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秉维先生《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的解读

关于黄秉维先生《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的解读

黄老先生这篇文章的脉络为:以对综合自然区划进行定义作为开篇,接着通过对区划目的和意义的阐述引出具体的区划内容。阐述区划内容过程中,先分析区划的总体依据和最终区划单位,接着分别对每个单位的具体划分依据进行具体阐述,最终以区划的作用作为全篇的结尾。下面,我将就我的认识,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

首先关于综合自然区划的定义:按照地表自然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甲乙划分,并按照划分出的单位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规律性。

接着进行综合自然区划,能够制定一个符合我们目的的区划分类单位系统。一方面与世界接轨,在全球视角下,更加完整地看待中国地表自然界的分异,并且借鉴国外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某些部分相似的地域中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利用改造自然的经验,取精华去糟粕运用到我国的生产实践与科学认识中。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中国自然界的特点。(中国自然界的特点:1.季风和青藏高原的作用2.中国地台与地槽性质特殊3.地势复杂,高原山地与丘陵所占比重大4.收第四纪冰期影响微弱,响应植被风化壳残余等差异巨大5.历史悠久,人为因素强烈。)

第三方面此次区划采用多级区划系统,每级划分出的单位,其内部相似性逐渐增大。换句话说,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性要大于自然省的内部差异性,自然区的界限也不像自然省的界限那么明显。其原因在于从自然区到自然省,虽然没有连续的级别,但是其划分依据在逐渐细化。例如,在进行具体区划时,有些地方采用的补充原则是:

1.较高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自然界的现代特征与进展特征为主要依据,较低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残存特征为主要依据。

2.较高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不能改变或很难改变的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较低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较容易改变的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

3.较高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较概括的指标为主要依据,较低级的单位划分可着重以较详细的指标为主要依据。第四方面:下面的表格是我根据黄老先生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注:(水平地带性是级别较高的分布规律,而垂直地带性则是级次较低的分布规律)

第五方面:这是我理解的区划意义:

1.建立这样的全国范围的综合自然区划,能够站在更加广阔的视角了解这个系统,在水平地带的某地有什么样的土壤,又对应什么样的水热条件,有什么样的植被,在什么样的地形条件下,该如何因地制宜。比如,在广袤的东北大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壤是肥沃的黑土,就要因地制宜行种植业生产,若种植茶园显然错误。

2.对中国整个区域内各地自然条件,更加系统地掌握,不仅对农业生产,对保护环境、灾害的防御以及治理,都有很大的作用。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在相应的自然地带或者自然地区等进行不同防灾减灾政策等。

黄元御学术思想及用药总结

黄元御学术思想及用药总结(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436人已读 重视中气,扶阳抑阴。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所谓土也,是阴阳升降之枢轴,阴阳五行变化和万事万物生化的根本。在人体,中气即脾胃之气,是人体脏腑后天之根本。 1、阴虚的治疗:宜降肺胃而助收藏,不可滥用滋阴降火之剂,方用地魄汤:甘草、半夏、麦冬、芍药、五味子、元参、牡蛎。 2、阳虚的治疗:不仅要温肾助阳,更要健脾升阳,方用天魂汤:甘草、桂枝、茯苓、干姜、人参、附子。 3、气病的治疗:人体之气,肝左升而肺右降,中气为升降之枢轴。肝气郁结之源,在于脾之不升;肺气上逆之因,源于胃气不降。 气滞于右胁及胸膈者,降胃泻肺,方用下气汤:甘草、半夏、五味子、茯苓、杏仁、贝母、芍药、橘皮。 气滞于左胁及脐腹者,治宜升补肝脾,方用达郁汤:桂枝、鳖甲、甘草、茯苓、干姜、砂仁。 4、血病的治疗:血瘀之标在肝,之本则在于脾土之滞陷不升,宜温中健脾,活血化瘀,方用破瘀血汤:甘草、茯苓、丹皮、桂枝、丹参、桃仁、干姜、首乌。 治衄血必降胃气,降胃气必用半夏,不可以血证为阴虚而不用半夏,宜清金降胃,方用仙露汤:麦冬、五味子、贝母、半夏、柏叶、甘草、芍药、杏仁。 5、精病的治疗:肝气不升则郁结于下,扰动精室而下泄。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治宜培土疏木而交通心肾,方用玉池汤:甘草、茯苓、桂枝、芍药、龙骨、牡

蛎、附子、砂仁。木郁生热者,宜加泽泻、丹皮,以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用知母、黄柏之苦寒伤阴。 6、神病的治疗:胃气不降则心神不安,治宜和中安神,方用金鼎汤:甘草、茯苓、半夏、桂枝、芍药、龙骨、牡蛎。 7、水病的治疗:扶阳抑阴,方用黄芽汤:人参、干姜、甘草、茯苓。共奏补火泻水、升降中气之效,阳旺湿去,水火自调,诸病自愈。 心火上炎,心悸烦乱,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滞不行,加桂枝、丹皮以舒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加陈皮、杏仁以理肺。调理中气者,才是治疗之根本。

2020年《情书》影片色彩语言分析

《情书》影片色彩语言分析 电影是运用连续的镜头画面来叙述故事,镜头脱离不开构图、色彩、光影的组织结构。影视美术设计离不开对绘画的表现的原则和形式的吸收运用,因而影视美术设计天然地和绘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影视美术设计具有造型艺术的特点,造型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造型性与直观性,但是影视美术设计又不同于造型艺术的瞬间性和永固性,影视美术设计包含运动性,是“属于运动着的造型艺术”。这一特点让影视美术拥有了如音乐一般的流动感,在变化的景别、角度中造型。正如柏格森所说,时时在变化中即时时在创造中。影视美术设计的这种特性,捕捉了世界的瞬息万变,参与了影片的叙事中,从而形成了“有意味的形式”。 电影的色彩语言 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曾说过:“不是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它才讲述了如此美丽的故事,而是因为讲述了如此美丽的故事,它才成为一种语言。”电影的语言就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当电影从黑白片进入到彩色片时期,电影色彩便成为了电影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色彩不仅具有还原现实的再现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传达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电影色彩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电影镜头里的色彩,它是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色彩,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电影美术是在运动中造型,同样色彩也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给影片定下总的基调。电影色彩构成可以分为:基调色、段落色、场景色、具象色、场景色、抽象色。

基调色 首先基调色是指电影创作者以最准确的色彩基调,赋予整部影片以代表性的观念特征。一部电影的色彩基调,是影片主题的外在体现,影响影片的总体风格,也反映电影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色彩思维意识。岩井俊二的影片《情书》的基调色是白色,白色是光谱的总和。康定斯基称白色为“一个世界的象征,在这个世界里,一切作为物质属性的颜色都消失了……白色的魅力犹如生命诞生之间的虚无和地 球冰河时期。”白色是七彩光全部反射的结果,能给人宁静、清洁、光亮、平淡、休止、肃静、倾向等联想。岩井俊二选用白色作为基调色,主要为了表达一种哀思,白色是一切色彩中最完美的颜色,是象征着哀悼的色彩。情书的基调色是白色,但其中人物的服装都为黑色,尤其是开篇博子的服装。如果说白色是一切的开始,那么黑色就是一切的结束。黑色否定白光,否定生命。康定斯基这样描述黑色:“黑色的基调是毫无希望的沉寂。在音乐中,它被表现为深沉的结束性停顿。在以后继续的旋律,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诞生。黑色像是余烬,仿佛尸体火化后的骨灰。”《情书》中的黑与白,正如太极图中的阴阳相生,它对比鲜明,但又和谐统一,寄托了对逝去的生命、对逝去的青春、对逝去爱情浓浓的哀思。 需要谈到的是基调色,也是在变化的,它变化的动机于剧本,于人物情感。在《情书》最后一个部分,博子在雪景中对藤井树说“我很好”的时候,整个调子暖了起来。同样是雪景的部分,这种冷暖调的对比非常明显,影片开篇时的白色是一种冷蓝色的白,而最后结尾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 “表层”的别称:“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 部门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宇宙天体:恒星、行星、卫星、陨石、小行星、彗星、星云、等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被规定为矮行星) 地球的三个切片:赤道面(与地轴垂直所截出最大截面所在面)、黄道面(地球轨道所在面)、白道面(月球轨道所在面) 科里奥利力方向:南左北右 地球圈层内三圈:地核、(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壳 地球圈层外三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地理学六圈层: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智慧圈 陆地水: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矿物水 海陆两半球:海半球(新西兰东南)、陆半球(法国南特附近) 大洲分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欧非)直布罗陀海峡;(亚美)白令海峡;(美洲)苏伊士运河; 岛屿: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 造岩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氢、磷、碳、锰…… 造岩物质:硅酸盐类、含氧盐类、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卤化物、单质 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橄榄石 岩石种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按矿物分):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岩浆岩(按形成分):喷出岩、侵入岩 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类(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炭质页岩)、生物化学岩类(硅质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特性: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构造运动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垂直作用 沉积建造: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过渡型建造 地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水平构造:桌状地台、平顶山、方山 倾斜构造:单面山、猪背岭 褶皱构造: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向斜谷 断裂构造:一线天、试剑石、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悬谷、错断山脊

835 自然地理学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本《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地理学及相关分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质基础、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地貌、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自然地理各分支部门的研究内容,对自然地理研究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地理的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地球与地质基础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地球的运转 4.地理坐标 5.地球的圈层构造 6.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7.地壳的物质组成 8.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9.大地构造学说 10.火山与地震 11.地壳的演变 (二)大气与气候 1.大气的组成与热能; 2.大气水分和降水 3.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4.气候形成因子分析 5.气候变化 6.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三)海洋与陆地水 1.地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2.海洋起源与海水物理化学性质 3.海水的运动 4.海平面变化

5.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6.河流,包括河流 7.湖泊与沼泽 8.地下水 9.冰川 (四)地貌 1.地貌的成因与类型 2.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3.流水地貌 4.喀斯特地貌 5.冰川与冰缘地貌 6.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7.海岸与海底地貌 (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 1.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2.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3.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4.土壤类型特征 5.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地球上的生物界 2.生物与环境 3.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4.生态系统 5.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6.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7.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1.自然地理的整体性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3.自然区划 4.土地类型研究 5.人地关系研究 二、考试要求 (一)地球与地质基础 1.宇宙和天体;太阳和太阳系;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电影《情书》镜头剧情细细品评

好的电影就像一本好书一样,可以重复地看很多遍,可以认真地仔细地分析和研究,而且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喜欢,每一次看都有会不同的感受和心情。第一次看《情书》的时候还是高中,当时在贵港石羊塘市场附近的一个混乱拥挤的网吧看的,那个有点炎热的下午,阳光照进来,空气中充满了看得见的灰尘,有点痒,有点热,有点困,更有点烦躁,于是竟然连最基本的剧情也没看懂,看完也不知道影片说了什么东西,唯一记得的场景就是博子对着雪山大声喊着“你好吗,我很好”,还觉得女藤井树的毛衣样式很好看,很温暖。第二次是前些日子,不记得是哪一天了,偶然间就看着了,当时的心情也许比现在更加激动吧,当时的心情也比现在更加满怀想说的话吧。今晚第三次看完,心中却仿佛无话可说,或者说有话说不出了。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应该写一些东西纪念一下的,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感情冲动,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情感共鸣,而且这是要作为自己以后有空回忆起来的印记,这更是一个珍贵的回忆吧,是值得珍惜和记忆的。也许手写的会更好吧,清晰的字迹一笔笔写在淡黄色的便签上,写完再夹上一片枫叶,以后回想起来会更美吧。那是当然的,那会增加了很多画面感,色彩感以及历史感,但是我的字很潦草,所以还是打字吧。 豆瓣和时光上的影评各有千秋,豆瓣更加纯洁,深刻,感性一些,而时光则是华美,有种光与影的交错的美感,那排版,设计,颜色,背景,图片都相当地精美,还有细细地评说。对于我这个年纪,这个经历不多,感情不深,认识不深刻,思想不深沉的人来说,时光上的影评会好看好理解很多。我喜欢的影评首先是可以从剧情,人物,故事,场景,镜头,剪切,哲学,音乐,历史,以及导演的审美观等方面综合地详细地分析一部影片,然后再写点自己的深刻感受,或者把自己的感情穿插其中,这种影评是我这个年纪所喜欢的,因为要喜欢一部电影,起码你得看得懂这部电影,理解这部电影。豆瓣上的影评大都是个人单纯的感受,写得纯洁而深刻,但如果你不能理解电影,你就难以达到共鸣。 影片一开始博子安静地躺在雪地里,闭着眼,憋着气,仿佛她要假装进入死亡的状态,以此来达到能与死去的未婚夫共同呼吸,共同对话,进入同一个世界的机会,这是一种多么幼稚到可爱的精神状态,可见博子对未婚夫的用情之深。白色的雪无疑是象征着纯洁的爱情,这是无用细说的,在电影后文中,几乎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都笼罩着这么一种白色纷繁的世界中。 博子在车中与未婚夫的妈妈对话,以及在未婚夫家中蛋糕,毕业照这些小事上,都显示出一种主动和被动性格的对比。博子内敛含蓄,而妈妈则独立自主,勇敢自信。而在紧接下来的剧情中,在混乱而小气的小樽市,邮差和女藤井树也是如此,邮差热情主动,而女藤井树则冷淡退避,那些可爱的神态可以一一表现。邮差叫“啊树”的亲切有力,仿佛包含感情,而啊树则“”怎么啦的不耐烦和讨厌,明眼人谁都可以看得出邮差的心思。看到混乱而小气的小樽市的街道,我想到的更多的是无关剧情的历史和政治,想到隐忍,小气,认真的日本国民性格,想到日本狭小的国土面积和众多的人口,想到火柴盒式的房子,“居则养其气”,可能就是因为狭小的空间让日本人的性格中充满了小气,小气包含了认真,细腻和认真到要钻牛角尖的极端。这在日本的教室也可以体现,教室的窗子总是乱七八糟,黑板和墙上同样如此,细细碎碎的东西相当多,这如果在小学,那会显得很可爱,但在高中和大学就显得琐碎和多余了。

黄元御学术思想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但治疗起来颇感棘手,经常缠绵难愈。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体会到黄元御的学术思想可谓切中病机,如运用得当,确实能收到桴鼓相应的疗效。 黄元御《四圣心源·鼻病根原》[1]说: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则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鼻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又说:肺金生水而主皮毛,肺气内降,则通达于膀胱,肺气外行,则熏泽于皮毛。外感风寒而皮毛闭秘,脏腑郁遏,内不能降,外不能泄。蓄积莫容,则逆行于鼻窍,鼻窍窄狭,行之不及,故冲激而为喷嚏。肺气熏腾,淫蒸鼻窍,是以清涕流溢,涓涓而下也。 《伤寒论》之麻黄汤[2]能开皮毛之闭,并降肺逆,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方。方中麻黄开皮毛之闭,泄卫气。桂枝益表阳,调荣卫。卫闭则肺逆而不降,故用杏仁降肺逆。卫气偏郁,运动不圆,中气必虚,故用炙甘草以补中气。临症时常与黄元御之桔梗元参汤、五味石膏汤进行加减治疗。(1)根据脉象调整麻黄的用量。如脉偏紧,麻黄用量则偏大,可用6~15g;如脉象偏润,则用3~6g。(2)根据症状加减药物。如清鼻涕多,加桑叶15~30g以收降肺金;如鼻塞不通,加牛蒡子10~20g,降肺逆而通鼻窍。(3)根据脏腑的虚实加减药物。如肺金虚或结滞,加生山药30g或麦冬15g补肺或开结滞;如脾土虚加’四君’之类;如木旺侮金,加生白芍15g以降甲木,甲木降则肺金降;如木虚脉润,加乌梅15~30g,大补木气以助肺金收降。 例1:患者,男,29岁,2009年10月30日诊。打喷嚏、流鼻涕6年。每于秋冬季时,由热到冷环境即发作。发作时连打喷嚏,然后流清鼻涕,伴有持续性鼻塞,发作严重时咳嗽、哮喘。在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中西医药治疗效果不佳。现经常用滴鼻净以缓解鼻塞之一时。刻诊:时常打喷嚏、流清涕,鼻涕量多,鼻塞持续不通。纳可,二便调。舌降红,苔薄白,脉弦,右关中沉取无力。诊断:鼻渊(寒闭肺卫,肺金不降)。治疗:开卫闭,降肺金。方药:麻黄汤和桔梗元参汤加减。生麻黄12g,桂枝10g,杏仁12g,炙甘草6g,桔梗10g,元参20g,桑叶30g,薄荷10g,生山药30g,白扁豆20g,党参15g,7剂。服完第三剂药时症状明显减轻,服完7剂药后略有鼻塞,其余症状基本消失。加牛蒡子15g,续7剂而愈。 方解:麻黄开卫闭,薄荷助之,桂枝益表阳,杏仁降肺逆,桔梗、桑叶助之,桑叶并收敛清鼻涕,肺金郁遏而热,不能凉降,故用元参清热以助肺降,中虚土湿,升降不利,故用党参、山药、扁豆、甘草等补中去湿,以助升降。二诊时加牛蒡子助通鼻窍。药症相符,病愈。 例2,患者,女,30岁,2010年2月19日诊。打喷嚏、流鼻涕4年,加重1年。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患者一年四季均发作。早晨起床后打喷嚏,流清涕,夜间鼻塞。口苦,性急易怒。冬季手脚冰凉。舌尖红,苔薄白,脉弦,右尺不足。诊断:鼻渊(水寒土湿,肺金不降)。治疗:温水去湿,收降肺金。方药:麻黄汤和桔梗元参汤加减。生麻黄12g,桂枝10g,杏仁10g,生白芍15g,炙甘草10g,桔梗10g,元参15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丹参15g,牛蒡子12g,巴戟天10g,8剂。二诊时症状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续7剂而愈。

北京大学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自然综合体2变性极地大陆气团3综合剖面图4第一河源带 5景观的"省性" 6台湾暖流7土地评价8活跃生长期 9地域系统研究法10海洋空间资源11 垂直地带性12紫色盆地 二、简答(1-3任选2题,4-6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 例释土地分异的主导因素. 2. 自然区划工作的生产实践应用(举例说明). 3. 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的差别与联系. 4. 青藏高原土壤植被的复合式分布规律. 5. 第四纪我国境内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6. 举例说明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三、综合题(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 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论述"可持续发展论"的地理学原理. 2. 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试论"人-地关系"之我见. 3. 试析1998年长江流域重大洪水灾害的成因及今后的减灾对策. 4. 试析我国风景地貌的旅游价值(举例说明). 北京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地球表层2沉积物的主要类型3热量带 4水位与流量5土壤氧化还原作用6生态因素、生境与处境 二、简述题(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2. 新构造运动的地貌表现 3. 三角洲的类型及其特征 4. 降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5. 土壤的基本特点、功能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自然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大势及其对农业分布的意义 3.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 考试性质与试题命制的原则 一、考试性质 《自然地理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或相邻专业(环境类、农林生态类、化学化工类)本科插班生专业课考试科目,是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质基础、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地貌、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自然地理学》课程考试目的是:准确、简明地考核考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要素、分析方法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地理的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命制的原则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命题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插班生《自然地理学》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系数。 、考试主要参考书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一版),王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第版。 n.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分钟,试卷满分为分。 、试卷能力层次结构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理解占,应用占。 、试卷的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其分数比例为,易约占,较易约占,较难约占,难约占。 、试卷的题型结构:名词解释()、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五种题型。(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题型示例) 皿.考核内容和要求 下面分章节列出《自然地理学》的考核内容及要求,其考试目标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类:识记是要求记住有关基本知识;理解是要求能够领会知识要点,掌握其内在联系;应用是指能够运用有关知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Natural Geography (070501)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研究生具有扎实的自然地理专业基础理论素养、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独立工作和研究能力、适应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Planning and Designing of Urban Ecology 2、城市环境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 of Urban Environment (三)学制 三年 (四)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哲学Philosophy 第一外国语First Foreign Language 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cation (2)学位基础课: 现代自然地理基本问题Fundamental Problems of Modern Natural Geology 地理信息系统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环境资源遥感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3)学位专业课:

城市水文环境Urban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 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Urban Land Use and Planning 宏观生态学研究途径与方法Approaches and Means of Macro-ecology Studies 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测量与地图学Measuring and Cartography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Designing and Exploration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Using and Planning of Urban Land 专业外语Specialized Foreign Language 专题讲座Lectures on Special Topics 2、选修课程: 环境资源遥感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 Economics 程序设计Programming 数据库结构原理Principles of Data Structure 网络基础应用Basic Applications of Network 第二外国语(日语)Second Foreign Language (Japanese) 3、实习 4、专业调查 (五)教学和培养方式 采取自学(系统阅读参考文献)为主,课堂讲学为辅,着重组织范例讲解、答疑及专题调查讨论研究等方式开展教学。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举行译文报告会,研究所结合所学语种全文翻译近期本专业外文文选一篇,并公开报告,由导师组作出评语。 第2学年第2学期举行研究生科研论文报告会,结合专业撰写论文,公开报告,由导师组给出评语。用4周时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实践及教学实习。 定期举办研究生专题讲座,经考核后给予一定的学分,同时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院校的学术活动,参与指导大学生的科研活动,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 (六)成绩考核 采用闭卷、撰写专题论文的方式进行;成绩记百分制,分优(90-100

清代名医黄元御运用调理中气学术思想治疗七类病症

清代名医黄元御运用调理中气学术思想治疗七类病症 重视中气,扶阳抑阴。中气者,所谓土也,是阴阳升降之枢轴,阴阳五行变化和万事万物生化的根本。在人体,中气即脾胃之气,是人体脏腑后天之根本。调理中气者,才是治疗之根本。 1、阴虚的治疗:宜降肺胃而助收藏,不可滥用滋阴降火之剂,方用地魄汤:甘草、半夏、麦冬、芍药、五味子、元参、牡蛎。 2、阳虚的治疗:不仅要温肾助阳,更要健脾升阳,方用天魂汤:甘草、桂枝、茯苓、干姜、人参、附子。 3、气病的治疗:人体之气,肝左升而肺右降,中气为升降之枢轴。肝气郁结之源,在于脾之不升;肺气上逆之因,源于胃气不降。气滞于右胁及胸膈者,降胃泻肺,方用下气汤:甘草、半夏、五味子、茯苓、杏仁、贝母、芍药、橘皮。气滞于左胁及脐腹者,治宜升补肝脾,方用达郁汤:桂枝、鳖甲、甘草、茯苓、干姜、砂仁。 4、血病的治疗:血瘀之标在肝,之本则在于脾土之滞陷不升,宜温中健脾,活血化瘀,方用破瘀血汤:甘草、茯苓、丹皮、桂枝、丹参、桃仁、干姜、首乌。治衄血必降胃气,降胃气必用半夏,不可以血证为阴虚而不用半夏,宜清金降胃,方用仙露汤:麦冬、五味子、贝母、半夏、柏叶、甘草、芍药、杏仁。 5、精病的治疗:肝气不升则郁结于下,扰动精室而下泄。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治宜培土疏木而交通心肾,方用玉池汤:甘草、茯苓、桂枝、芍药、龙骨、牡蛎、附子、砂仁。木郁生热者,宜加泽泻、丹皮,以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用知母、黄柏之苦寒伤阴。 6、神病的治疗:胃气不降则心神不安,治宜和中安神,方用金鼎汤:甘草、茯苓、半夏、桂枝、芍药、龙骨、牡蛎。 7、水病的治疗:扶阳抑阴,方用黄芽汤:人参、干姜、甘草、茯苓。共奏补火泻水、升降中气之效,阳旺湿去,水火自调,诸病自愈。心火上炎,心悸烦乱,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滞不行,加桂枝、丹皮以舒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加陈皮、杏仁以理肺。

日本电影大师 岩井俊二 电影《情书》 课件解析

情书 导演编剧:岩井俊二 演员:中山美穗藤井树/渡边博子 丰川悦司秋叶茂 柏原崇男藤井树 酒井美纪.少女藤井树 上映日期:日本 1995年3月25日 《情书》是岩井俊二指导的第一部在电影院公映的剧情长片,上映后立即在日本等各国引起轰动,至今仍然有着简单纯净的艺术内涵,成为九十年代最为脍炙人口的日本爱情文艺片。 其它作品:《燕尾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梦旅人》《烟花》、《爱的捆绑》 1.唯美含蓄的爱情故事。 影片其实是在讲述两个故事,一个是博子怀念死去的未婚夫藤井树,又要面对善良的老师的追求,她处于失去爱喝被爱的矛盾境地,只好借助死去的未婚夫来寄托哀思;另一个故事时讲述中学时期的暗恋。通过一场误会,逐渐揭示了三个人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将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的暗恋呈现出来。这个暗恋是在影片最后才揭示出来的,也就是那封女藤井树没有勇气寄出的信。由此导演揭示出男藤井树真爱的是少年女藤井树。而他对于博子的爱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暗恋的寄托。 两段爱情中,博子的爱浓烈深沉,藤井树却如此内敛羞涩。影片以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女主角博子对藤井树的眷恋,两个藤井树之间朦胧的情感,这两段爱情都没有由于藤井树的意外死亡而枯萎,而通过细腻感人的影象深深地印在心里。

是女藤井树的回忆让博子终于走出了自我情感的深渊,也是博子让藤井树了解到从未深究过的记忆中的自己。彼此照亮却从未相逢,似乎没有人为她们遗憾。在影片中两人已然融为了一体,成为爱与记忆的印象。 主题:爱记忆与遗忘孤独和离丧 2.一人饰演两个角色的精妙之处。 影片成功的让一个演员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而这两个角色是结束影片主题的关键。通过成年女藤井树和博子极为相似的长相,来表现中学时期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的暗恋。 3.对岁月的怀念 在精心描绘爱情的同时,岩井俊二还着意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尘封的爱情和青春在主人公的回忆中逐渐清晰、复活。与现实相比,影片中的过去更为明快优美。在那一幅幅唯美的画面中,漫天飞舞的片片樱花,暗生情愫的少男少女,都唤起我们的无限遐想。 4.对死者的悼念,对死亡的看待。 《情书》的故事情节始终是围绕着生死而展开的,但与众不同的是,它并没有刻意去表现死亡的恐怖与残酷。 例如:男性藤井树的遇难、少女藤井树父亲的去逝、成年女藤井树因患重感冒而险些丧生。影片中将死亡淡化为一种哀思和怀念。 男藤井树的死亡,片子一开始便是他离世两周年的悼念会,死亡本应给片子笼上灰暗的色调,但导演却将他的死处理得十分平和。在他死后,身边所有人的生活又走上了正常温馨的轨道。连他的父母都已经从哀伤中走出,唯独博子却一直耿耿于怀无法自拔。 少女藤井树父亲的死亡,那一段回忆的镜头和而后在冬季结冰的湖面被冻死的蜻蜓,一切的一切都是对死亡沉重的怀念。 尤其是在女藤井树生病,爷爷背着她在大雪中奔跑,不放弃一分一秒抢救时间的镜头叙述,用大量镜头来表现女藤井树的病,则意在通过这种生死较量的情节衬托出生命的珍贵。

黄元御《四圣心源》代表方剂配伍分析

黄元御《四圣心源》代表方剂配伍分析 2015 年09 月第35 卷第5 期Sep.20 15 V o1.3 5 No.5 现代中医药Modem Tr a dit i onal Chinese Medicine · 99 · 黄元御《四圣心源》代表方剂配伍分析李 博文王聪杜娟高长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摘要:《四圣心源》乃黄元御“ 诸书之会极” ,为黄氏一生医学经验的总结,堪为祖国医学之精髓。黄氏自拟方剂配伍精当,匠心独运,药少力专,效若桴鼓。现将《四圣心源》7 首代表方剂进行分析总结,以使黄氏 之学弘扬光大。关键词:黄元御;《四圣心源》;方剂配 伍中图分类号:R 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71(2015)05—0099—04 DOI :10.13424/j.cnki.t o tem.2015 .05 .041 《四圣心源》乃黄元 御“ 诸书之会极” ,是黄氏根据祖国医学典籍的基本原理,系统地阐述其临床见解和治法、方药的代表著作,为黄 氏一生医学经验的总结,堪为祖国医学之精髓。黄氏尊古而不泥古,应用古方治病的同时,又擅组创新方。其自拟方剂配伍精当,匠心独运,药少力专,效若桴鼓。现将《四圣心源》代表方剂进行分析总结,以使黄氏之学 弘扬光大。1 创黄芽汤定培土大法【组成】人参三钱,甘草三钱,炙,茯苓二钱,干姜二钱。【释名】本方名取义

于《周易参同契》中“ 阴阳之始,玄含黄芽” 之意L1】,黄是中土之色,芽乃生机之萌,“ 黄芽” 即涵土生万物之妙思,也说明阳气在阴阳之始,有生机萌发时的启动作用,体现了黄氏天人合一的学术思想。【方解】本方为《四圣心源》开篇第一方,为书中群方之祖,坐镇中皇而运四旁,并充分体现黄氏非常重视中气之学术思想。中气虚衰,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则脘腹胀满。脾虚生湿,湿邪下注,则大便溏薄。脾失健运,精微不能输布,营气亏虚,气血生化不足,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象虚弱等一系列证候。方中以人参为君,味甘微温,气质淳厚,直走黄庭,可“ 人戊土而益胃气,走己土而助脾阳” l2 J ,以达补益中土之气之效;臣以干姜,辛热性燥,温运中土,以助诸药温胃之阳,燥脾之湿。人参配干姜,崇阳补火,意在阳升。佐以茯苓,甘淡而平,甘能补脾,淡能利湿,补而不峻,利而不猛,利水燥土,功标百病,效著千方。炙甘草为佐使,甘温培土补虚,固守中土,兼以调和诸药。茯苓配甘草培土泻水,旨在阴降。四药合用,人参补益虚弱之中气,甘草使之固守于中,干姜使之运转于内,而茯苓则淡渗利湿,引湿气外出。如此则中气得补,湿气得去,中土得以斡旋,升降自能自如,诚如黄氏所论:“ 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

中国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考研)

中国地理名词解释 中国矿藏资源 大冶式铁矿:内生铁矿的一种,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 大红山铁矿(白云鄂博铁矿):内生铁矿的一种,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 攀枝花式铁矿:内生铁矿的一种,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晚期铁矿床。 宁乡式铁矿:外生铁矿的一种,属浅海沉积铁矿,以赤铁矿、菱铁矿为主,北方以宣龙式铁矿为代表,南方以宁乡式铁矿为代表。 綦江式铁矿:外生铁矿的一种,属海陆交互相和湖相沉积铁矿,以菱铁矿为主。 鞍山式铁矿:外生铁矿的一种,属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铁矿,以鞍山铁矿为代表。 石碌式铁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富铁矿类型。 中国地貌与地质构造 红层地貌:是指中生代白垩纪—早第三纪,在几乎遍及全国的大小不同、数量众多的中、新生代陷落盆地中所堆积的一套陆相为主的红色岩系所构成的一种地貌类型。 马兰黄土:中国第四纪黄土分期名称之一(华北晚更新世黄土,典型的风力堆积物),标准剖面地点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川北山坡上,因附近清水河右岸有马兰阶地而命名。 雅丹地貌: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暴露地表的为岩性较硬的砾岩、砂砾岩时,受断裂、垂直节理及流水切割等作用,形成峭壁悬崖、石峰林立的丹霞地貌(粤北仁化盆地的丹霞山最为发育,故有此称)。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黄土地貌: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风沙地貌:风力作用于地表,风力与沙质地表相互作用的产物。大尺度的形态有沙丘沙堆,平沙地。小尺度的形态有沙波纹,沙垄等。 中国近海 平原海岸:在沿海冲积平原和潟(xi)湖平原地区发育的海岸。 台湾暖流:黑潮暖流在台湾东北海域分出的一个分支,沿台湾岛向北流向东海北部。 黑潮:北太平洋亚热带总环流系统中的西部边界流,即日本暖流。由北赤道海流在菲律宾海域北转,主流沿台湾东岸、琉球群岛西侧流向日本东岸,在40°N附近再折向东去成为北太平洋暖流。 三角洲平原海岸: 淤泥质平原海岸: 生物海岸:由生物作用形成的海岸。如湿地沼泽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 红树林海岸:热带、亚热带沿海由红树林群落与沼泽湿地相伴而形成的海岸,是热带、亚热带一种特殊类型的沿海湿地和生物繁殖、栖息地。 珊瑚礁海岸:热带、亚热带海洋中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礁石海岸。 大陆岛:是大陆地块延伸至海中并出露水面的岛屿,其地质特征与相邻的大陆基本相似。 冲积岛:主要是由大陆河流和沿岸流所搬运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火山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主要分布在台湾的四周。 珊瑚岛:由造礁珊瑚虫的骨骸所构成的生物碳酸盐岛屿。 东海沿岸流:沿浙江和福建东岸流动的沿岸流。 黄海暖流:在东海东北部,济州岛以南,有一支沿西北方向进入南黄海的流动,海洋学上统称黄海暖流,是黑潮的一个分支。 中国气候 季风: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称为季风。 蒙古高压:出现在蒙古—西伯利亚的半永久性冷高压,是极地高压带的一部分,在海陆热力差异作用下形成,是

电影《情书》的影评分析范文

电影《情书》的影评分析范文 东方式的电影构思——由日本影片《情书》引发的思考 近年来,被日本电影评论界称为“日本新电影的旗手”的岩井俊二引起世人瞩目。特别是1995年他的爱情影片《情书》,不仅在日本引起了空前的轰动,而且获得了东南亚乃至欧美的好评。在同年的横滨电影节上,一举夺得了年度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两项大奖。 影片《情书》的魅力何在?岩井俊二自己说他只不过是在影片中加入了许多个人化的东西。所谓“个人化”,我以为既是他的个人艺术风格,也是民族心理、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东方式的电影艺术构思。本文拟从《情书》的结构方式、情感表达和人生感情三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细密的蒙太奇结构 在世界各国的许许多多爱情影片中,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故事早已司空见惯,形形色色。有的直率倾情,有的明争暗斗,有的成人之美,有的夺人所爱,或悲或喜,亦悲亦喜,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故事尽管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其中的共同点是:铺陈人物情感发展变化的历程。然而,岩井俊二的《情书》却独辟蹊径,在众多爱情影片中脱颖而出。其实,严格地说,《情书》算不上爱情片,因为影片中三个男女主人公都没有真正相爱过,所谓“情书”也不是其中一对男女主人公互诉衷肠的书信,而是通过两个女孩之间的通信唤起回忆的媒介。那么,《情书》用什么打动了不同国界的千百万观众呢?这正是岩井俊二东方式电影构思的秘密所在。 《情书》的叙事文本很简单:处于青春萌动期的男中学生藤井树深深地暗恋着与自己同姓同名的女孩藤井树。尽管他这种纯真的感情很强烈、很执着,但却始终不曾向她表白过,只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以恶作剧的形式透露出一丝丝内心的隐秘。而女藤井树全然未觉,根本感受不到他的爱恋。中学未毕业,男藤井树内心埋藏着那种青春的暗恋情愫转学来到了另一座城市,认识了另一个叫博子的女孩。博子的相貌、气质与女藤井树几乎一模一样,于是,男藤井树便把对女藤井树的爱恋倾注在博子身上。后来,男藤井树在一次爬山中,意外坠山身亡。 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如果采用一般的结构模式,完全可以衍化成一部曲折生动但毫无特色的爱情片。然而,岩井俊二的独特而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特意舍弃了三个男女主人公之间爱情的是是非非、悲欢离合,而把笔墨集中在对往事的追寻和回忆上,形成了《情书》错综复杂的电影结构文本。 影片情节发展以博子探寻男友藤井树的爱情真相作为推动力,引发了另一女主人公藤井树的回忆;再以女藤井树的回忆作为次动力,不断推进博子的情感转变,从而共同完成两个女孩子情感蜕变的过程。 时空层面。在现实时空中的情节采用外视角的形式,按照编导者的理性思维和情绪变化,表现两个女主人公在共同寻找“情书”之谜的答案过程中,由于某些外在因素的联结,致使两

自然地理学电子版

自然地理学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地理坐标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体 1.宇宙和天体 宇宙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 天体根据天体各自的特点可将其归纳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 2.宇宙中的天体系统及其层次 天体始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层次。 星系以上的四级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目前已经观测到,在银河系以外,和银河系同一级别的恒星系统约达10亿个。因为它

们都处于银河系以外所以统称为河外星系或河外星云。 银河系:银河系是比太阳系更高层次的庞大的天体系统。其中恒星是最主要的成员,数目在1500亿颗以上。除了恒星之外,还有各种类型的星云以及星际气体与尘埃。 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 地月系: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月球有规律地绕地球运行,构成地月系。 二、太阳和太阳系 1.太阳系的范围和主要成员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 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但从日地关系的角度看,太阳又是一颗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恒星。 太阳的大小、质量、温度等物理性质。 3.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1)九大行星的分类 以地球为界,分为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 以小行星带为界,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根据物理性质分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 2)九大行星的绕日公转运动 行星绕日公转的几个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开普勒三大运动定律。 4.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 彗星、小行星 三、地月系 月球概况月球的大小、质量,月地距离 月球外部没有大气层,这一特点造成了(1)月空永远黑暗;(2)月面温度变化幅度大;(3)缺乏大气层保护的情况下月面经常遭受陨石撞击。

清代名医黄元御学术思想

清代名医xx学术思想 2009-02-16 22:09:16|分类: 医道求真|标签: |字号大中 小订阅 一、重视中气,扶阳抑阴。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所谓土也,是阴阳升降之枢轴,阴阳五行变化和万事万物生化的根本。在人体,中气即脾胃之气,是人体脏腑后天之根本。 1、xx的治疗: 宜降肺胃而助收藏,不可滥用滋阴降火之剂,方用地魄汤: 甘草、半夏、麦冬、芍药、五味子、元参、牡蛎。 2、xx的治疗: 不仅要温肾助阳,更要健脾升阳,方用天魂汤: 甘草、xx、茯苓、干姜、人参、附子。 3、气病的治疗: 人体之气,肝左升而肺右降,中气为升降之枢轴。肝气郁结之源,在于脾之不升;肺气上逆之因,源于胃气不降。气滞于右胁及胸膈者,降胃泻肺,方用下气汤: 甘草、半夏、五味子、茯苓、杏仁、贝母、芍药、橘皮。(第五代传人麻瑞亭一辈子用“下气汤”加减治百病,效验传奇。)气滞于左胁及脐腹者,治宜升补肝脾,方用达郁汤: 桂枝、鳖甲、甘草、茯苓、干姜、砂仁。[《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案·胁下疼兼胃口疼》:

治胁疼两方中皆用桂枝而不用柴胡,……柴胡能舒肝气之郁,而不能平肝木之横恣,桂枝其气温升(温升为木气),能舒肝气之郁结则胁疼可愈,其味辛辣(辛辣为金味),更能平肝木横恣则胃疼亦可愈也。惟其性偏于温,与肝血虚损有热者不宜,故特加龙胆草以调剂之,俾其性归和平而后用之,有益无损也。……方之要旨,不外升肝降胃,而桂枝之妙用,不但为升肝要药,实又为降胃要药。] 4、血病的治疗: 血瘀之标在肝,之本则在于脾土之滞陷不升,宜温中健脾,活血化瘀,方用破瘀血汤: 甘草、茯苓、丹皮、桂枝、丹参、桃仁、干姜、首乌。治衄血必降胃气,降胃气必用半夏,不可以血证为阴虚而不用半夏,宜清金降胃,方用仙露汤: 麦冬、五味子、贝母、半夏、柏叶、甘草、芍药、杏仁。 5、精病的治疗: 肝气不升则郁结于下,扰动精室而下泄。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治宜培土疏木而交通心肾,方用玉池汤: 甘草、茯苓、桂枝、芍药、龙骨、牡蛎、附子、砂仁。木郁生热者,宜加泽泻、丹皮,以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用知母、黄柏之苦寒伤阴。 6、神病的治疗: 胃气不降则心神不安,治宜和中安神,方用金鼎汤: 甘草、茯苓、半夏、桂枝、芍药、龙骨、牡蛎。 7、水病的治疗: xx抑阴,方用xxxx: 人参、干姜、甘草、茯苓。共奏补火泻水、升降中气之效,阳旺湿去,水火自调,诸病自愈。心火上炎,心悸烦乱,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

艺考编导视听语言分析

视听语言四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课方式:结合精剪视频片段 理论知识: 第一章影像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 (一)镜头的基本含义 镜头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作为组成画面的镜头;另一层是指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 1.画面镜头 指拍摄过程中摄像机由启动到关闭这段时间内连续拍摄的内容。 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是视听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 单个的镜头并不能完全表达明观念、内涵,镜头与镜头连接后形成的逻辑关系才是视听语言用以表达含义和讲故事的重要手段。 2.物理镜头

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它是指摄像机的光学构件,它是内透镜组合而成的成像系统。 (二)镜头的类别 从摄像机装备的镜头规格以及形成影像的效果看,我们一般把镜头划分为三种类别: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 1.广角镜头(Wide Angle Lens) 指焦距小于25毫米,视角﹥60度的镜头。 可提供较宽广的视角,景深大,透视力强。拍摄效果的特点是前景显大,后景物愈远愈小。 能显示广阔的空间和深度,适应拍摄远景、全景、大场面的活动,或是在狭小空间以及没有退步场合的拍摄。 广角镜头贴近主体拍摄时,可以得到夸张性效果。 缺点:被拍摄景物容易变形,如近距离拍摄人物时往往发生形象扭曲、变形和失真等情况。 2.标准镜头(Standard Lens) 焦距为25毫米,视角在45度左右的镜头。 所摄景物成像比例和远视关系都接近人眼的视角影像,而且畸变最小,一般用来拍摄近景和中景。 是影像表现的主要手段和形式。 3.长焦镜头(Telephoto Lens) 焦距大于25毫米,视角﹤40度的镜头。物距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不等。 观察范围小,其视角窄、景深小,所摄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也不够大,一般用来拍摄特写和局部影像。 可拍出远处景物的特写或不易接近的主体。 缺少空间感,但有很好的朦胧美,适合对细小景物的描写。对人不容易接近的动物生态摄像时,效果尤佳。 (三)镜头的长与短 在拍摄中,每一个镜头都有时间长短的差别,分别称之为长镜头和短镜头。 长镜头:长镜头就是在每一个统一的时空里,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或时间进展的镜头。 其主要目的是,一方面用来记录事件本身;另一方面还要抓取人的情绪反映和现场的氛围。 二、影像的基本元素 机位:摄像机的位置 画框:影像的边缘 构图:画面内各种元素的结构、布局 景别:画面范围的大小、远近 角度:摄像机与被摄物体的水平与垂直夹角 焦距:镜头中心点到清晰聚焦的那一点间的距离 景深:距离摄像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运动:摄像机拍摄时位置和角度的改变 照明:场景中的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