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应用与开发

移动平台应用与开发
移动平台应用与开发

班级1231-1,2 学号姓名考试科目移动平台应用与开发A卷闭卷共 4 页····································密························封························线································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班级1231-1,2 学号姓名考试科目移动平台应用与开发A卷闭卷共 4 页····································密························封························线································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班级1231-1,2 学号姓名考试科目移动平台应用与开发A卷闭卷共 4 页····································密························封························线································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班级1231-1,2 学号姓名考试科目移动平台应用与开发A卷闭卷共 4 页····································密························封························线································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报告书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 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名称:计科对口14 学生:胡闻璐 学号: 19 题目:基于《个人理财通》的计算器 任课教师 # 姓名:东良 起止日期:2017年04月18日至04月30日

目录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1) * 摘要 (3) 1 项目需求分析 (3) 需求分析 (3) 功能需求 (3) 2系统总体设计 (5) 系统架构设计 (5) 系统功能体系 (5) 3系统详细设计 (6) 》 数据库设计 (6) 系统界面设计 (7) 数据存储设计 (13) 信息统计设计 (14) 地图轨迹设计 (14) 服务应用设计 (24) 4系统编码实现 (25) 框架引用 (25) ~ 交互实现 (25) 单元测试 (28) 5 系统测试发布 (29) 手机环境的实测 (29) APP的发布实测 (29) 参考文献 (30) 成绩评定 (31) <

摘要 随着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Android系统平台引用软件的需求随之增大。伴随着Android 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大量的使用,越来越多的基于Android开发平台也随之而出,为丰富人们使用Android智能产品的用途,使其可以帮人们记录一些事情。本设计开发通过研究Android体系结构和个人理财管理方面的知识,设计并实现了个人理财通系统。能够对理财信息进行获取、汇总、整理、计算等功能,从而实现随身随时随地地进行日常的理财活动。 1 项目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 物质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在提高,往往有很多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迷失和迷茫,很多人觉得自己没钱,但每个月的工资也不是很低,却往往不知道钱花在哪,为什么每到月底自己的钱包会空空如也,正因为这样,人们才需要一款个人理财软件,简单的界面,易懂的操作,十分便携直观的理财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进行个人理财。以下是本软件的一些功能: ①登录界面:初始登陆时没有密码,为了方便用户保护隐私,可以自行设置密码 ②新增支出:添加支出金额、时间、类别和地点等信息 ③新增收入:添加收入金额、时间、类别和付款方等信息 ④数据管理:支出汇总,收入汇总,便签信息 ⑤便签功能:添加便签,设置提醒或事项 ⑥计算器:对数据进行计算,方便记录,长按结果可直接复制 ⑦移动课堂:泛雅平台中的安卓课程访问 ⑧帮助:对个人理财通各个功能部件的使用介绍 ⑨退出:退出该系统 功能需求 目前国外理财软件已有上百种之多,如美国的直觉公司QUICKEN软件为美国13个州及加拿大的客户提供金融管理和预算等财务问题。国在财务管理方面做的比较突出的当属金蝶公司。然而,在手机理财软件方面做的很突出的还没有,本软件是针对个人用户的一款Android 软件,主要对个人理财收入、支出做一个记录和统计,可以对用户的收入、支出记录做添加、删除、查询和修改的管理,本软件该具备以下功能: ①功能操作要方便、易懂、,不要有多余或复杂的操作。 ②对用户收入支出信息做添加、删除、查询和修改。 ③系统的功能复合本人的实际情况。

智能移动应用平台方案建议书v1.0

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移动应用平台 方案建议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2014年11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1.1建设背景 (3) 1.2系统概述 (3) 二、建设内容 (4) 2.1 建设内容 (4) 2.1.1 建设原则 (4) 2.1.2 建设目标 (5) 2.1.3 建设内容 (6) 2.2 整体设计说明 (7) 2.2.1 智能化特性 (8) 2.2.2 平台化特性 (9) 2.2.3 弹性化特性 (10) 2.2.4 人性化特性 (12) 2.3 平台设计 (13) 2.4 应用设计 (30) 2.4.1 设计理念 (30) 2.4.2 功能设计 (31) 2.5 非功能设计 (38) 2.6 技术实现 (38) 三、计划进度 (39) 四、投资估算 (40) 五、实施建议 (40)

一、项目背景 1.1建设背景 目前,四川铁投集团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集成整合的深水区,如何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释放集成整合的红利、挖掘信息化建设的潜力、追赶深度融合的目标,这是当前四川铁投集团信息化面临的重要课题。从企业信息化看,一步到位、推倒重来式的模式并不适合铁投集团系统的实情,走持续、渐进式的综合集成道路,依然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信息化建设的最佳选择。因此,找准集成整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显得尤为重要。 从外部技术环境来看,3G移动网络已经全面覆盖,4G移动网络正加速商业化,移动信息化已成为未来信息化发展的显著特征和新的增长点,应用移动化是提升业务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从企业内部技术储备来看,四川铁投集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前期在人事,办公,财务,项目管理,财务等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平台+应用”的集成整合模式已成熟。因此,推进移动应用领域的集成整合,既是行业新形势、新要求、新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全面落地《“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需要,现在启动四川铁投集团移动平台建设及应用正是最好时机。 1.2系统概述 随着4G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正在呈现全新的发展趋势。网络向电信、计算机和广播电视“三网合一”方向转变;信息终端向电视、电脑、手机“三屏合一”转变;通信业与媒体、娱乐、金融、电子商务等行业不断融合;移动媒体化、手机多用化愈加明显,手机已经成为“第五媒体”。 以移动和宽带为标志的移动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更高阶段。例如,手机的功能和用途越来越丰富,手机银行、手机购物缴费、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拍照、手机邮件、手机门禁、手机定位、手机遥控等,小小的手机几乎可以实现大部分生活功能,成为人们离不开的随身信息工具。这是传统的

移动开发平台技术参数

移动开发平台技术参数 一、主要采购清单 二、技术参数 1功能性要求 移动应用平台为企业移动应用提供统一的开发、运行和运营管理平台,解决移动应用安全防护、部署更新、运行监控和开发集成等问题,提高应用管理效率,降低应用维护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1.1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 1)使用反转驱动原生开发模式,使用HTML、Javscript、CSS进行原生UI界面移动应用开发。 2)代码跨平台:项目需至少维护一套源代码,同时必须保证跨平台的性能要求以及用户体验的 一致性。 3)支持HTML、Javscript输入智能提示,并可通过插件方式扩展提示。 4)支持Javascript断点调试,在编缉器中对javascript代码设置断点,并支持单步,单步进入, 单步退出,运到结束等。 5)使用真机设备调试,支持同时接入多个设备同时调试,通过扫码的方式进行调试环境配置。 6)支持热部署、热更新、多屏调试,在调试设备上即时看到UI面变化,支持同时更新多个调 试设备。 7)支持通过插件的方进行原生控件扩展开发。 8)支持导出应用部署包和补丁包。 9)支持组件管理,开发平台应该具备良好的扩展性,提供组件和扩展和管理能力。 1.2后端服务集成能力 1)支持使用http,webservice等各种协议接入 2)支持使用图形化的方式快速进行服务开发和编排 3)支持对接入服务进行监控和统计 4)支持使用HTTPS安全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5)支持使用自定义加密算法进行数据动态加密传输 6)支持对数据压缩传输,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7)终端接入控制:支持终端接入控制,只有符合条件的终端才允许接入,支持多种限制策略: 账号、手机串号、IMSI等。 8)终端数据安全:对移动终端本地数据进行加密存储,支持对客户端代码混淆,防止程序代码 泄露。 9)支持用户访问权限控制。 1.3集成能力 1)统一的移动端自动化测试:支持对Android、IOS等移动应用进行自动化测试,保障应用的快 速迭代和交付; 2)自动编译打包:支持对移动应用进行日编译、自动打包支持; 3)代码扫描:支持对移动应用代码扫描,扫描安全漏洞,保障应用安全; 4)安全加固:对应用进行安全加壳,代码混淆,保障应用安全; 1.4企业应用商店 1)提供企业移动应用商店,可发布各类企业移动应用,无须第三方审核。 2)支持发布IOS,Android应用。 3)支持移动应用发布审批,支持对移动应用的创建、更新、灰度发布、发布、下线进行管控。 4)应用商店应具有微应用管理和发布能力。通过微应用的方式,进行原生应用更新。支持通过 微应用的方式,进行原生UI界面全部或者局部更新。 5)应用商店应具有增量和全量发布能力,可以设置强制和可选更新。 6)应用商店应可对移动应用进行权限控制,可设置移动应用的下载和使用权限。 7)提供企业级移动门户,基于移动门户可动态添加应用。且提供应用智能升级功能。 1.5消息推送 1)提供独立的消息推送服务器,能同时对IOS和Android设备同时进行消息推送。IOS平台应 用在前台时,通过消息推送服务器推送消息,应用在后台时,使用APNS进行推送。 2)提供统一的推送接口,不驱分特定设备。 3)提供对指定设备、分组、平台进行推送的能力。 4)提供对消息离线缓存功能。 1.6插件扩展支持 提供基于IOS和Android的插件扩展能力,支持跟身份证读卡器、蓝牙设备、微信、打印机等第三方集成。 提供封装和定制自己的业务组件,供其他应用使用。 1.7统计监控 1)支持访问量统计,可以按小时、天、周、月、年查看访问量趋势。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简介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本课程针对Android工程师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Android平台下应用程序开发技能,通过完成学习性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软件设计和编码能力,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实训,培养学生在Android平台下进行程序设计、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软件维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1.课程性质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培养目标,《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为软件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课,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2.课程定位 本课程面向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件测试三个岗位,在《3G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测试Android项目,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为软件专业高职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页面美化》、《使用Java理解程序逻辑》、《数据结构》、《使用JSP开发Web应用系统》、《Java面向对象编程》及《3G移动应用开发》等课程,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依据 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1]、教高[2006]16号[2]、教高厅函[2007]47号[3]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在课程内容结构上,突出模块化设置,以便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教学内容。 在课程职业技能培养上,要把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标准)的考核项目与要求纳入到专业课程标准之中,为学生就业服务。 在课程教学组织设计上,要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积极推广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情境式教学、互动式教学。 以“REACT”设计情境教学,以“3P”和“ARCS”模式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 在教学资源建设上,突出学习包教学标准建设和借助教学平台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全人发展、服务学习、学长计划、过程资历认可(RPL)的实施。 2.具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软件技术专业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

APP手机客户端开发技术方案-完整版

手机客户端技术方案 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分公司 2010年5月 手机客户端技术方案 2 目录 述 “. 3 2需求分析 “ 3系统设计目 . .4 3.1建设意义 “. 3,2建设原 3.3建设模式 “ 4技术解决方案 “. 4,1移动中间件系统概述“, 4.2系统架 构.. 4.3系统组 4,4移动化原理

4.5中间件服务器配置 “. 5系统功能设 6手机适配型 7配置清单“. 手机客户端技术方案 3 1概述 为了提升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各级部门的办公效率,加强单位内部 的执行力、凝聚力,自上而下咼度重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实现日常公文收 发审批、工作安排、公告通知等日常办公的统一管理,显的日趋重要。 在当前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各企事业单位希望引入移动信息化技术,为相关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手机移动办公,将办公信息化延伸至使用 人员的手机上,实现随时、随地办公,以便能够推动各级部门的精确化、 高效化管理。 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作为业界领先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己经在区内 成功实施了多个综合办公移动化适配项目。内蒙古电信公司有足够的实力将本系 统建设成为一套精品的移动办公信息化平台 2需求分析 传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面临的问题: 1)传统办公的缺陷导致了企事业单位整体对外竞争力的降低、工作效率的 低下、成本的增加。 2)发布通知公告,采用人工或者电话、口头通知方式难免出现疏忽与意外,造成遗漏、延误、缺席等。 需求描述: 定制开发企事业单位移动办公系统,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定制开发移动办公手 机客户端系统,包括windows mobile、windows等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客户端软件;搭建中间件服务器。 定制要求:

移动APP开发的五个重要步骤

移动APP开发的五个重要步骤 第一阶段:沟通需求方产品功能点 当需求方把想做的产品发布到平台,这个时候平台的项目经理会与需求方取得联系,了解需求方的初步想法,理清项目范畴看看目前需求方只是一个想法还是到哪个开发阶段,看是否需要投入时间理清楚产品的核心功能点,而不是简单的跟随客户天马星空的想法随意报价。比较靠谱一点的方案,项目经理简单沟通需求后会给出一个大致的估价区间,但是这个报价是不准确的,因为产品的开发功能点这个时候并没有确定。 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会建议客户自己先做一份所谓的产品商业模式图,项目经理也会根据多年的项目开发经验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第二阶段:确认想法做产品原型设计 需求方如果有大概的商业模式草图那么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发,这个时候产品经理就能很轻松的做出产品的原型图,包括用户体验设计,APP界面的交互逻辑,以及产品功能点实现的大致状况,如果原型不确定,需求方功能点改来改去,那么如果冒然到下一步UI设计的话,设计师将会与产品经理发生矛盾。 第三阶段:UI视觉设计 完全准备好原型设计才到这一阶段UI设计体验设计,以为产品经理所做出来的产品功能点是明确了客户的开发需求的,所以UI设计师更多的是提供一种色彩的搭配以及增强用户使用体验感官的设计。 这个阶段非常非常重要,不只是UI设计师一个简单的设计工作,还要与开发工程师进行沟通、产品经理给出意见、项目经理负责监督、客户负责定稿,最终定稿确认进入下一阶段的开发。 第四阶段:进入开发出产品1.0测试版 此时已经明确进入程序员的开发阶段,如果前面没有变动的情况下,程序员加班加点,产品在不久的一段时间后,就能准时上线,通常客户在这个时候是最容易提出新的功能点改动需求。 项目经理应该及时和客户沟通产品的完善性,并且解释开发"迭代"的概念,原则性问题不能改变的情况下,确保确定的核心版本上线,而不是和程序员一起起哄进入无休止的修改加功能,“加功能”属于二次迭代开发需求,必须要从第一步重新来做。最重要的“产品上线”工作一定要落实在开发工期内。 第五阶段:进入开发测试Debug阶段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 1概述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在智慧城市领域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移动互联网是智慧城市的“神经”,为智慧城市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移动互联网作为移动通讯和互联网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具有移动化、宽带化、融合化、便捷化、可定位化、实时性等特征,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佳实践载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会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是智慧城市不可缺少的环节。 移动互联网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移动应用服务。核心移动应用平台化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新模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传统App 形式已被广大用户接受,通过App推送其它业务,带动移动领域全业务发展,已成为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为适应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大规模、大数据量、高并发、快速响应所带来的挑战,为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添加更多的平台能力成为新的发展战略。 1.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全球信息化时代,信息量呈爆炸式增加,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三网融合在实际生活中的深入,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059.8亿元,同比增速81.2%,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约4.5倍,接近6000亿。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移动互联网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通道。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示意图 (2)移动用户快速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46亿户。其中,3G用户达到4.71亿户,4G用户达到1397万户。截至2014年1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38亿户,同比增长6.4%,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67.8%。预计到2017年,移动网民将赶超PC网民,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大用户群体,移动终端将成为网民最主要的上网渠道。 中国PC网民及移动网民规模示意图 (3)移动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加速渗透

移动应用开发框架(WADE-Mobile).

移动应用开发专题二创新周报总第172期 框架为桥,天堑变通途 ——移动应用开发框架(WADE-Mobile 参与过早期J2EE WEB开发的同事一定记忆犹新,大多数程序员都刚刚从传统的PB、Delphi等 C/S模式应用开发中转型过来,不再是单一的编程语言,也缺少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IDE,满眼尽 是从前端(JSP、HTML、Javascript到后端(Java、HTTP、WSDL、DB数量众多、纷繁复杂的全新面孔。 混乱过一阵子后,开源和定制开发框架逐渐兴起,技术门槛高、开发效率低的糟糕境况才得以好转。 今天,移动应用开发又将我们拉回到这似曾相识的境地。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势所趋,HTML5、CSS3 新技术闪亮齐登场。Apple iOS、Google Android、Windows Phone、OMS(中国移动OPhone、Linux(中 国联通沃Phone等平台之争,Objective-C、Java、C/C++各种语言伴随着陆。Apple xCode、Google Android Development Tools (ADT、中国移动Open Mobile System Development Tools (ODT、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等各种开发环境跟着乱象纷呈。我们会不会再次回到混沌之初,期 待盘古重开天地呢?答案是否定的,请看下面关于《移动应用开发框架(WADE-Mobile》的详细介绍。

WADE移动应用开发框架(简称WADE-Mobile基于最新的WEB技术(HTML5、CSS3,并结合面向各 种操作系统、移动设备的专用APP壳,可广泛用于各种企业场景的移动应用开发,能够有效降低技术 门槛、提高开发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保障信息安全。 适用场景 WADE-Mobile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移动应用产品研发和项目实施,包括满足运营商业务支撑系 统向移动设备终端的延伸需求,以及面向更为广阔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开发公众使用的移动应用产品。 在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方面,已知能够适用的一些需求包括:中国移动集团规范(NGBOSS-CRM3多OP 管理分册G3版工作台部分、广东移动G3版CRM手机客户端解决方案、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统一积分 商城、上海移动WLAN登录、江苏电信掌上BOSS等。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可以支持的移动设备操作系 统包括:Apple iOS,开发使用Objective-C程序语言和xCode集成开发环 境;Google Android,开 发使用Java程序语言和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包含Android Development Tools (ADT插件包; 中国移动Open Mobile System (OMS,程序语言和开发环境同谷歌类似,不同的是插件包为OMS Development Tools (ODT;中国联通沃PHONE,国产Linux操作系统,

移动应用网络平台建设项目布线方案

移动应用网络平台建设项目布线方案一、工程概述 -移动应用网络平台建设项目位于XXX校区,该项目宿舍区共有6栋楼的综合布线系统,大约有420个点位。 二、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与合同 2、A、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和规范 1.CECS 9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规范 2.CECS 89: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 3.YD/T926 199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 4.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5.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设计规范 6.GB/T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验收规范 7.(GBJ16-87)95修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B、国际技术标准、规范: 1.ISO/IEC 11801:2002 建筑物综合布线规范 2.EIA/TIA-568C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3.EIA/TIA-569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路由标 准 4.EIA/TIA-606 商务建筑物电信基础设施管 理标准 5.EIA/TIA TSB95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测试标 准 6.EIA/TIA TSB72 集中光纤布线指导原则 7.《 SYSTIMAX SCS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与工程》 三、工程进度安排 3.1 工程范围 -移动应用网络平台建设项目包括宿舍楼,留学生宿舍楼,22号校外宿舍楼,图书馆,剧场及东角楼的综合布线3.2 进度安排 3.2.1进度计划 本项目计划2015年7月13日进场施工,2015年9月6日安装调试结束,交付甲方使用。

3.2.2影响进度的因素 设计变更的影响 施工条件、施工协调的影响(主要包括各宿舍楼施工用电、宿舍楼管理人员的配合是否及时到位) 气候的影响 不可抗力的影响 3.2.3进度的保证措施 按照建设单位时间要求完成项目施工工作,在此期间服从建设单位对工期的调整安排。建立健全完善的工期保证体系,落实工期进度目标责任制,制定控制工期进度措施。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实行分级工程进度控制,做到层层把关,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1、工程进度及时上报 每天由项目部经理负责收集各队的进度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针对工期滞后的现象分析原因,确定责任人,提出整改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根据各队的工程进展情况,合理进行资源调配,并在每周五定期向建设单位汇报。 工程准备、线路施工、设备安装、设备测试等各个阶段性工作完成后,及时汇总信息,展开自查自纠,并及时将工程进度上报建设单位,并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的阶段性检查,减少

APP在手机移动端的交互设计研究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软件工程与应用, 2017, 6(6), 181-187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4682949.html,/journal/se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5614682949.html,/10.12677/sea.2017.66020 APP Interaction Design Research on the Mobile End Aihong Tang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Nov. 16th, 2017; accepted: Dec. 1st, 2017; published: Dec. 8th, 201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smart phone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many things in the WEB side to complete can use on the mobile App to complete. As the number and variety are more and more multifarious, App to the user experien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pp designers bega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its interactive design on the mobile end.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iOS Linkedin 7.0.3 function design, interaction design, page layout, and other products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summed up the App on the mobile end interaction design implementation method. Keywords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action Design, Smart Phone APP在手机移动端的交互设计研究 唐爱红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收稿日期:2017年11月16日;录用日期:2017年12月1日;发布日期:2017年12月8日 摘要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在WEB端才能完成的事情都已经可以用手机移动端的App来完成。随着App数量和种类越来越繁杂,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的App设计者开始重视其在手机移动端的交互设计。本文通过对iOS Linkedin 7.0.3的功能设计、交互方式、页面布局等产品设计特点的分析,总结App在手机移动端的交互设计实施方法。

三种移动APP(应用程序)开发方式比较 (2)

三种移动APP(应用程序)开发方式比较 一、名词介绍1.NativeAPPNativeAPP指的是原生程序,一般依托于操作系统,有很强的交互,是一个完整的App,可拓展性强,需要用户下载安装使用。(简单来说,原生应用是特别为某种操作系统开发的,比如iOS、Android、黑莓等等,它们是在各自的移动设备上运行的)该模式通常是由“云服务器数据+APP应用客户端”两部份构成,APP应用所有的UI元素、数据内容、逻辑框架均安装在手机终端上。原生应用程序是某一个移动平台(比如iOS或安卓)所特有的,使用相应平台支持的开发工具和语言(比如iOS平台支持Xcode和Objective-C,安卓平台支持Eclipse和Java)。原生应用程序看起来(外观)和运行起来(性能)是最佳的。 2.WebAPPWebApp指采用Html5语言写出的App,不需要下载安装。类似于现在所说的轻应用。生存在浏览器中的应用,基本上可以说是触屏版的网页应用。(Web应用本质上是为移动浏览器设计的基于Web的应用,它们是用普通Web开发语言开发的,可以在各种智能手机浏览器上运行)WebApp 开发即是一种框架型APP开发模式(HTML5APP框架开发模式),该开发具有跨平台的优势,该模式通常由“HTML5云网站+APP应用客户端”两部份构成,APP应用客户端只需安装应用的框架部份,而应用的数据则是每次打开APP的时候,去云端取数据呈现给手机用户。HTML5应用程序使用标准的Web技术,通常是HTML5、JavaScript和CSS。这种只编写一次、可到处运行的移动开发方法构建的跨平台移动应用程序可以在多个设备上 运行。虽然开发人员单单使用HTML5和JavaScript就能构建功能复杂的应用程序,但仍然存在一些重大的局限性,具体包括会话管理、安全离线存储以及访问原生设备功能(摄像头、日历和地理位置等)。

APP交互设计

移动应用产品开发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移动应用产品核心要素开发互联网产品交互简约设计 摘要:一般人都认为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相对于Web设计而言剁了许多限制,移动端屏幕就那么点大小,我们可以在Web上使用鼠标+键盘来顺畅的浏览,并且Web设计已经花里胡哨的一塌糊涂,而在手机上只有触屏当道,那么手机上的设计真的要比在Web上的设计更难么? 移动产品与互联网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环境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引申出很多不一样的设计方式。但是不论是web端还是移动端,产品设计的本质是相同的,总结一下,就是简单、清晰、准确。 移动产品设计的核心要素在于几点:充分利用移动设备本身去做设计;更多的去考虑与服务端的交互;简约至上。那么大道理人人都懂,又如何将此核心理念落进实处呢? 由于移动端的界面大小、可操作区域和web端相比是有很大的减少的,因此,在移动端产品设计上,需要很慎重的减少用户不必要的操作,举个例子,登录,在web端上,帐号、密码可能还有验证码,用户在键盘上操作,比使用虚拟键盘在4寸或更小的触摸屏上的操作体验的差别是很大的,那么是不是可以从机制上建立,老用户只要绑定了手机,在登录验证时就只让老用户确认是自己在使用,就可以把重新输入帐号、密码甚至验证码的操作给简化呢?比如,请老用户回答一下约定的登录问题? 除此之外。流量是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在我国,更多的用户没有使用4G网络,而是无线或直接就是3G的通讯网络,流量费用也不便宜,那么在页面展现上就需要尽可能的减少每次信息传输带来的流量,也就是把传递的信息流量与web端进行适当的拆分和精确传输。 充分利用移动设备本身:相对传统互联网产品而言,移动设备自身提供了很多硬件能力,比如光感、磁阻、陀螺仪、.... 所以,要充分实现与移动设备的深入结合,移动设备自己具有的一些有趣而实用的功能,是PC不具备的,移动端产品设计和web端产品设计的实现方式上,就天生具有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差异。甚至过去在pc端无法实现的功能和需求可以在移动端上实现。对这些能力的运用是移动产品设计的起点,除此之外还要更多的去考虑服务端的交互。 以上所说核心内容就是更多的限制之中追求更简单的设计。 对移动应用产品开发而言,其更小的屏幕意味着你只需要考虑更少的内容设计; 更单一的交互意味着你只需要思考更简单的信息设计和更单线程的流程设计;更限制性的硬件意味着你不再需要考虑哪些花里胡哨的“假动作”,你只需要关注是否能更快速的帮助用户解决需求就足够了,一般而言,在手机上的产品设计分为2类,从Web端移植功能到手机端、全部由手机端开始设计。这2类设计实际上都适用以下要说的原则。 拥抱约束,习惯在局限下设计。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每个人都知道真正的自由并不在于完全自由,真正的自由在于完全自由与限制性之间的平衡。而这点在手机产品设计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在手机端做设计首先必须要具备的思想就是阉割。 《简单法则》里提到一个方法,SHE:缩小(Sherink)——>隐藏(Hide)——>附加(Embody),然后把这些被简单过的元素有组织的放在一起。

基于移动端的在线学习平台设计与开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4682949.html, 基于移动端的在线学习平台设计与开发 作者:李艳叶健豪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年第04期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适应学生移动学习的需求而开 发的基于移动端的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过程。系统在Android平台上采用了OOP的三 层架构思路,实现了教师课程与资源发布,学生在移动端学习的功能。在技术层面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 【关键词】移动学习 Android开发教学平台 1 移动学习的背景 随着智能手机应用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移动在线学习逐渐成为学习者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随时记录个人的笔记,在相应的配套学习资源和平台上进行学习交互。 2 基于云端的移动开发技术 2.1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它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通过互联网服务来提供动态易扩展的虚拟化的资源。云技术的发展为移动学习奠定了实现层面的技术基础,使得学习资料、笔记资料、学习进度等一切信息存储于云端,移动端随时随地可以实现上传下载。 2.2 基于Webservice的分布式开发 Webservice是一个平台独立的,低耦合的,自包含的、基于可编程的Web的应用程序, 可使用开放的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标准来描述、发布、发现、协调和配置这些应用程序,用于开发分布式的互操作的应用程序。它能使得运行在不同机器上的不同应用无须借助附加的、专门的第三方软件或硬件,就可相互交换数据或集成。 3 移动端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3.1 系统目标 本系统的目标是开发一个基于移动平台的服务于学校教学管理的软件系统。具体来讲,首先是在课堂学习效果评价方面,建立学习效果评价。其次采集大量的详细课堂数据,为全面、

烟草移动应用APP建设方案

烟草移动应用APP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4) 1.1 项目背景 (4) 1.2 项目设计原则 (4) 1.3 平台设计要求 (5) 第二部分某地烟草移动应用APP系统设计方案 (6) 2.1 系统业务架构图 (6) 2.2 APP主要功能界面说明图 (6) 第三部分某地烟草移动应用APP界面功能说明 (7) 3.1 零售户主要功能界面 (8) 3.1.1 零售户首页 (8) 3.1.2 产品界面 (9) 3.1.3 购物车 (11) 3.1.4 会员中心 (13) 3.1.5 更多功能选项 (15) 3.2 消费者主要功能界面 (21) 第四部分某地烟草移动应用APP系统功能汇总 (23) 4.1 前台系统功能 (23) 4.1.1 产品/资讯展示系统 (23) 4.1.2 会员系统 (24) 4.1.3 支付结算系统 (24) 4.1.4 查询系统 (25) 4.1.5 互动交流系统 (26) 4.1.6 地图搜索烟店和展现服务 (27) 4.2 后台管理功能列表 (27) 第五部分项目服务及售后维护承诺 (29) 5.1 建立项目专项小组成员 (29) 5.2 维护质保期限 (30)

5.3稳定性保障和响应速度 (30) 5.4 故障响应和解决时间 (30) 5.5 其他服务承诺 (31) 5.5.1按需随时培训 (31) 5.5.2定期巡检自查 (31) 第六部分系统安全方案 (32) 6.1采用稳定可靠的技术平台 (32) 6.2周密的安全策略和攻击防护体系 (32) 6.3上传文件自动扫描 (33) 6.4建立还原点功能 (33) 6.5包过滤技术 (33) 6.6特定内容过滤 (33) 6.7防SQL注入技术 (34) 6.8 SSL协议加密技术 (34) 6.9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 (35)

移动应用开发APP开发市场调研报告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信息社会许给人类最大的承诺——随时随地随身查找资讯、处理工作、保持沟通、进行娱乐,从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实现24小时随身在线的生活。正如中国移动一句广告语所说的那样——“移动改变生活”,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购物、用餐、出行、工作时,都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查看信息、查找位置、分享感受、协同工作……数以亿计的用户登录移动互联网,在上面停留数十分钟乃至十多个小时,他们在上面生活、工作、交易、交友……这些崭新的人类行为,如同魔术师的手杖,变幻出数不清的商业机会,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当前推动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技术力量。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过传统电脑的使用率。截止2014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6.49亿,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已超过12亿,约占全国人口的85%,其中有8.1739亿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占全部用户的71.34%,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中国占了4家(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 一、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政策及现状 长沙软件产业基地是我国11家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集聚了全省约90%的软件企业。2014年2月19日,湖南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17年建成一批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载体,培育一批移动互联网骨干龙头企业,建成国内领先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把湖南打造成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政策洼地和产业高地。2014年2月23日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副省长黄兰香表示,湖南现在有两块响亮品牌,一是文化创意产业,二是工程机械产业。我们有一个梦想,下一步,要把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打造成湖南响亮的品牌。湖南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氛围正在初步形成。湖南省市区三级政府紧锣密鼓地出台相关政策,湖南有信心把移动互联网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湖南品牌”。 湖南已成为互联网大省,目前在全国移动互联网领域,近1/3的企业家是湘籍,为湖南发展互联网提供了人脉基础。2015年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3家。 移动互联网产业成为全省重要的新兴产业,到2020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到达1200亿元左右,引进和培育120家骨干龙头企业,全产业链企业过千家、从业人数逾5万的互联网产业集群。大力推进芯片与终端设计制造、移动通信与网络设备、电子元器件及材料重点产业链培育。加快发展智能硬件、手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建设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平台。长沙将以“衣、食、住、行、乐”为内容打造继北京、上海、深圳、成

移动平台UI交互设计与开发-教学大纲

《移动平台UI交互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移动平台UI交互设计与开发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软件技术 课程类型:职业知识必修课 学时数:72(24+48)学分:4 执笔人:审核人: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移动平台UI交互设计与开发》是围绕软件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的职业知识必修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技能课程,该课程是在学生必修完成《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UI设计理论基础》、《计算机UI设计与制作实训》等课程后,根据手机UI界面设计师岗位任务要求设置教学内容,进行专业核心技能综合性训练的重要专业技能课程。《移动平台UI交互设计与开发》是一门融“教、学、做、评”于一体的项目化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需要的手机UI设计与开发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手机等移动设备应用软件的界面设计与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通过“够用”的理论知识和真实实践项目相结合,使学生熟悉手机UI创意、设计、开发和调试的全过程,加深对手机界面设计的理解,获得手机界面设计方法和开发技巧的基本训练,从而使学生能零距离的接触企业真实项目。 二、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手机UI设计技巧、设计哲学和考量、UI框架特性和新的UI设计模式。 2、熟练运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知识进行手机UI交互界面创意和设计。 3、熟练运用Android系统中的界面布局、UI视图、TextView等常用控件以及基于监听和回调的事件处理机制开发。 (二)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图像绘图工具进行手机UI创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2、熟练掌握在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下开发功能机、智能机UI交互界面。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3、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 4、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培养方案计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移动应用开发方向)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应用开发方向)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大专层次。 三、入学条件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者 四、学制 基本学制三年,最长五年。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创新能力,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掌握JAVA程序设计语言、技术及主流开发、调试和测试工具;具备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上进行移动互联网应用定制、设计创新和管理维护的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实施“双证书”教育,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需要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高级或中级计算机程序员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在校期间3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过硬编码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软件人才。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如下所示。

六、就业面向、岗位任务及其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嵌入式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家庭产品、移动终端、车载信息产品和工业控制等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iPod、数码相机与DVD、汽车导航和娱乐、车载通信、汽车电子自动控制和安全、机器人)中的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管理以及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七、应取得的资格证书及等级 2.职业(专业)技能证书

职业综合素质训练取得规定学分,思想品德操行评定合格,体能测试达标。

九、教学进程

注:1. 标明(●)符号为理论课程,考核方式为笔试;标明(○)符号为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为实务考试(含操作、口试、演示、实地调研报告等);标明()符号为理论+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为笔试+实务考试。标明(★)符号的表示课程教学利用课余活动的形式执行;标明(周学时+w)符号的, w表示该课程综合实践周数。2.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适合设置了不同办学方向的专业,专业未设置不同方向的,删除此栏。 2.《综合项目设计与开发》为校内或校外实践课程,学生可以在校内完成也可以在校外完成综合项目开发。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后半学期。 十、学院公共选修课程与专业平台课程

微软云暨移动应用孵化平台项目方案书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微软云暨移动应用孵化平台项目方案书

目录 一、合作背景 (2) 二、合作目标 (4) 三、合作内容 (5) 3.1某高新区--微软云暨移动应用孵化平台 (5) 3.1.1园区初创企业公共开发测试平台 (5) 3.1.1.1微软云端移动开发的特点 (6) 3.1.1.2解决方案如何工作 (7) 3.1.1.2.1 .................................................. 云端移动开发方案架构 7 3.1.1.2.2 ................................................................. 最快交付 14 3.1.1.2.3 ............................................................ 定制开发环境 19 3.1.1.2.4 ................................................................. 集成环境 21 3.1.1.3解决方案收益 (22) 3.1.1.4Visual Studio 开发测试工具 (25) 3.1.1.5园区初创企业公共开发测试配置 (27) 3.1.2孵化器初创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7) 3.1.2.1IT基础架构服务平台 (27) 3.1.2.1.1 .............................................. W indows Azure 中有什么 29 3.1.2.1.1.1............................................................. 计算服务 29 3.1.2.1.1.2............................................................. 网络服务 30 3.1.2.1.1.3............................................................. 数据服务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