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八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课件(1)

结论:
从我们欣赏分析的美术作 品清晰的知道,美术作品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地域 性
我们了解美术作品可从不 同的角度去分析评论,具 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那么我们怎样去判断其意 义与价值?
二、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 值?
请同学们欣赏以下作品,作者 是从哪个角度来表现少年英雄大 卫的形象的?你更喜欢哪个作品, 为什么?
作品赏析与评价,分析 其在不同文化情景中的 不同的意义与价值!
陈逸飞 1977《攻占总统府》
蒙娜莉莎 (1503-1505年) 达芬奇 意大利
自我评价:
是否能对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 值做出正确的评价?
作业:
任选课本一幅美术作品, 用文字叙述你的评价,然后 同学们交换作业点评。
谢谢!
人物描绘
丁多列托让人物笼罩在阴影 之中,隐隐约约难以分辨, 他们统统被气氛所挟裹,他 们不是以独立的个体身份发 生作用,而是他们相加而成 的整体才是意义所在,可视 为势不可当的宗教体验。
达芬奇的人物一字排开,各人的反 应独特、个性鲜明,历历在目,门 徒在听了耶稣的话以后,各个反应 不同,于是表现出个人的个性和心 理。
思考与讨论:
比较下图两幅《最后的晚餐》, 进一步说说美术作品的时代性特征。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 画家丁托列托于1592- 1594年费时二年所作的壁 画。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 画家达·芬奇于1495- 1497年费时三年为一所修 道院的餐厅所作的壁画。
从各个角度分析《最后的晚餐》 深入了解美术作品时代特征。大 卫米来自开朗基 罗
大 卫
多 纳 太 罗
同样是吹笛的题材,但它们的意义与 价值是否一样呢?
结论
1、一般来说,作品符合观众对题材 和图式的期待,影响面广,为多数 人认同的,其意义与价值就大。
第8课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一、课时:1课时二、课业类型:欣赏三、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四、教学重点:解到作品的价值与意义和时代性和地域性有密切的关系,并以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其意义与价值。
五、教学难点:判断其价值和意义的各方面因素六、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式、分组合作七、教学用具: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⑴欣赏在网络上搜集的部分中外名作的拍卖价对比:师导言:《美术鉴赏》课上,感觉大家问的最多、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老师,这幅画值多少?这类问题当然也是美术鉴赏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下是在网络上搜集的部分美术作品的拍卖价,不全,也不一定精确。
(播放课件)1.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售出,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
2.荷兰画家鲁本斯的油画《殴打婴儿》2002年易主,购买者竟不惜出资7350万欧元。
3.《鸢尾花》于1889年5月完成。
鸢尾花是同向日葵一样,凡高似乎也喜欢画这种植物。
1892年,唐基(凡高的朋友)以300法郎的价格将这幅画卖给了评论家奥克塔夫·米尔博--凡高最早的赏识者之一。
这幅画像许多其他的凡高的画一样,在他死后不断地买卖。
1988年在拍卖会上,有人叫出了5300万美元的天价。
4.奥地利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克利姆特的作品日前以1.35亿美元成交价被化妆品巨头罗纳德·S·劳德收购,创下迄今单幅油画最高拍卖价纪录。
师导言:再来看中国画家的!1.国画大师张大千是目前作品拍卖价格最高的,《江山万里图》(2005年7月29日)在北京的拍卖会上以7300万元人民币(900万美元)成交。
2.齐白石后期的作品拍卖价格最高是1500万。
⑵关注艺术品价格,也是美术鉴赏,只是,这是鉴赏的初步。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中西方绘画大师的作品拍卖价格为何相差如此之大?2.不同时期的绘画大师(如达芬奇和丁托列托),绘画同一题材(如同画《最后的晚餐》),为什么拍卖价格会有巨大区别?(参见课本P41左下文字说明)3.同一绘画大师的不同时期作品,为什么拍卖价格会有巨大区别?(如齐白石五十岁前和五十岁后)4.同一绘画大师的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为什么拍卖价格会有较大区别?师导言:阅读课本P40-45,参与讨论!关键句一P41:美术作品的产生无论是题材或内容还是形式或风格,都受到时代性和地域性条件的限制。
第8课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从理论上说,任何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不再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或观众,所以不同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和观众眼里就会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
我们在上一课里已经讲述了理解艺术家创作意图的重要性,本课要说明的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只是我们理解美术作品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惟一的,或者说它可以为我们理解美术作品提供某种参照,美术作品还需要我们观众给予我们自己的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培养审美的眼睛。
彩,雾气中的小船显得模糊不清。
整个画面给人以梦幻般的视觉印象,仿佛是光线与色彩的交响。
持莲花菩萨(壁画,阿旃陀石窟第1窟,约580年)印度印度佛教艺术宝库阿旃陀石窟,有“印度的敦煌”之称,约半数石窟绘有壁画,描绘佛教故事、人物等,反映了印度社会风情和审美观念,享誉世界。
其壁画分为两期,前期约作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后期约作于公元450至650年间。
第1窟壁画是阿旃陀后期壁画中保存最好的壁画之一,《持莲花菩萨》是其中最精彩的部分,位于此窟内部后壁佛龛的前室左壁。
菩萨体态丰满、身体扭转,曲线结构明显,具有女性化的特征。
这是印度艺术中人物造型常见的形式,较为肉感,体现的是世俗的审美趣味;而菩萨的表情却是超凡脱俗的,悲天悯人,与佛教精神相吻合。
画家巧妙地将二者融为一体。
作者还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题,菩萨的肤色浅淡,身边是肤色黝黑的公主,周围持拂坐者、爱侣、孔雀、棕榈、山石等,色彩斑斓,构成纷乱扰攘、繁密幽深的背景,很好地烘托出菩萨的处乱不惊、静思冥想的出尘之姿。
三美人图(浮世绘版画)喜多川哥磨(日本)喜多川哥磨(1753—1806)是日本浮世绘的杰出代表,擅长美人画。
多采用特写式的布局,即头部占据画面的大部分空间,着重描绘美人的面部特征,这种形式的美人画被称作“大首绘”。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 阿 黛 克 尔 里 布 洛 特 赫 ( 鲍 奥 尔 地 》 利 )
1907年
· 姆
《拿烟斗的男孩》 拿烟斗的男孩》 毕加索(西班牙) 毕加索(西班牙) 1905
《多拉·马尔与猫》 毕加索(西班牙) 1941年
《帘子、罐子、盘子》 塞尚(法国) 帘子、罐子、盘子》 塞尚(法国)
1893-1894年
把握美术作品本身的时代性、地域性、创造性。 把握美术作品本身的时代性、地域性、创造性。
• 时代性 时代性:是指某些题材、内容只有在这个 时代才有,而不可能出现在别个时 代。 • 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某些题材、内容可能在这个 地区不断出现,而对另一个地域来 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
《父亲》 父亲》
罗中立
由此看来,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有绝 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多纳太罗的《大 卫》在当时有价值,但到米开朗基罗的时代 就相形见绌了,因为米开朗基罗对它进行了 新的艺术创造,产生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艺术创新 艺术创新又成为我们判断美术作品 艺术创新 意义和价值的另一方面。
•
美术作品的意义和 价值受时代性、地域性、 时代性、 时代性 地域性、 艺术创新的制约。 艺术创新
•
以人道主义情感诉说,以现实主义 的叙事手法展现,是观众根据现实 思考而因没法更深的情感。
在艺术上,针对以往的“假大空” 而采取了照相写实主义
在题材上,以领袖像的规格表现 的是一个中国社会中最普通的农 民,这种反叛对当时社会和艺术 观念都形成强烈的冲击,产生了 广泛的影响。
•
美术作品的产生无论是题材或 内容还是形式或风格都受到了时代 内容还是形式或风格都受到了时代 地域性的限制 的限制。 性和地域性的限制。
时代差异导致美术作 时代差异导致美术作 品价(1592—1594年)
美术第八课教案

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从理论上说,任何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不再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或观众,所以不同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和观众眼里就会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
我们在上一课里已经讲述了理解艺术家创作意图的重要性,本课要说明的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只是我们理解美术作品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惟一的,或者说它可以为我们理解美术作品提供某种参照,美术作品还需要我们观众给予我们自己的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培养审美的眼睛。
(二)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中国古代画家马远和夏圭的故事开始讲起的。
作为引子,这个部分指出了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上的贡献,但明代皇帝却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由此说明美术鉴赏不仅要了解艺术家的意图,还有一个观众对其意义和价值的判断问题。
第二部分“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讲述的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其产生的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即它的产生受到了当时的时代和地域的限制,对它的理解也与其时代和地域密切相关。
这里主要举了罗中立的《父亲》这个例子。
这一点可以结合前一课讲述的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理解。
第三部分“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以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期三位雕塑家创作的三个《大卫》为例,进一步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由此指出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这里还提出了艺术创新的问题,主要是从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完整性方面说的,由于这个问题更为复杂,所以就没有展开,只作为教学中的参考。
第四部分“如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上的分歧?”是接着上面所说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相对的一面引出的问题。
这个部分着重强调的是个人感受和判断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不同的角度和方法。
第八课_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

感受三个作品的不同
吹笛少年 马奈
艰苦岁月 潘鹤
吹笛女 布岱尔
马奈(1832-1883)是法国映象画派中的著名画家,他对欧洲绘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尽管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画家的联 合展览,仍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马奈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画方面,第一个把印象主义的光和色彩带进了人物画,开创 了印象主义画风.马奈早年受过学院派的六年教育,后又研究许多历代大师的作品,他的画既有传统绘画坚实的造型,又有印象主义 画派明亮、鲜艳、充满光感的色彩,可以说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画家.他的作品(尤其是肖像画)很自然地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 和心理。《吹笛少年》用几乎没有影子的平面人物画法,表现人物的实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奈的才气和自负感。此画明 显带有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 注:马奈这一名字出典于拉丁文题铭 Manet et manebit,意思是:“他活着并将活下去”。
在这幅带有日本绘画风格的画作中,我 们还可以看到委拉斯贵支以及戈雅不用任何 背景和装饰的画风。画中的吹笛少年以右脚 为重心站立,左腿向外伸展,上身自然向左 倾斜,手指在乐器的孔洞上按压,悠扬的音 符流泻而出,脸上神情专注,谨慎的演出
这幅画中运用三种基本色调--红色裤子、 黑色上衣以及赭石色的背景。红色裤子两边 的黑色边线,与黑色上衣连成一气,红、黑 两色间的关系,被马奈以金黄色的衣扣和吹 笛少年肩上的白色披带突显出来。赭石色的 背景,是既无横面又无竖面的抽象背景,赭 石色的底色,以人物为中心,渐次向外加深, 使吹笛少年处于明亮的空间中
文森特· 高1890 凡· 年创作的《加谢医 生的肖像》,在 1990年以8250万美 元的价格售出。
8250万美元=5亿 1274万人民币元
近些年作为商品在市场 上交易过的美术作品的 市场价值
《第八课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说课稿

《第八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说的课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八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我将从分析教材开始,接着解释所采用的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以及简单演示一下课件,最后说说我的教学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从理论上说,任何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不再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或观众,所以不同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或观众眼里就会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
我们在上一课里已经讲述了理解艺术家创作意图的重要性,本课要说明的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只是我们理解美术作品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唯一的,美术作品还需要我们观众给予我们自己的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受时代性和地域性的限制,同时,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
所以尽量让学生参与到作品的分析、比较、讨论中来。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①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时代性和地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课文的第二部分“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是这节课的重点部分;②使学生了解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本课教学的难点估计在于:①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其绝对的一面又有其相对的一面,要准确判断一件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就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要精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并不容易。
②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多角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以为美术作品可以任意理解,这是错误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给予纠正。
二、教法:本课主要采用讲授法、比较研究法、谈话法和多媒体教学是出于如下考虑:①美术常识与欣赏的教学中,老师的辅导主要依靠语言的表述,讲授法是一般都会用到的。
那么,怎样避免老师一味的讲和学生被动的听?关键是要把“讲”、“看”、“谈”结合起来,在观赏中,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动静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讨论,适当变换课堂节奏。
高中美术鉴赏高一年级(人美版)教学设计:第8课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培养审美的眼睛。
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是因为不同的人在欣赏同一幅作品时,对其意义和价值的判断是不一样的。
教学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关系,二是使学生了解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
教学难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又有相对的一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由马远、夏圭的小品式山水画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眼里给的评价不同,说明美术鉴赏存在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进行价值判断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一)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1、首先通过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来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的关系。
罗中立借鉴西方现代领袖像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穷的老农形象。
他那古铜色的脸,长期的艰苦岁月造成的那条条车辙似的皱纹,柴耙似的双手以及缺牙的嘴巴无不饱含着画家深沉的情感和对造成这一现实的深刻反思,从而激发起人们对现实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命运的关注。
作品与文革时期的“假大空”的题材形式的作品相比是一种反叛,同时真实的再现现实。
作品一经展出立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是新中国成立来影响最大的美术作品之一。
由此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受时代限制。
2、名词解释:时代性地域性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与同一时期中国的文人画相比较,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受地域的限制。
通过部分作品赏析,让学生自己探讨、分析、鉴赏作品,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以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期三位雕塑家创造的三个《大卫》为例,进一步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由此指出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判断就受到了时代 性、地域性和艺术创新三个方面的制约. 三、对作品地品评角度
1)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 2)形式主义批评 3)历史批评 4)社会学批评 5)心理学批评
对 比
. , ·
. ,
.
,
·
对于一般观众,符合他 们对题材和图式的期待、 影响面广、为大多数人 所认同的,其意义和价 值就大,否则就不大.这 就是我们说的美术作品 的题材和形式的时代性 和地域性特征的限制.
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判断就受到了时代性、 地域性和艺术创新三个 方面的制约.
01
批评角度
品评式 或品鉴 式批评
形式 主义 批评
历史 批评
社会学 生无论是题材或内容还是形 式或风格都受到了时代性和地域性条件的限 制.所谓"时代性"是说某些题材只有在这个时 代才有,而不可能出现在别的时代;所谓"地域 性"是说某些题材可能在这个地域不断出现,而 对于另一个地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Bumac
美术作品的产生无论是题材或内容还是形式 或风格都受到了时代性和地域性条件的限制. 所谓"时代性"是说某些题材只有在这个时代 才有,而不可能出现在别的时代;所谓"地域性" 是说某些题材可能在这个地域不断出现,而对 于另一个地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变的盛奇的类烈格文的画氛对丁 化审期等完画交主艺稳是骚角托 美那大成家错义复定横乱线列 追种师相的的的兴构平而倾托 求对们距突“代后架竖激斜的 此平在一出动表期丁直动的画 时衡文百特”性被托左达大是 已、艺年征感画称列右 趋一 芬 发和复达两是家为托对 势个 生谐兴 画这激风是称奇气呈 的 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