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料调查表
人口普查表填写说明

只知道使用面积的,可用下面的公式换算:
使用面积(包括扩建的使用面积)÷ 0.7 = 建筑面积
填写此项目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在旅馆或租借的房屋居住的户,一律按现住所的实际情况填写其住房面积。
2.居住在工作场所的户,住房面积应该填写其居住房间的建筑面积。
7.孙子女。指户主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孙媳婿、外孙媳婿、重孙子女、重孙媳婿、重外孙子女、重外孙媳婿。
8.兄弟姐妹。指户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配偶。
9.其他。指本户除以上九种人以外的成员。
家庭户的户主登记为第一人,圈填“0”;如果户主的配偶也在本户登记,应登记为第二人,圈填“1”;然后再登记该户的其他成员。如果户主没有配偶,或户主配偶不在本户登记,第二人也可登记本户其他成员。
三、普查对象
(一)普查表短表、普查表长表和境外人员普查表的普查对象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第(八)条规定,“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第(九)条规定,“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
3.合住在同一所住房里的住户,其建筑面积为各户所独立使用的房间面积加上公共使用面积(包括厨房、厕所、门厅、阳台等)的一部分:两户合住的,各按二分之一计算;三户合用的各按三分之一计算;四户及以上合用的依此类推。
4.建筑面积应填写整数,不为整数时四舍五入获得。
H6.本户住房间数-指除厨房、厕所、过道和厅以外的所有自然间数(包括扩建的房间)。填写本项目时应注意:
人口普查表基本填写方法

• 死亡人口调查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填写,每张 死亡人口调查表可填写9人。
(四)填写方式
圈填项 填写项
在标准答案的序号上圈填
填数字 填文字
在相应横线上填写(现场登 记)
横线或指定空白处填写文字
汉字框内填写文字
• 圈填项
--有标准答案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每个问题圈 填一个标准答案。不可打“√”
建议:关于调查示卡
• 主要是为了规范 普查员的登记语 言和解决部分被 调查人不便于回 答提问的问题。 示卡由普查员出 示给被调查人, 由被调查人根据 问题和答案进行 选择。
调查表中的“户编号、共几张、 第几张”,怎么填写,是不是只有 一张就不用填写了?
• 答:每一张都要填写,即使本户只有一 张调查表也要填写。
• 填写要求:
– 填写简体字,严禁使用繁体,要求书写工整,避 免草书
– 汉字大小适中,避免过小或者过大,在汉字框内 填写时严禁写出框外
– 一定要认真填写,尽量减少填写错误
• 文字填写分为三种情况 :
a.姓名:
乌
陆
云
劲
格
日
现场登记时直接填写在汉子框 内,每个方框填写一个字,严 格按先姓后名的顺序从上到下 顶格顺序填写书写,确保姓氏 从首格开始书写 。
(二)填表顺序 可以拿份短表对照一下 第一步 填写本户地址;
第二步 填写户记录;
第三步 填写人记录,人记录应先填写户主;
第四步 认真核对填报项目并签字。 注意: 填写普查表时必须按申报人的回答逐项填写。
第一步 填写本户地址 第二步 填写户记录
全
第四步
表 审
核
城镇居民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调查表-09

城镇居民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调查表家庭成员指期末家庭人口,包括当期迁入(或出生)的人口,不包括当期迁出(或死亡)的人口。
与户主关系指被登记人与本户户主的关系。
调查员根据申报人的回答据情圈填。
申报人不是户主的,注意不要将其他人与申报人的关系当作与户主的关系。
该项目设有十个标准答案:1、户主:指为其家庭成员所公认,在家庭事务中基本上起决定作用者。
在大多数情况下,户主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者,不一定是户口本上的户主。
当家庭被抽中确定为调查户后,调查人员应根据此定义经过实地调查确定户主,不能随便填写户主,也不能按一般习惯把家庭年长者定为户主或轻易用户口册上的户主定为户主。
2、配偶:指户主的妻子或丈夫。
3、子女:指户主的子女。
4、父母:指户主的父母或继父母、养父母。
5、岳父母或公婆:指户主配偶的父母或继父母、养父母。
6、祖父母:指户主或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
7、媳婿:指户主子女的配偶。
8、孙子女:指户主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孙媳婿、外孙媳婿、重孙子女、重孙媳婿、重外孙子女、重外孙媳婿。
9、兄弟姐妹:指户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配偶。
10、其它:指本户除以上九种人以外的成员。
家庭户的户主登记为第一人,填在第“1”列;如果户主的配偶也在本户登记,应登记为第二人,填在第“2”列;然后再登记该户的其它成员。
户口状况1、本市(县)非农业户口:指居住在被调查抽中的社区/居委会,户口在本市(县)的非农业人口。
2、本市(县)农业户口:指居住在被调查抽中的社区/居委会,户口在本市(县)的农业人口。
3、外地非农业户口:指居住在被调查抽中的社区/居委会,户口在本市(县)以外的非农业人口。
4、外地农业户口:指居住在被调查抽中的社区/居委会,户口在本市(县)以外的农业人口。
何时来本市镇居住指被调查对象最近一次来本市镇居住时间,具体填年份。
如果一直居住在本市镇则填本人出生年份。
民族1、汉族:指被调查对象的民族成份属汉族。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表填表说明

第一人
人 记 第二人 录
按人填报的项目
第三人
(三)填写单位
• 普查表短表和普查表长表以户为单位填写,每张 表可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酌情增加普查表。
• 境外人员普查表,也以户为单位填写,每张境外 人员普查表可填写4人。
• 死亡人口调查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填写,每张死 亡人口调查表可填写9人。
(四)填写方式
以后死亡的人仍要登记普查表短表或普查表长表。 • (二)2010年11月1日零时以后发生迁移的人,仍在原住地登记。
• 普查小区内全部人口包括以下两部分人:
➢ 2010年11月1日晚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不
管此人户口在哪、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 户口在本普查小区,2010年11月1日晚未居住在本 普查小区内的人(不管离开本小区多长时间)
填写死亡 人口表
2010年 11月1 日零时
本人/户口在本普查小区的人
无论户口 在何处
无论本人 在何处
无论何种身 份、国籍
填写短表、 长表或境 外人员表
•10月31日晚 •住本户
•现有人口
•户口不在
•户口在
•户口在, •10月31日晚 •未住本户
•户籍人口
外籍
现场登记的掌握
• 操作:先问现有人口(普查标准时点居住人口), 再问户籍中外出人口 问清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
第一步
全 表 第四步 审 核 !
第三步
• 人记录的填写顺序
– 人记录从上至下顺序填写(第一人、第 二人……)
– 按人填报的项目从左至右顺序填写(R1、 R2……)
• 两个约束条件:
•
1,跳填项
•
2,限填项(年龄、性别)
• 例:高中在校生、大学在校生应填劳动力项目 R17到R23
个人情况调查表

个人情况调查表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个人情况调查表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个人情况调查表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个人情况调查表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个人情况调查表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个人情况调查表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个人情况调查表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个人情况调查表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个人情况调查表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个人情况调查表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个人情况调查表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个人情况调查表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姓名与户主年龄职业,单位, 是否是否关系党员村干部户主其他家庭成员自留地性质有无合同用途面积分地时土合同年限人口数地个人情况社会关系。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的填写

附件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填表说明一、调查对象本次试点的调查对象为选中调查小区或自然村内的全部人口。
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既调查家庭户,也调查集体户。
调查对象包括两部分人,(1)户口在本户的人;(2)户口不在本户,但调查时点前一晚(2007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户的人。
二、调查的规范时间本次调查的规范时间为2007年11月1日0时,现场登记时间为2007年11月5日至8日。
三、调查表的填写方法1、调查表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2、有规范答案的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圈填,每个问题圈填一个规范答案。
没有规范答案的工程,用文字或阿拉伯数字据情填写。
3、调查表以户为单位填写。
每本调查表可以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按人数需要增加调查表。
增加的调查表只填写本户地址、户编号和按人填写的工程。
增加的调查表上的户编号应与本户第一张表上的户编号相同。
4、调查表填写按本户地址、户记录、人记录的顺序进行。
先填写封面的本户地址,然后填写户记录,填写完户记录,再逐人填写人记录。
本户地址填写本户所在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调查小区的名称。
5、调查员每填完一户,要将调查表中各项填报的内容向申报人宣读,核对无误后,由申报人和调查员分别签字。
调查员还要填写入户登记的日期。
四、《调查表》指标解释(一)按户填报的工程按户填报的工程要求所有的户(家庭户和集体户)都填报。
H1.户编号-填写《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编号”。
1、与人口变动调查省级样本重复的小区,使用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已编制好的《户主姓名底册》和《户主姓名底册》的“户编号”。
2、其它调查小区,使用村里提供的花名册或户口底册重新编制《户主姓名底册》并对《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顺序进行编号,这个号即“户编号”。
注意,如果一户有两个户口本的,只能作为一户进行登记。
在登记时如果发现某户为空户,即调查规范时间前一天晚上没有人居住在本户,而且也没有户口挂在本户,该户“户编号”作废,本调查小区的其他住户不得再使用这个“户编号”。
人口调查表格模板

人口调查表格模板一、个人信息1. 姓名:2. 性别:3. 年龄:4. 出生日期:5. 身份证号码:6. 地址:二、家庭状况1. 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婚/丧偶)2. 子女人数:3. 家庭成员数量:4. 是否有养老金:5. 是否有医疗保险:6. 是否有失业保险:三、教育情况1. 学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2. 毕业院校:3. 所学专业:4. 最高学位:(无/学士/硕士/博士)四、就业情况1. 职业:2. 所属行业:3. 工作单位:4. 工作年限:5. 月收入:6. 是否参加职工养老保险:7. 是否享受住房公积金:五、医疗保健1. 是否有基本医疗保险:2. 最近一次体检结果:3. 是否有长期慢性疾病:4. 是否有过手术史:5. 当前是否正在服药:六、居住情况1. 居住类型:(自有住房/租房)2. 房屋面积:3. 是否拥有私家车辆:4. 是否有独立车位:5. 居住环境评分:(1-10分,10分最高)七、兴趣爱好1. 阅读:2. 运动:3. 旅游:4. 绘画:5. 音乐:6. 其他:八、社交网络使用情况1. 使用社交网络平台:(微信/微博/QQ/其他)2. 平均每天使用时长:3. 主要用途:(聊天/发布动态/阅读资讯/其他)以上为人口调查表格模板,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信息。
调查表格的准确性对于统计分析非常重要,请您提供真实信息。
感谢您的配合!。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表填写说明

普查表填写说明一、普查表的种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分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四种表。
二、标准时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
普查员在掌握普查标准时点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2020年11月1日零时以后出生的人不登记;2020年11月1日零时以后死亡的人仍要在普查短表中登记。
(二)2020年11月1日零时以后居住地发生变化的人,仍在原居住地登记。
三、普查对象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一)普查短表和普查长表的普查对象具体是指2020年10月31日晚住本普查小区的人,以及户口登记在本普查小区但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本普查小区的人。
1.2020年10月31日晚住本普查小区的人,无论其户口登记在何处。
2.户口登记在本普查小区,但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本普查小区的人,无论其外出时间长短、外出原因如何。
(二)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的普查对象具体是指2020年10月31日晚住本普查小区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三)死亡人口调查表的登记对象具体是指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本普查小区的死亡人口。
四、登记原则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
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集体户以一个住房单元为一户进行普查登记。
为便于理解登记对象,并考虑到普查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普查员在入户登记时可采取以下方式询问住户:应在您家普查登记的人包括:•2020年10月31日晚住在您家里的人。
•经常居住在您家,由于临时出差、探亲、旅游或值夜班等原因,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在您家的人(视为2020年10月31日晚住在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