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技能训练之逻辑强化只是分享
日中口译教学中的逻辑训练

日中口译教学中的逻辑训练摘要:文章以日语口译初学者为例,探讨日语口译中接续词对原文逻辑理解的重要性。
多数初学者往往对接续词的重视程度不高、理解不准确,从而导致译文出错。
日中口译教学和训练中,需要加强接续词的练习,通过接续词厘清原文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日中口译;接续词;逻辑训练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5-0243-03收稿日期:2019-06-10作者简介:晏昭平,江西农业大学。
一、引言口译过程由听取信息、理解、表达三部分组成(塚本庆一,2005:45),在理解环节,译员既要理解讲话者的说话内容,还要厘清话语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再转换成译文输出。
这一过程中除了要求译员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母语水平外,还需要译员有较好的逻辑分析能力,以预测讲话者将要说的内容、分析原文逻辑、输出地道的译文。
若译员自身对原文的逻辑理解不清,则可能导致译文杂乱无章甚至错译。
因此对口译逻辑记忆的训练是口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同的文本其逻辑展开也有区别,鲍刚(2005)分析了叙述语类、介绍类、论证类、联想类语篇类型的逻辑结构,各种类型的文本其逻辑展开均有各自的特点。
口译前了解文本类型,可以预测逻辑的展开,有助于记忆。
在日语中,原文逻辑的展开除了与语篇类型有关之外,日语接续词也承担了逻辑展开的作用。
在日语口译中,为厘清讲话者的逻辑,多数情况下需将重点放在原文的接续词上。
通过日语接续词可判断话题的承接和转折等逻辑,从而有助于译员厘清前后文的关系,并预测后文的内容。
本文以日语口译初学者的练习译文为素材,分析初学者对原文逻辑处理时易出现的错误,并探讨日语口译教学中如何对初学者开展逻辑训练。
二、日语口译初学者的逻辑处理本文口译练习者为日语本科三年级学生,均是在完成本科一、二年级基础日语阶段后开始接触口译。
挑选的译文多数是因没厘清原文前后关系而出现差错。
为尽可能避免由于日语语言水平不足而导致原文内容听辨不出,进而影响口译质量的情况,在开始口译前均提前给学生列出了原文中的一些名词和动词,并要求作快速反应。
快速提高口译能力的方法

快速提高口译能力的方法口译是一项要求高度集中和良好技巧的任务,对于想要在这个领域中快速提升能力的人来说,有几个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您在口译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以下是几点建议,可帮助您提高口译能力。
1. 建立扎实的语言基础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口译员,良好的语言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您需要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能力,特别是在目标语言中。
通过多听、多说和与母语人士交流,您可以提高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另外,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词汇和术语也是很重要的。
熟悉法律、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专业词汇将使您能够更准确、流利地进行口译。
2. 提高记忆和注意力口译涉及大量的信息处理和临时记忆,因此,提高记忆和注意力是必要的。
您可以通过多做记忆训练和专注力训练来增强自己的能力。
例如,可以练习背诵短文或数字,并逐渐增加难度和长度。
此外,使用一些记忆技巧和方法,如关联记忆和分组记忆,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
3. 增加对文化和背景知识的了解口译不仅仅是对语言的翻译,还需要对文化和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熟悉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制度、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信息。
因此,建议您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献,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扩展自己的视野。
4. 注重练习和演讲技巧口译很大程度上需要灵活的口语表达和流利的演讲技巧。
通过反复练习和模拟口译场景,您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和专业演讲的能力。
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练习材料和模拟考试,尝试进行口译练习,并尽量模拟真实的场景,以增加对实际工作的适应性。
5. 多参与实践和专业培训实践是提高口译能力的关键。
参与实际口译工作和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经验和技巧,还可以接触到更多专业的口译人士,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巧。
此外,参加口译培训班和研讨会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系统地学习口译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总结要快速提高口译能力,需要全面提升语言水平、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加对文化和背景知识的了解,并通过练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口语表达和演讲技巧。
口译中的逻辑分析

口译中的逻辑分析口译训练的三阶段和话语的六种类型口译是一种技能,而不是一种知识或理论。
作为一种技能,只有通过大量训练和实践才能充分掌握.因此,口译课除讲解必要的理论和技巧外,其重点应放在大量的操练上,使学生通过反复训练,逐步掌握口译技巧。
口译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听与理解阶段,主要解决听什么、理解什么的问题。
要让学生学会启动认知知识,根据语境、交际环境和交际主题等理解篇章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听辨语义;二是记忆阶段,主要解决如何把理解的内容记忆下来。
要让学生逐渐学会跟踪讲话人的思路,通过视觉、感觉、形象、顺时、线性、类比等记忆方法。
或者利用笔记把可唤起记忆的意义载体记录下来;三是表达阶段,主要解决如何借助笔记的提示把理解了的内容表达出来.口译训练应特别重视记忆训练。
人的记忆按其内容可以划分为文字记忆(指将材料逐词逐句地加以背诵的记忆方式,如背诵一篇文章)和内容记忆(指对材料进行有意义的加工,记忆其思想为“长久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类.所谓“长久记忆”是指一种长期保持信息的记忆,也叫潜在记忆或被动记忆。
这相当于译员平时学习积累的知识、经验,事前准备的背景知识、专业知识、词汇术语。
所谓“短时记忆”是指信息储存一两分钟的记忆,也称为操作记忆或积极记忆.译员临场运用的主要是靠短时操作记忆,同时把潜在记忆转化为积极记忆。
由于口译的任务是用目的语重述来源语所表达的内容,即:用与来源语完全不同的词汇、句型来表达来源语所表述的意义,因此译员在倾听他人讲话的同时必须立即忘掉来源语的用词,用大脑快速地分析并记住来源语的全部意思。
由此可见,口译中,译员对来源语所表达内容的记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个人的记忆力固然与先天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但人在自己的先天记忆面前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增强记忆力。
最有效的记忆辅助手段是口译笔记.译员之所以能把几分钟的讲话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是因为思想或口译中的交际意义都可以用某种载体(符号)存储在译员的记忆之中。
口译课程英语心得体会(实用18篇)

口译课程英语心得体会(实用18篇)英语课程心得体会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在新学期开始前,我们参加了《英语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
在聆听了关于新课标的讲座之后,我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与评价的要求,进一步理解了中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
以下就是我这次参加英语新课标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一、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注重评价激励。
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
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还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
活到老,学到老。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三、改进教学方法、渗入情感教育。
当今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要达到这些任务,首先,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其次,应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情绪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越好。
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展多调动学生,教学生怎么做,指导他们,服务他们。
四、学会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只粉笔,一本书”的局面。
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处理:整合、增加或删除。
当然这一切要根据课程目标和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才对课程内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
口译中的逻辑思维培养教学研究

教授讲坛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口译中的逻辑思维培养教学研究陈喜华(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摘要:口译工作的即时性和多任务性决定了译员需要具有极强的理解能力和极快的反应速度。
这种言语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就是口译中逻辑思维。
为此,笔者开展了将逻辑思维的训练融入口译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即听辨、笔记、转换中的教学实验,实验持续三个学期,结果证明逻辑训练对学生整体口译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逻辑思维;口译教学;听辨;笔记;转换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9)16-0011-031引言口译是英语专业学生高年级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都相当重视,然而学习的过程却十分艰辛。
许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难度很大,学习了两个学期以后还是感觉翻译起来很吃力,不是听不懂就是表达不出。
现有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口译技巧教学,另一种是口译题材教学,其中技巧教学是多数口译研究主张的方向,然而长期的口译教学中笔者发现单纯地进行基础的口译技巧训练固然重要,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学生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应用于口译技巧的各个环节至关重要,为此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工作。
2口译中的逻辑思维相关研究在这里首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口译教学中应该培养的逻辑思维。
口译中的“逻辑思维”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逻辑思维。
由于口译这一翻译活动的特殊性,需要译员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整合意义,进行理解,分析,转换等多个环节的脑部思维活动,最后才能顺利产生译文,即时性和多任务性决定了译员需要具有极强的理解能力和极快的反应速度。
这种言语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就是口译中逻辑思维的主要特点。
实际上,早在十几年前,黄源深教授就提出了外语系学生的“思维缺席”,可见思维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很多学者就口译教学提出在培训思维方面的创新改革,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思维科学和翻译学结合的宏观考虑(方梦之1992);2)从翻译过程的角度论述各种思维形式和特点(冯百才1994);3)探讨语言思维差异并指导翻译实践(王玉章2001);4)翻译教学中翻译思维能力的培养(曾利沙2006)3口译中的逻辑思维培养的必要性目前的口译教学中对学习者本身的关注还是很不够,尤其是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口译思维过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如何提高英语口译水平

如何提高英语口译水平要想提升英语口译水平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注重词汇习得和记忆的完整性;加大输入,提升英语表达的自动化程度;向他人学习并勇于革新,提升翻译能力。
1、注重词汇习得和记忆的完整性。
依据认知理论的信息处理原则,学习者作为认知活动的主体,他已有的知识结构在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言语理解的认知过程中,语言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对语言输入进行感知、领会、深入与综合。
当前输入的言语信息要与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信息相整合,才干得到理解。
如果缺乏相关信息,或者未能激活记忆中的有关信息,就不能或难于实现对言语的理解,更不用说用译语来进行再创造了。
2、加大输入,提升英语表达的自动化程度。
口译考核同学英汉双语的转换能力,即通过听音获得信息,经过思维对获得的信息加工和重组,然后用译语输出。
这项任务只有在很强的口头交际能力之下才干完成。
如果说英译汉的关键在于抓住意义,那么汉译英的要害则在于表达的完整和通畅。
要想译出清楚、准确、地道的英文句子,比较好的办法莫过于透彻了解和掌握英语族人的思维方式,再进行有效的模仿,因为一切语言活动都是从模仿和记忆开始,然后慢慢进入创造性活用的阶段的。
长期不懈的模仿和记忆,能够提升讲话的速度和表达的自如性,建立心理优势,排除焦虑情绪。
3、向他人学习并勇于革新。
初学翻译的同志一方面可多读些英汉对照类阅读材料或有汉语解释的英语读物;另一方面还可依据译文类杂志上提供的某篇译文的原文出处去查找到相应的原文,继而进行对照阅读。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学习和汲取他人在理解原文精神和翻译表达等方面的长处,促进翻译能力的提升。
如果是自己选择题材进行翻译,当碰到问题难以解决时,要虚心向他人求教。
另外常常阅读一些有关翻译技巧的书籍,也有助于翻译能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还要有敢于革新的精神。
在翻译过程中,既不能拘泥于别人提供的译文,也不能受囿于以往形成的条条框框。
随着翻译能力的不断提升,可以依据翻译标准的要求去创造新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完善翻译工作。
口译中的逻辑分析介绍

口译中的逻辑分析介绍口译中的规律分析指的是对讲话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纵向分析是指分清关键信息和帮助信息,即找出规律的层次;横向分析则是明确各信息点之间的规律关系,如因果关系、对比对比、举例说明等。
规律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透彻地理解原语讲话的内容,对信息的点(详细的信息内容)、线(各点之间的联系)和面(即整体概念)进行全面的把握,以便于记忆和表达。
信息经过分析加工,便能在记忆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规律分析练习可分为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练习。
纵向分析的训练方法和概述练习有些类似,但侧重点不一样。
纵向分析要求进行规律分层训练,即在听完一篇讲话后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讲话的中心内容,这是规律的最上层;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讲话人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其次层关系;而每个方面又详细谈了些什么,这是规律的下一个层次。
将信息一层一层地剖析下去,形成一个清楚的规律线路图,然后根据规律线路对原语讲话进行复述,复述时不必拘泥于原语的挨次和结构。
横向分析的练习则要求我们找出信息之间的规律关系。
一般的信息结构都遵从肯定的规律关系模式,如:概括(generaliz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因果(cause-effect)、对比对比(compare amp; contrast)、根据时间、空间、步骤、重要性的挨次排列(sequencing)、列举(simple listing)、提出问题-解决问题(problem-solution)等。
找规律关系可以依据线索词汇,如英文里表示概括关系的线索词汇有:to sum up,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in brief, in short, on the whole等;表示挨次的词汇有:first, second, furthermore, before, preceding, during, when, finally, meanwhile等;表示对比的词汇有:likewise, as well as, in common with, both, similarly,compared to等;表示对比的有: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otherwise, instead, still, yet, whereas, differently等;表示因果的则有:so, since, because,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lead to等等。
口译中的逻辑分析

口译中的逻辑分析口译训练的三阶段和话语的六种类型口译是一种技能,而不是一种知识或理论。
作为一种技能,只有通过大量训练和实践才能充分掌握。
因此,口译课除讲解必要的理论和技巧外,其重点应放在大量的操练上,使学生通过反复训练,逐步掌握口译技巧。
口译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听与理解阶段,主要解决听什么、理解什么的问题。
要让学生学会启动认知知识,根据语境、交际环境和交际主题等理解篇章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听辨语义;二是记忆阶段,主要解决如何把理解的内容记忆下来。
要让学生逐渐学会跟踪讲话人的思路,通过视觉、感觉、形象、顺时、线性、类比等记忆方法。
或者利用笔记把可唤起记忆的意义载体记录下来;三是表达阶段,主要解决如何借助笔记的提示把理解了的内容表达出来。
口译训练应特别重视记忆训练。
人的记忆按其内容可以划分为文字记忆(指将材料逐词逐句地加以背诵的记忆方式,如背诵一篇文章)和内容记忆(指对材料进行有意义的加工,记忆其思想为“长久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类。
所谓“长久记忆”是指一种长期保持信息的记忆,也叫潜在记忆或被动记忆。
这相当于译员平时学习积累的知识、经验,事前准备的背景知识、专业知识、词汇术语。
所谓“短时记忆”是指信息储存一两分钟的记忆,也称为操作记忆或积极记忆。
译员临场运用的主要是靠短时操作记忆,同时把潜在记忆转化为积极记忆。
由于口译的任务是用目的语重述来源语所表达的内容,即:用与来源语完全不同的词汇、句型来表达来源语所表述的意义,因此译员在倾听他人讲话的同时必须立即忘掉来源语的用词,用大脑快速地分析并记住来源语的全部意思。
由此可见,口译中,译员对来源语所表达内容的记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个人的记忆力固然与先天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但人在自己的先天记忆面前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mes of places
• logical links with each other
• Figures of total areas
• percentage of distribution
• usage of lands
•Population / Density
•Languages
• religions
Theory and skills:
横向分析的练习则要求我们找出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的信息结构 都遵从一定的逻辑关系模式,如:概括(generalization)、分类 (classification)、因果(cause-effect)、对比对照(compare & contrast)、按照时间、空间、步骤、重要性的顺序排列 (sequencing)、列举(simple listing)、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problem-solution)等。
Location
Task A: Introduction to UK
(Comprehension & Reconstruction)
Composition
Geography
Climate
& Culture
• names of places • relation to UK
• general description • figures of annual rainfall
We commit to ..............that are the source of.................because...............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Rodham Clinton on Supporting Women's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skills:
逻辑分析练习可分为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练习。 纵向分析的训练方法和之前介绍的概述练习有些类似,但
侧重点不一样。纵向分析要求进行逻辑分层训练,即在听 完一篇讲话后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讲话的中心内容,这是 逻辑的最上层;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讲话人谈了哪几个方面 的内容,这是第二层关系;而每个方面又具体谈了些什么, 这是逻辑的下一个层次。就这样将信息一层一层地剖析下 去,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线路图,然后按照逻辑线路对原 语讲话进行复述,复述时不必拘泥于原语的顺序和结构。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Rodham Clinton on Supporting Women's Entrepreneurship
Step1: Logic
The big challenge..... is how to........ To achieve....... we need to..........And that .......... is women.
Millions of women are ....... or they are ................. We will adopt a declaration to....................
There is no doubt that ................. If we really want to achieve....... we must....
口译技能训练之逻辑强化
Theory and skills:
口译中的逻辑分析指的是对讲话进行纵向和横 向的分析。
纵向分析是指分清关键信息和辅助信息,即找 出逻辑的层次;
横向分析则是明确各信息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因果关系、对比对照、举例说明等。
逻辑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透彻地理解原语讲话的 内容,对信息的点(具体的信息内容)、线 (各点之间的联系)和面(即整体概念)进行 全面的把握,以便于记忆和表达。信息经过分 析加工,便能在记忆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找逻辑关系可以根据线索词汇,如英文里表示概括关系的线索词汇有: to sum up,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in brief, in short, on the whole 等;表示顺序的词汇有:first, second, furthermore, before, preceding, during, when, finally, meanwhile等;表示对比的词汇有: likewise, as well as, in common with, both, similarly,compared to等; 表示对照的有: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otherwise, instead, still, yet, whereas, differently等;表示因果的则有:so, since, because,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lead to等等。
Step2: Detail
Note-taking(30%)
Short-memory(70%)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Rodham Clinton on Supporting Women's Entrepreneurship
The big challenge we face in these early years of the 21st century, is how to grow our economies and ensure shared prosperity to all nations and all people. To achieve the economic expansion that we all seek, we need to unlock a vital source of growth that can power our economies in the decades to come. And that vital source is w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