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美国西部片特点
好莱坞电影类型代表特点

美国的类型片类型电影是好莱坞电影在其全盛时期所特有的一种创作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人们通常根据影片的不同题材或技巧来归纳影片的类型,大的分类是故事片和非故事片两种.在故事片项目下,比较成熟的类型有西部片、强盗片、歌舞片、喜剧片、恐怖片、科幻片、灾难片、战争片、体育片等;属于非故事片的类型则有广告片、新闻片、纪录片、科学片、教学片、风景片等.类型影片的一大特征就是重复性和可预见性。
美国电影制作者经过长期创作实践,归纳出了一些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最具商业上的保险系数,最能获得投资的回报。
一部成功的影片出现后,便竟想模仿,使之成为一种类型。
一种类型的影片如果很受欢迎,便都来拍摄,一般在一定的时期内都能获得较好的商业效果。
所以,类型影片作为一种典型的商业电影观念,是美国大制片厂制度的必然结果.正因为有一些固定的类型模式,所以大制片厂的生产流水线便可以对素材稍加改头换面,便可大量复制出大同小异的、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
对于观众来说,“人们去看类型影片,是去和那些银幕上的老相识会面,去听老故事,去参加已经熟悉的事件”。
一般认为,类型电影有三个基本元素:一是公式化的情节,如西部片里的铁骑劫美、英雄解围;强盗片里的抢劫成功、终落法网;科幻片里的怪物出世,为害一时等.二是定型化的人物,如除暴安良的西部牛仔或警长,至死不屈的硬汉,仇视人类的科学家等。
三是图解式的视觉形象,如代表邪恶凶险的森林,预示危险的宫堡或塔楼,象征灾害的实验室里冒泡的液体等。
因为情节模式是固定的,所以,类型影片中的悬念实质上是虚假的,其结局自影片开始时观众已然明了。
从艺术的角度上说,这类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是不可取的,但由于这种公式和概念并不是干巴巴的,相反地往往颇有刺激性,所以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而且,不同的类型影片反复交替出现,不断调剂着观众的口味,并如此周转不息。
一、西部片西部片是美国电影中最古老的样式之一,顾名思义是以美国西部为故事背景,以上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开发西部荒野土地为题材的影片。
西部计划电影

西部计划电影西部计划电影,又称西部片,是一种以美国西部开拓时期为背景的电影类型。
这类电影通常以牛仔、土匪、印第安人和边境镇为主题,展现了当时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冲突。
西部计划电影在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美国电影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深受观众喜爱,也对后世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部计划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10年代初期,当时的电影技术还不够成熟,但西部片已经开始出现。
随着技术的改进和电影产业的发展,西部片逐渐成为了好莱坞的主打类型之一。
1920年代至1940年代,西部片的制作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导演、编剧和演员,如约翰·福特、约翰·韦恩、克拉克·盖博等,他们为西部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代至1960年代是西部片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经典作品,如《乱世佳人》、《西部征途》、《荒野大镖客》等。
这些影片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还赢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影响了几代人的审美观念。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电影市场的多元化,西部片的地位逐渐下降。
尽管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还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西部片,如《无耻混蛋》、《荒野猎人》等,但整体来看,西部片已经不再是主流类型。
一些人认为,这与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需求有关,也与电影产业的商业化和全球化有关。
然而,西部片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展现了美国西部拓荒时期的风貌和精神,还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社会和道德困境时的勇气和智慧。
因此,即使在当代电影市场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导演和制作人试图通过新的方式和视角来呈现西部片,试图让这一类型焕发新的生机。
总的来说,西部计划电影是电影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而且对后世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它在当代电影市场上的地位已经不再那么显赫,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仍然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讨。
西部片概略

《与狼共舞》
• 在遭受包括美国人在 内的世界各国人长期 批评指责后,近年美 国人拍出了整个叙述 过程中有所同情印第 安人、反思美国“拓 边”丰功伟绩的电影 《与狼共舞》。
作为一种类型模式,西部片的发展比较典型地 代表了模式发展的极大空间,显示了其中多样 的,丰富的变化的可能性。
西部片的类型
• • • • • • 传统西部片 心理西部片 超西部片 通心粉西部片 中国西部片 《寿喜烧西部片》
从发生学的的意 义上说,美国的西部 片是关于美国人开发 西部的史诗般的神话。 影片多取材于西 部文学和民间传说, 并将文学语言的想象 幅度与电影画面的幻 觉幅度结合起来。
西进运动
西部片的精神
• 开拓进取 • 积极创业
西部片的景物与人物
• 峻岭峡谷,旷野邮车,要塞骑兵,土 著飞箭,小镇酒吧,枪手称雄,牛仔 英豪,印第安人,荒原礼赞
西部片对于其他类型影片的影响
• 美国强盗片中印第安人的塑造 •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英雄救美人是西部 牛仔救护邮车、英勇尚武精神的延伸与弘 扬 • 美国枪战闹剧片对西部片决战街头,大闹 酒吧的扩大与模仿 • 美国电影对动作画面坦荡开阔,自然景色 险峻雄奇,追逐情节紧张激烈 等
西部片的的局限性
• 美国西部片的历史文化缺陷:对印第安人 的极不公正 • 美国在西进运动进程中对土著犯下的滔天 罪行:烧杀掠夺,驱赶屠杀。但是美国绝 大部分的西部片却把印第安人描绘成魔鬼 式的野人:面目可憎,性情蛮横,冥顽不 化,把对印第安人反抗报仇的镇压写成好 人对坏人的惩恶扬善,文明对野蛮的否定 • 当然,少数西部电影对以上是有反思的, 如《搜索者》和《与狼共舞》
牛仔英豪
拓荒英雄:代表正义, 勇敢和法制的牛仔 反派:是杀人越货, 无法无天的亡命匪徒 和嗜血成性的印地安 人,代表了暴虐和邪 恶
第六章 美国西部片分析

根据西部片自身发展的阶段特征,我们 可将其分为经典西部片时期、心理西部片 时期、职业西部片时期以及重新崛起时期。 如下,将就各时期西部片的主题思想作些 探讨与分析,以解读其中的社会文化密码。
6
1.经典西部片时期 这一时期指1903年至1939年间,是西部 电影产生、形成和完善的时期。自《火车 大劫案》首次上映后,到了20年代形成了 高潮,而《关山飞渡》标志着西部片成熟 并进入了全面繁盛时期。 该时期的西部片通过故事的重塑,“重 现”了美国开拓西部的过程,制造了一种 民族神话,歌颂和诠释了美国拓疆精神。
2
西部片的神化,并不是再现历史的真实写 照,而是创造着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去 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
3
二、美国西部片的发展历程
美国西部片(The Western)作为一种类 型电影,以美国西部荒原为叙事背景,以 美国人拓展西部荒野土地为主要题材的一 类影片,从形式的角度看,美国西部片有 其独特而典型的电影表现元素和符号,通 过定型化的人物和故事背景,共同构成了 西部片区别于其他电影类型的“规范符 码”(CodeofConventions)。
8
在西部片中成为了一群非理性的凶猛动 物与野兽,成为了黑暗势力的罪恶的影视 符号。移民者不但要对这些“野蛮人”加 以征服,而且要对之加以教化。西部拓荒 表面上是美国向西部建立新家园的过程, 体现了美国开拓进取、朝气蓬勃的立国精 神,实际上是一场接一场的流血与战争, 暴露了暴虐贪婪、弱肉强食的民族本性。 白人移民者在文明的旗号下,掠夺土地, 屠杀印第安人,在自诩的法律和公正的幌 子下播种罪恶与不公。
7
西进运动是美国拓展和开发西部疆域 的过程,荒原、丛林变成了沃野、城镇, 摆脱了“野蛮”,进入了“文明”,同时 背后也充满了血泪与罪恶。这在经典西部 片中被赋予了神话式的阐释。 事实上,美国一直以“世界警察”的 身份 自居,以自己为绝对文明的面目视原住民 为“落后”“、野蛮”的代表。在影片 《关山飞渡》中,印第安人均以反派形象 出现,他们总是被描绘得猥琐、嗜血、野 蛮与贪婪,予人以一种丧失人性的兽类的
美国西部开拓时期的牛仔文化与西部片

美国西部开拓时期的牛仔文化与西部片美国西部开拓时期的牛仔文化与西部片是西方电影中一种独特的类型,它通过展现美国西部的历史、生活和价值观向观众传达了许多关于勇气、自由和冒险精神的信息。
这种文化及其相关电影在20世纪上半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塑造了人们对牛仔形象和西部生活的认知。
一、牛仔文化的起源牛仔文化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西部,当时大规模的牛群被引进该地区的草原。
为了管理这些牛群,牛仔们应运而生。
他们是一群勇敢的人,驾驭着野性的牛群,抵御恶劣的天气和艰苦的生活条件。
这些牛仔们的形象和生活方式成为了美国西部的象征。
二、牛仔文化的核心价值观1. 勇气和冒险精神牛仔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是勇气和冒险精神。
牛仔们需要面对许多危险和挑战,比如迎接野牛的冲击或追捕被盗的牛群。
他们展现了勇敢无畏的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2. 自由和独立另一个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和独立。
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牛仔们自主决策,独立生活。
他们不受拘束,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和幸福。
这种自由的追求激发了无数人对西部的向往。
三、西部片的崛起牛仔文化很快在电影界得到了体现,西部片成为了人们对这一文化认知的重要媒介。
开始时,西部片主要通过黑白无声电影展现,如Thomas H. Ince制作的经典西部片《拓荒者》。
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西部片开始使用彩色和声音,如1939年的《风云人物》。
四、西部片的特点1. 舞台和背景设置西部片通常以美国西部的山岳、河流、大草原等地为背景,呈现出广阔壮丽的自然景观。
这些地方既是牛仔们追逐梦想和冒险的舞台,也是展现角色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元素。
2. 牛仔英雄形象西部片中的主角往往是勇敢、坚毅、正直的牛仔英雄。
他们直面危险,保护弱者,代表了正义与荣誉。
这些英雄激励了观众,并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
3. 牛仔与挑战西部片中经常展现牛仔们面临的各种挑战,如与土匪的对抗、危险的冒险任务和日常生活中的艰辛。
电影概论 (36)

西部片作为典型的类型片,非常明确的具有类 型片三要素: 第一,公式化的情节。
西部片的情节几乎都是孤胆英雄(牛仔、警察) 对抗恶势力(印第安人、匪徒),最终取得胜利。
第二,定型化的人物。
A、正面人物: 代表正义和法制的牛仔 代表文明的淑女 英雄的盟友和支持者
B、反面人物: 亡命歹徒 印第安人
C、中间人物
第十二章 西部片: 美国西部的牛仔故事
12.1 西部片的概念与特点
The Western Film 产生于美国并主要在美国拍摄,是美国最经典的 电影类型。 指以美国西部拓荒时期为背景,以西部荒野、小 镇、牛仔和马为主要视觉场景,反映文明与蛮荒、个 人与社会、本民族与异域文明矛盾的电影。
西部片的神话也是关于 马的神话;没有马就没有 西部片,马为西部片带来 强烈的运动和节奏。
2012年昆汀·塔伦蒂诺 拍摄《被解救的姜戈》向此 片致敬。
《被解救的姜戈》2012
“意大利西部片” “面条西部片”
指60年代一批意大利导演 在意大利或美国拍摄的西部片。
特点:更加粗野辛辣,变 焦镜头和强烈的音乐使影片从 内到外更加野蛮。
代表作品: 《荒野大镖客》1964 《黄昏双镖客》1965 《黄金三镖客》1966
代表作品:《姜戈》1966
意大利西部片经典暴力 之作,在多国被禁映。
第三,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山谷、沙漠、荒凉的小镇或印第安营地是西部片 不变的外景;
简陋的驿站、酒馆、小木屋是西部片不变的内景。
左轮枪、马匹、马靴、 皮裤、牛仔帽是西部片 反复出现的道具。
此外,西部片还有突出 的电影构图和色彩:
风格粗犷,:“通心粉西部片”
西部片叙事特点新探[新版]
![西部片叙事特点新探[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db963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0.png)
西部片叙事特征新探——以《正午》、《关山飞渡》、《与狼共舞》为例“二元对立”模式是西方结构主义美学对艺术作品进行结构分析时常常使用的最重要、最简单的关系原则。
“二元对立”模式既是二者择其一(二元选择)的思维模式,也是人类观察自然,思考世界的一种深层心理机制。
西部片严格遵守“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多数西部片不仅展示了矛盾双方造型形式上的简单脸谱化对立,矛盾同一方内部之间的套层对立,而且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显示了在文化反思和历史反思进程中不同意识形态之间显性和隐性之间的对立。
所有这些鲜明的“二元对立”模式使西部片成为美国类型片的典型代表,它集中代表和传达了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审美追求和价值理念。
一.“二元对立”的网状叙事模式脸谱化的形式对立。
西部片的这种形式对立处处可见,但我们不能把这种形式进行简单化的理解,形式往往关乎内容,经典性的艺术作品形式本身就是内容。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卢卡契认为:“内容首先是由艺术形式才得以显现,内容转化为形式,又以形式转化为内容为结局,艺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过程理解为一种高度抽象过程。
”[1]在多数西部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以文明、秩序、道德化身自居的白人总是衣冠楚楚(清一色的制服革履),而印第安人总是蓬头垢面、披头散发、用两块破布在身前和身后勉强遮羞。
《与狼共舞》中用制服武装起来的邓巴和青面獠牙的苏族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仅仅从直观形象层面上已经把文明人和野蛮人的界限划得一清二楚。
白人往往是先进文明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占有者,印第安人总是处于混沌、未开化的被启蒙地位。
《正午》中警长胸前熠熠生辉的警徽和匪徒手中咄咄逼人的来复枪就是一种寓意深刻的对立符号。
警徽是文明和正义的标志性语言,持有来复枪的匪徒往往是需要文明和正义匡复的野蛮群体,是需要文明和法律启蒙的野蛮的一代。
《与狼共舞》中邓巴用咖啡来招待苏族首领并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咖啡是什么东西、把长筒望远镜交给苏族首领观察敌情,用大批的枪支弹药来取代苏族人的弓箭抵御外族的入侵。
美国西部片主要艺术特点

美国西部片的主要艺术特点——以《原野奇侠》和《关山飞渡》为例1903年,爱德温•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开创了西部片的先河并取得极大成功。
早先,这种影片类型的题材一般比较简单:善良的美国白人移民到西部,受到当地印第安人的威胁,英雄的牛仔或警长除暴安良,驱除了罪恶,维持了治安。
在人物设计上,西部片一般都善恶分明,或者是道德和正义的化身,如牛仔;或者就是罪恶的代表。
这些都是西部片中最典型的自然和社会景观。
除此之外,美国西部片还有哪些颇具代表性的艺术特点呢?下面,笔者将以经典西部片《原野奇侠》和《关山飞渡》为例,作一简单分析。
一、以冲突为核心的故事模式西部片往往取材于开拓西部的神话,传奇和真实故事。
同时秉承西方文学和戏剧艺术的传统,强调故事结构和戏剧冲突至关重要。
它一般在封闭的环形结构中来编织影片的开始、发展和高潮。
西部片可以看作是一种模式,一种传奇演绎和一种历史重构,它的基本故事结构不断在影片中重复出现,形成坚实的结构模式。
正像乔恩•图斯卡所说,“社会中出现冲突,英雄主人公最终决定参与到这一冲突当中,他的介入导致了他与一个或多个坏人之间生死搏斗。
”冲突和冲突的解决是西部片的基本情节模式,而最终的解决方式又经常是影片高潮的枪战。
西部片在高潮之后往往存在一个尾声,以1953年乔治•斯蒂文斯拍摄的《原野奇侠》为例,完成使命的肖恩必须告别对他心存爱意的女主人和她的儿子,继续浪迹天涯,除暴安良。
这既体现了社会的不宽容,人性之间的冲突,又反映了叙事情节的模式化特征,还塑造了牛仔英雄的洒脱和“酷”。
二、个人主义作风及其象征意义作为美国意识形态和美国大众文化的集中体现,美国电影强调类型化的表义作用,并强调类型化的纯度和强度,这在西部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西部片人物形象的设置可为善恶对立,壁垒森严。
在正面人物阵营中,首先是代表正义,勇敢和法制的牛仔(《关山飞渡》的韦恩和《原野奇侠》的肖恩),刚正不阿和骁勇善战是他们的基本特征,而自由散漫的个人主义风格又经常使他们成为社会和情感世界的局外人;其次是代表文明,善良和温情的淑女(来自纽约的女教师或来自新奥尔良的新娘),他们作为英雄的主要伴侣和陪衬,强调了社会化和感性的诉求,并可望成为西部牛仔英雄的驯化者;再次是英雄的盟友和支持者,表现为善良而本分的农场主和小镇居民,他们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数”;在反面人物阵营中,主要的反派往往是杀人越货,无法无天的亡命匪徒和嗜血成性的印地安人,代表了暴虐和邪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述美国西部片特点以及代表作
几乎跟电影本身同时诞生的西部片,为电影历史贡献过最伟大的一些场面和最经典的一些人物形象。
1903年,爱德温·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开了西部片的先河,它向观众介绍了这种电影类型的关键组成要素:抢劫、追逐、在飞驰的火车顶部搏斗,正义与邪恶的对决以及在高潮时正义的一方在枪战中取得胜利。
《火车大劫案》取得成功后,大量的西部片紧跟而上,这种影片类型的题材一般比较简单:善良的美国白人移民到西部,受到当地印第安人的威胁,英雄的牛仔或警长除暴安良,驱除了罪恶,维持了治安。
在人物设计上,西部片一般都善恶分明,或者是道德和正义的化身,如牛仔;或者就是罪恶的代表。
在自然景观方面,西部片特征明显:陡峭的山谷、大片的沙漠、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原;西部偏僻又安静的小镇、简陋的驿站、不起眼的酒馆、木头做的小屋、不大的警察所,这些都是西部片中最典型的自然和社会景观。
枪是西部片中最重要的道具。
枪之于牛仔,好比灵魂之于身体。
它给予男人以力量、信心和必要的勇气。
左轮枪是首选,因为它是如此的潇洒和致命。
几乎所有的西部片中,你都可以看到左轮枪的漂亮身姿。
如果再配上一支来复枪,那就多了几分霸道。
在《与狼共舞》中,邓巴纵马狩猎时如果不是用来复枪,也就没了那种叱诧风云的气势了。
马也是西部片的重要特征。
在西部人的心中,马的重要超过一切,所以我们看到在《红河》中,父子俩在漂泊中先后拒绝了深爱自己的女人,却永远对自己的马不离不弃。
在《未被饶恕》中,伊斯特伍德想重新找回往日的尊严,却怎么也爬不上马背,搞得灰头土脸。
西部片的神化也就是马的神化,马的精神与西部人从不背叛固守诚信的精神如出一辙。
女人在西部片中不可或缺。
她们美丽、多情、勇敢、智慧。
英雄们倦鸟归巢,找一个小镇落脚,在女人目光的注视下喝酒想家,幸运的话还会发生一些最浪漫的事。
其实,女人才是英雄们最后的归宿。
在《正午》中,凯恩在新婚妻子的帮助下,终于击毙了米勒匪帮,然后扔掉警察徽章,和妻子一起坐上马车,离开了这个让他伤心的小镇。
二.简述前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流派
与法国的先锋派,德国的表现主义及现实主义不同,前苏联的蒙太奇学派没有遇到什么经济危机、不是失业、不是人生的惨剧和毁灭,他们面临的是一次推翻沙皇的国内革命的成功,这决定了他们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激情。
蒙太奇学派是为了达到思想传播的目的而发展出来的形式美学。
这种形式美学选取有感染力的素材,强调剪辑的重要性。
蒙太奇学派是在20世纪20-30年代产生发展的,当时在推翻沙皇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有力的宣传武器;蒙太奇学派应运而生,因此蒙太奇学派可以看作是一个带有意识形态功能的艺术流派;同时,蒙太奇学派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欧洲爆发的先锋主义运动的影响;前苏联的蒙太奇学派对美国电影尤其是格里菲斯电影的进行了大量的学习研究。
其实蒙太奇手法早在格里菲斯甚至更早的年代就被人使用在电影中,而苏联蒙太奇学派是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有意识地、理性地使用它,并最终形成了蒙太奇学派。
前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的创立和发展应归功于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这四位艺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