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56747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幼儿对色彩、形状、构图等方面的认识。
3. 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促进幼儿创造力和个性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如国画、水彩画、版画等。
2. 学习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形状、构图等基本元素。
3. 分析美术作品的主题、情感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风格的美术作品,如国画、水彩画、版画等。
2. 为每个幼儿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准备相关美术作品的信息资料,如作者、创作年代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作品的色彩、形状、构图等基本元素。
2. 欣赏:教师带领幼儿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情感和创作背景。
3. 创作: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运用绘画材料进行创作,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欣赏美术作品时的反应,了解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评价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色彩搭配、形状构图等,了解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展示和交流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引导法,鼓励幼儿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提出问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运用分组讨论法,让幼儿在小组内交流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心得,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采用示范法,教师在创作环节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幼儿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美术作品中的主题、情感和创作背景。
八、教学时间1. 导入与欣赏环节:10分钟2. 创作环节:15分钟3. 展示与评价环节:5分钟九、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等活动,拓宽幼儿的美术视野。
大班欣赏美术教案

大班欣赏美术教案教案主题:大班欣赏美术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2. 通过观赏美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3. 提供展示幼儿自己作品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1. 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图片;2. 彩色画笔、纸张、彩色纸、剪刀等制作美术作品的材料;3. 报纸、海报等用于制作展示墙;4. 讲台、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在幼儿入场前,在教室的展示墙上贴上美术作品的图片,并配上短句描述。
第一部分:美术观察1. 展示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图片,例如油画、水彩画、版画等,并向幼儿解释每种作品的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2.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美术作品,帮助他们发现其中的细节和艺术元素,如颜色、线条、形状、纹理等。
3. 通过问答和互动,促使幼儿表达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想法,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第二部分:美术创作1. 提供给幼儿一些简单的美术创作材料,如彩色画笔、纸张和彩色纸等,并向他们解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材料。
2.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剪纸等方式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3. 在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提高技巧。
第三部分:作品展示1. 设立一个专门的展示墙,将幼儿的美术作品贴上去,并在旁边写上每个幼儿的名字和作品的简要说明。
2. 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幼儿参观展示墙,让幼儿有机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听取他人的评价和赞赏。
3. 组织一次小型的美术展览活动,邀请其他班级和学校的师生参加,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大班欣赏美术的教学活动,幼儿不仅能够观察和欣赏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还能够通过创作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同时,本活动也为幼儿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欣赏,了解和感受美术作品的美。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剪纸等。
2. 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如观察、描述、讨论等。
3. 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剪纸等。
2. 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准备展示桌和展示架。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美术作品,让幼儿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 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如观察作品的颜色、形状、线条等,描述作品的内容,讨论作品的意义等。
3. 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其他幼儿欣赏和评价,鼓励幼儿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通过幼儿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通过幼儿作品的质量和创意,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美术作品展览,让幼儿的家庭成员和社会公众一起欣赏幼儿的美术作品。
2. 开展美术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美术创作和欣赏。
3. 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家工作室,让幼儿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美。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个人喜好和意见,鼓励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在引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时,不要给出固定的解读,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理解和欣赏作品。
3. 在幼儿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时,要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限制幼儿的创作方式和内容。
八、教学资源:1. 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资源,收集和整理适合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和相关信息。
2. 与其他幼儿园或美术机构合作,共享美术教育资源和经验。
2024年美术欣赏教案大班5篇

2024年美术欣赏教案大班5篇美术欣赏教案大班篇11、通过欣赏作品,领会画面中所呈现的自然风光之美,体验盲女用心去感受的宁静。
2、在音乐与环境的艺术氛围中用心去想象、感受作品的意境与人物的情感。
3、能对盲女的处境产生深切的同情,愿意给予生活中的盲人关心与帮助。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1、柔美的音乐(最好是关于大自然),眼罩人手1副。
2、油画棒、白纸、记号笔、教学挂图:《盲女》。
一、出示教学挂图《盲女》,播放音乐,师幼共同欣赏。
1、引导幼儿观察整体画面。
师: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幅图画,看看图上有什么?(两个小女孩、彩虹、原野、牛羊、飞鸟、鲜花、蝴蝶)地上有什么?(草)远处是什么?(村庄)2、师:这幅画的颜色怎么样?你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觉?3、引导幼儿讨论画中人物的关系。
师:图上的两个女孩是谁?为什么有个小女孩闭着眼睛呢?4、师:这个小女孩眼睛看不见,我们叫她盲女。
请你们猜猜坐在盲女边上的小女孩在做什么?5、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表情,体验盲女的用心感受。
师:盲女的眼睛看不到,她能感觉到这些美丽的风景吗?(可以,眼睛看不见,可以用耳朵听)6、师:除了听,她还可以怎么感受呢?她会摸到什么?她会闻到什么?二、教师创设有艺术氛围的环境,引导幼儿去想象、感受作品的意境与人物的情感。
师:你们见过盲人吗?盲人是什么样子的?(有的戴着眼镜,有的眼镜睁开一点点等)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讲述画面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吧!(播放柔美的背景音乐)师:亲爱的盲姑娘,轻轻地坐到这里来,用你的手去摸一摸,你感觉到柔软的草地吗?用你的鼻子去闻一闻,你闻到清新的空气了吗?你闻到花香了吗?用你的耳朵去听一听,你听到小鸟的歌唱了吗?你听到牛羊在草地上奔跑的声音了吗?你听到……还有,我要告诉你,天空很蓝,还有一道绚丽的彩虹,草地很美……(教师可以自己创编表现画面意境的文字朗诵)三、让幼儿闭着眼睛感受周围的环境,激发幼儿的爱心。
2024年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

2024年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材第四章《色彩与情感》,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象征意义、情感表达与色彩运用、世界名画色彩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的象征意义,提高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能力,激发创造力。
3. 增进学生对世界名画的理解和欣赏,提高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情感表达,世界名画色彩分析。
教学重点:色彩象征意义的理解,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彩色笔、画纸、世界名画复制品。
学具: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场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讨论颜色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色彩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分析世界名画中色彩的情感表达,如梵高的《向日葵》。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运用彩色笔在画纸上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象征意义红色:热情、勇敢蓝色:冷静、稳重黄色:温暖、快乐绿色:生机、和平2. 情感表达与色彩运用世界名画色彩分析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一幅画。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尝试用色彩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的方式;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我们的家园”。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美术元素,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表达美的能力,激发创作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元素,提高审美能力。
难点:如何让幼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纸、彩笔、水粉、画板等。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画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美丽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讨论。
让幼儿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美丽事物。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幅以“家园”为主题的画作,引导幼儿分析画作中的美术元素。
讲解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创作美术作品。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画纸上尝试用线条、色彩、形状描绘自己的家园。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小组合作创作(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幅以“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画作。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合作、分享。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引导幼儿从美术元素、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的家园”2. 内容: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和谐形状:多样、有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人”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家庭成员、活动场景等,运用所学的美术元素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但在表达美的过程中,部分幼儿还存在一定难度。
今后教学中,教师应多关注这部分幼儿,给予更多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中寻找美丽的景物,进行实地写生,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及说课稿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及说课稿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使他们乐意参与美术活动。
二、活动准备1. 准备多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剪纸等。
2. 准备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美术材料。
3. 准备投影仪、幻灯片等展示设备。
4. 准备与活动相关的背景音乐或视频。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美术作品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作品的名称和作者。
2. 欣赏环节:教师带领幼儿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剪纸等。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主题、色彩、构图等方面,并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3. 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教师引导幼儿从作品的主题、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创作环节:教师根据美术作品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创作。
如学习绘画作品的线条、色彩搭配,学习雕塑作品的立体感等。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审美感受。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美术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幼儿的兴趣和习惯。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美术作品布置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作品的价值和美感。
3. 社团活动:教师组织美术社团活动,让有特长的幼儿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美术才能。
4. 定期举办美术作品展览,让幼儿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认可。
六、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欣赏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了解他们能否分析美术作品的特点。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教学内容:大班美术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教学准备:1. 美术作品图片或海报;2. 艺术品模型(如陶瓷、雕塑等);3. 彩色纸、彩色笔、水彩画笔等。
教学活动:活动1:观赏美术作品1. 将美术作品图片或海报展示给幼儿观看。
2. 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色彩、形状、线条等特点。
3. 提问引导幼儿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想象。
活动2:感受艺术品模型1. 准备艺术品模型让幼儿触摸感受。
2. 引导幼儿用手指触摸和握持模型,感受其形态和质地。
3. 帮助幼儿用彩色纸剪纸、折纸等形式创作自己的艺术品模型。
活动3:绘画创作1. 提供彩色纸、彩色笔、水彩画笔等绘画工具。
2. 让幼儿根据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3. 鼓励幼儿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
活动4:游戏活动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美术作品进行模仿创作。
2. 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所选作品的特点和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3. 最后,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活动5:作品展示1.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或艺术品模型整理好,进行展示。
2.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礼貌意识。
3. 选取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评选和奖励。
教学延伸:1. 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参观艺术展览,并回到班级分享观展感受。
2. 组织参观学校或社区的美术馆,让幼儿进一步接触和欣赏艺术作品。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观赏美术作品、感受艺术品模型、绘画创作等多种活动形式,培养了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组织幼儿进行合作创作,并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合作,提供更多的艺术体验机会,进一步促进幼儿的专注力和艺术情感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
设计意图:对建筑、陶瓷等的欣赏与了解有利于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活动目标:
• 1.引导幼儿观看一些中外经典的的建筑,体会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认识哪些为中国传统建筑
• 2.引导幼儿通过对建筑的对称或结构等方面的观察,比较中外建筑的差异
• 3.了解中国建筑的源远流长,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兴趣,感受中国建筑的美好
• 4.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倾听其他小朋友的看法,通过此次欣赏活动提高其对美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准备并下载一些中外经典的建筑物的图片(长城、天坛、故宫、白宫、卢浮宫等)
•有关建筑背景方面的材料或有趣的故事
•幼儿日常生活中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
•准备一些建筑图案拼图
活动过程:
(1)PPT展示一些经典的中外建筑图片;
(2)引导小朋友观察对比这些建筑
•提问如:小朋友们知道以上图片都是哪些地方吗?
•小朋友最喜欢的是哪座建筑啊?
•你们觉得他们在哪些地方存在差异?
•请小朋友们根据它们的外形猜猜看哪些是中国的哪些是外国的,并说说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中外建筑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根据观察了解到的建筑的特点与风格,完成建筑图案拼图
•小朋友们动手发挥想象力画出你们所喜欢的建筑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口算题
1、23+48-12=
2、56+14+23=
3、7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