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线损率指标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线损指标注释

第一节线损指标释义、期望值与评价标准线损指标由线损率指标和线损管理小指标构成。
常用的线损率指标一般有全网线损率(综合线损率)等11个,线损管理小指标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主要有变电站用电量等20个。
1、线损率指标各级电压线损率统计原则:为了分级统计的需要,企业内部一次网把输入下一级电网的电量视为售电量;为简便起见,以下10kV 均代表10(20、6)kV;供相邻电网经营企业电量视同售用户电量。
(1)企业综合线损率(县级)1)定义与计算公式:综合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式中:供电量=企业购入的(各类、各级电压电源)电量之和;售电量=销售给各类、各电压等级用电户的全部售电量之和。
2)统计频率:月、季、年报。
3)评价标准:①企业计划指标。
②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
(2)35kV及以上电网综合线损率1)定义与计算公式:35kV及以上电网综合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 式中:供电量=流入企业35kV及以上电网的(各类)电源电量之和;售电量=其所有35kV及以上变电站的所有10kV出口电量+供35kV及以上用户售电电量+35kV站用变压器电量。
2)统计频率:月、季、年报。
3)统计方式:为便于线损分析亦可按含无损电量和不含无损电量两种方式(分别称为综合线损率和公用线损率)进行统计分析上报。
4)评价标准:①企业计划指标。
②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
(3)35kV及以上单条线路(单台主变)线损率(变损率)鉴于35kV及以上变电站中,母线上有穿越功率的越来越多,因此宜将线路损耗率与主变压器损耗率(或称主变各侧电量平衡)分别计算分析。
(3)-1 35kV及以上单条线路线损率1)定义与计算公式:35kV及以上单条线路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其中:供电量=该线路各端供电表计电量之和。
售电量=该线路各端受电计量表计电量之和。
说明:各端(各侧)在作为电源时的正向计量表计均为供电表计,反之为受电表计。
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分析

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分析一、引言电力线路的线损是指电力在输送和分配的过程中由于电阻、电感、电容等因素引起的能量损失。
线损是电力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维护管理。
而10千伏配电线路作为城市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线损情况对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的意义1. 经济意义线损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线损越大,供电企业的成本就会越高。
通过对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的分析,可以找出线损的主要原因,并通过技术改进和管理手段降低线损,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2. 管理意义线损的存在会造成电网中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同时也会影响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对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线损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三、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的分析方法1. 线损率计算线损率是衡量线损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线损率的计算公式为:线损率=(线路损耗功率/供电所输有功功率)*100%。
在实际的线损率计算中,需要收集线路损耗功率和供电所输有功功率的数据,然后进行计算。
通过对线路损耗功率和供电所输有功功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得出具体的线损率数据,为后续的线损分析提供依据。
2. 原因分析线损的产生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电阻损耗、电感损耗、电容损耗和金属损耗等方面。
需要通过对线路的参数、运行环境和设备状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找出导致线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改进措施针对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改进措施,包括技术改进和管理措施两个方面。
技术改进主要包括线路改造、设备升级和运行优化等方面,而管理措施主要包括线损监测、巡视维护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通过对改进措施的研究和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10千伏配电线路的线损,提高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电力线路线损计算方法

电力线路线损计算方法直接法是指通过直接测量线路输入与输出电能的方法计算线路线损。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准确性高,可以获取实际损耗的真实数据。
具体步骤如下:1.获得电能输入输出的数据:使用电能表或功率仪表等测量设备,测量线路的输入电能和输出电能。
2.计算线损:将输入电能和输出电能进行比较,得到线路的线损,即输入电能减去输出电能。
3.计算线损率:将线损除以输入电能,得到线损率,即线损与输入电能的比值。
线损率的计算结果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直接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得线路的实际损耗数据。
但是,该方法需要安装测量设备,且计算过程相对繁琐,需要专业测量人员进行操作。
间接法是指通过其他电能参数计算线路线损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直接测量线路的输入输出电能,而是通过计算其他相关参数来估算线路的线损。
1.获得线路的参数:包括线路电阻、电抗以及功率因数等。
2.计算线路的损耗功率:根据线路的电阻、电抗以及输送功率等参数,使用电力传输方程计算线路的损耗功率。
线路的损耗功率等于线路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再加上线路无功功率乘以无功电阻。
3.计算线损率:将线路的损耗功率除以输入功率,得到线损率。
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测量设备。
但是,该方法对线路参数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且计算结果相对粗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线损的计算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评估电网的供电质量、分析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以及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因此,电力公司和电网管理机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损计算方法,并通过线路参数的准确测量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需要定期进行线路巡检和维护,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线损增加的故障和问题,以保证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和线损的控制。
综合线损率指标的计算方法

.购入电量35KV 变压器10KV 计量10KV 专变计公变低压计低压到户计10KV 专变损耗近区动力计公用配电高压损高压损耗,要求6%低压损耗,要求11%输变电损耗(一次损耗)10KV 公用线综合损耗.目标综合线损率的计算综合线损率是衡量供电单位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省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线损标准是:高压 :6%(其中包含省市公司供给县公司的输变电损耗,设变电站10KV 出线至配变台区低压的线损是5%,此称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
又设10KV线路损耗率为3%,则 10KV 配变损耗率为2%),低压 :11%,对于一条或几条10KV公用线路(一个供电所管一条或几条10KV公用线路),既有 10KV高压专变用户,也有380/220V 的低压用户,它们的目标综合线损率怎样计算呢?我们知道:售电量=供电量×( 1- 线损率)售电量则:供电量 =1-线损率对于公用配变低压而言:低压售电量对应于低压售电量的供电量=1-低压线损率低压售电量对应于低压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供电量=(1- 低压线损率)×( 1- 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对于 10KV 专变而言,因供电部门只承担10KV公用线路损耗不承担用户专变的损耗,所以专变售电量对应于专变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供电量=1-高压线路损耗率对应于总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总供电量=对应于低压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供电量+对应于专变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供电量低压售电量专变售电量=+( 1- 低压线损率)×(1- 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1-高压线路损耗率1单位总售电量反映到变电站出线的总供电量=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反映到变电站出线的供电量+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反映到变电站出线的供电量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1- 低压线损率)×(1- 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1-高压线路损耗率1 单位总售电量/1 单位总售电量反映到变电站出线的总供电量1=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1- 低压线损率)×(1- 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1-高压线路损耗率.1 单位总售电量/1 单位总售电量反映到变电站出线总目标供电量1=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1- 目标低压线损率)×(1- 目标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1-目标高压线路损耗率我们知道 :总供电量 - 总售电量总售电量综合线损率 =× 100%=(1 -)× 100%总供电量总供电量总售电量10KV 公用线路的目标综合线损率= ( 1 -)× 100%目标总供电量1单位总售电量=( 1-)× 100%1单位总售电量反映到变电站出线总目标供电量1=(1-)× 100%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1- 目标低压线损率)×(1- 目标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1-目标高压线路损耗率设: 某 10KV 公用线某月实抄低压售电量与专变售电量各占总售电量的50%,高压配电综合线损目标为 5%,专变 10KV线路损耗率:3%,低压线损目标为11%,套用以上公式得:该 10KV 公用线该月目标综合线损率1=( 1-)× 100%=9.65%50%50%+( 1-5%)×( 1-11%)1-3%对于以 35KV 变电站为单位的中心站所, 除有 10KV公用线路的高压专变用户和低压用户外, 还有10KV 专柜用户及输变电损耗, 它们的目标综合线损怎样计算呢?因 10KV专柜的配电损耗为0, 设定变电站的输变电目标损耗, 则上面目标综合线损率公式修改如下 :以 35KV 变电站为单位的中心站所的目标综合线损率1=[1-]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柜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1- 目标低压线损率)×(1- 目标高压综合配电损耗率)1- 目标高压线路损耗率1-专柜目标损耗率× [1- 变电站的输变电目标损耗率]× 100%设: 某变电站为单位的中心站所某月实抄低压售电量、10KV 专变售电量及专柜售电量各占总售电量的 25%、 25%和 50%,高压配电综合线损目标为5%,专变 10KV 线路损耗率:3%,低压线损目标为 11%, 10KV专柜的配电损耗为0, 变电站的输变电目标损耗:2%,套用以上公式得:.该中心站所本月目标综合线损率1=[1 -]×(1-2%) ]× 100% =8.58% 25%25%50%++( 1-5%)×( 1-11%)1-3%1-0%考核台区的低压目标线损率可直接。
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

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
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
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
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
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1.输电线路损耗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P=I2R式中△P--损失功率,W;I--负荷电流,A;R--导线电阻,Ω(2)三相电力线路线路有功损失为△P=△PA十△PB十△PC=3I2R(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
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Rt=a(tP-20)R20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Rl= R204)线路实际电阻为R=R20+Rt+Rl(4)线路电压降△U为△U=U1-U2=LZ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
铁损对某一型号变压器来说是固定的,与负载电流无关。
综合线损率指标的计算方法

目标综合线损率的计算综合线损率是衡量供电单位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省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线损标准是:高压:6%(其中包含省市公司供给县公司的输变电损耗,设变电站10KV出线至配变台区低压的线损是5%,此称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
又设10KV线路损耗率为3%,则10KV配变损耗率为2%),低压:11%,对于一条或几条10KV公用线路(一个供电所管一条或几条10KV公用线路),既有10KV高压专变用户,也有380/220V的低压用户,它们的目标综合线损率怎样计算呢?我们知道:售电量=供电量×(1-线损率)售电量则:供电量=1-线损率对于公用配变低压而言:低压售电量对应于低压售电量的供电量=1-低压线损率低压售电量对应于低压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供电量=(1-低压线损率)×(1-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对于10KV专变而言,因供电部门只承担10KV公用线路损耗不承担用户专变的损耗,所以专变售电量对应于专变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供电量=1-高压线路损耗率对应于总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总供电量=对应于低压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供电量+对应于专变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供电量低压售电量专变售电量= +(1-低压线损率)×(1-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 1-高压线路损耗率1单位总售电量反映到变电站出线的总供电量=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反映到变电站出线的供电量+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反映到变电站出线的供电量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1-低压线损率)×(1-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 1-高压线路损耗率1单位总售电量/1单位总售电量反映到变电站出线的总供电量1=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1-低压线损率)×(1-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 1-高压线路损耗率1单位总售电量/1单位总售电量反映到变电站出线总目标供电量1=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1-目标低压线损率)×(1-目标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 1-目标高压线路损耗率我们知道:总供电量-总售电量总售电量综合线损率= × 100%= ( 1 - )×100%总供电量总供电量总售电量10KV公用线路的目标综合线损率= ( 1 - )×100%目标总供电量1单位总售电量=(1- )×100%1单位总售电量反映到变电站出线总目标供电量1=(1- )×100%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1-目标低压线损率)×(1-目标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 1-目标高压线路损耗率设:某10KV公用线某月实抄低压售电量与专变售电量各占总售电量的50%,高压配电综合线损目标为5%,专变10KV线路损耗率:3%,低压线损目标为11%,套用以上公式得:该10KV公用线该月目标综合线损率1=(1- )×100%=9.65%50% 50%+(1-5%)×(1-11%) 1-3%对于以35KV变电站为单位的中心站所,除有10KV公用线路的高压专变用户和低压用户外,还有10KV专柜用户及输变电损耗,它们的目标综合线损怎样计算呢?因10KV专柜的配电损耗为0,设定变电站的输变电目标损耗,则上面目标综合线损率公式修改如下:以35KV变电站为单位的中心站所的目标综合线损率1=[1- ]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柜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 +(1-目标低压线损率)×(1-目标高压综合配电损耗率) 1-目标高压线路损耗率 1-专柜目标损耗率×[1-变电站的输变电目标损耗率] ×100%设:某变电站为单位的中心站所某月实抄低压售电量、10KV专变售电量及专柜售电量各占总售电量的25%、25%和50%,高压配电综合线损目标为5%,专变10KV线路损耗率:3%,低压线损目标为11%,10KV专柜的配电损耗为0,变电站的输变电目标损耗:2%,套用以上公式得:该中心站所本月目标综合线损率1=[1 - ]×(1-2%) ]×100% =8.58% 25% 25% 50%+ +(1-5%)×(1-11%) 1-3% 1-0%考核台区的低压目标线损率可直接。
线损计算方法

线损计算方法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
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
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
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
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1.输电线路损耗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P=I2R式中△P--损失功率,W;I--负荷电流,A;R--导线电阻,Ω(2)三相电力线路线路有功损失为△P=△PA十△PB十△PC=3I2R(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
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 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R20=RL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Rt=a(tP-20)R20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Rl= R204)线路实际电阻为R=R20+Rt+Rl(4)线路电压降△U为△U=U1-U2=LZ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
线损计算方法

线损计算方法(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线损计算方法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
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
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
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
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1.输电线路损耗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P=I2R式中△P--损失功率,W;I--负荷电流,A;R--导线电阻,Ω(2)三相电力线路线路有功损失为△P=△PA十△PB十△PC=3I2R(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
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 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R20=RL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 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Rt=a(tP-20)R20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Rl= R204)线路实际电阻为R=R20+Rt+Rl(4)线路电压降△U为△U=U1-U2=LZ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综合线损率的计算
综合线损率是衡量供电单位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省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线损标准是:高压:6%(其中包含省市公司供给县公司的输变电损耗,设变电站10KV出线至配变台区低压的线损是5%,此称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
又设10KV线路损耗率为3%,则10KV配变损耗率为2%),低压:11%,对于一条或几条10KV公用线路(一个供电所管一条或几条10KV公用线路),既有10KV高压专变用户,也有380/220V的低压用户,它们的目标综合线损率怎样计算呢
我们知道:售电量=供电量×(1-线损率)
售电量
则:供电量=
1-线损率
对于公用配变低压而言:
低压售电量
对应于低压售电量的供电量=
1-低压线损率
低压售电量
对应于低压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供电量=
(1-低压线损率)×(1-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对于10KV专变而言,因供电部门只承担10KV公用线路损耗不承担用户专变的损耗,所以
专变售电量
对应于专变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供电量=
1-高压线路损耗率
对应于总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总供电量
=对应于低压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供电量+对应于专变售电量的变电站出线供电量
低压售电量专变售电量
= +
(1-低压线损率)×(1-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 1-高压线路损耗率1单位总售电量反映到变电站出线的总供电量
=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反映到变电站出线的供电量+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反映到变电站出线的供电量
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
(1-低压线损率)×(1-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 1-高压线路损耗率
1单位总售电量/1单位总售电量反映到变电站出线的总供电量
1
=
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
(1-低压线损率)×(1-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 1-高压线路损耗率
1单位总售电量/1单位总售电量反映到变电站出线总目标供电量
1
=
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
(1-目标低压线损率)×(1-目标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 1-目标高压线路损耗率
我们知道:
总供电量-总售电量总售电量
综合线损率= × 100%= ( 1 - )×100%
总供电量总供电量
总售电量
10KV公用线路的目标综合线损率= ( 1 - )×100%
目标总供电量
1单位总售电量
=(1- )×100%
1单位总售电量反映到变电站出线总目标供电量
1
=(1- )×100%
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
(1-目标低压线损率)×(1-目标高压配电综合损耗率) 1-目标高压线路损耗率
设:某10KV公用线某月实抄低压售电量与专变售电量各占总售电量的50%,高压配电综合线损目标为5%,专变10KV线路损耗率:3%,低压线损目标为11%,套用以上公式得:该10KV公用线该月目标综合线损率
1
=(1- )×100%=%
50% 50%
+
(1-5%)×(1-11%) 1-3%
对于以35KV变电站为单位的中心站所,除有10KV公用线路的高压专变用户和低压用户外,还有10KV专柜用户及输变电损耗,它们的目标综合线损怎样计算呢
因10KV专柜的配电损耗为0,设定变电站的输变电目标损耗,则上面目标综合线损率公式修改如下:
以35KV变电站为单位的中心站所的目标综合线损率
1
=[1- ]低压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变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专柜售电量占总售电量比例 + +
(1-目标低压线损率)×(1-目标高压综合配电损耗率) 1-目标高压线路损耗率 1-专柜目标损耗率
×[1-变电站的输变电目标损耗率] ×100%
设:某变电站为单位的中心站所某月实抄低压售电量、10KV专变售电量及专柜售电量各占总售电量的25%、25%和50%,高压配电综合线损目标为5%,专变10KV线路损耗率:3%,低压线损目标为11%,10KV专柜的配电损耗为0,变电站的输变电目标损耗:2%,套用以上公式得:该中心站所本月目标综合线损率
1
=[1 - ]×(1-2%) ]×100% =% 25% 25% 50%
+ +
(1-5%)×(1-11%) 1-3% 1-0%
考核台区的低压目标线损率可直接。
按此公式计算的目标综合线损率随每月的用电比例变化而变化。
考核部门下达线损目标时,只需下达各段的目标损耗就可,目标综合线损率可随上述公式得出,只要预先设置好表格,每月一输数据,所有结果都出来了。
实抄各类售电量和
某10KV公用线的实际综合线损率= ×100%
变电站10KV出线计量电量
实抄各类售电量和
某中心站的实际综合线损率= ×100%
变电站进线电量
实抄低压到户电量之和
某台区的实际线损率= ×100%
变台低压总计量电量
有了目标综合线损和实际综合线损,各单位就可进行合理考核,可避免考核单位盲目以历史水平和不加区分的同一水平以及不分季节的进行考核而出现的苦肉不均、大起大落和不合理现象。
由于各所各台区地理位置不一,供电半径和改造程度不一,制定各段目标线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或通过线损理论计算确定。
考核时,按一个台区、一个供电所以实际综合线损与目标综合线损的差额进行考核,实现理论上的到位,促使管理上的到位。
我认为准确考核一个县市供电公司的综合线损也应如此,专变专柜用电比例大的,综合线损率肯定低,具体的管理水平应以理论与实际的差额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