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析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

合集下载

“文化霸权“——葛兰西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文化霸权“——葛兰西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断生命与死亡的联系,劳动者永远失去了回馈剥削者生命的意识,因此资本对劳动就具有永久的权力。

另一方面资本把它的合理性建立在保存生命、驱逐死亡上,统治秩序通过掌握死亡而掌握生命,把生命完全安置在资本的再生产中。

这就使资本对社会所实行的是一种象征暴力,因此只有通过象征性的颠覆才能真正反抗社会的统治。

这种颠覆就是意外死亡,为什么只有意外死亡才能起到这种作用呢?因为,任何自然死亡,如老死、病死等,社会都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如养老金、治疗等,可以说社会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对自然死亡回馈了相应的物品,所以社会并不亏欠什么,自然死亡被系统本身所吸收,不具备系统无法解释的意义。

只有意外死亡具有颠覆系统的意义,一方面,意外死亡作为一个事件、一个对社会的挑战,社会无法给它以回馈,已经死亡了,各种物质对它没有意义,死后再多的物质补偿也不能与死亡事件相等同,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交换的节奏不同。

社会只有用死亡才能回馈意外死亡本身,这是社会无法做到的,因此意外死亡打开了系统崩溃的缺口。

另一方面,死亡在现代社会成为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它是所有意义、所有激情消失的分界点。

只有意外的死亡重新成为集体的事务,成为全体的焦点,唤起了人们的激情。

原始社会没有“自然”的死亡,他们通过仪式把死亡变成公共的、集体的事务,死亡成为另一种社会关系的建立。

这种死亡的仪式有点类似于藏传佛教中的活佛转世制度,只不过在原始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有象征性的死亡后,才有社会意义上的出生。

正是通过这种仪式,“人们从随机的、不可逆的自然死亡,过渡到一种馈赠与接受的死亡,因此这是可以在社会交换中逆转的、可以在交换中‘溶解’的死亡。

与此同时,生死的对立消失了:生死也可以通过象征可逆性的形式相互交换。

”[!"]现代社会不仅没有吸收死亡的有效仪式,而且驱逐了死亡,因此我们只有把意外死亡当作象征性事件来体验。

死亡作为对现代社会的颠覆,是波德里亚所说的唯一对符号社会起作用的反抗手段,也是波德里亚用象征交换原则来批判现代社会的逻辑结论。

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到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以一种市民社会的视..

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到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以一种市民社会的视..
经包括在前面的叙述中了。”‘强然,后来马克思从实质的意义
上指出,市民社会是物质的生产关系总和或社会的经济基础。 但是,当马克思在实质上将市民社会归结为社会的经济结构 时,他也并未因此而拒斥一般意义的市民社会概念。这里所讲 的市民社会应是一般的、普通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即一 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社会成员物质生活交往方式及社会自主 生存方式。也就是把市民社会当作不同于普遍利益或公共利 益的私人利益关系、私人领域、非官方的社会组织、国家政治 生活之外的社会生活等等。
■置匪墼鳖!.:二
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到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以一种市民社会的视角看意识形态
安宝洋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摘要:本文试图以市民社会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市 民社会理论在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 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中至为关键的一个理论缺陷便是忽略 了市民社会理论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在坚持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 的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首先,他坚持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 的决定作用,同时他反对庸俗的经济决定论,他相信经济结构 虽然决定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以及观念的上层建筑,但是 他更强调上层建筑。特别是市民社会及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 的反作用。而且,上层建筑中的市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比政治 社会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其次,葛兰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 分析的方法.同时将阶级的分析方法进一步运用到市民社会 中.指出要用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来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 权,葛兰西指出.“阶级产生党派,党派组成国家和政府的人 手,即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领导”⑨。这就是说,无产阶级在 阵地战中要组成自己的政党,通过夺取市民社会的领导权,通 过改造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交往形式、生活方式和其文化结 构来建立起无产阶级的市民社会。从而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变 革一道最终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试论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试论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意大利革命斗争的现实情况 ,进一步指 出意识形态是 机构 在 内 的国家暴 力 专政 机关 ;市 民社 会是 指包 括 政
一 种 “在艺术 、法律 、经济行 为和所有个体 的及集体 党 、学 校 、教 会 在 内 的社 会 组 织 机 构 ,属 于 上层 建 筑
的生 活 中含 蓄地 显露 出来 的世 界观 ” … 。葛兰 层面 ,它们作为宣传 和劝说性的机构 ,代表着社会舆
· 16 ·
传统的知识分子 ,打破资产 阶级意识形态的神秘性并 并在 论述 实践 哲 学 的理论 功能 时 ,强调 实践 哲学 的批 揭露其虚伪性 ,同时创造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文化 ,破 判价值功能 ,指出实践哲学在夺取文化和意识形态领
第 38卷 第 3期
V01.38 No.3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8.03.008
开 封 教 育 学 院学 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试 论葛 兰西 的意识 形态 批判 理 论
2018年 3月 20 日
Mar-20 2018
赵 传 山 赵 丹
(齐鲁工 业 大学 (山东 省科 学 院) 轻工 学部 ,山东 济 南 250353)
摘 要 :在葛兰西看来 ,意识形态的斗争就是争取文化领导权 的斗争 ,他认为 ,统治阶级通过传播本阶级的
世界观和思想,建立起维护其统治的各种机构和组织来巩 固政权 。葛兰西为西方发达 国家提供 了一套新的革
动 变 化 中 的有 机 体 。葛 兰西 提 出将 上 层 建 筑 分 解 为 导 权 更 重 要 ,所 以 “国家 就 是 一切 ,市 民社 会 处 于 原

政治与意识形态:葛兰西

政治与意识形态:葛兰西

政治与意识形态:葛兰西∗一 引言葛兰西的作品中并不存在关于意识形态的系统理论,虽然里面无疑存在很多极富启发性的段落和评论㊂如果我们能够考虑到葛兰西主要概念相互交叉的特征,那就有可能对这些丰富多样的洞见进行比较有条理的阐释㊂但这种理论化抽象的任务不应该遮蔽其思想的特点㊂本文的第一部分会罗列出葛兰西式的问题架构,我们将论述,这个问题架构主要指向的是政治视角及对之的分析,而非一般的认识论原则㊂在葛兰西的作品中,对具体的历史性的特定研究至关重要㊂就我们当前的主题来说,这种特定性的基础主要体现在葛兰西对如下做法所提出的警告,即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进行研究㊂(Gramsci ,1971:376)如果想要研究意识形态,就不能脱离葛兰西对结构/上层建筑复合体的理解,这种理解的基础由霸权㊁市民社会㊁国家㊁政党和知识分子等概念所构成㊂没有这些概念,葛兰西所思考的意识形态就变成完全不可 思考 的了㊂只有让意识形态的概念服从葛兰西的思考所围绕的政治概念时,它才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㊂我们说过,想要在葛兰西的作品中寻找 哲学 必然会失望㊂然而㊃934㊃∗该文为斯图亚特㊃霍尔㊁罗伯特㊃鲁姆利(Bob Lumley)㊁格雷格㊃麦克莱南(Gregor Mclennan)共同署名㊂原题 Politic and Ideology:Gramsci ,原文载于On Ideology ,London:Hutchinson,1978,后载于Ann Gray et al.(eds.),CCCS Selected Working Paper ,Vol.1,Rout-ledge,Taylor &Francis Group,2007,稍有变动㊂第四辑政治形构:作为过程的权力众所周知的是,葛兰西将马克思主义称为 践行的哲学 (philosophy of praxis),并且将‘狱中札记“最后的三分之一部分用于探讨哲学㊂这种明显是非常奇怪的自相矛盾之处是基于葛兰西对所谓的 历史主义 倾向所做的评判,而历史主义的一般问题会在后面的章节通过分析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Nicos Poulantzas)发展葛兰西的方式来展开详细分析㊂与葛兰西更为 有机主义 的取向不同,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的 结构主义 视角似乎提供了一种认识论的位置,但明确的是,他们承认与受到诸多批评的历史主义代表人物卢卡奇相比,葛兰西是截然不同的理论人物㊂但似乎还存在另一个矛盾㊂我们将会论述,尤其是就普兰查斯来说,这些作者不大愿意承认葛兰西那些在概念上的实质性讨论曾对自己的理论工程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㊂我们也将说明,葛兰西的历史主义问题绝非那么一目了然㊂当然,在他的某些哲学性概括中,葛兰西倾向于将意识形态还原为主要阶级对 生活的概念认识 ,或者他会给出这样的暗示,而这些阶级与某些长期的历史目标存在有机的关联㊂这么说也未尝不可:在葛兰西看来,对理论有效性的判断是相对于它们的历史背景而言的㊂这些 谬见 似乎肯定了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对历史主义所发起的挑战㊂然而,葛兰西对意识形态的物质形式与生产及围绕于此的政治斗争,对将意识形态视为认识论和结构问题的反心理主义的批判(Grams-ci,1971:164-165),以及对他自己特定概念价值的维持(至少是那些源于 实践 状态的概念),都有着无以匹敌的认知:所有这些都确保了葛兰西历史主义的复杂性,不能一概而论㊂另外,如果可以证明葛兰西的概念是阿尔都塞主义所分析的要点背后的重要基础,那么我们就可以完成一个反还原论的任务㊂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希望可以重新确立葛兰西核心概念的根本特征㊂即便如此,我们也不会说,葛兰西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理论或者其他理论㊂作为科学(或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问题,以及葛兰西与当下西欧的共产主义战略所存在的相关性这个敏感问题 我们仅列举这两个紧迫的理论和政治问题 依然是悬而未决且至关重要的㊂㊃044㊃政治与意识形态:葛兰西二‘狱中札记“的概念矩阵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很少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术语,而是多少会使用一系列的替代性术语,如 哲学 世界观 思想体系 和 意识形式 ㊂他也使用 常识 这样的概念,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意识形态,但可视为后者的地基㊂这些术语从无所不包的世界观到非常具体的意识形式,有着明确的用法和意义范围㊂葛兰西对意识形态的复杂用法应该通过这些术语重构出来,而且应该将其置于他用来分析社会形构的整个概念领域中来理解㊂正是在这里,他通过 霸权 和 有机知识分子 这样的概念以及对其他概念如 国家 与 市民社会 的重新解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㊂在葛兰西的作品中,意识形态作为历史中的 物质性力量 被赋予了新的表意,远远不同于第二国际的意识形态理论 将其视为经济基础的简单反映,同时葛兰西也探索了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组织与宣传的特定形式,将之视为阶级斗争的一种样式㊂结构与上层建筑葛兰西考察问题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中结构与上层建筑(structure and superstructure)的模型㊂在他的作品中,结构即 世界经济 总是在场的;其运动为上层建筑的发展设定了范围,但只是 在最后时刻成为历史的动力 ㊂(Gramsci,1971:164)葛兰西对结构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分析基本没有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㊂他借鉴更多的是写作‘路易㊃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历史学家马克思,而非写作‘资本论“的马克思㊂葛兰西使用的是 历史-政治分析 的术语,如 历史集团 和 有机的 情境的 (conjunctural)运动等㊂然而,这些并不单纯意指上层建筑的层面㊂例如, 历史集团 既意指阶级在经济层面(在这个基础上,葛兰西区分了 根本 阶级和阶级派别)得以构成的结构,也意指阶级和阶级派别(fractions)组合成的政治层面㊂(Grams-ci,1971:60)类似的,葛兰西也依据上层建筑对生产模式转换与重组㊃144㊃。

葛兰西卢卡奇意识的形态思想

葛兰西卢卡奇意识的形态思想

葛兰西、卢卡奇意识的形态思想作者:金德万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理论,“同时也是无产阶级在其解放自己的努力中的意识形态的表达。

”①正是共产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合法的和不合法的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在国家与法的问题上散布的种种意识形态的神话。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合法性和非法性都必然经历一个功能上的变化。

原来合法的,现在成了非法的,原来非法的现在却成了合法的。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原有的合法性思想,无产阶级新的合法性思想也不会迅即成熟,因此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上,新旧合法性之间的冲突必然发生,无产阶级甚至比以前更需要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文化保持一种批判的识见。

而对于仍然处于资产阶级统治的西方社会,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危机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这种意识形态危机一方面表现在,工人们把客观上极端不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地位理解为像以前一样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则关系到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受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意识形态的转变。

②摆脱这种意识形态危机不能不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首要任务。

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不得不放弃直接对政治社会领导权的夺取,转而先在市民社会的各个环节中逐步破坏资产阶级在文化、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

“这种批判使旧的意识形态已拥有的重要影响的分化和变化的过程成为可能。

先前是第二位的,从属的或甚至是附带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主要的东西,变成了一个新的意识形态的和理论的复合体。

”③葛兰西为此明确提出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新的战略思想。

他借用军事术语“运动战”和“阵地战”来阐述革命战略的新转变。

所谓运动战就是直接发动政治革命和武装起义来夺取资产阶级国家的领导权,而阵地战则是坚守自己的阵地,逐步扩大,先夺取市民社会的领导权,最后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国家的领导权。

葛兰西所说的市民社会的领导权主要是指相对于政治社会的政治领导权,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或精神的道德的领导权,也就是意识形态领导权。

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逻辑理路、理论贡献及启示

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逻辑理路、理论贡献及启示

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产物,同时也是其无产阶级 了这个理论前提,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葛兰
革命实践活动的深刻总结。
西的意识形态思想。
(一)基本主旨:领导权
葛兰西完整国家观的公式表达就是国家 =
要想理解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思想,就无法绕 政治社会 + 市民社会,即他将市民社会纳入到了
过“领导权”这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因为在葛兰西 国家的概念,超越了传统的狭义国家观———国家
4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牢牢地守住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阵地,使无产阶 西所处时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时期,要使得
级的斗争仅仅停留在狭隘的经济领域,然后再通 社会矛盾从经济领域转到了政治领域,而不再像
过一些福利政策来缓解阶级矛盾,从而使无产阶 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即经济领域的矛盾具有直接
一、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逻辑理路
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时 代背景,它“实际上是对苏联的革命方式的反思, 并力图在受到福特主义影响的意大利寻求一种 新的革命 策 略 ”。[1]葛 兰 西 所 生 活 的 时 代 与 列 宁
一样都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帝国主义 转型的时期,但葛兰西所生活的欧洲已不再是资 本主义一统天下,苏联这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 建立,极大 地 鼓 舞 了 世 界 无 产 阶 级 运 动,各 国 无 产阶级政党迅速建立并团结起来,成立了第三国 际,但革命 却 最 终 都 以 失 败 告 终,在 革 命 形 势 很 好的意大利也没有爆发葛兰西所预想的革命,由 此,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开始让葛兰西 重新审视以往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 及革命策略。通过反思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失 败,葛兰西 越 来 越 深 刻 地 认 识 到,资 产 阶 级 领 导 权并未受到触动,革命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足以保 证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变成政治危机和意识 形态危机的地步,经济危机本身并不会颠覆资本 主义,因为无产阶级根本无力抵抗资产阶级在市 民社会领域所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统治阶级 早已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政治高压统治方式,转而 在思想文化领域对民众进行同化教育并以此来

略析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

略析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

! "#$%& !’()*+$+ ,& !’-,’$, .#(/+0$ 1 + 23%,#* ,& 45%,),6*
@;A BC0D,0’ 3 E)*-( F1G%%& %H -G$ @E@ IC)0’#%0’ E*%J,01$ @%KK,--$$/ IC)0’LG%C/ @G,0) 7 !7+-#(0-8 ;0-%0,% I*)K.1, M). %0$ %H -G$ $)*&( *$N*$.$0-)-,J$ H,’C*$. %H O$.-$*0 P)*Q,.-.: R,. -G$%*( %H ,#$%&%’( ,0J%&J$. -G$ 1%01$N-. %H ,#$%&%’(/ ,#$%&%’( )0# -G$ 1,J,1 .%1,$-(/ ,#$%&%’,1)& G$’$K%0(/ )0# %-G$* ,..C$.: 9%* :,#5+8 ;0-%0,% I*)K.1,S ,#$%&%’(S 1,J,1 .%1,$-(S -G$%*( %H G$’$K%0(
三、 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 文化霸权)
葛兰西关于 “ 领导权 ” 的论述最早出现于 $%!& 年写的 《 “ 关于南方问题的笔记 》 中。他在该文中写道: 都灵的共产主 义者十分具体地给自己提出了 ‘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 问题, 那 正是无产阶级专政和工人国家的社会基础。 ”至于意识形态 的领导权问题,葛兰西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 ( ; 另一种 领导权: 一种是 “ 文化上的领导权 ” ’()*(+,)-./.0123 ) ( 。而 “ 一个社会集团 是“ 政治上的领导权 ” 41)5*5’,)-./.0123) 的霸权地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即‘ 统治 ’ 和‘ 知识与道德 的领导权 ’ ,……一个社会集团能够也必须在赢得政权之前 ( ” 开始行使 ‘ 领导权 ’ 这就是赢得政权的首要条件之一 ) 。但 是, “ 认为具体提出领导权的问题就是让寻求领导权的集团 服从, 这是不合适的。毫无疑问, 考虑被领导集团的利益和倾 向是获得领导权的前提,必须达成一定的折衷平衡—— — 换言 之,领导集团应当做出某种经济社团性管制的牺牲。但是同 样无疑的是,这种牺牲和折衷的做法都不能触动根本;因为 尽管领导权属于伦理政治的范畴,它同时也必须属于经济的 范畴,必须以领导集团在经济活动的根本中心所执行的决定 性职能为基础 ” 。 葛兰西还进一步肯定了霸权的具体性,认为 “ 领导权不 是‘ 抽象的 ’ ; 既不是机械重复、 科学或理论公式, 也没有混淆 政治、实际行动和理论文章的界限。这里的领导权施加于真 正的人,由于一定的物质生产状况与生产内部各种迥异和 ‘ 偶然 ’ 集结的社会要素 ‘ 自发 ’ 结合, 人们按照具体的历史关 系组织起来,具有明确的感情、见解以及零碎的世界观等 等。人们既没有忽视这种 ‘ 自发性 ’ , 更没有鄙视它。相反, 人 们对它进行教化、 引导, 并消除不良的外来影响; 旨在通过生 动而具有历史效果的手段使它向现代理论看齐。关于运动的 ‘ 自发性 ’ ,首先否认运动是任意和虚假的冒险,强调运动是 历史的必然,它帮助群众树立创造的历史和公共机构价值 观、 建立国家的 ‘ 理论 ’ 觉悟。由于这是群众参与的政治, 而不 仅仅是自称群众代表的人进行的政治冒险, 这种 ‘ 自发性 ’ 和 ‘ 领导觉悟 ’ 或‘ 纪律 ’ 正是被统治阶级真正的政治行动。 ” 类 似于黑格尔 “ 理性的诡计 ” ,霸权是历史之内的理性政治运 动。它赋予了真正的群众参与的政治,既发挥了社会各个阶

葛兰西的意识形态观——论《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推荐下载】

葛兰西的意识形态观——论《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葛兰西的意识形态观——论《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贡献
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概念是宽泛的、描述性的概念。

他指明了意识形态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认为同一社会基础上存在多种意识形态的统一;他还力图寻找政治行动中危机和错误产生的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等方面的原因。

葛兰西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他把策略的因素引入意识形态理论之中,使意识形态理论获得了现实的政治意义。

葛兰西对于意识形态有关理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论文关键词: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意大利哲学家、政治家葛兰西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却往往重卢卡奇轻葛兰西,对葛兰西理论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对其理论的哲学立场(即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评判,以及对其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研究方面,对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为数不多,而且往往把它与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放在一起作为同一理论观点来研究,并把前者作为后者的理论支撑来论述。

所以,有必要对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特别是对葛兰西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本文从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人手,探寻葛兰西的意识形态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一、描述性的“意识形态”概念
葛兰西在其代表作《实践哲学》一书中多次提到“意识形态”一词,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析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
曹允青
3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 广东 摘要: 广州 4!5546 7
葛兰西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他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通过其霸权理论建立起来
的, 他是以对哲学问题的探讨来完成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工作。其理论涉及的问题领域包括意识形态的概念、 意识形态与市民 社会以及意识形态霸权等问题。 关键词: 葛兰西; 意识形态; 市民社会; 霸权理论 中图分类号: 8529: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552 < 4=4> 3 =55? 7 5= < 555! < 56
二、 关于意识形态和市民社会
葛兰西所提出的市民社会与马克思 ( 包括黑格尔 )的市 “ 民社会有所不同, 马克思曾经说过: 这种物质生活关系的总 体,黑格尔学 !2 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榜样,称之为 ‘ 市 民社会 ’ , 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则应求之于政治经济学。 ” 在 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是物质生活关系的总体,是从属于经 济基础的。葛兰西大致把它归入到上层建筑的意义上,市民 社会代表了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三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 “ 勾连、 相互转换的同质统一关系的社会, 统一是由人和物质 ( 自然—— — 物质的生产力 ) 之间矛盾的辩证发展达成的。在经 济学中,统一的中心是价值,换言之就是产业工人和产业生
” , 相应地, 制造并传播这些有机的意识形态的主体 ,#$%&%’,$.) 是知识分子。葛兰西第一个提出了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的思 想。他认为, 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是教会、 学校、 各种宣传媒 介、 工会、 党派等组织或团体。这种观点的提出对后来阿尔都 塞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观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理论学习与研究
层的人们的具体创造能力,同时又有机地组合起人们,引导 人们组成社会。在葛兰西那里, 霸权社会可以最终体现为 “ 民 主的中央集权 ” 。“ 民主的中央集权提出了一个富有弹性的公 式,它可以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解释 和改动,它就照样行得通。它的本质在于批评地探索表面不 同的形式中包含的共性与表面的统一性中包含的区别甚至 相反的特征,旨在组织和紧密联系相似之处,但是组织和联 系看起来要符合实践和 “ 诱导 ” 的必要, 应是实验性的, 而不 是理性主义推导和抽象的结果—— — 也就是说,不是纯粹知识 分子 ( 或纯粹傻瓜 ) 的典型做法。它要求理论和实践、 知识分 子和人民大众、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达到有机的团结。” 霸 权既具社会统一的效能,又顾及到社会各个集团、个体的利 益、 观念; 既是社会稳定的源泉, 又是具 “ 实验性的 ” , 使现实 争斗的实际结果在实践中获得最终的检验和标准 ( 当然标准 是暂时的 ) , 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之, 霸权的概念必须以 “ 争霸 ” 的过程来理解, 体现出 一种 “ 动态的平衡 ” 。霸权所决定的行动包含了 “ 一种批判的 概念的现实观的伦理 ” , 表明了 “ 政治—— — 实践进步 ” 上的 “ 政 治发展 ” ,是追求社会共同目标的自觉活动。在大众传媒时 代,这种霸权社会更加明显,大众传媒一方面维护领导集团 的利益, 为其歌功颂德, 灌输他们的政策思想, 另一方面, 为 了维持社会的稳定,维持自身所赖以生存的观众群,又使其 他属于各个集团的、个体的观念充实进来,社会中冲突与共 识、 统治与抗争在文化霸权之下进行最根本的运作。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0$ 1 + 23%,#* ,& 45%,),6*
@;A BC0D,0’ 3 E)*-( F1G%%& %H -G$ @E@ IC)0’#%0’ E*%J,01$ @%KK,--$$/ IC)0’LG%C/ @G,0) 7 !7+-#(0-8 ;0-%0,% I*)K.1, M). %0$ %H -G$ $)*&( *$N*$.$0-)-,J$ H,’C*$. %H O$.-$*0 P)*Q,.-.: R,. -G$%*( %H ,#$%&%’( ,0J%&J$. -G$ 1%01$N-. %H ,#$%&%’(/ ,#$%&%’( )0# -G$ 1,J,1 .%1,$-(/ ,#$%&%’,1)& G$’$K%0(/ )0# %-G$* ,..C$.: 9%* :,#5+8 ;0-%0,% I*)K.1,S ,#$%&%’(S 1,J,1 .%1,$-(S -G$%*( %H G$’$K%0(
收稿日期: =55T < !! < =4 作者简介: 曹允青 ( , 男, 江西赣州人, 广东省委党校 =55> 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9TT—) 政治哲学。 !
理论学习与研究
产力之间的关系 ( 那些否认这种理论的人,由于把机器本身 —— — 作为不变的和技术的资本—— — 当作独立于运用它们的 人的、 价值的生产者, 而陷入彻底的庸俗唯物主义 ) 。在哲学 中, 统一的中心是实践, 也就是说, 是人的意志 ( 上层建筑 ) 和 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在政治中,统一的中心是国家和市民 社会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 是教育者、 一般的社会环境的国 家 ( 集中化了的意志 )干预—— —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研究 并用更准确的术语来表达。 ” 这是对人类、 人类活动、 人与人 关系建构起来的社会的思考的转折性革命。“ 市民社会 ” 的提 出是葛兰西所提出的 “ 意识形态 ”理论的设想在现实层面的 实现,在葛兰西看来,“ 市民社会 ”在经济学意义上不是传统 经济决定论意义上的社会,在哲学意义上是体现意志的实践 社会, 在政治意义上, 是市民社会与国家同一的社会。因此, “ ‘ 市民社会 ’是一个进行旨在获得整个社会的舆论的意识形 态—— — 文化或伦理—— — 政治的活动场所 ” ,意识形态—— — 文 化、伦理—— — 政治的统一,说明了社会一方面在本质上为文 化的市民社会,另一方面社会是全民参与的具有政治意义和 伦理意义的社会。同时,其对市民社会的分析也为对社会内 涵的分析的转向奠定了基础。 “ 在葛兰西那里, 市民社会 ” 是相对于 “ 政治社会 ” 的一个 “ 范畴, 两者共同完成了对社会整体的分析。葛兰西认为, 我 们目前可以确立两个上层建筑的 ‘ 阶层 ’ :一个可称作 ‘ 市民 社会 ’ , 即通常称作 ‘ 私人的 ’ 组织的总和, 另一个是 ‘ 政治社 ” 会’ 或‘ 国家 ’ 。政治社会的执行机构是军队、 法庭、 监狱等 等, 它通过专政的手段实行暴力统治; 市民社会是由政党、 工 会、 教会、 学校、 学术文化团体及各种新闻媒介所构成, 它通 过宣传、劝说、舆论等方式进行它的权力活动。在统治方式 上, 一个是自上而下的, 一个是自下而上的。我们这里要注意 的是,葛兰西的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两相比较的提法,是 为了更好地扩展和提升市民社会的内涵及意义所作的努 力。 在传统的机械论看来,统治是国家运用暴力工具的高压 控制,政治的控制必然导致国家对所有领域的控制及压榨, 整个社会就是铁板一块。葛兰西认为, 虽然在形式上, 国家体 系必须通过政治社会来控制,但必须强调的是,一般社会秩 序的维系, 市民社会的功能才是关键所在。比如, 在野政党、 大学学生及知识分子、部分传播机构等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而国家的领导如果无视民间社会的风俗、道德及文化 “ 共识, 其地位往往岌岌可危。我们必须关注下层阶级, 他们 ( 下层阶级 ) 的历史是与市民社会的历史交织在一起的, 也是 与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历史交织在一起的 ” ,因而必须对以下 问题进行研究: 下层集团的形成及渊源、 与统治阶层的关系、 “ 自身的抗争、 自治等问题。这样, 根本的历史统一来自于国 家或政治社会与 ‘ 市民社会 ’之间的有机关系 ” ,政治社会与 “ 市民社会是 “ 有组织的、 相互关联的 ” , 对国家的基本认识离 不开对市民社会的认识 ( 因为人们可以说国家 " 政治社会 # ” 市民社会, 即强制力量保障的霸权 ) 。因此, 在葛兰西看来,
6677889
现代国家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政府的机构,而且也应当被理 解为市民社会的私人机构,完整意义上的国家是政治社会和 市民社会的结合体。可见, 在葛兰西那里, 市民社会无论是和 国家作为平行关系,还是作为构成国家的一个要素,都属于 上层建筑领域, 在这一点上, 葛兰西是不同于马克思的。 因此,在解释西方共产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葛兰西 “ 认为, 在俄国, 国家就是一切, 市民社会处于原始状态, 尚未 开化; 在西方, 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得当, 国家一旦动摇, 稳 定的市民社会结构立即就会显露。国家不过是外在的壕沟, 其背后是强大的堡垒和工事。 ”
=55? 年 6 月 第 !? 卷 第 = 期
广 西 青 年 干 部 学 院 学 报 U%C*0)& %H IC)0’Q, B%C-G V$)#$*. @%&&$’$
P)*: =55? W%&: !? X%: =
!!!!!!!!!!!!!!!!!!!!!!!!!!!!!!!!!!!!!!!!!!!!!!!!
一、 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
“ ( 葛兰西认为, 意识形态 ” 这一概念在十八世纪 "#$%&%’() 法国唯物主义那里,是感觉论的一个方面,其最初的意思是 “ 观念的科学 ” , 后来, 渐渐地转义为 “ 观念的体系 ” 。葛兰西的 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一词的使用上主要是描述性的和 积极的,这种描述性的意识形态是指一群人所持有的思想、 观念或信仰体系。在这一意义上,葛兰西从两方面论述了意 识形态问题。一方面, 他反对把意识形态看作是虚假的意识, 认为意识形态是 “ 一种在艺术、 法律、 经济行为和所有个体以 及集体生活中含蓄显露出来的世界观 ” 。它包含了四个方面 的内容, 即哲学、 宗教、 常识和民间传说。作为一种世界观的 意识形态与实践密切相关,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必然 会在观念上进入意识形态领域,因为人正是在意识形态的教 育中成长起来并获得自己的世界观,又在已获得的世界观支 配下行动的;同时,这种意识形态并不是单个人的成见,即 ” “ 任意的意识形态 ( )*+,-*)*( ,#$%&%’,$.) / 而是一定的社会团 体的共同生活在观念上的表达, 即“ 有机的意识形态 ( %*’)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