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出血

合集下载

怎样减低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风险

怎样减低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风险

怎样减低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风险阿司匹林是一种经常会被用到的药,但是是药三分毒,服用阿司匹林也可能会导致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所以要求我们熟悉阿司匹林的常见不良反应,并且还要在用药的时候注意对患者进行检测,来有效的避免不良反应。

一、了解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属于一种解热镇痛药物,常见的消炎药物中会有这个成分。

不过它主要的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等。

也可以作为突发心梗的急救用药。

但是口服阿司匹林有很多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胃肠道反应,2.过敏反应,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即水杨酸反应,4.肝肾损害,5.心脏毒性,6.对血液系统影响如可长期服用可出现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二、阿司匹林致使胃肠道出血的原因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因为药是吃到肚子里的,所以最先产生的是胃部严重不适,主要有饱胀感、泛酸、嗳气、呕吐、胃痛、烧灼感等,如果做胃镜检查可以发现有胃黏膜损伤,或者是十二指肠溃疡等问题。

而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

长期使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

长期使用应经常监测血像、大便潜血试验及必要的胃镜检査。

所以应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或与抗酸药同服,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等,对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有特效。

三、使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有哪些首先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中最常见为轻度胃肠道出血和胃肠道刺激症状。

阿司匹林引起轻度胃肠道出血是与所服用的剂量有关的,因为患者还是要尽早到医院去检查好判断病情严重。

所以如果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一些头痛,粘膜损伤,听力下降等不良情况。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包括:1.胃肠道反应,服用者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胃痛或上腹部不适等;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服用者可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3.皮肤过敏反应;4.肝脏功能异常,由于阿司匹林代谢需要通过肝脏代谢,对于原本肝肾功能较差的患者,有可能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等。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所致胃肠道损伤的防治策略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所致胃肠道损伤的防治策略

联合专家共识 指出 , 应用 抗血 小板药 物的 同时是否必 须应 用质子泵抑制剂 , 应权衡 利弊 , 结合 患者年 龄 、 往消 化性 既
溃疡病史 、 消化道出血史 、 p感染 情况 综合确定 。对 胃肠 H
阿司匹林 致上消化 道损 伤 的 比例 约为下 消化 道损 伤 的 2 O
倍 。阿司匹林 所致上消化 道 出血 随时 间的延长 , 生 的危 发 险度逐渐增加 , 在满 1 ~3个 月时 间 内风 险达到 最高 , 然后
溃疡 出血 的风 险也逐渐增加 , 但有一点需要强调 , 即使小剂 量的阿司 匹林 , 也会 明显 增加 消化 道溃 疡 出血 的风 险 J , 改变阿司匹林 的剂 型也不 能减少 胃肠道 损伤 的风险 , 研究 显示 , 阿司匹林普通 片 、 肠溶 片 、 释片均 可造 成 G 损 伤 , 缓 I 并无明显差别 。阿司匹林所 致 胃肠道损 伤与 年龄相关 , 老年患者是抗血小板药 物 胃肠 道损 伤的 高危人群 , 龄越 年
[ A a J G ri R d ge A. i fup rgsonet a 2] bj F , aca o ̄ uz L Rs o pe at i sn o k r t il
b e d n nd p r r to so i td wih lw- o e a p rn a li l e i g a e f a in a s c ae t o d s s i s p a n o i
pat e,u ti cnl dt tes n cn yicesdocr neo at i et a i uyepc l at i— rc csbt hs a a i i at nrae cur c f s o tsnl n r,sei l gs on i e oh gf i l e g rn i j ay r

阿司匹林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注意事项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和降低体温等症状。

但是,使用阿司匹林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首先,阿司匹林不适合所有人使用。

过敏体质的人可能对阿司匹林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急促等症状。

此外,儿童和青少年感染病毒性感冒或流行性感冒时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引发雷克综合征,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脑部疾患和肝脏损伤。

因此,儿童和青少年患上感冒时,最好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其次,阿司匹林有一定的副作用。

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甚至严重的胃溃疡。

因此,应该避免与其他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同时使用,比如抗凝血药物。

同时,在使用阿司匹林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减少溃疡和出血的风险。

另外,与其他药物相比,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有影响,可能延长止血时间。

因此,在进行手术或拔牙等有出血风险的操作前,要提前停止使用阿司匹林,以避免出血过多。

此外,阿司匹林还具有一定的药物相互作用。

与抗凝药物、激素类药物或其他非处方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或导致其他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以确保没有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在使用阿司匹林时,应该根据症状和体重等因素确定适当的剂量,并严格按照说明进行使用。

过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中毒症状,比如呕吐、头痛、口腔溃疡等。

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时,要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并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就医。

总之,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但是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对药物过敏或存在其他疾病高风险的人群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剂量、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等因素,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1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特点及预防

1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特点及预防

1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特点及预防摘要:随着全球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防治心脑血管事件,但这些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导致出血相关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消化道出血,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冠心病;消化道损伤;质子泵抑制剂1抗血小板药物导致胃黏膜损伤的特点(1)上消化道损伤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中老年男性消化道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为斑片状糜烂,也可见溃疡及出血点。

好发部位多见于胃窦、胃体部。

在非紧急内镜止血的情况下,常规内镜检查需要停用抗血小板药物7天,因此前些年缺乏抗血小板药物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发病率的报道。

近年来随着胶囊内镜的普及,关于消化道损伤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2)下消化道损伤虽然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UGIB)继续是研究的重点,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涉及到小剂量阿司匹林使用者的小肠黏膜损伤和下消化道出血(LGIB)。

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导致小肠黏膜损伤,而在PCI术后应用P2Y12受体抑制剂的DAPT治疗患者会加重阿司匹林导致的小肠损伤,但其确切的机制还不明确,考虑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释放有关[1]。

因此,以后还需要完善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的下消化道损伤的预防策略。

2抗血小板药物的胃肠道出血风险联合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者三联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时,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选择时,替格瑞洛等P2Y12受体抑制剂的出现使抗血小板治疗强度更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出血风险的增加。

一项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的研究也显示,服用两种药物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局类似,但是替格瑞洛组出血风险更高[2]。

同时,在一些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大于12个月的患者中,虽然缺血事件的发生会显著减少,但它也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3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黏膜损伤的治疗对于抗栓药导致的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治疗上首选急诊内镜止血治疗,危险性消化道出血应在出血后24h内进行内镜检查。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危害 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危害 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危害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为预防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临床上有许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A)。

一、阿司匹林的4大危害1、对胃肠道粘膜的损害值得关注。

ASA对胃肠道粘膜产生损害的机制主要有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两方面。

①局部损害。

②系统作用,最容易导致胃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出血、穿孔;同时低剂量ASA长期应用也可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

出血症状包括:呕出鲜红血(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呈暗红色(上消化道出血减缓或停止)以及黑便(肠道出血)等。

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2、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可引起皮下出血,患者表现为皮肤青紫或有出血点,甚至牙龈出血或鼻出血,老年女性尤为常见。

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会使手术出血风险加大。

这些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3、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能引起中毒,使患者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等症状。

4、孕妇在怀孕3个月内服用阿司匹林,可致胎儿发育异常,之后长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出血的危险,故分娩前2~3周应禁用。

二、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1、服用适宜的剂量,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

经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预防应用ASA的剂量,每日50~100mg(大多推荐每日75mg)长期服用最为适宜。

这样既可达到最佳的预防作用,又可使药物的毒性反应减到最少。

阿司匹林应该早晨还是晚上服用?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到底是晚上还是早晨服药各执一词。

有人根据夜里2时到上午10时之间血小板更活跃,也是心血管病高发时段,认为晚上吃阿司匹林更有效;也有研究发现,早晨服用夜间血中前列环素水平更高对预防夜间心血管病发作更有效,提出应早晨服药。

其实,在哪个时间段服药并不重要,只要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就能获得持续的血小板抑制效果。

从药效来讲,目前专家们的共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续性的,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主要用于缓解轻度到中度疼痛和发烧,以及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药物用于预防心脏病和中风。

尽管阿司匹林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也有一些副作用需要我们关注。

本文将介绍阿司匹林的常见副作用,并提供一些用药的建议,以确保我们的用药安全。

1. 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胃肠道不适,包括胃痛、恶心、呕吐、胃灼热感和溃疡等。

这是由于阿司匹林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增加了黏膜腐蚀的风险。

为了减轻这些不适,我们可以在饭后或与食物一起服用阿司匹林,以减缓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此外,长期或高剂量使用阿司匹林还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

2. 出血风险增加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然而,这也使得阿司匹林使用者出血风险增加。

如果您正在接受某种手术或有其他出血风险的情况(如消化道溃疡),请务必告诉医生您正在使用阿司匹林。

此外,阿司匹林还可能与其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相互作用,导致出血风险进一步增加。

3. 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哮喘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您对阿司匹林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帮助。

4. 儿童和青少年发生雷氏综合症的风险阿司匹林使用与儿童和青少年患雷氏综合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雷氏综合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可导致脑肝病变和死亡。

因此,不建议给18岁以下的儿童或青少年使用阿司匹林,特别是在发烧期间。

尽管阿司匹林有一些副作用,但在遵循正确的用药指导下,它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确保我们的用药安全:1. 请务必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超过推荐的剂量或使用时间。

2. 在使用阿司匹林之前,告知医生您的药物过敏史和当前用药情况,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3. 如果出现严重的胃痛、胃出血或其他胃肠道不适症状,请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咨询医生。

4.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请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特别是在发烧期间。

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损伤,要重视!

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损伤,要重视!

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损伤,要重视!但要注意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包括: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抑制凝血功能、性功能减退等。

最大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损伤和出血,尤其是消化道大出血不容忽视,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和减少消化道损伤发生。

下面主要讲讲阿司匹林对胃、十二指肠的损伤及预防。

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损伤机制阿司匹林,服药3、4天后胃粘膜即可发生损伤,3个月时达高峰。

服药12个月内为消化道损伤的多发阶段,12个月后消化道损伤发生率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阿司匹林长期使用的最佳剂量为75~100 mg/d,但小剂量阿司匹林仍可导致消化道损伤。

阿司匹林可直接刺激、损伤胃粘膜,但更主要的是阿司匹林口服吸收后可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使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从而导致胃粘膜血流量、粘液、碳酸氢盐合成分泌减少,胃粘膜保护作用削弱。

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虽然减少了其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但它吸收入血后经过全身作用依然会导致胃粘膜保护屏障受损,因此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一样会对胃粘膜造成伤害。

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损伤的表现服用阿司匹林后,胃粘膜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甚至出血、穿孔。

患者或多或少有反酸烧心、恶心、食欲差、腹胀、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

阿司匹林所致溃疡,多为无痛性,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更多见,易发生出血及穿孔。

据研究,不同剂型阿司匹林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无明显差异。

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年龄≥65岁■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如氯吡格雷)■联合抗凝治疗(如华法林)■联合使用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所致消化道损伤的初期症状易被忽视,故一旦出血危险较高,对于有用药史的患者,不应忽视任何症状及体征变化。

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道损伤风险随患者年龄和药物剂量增加而明显增加,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联合用药也增加其危险性。

抗血小板药物和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评估与预防

抗血小板药物和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评估与预防
(2)常见病变:食管炎、胃肠道糜烂、消化道出血、溃疡甚至胃肠穿孔等;
(3)溃疡特点: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史、老年女性多见、 多为无痛性(50%~80%)、GU较DU更多见、易发生
出血或穿孔。
13
整理课件
3.阿司匹林致消化道损伤相关因素
S 药物剂量 S 患者的年龄 S 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 S 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消化道出血较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风 险增加7倍
PCI术后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风险约为1%
消化道出血的总体死亡率达到15%
7
整理课件
阿司匹林与胃肠道出血率的关系
Trenk 2009年发表于Int J Clin Pharmacol Ther研究结果:
即使阿司匹林为50~162 mg低剂量时,与对照组相比,消化 道的出血率仍然增加
14
整理课件
4.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
消化道出血会增加死亡、心肌梗死和 卒中的风险,预防出血与缺血可显著 降低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风险
15
整理课件
出血事件显著增加30天死亡风险
30天死亡率( % )
N=34146
出血患者 12.8%
5 风险 倍
P<0.0001
患者例数 未出血 出血
33676 470
尽量避免完全停用抗血小板 药物,必要时可先停用一种 抗血小板药物。若已危及到 患者生命则可立即停用抗血 小板药物,但停药时间尽可 能短。
减少抗栓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21
整理课件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处理
2.关于替代治疗:
对于溃疡出血复发危险较高的患者,不 建议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而应该 给予阿司匹林和PPI联合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出血
小剂量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但长期服用可导致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

因此,如何预防阿司匹林的消化道出血一直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用药,不能因其有出血风险而拒绝或停用,应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使胃肠道出血风险降至最低。

选用合适剂型
阿司匹林有普通片剂、肠溶片、泡腾片、栓剂等多种剂型,作用并没有明显差异。

非肠溶片在胃内酸性环境即溶解,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只适用于急性期首剂服用或作为解热镇痛药物短期使用,不适合长期服用。

饭后服用非肠溶片可以降低副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外面有一层耐酸的包衣,不会在胃内酸性环境溶解,主要在小肠碱性环境内释放并缓慢吸收,可以显著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是长期服用的最佳选择,需空腹服用。

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合并慢性胃炎、严重肝病、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应慎用阿司匹林,溃疡活动期禁用任何剂型的阿司匹林。

每天75~100 mg剂量最佳
小剂量阿司匹林(75~300 mg/d)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常用于预防心脑血管血栓性事件。

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道出血呈剂量依赖性,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可明显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

既往研究显示,长期使用的最佳剂量为每天75~100 mg,该剂量不一定能减少出血次数,但能降低出血发生的严重程度。

服用胃粘膜保护剂
为预防阿司匹林所致的胃肠道出血,可以预防性服用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或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其中质子泵抑制剂为首选药物,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

若患者有质子泵抑制剂禁忌证,可以选用H2受体拮抗剂。

避免同服刺激胃酸分泌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会刺激胃酸分泌,降低胃肠粘膜对胃酸的抵抗力。

维生素B1可增加胃液的酸度,促进阿司匹林分解,加剧阿司匹林对胃粘膜的损伤。

阿司匹林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抗凝药(华法林)合用,也可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应尽量避免服用上述药物。

筛查与根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溃疡和出血的风险。

建议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在治疗前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应进行根除治疗,从而预防其导致的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保证最大程度获益。

服药前和服药期间的检查
对于曾经有过消化道溃疡和出血的患者,尤其是曾经因为服用非甾体药物发生过类似病史者,属于阿司匹林敏感、易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应慎用或禁用。

老年人胃粘膜功能减退,更易发生胃粘膜损伤,在用药之前应加强评估和监测。

用药前应先检测血液,如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及凝血时间等。

用药期间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应及时检查及停止服药。

同时应养成定期观察大便的习惯,如发现大便颜色发黑,或近期出现烧心、胃部不适等症状,尽快就诊。

合理饮食
饮食疗法是预防和治疗溃疡病的重要环节,有胃病史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尤其应该注意合理饮食。

① 选用易消化、含足够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稀饭、软米饭、细面条、豆制品、鸡蛋、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这些食物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胃组织和促进溃疡愈合。

② 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油煎或油炸食物、肉汤、韭菜、生姜、咖啡、浓茶,以及过甜、过酸、过冷、过硬食物。

甜食、辛辣食物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加重病情;过热食物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还可使溃疡面血管扩张引起出血;过冷、过硬食物不宜消化,可加重病情。

另外,溃疡病患者还应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酸碱度,诱发或加重溃疡。

应用阿司匹林期间禁止饮酒。

酒精对已经水肿、糜烂及溃疡的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阿司匹林引起的胃溃疡,甚至胃出血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