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鸬鹚的绘画技法

合集下载

孙其峰教你画水墨鹰,值得收藏!

孙其峰教你画水墨鹰,值得收藏!

孙其峰教你画水墨鹰,值得收藏!鹰,外貌刚健强悍,力量威猛,人们把它视作英雄、无畏、坚毅和勇敢的象征。

所以绘画中配景多以山石、松、柏为主,不宜配置花卉,用色也须素雅,不宜花俏绚丽,与主体要取得协调。

画鹰不宜建在地面,应把它置于高处,使它有远瞩千里、极目无限的高旷之势,从而使鹰的形象更有崇高壮美的感觉,也使意境更显深邃。

一、鹰的解剖1、鹰的骨骼和腿的活动鹰的腿骨和翅骨较为壮健,因此它的飞翔力和抓着力也很强。

禽鸟趾爪,一般为四个。

三前一后,后方是第一趾,称为托爪,骨骼只有一节。

第二趾称为食爪,有二节。

第三趾称为探爪,有三节。

第四趾称为撩爪,共四节。

2、鹰的形体结构(1)头顶(2)额(3)眉线(4)眼眶(5)嘴腭(6)喉(7)胸(8)腹(9)肋(10)尾腹(11)耳羽(12)腮(13)颈(14)背(15)肩(16)腰(17)翅羽(18)上复羽(19)下复羽(20)尾羽(21)腿(22)跗跖(23)爪3、鹰的翅羽结构与运动(1)初级飞羽(2)二级飞羽(3)三级飞羽(4)初级复羽(5)小翼羽(6)大复羽(7)再复羽(8)小复羽(9)肩羽鹰飞翔时翅翼上下运动的幅度示意4、鹰爪(1)鹰的趾爪属于对对趾型,后趾生在两边,与人的手指相似,大拇指在边上。

(2)抓物时,先用后爪将物托住,再用食爪像钳子一样将物钳住,然后再用其余二爪把物紧紧抓住。

(3)捕捉猎物时,趾爪用力张开。

(4)抓枝时撩爪横伸,以保持平衡。

(5)站石时趾爪较为松驰。

(6)飞翔时,双爪紧握。

(7)猛禽趾爪长而锐利,不便于行走,因此善飞不善走。

秃鹫因喜食腐肉,趾爪比较软弱,但画时也须予以夸张。

5、各种猛禽类鸟的头型对比猛禽嘴锋带勾,能撕碎肉类进食,雕的嘴锋宽而厚,弯曲也最大。

鹰隼鹘等嘴锋较短,但很锐利。

其中以秃鹫的嘴锋最长。

6、画鹰步骤画鹰可先从背、肩部画起,接着画翅羽,用笔要大胆果断,切忌涂涂改改,务使笔触生辣,墨色自然。

再画尾羽,并用中墨画胸、腹、腿,然后审视形体的趋势,画上头额线及颈部羽毛。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1. 用笔法:水墨画的基本用笔法包括点、勾、染、挑、扫等。

点是用笔尖轻轻点出,勾是用笔尖勾勒出线条,染是用笔尖在已经画好的线条上加水墨,挑是用笔尖挑出一部分线条,扫是用笔尖快速扫过纸面。

2. 用墨法:水墨画的墨法包括浓、淡、重、轻、清、浑等。

浓墨指墨量较多,淡墨指墨量较少,重墨指墨色浓重,轻墨指墨色轻柔,清墨指墨色清澈,浑墨指墨色混沌。

3. 用色法:水墨画的色法主要是指对水墨的颜色的运用,如用淡墨画出浅色,用浓墨画出深色。

4. 用水法:水墨画的用水法是指用水的多少、浓淡来调节墨色的深浅和水墨的流动性。

用水法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水墨效果,如淋漓、淋漓尽致、淋漓尽致、水墨淋漓等。

5. 用色法:水墨画的用色法主要是指对水墨的颜色的运用,如用淡墨画出浅色,用浓墨画出深色。

古意水墨小鸟8幅必会的几种画法技巧

古意水墨小鸟8幅必会的几种画法技巧

古意水墨小鸟8幅必会的几种画法技巧
小鸟是花鸟国画中点睛之笔,能掌握几种鸟类典型姿态,是必须的。

然后多观察生活,逐步演化出更多属于自己的小鸟,花鸟画会越来越鲜活。

今天发一些刚画的几个水墨小鸟,分享一下绘画感受。

画小鸟用笔必须爽利,不要迟疑,心中有小鸟的体型结构,一笔一笔画下去。

两支笔一浓一淡,头部翅膀深色,腹部淡色。

有两种起笔,一种从嘴巴开始,适合还没画小鸟站立的树枝或石头的。

一种从尾巴开始,适合已经画好了石头或树枝的,这样可以确立小鸟的站立点。

眼睛用最浓的墨,笔尖小心画,注意小鸟目光方向,有时候也可留白点作高光。

切记描来描去,反复刻画,必然不好看。

笔笔到位最好。

写意小水鸟吴冠中水鸟

写意小水鸟吴冠中水鸟

写意小水鸟吴冠中水鸟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吴冠中先生最著名的是画粉墙碧瓦的水乡房屋,小桥流水,柳枝倒垂,无一不显示出一种中国特有的美色。

但吴先生不仅画房屋,也画花鸟虫鱼,他的笔触洒脱,线条流畅,色彩颜色而不俗,非常具有观赏性。

我们看吴冠中先生画的鸟,似乎都是鹦鹉。

在用色上非常考究,鹦鹉羽毛柔顺光泽,红黄蓝绿紫应有尽有,这是长期在外写生的结果,是成就。

乱枝上一群群的鹦鹉,各种姿态,身形漂亮且不呆板。

不仅画鹦鹉,也画天鹅。

吴冠中先生的笔触非常独特,说它像吧,它似乎又不像。

说它画得不像呢,它又奇怪地非常像。

这大概就是中国水墨画的魅力吧,写意这种画法,正如写散文一般,形散而神不散。

群鹤图就是几笔墨水竟然能画出如此动感十足的水墨画来,并且在布局和色彩浓淡上把控得相当精准,中国画中带着西画的手法,要多美有多美。

鱼鹰图就是纯粹的中国画法了,背景依然是柳丝,间或几点彩色,代表着花,叶。

而吴冠中先生的这种画法,引领了中国画坛一大群艺术家画家对创作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和改革,开拓了绘画新思路。

小鸟只是寥寥几笔,但我们能看出它是春天的燕子,翩翩飞翔。

这画虽然简单,但意境却深远。

树枝横斜,春花点点,由此可见江南水乡是有多么迷人。

务必收藏!国画各种禽鸟的画法步骤图都在这里了!(高清大图)

务必收藏!国画各种禽鸟的画法步骤图都在这里了!(高清大图)

务必收藏!国画各种禽鸟的画法步骤图都在这里了!(高清大图)随着春天的到来,不少画友们都开始踏春写生,画花鸟作品。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当中一个分支,主要以花、鸟、虫为主要描绘对象,北派画家在鸟类题材方面其实题材要更为丰富,画中常见意象很多,喜鹊、八哥、鸽子、麻雀等,都是展现意趣的取向。

今天,小象就带领着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国画中禽鸟的具体画法。

关于花鸟画的表现方法,一般都认为是从五代时徐熙和黄筌这两条不同的路线发展下来的。

黄筌是当时的宫廷画家。

据记载,黄筌善写宫苑中的珍禽异兽,多画鹰、鹞、鹘、鹤、雉、孔雀等。

徐熙是在野派画家,多状水禽中的凫、雁、鸥、鹭。

在表现技法上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不同风格。

禽鸟国画表现方法在写意花鸟画中禽鸟的表现方法约略可分为:01渴勾以渴笔率勾,与工笔细线铁笔重廓不同。

用笔须顿挫有力,出线苍老涩拙,勾成后涂染淡彩或白粉。

这种勾勒填粉法,多用以画遍身素白或颜色浅淡的鸟,如白鹦鹉、白孔雀、白鹰、白鸡以及鹅、鹭等。

02点染以墨或墨彩混点而成,亦可以重彩与墨相同。

画燕子、麻雀、翠鸟、鹰、雁、鸜鹆、鸳鸯等重色的鸟多用之。

近人任颐、齐璜喜用此法。

02点垛先点淡墨,后套深墨,层层点染。

画时以淡墨先点头、背、胸、腹等部,再以深墨点大翅、背花及尾部,最后以花青、淡赭罩染,又称套墨、套色法。

有时除嘴、眼用淡墨粗勾外,率以浓淡墨套点。

寥寥数笔,意态自得。

明代林良写水墨花鸟纯用点垛法,可参看故宫博物院藏林良的《写生翎毛卷》。

04疏渲以墨笔疏鸟的头、肩、尾、腹等部,再以淡彩晕染。

如华秋岳表现翎毛多用此法。

大师国画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国画大师笔下的鸟,灵气乍现,欢脱有趣意蕴无穷,一、黄胄黄胄的“鸟儿”中主要是为了传情达意,衬托画中意境,让这种较为生动的意象烘托画面。

他绘就的画面有着朦胧感,但是也有着写实的功底,画面中的意象显得尤为生动。

他的细节处的雕琢也十分传神,虽然只是寥寥数笔,但是却能将画中的景致特征彰显出来。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与意境表现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与意境表现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与意境表现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代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以墨色为主要表现元素,追求简约而富有表现力的笔墨,通过线条、墨色、构图等基本技法和艺术手法,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意境。

本文将介绍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和意境表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水墨画的魅力。

一、基本技法1. 点画:点画是水墨画的基础,通过点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墨色层次和细腻的纹理。

可以用细小的笔尖、短而软的毛笔,或者直接蘸墨以点的方式描画。

点画可以形成细腻的墨迹,也可以通过深浅变化来表现形体的立体感。

2. 线条:线条在水墨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表现物体的轮廓、纹理和结构。

线条可以粗细、长短、柔硬不同,通过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在用笔时,要注意用笔的节奏与力度,通过不同的线条表现,增强作品的变化与层次感。

3. 平涂:平涂指的是使用宽大的毛笔或宣纸直接蘸墨平铺在纸上,使墨色均匀分布。

平涂可以用来表现大面积的背景或底色,可以形成丰富的墨色渐变和纹理效果。

在用笔时要注意笔法的均匀与质感的变化,以确保作品的整体效果。

4. 清与浑:“清”即指墨汁稀薄透明,“浑”即指墨汁浓稠浑厚。

清与浑的运用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光影效果。

通过适当调节墨汁的浓度和水的比例,可以达到表现物体质感与形态的目的。

5. 暗与淡:暗与淡是水墨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可以通过墨色的深浅来表现形体的阴暗与明亮,增强作品的层次感。

暗与淡的运用需要注意掌握好墨色的浓度和层次,通过墨色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轮廓和光影效果。

二、意境表现1. 空灵与气韵:水墨画追求“意境”的表现,追求一种超脱物象的情思与意境。

它注重于用简练的线条、墨色和留白来表现形态,强调形神合一,通过抽象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更加抽离物质世界,展现出一种空灵与气韵。

2. 虚实与深浅:水墨画通过虚实的运用来表现物象的立体感和灵动感。

通过留白与构图的安排,使画面呈现出明暗交替的效果,营造出一种凝重与变幻的氛围。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水墨画鸟|苏少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水墨画鸟|苏少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水墨画鸟|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技巧,掌握用水墨画表现鸟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创新,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水墨画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水墨画是以水调和墨的浓度来表现不同层次和质感的一种绘画方式。

2. 水墨画鸟的基本方法:教授学生如何用墨汁和毛笔描绘鸟的轮廓、羽毛、眼神等细节。

3. 创作实践: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基本方法后,进行自由创作,表达自己心中的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用水墨画鸟的基本技巧,如用笔、用墨、用水等。

2. 教学难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水墨画的意境和情感融入作品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墨画教材、PPT、视频等。

2. 学具:毛笔、墨汁、宣纸、水杯、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水墨画鸟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授:讲解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技巧,演示如何用水墨画鸟。

3. 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水墨画鸟的实践操作。

4.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板书设计1. 水墨画鸟2. 内容:水墨画的基本特点水墨画鸟的基本方法创作实践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用水墨画的方式,创作一幅自己心中的鸟。

2. 作业要求:注意用笔、用墨、用水,尽量表现出鸟的生动和自然。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水墨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创新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水墨画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

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展示作品:展示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师的水墨画鸟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水墨画的魅力。

中国水墨画的技法

中国水墨画的技法

中国水墨画技法:
1.淋法:用细长的硬毫笔,饱蘸墨色,笔身垂直于纸面,让墨色自然滴落,然后逐渐用力向下滴洒,将笔上墨色洒完。

2.滴法:用大笔饱蘸墨色或青黛色杂墨水,用手指将笔上墨色挤滴于纸上,让其自然渗化。

3.洒法:用笔蘸墨色,不宜过多,甩洒于纸上,可用于表现风中杨柳等。

4.弹法:即用指蘸色墨弹于纸上。

5.渲法:用淡墨将物象的明暗、凹凸进行部分强调,用笔的中锋、侧锋均可,墨不宜太湿,也不可过干。

6.捽法、擢法:即下笔的动作的名称,捽用笔直下缓提,似揪住一物而后拉之势,捽点厚实;擢法用笔直下快提,下得缓,提得快,好像拔毛较爽劲。

7.泼墨法:大笔挥洒墨色,让墨色自然渗化,形成浓淡变化的纹理。

8.破墨法:在墨色未干时,用浓墨或淡墨点、洒、擦等方法打破原有的浓淡墨色,形成多样的效果。

9.积墨法:用浓墨、淡墨多次渲染,积墨数层,以达到质感丰富、层次分明的效果。

10.皱纸法:在纸张表面形成纹理和皱褶,以表现山石的纹理和地面的起伏。

11.熟纸法:使用熟纸进行绘画,使墨色易于渗透和渲染。

12.干笔法:用干笔轻擦纸面,以产生干枯的笔触和纹理。

13.湿笔法:用湿笔在纸面上作画,以产生流畅的线条和湿润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鸬鹚是鹈形目鸬鹚科的1属,有30种。

身体比鸭狭长,体羽为金属黑色,善潜水捕鱼,飞行时直线前进。

分享水墨鸬鹚的绘画技法。

水墨鸬鹚的绘画步骤
1、用浓墨画头、翅膀,淡墨画嘴、眼睛。

水墨鸬鹚的绘画步骤一
2、补上身体其他部分。

水墨鸬鹚的绘画步骤二
3、用淡墨勾爪,赭石染爪子。

水墨鸬鹚的绘画步骤三
鸬鹚的种类也很丰富。

它们是沿海生活的而不是海洋鸟类,在内陆水域有生活区域。

鸬鹚的原始祖先,似乎一直是淡水鸟,从最古老的家族的栖息地判断。

它们的范围在世界各地,除太平洋中部岛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