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四年级第五单元需要复习哪些内容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资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法的意义:除法表示从总数中连续减去相同的数。

在以下4种情况的时候需要用到除法:(1)求总数中含有几个每份的量,如求180里有几个30——》180÷30(2)求从总数中能连续减去几次每份的量,如求46连续减去几个2后为0——》46÷2(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如求160是40的几倍——》160÷40(4)求将总数平均分成几份,如求把24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240÷6其中,(1)(2)(3)类似,都是求“包含”的关系。

2、除法中的数量关系(非常重要!):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末尾都有0)的口算乘法:(如160÷20)把160和20末尾的0各去掉一个,相当于算16÷2,记作160÷20=8。

理由见“商不变规律”4、“除以”和“除”的不同:读法、意思有不同,常作为考点5、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后根据竖式补充完横式,注意要写余数。

6、直接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比较被除数的前两位与除数的大小,除数大商就是一位数,除数小商就是两位数。

典型考题:□38÷53,要使商是一位数/两位数,□可以填几?7、商的变化规律:(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以(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要除以(或乘以)相同的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梳理 整理与复习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梳理 整理与复习课件

园的上底长6米,下底长14米,两腰各长7米,但李大
伯只用了20米长的篱笆,你知道李大伯是怎么围的吗

下底靠墙,14米不需篱笆,总
共只需6+7×2=20(米)。
过关检测
1.填空题。 (1)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 一 )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可以画( 一 )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 垂直线段 )
图①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要点牢记
(二)
深化知识
1.平行与垂直
a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 点叫做垂足。 图 ② 中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深化知识
【对应训练】
下面各组直线中,哪组互相平行?哪组互相垂直?
间画一条垂线段,这条垂线段的长是( 6 )厘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 和梯形 整理和复习
过关检测
2.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一条直线,可以画出无数条它的平行线。 ( √ )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 )
(4)两条直线相交,只要有一个角是直角,其他的
伸缩门 伸缩门里有平行四边形,利用它容易变形的 特征伸缩的。
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
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 行线
a b
直线a是直线b的平等线,直线a与直 线b互相平行
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
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
a
直线互相垂直
b
直线a叫做直线b的垂线,交点叫做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复习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复习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含答案)

章节复习讲义(人教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章节复习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平行与垂直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知识点二:平行与垂直的画法过直线上(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1.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 沿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顶点(或边)与已知直线重合;3. 过已知点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4. 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5.点到直线的距离与平行线间的距离(1)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6.运用平行和垂直画长方形先画出一条线段,然后过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画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最后连接这两条垂直线段的另外的端点。

知识点三:平行四边形与梯形1.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4)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对边之间的高长度相等;对边之间的高互相平行。

(5)平行四边形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2. 梯形的认识(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4)梯形只有一类高,为无数条。

(5)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是特殊的梯形。

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云南通海·四年级期末)下面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是()。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11、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直到所得的余数比除数小为止。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4、商不变性质: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

②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几。

③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则商就除以(或乘)几。

7、有余除法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一、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基本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复习加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难点: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计算过程中的错误避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总结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黑板和粉笔。

3.准备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操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含解析)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含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01:用列表法解决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问题列表法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1.步骤: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列表整理相关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写答。

2.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条件入手,通过列表等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所求问题入手,通过列表分析数量关系知识点02:多种策略解决归一(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问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多,在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关系不够清楚的情况下,用列表的方式收集整理信息,并根据表格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考点01:归一问题1.农具厂15天生产农具1500件,照这样计算,一年(365天)共生产农具()A.100件B.3650件C.365件D.36500件【答案】D【完整解答】1500÷15×365=100×365=36500(件)故答案为:D.【思路引导】此题属于归一应用题,先求出每天生产的农具数量,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然后用每天生产的数量×一年的时间=一年生产的农具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2.做蛋糕的王师傅5分钟能做15个双层小蛋糕,照这样的速度,他1小时能做个双层小蛋糕。

【答案】180【完整解答】解:1小时=60分钟15÷5×60=3×60=180(个)故答案为:180。

【思路引导】用15除以5求出每分钟做的个数,然后用每分钟做的个数乘60即可求出1小时能做的个数。

3.(2022四上·柯桥期末)明明用电脑打一篇文章,他12分钟能打360个字。

(1)照这样的打字速度,明明打一篇150个字的文章需要多少分钟?(只列式不解答)(2)如果用算式“360÷12×25”解决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

【答案】(1)解:150÷(360÷12)(2)25分钟可以打多少字?【思路引导】此题主要考查了归一应用题,每分钟的打字速度是不变的,据此列式解答。

人教版4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4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第96页),练习十八的2、3、4,第97---98页1、5、6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牢固掌握知识点。

4、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具准备:题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本节课对“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2、打开数学书看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二、复习知识点1、复习除法口算1)直接说结果。

720÷80= 480÷60= 360÷90=240÷30= 420÷70= 900÷30=180÷20= 560÷80= 250÷50=450÷90= 630÷70= 4000÷80=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估算368÷60≈422÷80≈720÷89≈ 722÷90≈ 350÷68≈578÷60≈507÷80≈289÷50≈455÷70≈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3)直接写出得数26÷2=55÷5= 280÷40=85÷5= 640÷80= 81÷3=360÷90= 96÷4=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小结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教案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

下面是关于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P56——P70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课时一、教学内容:平行与垂直P56-P57例1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的界定的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且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案、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五、教学过程导入新授回忆直线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在任意画两条直线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探索发现第一环节平行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画一画,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汇总。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4、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教案来展示,并编上序号。

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学生用铅笔摆图形,分组讨论。

学生在全班汇报,补充说明。

5、尝试把画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6、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总结: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米 8米
12、张大爷承包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果园,准 备给果园围上篱笆,他量了量,这个果园相邻两 边的长为60米和40米,算一算,张大爷至少要 准备多长的篱笆?如果每米篱笆需要18元,做 这个篱笆一共要花多少钱?
(60+40)×2=200(米)
200×18=3600(元)
答:至少需要200米篱笆,一共要花3600元。
第五单元 平行与垂直 整理和复习
1、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 相交 )和( 平行 )。
2、同一个平面内,( 不相交 )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互相平行 )。
3、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 ( 直角 ),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两条直线交点交点叫做( 垂足 )。
13、小明家附近有一条河,小明要去河边游泳, 请画出他去河边的最短路线。
小明家


画垂线要一摆,二移,三画,四标。
4、直线a是直线b的( 平行 )线,
直线c和直线d的关系是( 垂直 ),
点A到直线e所画的( 垂直线段 )最短,
这条垂线段叫点A到直线e的( 距离 ),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处处相等。
a
c
A
b
d
e
5、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 ( 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 形叫( 梯形 )。
6、直角梯形140°)。
A.大
B.小
C.一样
10、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6厘米,高是15厘米,那么梯形
的上底和下底之和是( C )。
A.15
B.11
C.26
11、爷爷有一块靠墙的等腰梯形花圃,要想给 花圃围一圈篱笆,至少需要多少米长的篱笆?
8米
8×2+5=21(米) 答:至少需要21米篱笆。
7、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等于50°,那么其它三个 角的度数分别是(50°),(130°),(130°)。
8、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展开,其中两条折痕(C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
9、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 的周长比原来的长方形的周长(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