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之癫痫持续状态常用药物

癫痫之癫痫持续状态常用药物

01地西泮(安定)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其优点是作用快,1-3min即可生效,缺点是作用持续时间较短。其主要副作用是呼吸抑制。

02咪达唑仑

咪达唑仑与BZ受体亲和力约为地西泮的2倍,故其强度约为地西泮的1.5-2倍。对呼吸、循环影响较轻微。

03劳拉西泮

抗癫痫维持时间较安定长,属于12岁以下小儿的安全性与剂量尚未确定,对18岁以下的患者不推荐静脉注射本品。

04苯妥英钠

脂溶性高,易通过血脑屏障,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需要进行临床药物浓度监测。一日总用量不超过500mg,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易导致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骤停、呼吸抑制。

05磷苯妥因

苯妥英钠的前体药,药理特性和应用剂量与苯妥英钠相同。水溶性,局部刺激小。

06苯巴比妥

又名鲁米那。可引起呼吸抑制、低血压;静脉注射应选较粗的静脉,减少局部刺激,否则可能引起血栓形成。应避免药物外渗或注入动脉内,外渗可引组织化学性损伤,注入动脉内则可能引起局部动脉痉挛、剧痛,甚至发生肢端坏疽。

07丙戊酸钠

1964年在法国首先作抗癫痫药获得成功,1996年美国允许其注射剂用于临床以迅速缓解癫痫持续性发作。严重毒性为肝功能损害,约25%患者用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

08水合氯醛

20-30ml加等量植物油保留灌肠,每8-12h1次,适合肝功能不

全或不宜使用苯巴比妥类药物者。

09利多卡因

主要用于安定静脉注射无效者。心脏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者慎用,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测。

癫痫持续状态定义、分型、紧急治疗处理阶段及惊厥性和非惊厥性分型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定义、分型、紧急治疗处理阶段及惊厥性和非惊厥性分型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定义及分型 癫痫持续状态(SE)是指每次惊厥发作持续 5 min 以上,或 2 次以上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能完全恢复正常。分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是指患者四肢呈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指脑电图中出现持续的痫样放电,导致患者出现临床上非惊厥性发作,表现为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失、意识障碍和行为改变。可出现身体不同部位的轻微抽搐。 临床医师应注重对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尤其是昏迷病人,避免NCSE 漏诊! 脑损伤的时间点会随着临床环境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下表中给出的时间限定值主要以实用性为目的。 不同SE类型中T1和T2时间限定值 T1:持续发作需处理的时间;T2:对患者产生永久损害如神经元损伤、坏死,神经网状结构改变及功能障碍的时间(近似值);a:

当前证据不充足,未来可能有改变。 癫痫持续状态紧急处理 处理方法分为四个治疗阶段 稳定阶段 稳定呼吸循环,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计算癫痫发作时间,注意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氧合(鼻导管、面罩吸氧,必要时呼吸肌辅助呼吸); 心电图监测;•收集指血,测定血糖,若血糖<60 mg/dL,按照表3 治疗: 尝试开放静脉通道,查电解质、生化、毒物筛查,如果可行,查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 表3. 血糖<60 mg/dL 时,SE 治疗方案

初步治疗阶段 患者典型发作迫切需要药物干预时,应首选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初始治疗。如静脉注射劳拉西泮或地西泮、肌肉注射咪达唑仑。 表 4. SE 初始治疗方案 若上述治疗均未终止发作,则选择下述中的一种: 静推苯巴比妥,15 mg/kg,单一剂量(A 级证据); 地西泮直肠给药,0.2~0.5 mg/kg,最大剂量:20 mg,单一剂量(A 级证据);•咪达唑仑鼻腔内/颊粘膜给药(B 级证据)。 第二阶段治疗 若癫痫持续发作,可选择药物静脉丙戊酸或左乙拉西坦。上述药物仍未终止发作,可静脉注射苯巴比妥。目前第二阶段治疗选择尚无明确证据:

熟悉常用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

熟悉常用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 1、钠通道阻滞作用:迅速使电压激活Na+通道失 活,限制神经元的持续重复放电。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拉莫三嗪 2.钙离子通道阻滞作用:减少T-型钙通道的钙离子流,降低了起搏点的电流。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苯二氮卓类 3.增强抑制性递质作用:增强由 -氨基丁酸介导的突触抑制效应,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提高发作阈值。 丙戊酸钠、苯二氮卓类和托吡酯 4.抑制兴奋性氨基酸作用:谷氨酸介导的兴奋作用 拉莫三嗪、托吡酯 掌握常用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主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用药时的注意事项。服用抗癫痫药物的共同注意事项(1) 1.与食物、水或牛奶同服可避免或减轻胃肠道反 应,故应在饭后立即服用。 2.应按相等的时间间隔来服药。 3.血药浓度稳定时其疗效最显著,因此有条件时需 做血药浓度测定。 4.服药过量无解毒药,可催吐或洗胃。 抗癫痫药物的共同注意事项(2) 5. 须按时服用,如果漏服,应尽快补服。若已接 近下次服药时间则不要补服,恢复正常服药规 律,且下次剂量不要加倍。若漏服两次或更多 就一定要和医生联系。 6. 药物不良反应 ①.轻微的:可随着机体对药物的适应而消失。 ②.严重的:应告诉医生。

熟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掌握常用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 掌握主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用药时注意事项。 一、“预防窗” 用药-----抗血小板药物 阻止血小板聚集是脑血栓的抗栓治疗的基本途径。 1、阿司匹林:环氧化酶抑制剂,抑制血栓烷素(TXA2)合成 用量:欧洲150~325 mg/d 美国650~1300 mg/d 中国40~150 mg/d 不良反应:胃肠道出血、阿司匹林哮喘 阻止血小板聚集是脑血栓的抗栓治疗的基本途径。 2、噻氯匹定(Ticlopidine,抵克力得、板苏): 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抑制胶原、肾上腺素、血小板激活因子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 用量:欧美250~500 mg/d;中国250 mg/d 或250 mg qod 阻止血小板聚集是脑血栓的抗栓治疗的基本途径。 3、氯吡格雷(Clopidogral,波立维赛诺菲) *为噻氯匹定的同系物 *选择性地与血小板表面腺苷环化酶偶联的ADP受体结合 —?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聚集 *干扰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 受体的结合 *临床用于不耐受阿司匹林的脑卒中有效,是一个发展前景 好的抗血小板药物。 3、氯吡格雷(Clopidogral,波立维赛诺菲) *药动:口服易吸收,迅速肝转化,血浆蛋白结合率98%, 代谢物的半衰期8小时,主要经肾排泄。 用法:75mg qd 7日后对血小板聚集的平均抑制率为40-60% 不良反应:消化道出血、中性或粒细胞减少 对策:定期查血象 二、“再灌窗”治疗药物 溶栓治疗方法*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 第一代:链激酶(SK)、尿激酶(UK)、降纤酶、蚓激酶、葡激酶(SAK)、蛇毒抗栓酶(巴曲酶、东菱克栓酶等) 第二代:阿替普酶(t-PA)组织型纤溶酶 第三代:替奈普酶(TNK-tPA)利用基因和单克隆抗体工程技术开发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突变体 1、溶栓药物(常用2种): *尿激酶 *r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持续状态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510282)李奇林 【概述】 癫痫持续状态是癫痫发作的严重状态,是指癫痫连续多次发作,两次发作间期病人意识不恢复,或一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者。而癫痫发作频繁,但间歇期意识完全清楚者,称癫痫频发。癫痫持续状态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占癫痫患者的2.6-6.0%。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病因 由多种脑部病损和代谢障碍而引起,其中常见的有颅内感染、脑血管病、颅脑外伤、颅内肿瘤、代谢性脑病、脑发育不全、脑寄生虫病等。突然停药、减药、或换药、感染、疲劳、精神刺激、饮酒、妊娠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二)发病机理 1. 电生理基础:在各种致病因素(如脑缺氧、缺血、低血糖、中毒或脑肿瘤等)作用下,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兴奋和抑制的功能失衡,使神经元产生高频同步放电,这种超同步化放电是癫痫放电的电生理基础。它通过皮层水平细胞或皮层下U纤维,传向对侧半球而产生全脑的传播,从而引起全身癫痫发作。当各种致病因素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时,神经元膜电位呈现过度去极化,便形成了癫痫持续状态。 2.病理生理改变:由于脑组织代谢率较其他组织高,而且没有氧和葡萄糖的储备,因此,当癫痫发作时,能量很快得以大量消耗,使得离子泵功能发生障碍,细胞膜稳定性受到破坏。各种酶、神经递质、氨基酸及有关化合物释放,导致脑水肿甚至脑细胞死亡。当癫痫持续60分钟以上时,大脑即可产生永久性损害。与此同时,由于代谢性酸中毒、高热、休克、持续抽搐致大量肌纤维溶解等,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及分型】 1. 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为癫痫大发作的连续反复出现,症状逐渐加重,发作时间延长,间隙缩短,昏迷加深,发作间隙意识不再恢复。可能开始就是全身性大发作,也可能是由局限性发作发展而来。多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高热、大汗、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呼吸加快或不规则,唾液增多,以致上呼吸道堵塞而引起紫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50%的患者有病理反射,亦可有一过性偏瘫(Todd`s瘫痪)若不及时控制可致残或死亡。辅助检查:外周白细胞增高,血BUN增高,CO2结合力下降;脑电图为弥散性高辐慢波; 2. 强直性癫痫持续状态:表现为强直性发作而无阵挛,呈角弓反张型发作,上述植物神经症状显著。 3. 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为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节律性反复全身性抽搐,常无意识障碍。脑电图特点为高峰节律异常。 4. 失神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特征为反应迟钝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0岁以下患儿多见,发作持续数小时到数天,甚至长达数月,半数患儿在12小时以内。脑电图以爆发性或弥散性棘慢综合波为主。 5. 单侧性癫痫持续状态:主要见于儿童和婴儿,72%在3岁以前,以单侧阵挛为主。表现为Jackson型发作,惊厥的一侧肢体常有暂时性轻瘫。50%的病例可发现病因,须进一步CT或

癫痫的常用药物治疗

癫痫的常用药物治疗 1丙戊酸 丙戊酸是应用最广泛的传统广谱抗癫痫药物。其治疗机制不能用单一的药理学机制来 解释,主要是通过调节钠和钙通道,抑制γ-氨基丁酸在GABA传递中发挥作用。丙戊酸对多种癫痫发作有效,包括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或混合发作。 它是特发性全身性癫痫的首选药物。丙戊酸易穿透血脑屏障,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起效快,复发率低,耐受性好,无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广泛。然而,丙戊酸钠 也有其缺点:① 易受患者基因多态性、药物剂型、肝肾功能、伴发疾病、药物相互作用 和高蛋白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剂量和血药浓度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② 抗 癫痫作用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具有很强的浓度依赖性。药物治疗窗口狭窄,血液药物浓度 位于治疗窗口内。有效率最高。超过治疗窗口会增加患者毒性反应的发生。因此,有必要 从小剂量开始,在血液药物浓度监测下逐渐增加剂量,以达到治疗窗口。③ 可增加体重 指数,增加患者血糖和血脂,抑制胰岛素分泌。体重指数的增加与用药时间成正比。④ 轻度至中度肝损伤,很少有严重肝损伤,因此有必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⑤ 对认知功能有不良影响,如智力低下、学习障碍、记忆丧失、注意力和运动水平下降等。因此,儿童患者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⑥ 对胎儿有明显的致畸作用。一些研究认 为[1],小剂量丙戊酸钠250mg/D有明显的致畸作用,因此不适合在怀孕期间服用。 2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是治疗简单和复杂部分性癫痫的首选药物。其治疗窗口为血药浓度4~ 12μG/ml,血药浓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剂量的选择很容易被临床掌握,因此很容易制定 合理的治疗方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卡马西平是一种肝脏药物酶诱导剂,可以加速其 他药物的代谢。同时,它还具有自身的诱导作用,可导致药物疗效下降。自诱导效应在处 理后达到最大值3~4W,其半衰期可缩短2~3倍[2]。因此,长期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需要 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临床疗效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随时调整用药方案。相关副作用主要 包括:① 当药物浓度过高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嗜睡、疲劳、眼震、复视、意识 障碍、谵妄等中毒症状;② 对血液系统的损害,如粒细胞减少、可逆性血小板减少,甚 至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在治疗开始时,尤其是在第一个月,应定期检查血象;③ 过敏 反应。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表皮坏死性药疹。立即停药,积极进行抗过敏治疗;④ 肝肾功能损害;⑤ 对胎儿有明显的致畸作用。 3奥卡西平 Oxcarbazepine,OXC,作为新的临床抗癫痫药之一,于2022年初进入中国治疗部分 性发作和全身强直阵挛发作。2022,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确定OXC是2~16岁儿童部 分癫痫发作的首选药物[3 ]。OXC是卡马西平的10-酮衍生物,没有药物活性。通过芳香 酮降解酶在体内的作用,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成具有药理活性的10,11-二氢-10-羟基-5h-重氮苯-5-羧酰胺,可通过血脑屏障发挥抗癫痫作用[4]。OXC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

常用抗癫痫药物

常用抗癫痫药物 1. 苯妥英钠大仑丁Dilantin,Phenytoin Sodium: 特点:作用较强;疗效高;为大发作首选,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次之,对局限性发作也有 较好疗效,但对小发作无效甚至恶化;无嗜睡作用;安全范围大;作用缓慢,口服一般需3~ 4天才显效,用于预防发作及维持治疗;而控制症状则以苯巴比妥为主。苯妥英钠抑制了 Na+内流,从而使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大,加大与阈电位的距离,提高了脑细胞的兴奋阈,稳定膜电位,从而阻止病灶放电的扩散。还能使脑中抑制性递质g-氨基丁酸的含量升高,这也与其抗癫痫作用有一定关系。苯妥英钠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舌咽神经痛有止 痛作用,可能与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有关。对洋地黄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较佳。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齿龈增生: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发生率约20%。因其抑制垂 体-肾上腺系统,抑制ACTH、糖皮质激素分泌,使胶原组织增生。维生素C或保持口腔卫 生可减轻此增生,停药3~ 6个月可消失。2长期服用可致佝偻病和骨质软化:药酶诱导剂可加速维生素D代谢,致缺钙。用D3和钙剂可预防和提高疗效。3久服骤停可引起发作,甚至诱发持续状态。 2.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Luminal: 特点:抑制大脑皮层运动区,提高惊厥阈,直接抑制病灶放电,又能限制放电扩散, 使大发作脑电恢复正常。作用快,维时长6hr,毒性低,安全性较大,可作控制大发作首选;对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的疗效差。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不可突然停药,长期应用可致成瘾。有些发达国家,由于苯巴 比妥、苯妥英钠的一些副作用,已将其列入二线抗癫痫药。仅将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列为 一线抗癫痫药。 3. 扑米酮去氧苯巴比妥,扑痫酮Primidone,Mysoline: 特点:在体内转化为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PEMA,对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都有较好疗效,但不如苯妥英钠。儿童对其有耐受性,故用量较大。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体内消除较慢,长期应用有蓄积性;不可突然停药。 4. 丙戊酸钠抗癫灵,二丙基乙酸钠Sodium 2-Propylvalerate,Sodium Valproate,DPA:

31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本品为抗癫癎药、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剂量不引起镇静催眠作用,1抗癫癎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一般认为,增加细胞钠离子外流,减少钠离子内流,而使神经细胞膜稳定,提高兴奋阈,减少病灶高频放电的扩散。2.另外本品缩短动作电位间期及有效不应期,还可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心肌自律性,抑制交感中枢,对心房、心室的异位节律点有抑制作用,提高房颤与室颤阈值。3.其稳定细胞膜作用及降低突触传递作用,而具抗神经痛及骨骼肌松弛作用。4.本品可抑制皮肤成纤维细胞合成(或)分泌胶原酶。还可加速维生素D代谢,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有抗叶酸作用,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可引起过敏反应,有酶诱导作用,静脉用药可扩张周围血管。 【临床应用】苯妥英钠适用于治疗全身强直-阵孪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颞叶癫癎)、单纯部分性发作(局限性发作)和癫癎持续状态。也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发作性控制障碍(包括发怒、焦虑和失眠的兴奋过度等的行为障碍疾患),肌强直症及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时心脏传导障碍、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对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疗效较差。苯妥英钠片:抗癫癎成人常用量:每日250~300mg,开始时100mg,一日二次,1~3周内增加至250~300mg,分三次口服,极量一次300mg,一日500mg。由于个体差异及饱合药动学特点,用药需个体化。应用达到控制发作和血药浓度达稳态后,可改用长效(控释)制剂,一次顿服。如发作频繁,可按体重12~15mg/kg,分2~3次服用,每6小时1次,第二天开始给予100mg(或按体重1.5~2mg/kg),每日3次直到调整至恰当剂量为止。小儿常用量:开始每日5mg/kg,分2~3次服用,按需调整,以每日不超过250mg为度。维持量为4~8mg/kg或按体表面积250mg/m2,分2~3次服用,如有条件可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抗心律失常:成人常用:100~300mg,一次服或分2~3次服用,或第一日10~15mg/kg,第2~4日7.5~10mg/kg,维持量2~6mg/kg。小儿常用量:开始按体重5mg/kg,分2~3次口服,根据病情调整每日量不超过300mg,维持量4~8mg/kg,或按体表面积250mg/m2,分2~3次口服。胶原酶合成抑制剂成人常用量开始每日2~3mg/kg分2次服用,在2~3周内,增加到患者能够耐受的用量,血药浓度至少达8μg/ml。一般每日100~300mg。 【注意事项】1禁用于对乙内酰脲类药有过敏史或阿斯综合征、Ⅱ~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心功能损害者。2下列情况应慎用:嗜酒,使本品的血药浓度降低;贫血,增加严重感染的危险性;心血管病(尤其老人);糖尿病,可能升高血糖;肝肾功能损害,改变本药的代谢和排泄;甲状腺功能异常者。3本品可能致畸,故妊娠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禁用。小儿分布容积与消除半衰期随年龄而变化,需多次监测血药浓度以决定用药次数和用量。老年人慢性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高,合并用药多,药物相互作用复杂,应用本品时须慎重,用量应偏低,并经常监测血药浓度。4对乙内酰脲类中一种药过敏者,对本品也过敏。5有酶诱导作用,可对某些诊断产生干扰,如地塞米松试验,甲状腺功能试验,使血清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血糖浓度升高;6用药期间需检查血象,肝功能、血钙、口腔、脑电图、甲状腺功能并经常随访血药浓度,防止毒性反应;其妊娠期每月测定一次、产后每周测定一次血药浓度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剂量。 【剂型规格】片剂100mg/片 【费别】医保 丙戊酸纳Sodium Valproate 本品系广谱抗癫痫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其主要的作用机理可能通过增强r-氨基丁酸(GABA)的合成或其代谢来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丙戊酸纳适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全身性癫

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

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 癫痫持续状态可造成严重脑损伤,惊厥持续时间越长,产生不可逆性脑损伤的可能性越大,发作控制越困难,严重时危及生命,故对癫痫持续状态应按急症处理。对惊厥性持续状态必须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尽快终止临床发作。SE的治疗包括4个方面:终止发作、防止复发、处理促发因素及治疗并发症。 1.治疗原则 1)立即控制惊厥:不仅要控制行为发作,还要制止电位的发作。一般临床上惊厥持续5分钟以上,就要考虑静脉给药。选择强有力的抗癫痫药物,经静脉注射途径给予。最好在20分钟以内控制发作,因为不断增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支持随着癫痫持续状态持续时间的延长,惊厥越难以控制,更多的将明显的运动性发作转为轻微发作或脑电发作形式[12]。最适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吸收慢而不可靠,故不提倡。2)维持生命功能:病人应在加强监护病房(ICU)内监护呼吸循环功能,纠正各种代谢紊乱。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吸痰、给氧、监测血氧饱和度;静脉输入5%右旋糖酐/0.45%生理盐水;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监测血糖、尿素、电解质、血钙、血镁、抗癫痫药血浓度;特别注意纠正脑水肿、酸中毒、高热、低血糖、呼吸循环衰竭等。3)积极寻找病因及诱因:针对病因治疗。4)长期抗癫痫治疗:发作控制后继续观察随访,复查脑电图,综合评估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资料,确定癫痫类型,给予长期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2.治疗的目的:尽快制止发作,避免发作引起的神经元损害,彻底从持续发作中康复。 3.一般措施: SE的治疗可分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包括立即将病人列为急诊处理对象,进行病情评估,纠正发作引起的生理指标紊乱。其开始措施应着重于维持通气、呼吸和循环的稳定。当初始急诊处理完成,病人的通气、呼吸、循环稳定后,应抽血化验血浆中各化学指标和抗癫痫药物浓度。最好选大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并用生理盐水维持。高热可明显加重神经损害,应尽快退热。另一方面,不必过于积极纠正PH值。 接下来应对病人作全面评估以确定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一旦SE的诊断成立、生理学指标稳定后,应立即开始特殊药物治疗[13]。 4.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理想的的抗SE药物应有以下特点:1)可静脉给药;2) 脂溶性高、分布半衰期长、消除半衰期短;3)可快速进入脑内,阻止癫痫发作,且在脑内存在时间足够长,因而可防止再次发作;4)不引起难以接受的副反应,尤其是对呼吸和心脏的抑制作用要弱或无。目前临床常用抗SE 的药物如下: 1)常用一线药物: (1)地西泮(diazepam)亦称安定。长期以来就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本药入脑迅速、止惊快,一般1-2分钟即可生效,80%患儿都能在5分钟内迅速止惊,作用可维持15-30分钟。静脉给药,常用量每次0.3-0.6mg/kg,最大剂量10mg/次,婴幼儿一次不超过2-3mg;静注速度要慢,为1-2mg/min;新生儿0.1-0.2mg/min。本药其分布半衰期短,很快再分布到脂肪组织,使脑浓度下降,可导致惊厥再次发作。必要时15-30分钟可重复上述剂量一次,24小时内可用2-4次。该药缺点是抑制呼吸,对已用过苯巴比妥的病人更慎重。 (2)氯硝西泮(clonazpam)亦称氯硝安定。氯硝安定抗痫效果较地西泮强 5-10倍,对绝大多数患者有效;且半衰期较安定长,维持时间可达2-6小时。

常见药物治疗癫痫病

常见药物治疗癫痫病 苯妥英钠对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复杂部分性和简单部分性发作有效,常被首先选用,特别 是对成人。因为苯妥英钠有潜在的不良反应(毛发增多、齿龈增生、面部皮肤增粗),对婴儿 和幼儿不作为首选。考虑对面容方面的不良影响时,卡马西平是苯妥英钠的主要替代药物。 当单用无效时,常将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扑痫酮、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其中之一合用。它 对失神、肌阵挛性和失张力性发作无效,也不主张用它来治疗伴有失神发作或肌阵挛的婴儿 痉挛症、Lennox-Gastaut综合征和大龄儿童及青少年的癫痫综合征。苯妥英钠静脉给药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有效,如果原发性癫痫发作间隔期较长,可首先选用此药来治疗。因为给全负 荷剂量所需时间较长,需要用安定或氯羟去甲安定控制发作。此药也可预防正在进行酒精戒 断综合症治疗的高危病人和某些颅脑创伤病人的发作。苯妥英钠为零级药代学,有效浓度范 围为10~20μg/ml,常见中毒症状有眩晕、共济失调、语言不清、眼球震颤、复视、昏迷, 不良反应有齿龈增生,多毛症虽不很常见,但确有发生。很少发生很严重的特异质反应包括 肝炎、骨髓抑制、系统性红斑狼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类似于恶性淋巴瘤的淋巴结病。可能发生叶酸缺乏,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对维生素D代谢的干扰可引起骨软化。剂量 必须个体化,开始时分几次给药,成人一旦达稳态,每日给药一次足以维持血药浓度。开始 每日300mg分两次服用,常用维持量为300~400mg或3~5mg/kg,最大剂量通常为600mg。 2 氯硝安定(clonazepam氯硝西泮) 氯硝安定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有助于控制肌阵挛或失张力性发作和光敏性癫痫。在少年期 肌阵挛癫痫病人中,肌阵挛性冲动可被控制,但不能控制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虽然此药 对失神发作也有效,但可产生耐药性,而且用药1或2个月后常发生失神发作的突然发作。 因为这个原因,用乙琥胺或丙戊酸更为可取。长期用氯硝安定时,倦睡和共济失调的发生率 高于乙琥胺。同其他苯二氮革类一样,镇静和耐药性限制了它的应用。如果长期用药后产生 耐药性,常常因为戒断症状和癫痫发作而难以停药。氯硝安定对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或部 分性发作很少有效,但有助于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3 安定 静脉内应用安定是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极有效急救药,是发作初期的首选药物,因 为它在给药后2~6min内达到治疗血浆浓度,几乎是立即奏效。由于迅速由脑转移分布于其 他组织,起作用持续时间短,为了维持其抗癫痫活性,应该同时或在发作控制后立刻静脉内 给与负荷量的苯妥英钠。安定及其代谢产物去甲羟安定均有药理活性,因其半衰期长,可每 日1次服用,但由于一次大剂量使用可使血药浓度突然升高,易引起不良反应,所以仍以多 次服用为佳。通过胃肠外应用安定,尤其在与其他抗癫痫药物合用时,可以引起呼吸和中枢 神经系统的抑制和低血压的发生,年轻病人和老年病人更易发生此类问题。静脉应用安定, 成人常用剂量为5~10mg,常用药速度为2mg/min,最大剂量20mg;儿童常用剂量为 0.15~0.3mg/kg,时间大于2min,最大剂量为5~10mg,如果发作持续,可在10~15min内 重复给于开始所用剂量。 4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 苯巴比妥是一种长效巴比土酸盐,对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和简单部分性发作有效。而控 制后者可能需要较高的血药浓度,对复杂部分性发作不完全有效,失神发作不能被减轻,反 而有可能被加重的危险。它常用于新生儿及幼儿发作的治疗。但由于对镇静催眠性抗癫痫药 神经心理方面不良反应的担忧,许多神经科医生喜欢镇静作用比较弱的抗癫痫药。并且其对 患有热性癫痫发作的患儿的预防作用已受到质疑。苯巴比妥除了有轻微的认知障碍外,在所 有抗癫痫药中,其全身毒副反应最少。 5 醋氮酰胺

经典药理学首选药加口诀

肾上腺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利多卡因——心律失常的首选药。 苯妥英钠——强心苷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苯妥英钠——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物。 安定—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乙琥胺——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物。 米帕明——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维拉帕米——房室结折返所致的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 呋塞米(速尿)——急性肺水肿的首选药物。 甘露醇——脑水肿的首选药物。 青霉素——螺旋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林可霉素——急慢性骨髓炎的首选药物。 氯霉素——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 异烟肼INH(雷米封)——各种类型结核病的首选药物 两性霉素B——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氯喹--是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物。 伯氨喹-对良性疟的红细胞外期及各型疟原虫的配子体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控制复发及传播的首选药物。 乙胺嘧啶-属人工合成的非喹啉类抗疟药,是目前用于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物。 甲硝唑(灭滴灵)-是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 拟胆碱药 拟胆碱药分两类,兴奋受体抑制酶; 匹罗卡品作用眼,外用治疗青光眼; 新斯的明抗酯酶,主治重症肌无力; 毒扁豆碱毒性大,作用眼科降眼压。 阿托品 莨菪碱类阿托品,抑制腺体平滑肌; 瞳孔扩大眼压升,调节麻痹心率快; 大量改善微循环,中枢兴奋须防范; 作用广泛有利弊,应用注意心血管。 临床用途有六点,胃肠绞痛立即缓; 抑制分泌麻醉前,散瞳配镜眼底检; 防止“虹晶粘”,能治心动缓; 感染休克解痉挛,有机磷中毒它首选。 东莨菪碱 镇静显著东莨菪碱,能抗晕动是特点; 可治哮喘和“震颤”,其余都像阿托品, 只是不用它点眼。 肾上腺素 α、β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是代表; 血管收缩血压升,局麻用它延时间, 局部止血效明显,过敏休克当首选, 心脏兴奋气管扩,哮喘持续它能缓, 心跳骤停用“三联”,应用注意心血管,

儿童常用抗癫痫发作药处方审核建议(完整版)

儿童常用抗癫痫发作药处方审核建议(完整版) 摘要 抗癫痫发作药(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是癫痫治疗的主要方法,ASMs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药师在处方审核时存在一定难度。现从ASMs的适应证、剂型/给药途径、用法用量适宜性、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长期处方审核、患儿的病理生理个体差异以及合并常见癫痫共患病时的药物选择等方面提出建议,供广大医师、药师参考。 关键词 抗癫痫发作药;癫痫;处方审核;建议 2023年1月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临床用药管理工作的通知》[1]及2018年发布的《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2]要求医师准确掌握用药适应证以及不同年龄儿童的药物选择、给药方法、剂量计算、药物不良反应等,合理开具处方并经药师的规范审核合格后进行调配。 抗癫痫发作药(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是癫痫治疗中最重要的手段,然而ASMs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且儿童ASMs的选择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已有《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23修订版)》[3]、《新诊断儿童癫痫的初始单药治疗专家共识》[4]等临床指南和共识,但仍缺乏专门针对儿童ASMs处方审核的指导性文件。为进一步规范ASMs儿科处方审核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儿用药安全,特制

定本建议,供广大医师、药师参考。 1、ASMs介绍 自1857年应用溴化物揭开ASMs发展的序幕以来,迄今已有20余种ASMs 应用于临床,按照研发时间可分为一、二、三代ASMs,国内上市儿童常用的ASMs。 2、审核建议 问题1:处方选用的药品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 建议1:根据发作类型和综合征分类选择药物是癫痫治疗的基本原则,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23修订版)[3]根据不同发作类型和综合征推荐了一线药物、添加药物、可以考虑的药物和可能加重发作的药物。处方审核时应注意,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强直/失张力发作通常不宜选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约80%的Dravet综合征患儿可发现钠离子通道SCN1A基因,编码电压门控离子通道α1亚单位发生变异,不建议使用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包括拉莫三嗪、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丙戊酸是多种发作类型和综合征的首选药,但其具有致畸性,可引起高雄激素综合征,对女性生殖和内分泌系统有不良影响,慎重应用于需要治疗至生育年龄的女性[3-5];由于严重的甚至致命性的皮肤反应,不推荐卡马西平用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1502阳性患儿,除非获益明显大于风险。 问题2:剂型选择是否适宜? 建议2:对于儿童口服ASMs剂型的选择,欧盟推荐新生儿、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首选溶液剂、糖浆剂、混悬剂等口服液体剂;随着年龄增长,吞

2020-2021第三代抗癫痫药物汇总

2020-2021第三代抗癫痫药物汇总 2020-2021年第三代抗癫痫药物汇总 癫痫的药物治疗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也是首选治疗方法。目前,抗癫痫药物(AEDs)已经发展到第三代, 主要包括拉考沙胺、XXX、瑞替加滨、布瓦沙坦、艾司利卡 西平、XXX。 选择AEDs时需要考虑疗效和安全性等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第三代AEDs的疗效提高有限,但耐受性得到了大幅提高。第三代AEDs具有五大特点:不良反应更轻、耐受性更佳、药代动力学更优、激素相互作用更少、药物相互作用更少。 由于第三代AEDs具有新的靶点和机制,因此更适合联合用药。联合治疗将更有可能控制癫痫的发作。目前,联合治疗的比例在逐渐提高,治疗效果也显著提高。一项针对局灶性癫痫发作联合治疗的调查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的应用比例逐渐提高,获得无发作的患者比例也有所提高。

以下是第三代AEDs的作用靶点和机制: 拉考沙胺 拉考沙胺是优时比(UCB)研发的第三代AED,为钠离子通道调节剂,可以选择性增强电压依赖性钠通道慢失活。在病理状态下,神经元细胞处于高频放电时,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才进入慢失活状态。拉考沙胺能促进VGSC进入慢失活状态,阻断持续性钠电流,终止持续高频放电,减少放电的振幅和频率,而对正常脑功能的短暂放电没有影响。适应证为美国XXX批准的癫痫局灶性发作单药治疗。起始剂量为每天100mg,每周增加50mg,维持剂量为每天150~200mg。欧洲EMA批准的起始剂量为每天50mg,最大剂量为每天300mg。CFDA批准的适应证为4岁及以上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的联合治疗。 XXX

吡仑帕奈为选择性AMPA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突触后AMPA受体的活性,减少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发挥抗癫痫作用。在中国被批准用于局灶性癫痫发作的添加治疗(>12岁)。 艾司利卡西平 艾司利卡西平为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是卡马西平类第3代药物S-利卡西平的前药和OXC的活性代谢物。 口服片剂布瓦西坦是一种用于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药物,于2012年获得美国XXX批准上市。该药仅被批准用于联合 用药治疗18岁以上的患者。随后,该药在2015年8月获得了 用于上述适应证的单药治疗的批准。2017年9月,美国XXX 进一步扩大了该药的适应证,批准其可用于治疗4岁以上的患者。 布瓦西坦是左乙拉西坦的结构衍生物,具有对SV2A的高效及选择性亲和力,是左乙拉西坦的15~30倍。它可以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突触囊泡的循环,从而在高频兴奋状态下(如癫痫发作时)呈现出比左乙拉西坦强100倍的突触抑制能力,因此具有更强的抗癫痫效果。

癫痫病的4种常用治疗方法

癫痫病的4种常用治疗方法 随着癫痫病发率的日益增高,癫痫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癫痫疾病对于患者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做好日常护理,这是保证患者的健康关键,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癫痫的治疗方法介绍。 一、神经调控治疗: 为新型的癫痫疾病治疗方法,该技术通过对大脑异电状态的调节,改善大脑代谢条件和植物神经功能,进而改变人体内的环境,抑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该疗法减少了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避免了手术过程中的风险。 二、迷走神经刺激术: 在患者左侧上胸部的皮下植入类似于起搏器的一个刺激器,用导线把刺激器与左侧迷走神经连接在一起。对合适病例可减少病症的发作,但大多数不能将癫痫病发作完全清除。 三、药物维持治疗: 为主要的癫痫疾病治疗方法。在病症确诊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马上服药,来控制病症发作。根据不同疾病类型,要选取相应的药物治疗。由于癫痫病症治疗期较长,所以患者应坚持长期合理用药,切记不可随便停药。 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择安全、有效、价廉和易购的药物: ①大发作选用苯巴比妥90-300mg/d。丙戊酸钠 0.6-1.2/d,卡马西平 600-1200mg/d等。 ②复杂部分性发作:苯妥英钠 0.2-0.6/d,卡马西平0.2-1.2/d。 ③失神发作:氯硝安定5-25mg/d,安定7.5-40 mg/d。 ④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安定 10-20mg/次静注。 四、饮食护理治疗: 饮食治疗癫痫主要为生酮饮食疗法。通过实行脂肪含量比例高、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比例低的饮食方法,在体内形成酮体,模拟身体饥饿反应,进行病症治疗。主要用于药物难以控制病症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控制癫痫持续状态药物及用药途径

控制癫痫持续状态药物及用药途径 对于控制SE一般首选苯二氮类药物(BDZs),其中安定(DZP)、劳拉西 泮(LZP)、咪达唑仑(MDZ)是院外癫痫急救主要药物,三者在脂溶性、 组织分布及清除率方面各不相同。其中DZP、MDZ脂溶性是LZP的4~5倍,能够快速分配到肌肉和脂肪组织。 静脉注射途径用药选择 静脉注射安定 静脉注射(IV)BDZs(尤其IV-DZP),1~3min起效,作用时间15~30 min,是传统控制癫痫急症的首选。因此,若能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则 首选IV;若不能,则选择直肠途径(PR);如果IV/PR用药后癫痫发作持续,则10min后加用第2次剂量,但必须通过IV。 据欧洲专家一致通过建议:对于任何形式的儿童SE起初治疗首选IV -DZP。据美洲癫痫基础工作组建议:IV-DZP(0.2mg/kg)作为终止癫痫发 作一线药物。刘国阳等对20例院前SE患者首选IV-DZP,其中18例完全 缓解,表明IV-DZP控制癫痫发作是有效的。但是,DZP在应用时需注意: ①IV-DZP不可过快;

②DZP是快速型镇静药物,其血药浓度下降很快,故必须重复应用; ③DZP清除半衰期较长,多次用药易发生累积效应,导致呼吸抑制 及过度嗜睡。 静脉注射劳拉西泮 先前研究证实LZP控制SE效果等同于甚至优于DZP。一项比较LZP和DZP终止SE效果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及一项比较IV-LZP和IV-DZP+PTH治 疗院前儿童CSE效果的RCT均证实其差异无统计意义。由此,可以推测 两者至少是等效的。另外,LZP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低且作用时间持久, 因此,从经济效益方面建议优先选择IV-LZP。然而,LZP若不冷藏,则 半衰期较短,且只有通过静脉给药才有效,使其院外应用受到限制。 静脉注射咪达唑仑 MDZ首次应用是在1986年,作为镇静剂、肌肉松弛药,其半衰期为1~4h。一项在日本进行的回顾性多中心研究证实MDZ可有效控制SE。 先前研究也证实连续IV-MDZ(0.1mg/kg)3次或5次治疗儿童耐药性惊厥 性癫痫持续状态(convulsivestatusepilepticus,CSE),控制率分别 达89%、91%;单次IV-MDZ后持续输注控制率达67.7%~100%,从开始就 持续输注控制率达86%~100%。

终止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终止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癫痫持续状态(SE)是癫痫学及神经重症医学中最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除意外死亡,大多数癫痫患者的死亡都发生在此期,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SE患者预后。尽管SE的治疗涉及多个方面,但快速终止发作仍是治疗的重点。 一、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SE是一种与多种并发症有关的急性癫痫发作,发作终止后一般不需要长期治疗,而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所以,当SE发作停止后,如发作前有癫痫者,则需继续给予抗癫痫发作的治疗。

二、常用药物选择 推荐按下列顺序选择药物治疗: 地西泮或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苯巴比妥、丙戊酸、左乙拉西坦→咪达唑仑→异丙酚→氯胺酮→联合用药。 三、常用药物临床应用 01、地西泮注射剂 (1)适应证:适用于SE的首次治疗及达不到RSE标准且对苯二氮䓬类药物不耐药且无禁忌证的患者,不主张用于肝性脑病及Lennox-Gastaut 综合征中的SE。 (2)用药剂量:成人SE静脉用药时可考虑首剂10~20 mg静脉缓慢推注;如无效,5 min后可再次静脉推注;若有效(癫痫发作停止),则用80~100 mg地西泮加入5%葡萄糖水中静脉滴注(12 h);若用药有效,但维持中复发,可再推注10~20 mg地西泮;若治疗无效,应停药并改用其他推荐药物。 (3)注意事项:静脉用药需要缓慢推注,每分钟不超过2 mg,注意其对患者呼吸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必要时选用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对抗其呼吸抑制作用。 02、氯硝西泮 (1)适应证:氯硝西泮的作用强度是地西泮的10倍,但考虑到广泛的认同度以及临床使用的经验还需要积累,目前仍主张将其作为在地西泮治疗失败后的次要选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