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总平面布置61页PPT

合集下载

《总平面布置》课件

《总平面布置》课件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总平面布置》ppt课 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总平面布置概述 • 总平面布置的影响因素 • 总平面布置的技术方法 • 总平面布置的实践应用 • 总平面布置的案例分析
PART 01
总平面布置概述
总平面布置的定义
总结词
总平面布设施、道路、绿化 等各个方面的平面布置。
功能性原则要求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建筑项目的功能需求, 合理安排各功能区域,使生产、生活等活动有序进行;经 济性原则要求总平面布置应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安全性原则要求总平面布置应保证人员 和设备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可持续性原则要求 总平面布置应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可持续 发展。
PART 02
总平面布置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地形地貌
地形的起伏、宽窄、坡 度等对建筑物的布局和
朝向有影响。
气候条件
气温、降水、风向等影 响建筑物的朝向、间距
和通风。
水文条件
河流、湖泊、水库等影 响土地利用和建筑物布
局。
地质条件
土壤承载力、地下水位 等影响基础设计和建筑
选址。
建设条件因素
01
02
总平面布置的流程
总结词
总平面布置的流程一般包括确定设计目标、收集资料 、初步方案设计、方案评估与优化、施工图设计等步 骤。
详细描述
在总平面布置的流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包括 项目的功能需求、规模、投资预算等方面;然后收集相 关资料,包括地形图、工艺流程图、设备清单等;接着 进行初步方案设计,根据设计目标和资料进行构思和设 计;方案评估与优化是对初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安 全性评估、经济性分析等方面的评价,并进行必要的修 改和完善;最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将最终方案转化为具 体的施工图纸,用于指导施工。

第二篇建筑总平面设计及建筑总平面设计的位置精品PPT课件

第二篇建筑总平面设计及建筑总平面设计的位置精品PPT课件

三、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a.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规划纲要,总体规划; b.详细规划阶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
划。
1、城市规划的要求
城市规划对于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一般包括:
(1)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
(2)对于容积率、 建筑覆盖率、 绿地率、 建筑高度、 建筑退界距离等方面指标的控制;
②日照间距 为了保证房屋内有一定的日照时间,建筑
物彼此互不遮挡所必需具备的距离。
建筑物的日照间距计算公式为: L=H × ctgα× cosβ
③风向因素
风向影响建筑的朝向,一般可借助当地风玫瑰图 所示的主导风向来考虑建筑的朝向。
④小气候因素
小气候是由于基地及周围环境的一些具体条件如 地形、植被情况、周围环境中的建筑物等具体条 件的影响,基地内的具体气候条件会在整个地区 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有所变化。
城市绿化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 线。
紫线:古建筑及遗址保护范围界限。
建筑控制线: 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是基地中允许建造建
(构)筑物的基线。
(3)对用地强度的控制
通过对容积率、建筑密度最大值和绿地率最小值的 限定,可将基地的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
(4) 建筑形态
(3)对交通出入口的方位规定。
(1)对用地性质的控制
总体规划对规划区域中各块用地的用地性质有明确 限定,规定了它的适用范围,决定了用地内适建、不 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
城市用地划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R-居住用地、 C-公共设施用地、 M-工业用地、 W-仓储用地、 T-对外交通用地、 S-道路广场用地、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G-绿地、P-特殊用地、 E-水域和其他用地。

房屋建筑学-建筑总平面设计培训课件(ppt 93页)

房屋建筑学-建筑总平面设计培训课件(ppt 93页)
7
(2)对用地范围、建筑范围的控制
规划对用地范围的控制多是由建筑红线与 道路红线共同来完成的。另外,限定河流等用 地的蓝线以及限定城市公共绿化用地的绿线, 也可限定用地的边界。红线所限定的用地范围 也就是用地的权属范围,除了某些特殊项目, 比如公益建筑物或构筑物,经规划主管部门批 准可突入道路红线建造之外,其他项目不允许 超越红线布置。
建筑总平面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要求,结合城市规划,场地的地形地质条件、 朝向、绿化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 行总体布局,确定主要出入口的位置,进行总 平面功能分区,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确 定单体建筑的布置,道路交通系统布置、管线 及绿化系统布置。
3
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应满足一下基本要求:
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按城市总体规
划确定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为保证河网、
水利规划实施和城市河道防洪墙的安全以及防
洪抢险运输要求,沿河道新建建筑物应按规定 退让河道规划蓝线。
城市绿化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
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
11
12
(3)对用地强度的控制 规划中对基地使用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
除了上述要求以外,城市规划对建筑高度、交通 出入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 要求,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 14
3.1.2 相关规范的要求
设计规范对总平面设计也会有大的影响,
它们是场地设计前提条件的另一部分,主要表 现在对一些具体的功能和技术问题的要求。在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对于场地内建筑物 的布局、建筑物与相邻场地的边界线的关系, 建筑突出物与红线的关系,基地内的道路设置 道路对外出入口的位置、绿化及管线的布置、 场地竖向设计等方面有比较具体的规定;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 场地内的消防车道、建筑物的防火间距等消防 问题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对规范中的规定和要 求在设计中应予以遵守和满足。

建筑总平面设计-61页PPT资料

建筑总平面设计-61页PPT资料
建筑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 基地的功能分区; • 基地的出入口; • 基地内的交通方式,道路系统; • 基地内的停车系统; • 基地内的绿化、景观、广场布置; • 基地内的管线工程; • 建筑的朝向、体量、平面形状、造型; • 建筑在基地上的平面及竖向位置关系。
对建筑总平面设计的要求:
• 使用的合理性 (功能关系、日照、通风、交通联系) • 技术的安全性 (火灾、地震、空袭等) • 建设的经济性 (建设投资的最大经济利益) • 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 • 环境的整体性
(构)筑物的基线。
(三)、 对用地强度的控制
通过对容积率、建筑密度最大值和绿地率最小值的限定, 可将基地的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
基地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容积率=———————————————
基地总用地面积 基地所有建筑物底面积之和
建筑密度=———————————————×100%
基地总用地面积 (表示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反映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城市用地划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R-居住用地、 C-公共设施用地、 W-仓储用地、 T-对外交通用地、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G-绿地、 E-水域和其他用地。
M-工业用地、 S-道路广场用地、 P-特殊用地、
限定了某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的区域内选择其基地地块。 限定了某地块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而不能随意开发建设。

(二)、对用地范围、建筑范围的控制
道路红线: 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边界线,一般由城市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条件图中标明。
蓝线: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期保留 的河道规划线。
城市绿化线: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

建筑总平面图[优质ppt]

建筑总平面图[优质ppt]
地形复杂的应标出等高线,表 示该地区的地形情况
返回子目录 返回主目录
三 总平面图读图示例
返回主目录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表明新建房屋的位置、朝向、与原有建筑物 的关系,以及周围道路、绿化、给水、排水、供 电条件等方面的情况,作为新建房屋施工定位、 土方施工、设备管网平面布置,安排在施工时进 入现场的材料和构件、配料堆放场地、构件预制 的场地以及运输道路等的依据。
返回主目录
二 总平面图的内容及图示方法
1. 图 线 2. 比 例 3. 图 例 4. 坐标标注 5. 尺寸与标高 6. 其他内容
返回子目录 返回主目录
4 坐标标注
测量坐标网应画成十字交叉线,坐标代号 用“X,Y”表示;
施工坐标网应画成网格通线,坐标代号用 “A,B”表示。 坐标网格应以细实线表示,一般画成 100×100m或50×50m的方格网。 表示建筑物位置的坐标,宜标注其三个角 的坐标 。
返回子目录 返回主目录
返回主目录
1 图线
在总平面图中的每个图样的线型,应根据 其所表示的不同重点,采用不同的粗细线 型。主要部分选用粗线,其他部分选用中 粗线和细线。例如,绘制总平面图时,新 建建筑物用粗实线;绘制管线综合图时, 管线采用粗实线。
返回子目录 返回主目录
2 比例
总平面图包括的范围较大,绘制时的比 例一般都比较小,一般采用1:500、 1:1000、1:2000的比例。 总平面图上标注的尺寸,一律以米为单位, 保留两位小数。
返回子目录 返回主目录
图例
常用总平面图图例采用《建筑制图》规范 中采用的图例,如图中采用规范中没有的 图例,则应在总平面图下面详细说明。

建筑总体环境布局(总平面设计)PPT(共41页)

建筑总体环境布局(总平面设计)PPT(共41页)
2.场地总体布局 包括场地分区建筑布局;场地交通组织;场地绿地配置。 (图4-2)
图4-1 场地可建范围分析
图4-2 场地总体布局
3.竖向设计
包括平坦 场地的竖 向布置; 坡地场地 的竖向布 置;场地 排雨水土 方量计算 (图4-3)
图6-3 场地总体竖向布置
4.道路设计
5.绿化设计 包括绿化布置;绿 化种植设计;环境 景观设施(图4-4)
表4-3 车库的防火分类
类别 数量名称 I
II
III
IV
汽车库 修车库 停车场
》300辆 》15车位 》400辆
151~300辆 6~15车位 251~400辆
51~150辆 3~5车位 101~250辆
≤50辆 ≤2车位 ≤100辆
二、防火间距
停车库的防火间距如表4-4所示
车库名称
汽车库 修车库 停车场
每户
停车位数
0.08 ~ 0.20 0.25~0 40
0.30~ 0.40 0.50
类别 医院
游览点 展览馆
体育馆
单位 每100m2
停车位数 0.20
每100m2 每100m2
0 05~0.12 0.20
每100座位 1.00~2 50
四、出入口设计要求
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 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 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图4-5)
第四章 建筑总体环境布局 (总平面设计)
主要内容
概述 建筑场地设计 竖向设计 停车场(库)设计 外部空间的组合形式及处理手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城市规划的要求 (1)用地性质控制:

《建筑总平面设计》课件

《建筑总平面设计》课件

建筑物的间距与密度
总结词
建筑物的间距与密度是影响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关键因素,它们关系到建筑物的采光、通风、安全和城市景观。
详细描述
合理的建筑物间距可以保证充足的采光和通风,同时避免相互遮挡和拥挤。建筑物密度则应考虑土地利用率、城 市规划和环境质量等因素,过高或过低的密度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合理的建筑物间距与密度可以提升城市环境品 质,同时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建筑安全法规
建筑结构安全
规定了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要求,包括抗震、抗风、防火等方 面的设计要求。
建筑设备安全
规定了建筑内的设备安全要求,包括电气、燃气、电梯等方 面的安全规定。
0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实践案例
住宅小区的建筑总平面设计
总结词
注重居住舒适性
VS
详细描述
住宅小区的建筑总平面设计应注重居住舒 适性,合理规划住宅布局,保证充足的日 照和通风,同时考虑绿化和休闲设施的配 置,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特点
综合性、系统性、环境协调性、前瞻 性。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重要性
01
02
03
功能需求满足
合理的总平面设计能够确 保建筑群的功能需求得到 满足,提高使用效率。
美学要求实现
通过总平面设计,可以塑 造出和谐、美观的建筑群 形象,提升城市景观。
环境协调
建筑总平面设计需要考虑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保护 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 展。
供丰富的文化体验空间。
工业建筑的建筑总平面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满足生产需求
工业建筑的建筑总平面设计应满足生产需求,根据工艺流 程和设备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应注重建筑的安全性 、环保性和节能性,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

建筑总平面设计教学课件PPT

建筑总平面设计教学课件PPT

某建筑群体布置示意
实用文档
注重环境效果的居住小区规划布局
实用文档
注重环境效果的居住小区规划布局
方案建模
体现规划要求和 设计风格
实用文档
模拟、分析和评价
反馈给建筑师
方案符合要求 局部改进建议
实用文档
日照分析
通风分析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日照特点
风速分布特点
综合日照和风速分布,分析小区布置的合理性
小区物理环境分析的基本思路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影响建筑物间距的因素 日照、通风等卫生条件 建筑防火安全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主体部分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
的距离至少保证11m 防止声音和视线干扰: 两排教室长边相对时,间距不得小于25米,
教室长边 与运动场的间距也不得小于25米 道路绿化所需间距 地形利用、建筑空间处理
绿化条件除了在建筑总平面的安排中,应按要求留 出足够的绿化面积外,还要为绿色植物的生长提供 有利的环境
实用文档
建筑物的日照间距计算公式为: L=H × ctgα× cosβ
日照间距的计算: L=H/tanh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利用楼梯上部的空间进行退台处理,可以减少因日照要求而设置的建筑行间距
实用文档
在规划部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基地红线往往在转 折处的枴点上用坐标标明位置。注意该坐标系统是 以南北方向为X轴,以东西方向为Y轴的,数值向北 、向东递进
实用文档
建筑物与基地红线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1. 建筑物应该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将其基底范围, 包括基础和除去与城市管线相连接的部分以外的埋地 管线,都控制在红线的范围之内。如果城市规划主管 部门对建筑物退界距离还有其他要求,也应一并遵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