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复习PPT

合集下载

《说明文复习专题》 课件(共34张PPT)

《说明文复习专题》 课件(共34张PPT)
色彩
引用资料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 说明更有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 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E、引用资料在文章的开头,还起到引 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 2、列数字: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 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 区别)
• 3、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
可分为几类(种) ……
• 4、作比较:也、而、相对于、较……
• 5、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
• 6、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 7、打比方: 像、仿佛……
9、列图表:画出图表说明繁杂、抽象的事理
作用:直观、形象、具体
答题模式:用列直观的示意图或者表格的方
式对××(什么事物)的×××(什么特性/事理)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
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作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
5、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 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
(举例子) 6、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 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 来解释。(引用) 7、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 法。 (下定义)
8、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 猫的熊(”作,诠也释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 于猫。
说明文复习专题
说明文
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说明语言
事物 说明文
事理 说明文
抓住 说明 对象 的特 征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共45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共45张PPT)

项目都属于技巧类雪上项目,裁判员会根据运动员的踢空高度、动作难度、动作的流畅性和美观
性来打分。其中,在技术构成中,滑雪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动作腾空的高度,动作的腾空高度又决
定了动作旋转的难度值。

④也就是说,想要在U型场地技巧项目中拿到高分,就要保证一连串的动作都高质量完成。
这时,滑行技术就是基础、腾空高度是关键,动作难度练就绝技,动作策略的组合体现智慧。研
●5、段落能否调换:(1、3常见) (1)、不能,某段说明了.....。,某段说明了......,他 们之间是_____顺序,若调换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 律,所以不能调换。 (2)、不能,某段说明了.....。,某段说明了......,照 应上文中“.某句话.”他们之间是_____顺序,若调换不 符合实际,所以不能调换。
《中国墨》
●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 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 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 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 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 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 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④起初,进入制作团队视野的是鸭绒、鹅绒等传统材料,但团队希望能有更多选择,开始多方征集方
案。这时,国内一家企业提供的聚酰亚胺纤维材料让团队成员眼前一亮。聚酰亚胺纤维技术起源于航空航 天对新材料的需求,此前主要用作宇航服、防护服等,但用于礼仪服装尚无先例。权威机构对比测试表明, 采用聚酰亚胺抓绒面料,相比相同克重的世界顶级抓绒保暖面料,能使受试者体温高出4—6摄氏度。最终, 北奥集团采用聚酰亚胺纤维材料作为外套填充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耐高低温特性、皮肤适应性好、材料本 身导热系数低等优势,且比传统材料更轻薄。

说明文复习课件

说明文复习课件

摹状貌
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 被说明的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如《中国石拱 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 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状万态,惟妙惟 肖”.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引用
引用是一种引有关资料来作说明的依据或充实 说明的内容以引起读者兴趣的说明方法.如《死 海不死》的第三段引用两千年前奴隶被投入死 海中屡淹不死的传说,形象地描述了死海“不死” 的表面特征.
结构
恰当的说明方法(分类别) 详略得当
写法 以事例、传说等生动地引出说明对象
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 具有奇特的 外形和巨大的威力。 它从雷雨云的底部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 1 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如同○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
2 烈的吸力和旋风,○“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
二、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1.找说明对象、说明特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辨析说明方法,分析作用 3.揣摩语言 4.开放性试题
说明方法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 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 当作帆和舵。松鼠不象山鼠那样一到冬天 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 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 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 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跑跳着前 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一.说明文的分类

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 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 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 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蜘蛛》等;说明对象是某个 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 理说明文,如《时间的脚步》《气候的威力》等.。其实,在 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技巧及其训练》ppt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技巧及其训练》ppt课件

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 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 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 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 ××特点(地位、影响等)。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 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 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 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 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 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 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 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 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 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 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中 间。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 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 程度修 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 表估计,“多”“有余” 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 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 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 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 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 一部分。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纯净水,指旳是不 含杂质旳H2O。
作用:科学精确地简介了 ……旳本质特征
“纯净水” 是指经 过蒸馏、去离子化、 反渗透或其他合适 旳过程生产出来旳 瓶装水。
下定义
作诠释
纯净水是不含任何须要杂 质、品质纯净,无毒无菌、 可直接饮用,也可煮沸饮 用旳瓶装水。但是“纯净 水”在滤去多种有害物质 旳同步,也将人体所需旳 微量元素淋洗出去。人们 长久饮用会减弱人体旳免 疫力,以至引起某些疾病。
阐明语言
阐明文旳语言
阐明文语言特点: 精确、严密、简要
•经典试题:限制性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
限制性词语:更、大约、估计、经常、大 约、可能等 限制性词语旳作用:体现了阐明文语言旳 精确、严密、科学旳特点。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时间:•当初……
阐明文旳语言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构造结实”——石拱桥旳特点
“我国旳石拱桥有悠久旳历史”——中国石拱桥旳特点。
阐明措施
阐明文中常用阐明措施
六种常用措施—— 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 作比较、列数字、打比喻 四种补充措施—— 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校园里有一棵很高 很高树。
校园里有一棵高达 12.56米旳树
阐明类型
辨析阐明文类型
1、《中国旳石拱桥》 2、《故宫博物院》 3、《苏州园林》 4· 《绿色蝈蝈》
事物阐明文 事物阐明文 事物阐明文 事物阐明文
辨析阐明文类型
5、《大自然旳语言》 6、《奇妙旳克隆》 7、《生物入侵者》 8、《看云是天气》
事理阐明文 事理阐明文 事理阐明文 事理阐明文
阐明对象
琢磨词语旳语境义及其作用、 归纳题目旳作用、 创新意识,答好开放性试题.

人教版新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写作 说明文 课件(11张ppt)

人教版新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写作 说明文 课件(11张ppt)

★指出某事物的消极后果 1.There is no doubt that unless we take effective steps, it is very likely that... 毫无疑问, 除非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 否则很可能会…… 2.Obviously, if we don’t control the problem, chances are that...will put us in danger. 显然, 如果我们不控制这一问题, 很有可能……会导致我们陷入危险的境 地。
3.It is very harmful to us. /It does us much harm. 它对我们很有害。
4.It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disadvantages. 它的利大于弊。
5.While this is apparently convenient to...some problems may appear/occur. 虽然这对……来说显然很便利, 但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6....will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会对……产生负面影响。 7....is a short-sighted solution, which would cause... ……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解决方法, 它会导致…… 8.If...take no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will be too difficult to deal/cope with. 如果……不采取措施改善这种状况, ……将会变得很难处理。 9.None of these can be achieved if... 如果……这些都是实现不了的。

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课件

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课件

3、如果将第②段中划线的“亟待”一词可 如果将第②段中划线的“亟待”
方法归纳: 方法归纳:
1表态:不能替换; 表态:不能替换; 表态 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定性: 定性 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定性: 定性 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 若替换, 若替换 句子意思有何改变, 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结构 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 1.总分式, 总分式 包括: 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总等, 用总分式时,其中“ 用总分式时,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 方式安排。 方式安排。 2.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结构,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结构,一层层 递进式, 地剖析事理。 地剖析事理。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典型试题:
1、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 部分沿 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 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 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 不能。 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 从范围上加以限制 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 指的是局部, 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部 分”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归纳: 方法归纳:
1、解释词语意思 、 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品课件.ppt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品课件.ppt
(二)“ 说明事物要求准确性和科学性,文 中A段的内容如何体现这一要求?”
判断
答题技巧
结合实际解释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 准确性 和严密性
•*(加点字)表示……,文中的意思是…….去掉后就 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了说明文语 言准确性的特点.

例题讲析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的 “几乎”能否去掉?
外—内、上—下、 左——右、前—后、远—近 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性状—用途、 一般—特殊、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实战演练
❖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
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
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
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
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
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时
间顺序

❖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
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
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
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
作用分析:运用 下定义 的说明方法,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 地概括了“克隆” 的 本质特征 ,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 为清晰的认识。
实战演练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
分三组做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 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 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 剂量小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一组对比观察。五天 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 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 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词句作用类题型(说明方法 的作用,引用的作用)
•说明方法在文中的的作用:
举例子: 具体真切
分类别: 条理清晰
打比方: 生动形象 作比较: 强调突出
列数字: 具体准确
下定义: 严密确切 引言论: 确凿有力 画图表: 直观明了
特征 成因 说明了说明对象+变化 发展
自身作用
+
文中作用
(2006)18、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指出来,并简述理由。 (4分) ①从克尼格对蜂窝结构进行数学计算的全过程看,他 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②蜂窝结构用于飞行器制造和建筑材 料,都具有质量轻、强度大、耐高温等性能。③最终,马拉 尔奇、马克洛林、克尼格三人对蜂窝结构的测算结果是一致 的。 (2007)18. 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指出 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3分) ①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并捕捉到可作为保护地球武器的小行 星,地球文明将免受毁灭性的打击。②在众多的保卫地球的 方案中,“用小行星撞击小行星”这一方案最为理想,它已 经可以付诸实施。
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使说明的对象更具体、更形象, 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 作比较:能够更加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 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打比方: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列数字: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得准确 具体,令读者更信服。 分类别:使文章说明的条理清晰。
二、概括内容要点类题型
解题指导:
一、审清题目,明确答题范围和要求 二、回归文本,要素筛选 三、语言整合,准确表述 四、检查,避免错答、漏答、重复回答
(2003)17.根据病毒的特征,给病毒 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3分) (2006)17、根据文意,给“蜂窝结构” 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4分)
忌讲空话套话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或具体的数据;(作用同举例子 或列数字) b、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c、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 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 用。)
小结: 作用类题型的答案的四大组成—— 语言、内容、结构、中心

结构图:
提出说明对象
具体说明事理(性质结构、原理特征、 有时相结合 功能分类等) 介绍原理运用(用途体现) 展示发展前景
三、利用标志性词语梳理语段结构
1、时间变化词
2、空间方位词
3、关联词
虽然 但是 所以 因此
首先
另外
其次
……
最后
同时
四、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你读懂文章
纵观全文重圈画,先理思路后答题。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常见说明方法
列数字 打比方 摹状貌
举例子 下定义 作诠释
作比较 分类别 画图表
常见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列数字: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 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区别) ★ 作比较:而、相对于、较„„ ★ 打比方: 像、仿佛„„ ★ 下定义:判断句(科学、完整) ★ 作诠释: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局部) ★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 区别于逻辑解释中的主次罗列〈一〉〈二〉〈三〉
一、内容指代类题型
解题指导:
一、定位,锁定阅读范围 二、筛选,找准相关语句 三、整合,
(2003)16.第四段中所说的“这种拟南芥”具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回答。 (4分)17.在火星上种植拟南芥的全过程,都是科学家控制机器人完成的。 根据文意,写出科学家控制机器人完成哪几项具体工作。请分点概括回答。 (4分) (2004)16.文章从哪几方面把病毒和细菌作比较?请分点概括回答。(4分) (2005)15.为了揭开神木的奥秘,谢尔盖博士做了哪几项科学实验?请概括 回答。?(6分)16.概括文意,用自己话归纳神木的特点。请分点作答。 (3分) (2007) 17. 科学家的新构想是利用小行星来摧毁另外的小行星,从而达 到保护地球的目的。从文中筛选关键信息,概括地描述其实施过程。(5分) (2008)15.请根据文意,简述地震产生的过程。(4分)17.地震造成灾害 具有哪些特点?根据第3段文意,分点概括回答。(3分) (2009) 18.“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 答。(4分)
明确说明对象,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 从材料中归纳。
说明结构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 总--分--总”,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 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 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 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说明顺序
1、 ,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 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2、 ,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 这种顺序。 3、 ,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 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 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 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 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 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 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所谓准确,就是符合客观实 际。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多体现在一些修 饰、限制语上,词性上常是副词 如: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时间:当时……
六、综合理解类题型
解答说明文的通用步骤
审题
定位
筛选
整合
一、简单判断原则 说明文的语句,大致分三类:铺垫衔接性语 言,结论判断性语言,解释说明性语言。 教会学生会找结论判断句 二、宁多勿少原则 不会筛选,不会概括,少写不如多抄! 抄抄更多分 三、勤能补拙原则
多记答案,多背答案。
熟背答案三百篇,不会答题也会编
五、辨析语句对错类题型
解题指导:
一、回归文本,寻找原始信息 二、比较判断,关注修饰语限制语 三、语言组织,理由充分正确
四、检查,“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3)改——指改变一下说法。这种说法比较常见, 而且类型繁多。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 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等。
(2003)18、到火星上去种草,为什么这是“令人激 动”的,又是“令人生疑”的?根据文意,作简要 回答。(4分) (2004)18、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3分) (2005)17、神木具有神奇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哪个 因素?(2分) (2008)18、怎样科学地实施防震救灾?请根据文意 和你的认识简要解答。(5分)
说明方法的作用
下定义:能够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 本质特点(内涵)。 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 性质与特点。 列图表:能够直观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 杂的事理,给人以清晰明了的认识,便于比 较和记忆、理解。 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更形象生动,使文章 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说明:用引用地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
全文意识,文本意识
历年中考说明文语段回顾
2003年《到火星上去种草》 2004年《病毒》 2005年《神木》 2006年《高明的建筑大师》 2007年《用小行星撞击小行星》 2008年《话说地震》 2009年《洁身自好的莲花》

(2003)15.根据上下文,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具体指代什么。(2分) ①它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②我们对此毫不怀疑。 (2006)15、第4段中说:“蜜蜂已经出色地解决了这个建筑学上的设计难 题。”这个建筑学上的设计难题具体指什么?(3分) (2007)1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4分) ①这个“岩石武器”就被控制在那里。 ②我们对前者更有信心。 16. 第4段中说,“这颗捕捉到的小行星就会和机器人用最初所使 用的一样的方法进入它的轨道。” 这“最初所使用的一样的方法”具体指 怎样的方法?请作简要回答。(2分) (2008)1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2分) ①与之相应的,地壳的反应便产生三种不同式样的断层。 ②当地壳的“怒火”憋得越来越大,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使 岩层断裂错动。 (2009)1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4分) ①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②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三、下定义类题型
解题指导:
一、审清题目,明确答题范围和要求 二、回归文本,找齐有关信息 三、语言组织,格式正确 X是„ „ 的X 四、检查,“甲是乙,乙是甲”皆成立。
(2004)15.文章多处运用比喻说明的方法。下列比喻分别具 有什么作用?(4分)①(病毒)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 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②变异就像赌博, 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2005)18、文章写了俄国和土尔其海战的传说,其作用是什 么?(3分) (2006) 16、文章引用了一艘英国军舰遇风浪沉没的实例, 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2009) 15.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 其作用是什么?(3分)
浅谈中考说明文的总复习
文体知识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 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是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事物或 事理为主要内容,它或介绍事物的 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 或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 演变等。
说明对象
什么是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
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 事理说明文。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 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看云 识天气》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各 类云和天气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