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的原因及预防、逃生
海啸的惊人力量与预防措施

海啸的惊人力量与预防措施海啸是一种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它以巨大的能量席卷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了解海啸的力量和采取预防措施对于降低可能的危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海啸的惊人力量,探讨几种常见的预防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以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海啸的力量海啸是由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滑坡或陨石撞击等事件引发的海底水位突然改变所产生的大浪。
它们通常表现为波浪,其波高可以达到几十米,更可怕的是它们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800公里。
这使得海啸迅速爆发并向沿海地区推进,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冲击。
当海啸抵达沿海地区时,它变成了一股巨大而有力的水流。
这种水流不仅能够摧毁建筑物、车辆和其他人造结构,还能够摧毁生态环境,危害动植物的生命。
由于海啸的迅猛袭击,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逃离,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预防措施在面对海啸的力量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建立早期警报系统建立早期警报系统是减少海啸危害的重要步骤。
这种系统通过监测地震、火山活动和其他可能引发海啸的事件来及时发出警报。
一旦检测到潜在的海啸威胁,警报系统会向沿岸居民发送紧急信息,通知他们立即采取行动。
这种警报系统的建立可以为人们争取宝贵的撤离时间,降低海啸带来的风险。
2.加强海岸线工程加强海岸线工程是另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
这包括修建防波堤、海堤和海岸堤防等建筑物,以减少海啸对沿岸地区的冲击。
这些工程可以减缓海浪的速度和能量,使其不会直接冲击到沿岸社区和重要设施。
在选择建立新的社区和基础设施时,应考虑到海岸安全因素,避免在海啸高危区域进行建设。
3.教育和提高安全意识教育和提高安全意识是有效预防海啸危害的关键。
人们需要了解海啸的特征和迹象,学会区分真实的警报和虚假的警报。
教育可以通过学校课程、海滩标志和宣传活动来实施。
定期组织模拟演习和应急准备活动,可以帮助人们熟悉逃生路线和应对海啸的紧急情况。
海啸以其破坏性和惊人的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威胁着沿海地区。
海啸的形成

海啸的形成海啸通常是由一系列波动组成,海底地震、滑坡、火山爆发和陨石降落都能引发海啸。
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本文是小编整理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的资料,仅供参考。
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1: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巨大岩体塌陷和滑坡等导致的海水长周期波动,能造成近岸海面大幅度涨落。
2:海底地震或火山爆发所引起的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3:由于海底地震、地壳变动、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海中核爆炸等造成的海洋和近岸水域水面巨大涨落现象。
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一,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大滑坡、大塌陷等地质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巨浪所造成的灾害我们称为海啸灾害。
二,海上的飓风、台风等极端气候也能引发海啸,这种海啸称为风暴海啸,它同样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三,滨海沿岸的大规模山崩、悬崖滑落也曾引发海啸,四,水下核爆炸也会引发海啸,因为水下核爆炸会在瞬间在海洋中突然释放巨大的能量,使海水剧烈振荡而引发海啸五,引起最大规模海啸是天体事件,小行星和慧星如果撞击海洋就会引发规模比印尼海啸的能量大几十万倍、几千万倍。
海啸是怎么形成的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
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
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
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海啸救命知识点总结

海啸救命知识点总结海啸(tsunami)是一种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以及其他地质过程引起的自然灾害,常常给沿海地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和威胁。
在面对海啸时,了解救命知识并采取有效的自救和逃生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如何应对海啸的救命知识点,以提高人们在海啸发生时的生存几率。
1. 海啸的成因海啸一般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或坍塌等地质事件引起的,这些事件通常会引起海床的位移,造成海水的剧烈振荡,随后形成巨大的海浪。
这些海浪在向海岸传播时,往往会变成以数十米甚至上百米为特征的巨浪,给附近地区带来极大破坏力。
2. 海啸的预警和预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专门的海啸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震、海洋水位和其他相关数据,来预测海啸的发生和影响范围。
一旦发现可能引发海啸的地质事件,相关机构会发布海啸预警,提醒附近地区居民和游客采取相应的自救和逃生措施。
3. 海啸的迹象在海啸发生前,往往会伴随着一些特殊的迹象,如地震、海水异常退潮、海浪异常涨潮等。
这些迹象都可能是海啸来临的预兆,应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注意。
4. 海啸的逃生准备在海啸预警发布后,居民和游客应立即采取行动,做好逃生准备。
这包括收拾重要物品、准备逃生包、做好手机和通讯工具的充电、熟悉逃生路线等。
5. 海啸逃生的行动当海啸来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根据当地的预警系统的指示,有序地向高地或者远离海岸的地方逃离。
尽量选择高地或者坚固的建筑物作为避难点,避免被海啸带来的洪水和破坏性浪潮所侵袭。
在逃生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当地政府和救援机构的发布的消息,听从指挥和安排。
6. 海啸逃生的自救技巧如果无法及时逃离,应采取一些自救措施来提高生存几率。
如果是在室内,可以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避难,如楼梯间、屋顶、楼顶等处。
如果在户外,要选择向高地逃跑,尽量避开洪水和巨浪。
同时还要随时注意可能出现的坍塌和滑坡等危险。
7. 海啸逃生的防护措施为了增加逃生的几率,可以预先做好一些防护措施。
海啸预警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海啸预警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海啸是一种毁灭性的自然灾害,经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许多沿海地区,制定有效的海啸预警和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海啸的形成原因、预警系统以及应急预案,以期增强民众的海啸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一、海啸的形成原因海啸,又称地震海啸或津涌,是由地震、火山喷发、海底滑坡等造成的海底地壳运动所引起的海洋破坏性波浪。
当地壳发生断裂或滑动时,巨大的能量会传播到海床,使水体产生极大的震荡,形成海啸波。
这些海啸波在远离震源的地方逐渐变成了厚度较大、速度较快、波峰与波谷高度差较大的巨浪,造成沿海地区的灾害性影响。
二、海啸预警系统为了迅速、准确地预测海啸的发生,并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许多沿海地区都建立了海啸预警系统。
这些系统通常由地震监测、海洋观测和信息发布三个主要环节组成。
1. 地震监测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监测地震活动可以预测海啸的可能发生。
在沿海地区建立地震监测站,可以实时监测地震事件,并通过地震参数的分析来判断是否可能引发海啸波。
2. 海洋观测海洋观测是预测海啸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布设海底压力计、浮标、浮刺等观测设备,可以收集海洋波浪、海底地壳运动等数据,为海啸预警提供支持。
3. 信息发布当海啸预警系统检测到可能发生海啸时,需要迅速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传播,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撤离危险区域。
三、海啸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 加强宣传教育对于沿海地区的居民而言,了解海啸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海啸的形成原因、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提高居民的海啸安全意识。
2. 建立疏散路线和撤离场所在沿海地区,需要制定详细的疏散路线和明确的撤离场所。
这些场所应该远离海岸线,并且能够容纳大量的人口。
在发生海啸时,公众可以根据预警信息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降低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健全监测和预警体系完善海啸预警系统,并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对于准确判断海啸威胁和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非常重要。
海啸的预警与紧急避难

救助他人的注意事项
保持安全
在救助他人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避免因救助他人而陷入危险之中。
引导受灾者前往安全区域
在救助过程中,要引导受灾者前往安 全区域,避免他们受到二次伤害。
提供必要的救助措施
如果具备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提供 必要的救助措施,如止血、心肺复苏 等。
寻求专业救援队伍的帮助
如果受灾情况严重,应立即寻求专业 救援队伍的帮助,以便更好地展开救 援工作。
特点
海啸波高通常在3米以上,有时甚至可达数十米,传播速度极快, 破坏力巨大,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害。
海啸的形成原因
地震
海底地震是海啸最常见的原因,地震引起的海底滑 坡、地壳升降等都可能引发海啸。
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时,大量岩浆和气体喷出,可能导致海底 滑坡和海啸。
水下塌陷
水下塌陷可能由海底沉积物不稳定、地下水开采等 原因引起,也可能引发海啸。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发布海啸 预警信息,通知相关地区和部 门采取应对措施。
紧急避难
公众接收到预警信息后,应遵 循当地政府和应急部门的指引 ,迅速采取紧急避难措地震和海平面涨落监测难度大,特别是在广 阔的海域。
误报与漏报
由于技术限制和自然现象的复杂性,预警系统可 能存在误报和漏报的情况。
紧急疏散路线与避难场所的规划
根据海啸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范围,规划出合理的紧急疏散 路线,确保居民能够快速、安 全地撤离危险区域。
确定避难场所,如学校、体育 馆、公园等公共设施,确保居 民在撤离后能够得到安全庇护 。
制定紧急疏散和避难的指导手 册,向居民宣传疏散路线和避 难场所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培训与演练
02
01
03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在应对海啸时的应急 处置能力。
海啸灾害的迅速逃生方法

海啸灾害的迅速逃生方法海啸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由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地壳运动等引起海洋水位迅速升高形成的大型海浪组成。
海啸可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对沿海地区的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了解并掌握海啸灾害的迅速逃生方法对于沿海地区的居民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海啸灾害的迅速逃生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这一挑战。
一、预警系统与信息获取1. 熟悉当地的海啸预警系统: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都有其自己的海啸预警系统,如日本的J-ALERT系统、美国的NOAA系统等。
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们应该了解并熟悉自己所在地的海啸预警系统。
2. 关注天气预报和地震信息:海啸通常是由地震引起的,因此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地震信息对于及时了解可能发生的海啸很重要。
当收到天气预报或地震信息时,要及时采取行动。
3. 通过广播、电视、手机APP等渠道获取信息:在灾难发生前后,广播、电视及手机APP等媒体平台会通过紧急广播或专门的海啸预警系统向公众发布警报和相关信息。
因此,保持收听广播、观看电视或下载相关手机APP,以获取最新的关于海啸的信息。
二、海啸来临时的紧急避难与逃生1. 立即遵循当地相应的撤离指示:当海啸预警发出时,要迅速遵循当地政府或相关机构发布的撤离指示。
这些指示可能包括撤离到指定避难地点、沿着升高的地势转移到安全地点等。
2. 向内陆或高地转移:面对海啸来临,最安全的方法是向内陆地区或高地转移。
远离海岸线、沿着升高的地方寻找相对安全的地带,并尽量选择能够提供防护的建筑物或高地作为避难地点。
3. 避免使用车辆:海啸来袭时,交通状况会变得混乱,道路可能会受到损坏,因此尽量避免使用车辆逃离,以免陷入交通拥堵或危险境地。
选择步行或找到其他安全的交通工具是更好的选择。
4. 规划与家人的疏散计划:提前与家人商量好疏散计划,确保每个人都了解何时、如何、向何方疏散。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迅速行动,确保安全。
三、面对海啸时的自我保护技巧1. 抓住固定物体:在海啸来临时,如果无法及时逃离,应尽量抓住固定物体或抱紧柱子等坚固支撑物,以减少被水流冲走的风险。
地震引发的海啸现象

地震引发的海啸现象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不仅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之一就是海啸。
海啸是指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或者地下滑坡等自然灾害引起的海洋水体剧烈波动,产生巨大的波浪向着陆地方向扩散。
本文将以地震引发的海啸现象为主题,论述海啸的形成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一、海啸的形成原因海啸的形成主要是由地震引起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1. 地震发生:当地壳板块发生断裂并释放大量的地震能量时,地震波会向四周传播,包括向水体中传播。
2. 地震引发海底地壳变动:地震能量传输到海底时,会造成地壳的剧烈变动,例如地壳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等。
3. 海底地壳变动引起水体的波动:地震引发的地壳变动会使海水产生波浪效应,产生大量的能量聚集于波浪前沿。
4. 波浪向陆地蔓延形成海啸:波浪随之向陆地方向蔓延,由于波长长,波高大,所以到达近岸时会产生巨大的海浪,形成海啸。
二、海啸的影响海啸的到来会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以下是海啸对人类以及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1. 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海啸的到来会导致沿海地区的建筑物被摧毁,人们被淹没,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海岸生态系统破坏:海啸的巨大冲击力会摧毁海岸的生态系统,对海洋生物和其它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
3. 污染和环境破坏:海啸会携带大量的泥沙和废物进入陆地,导致河流、湖泊和土壤被污染,对环境产生长期影响。
4. 经济影响:海啸引发的破坏和损失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冲击,特别是对渔业、旅游业等重要产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海啸的预防措施鉴于海啸带来的巨大危害,各国政府和科技界开始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以降低海啸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1. 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对地震发生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周边地区做好准备。
2. 沿海地区防护措施:在沿海地区建设防护墙、堤坝等工程,提高沿海地区抵御海啸冲击的能力。
海啸的惊人力量与预防措施

海啸的惊人力量与预防措施海啸是一种自然灾害,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以造成海岸线的重大破坏和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啸的力量来源,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可采取的预防措施。
什么是海啸海啸通常是由地震、火山喷发或岩层滑坡等地质事件引发的海底震动所引起的。
这些震动造成了巨大的水体位移,形成了无法承受的波浪。
海啸的力量浩大的海啸波能够在远离震源的地方造成巨大的影响。
一旦海啸到达浅水区,波峰因摩擦力的降低而上升,形成巨大的高度和可怕的速度。
这些巨浪能够瞬间摧毁沿海地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甚至淹没整个城市。
海啸的破坏力还体现在其长时间的持续性上。
即使最初的冲击过去了,接下来的一系列波浪依然具有巨大的冲击力,经常导致次生灾害,例如水浸、滑坡和建筑物倒塌等。
海啸的预防面对海啸的威胁,人类社会必须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潜在的损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海啸预防措施: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海啸监测和预警系统是保护生命的关键。
利用地震监测仪器和海洋传感器,可以迅速发现地震或其他海底事件,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教育和培训:加强公众对海啸的认知和了解可以提高人们的应对能力。
通过开展培训课程和演习活动,提高人们对海啸警报的认知,并知道如何行动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
建筑规范和防护设施:在沿海地区建设品质良好的建筑物,特别是防护设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海啸的破坏。
例如,建筑物可以设立防护墙和抗震设计,确保能够承受巨大的冲击力。
海岸线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要考虑到海啸的威胁,尽量远离潜在的海啸发生地点。
对于已经存在的沿海城市,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建设在潜在的危险区域。
国际合作:海啸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国际合作可以提高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制定海啸预防的战略和协议。
海啸的力量是惊人的,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通过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教育和培训、遵循建筑规范、合理规划海岸线并加强国际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海啸的威胁,并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啸的分类
• 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 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 • 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 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 • 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 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 • 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风暴潮的概述:
•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 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 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 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 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 现象, 现象,称为风暴潮 。
灾害的预防
地震和地震海啸是威胁人类的严重自然灾害,预防地震海 啸灾害不容忽视。建设地震监测预警中心、海域地震监测设施, 以增强减轻地震灾害和地震海啸灾害的能力。在遇有突发地震 事件时,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行动,以达到减轻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的目的,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2004年 12月 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8.7 级地震海啸,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和地震 海啸灾难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复发周期较长,这就极易导 致人们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1960年智利近海 8.9级大地震海 啸越洋奔袭,太平洋沿岸多个国家受害, 40年后印尼近海的 8.7级地震海啸再次给人类造成重大损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 思。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讲,地震海啸预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 4、意外灾害发生时,冷靜不慌张是自救的不二法 意外灾害发生时 冷靜不慌张 灾害发生时,
則;观察逃生路线,而不是立刻跑,因为立刻跑 观察逃生路线,而不是立刻跑, 时会跑入更危险的地方 的地方。 有时会跑入更危险的地方。
• 5、丢弃一切会妨碍自己逃跑速度或活命的东西, 丢弃一切会妨碍自己逃跑速度或活命的东西, 一切会妨碍自己逃跑速度或活命的东西
海啸发生时如何逃生?
• 1、在海岸边、海滩(嬉水)观景,如果突然感到 在海岸边、海滩(嬉水)观景,
海岸摇晃 异常退潮, 海岸摇晃或异常退潮,应以最快速 度往内陆、高 摇晃或 度往内陆 内陆、 退潮 处避难。 处避难。 拾鱼虾蚌类,应迅速离开海岸, 则将会被 拾鱼虾蚌类,应迅速离开海岸,否则将会被随即而 的大浪卷 浪卷走 来的大浪卷走。
海啸预警
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的传播速 度快。地震纵波即P波的传播速度约为6~7千米/秒,比海啸的 传播速度要快20~30倍,所以在远处,地震波要比海啸早到达 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具体数值取决于震中距和地震波与海啸 的传播速度。 例如,当震中距为1000千米时,地震纵波大约2.5分钟就可 到达,而海啸则要走大约1个多小时;印尼 8.7级地震海啸在震 后两个半小时才到达印度,如果建立了预警机制,印度通过地 震台网的地震记录即可在海啸到达之前两个半小时预测到海啸 灾难即将发生,甚至可以再用数分钟核实印尼已经遭到海啸袭 击。 事实证明,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足以采取措施使人们逃避这 场灾难。
走进海啸
名词解释: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 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 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 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的起因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 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 50千米以内 6.5以上的海底地 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 震引起。 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 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 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 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 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 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 的最大深度还要大, 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 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 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 播过去。 播过去。
•危害:
滨海区域潮水暴涨,甚者海潮冲毁海堤海塘, 滨海区域潮水暴涨,甚者海潮冲毁海堤海塘, 吞噬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使物资不得转移, 吞噬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使物资不得转移, 人畜不得逃生,从而酿成巨大灾难。 人畜不得逃生,从而酿成巨大灾难。
海啸的危害
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 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催枯拉朽 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 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 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 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 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 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 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 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 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 难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 难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 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 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 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 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它们 的发生。 的发生。
• 7、不穿高跟鞋旅行,当发生意外时,不利于紧急 不穿高跟鞋旅行,当发生意外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观看!
• 2、海面后退,露出海底,勿见状好奇奔向海边捡 海面后退 露出海底, 见状好奇奔向 后退, 好奇奔向海边捡
• 3、海啸来袭时,若人被袭击,应尽量抓住浮木等 海啸来袭时,若人被袭击 应尽量抓住浮木等 袭击,
漂流物,避免溺毙 若人在陆地 陆地, 漂流物,避免溺毙,若人在陆地,应抱住柱子等固 定物,以免被沖走。 定物,以免被沖走。
•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陆海岸线长达 1.8万公里。但由于我国大陆沿海受琉球群 1.8万公里。但由于我国大陆沿海受琉球群 岛和东南亚诸国阻挡,加之大陆架宽广, 越洋海啸进入这一海域后,能量衰减较快, 对大陆沿海影响较小。
最近造成较大规模的海啸
2004年12月26日于印尼的苏门答腊外海发生芮氏地震8.7级海底地震。 海啸袭击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 夫、缅甸和非洲东岸等国,造成三十余万人丧生。准确死亡数字已无 法统计。 1998年7月两个7.0级的海底地震,造成巴布亚新几内亚约2100人丧生。 1992年9月尼加拉瓜发生海啸。 1960年临近智利中南部的太平洋海底发生9.5级地震(有始以来最 强烈的地震),并引发历史上最大的海啸,波及整个太平洋沿岸国家, 造成数万人死亡,就连远在太平洋东边的日本和俄罗斯也有数百人遇 难。 1906年哥伦比亚附近海域发生地震,海啸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一些 城市受灾。 1896年日本发生7.6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2万多人死亡。 1883年8月25日荷属东印度群岛上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使3.6万人死 亡。
包括行李、钱财。不论是在火灾、水灾都是因 都是因试 包括行李、钱财。不论是在火灾、水灾都是因试 图抢回自己的财物而命丧黄泉。 自己的财物 图抢回自己的财物而命丧黄泉。
• 6、脱离危险时,要找到安全的地方安顿;找回同 脱离危险时,要找到安全的地方安顿 安顿;
团体的人,除告知自己平安外, 团体的人,除告知自己平安外,也应关心别的团 员是否安全。 员是否安全。 逃生,又易造成脚踝扭伤 脚踝扭伤。 逃生,又易造成脚踝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