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制
学制是什么

学制是什么
学制是指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它规定学生
在学校学习的年限及所需完成的学业任务。
学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但通常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阶段。
小学阶段是学制的第一阶段,也被称为基础教育阶段。
在中国,小学学制为6年,从入学年龄6岁开始,到12岁毕业。
小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品德。
中学阶段是学制的第二阶段,也被称为普通中等教育阶段。
在中国,中学学制一般为3年,从12岁开始,到15岁或16岁毕业。
中学侧重于提供更加系统和深入的学科知识,为
学生的高中和大学学习做准备。
大学阶段是学制的第三阶段,也被称为高等教育阶段。
在中国,大学学制一般为4年,但某些专业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大学提供更加专业和深入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
除了上述三个基本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还设有其他教
育阶段,如幼儿园、职业教育、技术学院等。
这些教育阶段的学制和课程设置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学制的设立旨在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机会来获
取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同的学制设计可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需求,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
我国现行学制

我国现行学制
现行学制
一、基础教育:
1、九年义务教育:我国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以小学为核心,义务
教育阶段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持续到小学九年级。
2、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分为普通高中、中技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培
养学生具有良好思想、较强综合素质,具有某一具体学科、专业技术
或某一专业技能。
二、高等教育:
1、本科教育:高等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开设学士学位课程,授予学
士学位。
2、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高层次,是博士、硕士教育
的基本形式,主要面向深造型或研究型学生。
3、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对已经完成全日制教育的人,以弥补其在专
业知识和能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短缺,是一种学习成人的学习形式。
三、特殊教育:
1、特殊教育是通过由尊重的态度、适当的教具和完善的辅导,使智力
或行为有缺陷的未成年人,加强独立性,达到大众教育规定的目标和
要求的教育。
2、服务对象: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智力、言语、行为有缺陷的未成
年人,也包括部分身体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特殊天赋人才等。
3、教育方式:根据病因、症状特点、教育目标等特点,采用了开放式教育、生活教育、心理治疗、技能训练等多种教育形式。
四、拓展教育:
1、拓展教育通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体育比赛、文化活动等丰富学生外部经历,提高学生的社会本领,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
2、服务对象:拓展教育服务对象是基础教育阶段及以上的学生或者在校学生,着力改善其社会实践能力。
3、教育方式:拓展教育以学生的外部学习经历为重点,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形成激发好奇心、培养综合能力、塑造个性等一系列促进学生实施最佳发展活动。
中国学制介绍

中国学制介绍
中国的学制分为三个阶段:小学、初中和高中。
小学阶段为6年,从6岁到12岁,主要教授基础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基本技能。
初中阶段为3年,从13岁到15岁,继续学习各学科知识,同时开始分科,学生可选择文科或理科。
初中毕业后,学生参加高中入学考试。
高中阶段为3年,从16岁到18岁,主要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
普通高中侧重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大学入学做准备。
职业高中则注重技能培养,为学生提供就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高中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进入大学或参加职业培训,继续深造。
大学一般为4年制,也有部分专业为5年制。
大学教育注重学科专门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相应的专业进行学习。
总体而言,中国学制注重基础教育和全面素质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近年来的改革中,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我国采用的学制类型

我国采用的学制类型我国采用的学制类型:我国的学制类型主要分为三类:初中学制、高中学制和大学学制。
一、初中学制初中学制是指从小学毕业到中学毕业的阶段,一般为三年。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我国的初中学制一般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即小学六年制和初中三年制,共九年。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受更为系统和专业的学科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
此时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上的发育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初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为他们进入高中和大学做好准备。
二、高中学制高中学制是指从初中毕业到高中毕业的阶段,一般为三年。
在我国,高中学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三阶段。
高中教育是学生接受普通教育的最后一阶段,也是为学生进入大学做最后准备的阶段。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选择自己的学科方向,如文科、理科、艺术类等。
高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同时,高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大学学制大学学制是指从高中毕业到大学毕业的阶段,根据学校和专业的不同,一般为三到五年左右。
大学教育是我国的高等教育阶段,也是学生的最高学历层次。
在大学阶段,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深造。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活不仅是学习的阶段,也是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总结:我国采用的学制类型是初中学制、高中学制和大学学制。
初中学制为小学到初中的阶段,高中学制为初中到高中的阶段,大学学制为高中到大学的阶段。
这三个学制相互衔接,共同构成我国教育体制的完整框架。
每个学制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学制的概念和要素

学制的概念和要素学制是指一个教育机构或教育体系为组织和管理学生学习过程而设立的制度或标准。
学制涉及课程设置、学习时间安排、教学组织等多方面内容,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学制的设计对于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具有重要影响。
学制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制类型:学制可以根据所涉及的教育阶段来划分,例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学制。
学制类型的设立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确保教育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2.学制长度:学制长度是指一个完整的学习周期所需要的时间长度,例如小学学制通常为6年,高中学制通常为3年。
学制长度的设置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学进度和教育目标,以便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学习目标。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学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学生需要学习的各种学科内容、课程安排和课程目标等方面。
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时间安排是指学生在学制内每天、每周或每学期的学习时间分配。
合理的学习时间安排可以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避免学习负担过重。
5.教学组织:教学组织是指在学制内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式。
良好的教学组织可以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综上所述,学制作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制度和标准,其设计和实施对于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学制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有才能、有担当的人才。
我国采用的学制类型

我国采用的学制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的学制类型是九年义务教育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指国家对公民实施的基本教育,包括小学、初中教育,实施时间为
9年。
其中小学教育为6年,初中教育为3年。
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和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和保障。
此外,高等教育也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分为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博士后教育三个层次。
本科教育一般为4年制,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层次,一般为2-3年和3-4年。
博士后教育是指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的研究工作,时间一般为1-2年。
总体来说,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以义务教育为基础,以高等教育为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博士后的全过程。
同时,中国还在不断完善教育制度,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
学制是什么意思

学制是什么意思学制,指的是一所学校或教育体系中的课程安排和学习年限的规定。
它是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或教育机构而有所不同的,旨在统一教育体系,提供规范的学习经验和学术标准。
学制的设置可以说是教育体系的基石,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制的主要特征包括学段划分、年级设置、课程安排和学制长度等方面。
学段划分一般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等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通常会根据学生年龄和学习能力来划分,以便适应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年级设置是指每个学段内各个年级的划分,它通常根据学生年龄和学业要求来设定,以确保学生在适当的年龄段接受相应的教育。
课程安排是学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涉及学科的设置、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
学科的设置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学科、艺术和体育等,它们旨在提供全面而均衡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内容是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而确定的,它旨在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学制还涉及到学习方式的安排,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和考试等。
学制长度是指完成一个学制所需要的时间,它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不同的学制长度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通常从几年到十几年不等。
学制长度的设置旨在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使他们能够充分发展并获得相应的学历和学位。
学制的设置是教育体系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合理科学的学制可以提供规范的学习经验和学术标准,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学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对于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科学的学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和个体差异来设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发展途径。
因此,在制定和完善学制的过程中,需要广泛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确保学制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这样才能在教育领域建立健康的根基,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学制什么意思

学制什么意思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根据教育方针、政策,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学习年限、入学条件等所作的规定。
它是教育制度的主体,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
有时专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年限。
学制规定了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关系、学校的设置原则和组织办法。
另外,学制也指学校的制度。
1、学制怎么填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根据教育方针、政策,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学习年限、入学条件等所作的规定。
填写者只需要填写自己所受高等教育的年限,如三年、四年、五年。
2、学制要素及类型
学制的要素包括现代学校教育机构和组织系统、幼儿教育机构和组织系统、校外儿童教育机构和组织系统、成人教育机构和组织系统。
现代学制有三种基本类型:双轨学制(一轨是普通学术教育,另一轨是职业教育)、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
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 强国行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第 四 节 现 代 教 育 制 度 发 展 的 趋 势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发展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风俗”以及“公共机构”等含义。
(二)教育制度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学
Unit 2 §4 学校教育制度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客观性 规范性 历史性 强制性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简称“学制”,是指一 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 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 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 们之间的关系。
分支型学制 (苏联)
南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Unit 2 §4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一、旧中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壬寅学制 1902 年(光绪二十九年),由清政府
的官学大臣张百熙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拟
定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教 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校系统文 件,时称“壬寅学制。这一学制虽经公布 却并未付诸实施,成为新学制的先声。
南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Unit 2 §4 学校教育制度
四、制约学校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一)经济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客观需要。 (二)政治 统治阶级的要求既体现在他们的教育观念上,又体现在他们的教育制度上,而且必 须借助教育制度加以保障和实现。 (三)文化 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在文化因素中,科学 技术对教育制度的影响非常明显,而且其影响力还在逐渐增大。同时,人文精神对 教育制度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南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Unit 2 §4 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学制 (西欧)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高级 技术班 中心 学校 (4年)
高等 学校 技术学 校与职 业学校
中学
(三)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四)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是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 目标,提出了“两基”、“两全”、“两重”。 (五)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教育大法,它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学制的改革成果,并列 专章专门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
(六)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南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三、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这是21世 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 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它指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
小学(6~8年)
中学 预备 班
家庭 教育 幼儿学校(3年) 南开大学出版社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Unit 2 §4 学校教育制度
单轨学制 (美国)
南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二)癸卯学制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命张百 熙、张之洞等人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于 1904 年 1 月颁布执行,时称“癸卯学制”,是 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 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它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 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 其突出的特点是修业年限长,是我国修业 年限最长的一个学制。 (三)壬子癸丑学制 中华民国成立后,在教育部长蔡元培的主 持下,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了修订。
南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四)壬戌学制 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 的学制为蓝本,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 即通称的“六三三学制”。 (初等教育阶段 6 年,分初小 4 年和高小 2 年; 中等教育阶段 6 年,分初中 3 年、高中 3 年; 高等教育阶段4-6年,不分级) 这个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第五节
义务教育制度
二、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义务性) 统一性(普及性) 免费性(公益性)
一、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 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 家、社会、学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 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Unit 2 §4 学校教育制度
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根据国家的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 各种教育机构系统。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 ——《教育大辞典》
南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一)制度 汉语中,“制度”一词有两种意思:一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 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如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 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体系,如社会主义制度等。 英 语 中 , 表 示 制 度 的 词 有 两 个 : 一 个 是 “ system ” , 另 一 个 是 “institution”。前者有“系统”、“体系”、“制度”、“体制”等含 义;后者有“建立”、“制定”、“设立”、“制度”、“惯例”、
南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Unit 2 §4 学校教育制度
[思考与练习]
一、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 学制是哪个学制?
二、谈谈你对终身教育的理解。
南开大学出版社
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
神,谋求个性的发展,注重生活教育。
南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精品规划教材--教育学 二、新中国学制的改革与发展 (一)1951年《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1951年10月1日,新中国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为中国初步制定了 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学制,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了“两条腿走 路”的办学方针和“三结合六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