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川《教育的力量》精华摘要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精选5篇)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精选5篇)《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1近来,我潜心研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专著《教育的力量》。
伴着阵阵墨香,我陶醉在文字的海洋里。
读肖川先生的书,是一种享受。
就犹如与老朋友娓娓交谈,那么亲近、真切、理解,因为有了朋友的理解,工作中的辛苦与劳累感觉是那么值得,幸福感与成就感就会萦绕心头,努力学习、追求上进自然也成为我的一种愿望,他那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无不启发着我的思维、拓宽了我的视野。
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让人感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让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在新课程日趋深入的今天,肖川博士字里行间渗透的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犹如醍醐灌顶一般,他说的高考制度,是“全面的丰收,导致全面的平庸。
”说得真是精彩极了,“大考小考的排队分等,使学校成为造就败者的场所,进而导致厌学和恐学,导致内心的畸变和人格的扭曲。
”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育呢?肖川博士又好的告诉我们“现代社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理性精神、具有广博深厚的基础文明的教养、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自由与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概括地说,就是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群的人。
”他希望我们的教学是一种完美的教学,并且阐述了新课改下的学习方式,在我们学习新课程的同时,完全有必要好好的研读一番,因为“有效的教学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在肖川教授的《祝福教师》一文说到:“教师是一种职业,一种古老的职业,一种将与人类共在的职业。
随者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很多职业,诸如警察、军人、侦探、保安、门卫等等都将消失,但教师这个职业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将永存。
正是她,传承着人类文明的薪火。
”这段文字尤为让我感动,是啊,作为教师的我们传承着人类文明的薪火,还承载着太多家长对我们的希望和学生对我们的期望,所以我们更要用百分的努力去面对他们,这样才无悔此生。
(完整版)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利用闲暇时间,我潜心拜读了肖川教授的著作《教育的力量》。
读肖川教授的书,是一种享受,是一场思想的洗礼,让我一次次回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教育魅力。
还记得刚拿到《教育的力量》一书时,出于习惯,对着封面细细打量:黄底黑字透着庄严与素雅,温情、雅致、精道、犀利的文字如一株水墨荷花悠然盛开于心中,韵味无穷……最喜欢这种随笔形式的书,每篇文章篇幅不大,但说明问题,容易触动读者的神经,引起共鸣。
肖川教授的随笔折射着一种睿智,读他的随笔是对心灵的一场洗礼。
《教育的力量》一书从“追问教育、教育的方向、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等几方面阐述了作者对教育、教学、营造幸福人生等问题的见解。
他那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无不启发着我的思维,拓宽了我的视野。
这本书写出了教师的心声、教师的疑惑、教师的无奈和缺憾……它更像一面镜子,读的时候,让人不禁时时对照自己,我是这样做的吗?我做到了吗?……读了《祝福教师》一文,我为他文中的真情而感动。
文章说:“教师是一种职业,一种古老的职业,一种将与人类共在的职业。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很多职业,诸如警察、军人、侦探、保安、门卫等等都将消失,但教师这个职业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将永存。
正是她,传承着人类文明的薪火。
” 是啊,作为教师的我们传承着人类文明的薪火,还承载着太多家长对我们的希望和学生对我们的期待,所以我们更要用百分百的努力去面对他们。
在《祝福教师》一文中我还读到了“真诚”。
真诚来自哪里?内心。
只有来自内心的真诚才能打动人心。
诚然,教师的职业是光荣的,社会给教师很多的美誉:“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托起明天的太阳”“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但同时又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只求付出,不求索取。
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的政治和道德修养。
过节了,祝福的短信纷至沓来,祝福的字眼比比皆是,而看过太多的文章却独独没有祝福二字,文中那一声祝福已经打动了每位教师。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李玉红假期里读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力量》一书,在教师成长的策略这一章节中,肖川教授把如何通过学习有效地进行校本培训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概括为以下四点:一是:大量阅读,仔细咀嚼。
二是:深入探索,自觉反思。
三是:及时总结,着力提升。
四是:团队合作,真诚交流。
其实我们也知道,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离不开阅读,但是,读什么,怎样读,才能更快的吸收,更快的促使教师的成长。
肖川教授在他概括总结的第一点:大量阅读,仔细咀嚼中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阅读之道。
阅读那些我们熟悉的材料,一定会有新的感怀和收获。
另外阅读各科教科书,你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提及、渗透别的课程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理解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世界完整的理解。
还有一点,你的学生还可能越来越崇拜你,因为你不仅会教一门课程,还知道那么多别的学科知识,一定认为你是个知识渊博的老师。
阅读优秀教育刊物也十分必要。
这些优秀的教育刊物能够比较及时反映教育界同行们对教育最前沿问题的思考,会推动你的思考和探索。
另外,要阅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润生命的书,特别是文学作品和思想随笔。
那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会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温暖、丰富、细腻、鲜活和磊落。
如何阅读呢?肖川教授的经验是:要仔细地咀嚼,再三的品味,反复的推敲,需要掩卷沉思,一些经典的篇章和段落要熟读成诵。
肖川教授还告诉我们: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及时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我们就获得成长。
团队合作,互相真诚的分享和交流,能促进团队成员彼此的成长。
肖川教授认为:“广泛阅读,仔细咀嚼;深入探索,自觉反思;及时总结,着力提升;团队合作,真诚交流,”这是最经济、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促进教师成长的策略。
我赞同,你认可吗?。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通用4篇)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通用4篇)《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通用4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通用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1我读了《教育的力量》这本书,深深地被肖川教授那优美的文笔、深邃的思想所折服。
“他的随笔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或似淡雅的香茗,或胜陈年的烈酒。
”我感觉,读肖川老师的随笔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教育的享受。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精灵,它产生于刹那之间,却可以定格成为永恒。
它不会因为你富甲一方而需要他,也不会因为你一贫如洗而不能拥有它。
它如夏花灿烂,如春风温暖,它是清冽的甘泉,是心灵的阳光。
它,就是微笑。
”清丽、灵动的文字犹如春风拂面,让人倍感温馨。
确实,微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沟通彼此的心灵,能使人产生信心和力量,能使人心情舒畅,振奋精神。
要知道,您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幼儿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
《微笑是一种力量》这篇随笔是我最喜欢的文章,让我懂得作为老师,我们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们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如果说微笑是一缕春风,那么它会吹散淤积在心头的阴霾;如果说微笑是一抹阳光,那么它能温暖因受伤而苦闷的心;如果说微笑是一剂良药,那么它能让孩子在心底写下一份自信。
莎士比亚说过:如果你一天中没有笑一笑,那你这一天就算是白活了。
所以说,微笑会给你一种友好、安全的感觉,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人心的距离,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快乐的、拥有友谊和财富的人,你就把智者的微笑写在脸上,把愚者的冰冷的面孔摔到一边去吧!微笑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暗示和期待。
微笑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师的种肯定。
微笑是对学生爱和关注的最好阐释。
读一本好书犹如品一杯香茗,翻书细读之间美妙的感觉绕着指尖,停在唇边,好不惬意,《教育的力量》就是这样一本书。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9篇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9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9篇》,希望能够帮到你!《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篇1在《教育的力量》中肖川先生执着的相信: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教育的力量第七章读后感。
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读着这段文字,我浮想联翩: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喜欢那些听话的孩子,希望每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而对那些另类学生往往视为调皮,或不可理喻。
其实想想,真正推动科学或某一领域科学发展的,往往是那些富有个性的孩子。
爱迪生被老师视为捣蛋生被驱赶出学校,发明出的电灯却照亮世界;达尔文童年成绩特差,却对花草昆虫痴迷忘返,被老师认为智力有问题,在母亲的引导下最终成为著名的生物学…一个人在某些方面也许是白痴,但他在某一个领域却往往有绝对的优势。
这正如人们所说:当上帝给你关闭了一扇窗,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可能千篇一律都成为龙。
做父母的也好,做老师的也罢,只有充分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性,为孩子编织孩子自己的梦。
是乔木就让它长成最好的乔木,是小草就让它长成最好的小草,只有这样,教育的百花园里才会五彩缤纷,百花竞艳!孩子们才会在适合自己的一片天空下茁壮、快乐的成长。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我认为前提是每个教师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教师没有了个性,他的教学就成了没有个性的教学,没有个性的教学又怎能在教学中创新,教学中没有创新有怎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每个教师都应该是独特的,我希望我能成为我自己,成为独特的那一个。
前几天的一次午自习,我在教室改作业,当我改到党海川的作业时,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字又宽又大,格子塞得满满的。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

《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5篇《教育的力量》收录的文字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社会、人生和教育问题的明睿洞察,对教育理想的热切追求,对人类不灭良知的深沉呼唤,对人生当有境界的祈望与希冀。
下面是收集的《教育的力量》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肖川教授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要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言语去表达。
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是啊!教育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作为教师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个道理,但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做法却仍是肤浅。
在讲授《四季》这一课,提到一年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时,有个学生问“老师,一年为什么会有四个季节呢?”我不假思索的回答“因为地球的公转啊。
”当孩子听到我的答案时,是一脸的迷茫点了点头。
看到孩子脸上的表情我不仅反思自己,我的答案对孩子来说是天书,孩子不明白,我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查书,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对!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镜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自己去“想”,更要发展学生的思考思维和研究探索的意识与能力。
我们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发表意见,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研究与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高品质的。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也只是“想想”而已,由于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所以不能驾驭课堂,更不能做到游刃有余,从而造成课堂效果不满意。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深入思考和潜心研究,才能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育的力量》原文、注释与翻译

《教育的力量》原文、注释与翻译教育的力量原文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能够塑造个体和社会的力量。
教育可以开拓人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破除偏见,促进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教育的力量体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通过研究过去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其次,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通过研究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人们可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些技能和知识将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再次,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提供适当的资源和环境,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发展独特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将为社会带来新的思想和解决方案。
最后,教育可以促进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他人的尊重。
这种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将引导人们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注释与翻译- 重要驱动力:imperative driving force重要驱动力:imperative driving force- 传递:transmit传递:transmit- 塑造:shape塑造:shape- 眼界:perspective眼界:perspective- 思维能力:thinking ability思维能力:thinking ability- 创造力:creativity创造力:creativity- 偏见:prejudice偏见:prejudice- 多元文化:diverse culture多元文化:diverse culture- 体现在:manifest in体现在:manifest in- 经验教训:lessons learned经验教训:lessons learned- 职业发展:career development职业发展:career development - 社会的繁荣:societal prosperity社会的繁荣:societal prosperity- 创新能力:innovation capacity创新能力:innovation capacity - 激发:inspire激发:inspire- 解决方案:solutions解决方案:solutions- 社会责任感:social responsibility社会责任感:social responsibility- 正确的价值观:correct values正确的价值观:correct values - 道德准则:moral principles道德准则:moral principles- 社会公益事业:social welfare社会公益事业:social welfare 翻译The Power of EducationOriginal TextEducation is a significant driving force behind human progress. It is not only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but also a force that shapes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 Education can expand people's horizons, cultivate their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Through education, we can eliminate prejudices and promote understanding and inclusiveness of diverse cultures.Secondly, education enhances people's skills and expertise. By studying different subjects and fields, people can acquire problem-solv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hese skills and knowledge contribute to individual career development and societal prosperity.Furthermore, education fosters people'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By stimulating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providing suitabl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 education helps them develop uniqu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Thes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will bring new ideas and solutions to society.Lastly, education promotes people'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oral values. Through education, we can impart correct values and moral principles, cultivate students' concerns about social issues and respect for others. Thi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oral values will guide people to contribute to social welfare.。
教育的力量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再次拜读肖川老师的《教育的力量》这本书,像再次聆听智者谈心。
书的封面有这样一段话:“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多么振奋人心的话语,这不正是我们教育者需要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吗?它像一盏明灯,为我的教育导航。
肖老师那灵动的文字在向我召唤,洗涤了我的大脑;那朴实的实例让我心悦诚服,不断改变着我的教学行为;想想自己没有规划,懒于思考,整天穿梭、忙碌于繁琐的事情,实在是惭愧。
《教育的力量》是一本随笔集,正如肖川博士自己所说的,随笔就在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
但我却要说,肖川博士的随笔有别于一般人的随笔,他的随笔更具有思想性,思想在于他对教育教学的深刻思考中,思想在于他对新旧课程的透彻分析和诠释中,思想在于他对完美教育的无比坚定的信念中。
他的随笔折射着一种灵性,时刻有灵感的火花在闪烁;他会让你头脑中那些深藏已久的言语一下子迸出来;“他的随笔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或似淡雅的香茗,或胜陈年的烈酒。
”的确,读肖川的随笔是一种享受,一种教育的享受。
《教育的力量》篇篇都是美文,篇篇都给人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在《幸福的意蕴》一文中这样描述:幸福的时候我们总是渴望向关爱我们的人们展示我们的心绪——那澄静、清明、亮丽、鲜活的心绪。
这时,自己感到有一种东西在心中悄然涌动,就像一个容器里盛满了液体,而容器里却有一个物体缓缓得膨胀,这液体便不有自主流溢出来,将幸福向外传播。
《幸福的意蕴》揭示:心灵是一份奇特的账本,他只有收入没有支出,因为真诚的奉献是不求回报的,然而他总是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生活像我们昭示:当我们用真诚的言论和行动去振奋别人的同时,同时也振奋了我们自己;当我们用广博的爱心去温暖别人时,也就温暖了我们自己。
幸福,不过是一种体验。
真正的幸福,使我们对自己充实、丰富、纯洁、高尚的精神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川《教育的力量》精华摘要
一、教育的力量
真正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
二、语文教学的目标与策略
(一)对语文三个层面的理解
1、语意——文字。
2、语言——文学。
3、语境——文化。
(二)语文教学的目标
1、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词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预感就是我们对于直觉水平上的理解和把握,包括语言的节律感,比如好的表达我们会有行云流水的感觉。
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就很难培养良好的语感。
因此,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语言词汇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2、发展学生对作品的鉴赏力。
我们所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眼光。
眼光值得就是良好的判断力,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鉴赏力。
3、帮助学生丰富文化的底蕴。
文化底蕴包括学识的积累,情操的陶冶,人格境界的提升等等。
尽管所有课程都应该服务于这一目标,但语文课由于它自身的特征更应该在此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这包括通过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学习,充分挖掘课文的思想和美学内涵,去陶冶学生,培养他们审美的鉴赏力,发展学生崇尚真理与学问的品质,配延续他们具有敏感的开放的内心,引导学生树立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等。
(三)语文教学的策略
字词句段篇(就语文教学的学习内容而言),听说读写思,整体感悟,细处摄神。
许多作者都说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不要上成思想品德课,科普课。
像《鲸》一篇文章,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让学生了解鲸是个巨型的哺乳动物,而是重在通过这篇文章学习怎么向别人去介绍、刻画一个东西,认识一个事物。
词汇的积累,句子的积累也很重要。
学习的基本途径就是听说读写。
听往往被忽视,上课时往往是老师说上半句,学生说下半句。
我觉得在小学高年级以后,你可以连续几分钟说一段精致的话,培养学生认真听的品质。
包括对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也强调用高品质,规范的,优雅的语言与他交流。
他就会慢慢学会换一套语言去思考和表达。
说,给学生说不同的话,同时自己要有话题空间。
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创造话题空间让学生有的可说。
读,包括快速阅读,浏览等等,写则包括改写,续写和创作。
整体感悟,我们如果对文章进行肢解就不能很好的鉴赏。
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再品词品句。
教育就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森林就是大的背景,包括作者的倾向,文章所存在的生态。
文章不能虚假。
大家也有虚假的作品,与时代背景、政治文化有关。
整体感悟要注重文化生态。
如《岳阳楼记》也是美文,但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看来就缺乏平等思想,没把自己放在普通的国民位置上,这与政治、心理、精神上的特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桃花源记》中对理想社会的理解,它里面就没有公平,公正的东西,无非是良风美俗,人际和谐。
在今天看来,一个理想的社会包括政治民主,社会公平,个人自由和经济繁荣这四个要素。
这个桃花源只是一个宁静、祥和、安逸的环境,按鲁迅先生的说法,那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做稳了奴隶的太平盛世。
树木是什么?就是细节,细微的地方。
所以语文教学具体的策略就包括浏览。
快速浏览也是一种技能。
我从上中学时一直到现在都有一个本子积累一些词。
像好多从港台来的词:考量,打磨,打造……我觉得这些词都很好,内涵比较丰富。
还有一个便是批判性阅读,就是指去发现作者是怎么取材选材,布局谋篇的,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思想和情怀。
对于实现整体感悟很重要。
因为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是美文,是可以朗诵的,所以提高教师的朗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的范读也包括朗诵,你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你比他读得好的地方在哪里。
教育的要求很多时候是通过教师的示范体现的。
你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的榜样。
教学中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复述。
任何一个文体都是可以复述的,他是认知加工非常重要的方式。
写,包括仿写,续写,改编。
像小学课文《丑小鸭》就可以进行续写。
假设丑小鸭回到它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它的邻居会怎么对待它,它又会怎么对待曾经轻视过它的邻居,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就是续写。
让学生们谈阅读的体悟,学习完有什么感受,戏剧的表演。
任何一节课都可以有一个回顾和分享。
以上就是语文教学的策略。
精彩书摘
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姓陈的女同学,长得非常瘦小、单薄,很明显属于营养不良(这是我上了大学以后才意识到的,当时根本意识不到这点)。
有一天,她的同桌说她身上有味,于是就有一些调皮的男同学羞辱她。
后来,经常趁老师不在场,诸如课间休息的时候,一些同学便以从她身边走过,就说她身上的味道难闻,于是就打她,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拿她取乐,你一下我一下,好像根本没有人在意她的感受。
她也不回手,任由同学欺侮,她一般都是趴在桌子上哭。
这种情况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我们小学毕业(当时学制是小学五
编辑推荐
我敢肯定地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迷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自由社会的建设者。
《教育的力量》是肖川教授近20年来创作的教育随笔的精选集。
信息反馈: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或者图片不准确,欢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