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审计职能的变化的研究论文
浅谈审计工作的现状与转变

浅谈审计工作的现状与转变◊潘博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家治理与国家监督体系正在重构优化。
伴随着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新形势下,审计工作如何发挥其监督职能,并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治理,面临诸多的变革与挑战。
当前审计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从重数量体量的飞速发展,逐步转型为注重质量与效益的稳步发展。
审计工作的思路对象、技术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中。
目前的审计工作与“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一)审计工作的思路与对象方面《审计法》进行了数次修行从最初的“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到增加“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表述,再到近期《审计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增加“提高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利规范运行”的表述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审计工作的思路与对象、范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一直作为审计工作的具体目标,然而多年以来.审计大部分还停留在真实性与合法合规性审计阶段,真正实行的效益性审计少之又少。
这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不够健全有着直接关系。
审计人员的思路主要聚焦财务情况的真实性和大量违法违规问题.审计成果效果也很显著:目前审计的思路上,对于体制机制运行、政府管理体制的健全、国有企业治理及风险隐患等方面揭示还远不够;同时,面对审计对象的广泛程度与全覆盖审计的推广,审计力量十分有限,原先的审计工作重点关注的是行政事业单位与部分国有企业这些“关键少数”,部分利用公共资源的社会民间团体及其他机构、国有企业的境外资产等审计对象,则大多属于未曾审计的真空状态。
审计思路与审计对象222020年第六期实务♦2020-06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新时期审计工作的发展。
浅谈审计方面的论文

浅谈审计方面的论文审计风险管理是为达到最理想的审计效果而采取的全面、系统、综合的管理方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审计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审计方面的论文范文一:完善我国审计收费制度提高审计独立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需要依赖财务报表判断投资风险,在投资机会中做出选择,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就是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降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风险。
在审计中,独立性的保持则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基本前提。
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很多,审计收费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
本文将针对我国CPA审计收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进行简要介绍,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减少这些因素对独立性的影响。
关键词:审计收费,审计独立性,影响,对策一、我国CPA审计收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一)审计收费的支付方式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审计费用支付方式是由事务所直接向被审计客户收取审计费用,客户管理当局充当实际委托人。
这种方式导致审计人缺乏经济上的独立性,形成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上的一定程度的依存性。
在被客户掌握了经济命脉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很可能在遇到重大审计问题时受到经济威胁,为了维持自身的经营,作出顺应客户管理当局意志的妥协,从而影响其独立性。
(二)审计收费的费用额度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在我国,行业中的恶性竞争所导致的过低的审计费用会对独立性产生重大的影响:迫使事务所减少审计程序和审计时间,雇佣更多的初审人员来代替注册会计师,以损害审计质量为代价来减少审计成本,这样有可能无法查出重大的审计问题,即便发现,也有可能迫于审计费用的压力而与被审单位合谋。
(三)审计收费的费用结构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这里的费用结构指主要是指某一客户的付费占整个事务所收入的比例。
当某一或某几家客户所提供的审计收费占事务所整个费用收入总和的比重很大时,该事务所就有可能单纯从利益出发,屈从于客户管理当局的压力,将很难保持独立性。
浅谈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转变(上)

浅谈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转变(上)【摘要】内部审计部门有着监督与服务的双重职能,两者孰轻孰重一向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作为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在工作中监督与服务两者偏向于任何一方都会给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在内部审计的工作过程中应当将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的职能充分地结合起来,以服务的态度来进行监督的工作。
通过监督与服务职能的辩证统一帮助内部审计部门发挥自己的职能。
本文的结论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自身认识不清的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服务职能Abstract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have two functions: the survEillance function and the service function. There is no answer that which function is more important. As the functions of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the preference on EIther one will have great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While the internal department’s working, the surveillance function should work together with the service function.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should perform their surveillance with the service manner. By the unification of the surveillance function and the service function,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can perform it’s function well.This article is helpful to the companies which cannot give clearly level to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Key words: internal audit, surveillance function, service function目录一、序言 (1)二、文献回顾 (1)三、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职能 (1)(一)监督职能 (1)(二)服务职能 (2)四、“监督”职能与“服务”职能之间的关系 (3)(一)“监督导向型”模式下两者的关系 (3)(二)“服务导向型”模式下两者的关系 (4)(三)“监督”与“服务”并重 (4)五、案例分析 (5)(一)、案例介绍 (5)(二)、案例分析 (6)六、总结及对内部审计部门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建议 (7)(一)总结 (7)(二)对内部审计部门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建议 (7)参考文献 (8)一、序言在很久之前,刚开始学习审计课程之时,就有许多的声音强调要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以保持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公正、公平、不受挚肘。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于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确保国家财政资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行政事业单位能够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更好服务的首要前提,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惩治贪污腐败体系的有力途径。
本文立足于内部审计的作用和意义,简单阐述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弊端,并根据笔者多年的内部审计工作经验制定出内部审计职能转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0.引言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履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和执法监督职能的系统,是行政管理体系中最终的主体部分。
在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中,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社会效益、树立政府威信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中规范财务管理、确保国家资金安全的控制管理工作,必须以最高的审计要求进行革新和改造。
尤其是当前内部审计出现了许多弊端,迫切要求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使行政事业单位单位的内部审计向管理控制和风险控制方向发展。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分为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两个部分,是为了提高社会效益,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发展为服务宗旨的组织机构。
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性质的公益社会组织,以履行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执法监督职能为主要任务,是国家直接拨款建设,以维护社会公共治安、开展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公益组织,其代表的是国家和政府的形象。
内部审计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进行监测和审核的工作,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财政活动和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和履行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遵从国家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结构优化,从而将国家的财政资金运用到正确的途径,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提升为人民服务质量。
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职能变化与发展

理水平服务 , 提高经济效益 服务 ,二、 审计 风 险对 审计 工作 的重 要 性
要 。风险基础审计属于开放式模 型,这不仅体现在具体单个项 目 上与客户的相互沟通 ,而且从更高层次上讲 ,还反映在审计 目标
的不断演变方面。 ( ) 三 风险基础审计在我 国的应用与审计 实践 的完善 一 是 充分重视对被审计单位情况的了解 ,扩展审计证据范围。风险基 础审计的应用 , 要求将 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看作 是减少审计 风 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 注册 会计师通过 了解 , 形成对被审计 单位固有风险 的评价。这些风险的评估 ,是注册会计师确定企业
( ) 一 审计 风险与审计重要性和 审计证据 的关 系 一是审计
风险 与审 计 重 要性 的 关 系 。 审计 重 要性 就 是 错 报 的 可 容 忍 程 度 , 其量 化 标 准 即重 要 性 水平 , 即在 重要 性 水 平 之 内 的错 报 ,是可 以
接受 的。评估审计风险与审计罩要性之 间是反向关系,即评估 审 计风险越高 ,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越低,这样才能保证终极审 计风险侄一定水平内。_接受审计风险 与审计重要性 之间是正向 f 『 关系 ,即可接受审计风险越高 ,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 ,这样
事物现有的职能 。内部审汁的职能是由内部审计 自身的条件和所 处的外部 环境 所决定 的。以两方 内部审计 为例 , 内部 审计 发展 在 的三个阶段 上, 内部审计具有不 同的职能。现代 内部审计产 生的 初期 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经营层次 的增多, 企业 企业管理 当局更
加 关一 分 支 机构 编 写 的 财 务报 表 的 真 实性 和 企 业 财 务收 支的 合 规 t 2 ,
状 况 。与 账项 基 础 审 计 、制度 基 础 审计 相 比 、风 险 基础 审 计 具有
国家审计职能优化研究

国家审计职能优化研究国家审计职能优化研究近年来,国家审计在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治理环境的变化,国家审计职能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此,对国家审计职能进行优化研究,是提升其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关键所在。
国家审计作为一项监督和服务政府的重要职能,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首先,国家审计机构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专业能力和素质,确保审计人员具备全面、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审计制度和程序也需与时俱进,强化作为监督职能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准确。
其次,国家审计应更加注重预防和纠正问题,而不仅仅是事后追责。
审计可以通过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早发现和防范潜在风险,减少经济损失。
此外,国家审计还应建立完善反馈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审计结果和建议,推动问题的整改和提升治理能力。
第三,国家审计在信息化方面的优化研究也非常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挖掘,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信息化还可以实现审计结果的全面公开和透明,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财务和资金使用情况,提升社会信任度和满意度。
此外,国家审计机构还应与其他监督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工作的互补和协同效应。
国家审计可以与财政部门、监察委员会等各级政府监督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和协作,共同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最后,国家审计应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审计经验和做法。
国家审计机构应加强与国际审计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参与国际审计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高中国国家审计的国际影响力和声誉。
综上所述,国家审计职能优化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注重审计机构建设、问题预防和纠正、信息化发展、协同合作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
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国家审计职能,才能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综上所述,国家审计在优化治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审计方面的论文

关于审计方面的论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审计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纠正财务报表中的错误,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风险控制。
本文将探讨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流程以及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是指由独立的第三方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记录和财务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过程。
审计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完整,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审计流程三、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 内部控制评估审计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其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财务风险。
2. 决策支持审计师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审计师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和风险,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3. 风险管理审计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财务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通过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可以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4. 合规性检查审计师会检查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通过合规性检查,企业可以确保其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避免法律风险。
四、结论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审计,企业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然而,审计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五、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案例1. 企业并购审计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审计师会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评估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通过审计,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为并购决策提供依据。
2. 成本控制审计审计师会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审计,评估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通过审计,企业可以发现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3. 供应链审计审计师会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审计,评估其供应链的效率和价值。
关于审计学论文的范文

关于审计学论文的范文审计学是在审计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是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审计学论文的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审计学论文的范文篇1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研究摘要:介绍近年来我国企业电算化会计的应用现状,分析企业制定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安全制度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企业应该采取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制度的实施,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控制。
防范数据被盗等风险。
关键词:内部控制安全防范网络犯罪一、前言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我国企业会计处理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电算化逐渐成为现代企业会计处理的大势所趋,其大大的提升了企业会计的质量与效率。
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使得企业内部的核算和管理程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出现紊乱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电算化会计系统能够与企业的内部机制更好的结合,发挥更强的效率。
二、内部控制制度概述在经济学理论中,企业内控制度指的是企业在确定预设目标的基础上,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全体员工共同按照章程实施的用以实现企业控制目标的过程[1]。
一般而言,内部控制与企业的效率往往是成反比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将加大企业的运行成本,重者还会制约企业的的运作速度。
电算化尽管改变了原有的会计计算程序,可以加快企业的核算速度,然而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惯用的流程,如果处理不好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率。
三、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一)实行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电算化会计的安全风险正是由于电算化会计系统只需要通过计算机之间互联从而进行财户会计的核算、分析,而不需要会计人员的面对面参与,因此会增加企业内部的安全风险。
在传统企业会计核算中,会计人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同时,记录在纸质文本上的数据直观性更强,不同会计人员在纸上做的不同标记可以作为日后核对笔记的重要方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内部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审计职能的变化的研究论文
“审计风暴”的制造者——时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当年在接受
记者的专访时,借用了德国前审计长扎威尔伯格形容审计职责的著名
比喻是:审计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
寓意就是要通过审计监督维
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和有效。
尽管当时人们对于这个比喻说法毁誉参半,尤其我们审计人员认为含有自贬自嘲的意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大家细细品味,却让人们感觉单调枯燥的审计工
作一下子有了“亲和”的感觉,真正觉得话糙理不糙。
在当时的经济
环境背景下,这样的功能和作用对于维护国家财政国家财产在经济运
行的过程中的安全起到了“看门狗”的威慑作用。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
利剑高悬,风清气正的局面凸显,但不置可否的是,仍有一些腐败现
象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是从过去的明的变为暗的了,表面看起
来是风平浪静,但依然暗流涌动。
比如:有的虚报项目或者虚增工程量,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套取和多领财政资金;有的利用农
村各种合作社管理不规范的漏洞,将项目资金拨付后再支出一些不符
合规定的开支,甚至从中渔利;有的在发放各种农村补贴和拨付专项
资金时,从中克扣、贪污;有的部门将“三公”支出转移到项目支出,或者用“其他”支出分散来列支。
采取化整为零、张冠李戴的支出手
段,用障眼法多列支一些公款而已等等,各种手段无不穷尽。
在此背
景下,审计部门不仅要有“看门狗”警告威慑的作用,更要有预警、
发现、揭露、处理等一系列的“啄木鸟”的功能和手段。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实现审计全覆盖,作为具有“看门狗”和“啄木鸟”功能的审计部门,就必须有“看门狗”的预警,更要有“啄木鸟”自有的功能,即主动出击,搜寻、发现、揭露、处理等一系列的方式,让一切害虫无处遁形。
首先要发挥“看门狗”的作用,由于“看门狗”职责所在,都会很警觉。
一旦发现那些有所企图的人就会有反应这无疑是一个警告,更重
要的是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预警”作用,说明某个方面存在有风险,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审计公告制度就是将
审计发现的问题公诸于众,实际上也起到这样的防控预警的作用。
其次就要真正发挥“啄木鸟”的作用,那就是及时发现和揭露,只有
发现有害虫就会用自己的武器“喙”将害虫揪出,然后予以消灭。
这
就需要我们审计人员具备更高的能力和素质,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不
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还要有更长的“喙”、更锋利的爪子,把啄木鸟
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排除隐患,才能更加有力的保证国家资金的安全,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第三我们要改变旧有的模式,要将传统的“查账式”审计将逐步变成
“大数据审计”。
具体就是要在审计中大力拓展大数据技术运用,形
成统一的“云审计”,在顶层设计上首先要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具
有可操作性的体系,与此同时推进自上而下的审计机关之间网络互联、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多渠道立体的信息共享等,有利于节约审计
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降低审计的风险。
最后更要一提的是,在审计之后,还必须刮起问责、整改等一系列的
具体行动。
审计的实质就是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责
整改属于最后解决问题,体现了“洗洗澡、治治病”的范畴。
三者齐备,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啄木”过程。
在目前的现实中,审计发现
的问题有很多都属于“屡审屡犯”的循环,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
部门对于审计机关和相关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形成了惯性思维,在
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不作为。
显而易见,唯有掀起问责风暴,紧紧
揪住审计查出的每一个问题不放松,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才能
绷紧心里那根松弛的弦,进而产生警戒效应。
审计工作就像森林里的“啄木鸟”,是治病、防腐不可替代的利器。
当前,有的基层审计机关对于审计查出反映的问题往往不深不透,处
理不温不火,处罚不痛不痒,加上我国相关的规定还是比较“软”,
事后的问责监督追究往往虎头蛇尾。
为此,只有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严格职能部门和权力部门的监督链条,才能在审计风暴之后,进一步
掀起问责和整改风暴,使“看门狗”“啄木鸟”的功能在防腐、治病
上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