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的概念及几何表示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案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案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向量的概念,知道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2. 让学生掌握向量的表示方法,包括字母表示和坐标表示。

3. 让学生学会向量的加减法和数乘运算。

二、教学内容:1. 向量的概念: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等。

2. 向量的表示方法:(1)字母表示:用大写字母表示向量,如\( \vec{a} \),\( \vec{b} \) 等。

(2)坐标表示:用小写字母加上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如\( \vec{a} = (a_x, a_y) \),\( \vec{b} = (b_x, b_y) \) 等。

3. 向量的加减法:(1)向量加法:\( \vec{a} + \vec{b} = (\vec{a}_x + \vec{b}_x, \vec{a}_y + \vec{b}_y) \)。

(2)向量减法:\( \vec{a} \vec{b} = (\vec{a}_x \vec{b}_x, \vec{a}_y \vec{b}_y) \)。

4. 向量的数乘:(1)数乘向量:\( k\vec{a} = (ka_x, ka_y) \),其中\( k \) 是实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向量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向量的加减法和数乘运算。

2. 难点:向量的坐标表示以及向量的加减法和数乘运算的坐标表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向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掌握向量的加减法和数乘运算。

3. 采用提问法,检查学生对向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物体位移、速度等,引入向量的概念。

2. 讲解向量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向量有大小和方向。

3. 讲解向量的表示方法,包括字母表示和坐标表示。

4. 讲解向量的加减法,让学生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5. 讲解向量的数乘,让学生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规则。

高一数学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案2 苏教版

高一数学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案2 苏教版
例2.在图中的 方格纸中有一个向量 ,分别以图中的格点为起点和终点作向量,其中与 相等的向量有多少个?与 长度相等的共线向量有多少个?( 除外)
思考:如图,以 方格纸中的格点为起点和终点的所有向量中,有多少种大小不同的模?有多少种不同的方向?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课堂小结
向量概念、向量表示、特殊向量、向量关系
课外作业
1、课本P59习题1,3,4;
2、《数学作业本》P42作业17.
教学评价
板书设计
§2.1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1.向量的概念:
2.向量的表示:
3.向量的模:
4.两个特殊向量:
5.向量间的特殊关系:
教学反思
数学应用
例1.已知 为正六边形 的中心,在图中所标出的向量中:
(1)试找出与 共线的向量;
(2)确定与 相等的向量;
(3) 与 相等吗?若不相等,则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变题1:以图中A,B,C,D,E,F,O七点中的任一点为始点,与始点不同的另一点为终点的所有向量中,与向量 相等的向量有几个?
变题2: 的相反向量有几个?
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资源
辅助教师讲课的PowerPoint型演示课件;课本上例题、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情境
1.动画演示;
2.提出问题:位移与距离的区别?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57-58页,回答问题:
1.什么是向量?
2.向量如何表示?
3.向量的大小叫做什么?
4.有哪些特殊向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与发现的治学态度;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案新部编本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学类型:新知课教学目标:(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2)了解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3)学会辨认图形中的相等向量或作出与某一已知向量相等的向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重点:向量概念、相等向量概念、向量几何表示教学难点:向量概念的理解.教具: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量。

其中一些量在取定单位后用一个实数就可以表示出来,如距离、质量、身高、时间、密度、以及体检中的视力、肺活量等。

然而还有一些量,如位移、力、速度、加速度等,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这种量就是我们本章所要研究的向量。

向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向量和数一样也能进行运算,而且用向量的有关知识还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很多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向量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1.向量的概念: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2.向量的表示方法:(1)几何表示法: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2)用字母等表示; ①用有向线段字母表示:AB →.(A 为起点、B 为终点); ②用小写字母表示:a 、b 、c ;(印刷用a ,书写用a )注:小写字母表示平面向量时,字母上的箭头不能省略。

3.向量的有关概念:(1)大小:向量的模:向量AB →的大小称为向量的长度(或称为模),记作|AB→|. (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 思考:与0的含义与书写区别.(3)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4、平行向量定义: 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记作a //b 。

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5.相等向量定义: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说明:(1)向量与相等,记作=(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3)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A(起点) B 终点a并且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6.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注:(1)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要区别于两平行线的位置关系;(2)共线向量可以相互平行,要区别于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的位置关系.7、相反向量 对于任一向量有-(-)=。

向量的相关概念及定义教案

向量的相关概念及定义教案

向量的相关概念及定义教案教案:向量的相关概念及定义目标:让学生了解向量的概念和定义,以及向量的相关属性和运算规则。

时间:本课程计划为一堂45 分钟的课程。

教学步骤:1. 引入(5 分钟)- 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或者以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开始引入,激发学生对向量的兴趣。

- 例如:你们能举出一些向量的例子吗?向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介绍向量的概念(10 分钟)- 定义向量:向量是一个有方向和大小的量,通常用箭头表示,并在箭头上方标注向量名称。

示例:\vec{v}或者\mathbf{v}- 向量的元素:向量由一组有序的数字或者字母表示,称为向量的分量或者坐标。

示例:\vec{v} = (v_1, v_2, v_3, \ldots, v_n)- 向量的维度:向量的分量个数称为向量的维度。

- 向量的方向:向量的方向表示箭头指示的方向。

- 向量的大小:向量的大小表示向量的长度,通常使用两个竖线来表示。

示例:\vec{v} 或者\mathbf{v}3. 向量的表示方法(10 分钟)- 列表法:使用分量来表示向量。

示例:\vec{v} = (v_1, v_2, v_3)- 几何法:使用箭头来表示向量在空间中的方向和大小。

示例:\vec{v} - 简记法:将向量名称加上箭头来表示。

示例:\overrightarrow{AB}表示从点A 到点B 的向量。

4. 向量的运算(15 分钟)- 向量的加法:将两个向量的对应分量相加得到新的向量。

示例:\vec{v} + \vec{w} = (v_1+w_1, v_2+w_2, v_3+w_3)- 向量的数乘:将向量的每个分量乘以一个常数得到新的向量。

示例:c \cdot \vec{v} = (c \cdot v_1, c \cdot v_2, c \cdot v_3)- 向量的数量积(点积):两个向量的对应分量相乘并求和得到一个标量。

示例:\vec{v} \cdot \vec{w} = v_1 \cdot w_1 + v_2 \cdot w_2 + v_3 \cdot w_3 - 向量的向量积(叉积):两个向量的向量积是一个向量,大小等于两个向量张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向垂直于这个平行四边形。

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教学教案

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教学教案

b cC D ABMN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向量的意义、表示方法以及有关概念,并能作一个向量与已知向量相等,根据图形判定向量是否平行、共线、相等。

过程:一、 引人:课本P3观察(略)实例:图中拉小车的力F 1,F 2 , F 3 是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

二、 提出课题: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 1。

意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2. 向量的表示方法:(用什么来刻画向量的两要素呢?)用一条线段:它的长短表示向量的大小,它上面的箭头表示向 的方向。

如图:向量===,,(起点在前终点在后) 向量与方向相同,大小不等,为不同的向量 向量与方向不同,大小相等,为不同的向量向量与方向相同,大小相等,为同一向量(向量可以平移) 问?AB 与BA 是否同一向量? 答:不是同一向量。

向量的大小(线段的长)记作:||——称为向量的模。

注意:数量与向量的区别: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 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模是可以比较大小的3. 特殊的向量:F1︒ 零向量——长度(模)为0的向量,记作。

的方向是任意的。

注意与0的区别2︒ 单位向量——长度(模)为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问?有几个单位向量?单位向量的大小是否相等?单位向量是否都相等?答:有无数个单位向量,单位向量大小相等,方向可以不同,所以单位向量不一定相等。

30.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MN CD = 规定: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0=0 40.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

NM CD 与,BA AB 与,记:-=,既0=+BA AB (相当于实数中的互为相反数)50.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

记作:NM MN BA DC AB CD ////////// 规定:与任一向量平行60.共线向量: 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条直线上 ,所以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学案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学案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学案向量的线性运算(一)教学案【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难点:对向量加法定义的理解.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复习】:1.向量的概念 2.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

【情景设置】:利用向量的表示,从景点O 到景点A 的位移为→--OA ,从景点A 到景点B 的位移为→--AB ,那么经过这两次位移后游艇的合位移是→--OB ,向量→--OA ,→--OB ,→--OC 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研探新知1.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表示:→--AB −→−+BC =→--AC .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a ,都有00a a a +=+=.【注意】:两个向量的和仍旧是向量(简称和向量)作法:在平面内任意取一点O ,作→--OA =a ,→--AB =a ,则→--OB =→--OA +→--AB =a +b2.向量的加法法则 (1)共线向量的加法:(2)不共线向量的加法:1.平行四边形法则 2.三角形法则3.向量加法的运算律(1)向量加法的交换律: (2)向量加法的结合律: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例1如右图:作出下列向量: (1)−→−OA +−→−OC (2)−→−BC +−→−FE (3)−→−OA +−→−FE变式:已知矩形ABCD 中,宽为2,长为−→−AB a = ,−→−BC =b,−→−AC =c ,试作出向量a b c ++,并求出其模的大小。

例2.如图,一艘船从A 点出发以h km /32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同时水的流速为h km /2,求船实际航行的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变式:一艘船从A 点出发以h km /32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船的实际航行的速度的大小为h km /4,求水流的速度。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1.一艘船距对岸,以h km /32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到达对岸时,船的实际航程为8km ,求河水的流速。

数学向量教案

数学向量教案

数学向量教案教案标题:引入数学向量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学向量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向量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3. 能够应用向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 向量的定义和表示2. 向量的加法和数量乘法3. 向量的性质和运算规则教学难点:1. 向量的几何意义和应用2. 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和线性无关性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教科书相关章节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3. 素材:向量的几何表示图、实际应用案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入向量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概念解释(15分钟)1. 向量的定义和表示:介绍向量的定义,向量的表示方法,向量的模和方向等概念。

2. 向量的加法和数量乘法:讲解向量的加法规则和数量乘法规则,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三、基本性质(15分钟)1. 向量的性质:讲解向量的平行性、共线性、相等向量等基本性质,并进行相关练习。

2. 向量的运算规则:讲解向量的加法和数量乘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掌握向量运算的方法。

四、实际应用(15分钟)1. 向量的几何意义:通过几何图形展示向量的几何意义,让学生理解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向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和线性无关性:介绍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和线性无关性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思考和讨论。

2. 向量的应用拓展:介绍向量在物理、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拓展学生对向量的认识和理解。

六、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案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案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学目标:1. 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表示方法。

2. 能够运用向量表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运动。

3. 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

教学内容:第一章:向量的概念1.1 向量的定义1.2 向量的性质1.3 向量的表示方法第二章:向量的加法和减法2.1 向量加法的定义和性质2.2 向量减法的定义和性质2.3 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第三章:向量的数乘3.1 向量数乘的定义和性质3.2 向量数乘的意义和应用3.3 向量的长度和方向第四章:向量的几何应用4.1 向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应用4.2 向量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4.3 向量在物体运动中的应用第五章:向量的线性组合5.1 向量的线性组合定义和性质5.2 向量线性组合的意义和应用5.3 向量空间和基底的概念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向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利用图形和实物模型,直观地展示向量的几何意义和应用。

3.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向量的运算规则和应用技巧。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和讨论的参与度。

2. 作业和练习题的正确率和完成情况。

3. 期末考试的成绩和表现。

教学资源:1. 教学PPT和幻灯片。

2. 图形和实物模型。

3. 练习题和测试题。

教学计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3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3课时5. 第五章:2课时教学步骤:1. 引入向量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向量的定义和性质。

2. 讲解向量的表示方法,如箭头表示法和坐标表示法。

3. 通过图形和实物模型,展示向量的几何意义和应用。

4. 讲解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5. 讲解向量的数乘运算,引导学生理解向量数乘的意义和应用。

6.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向量的运算规则和应用技巧。

7. 引导学生思考向量的线性组合的概念和性质。

8. 讲解向量的线性组合的意义和应用,如基底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的.
(1)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
如: a
平行向量又叫做共线向量
b
c
记作 a ∥b ∥c
. 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
C
o
A
B
l
OA = a OB = b
O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问:把一组平行于直线l的向量的起点平移到直线l上的 一点O ,这时它们是不是平行向量?
各向量的终点与直线l之间有什么关系?
零向量、单位向量;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
五、作业:
课本77页 练习第3题 课本78页 习题第6题
(3)若|a|=|b|,则a = b |a|=|b|
(4)两个向量a、b相等的充要条件是 a ∥b
(5)若A、B、C、D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DC是
四边形ABCD是平形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 1
D
C
C. 2
D. 3
C
D
变:若 a ∥ b, b ∥ c, 则a ∥c
当b ≠ 0时成立。
不正确
(3)两个相等向量的模相等。
正确
过关竞技场4
设O为正△ABC的中心,则向量 AO, BO, CO 是 B( )
A.相等向量 B.模相等的向量 C.共线向量 D.共起点的向量
过关竞技场5
1、若两个向量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向 量是什么向量?
共线向量 或者说平行向量
2、共线向量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吗?
不一定
BACK
过关竞技场6
如图,D、E、F分别是△ABC各边上的中点,四边形 BCMF是平行四边形,请分别写出:
(1)与CM模相等且共线的向量; (2)与ED相等
的向量;
A
解:(1)DE、BF、FB、FA、
AF、ED、MC
F
E
M
(2)FB、AF、MC
B
D
C
BACK
四、小结:
向量的概念; 本 节向量的表示方法; 内向量的模, 容
1.若非零向量AB//CD ,那么AB//CD吗?
2.若a//b ,则a与b的方向一定相同或相反吗? (2)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记作:a = b
D
C
规定:0 = 0
A
B
A
B
D
a b
.
o
相等向量一定是平行向量吗?
向量相等 平行向量一定是相等向量吗?
C
向量平行
例1.如图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写出图中
A
B
B
A
过关竞技场
★题: 1
2
3
★★题:
4
5
★★★题:
6
过关竞技场1
下列结论正确吗? 向量 AB 和 BA 是同一个向量.
不正确
模相等的两个平行向量是相等的向量.
不正确
BACK
过关竞技场2
1、平行向量是否一定方向相同?
不一定
2、不相等的向量一定不平行吗?
不一定
BACK
过关竞技场3
下列结论正确吗? (1)如果两个向量相等,那么它们的起点 和终点分别重合.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思考:时间,路程,功是向量吗? 速度,加速度是向量吗?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向量的两要素:方向、大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由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所以数量常常 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如3,2,-1,…而且不同的点 表示不同的数量。
-1 0 1 2 3
对于向量,我们常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按 一定比例(标度)画出,它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 表示向量的方向。
B(终点)
有向线段:在线段AB的两个端点
中,规定一个顺序,假设A为起点,
B为终点,我们就说线段AB具有方
A(起点)
向。具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
有向线段的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1、向量的几何表示:用有向线段表示。
向量AB的大小,也就是向量AB的长度 (或称模),记作|AB|。
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
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2、向量的字母表示:(1)a , b , c , . . . (2)用表思有示考向:线向“段量向就的量是有就向是向量有线.”向段的线的说段法起, 点和终点字母 表示,例对如吗,?AB,CD
判断题
1.温度含零上和零下温度,所以温度是向量( ) 2.向量的模是一个正实数。( )
3.若|a|>|b| ,则a > b ( )
注:向量不能比较大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表示相等向量,但 是两个向量之间只有相等关系,没有大小之分,“
对于向量 ,ar ,br >ar ,br 或 <ar ”br 这种说法是错
与向量OA相等的向量。 OA = DO = CB
变式一:与向量OA长度相等的向量 有多少个? 11个
变式二:是否存在与向量OA长度相等,方向 相反的向量? 存在,为 FE
变式三:与向量OA长度相等的共线向量有哪些? CB、DO、FE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 简述理由.
uuuv uuuv
①向量 A B 与 C D 是共线向量,则A、B、C、D
四点必在一直线上;
(×)
②单位向量都相等;
(×)
③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长度相同,方向相
反的向量)不相等;
(对)
④共线的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
(×)
2.下面几个命题:
(1)若a = b,b = c,则a = c。
(2)若|a|=0,则a =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