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管理的发展(2)PPT课件

合集下载

跨文化管理PPT课件

跨文化管理PPT课件
将时间看成线性与否也是区分文化的重要方 面。
美国人、德国人:线性 看病
意大利人、中东人等其他一些国家的人:非 线性
11
2021/6/20
表1 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 向理论
6大价值取向 对人性的看法
美国文化
性本善和性本恶的混合体 有变化的可能
他国文化
善或恶 很难改变
人们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身处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对时间的看法更加表 现出文化差异
一个是关于时间的导向,一个是针对时间的 利用。
中国文化:关注过去和现在,较少注重未来
美国文化:很少关注过去,基本着眼现在和 未来
这一点从中美两国创造的文学、电影和艺术 作品中稍见端倪。
10
2021/6/20
这种时间导向的另一个表现反映在做事的计 划性上。在商业运作中,在管理中,美国人 则更讲究计划性。
29
2021/6/20
自我定义不同的人在方方面面的行为表现 和对事物的反应都有所不同。其中一个方 面是对自己行为的负责态度。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西方国家的人个体主 义者为多,最典型的是美国人、加拿大人 和澳洲人。而东方国家中则集体主义者居 多,典型国家如中国、日本和印度。
看病预约
30
2021/6/20
集体主义者把自我看成群体中的一员,与 他人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脱离他人而 存在。
24
2021/6/20
练习:
用最快的时间完成20个句子,每个句子都以 “我是┈┈”开头。
(1)我是_______________. (2)我是_______________. (3)我是_______________. (4)我是_______________. (5)我是_______________. ┉

跨文化管理PPT课件教材讲义

跨文化管理PPT课件教材讲义

Arab Kuwait Saudi Arabia Oman Bahrain U.A.E
Latin America Argentina
Mexico Chile Colombia
Venezuela
Country Clusters
Far Eastern Singapore Malaysia Philippines Thailand Indonesia China Vietnam
France
9
large power distance
– authority is
HK
8
important, greater
centralization of
Singapore
6
power
India
4
Low Power Distance 权力占优势倾向
Adopted from Geert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 Beverky Hills, CA:Sage 1980
26
Japan
22
Japan
22
India
21
Taiwan
19
Culture that
German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5
Promotes
individualism, France
11
competition
rather than
UK
3
cooperation
USA
1
Individualism 个人主义
Low score prefers

《跨文化管理》PPT课件

《跨文化管理》PPT课件

精选ppt
14
一、跨文化管理理论及其形成与发展
(二)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理论中至今最具影响力的一个 理论,由荷兰管理学者郝夫斯特(Hofstede)在1980年和 1991年分别提出。
这四大因素或四个跨文化维度是: (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益)。 (2)权力距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 接受程度)。 (3)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 (4)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精追选pp求t 物质还是强调人际和谐)。15
活动方式、技术手段等物化精选pp的t 精神内容。
6
一、文化与跨文化
(二)跨文化 跨文化是指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 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 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
精选ppt
7
二、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及表现层次
(一)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 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的差异、传统文化的 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种族优越感、语言和沟通 障碍等方面。
精选ppt
4
前案例
众所周知,中国已具备了研发高科技的实力,汇集了全球的尖端技术,拥 有一大批高端人才。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发挥中国的人才优势,三星在中国设 立了研发基地——三星电子中国通信研究所及博士后工作站。三星还与清华 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签署共同培养博士后的协议,并在中国多所大学设立三 星奖学金。培养并吸纳富于智慧、勇于挑战、开拓进取的创新型人才,这为 三星人才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了让中国员工和韩国员工一样为三星 效忠,三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跨文化培训。除了比较学习中韩文化的差异和 三星的企业文化外,公司经常选派中国员工到韩国三星总部学习、进修,总 部也经常选派高层领导来视察指导,给中国员工上跨文化培训课。三星的人 才本土化战略为三星注入了更多的新鲜元素,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及中国市场的需求,进而更方便地开拓中国市场。

跨文化管理课件教案讲义ppt

跨文化管理课件教案讲义ppt

组织绩效提升
有效的跨文化管理能够提 高组织绩效,增强组织的 竞争力和适应性。
跨文化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探索
当代挑战
20世纪初,随着跨国公司的出现,人 们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和 沟通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管理 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 创新和完善。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叶以后,跨文化管理逐渐成 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学者们开始 系统地研究跨文化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
沟通与协商
03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协商,寻求
共同点。
跨文化沟通障碍的克服方法
语言障碍的克服
学习并掌握不同文化的语言知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沟通风格的适应
了解不同文化的沟通风格,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以适应对方的 需求。
文化敏感度的提高
增强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注意言辞和行为的得体性。
1 2
文化冲突的风险
识别并评估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提前制定应对 策略。
沟通障碍的风险
加强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培养,减少沟通障碍带来 的风险。
3
团队建设的风险
关注团队成员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状态,及时解决 潜在问题,确保团队稳定发展。
Part
05
跨文化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案例分析
01
02
03
提高外语水平,学习不同文化的 语言表达方式和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培训
了解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学习 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沟
通技巧。
沟通策略培训
掌握跨文化沟通中的倾听、表达 、反馈等策略,提高沟通效果。
跨文化团队建设活动
团队文化融合

跨文化管理课件教案讲义ppt

跨文化管理课件教案讲义ppt

法律合规
人力,企 业需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以避免 法律风险。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员工需求、期望和激励 方式存在差异,企业需制定针对性的管理 策略。
未来跨文化管理的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跨文化管理将更加依赖于数字化和智能化 手段,提高沟通效率和决策准确性。
详细描述
跨文化培训与开发是提升个体或组织在跨文化环境中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这 种培训通常包括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技巧培养等方面。通过系统的 培训与开发,个体或组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文化差异,提高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
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
04 跨文化管理的实践与案例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实践
跨文化沟通的技巧
01
02
03
04
尊重与包容
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和 行为方式,包容差异,避免以
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
有效沟通
在沟通中注意语言和非语言信 息的传递,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地传达。
倾听与理解
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观点,努力 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感,避免
误解和冲突。
建立信任
通过真诚的交往和合作,建立 起相互信任的关系,降低文化
响深远。
文化冲突的产生
价值观冲突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或组织可能持 有不同的价值观,导致在决策和行为 上产生冲突。
沟通障碍
由于语言、符号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跨文化沟通中容易出现误解和冲突。
利益冲突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个体或组织可能因为利益诉求不 同而产生冲突。
制度冲突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章和制度 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在跨国经营中产 生制度上的冲突。

《跨文化管理》PPT

《跨文化管理》PPT

文化维度理论的要点
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 益);
2、权力距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 的接受程度);
3、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 4、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追求物质还是强调人际和
谐)。 5、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着眼于现在还是放眼于未
来)
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 语境是指两个人在进行有效沟通之前所需要了解 和共享的背景知识,所需要具备的共同点。
▪ 这种共享的背景知识越多,具备的共同点越多, 语境就越高;反之,语境就越低。
4、联想与抽象
▪ 在用语言沟通时,同质文化中的人由于共 享的背景很多,所以常常能用倾听者通过 联想来了解自己所说的意思。这样的文化 可以称为“联想型文化”,与高语境文化 有相似之处。
2、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的相对重 要性
▪ 亚当.斯密的名著《看不见的手》说明的就 是这个意思: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 化的同时,能够实现群体利益的最大化。 而市场就是一只无形的巨手,将个人利益 与群体利益的关系自动理顺。
▪ 这当然为追求个人利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使追求个人利益者理直气壮。追求个人利 益最大化于是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最重要基 本假设。
▪ 例如“对事不对人”就是将事与人分开的 思维习惯的结果。他们常常挂在口边的一 句话就是“不要将这件事个人化”或“这 不是针对你这个人的”(Don’t take it personally)。
散漫关系
▪ 散漫关系文化中的人倾向于把所有的生活 领域都联系起来,所有的事物之间也都有 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他们来说,要 不将具体发生的事情个人化是不可能的, Everything is personal。
第三章 用跨文化理论解读外国影 片

跨文化管理的发展(2).ppt

跨文化管理的发展(2).ppt

《Z理论——美国企业 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
A组织注重硬、形式、理性和外显 管理,显得生硬、机械、正式化,缺 乏软性、柔性、人性、整合力差,组 织的凝聚力也差。
《Z理论——美国企业 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
J组织注重软、整合、人性和隐性 管理,具有有机性、非正式性、软性、 人性;注重经营思想、组织风气、企 业文化、人才开发、情报和技术开发 能力等“软件”建设。这种组织精神 上统一,士气高昂,能应付变化。
工会与企业和企业经营者不是处于对
立 的地位,而是遇事采取内部协商的方 式解决;
“观念论”的主人翁模式
中国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 员工没有主人翁的实际地位,不可能以主人
翁的态度来对待企业和劳动;(这是中国国 有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员工做事不认真, 谁也不关心企业死活的原因)
企业经理的任命制方式,造成企业经营者只
文化层次理论
2、荷兰Hofstede提出把文化比喻为洋葱的文 化层次理论: (1)最外表的一层称为象征物; (2)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 (3)第三层是礼仪; (4)最里面一层是价值观,
强皮纳斯的文化架构理论
1993年荷兰强皮纳斯提出的文化构架理论: (1)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 (2)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3) 中性—情绪化; (4) 关系特定—关系散漫; (5) 注重个人成就—注重社会等级; (6) 长期—短期导向; (7) 人与自然的关系。
《Z理论——美国企业 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
J型和A型应当在文化上相互借鉴, 吸收优点予以调整,也都能因推进企 业文化管理而得到改造。
日本松本厚治的三种典型 管理模型
日本的管理模式; 中国的管理模式; 美国的管理模式。
“企业主人”
年功序列制使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结合

企业文化与跨文化管理 PPT课件

企业文化与跨文化管理 PPT课件
7
第二节 企业文化及其管理
•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 二、企业文化的分类、功能 • 三、企业文化要处理的十个矛盾 • 四、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8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 企业文化的定义 • 企业文化的内涵 • “企业文化”的本质 • 企业文化的层次 • 企业文化的特征
9
企业文化的定义
• 定义一:“企业文化”的概念提出,1981年,美国哈佛大 学教授泰伦斯.狄尔和麦肯齐咨询公司顾问爱伦.肯尼迪合 著的《企业文化》。
22
二、跨文化管理
• 定义 • 跨文化管理的四种基本思路 • 跨文化管理的七种策略选择 • 实现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手段:跨文化培训
23
定义
• 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即在全球化经营 中,对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 理方法,在跨文化条件下克服任何异质文 化的冲突 ,并据以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 ,从而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过程。

——— 《易经》
•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最初意为耕作、培养、教育、发展 、尊重。
• 文化,即由人类创造的,经过历史检验沉淀下来的物质和 精神财富。
•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5
二、文化的特点
• 首先,文化是一个群体共享的东西。 • 其次,这些东西可以是客观显性的,也可以是主
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文化差异给跨国企
业开展国际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同国度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
、信仰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差距很大,然而文化的互补性也潜在地隐含
着跨文化的巨大优势。所以,如若有效地分析和利用跨文化优势,对
跨国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跨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跨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顺应论
1999年比利时语用学专家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 中提出了语言顺应理论。
由于跨文化顺应涉及到学习与忘却两方 面, 还由于陌生人文化身份与个人特征与 异文化的各种力量存在冲突, 因此陌生人 的跨文化经历并非一帆风顺, 可能忘却或 干脆抛掉一些旧的文化习惯。
25
小结
上述跨文化管理的文化维度系统, 把文化分解成易于辨识的要素特质,为 人们提供了观察不同的国家文化差异性 的“坐标系”,使人们在跨文化管理的 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文化维度来认识 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处理文化冲突。
跨文化管理的发展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目录
一、跨文化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跨文化企业比较管理研究综述 三、跨文化企业管理理论概述 四、国外跨文化管理的启示
美国在管理中注重的是科学因素,
而日本在管理中更注意的是哲学因 素等等。
11
研究结果
日本人没有仿造美国的管理系统
进行管理;
日本人建立了更适合于其民族文化
和环境的管理系统;
日本的管理系统远比美国已有的成功。 人们对文化以及不同文化下管理行为
的研究变得更加风行。
12
跨文化管理的定义
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即在跨文 化条件下克服任何异质文化的冲突, 并据以创造出独特的组织文化,从而 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过程。
9
美国人的发现
美日管理的根本差异并不在于表面的
一些具体做法,而在于对管理因素的 认识有所不同:
美国过分强调诸如技术、设备、方法、
规章、组织机构、财务分析这些硬的 因素,而日本则比较注重诸如目标、 宗旨、信念、人和价值准则等这些软 的因素;
10
美国人的发现
美国偏重于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考虑
管理问题,而日本则更偏重于从社 会学的角度去对待管理问题;
26
小结
文化维度系统还没有给人们提供一 个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可能依据的具 体比较模式,它还停留在抽象比较以 上,这正是文化分维度系统的不足之 处。
27
二、跨文化企业比较管理研究综述
针对上述文化维度系统的不足,一 些学者针对不同国家的文化,提出自 己具体的跨文化企业管理比较观点。
(5) 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
19
舒华兹的十大价值/需要导向理论
舒华兹在1992年提出了十大价值/需
要导向理论,内容如下:
(1)权利
(6) 普遍主义
(2)成就
(7) 仁慈
(3)享乐主义 (8) 传统
(4)刺激
(9) 遵从
(5)自主导向 (10) 安全
20
文化层次理论
1、1992年美国艾德·希恩(Edgar Schein) 提出通常的组织文化层次理论: (1)人工制品(物质形态层次) (2)信仰与价值 (3)基本隐性假设与价值
3
起源
跨文化管理起源于古老的商贸往来:
古代埃及人、腓尼基人、希腊人的海
上贸易;
文艺复兴时期,丹麦人、英国人等一
些欧洲国家的商人建立了世界范围的 商业企业集团;
中国的丝绸之路(汉、唐)、茶马古
道、郑和下西洋。
4
评价
跨文化管理活动完全取决于从事贸易
活动的商人们的个人经验;
有关文化及文化差异与相似的研究也
21
文化层次理论
2、荷兰Hofstede提出把文化比喻为洋葱的文 化层次理论: (1)最外表的一层称为象征物; (2)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 (3)第三层是礼仪; (4)最里面一层是价值观,
22
强皮纳斯的文化架构理论
1993年荷兰强皮纳斯提出的文化构架理论: (1)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 (2)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3) 中性—情绪化; (4) 关系特定—关系散漫; (5) 注重个人成就—注重社会等级; (6) 长期—短期导向; (7) 人与自然的关系。
1961年 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和斯乔贝 克提出了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1)对人性的看法; (2)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 (3)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关系的看法; (4)人的活动导向; (5)人的空间观念; (6)人的时间观念。
16
高情景文化与低情景文化
1976年美国著名人类文化学家霍 尔(Edward T.Hall )提出了高情景 文化语言和低情景文化语言分析框架。
仅仅是人类学家的事;
公司与企业还很少注意对文化及其差
异的研究跨文化管理,也还没有成为 一门独立的科学。
5
成型
跨文化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 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6
原因
二战后美国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
时的屡屡受挫;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
企业管理的成功。
7
美国的问题
13
跨文化管理的目标
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
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
管理机制;
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企业目标; 维系不同文化背景员工的共同
行为准则;
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组织的
潜力与价值。
14
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内容
跨文化分析模式; 跨文化企业管理比较研究; 跨文化企业内部管理理论。
15
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 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美国的管理理论在本土大获成功; 照搬到其他国家很难取得成功; 对异国文化差异的迟钝以及缺乏文化
背景知识是导致在新文化环境中失败 的主要原因;
不得不去研究别国的管理经验;从文
化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失败的原因。 8
美国人对日本的研究
专门介绍日本,从中总结出
好的东西;
联系美国来研究日本,进行对
比研究。
17

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1980年郝夫斯特提出了文化维度理论: (1)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2) 权力距离; (3) 不确定性回避; (4) 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
18
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10年后 郝夫斯特又重复了此前 的研究,不仅再次证实了这4个跨文 化维度的存在,同时又发现了一个 新的维度:
23
蔡安迪斯的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1995年蔡安迪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1) 个体对自我的定义; (2) 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相对重要性; (3) 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的
相对重要性; (4) 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 (5) 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程度。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