 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C】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A】 A.出人相补原理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 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D】 A.查B.验C.测D.切 11.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C】 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2世纪D.公元16世纪 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B】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 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C】 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 1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C】 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 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D】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 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 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D】 A.《周礼》B.《庄子》C.《周易》D.《诗经》 1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B】 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 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这位“天师”是【A】A.张道陵B.张角C.张鲁D.张衡 20.唐代有一位诗人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这位诗人是【D】 A.王维B.柳宗元C.杜牧D.白居易 21.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A】 A.仁B.义C.礼D.智 22.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于【C】 A.三大语系B.四大语系C.五大语系D.六大语系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绪论 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什么? 2、简述广义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文化生成的历史地理环境 1、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中国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因素。 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过(3000年)的文化体系。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和形态? 2、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你怎样认识古代统治者的“重农轻商”政策或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 7、中国文化的早熟使中国人容易产生“瞻后”式思维方式和守旧的民族心态。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1、什么是宗法制度?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试分析论述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性。 4、试分析论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5、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条件是什么?请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模式、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6、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度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国上古时代,王位继承方式实行禅让制,即优者继承制。禅让制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建立夏朝。 8、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朝后期。西周建立后,确立了一套体系完备、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周代文化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3、诸子百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有代表性的是那四家? 4、简述孔子或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 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 (5)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7)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 (7)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 (8)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 (8)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一.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的定义 今天通用的文化一词,是近代学人在翻译解释西方相关词语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化及文化,并加以锻炼,再创造而成的。 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是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即天文相对称,叫做“人文”,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相对叫做“文”,即文与质,文与野相对,基本属于狭义的文化。 文化和西方对应的词,拉丁文和英文都叫culture.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生活里所得一切能力与习惯。 冯天瑜(武汉大学),何晓明等认为凡是超与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地人话”,即是文化。 1989年出版的《辞海》把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隘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明有光明,文德彰显的含义,其文明部分与文化相交叉,后来文明也只文明的进步状态,而与野蛮相对,因此,近代以来,学术界用文明一词来翻译英文中的civilization,其本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文雅之意,二是有政治文明方面的含义,与国家的概念相适应。 从现在意义上讲,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是指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文化成果,他通常与国家的概念相对应即通常指国家文明。 二,文化的分类和内部结构 文化概论有两个概念,一是中国文化史,二是文化学。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别。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系统又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的文化: 1.物态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等各种物态实体,以及制造这些物态实体的技术。这些物态实体不仅 渗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还包括着技术和科学技术知识。如四大发明 2.文学艺术 3.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式,也可以叫风俗文化,是一种以礼俗,习惯,风尚及各种社会组织(婚姻,家 庭,社团,聚落)形态出现的,见之于行动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指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外交等各种制度及运行机构,以及社会,民众对这些制度产生的文化回应。 5.心态文化,又叫观念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中长期孕育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三,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是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文化中,曾累的堆积着中华名族的高度智慧,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史,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就,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反思,明确他的形成,中国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它在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方面的优势和缺陷,自觉有效地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在饮食文化中,中国人是植物性,吃热食。 (三)利用文化是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将文化史的内容和研究成果作为重铸现代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下,为职业道德的转型建设提供文化资源。 (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了解中国的国情,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走出世俗偏见的俗区,以文化的眼观观察社会,体味人生,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与能力。 1.要做好社会工作,首先要了解社会,也就是了解中国的国情。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关社会救济,救助,福利的社会工作思想,它们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继承创新的前提。 3.由中国文化概论转变出的应变能力,创意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一个文化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4.社工专业的本土化是源于西方社工专业理论与中国社会需求的一个适应过程和消化过程。 四.中国文化概论的参考书 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史著作是梁启超的《中国文化史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套试卷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套试卷 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是在(答题答案:A) A、西汉成帝河平元年 B、公元66年 C、周昭王十九年 D、公元前134 年 2、自春秋到太平天国,中国一共出现了(答题答案:B) A、108种历法 B、102种历法 C、78种历法 D、172种历法 3、中国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已经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即(答题答案:A) A、浑仪 B、简仪 C、水运仪象台 D、地动仪 4、全身麻醉剂“麻沸散”的发明者是(答题答案:C) A、明代李时珍 B、东汉张仲景 C、东汉名医华佗 D、孙思邈 5、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述(答题答案:D)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新修本草》 D、《神农本草经》 6、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答题答案:C) A、沈括 B、蔡伦 C、毕昇 D、祖冲之 7、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答题答案:D) A、研究天体运行 B、研究太阳 C、预测天气 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 8、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答题答案:B) A、关汉卿 B、纪君祥 C、马致远 D、郑光祖 9、金瓶梅》是出现于明代中后期的(答题答案:D) A、讽刺小说 B、英雄传奇小说 C、历史演义小说 D、世情小说 10、骈文形成并占据文坛主导地位的时期是(答题答案:C) A、秦汉 B、中唐 C、魏晋南北朝 D、明清 11、《子虚赋》、《上林赋》的作者是(答题答案:D)

A、枚乘 B、扬雄 C、班固 D、司马相如 12、中国真正的文学创作始于(答题答案:C) A、《诗经》 B、唐代五、七言诗 C、魏晋小说 D、《尚书》 13、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达到了高峰的是(答题答案:B) A、话本小说 B、长篇章回小说 C、唐代传奇小说 D、志怪小说 14、《牡丹亭》的作者是(答题答案:C) A、元朝的王实甫 B、明朝的汤显祖 C、清朝的孔尚任 D、元朝的关汉卿 15、中国文化可以称做(答题答案:B) A、智性文化 B、德性文化 C、德主智辅文化 D、非理性文化 16、中国古代疑天思潮以及敬德保民的思想观念产生的时代是(答题答案:D) A、春秋战国 B、商代 C、汉代 D、西周 17、中国的君主集权政体,马克思称之为(答题答案:A) A、东方专制主义 B、君主专制主义 C、明君主义 D、极端专制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在天象记录方面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特点是(答题答案:ACD) A、连续性 B、先进性 C、完备性 D、准确性 2、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对科学技术的扼制主要表现在(答题答案:ABD) A、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 B、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 C、知识分子普遍以从事 科学技术工作为耻D、封建统治者对非官方的科学技术有恐惧心理,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3、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界出现的两位巨星是(答题答案:BD) A、秦九韶 B、祖冲之 C、朱世杰 D、刘徽 4、中医学四大经典是(答题答案:ABDE)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伤寒杂病论》 D、《黄帝内经》 E、《神农本草经》 5、唐宋时期,造纸业有了重大进展,誉满天下的名纸有(答题答案:ACDE)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道德与文化 1、文的意涵(1)纹理(2)礼乐制度(3)道德 2、化的意涵 3、教化 (1)定义:指中国古代以孝亲伦常来变俗易教得文化现象 (2)种类: 政教改化:有组织,强制的政教风化:有组织,并非强制的教育感化 4、孔子在中国道德文化建构中的作用 (1)孔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那些思想基础? 1 积极乐观的有为精神 2开创了重视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 3 确立了道德谱系的阿基米德点 (2)孔子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建构 A孔子与春秋时代的基本状况 B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仁 孔子的道德是建构在自觉意识和亲子之爱的基础上的 (3)如何理解孔子对传统道德的重新奠基 1春秋以前的传统道德具有浓厚的巫术文化色彩,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这种依靠外在强制的道德已经丧失其社会整合功能。 2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一个人类思想大爆炸的时代,当时的中国理崩乐坏,道德急需重新建构。 3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将道德由外在强制的社会规范转换为内在的情感自觉,即道德必须建构在一种自觉的个人意识基础上。 4同时这种以亲子之爱为核心的道德正是建构在传统的宗法血缘社会基础之上的,这使它具有了道德展开的起码前提。 三、什么是文化 (一)定义 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和内患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符号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数。 第四章中国文化土壤 一、定义 即指中国古代伦理型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广性所得以形成的特殊文化环境 二、内容 1半封闭的温带大河大陆型区域地理 2建立在这种地理环境上的农业生产方式 (1)夏商周的原始协作式农业经济 (2)秦至清的家族式小农自然经济 3与上述地理环境和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大一统的宗法组织 (1)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分封制 (2)三代以后的宗法君主制 封建社会的三要素:等级,依附,世袭。 分封制 定义: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 义庄的创始人:范仲淹

南财线上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试卷 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答题答案:D) A、化学 B、文学 C、化解 D、改易 2、谈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答题答案:D) A、《论语》 B、《易》 C、《荀子》 D、《礼记》 3、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答题答案:A) A、广义的文化 B、狭义的文化 C、民族文化 D、历史文化 4、狭义的文化又称(答题答案:B) A、.历史文化 B、小文化 C、民族文化 D、制度文化 5、“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答题答案:B) A、自然现象和规律 B、人伦社会规律 C、人体花纹 D、人的文化水平 6、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答题答案:C)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7、在人类漫长的早期,可以把地理环境主要当作(答题答案:A)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人文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8、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答题答案:C) A、气候条件 B、经济条件 C、地理条件 D、国际条件 9、下列民族中,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答题答案:B) A、鲜卑族 B、塔塔尔族 C、匈奴 D、满族 10、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基础的时间是(答题答案:C) A、康熙十四年 B、雍正五年 C、乾隆二十四年 D、道光六年 11、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答题答案:D) A、亚热带气候 B、高原气候 C、海洋气候 D、温带气候 12、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设立的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是(答题答案:C) A、路 B、布使政司 C、方镇(又称道) D、行中书省 13、最能体现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的工程是(答题答案:B) A、大运河 B、万里长城 C、都江堰 D、十三陵 14、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进程开始于(答题答案:C) A、商代 B、西周 C、东周以降 D、战国时代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简论 1.简述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并蓄,整体性强,形式多样。第二章中国历史 (一)名词解释: 1、鸦片战争 2、洋务派与洋务运动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不是单一的? 我国古代文明的源头不是单一的。1965年在云南省发现的"元谋猿人"距今达170万年,这是我国历史的开端.根据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文明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形成的,它起源于我国的各个地区,比较有名的是"四大区域说",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有四大区系,它们是A、黄河流域文化区,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B、长江流域文化区,如河姆度文化、马家?文化等.C、珠江流域文化区,如“石峡遗址”等。D、北方和东北文化区,如“红山文化”。 第三章中国的民族 1. 中国政府实行哪些正确的民族政策?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自由,支持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 第四章中国姓氏文化 1、中国的姓氏是如何产生的? 姓氏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现代学者对于姓氏的产生有各种看法,基本可归纳为3种观点:A、姓氏产生于母系社会。这种观点认为,姓从女从生,应是起源于母系社会的标志,属不同母系血缘的区别。传说中远古帝王的姓都带有女字旁,如炎帝姓姜、黄帝姓姬、少昊姓赢、虞舜姓姚、夏禹姓姒,这些姓是中国最早的姓。氏是代表母系氏族的分支。 B、姓氏起源于父权制家庭产生以后。这一观点认为,姓字的“女”旁是父系社会酋长多妻制的痕迹,具体地说,姓应产生于上古时代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源于国家政权对贵族的赐命。改朝换代后,新的政权要对贵族的姓重加赐命。氏是姓的分支。 C、源于古代图腾。这一观点援引国外人类学的图腾说,认为姓起源于古代图腾,氏是姓的分支,是其支族的徽号。 第五章中国古代哲学 一、名词解释: 1.内圣外王:内圣,讲的是人的修养成就;外王,讲的是在社会上的功用。所谓内贤外王,是说一个在精神修炼、道德修养方面获得最高成就的人最有资格为王。内圣外王的整个过程可以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依次递进,被中国历代社会所推崇的理想任务几乎都按这种格式加以塑造。 2.诸子百家:指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今天我们可以明确地区分诸子与百家,诸子是指那个时期建立独立思想,树立专门学说的代表人物,百家纸各个学派,不过在古代常常是混杂统称的。根据司马迁的解释,诸子百家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社会的各阶层,各个群体都在思考社会、自然界出现的五花八门的现象,都在寻找天下太平、人类生存的最好方式。3.帝王之术:韩非子认为,法权术确一不可,都是帝王统治的工具,帝王必须有威严,必须有法,必须有用人之术,这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法家思想,是以后封建统治者维护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指天道与人道、自然和人为的关系。 学说①天人合一②天人相分 天人合一说 天和人虽然不同,但都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合一。 ⑴天人同体说 天地人物都是气分化而来的,气将天地万物连成一体,因此天和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⑵天人同类说 天和人属于同一个种类,“人符天数”,因此相互感应,相互符合 ⑶天人感应说:西汉董仲舒把天神化,认为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上天对人们的谴责、警告或者嘉奖。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作为其封建神学体系的基础。(有利鼓励人君实行仁政) 天人相分说 天道和人道没有必然的联系。 春秋时孔子:“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同时强调“畏天命” 荀子——天人相分;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 柳宗元、刘禹锡——“人不晓天所为,天安能知人之行” 天人之辩的哲学价值——中国古代哲学与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古代各个学说的理论基础 天人合一说——认为天地人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引导人们从总体上把握人和世界的联系缺点:与神学、迷信思想想混杂,把天神化,认为天人感应 天人相分说——强调天和人的区别,主旨在于否定天人关系中的神学迷信思想,与此同时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肯定人在天地之间的积极作用,消除妄自菲薄的情绪,对人类自信自强既有较大的鼓舞作用。 动静之辩 动静之辩就是讨论动静关系。在动静之辩中,中国哲学主要讨论,世界是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还是静止的、不变的,世界的发展是否有规律,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什么。 中国哲学家大都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老子:“反者道之动”) 先秦时期讲动变最深刻最丰富的著作是战国时的《易传》。这部书着重从变化的原理出发,阐发了一套“变化日新”的重变哲学。 后来的哲学家大都继承了老子和《易传》的思想,强调发展与变化,还认为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荀子说:“天行有常”,肯定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 韩非则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称为“势”, 古代哲学家论证了动静相互依存的关系,还探讨了运动的状态。 老子提出向相反方面转化的思想。《易传》认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肯定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根源。 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动静常变的关系,落脚点仍然在于社会人生。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不同的哲学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动静观。

第二章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难点: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讲授提纲】 第一节农村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南移(从黄河流域移向长江流域) 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文化向农耕生产过渡的风貌。 农耕居首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

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秦秋战国时期,列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无不与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 重农固本秦汉以后,“重农固本”成为治国的不易之道。 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流域达到较高水平,并使之成为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为农耕的向南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重心南移汉晋以后,北方边患日趋严重,战乱频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中国农耕区的核心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 基本格局: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长期的对垒与融合 耕守牧攻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

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长城心态万里长城正体现了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心态。 对垒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对垒的一面,又有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经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中华文明两大源泉:农耕与游牧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它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农耕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延续性。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一方面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藕断丝连,含混不清:多元化经济成分的表现: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绪论1、‘文化’中的‘文’的本义是:花纹。 2、《论语》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的文是指:品德。 3、在中国古代经典中,“文化”的含义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4、现代学者钱穆认为广义的“文化”是:长期的大群集体公共人生。 5、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6、只有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才是文化产品。 7、我们平时所说的“筷子文化”、“扇子文化”等等,是针对所称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8、战国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是属于文化现象。 9、由中国境内56个名族构成的中国文化具有多维性。 10、民俗学家钟敬文提出“中国名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民俗文化。 11、任何一种名族传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名族文化的影响,所以,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就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 12、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以至近现代白话诗,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这种传统的,都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 13、从学科性质来说,《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14、《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和人文分别指:自然现象和规律及社会现象和规律。 15、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分别属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范畴。 16、文化产品、文化内涵、文化思潮、文化政策、文化现象分别与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相适应。 17、狭义文化的定义适用的学科有人类文化学、国别文化学、名族文化学。 18、以下几种表述,正确反映“文化现象”和“文化事象”两个概念区别的是:文化现象具有经验性,文化事象已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现象是个别、具体的;文化事象则是概括的、抽象的。文化现象偏重感性的体验,有些现象带有单一性;文化事象是理性认识,有一定规律性。 19、文化事象包括:原始的巫术、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宫廷服饰以颜色和样式代表等级、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风骨、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20、在诗歌题材的问题上,人们观察出的文化现象包括:律诗盛行于唐代、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 21、文化事象在内容和形式上往往有彼此类似的性质,同时有在传播过程中的某些变异,两者分别称为文化事象的类型性和变异性。 22、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2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采用四分法,可分为:生活生产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24、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25、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是文化事象。 26、“化”的本义是改易。 27、宫廷文化属于上层文化。 28、在中国典籍中,“文化”合成的最早典籍是《说苑·指武》 29、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都属于国别文化。 30、文化政策包括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和语言文字政策。 31、农具、陶器、雕塑、绘画、典籍都属于广义文化产品。 32、上层文化包括宫廷礼仪、文庙典礼、宗庙音乐。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体 1、时间早。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神农氏,禹、公刘 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磕彼南亩,田俊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2、地域广。 黄河流域(粟作区)、长江流域(稻作区) 3、生态适宜 气候适宜、土壤肥沃 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史记》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扁道之兴,自此始”。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依靠畜牧、狩猎为生。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1、中原地区――农耕 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但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2、西北地区――游牧 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唐时期开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是中原农耕文明博取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 3、二者不断融合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其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促进了中原华夏农耕经济的周边扩展和多元交汇。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他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DOC)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024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无先导与后续课程,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秘书史等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多关联。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需要了解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营养,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生产的文化大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时间长,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课后习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 张岱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3)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 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5)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5)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6)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7)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7)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8)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8)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8)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10)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11)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11)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2)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13)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15)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15)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 A.文化政策B.文化传统C.文化思潮D.文化观念 2.世界上几大古代文明的发生,相同的特点是都仰仗大河所具有的灌溉。古埃及文明发生于 A.两河流域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D.幼发拉底河 3.南北朝时期,北方常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 A.牧业经济B.狩猎经济 C.牧业及狩猎经济D.农业经济 4.北宋曾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及汴水,它们的共称是 A.“四渠通漕”B.“通漕四渠” C.“渠漕四通”D.“渠通四漕” 5.司马迁的《史记》是 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 C.国别史D.典志史 6.夏朝是我国第一代王朝。夏文化是 A.尚忠的文化B.尚孝的文化 C.尚义的文化D.尚礼的文化 7.“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攻”等所体现的是 A.儒家的思想核心B.法家的思想核心 C.墨家的思想核心D.道家的思想核心 8.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 A.市B.墟C.集D.庙会 9.近代枪炮的雏形管形火器发明于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 10.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A.唐B.宋C.元D.明 11.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 A.预测天气B.研究天体运行

C.研究太阳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 12.在宗法制度下,周代王位的传递实行 A.父子相承B.兄弟相及 C.五等爵位制D.嫡长子继承制 13.《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句话道出了传统礼俗的 A.等差性B.调和性C.规范性D.唯一性 14.古代国家礼仪制度“五礼”是 A.冠、婚、丧、祭、乡B.冠、婚、射、朝、聘 C.祭、凶、宾、军、家D.吉、凶、宾、军、嘉 15.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A.会亲友B.家族饮宴 C.祭祖扫墓D.散祭神 16.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 A.丞相B.太宰C.太尉D.御史大夫 17.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 A.日崇拜B.月崇拜 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 18.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上下与天地同流。” C.“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D.“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9.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B.孝、悌、忠 C.礼、智、信D.恭、敬、诚 20.孔子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记载这句话的是 A.《周礼》B.《仪礼》C.《老子》D.《论语》 21.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 A.《胡腾》B.《胡旋》C.《绿腰》D.《霓裳羽衣舞》 22.《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所谓“当”是说讲话要讲究 A.场合B.对象C.时机D.分寸 23.商代出现的文字是 A.金文B.甲骨文C.隶书D.篆书 24.佛教在中国的初传阶段是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