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古诗
最新幼儿园大班古诗《登乐游原》

最新幼儿园大班古诗《登乐游原》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首非常有趣的古诗,名字叫《登乐游原》。
这首诗是唐代的一位诗人李商隐写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好玩的玩具和动画片,但是人们会用写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心里的想法。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这两句诗说的是,到了傍晚的时候,诗人心里觉得不太舒服,可能是因为一天的事情让他有点烦恼,也可能是别的原因。
那怎么办呢?他就坐上马车,去登上了那古老的乐游原。
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你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怎么做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哇,这两句诗可美啦!诗人登上乐游原后,看到了特别特别漂亮的夕阳。
那夕阳的光芒把天空和大地都染成了金黄色、红色,真是太美了!可是诗人又有点小小的遗憾,他说这么美好的夕阳啊,可惜很快就要消失了,因为黄昏马上就要过去,夜晚就要来了。
那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夕阳美不美呀?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夕阳这样美好的东西,可能是一朵漂亮的花,可能是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也可能是爸爸妈妈给的一个温暖的拥抱。
但是这些美好的东西,有时候也会很快就过去。
我们来想象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
他看到那么美的夕阳,心里一定很开心,很激动。
但是一想到这么美的夕阳马上就要不见了,又会有点难过和不舍。
就好像我们在幼儿园里做了一个很有趣的游戏,玩得正高兴的时候,老师说游戏时间结束了,我们是不是也会有点小失落呢?对于这首诗,小朋友们可能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诗人所有的感受,但是没关系。
随着你们慢慢长大,会经历更多的事情,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到时候再回过头来读这首诗,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啦。
老师还想告诉小朋友们,虽然美好的东西可能会很快过去,但是我们可以记住它们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感动。
就像我们记住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的开心,记住老师给我们讲的好听的故事。
而且,就算美好的时光过去了,还会有新的美好在等着我们呢!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美丽的夕阳,感受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诗情解析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之情,他因 为一腔抱负无法实现,而心生郁闷。
课后练习
• 你有什么话想对心情郁闷的李商隐说呢, 把它写下来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诗人档案
•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 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 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 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 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 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古诗赏读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字词注释
•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 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 向晚:傍晚。 • 不适:不悦, 不快。 • 古原:指乐游原。 • 近:快要。
诗意解读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 乐游原。
诗意解读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但遗憾的是已 经临近黄昏。
老人悠闲的诗句

关于老人悠闲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关于老人闲适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有关老年人的诗句1、《登乐游原》唐代: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妙,只不过已是黄昏。
2、《饮酒·其5》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偏僻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闲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10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3、《龟虽寿》两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的寿命即使10分长期,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旧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理想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勉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打算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特别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8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3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1作:死意足)译文:8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乐游原古诗教案

乐游原古诗教案乐游原是唐代长安城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位于长安城西北部,地势较高,可以俯瞰整个长安城。
古人喜欢在这里游赏、赋诗、抒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以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登乐游原》古诗:《登乐游原》唐代:李商隐向晚意不还,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傍晚时分登上乐游原的心情。
诗人看到了美丽的夕阳,但它即将落下,使人感叹时光荏苒,美好时光总是短暂。
这首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体现了古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登乐游原》是一首描绘古人对美好时光感慨的诗作,适合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对生活、时光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以下是一个关于这首诗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2. 欣赏古诗韵味,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难点:如何把握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步骤1. 激发兴趣,导入话题通过讲述乐游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为学习诗歌做好铺垫。
2. 朗读诗歌,感知意境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3. 解析诗歌,理解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字面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感受诗人的情感。
4. 体会情感,抒发感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中夕阳景象和时光流逝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创作练习,拓展延伸学生尝试仿写一首关于夕阳的诗歌,或以时光为主题的作文,分享创作心得。
6. 总结回顾,巩固提高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欣赏的方法和技巧,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 背诵《登乐游原》;2. 仿写一首关于夕阳的诗歌或以时光为主题的作文;3. 推荐一首关于自然景象的古诗,并附上自己的感悟。
课外古诗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思意: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2、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思意: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3、绝句·迟日江山丽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思意: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4、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思意: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了香味。
5、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赏析(六篇)

《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赏析(六篇)《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赏析1登乐游原杜牧〔唐代〕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翻译:译文:天空广阔无边鸟儿消失天际,古时的遗迹消失在这荒废的乐游原里。
请看那昔日的汉王朝何等壮阔的事业,如今的五陵原上树都没有了,只有秋风呼啸。
注释:乐游原:古地名,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内大雁塔东北,是当时有名的游览胜地。
澹澹:广阔无边的样子。
没:消失。
销沉:形迹消失、沉没。
销:同“消”,消散,消失。
此中:指乐游原四周。
事业:功业。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分别为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帝刘启的阳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
约位于现在的西安市西北。
无树:即没有树。
赏析上联描写了乐游原的景色,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登临乐游原,只看见孤鸟远飞;沧海桑田,人事变迁,惟有长空永在。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物是人非,夕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对执政者的劝勉忠告。
诗人在此展示了永恒的宇宙对有限的人事的销蚀,深感人世盛衰、兴亡迭代、终在无限的宇宙中归于寂灭,可见诗人感慨之深。
下联萧瑟凄凉,衰败的景色使诗人对历史的风云变幻,人世沧桑发出由衷的感慨。
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
用典的修辞手法,凝练含蓄,反用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飞意”,言汉朝之英雄伟业皆已成历史陈迹,诗人内心对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驱除侵略者抱有崇高的爱国热情,感喟之情极深。
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赏析2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唐代·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译文天下太平之时,像我这般无大才的过得很有兴味,闲时喜欢如孤云般逍遥悠闲,静时就如老僧的静空恬淡。
积极向上古诗七言

积极向上古诗七言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七言古诗流传至今,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
古人的作品中蕴含着智慧和情感,通过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下面是几首七言古诗,带给我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1. 《登乐游原》—王之涣向上的勇气,让我们超越困境,追逐梦想。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遥看千里蓝田坞,白云一片思羌戎。
羌管悠悠霜满地,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首诗以登高游原为题材,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依然充满勇气和奋斗的精神。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积极向上的精神让我们勇往直前,追求更高的目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向往和对追求更高层次的渴望。
3. 《登高》—杜甫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地生活。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困苦王将相,不醉不罢休。
4. 《登鹳雀楼》—王之涣自强不息,追求进步,不停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色描绘了壮志凌云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事业成功的向往和追求。
5. 《望天门山》—杜甫敢于追求梦想,勇敢面对未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通过欣赏这些积极向上的古诗,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高尚的情操。
他们以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这些诗句可以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勇往直前,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力量源泉,也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基石。
让我们一起学习和欣赏古人的作品,从中吸取力量,生活在积极向上的态度中。
乐游原古诗赏析(详细版)

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文解释】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李商隐的诗善于用典,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很多人认为这首绝句是诗人自伤年老之作,而这首诗应该是一首感世昔时之作,表现的应该是诗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向晚意不适,”诗人开门见山交代了登临乐游原的原因,那是因为天将傍晚的时候,心情有些不痛快。
“意”,心里,心情;“不适”,不悦,不痛快的意思,心情有些抑郁。
“驱车登古原。
”心里不痛快,于是产生了到郊外走走,散散心,解解心中的不快的想法,诗人驾着车,来到了城南的乐游原。
诗人到乐游原究竟想干什么呢?无非是想要看看夕阳下的风景,排解排解心中的不快。
从这个角度,我们不难看出,诗人不是窝在家里喝闷酒,写那些伤感的诗,而是走出家门,走出喧嚣的长安城,驾车登上郊外高高的乐游原,积极地去寻找快乐,排解心中的郁闷。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登上乐游原的所见所感,即景生情,与首句的“意不适”相照应。
意思是说:晚景之所以如此美好,就是因为他正是在黄昏这个时候。
只有黄昏这个时候,才会有这般无限美好的夕阳。
以往人们把这两句诗理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比喻人到晚年,亦难长久”,当是不确切的。
李商隐一生只活了四十六岁,并没有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的经历和苦楚,再者说,诗人原本是“意不适”才“登古原”,不可能是专门为了寻找那种感伤、无奈、和叹息吧。
另外,把诗词中的“只是”理解为今天的“但是”、“可是”等转折之类的词语也有失对古典诗词的正确理解。
从诗人的政治经历和追求,到他的另一首同题诗:“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