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舍六入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五入调商∣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五入调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入调商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
3. 培养学生估算和检查的习惯,提高计算准确性。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1. 整数的除法计算及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估算和检查的习惯。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五入调商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五入调商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尝试运用五入调商的方法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
(3)总结五入调商的计算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1)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五入调商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估算和检查的习惯,提高计算准确性。
5. 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九、教学资源1. 教材、教参。
2. 课件、教学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
3. 学生学习资料。
十、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教学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和应用拓展;第二课时为课后作业、教学反思和总结提升。
十一、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6.3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6.3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除法计算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课中,教学难点是学生们如何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教学重点则是学生们能够运用这一方法来提高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练习题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入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概念,让学生们感受到这一方法的重要性。
然后,我会详细的讲解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通过一些例题来让学生们进行实践操作,巩固他们的理解和掌握。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步骤和关键点进行详细的板书,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235 ÷ 12382 ÷ 17268 ÷ 232. 解释为什么在四舍五入法试商中,除数是两位数时,可以将除数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十数?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这一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对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在准备6.3“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这一课时,我,作为一名资深教师,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主要内容是如何运用四舍五入法来试商,提高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提升他们的除法计算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课中,我注意到教学难点是学生们如何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而教学重点则是学生们能够运用这一方法来提高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五舍六入(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五舍六入(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中第五章《四则运算》的第三节《五舍六入》。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五舍六入的概念和运用,学会如何对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进行五舍六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五舍六入的概念,掌握对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进行五舍六入的方法,能够运用五舍六入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五舍六入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对两位小数进行五舍六入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五舍六入的概念,掌握对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进行五舍六入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橡皮擦。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发现价格中存在小数,引发学生对小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五舍六入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五舍六入的意义,引导学生掌握对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进行五舍六入的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五舍六入的例题,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对五舍六入的理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老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五舍六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五舍六入1. 五舍六入的概念2. 一位小数的五舍六入3. 两位小数的五舍六入4. 五舍六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答案:1.2精确到十分位为1.2;3.6精确到十分位为3.6;4.8精确到十分位为4.8;5.1精确到十分位为5.1。
答案:1.23精确到百分位为1.2;3.67精确到百分位为3.7;4.89精确到百分位为4.9;5.11精确到百分位为5.1。
五舍六入(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五舍六入(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五舍六入”的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在四则运算中近似值的处理方法。
学生将学会在加减乘除运算中,如何根据末尾数字进行舍入,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将介绍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五舍六入”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五舍六入”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五舍六入”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五舍六入”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五舍六入”的规则。
2.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准确运用“五舍六入”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五舍六入”的规则和示例。
2. 学生准备计算器,用于计算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近似值,从而引入“五舍六入”的概念。
2. 讲解规则:教师详细讲解“五舍六入”的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并记忆规则。
3.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学生通过计算器进行计算,巩固对“五舍六入”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4. 实例分析: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五舍六入”的方法进行解决。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结果。
5. 总结:教师对“五舍六入”的概念、规则和应用进行总结,强调其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五舍六入2. 正文:- 教学内容:介绍“五舍六入”的概念和方法- 教学目标:理解“五舍六入”的概念,能够准确计算,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规则,准确运用-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规则,练习,实例分析,总结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关于“五舍六入”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2. 思考题:让学生思考“五舍六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五舍六入”的概念、规则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了在四则运算中近似值的处理方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5.7《五舍六入》教案1沪教版

五舍六入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五舍六入〞的方法来求凑整。
2.在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生活中除了四舍五入等凑整的方法外还存在其他不同的方法。
3.在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开展思维的灵活性,培养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4.初步体验凑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
用“五舍六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用“五舍六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作业要求:
根底层面:用“五舍六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拓展层面:灵活运用用“五舍六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第6单元 第4课时 用“五入”法试商(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

第6单元第4课时用“五入”法试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五入”法的概念和原理,掌握“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五入”法进行除法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技巧。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五入”法的概念和原理2. “五入”法试商的方法3. 运用口算、估算等方法进行除法计算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五入”法的概念和原理,掌握“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口算、估算等方法进行除法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基本概念。
1.2 提问:在除法计算中,我们通常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 探究“五入”法的概念和原理2.1 解释“五入”法的概念,即把被除数或除数四舍五入为整十、整百、整千等,然后进行除法计算。
2.2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五入”法的原理。
3. 学习“五入”法试商的方法3.1 介绍“五入”法试商的步骤:将被除数或除数四舍五入,然后进行除法计算。
3.2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五入”法试商。
4. 练习巩固4.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4.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提升5.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5.2 提问:如何运用口算、估算等方法进行除法计算?6. 课后作业6.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6.2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完成时间,按时提交。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五入”法的概念和原理,避免死记硬背。
2. 在练习巩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在课后作业环节,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五入”法试商的掌握程度。
近似数教学教案(优秀10篇)

近似数教学教案(优秀10篇)近似数教学教案篇一… …一。
教学内容:求出积的近似数和有关它的一些内容。
二。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
(2)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3)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
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难点: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出积的近似值。
四。
教学过程:(一)复习:1.保留一位小数2.345.682.保留两位小数4.25634.7083.保留整数5.676.502(二)导入课:1.老师出示几个语句,你知道那些句子表达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你是根据句中的哪些字词来判断的呢?(1)我们班有28人(2)这个箱子里大约有23个苹果。
(3)小明的身高是172厘米,体重约60千克。
2.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值生:四舍五入法3.师:现在就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思考并回答:怎么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去它们的近似值?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4.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板书:积的'近似数(三)探求新知: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列式计算,板书:0.04945(2)指明板演,集体订正。
(3)按要求,积保留一位小数,怎么保留?结果怎样?0.49×45≈2.2(亿个)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那么谁来归纳一下?生答,互相补充,归纳概括:我们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求出积的准确值,然后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五舍六入教案

一共要付148.10元,帐户支付了139.25元,现金应该付多少元呢?
8.85元
可实际只付了8.80元,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医院用的是五舍六入法,尾数小于或等于5的舍去,尾数大于或等于6的,就向前一位进一。
探究二
根据购物清单计算并填空
货品名称
数量/重量
单价
合计
冰红茶
1
1.75
果酱
2
2.96
共计()元
①他们买了一袋巧克力共有47块,准备每2块包一包,这些巧克力可以包()包。
②他们还准备庆祝完元旦节后去公园游玩,34人一起去划船,一艘船可以坐6人,一共要()艘船。
③公园在元旦期间一共收到门票165038张,用四舍五入法凑成整万数是()张。
师:上面的结果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凑整,还有去尾法和进一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凑整方法——五舍六入法。
凑成整十万数是(200000)张,凑成整万数是(160000)张,
凑成整千数是(165000)张。
本课小结
日常生活中,凑整的方法除了去尾法、进一法和四舍五入法,还有五舍六入法。五舍六入法与四舍五入法不同,是指尾数小于或等于5的舍去,尾数大于或等于6的,就向前一位进一。
一、新课导入
1、小胖他们在准备庆祝元旦的购物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结算时五舍六入到0.1元,实际支付多少元?请你自己来试一试
是在合计还是在共计的地方五舍六入呢?
练习一
用五舍六入法将下列小数凑整到十分位、个位。
凑整到十分位
凑整到个位
17.09
17.1
17
123.12
123.1
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课本P80页数学广场------五舍六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用"五舍六入"的方法来求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生活中除了四舍五入等凑整方法外还存在其他不同的求近似数方法。
2.在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培养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探索、合作、讨论、验证等学习过程,培养合理的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验凑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五舍六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在应用题中能正确灵活地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某位家教利用计算器为一个学生辅导数学,请你们也来尝试算一算,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互相讨论一下)(备注:小数除法虽没学,但计算器能算出小数结果.)
1、应用:一辆卡车一次最多可运送水泥25吨,现有水泥110吨需一次运完,至少需要派出几辆卡车?
110÷25=4.4(辆)答:至少需要派出4.4辆卡车。
(应使用进一法:≈5辆)
2、应用:体育超市手球16元/个,王老师用1000元最多能买几个手球?
1000÷16=62.5(个)答:1000元最多能买62.5个手球。
(应使用去尾法:≈62个)
3、填空:樱桃小丸子在母亲节为妈妈买了价值200日元的一条丝巾。
目前银行汇率100日元可换人民币5.9413元,照此计算,这条丝巾在中国相当于人民币售价(11.8826 )元。
(应使用四舍五入法≈11.88)
4、判断:1.4 m和1.40 m不但长度相等,精确度也相等。
(√)(应打×精确度不同)
学生讨论,反馈。
师生共同小结:求近似数的方法有: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
在求近似数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表示精确度,不能化简去掉。
(二)练一练:
将下列小数“四舍五入”到十分位。
17.09 123.12 67.67 55.55 30.04 40.95
≈≈≈≈≈≈
教师小结: 凑整时,找准尾数是关键,是舍是入要分清,零占位表示精确度。
新知引入: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的凑整方法吗?
看书P80页:有些超市和医院结算时自设“五舍六入”法。
二、探究新知:
(一)主动探究,大胆尝试。
1.你认为“五舍六入”凑整该怎样求近似数?(小组讨论)
结论:尾数最高位小于或等于5的舍去。
尾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6的就向前一位进1。
学生自主尝试,练一练:P80(同前面习题,比书上多两题有关0的凑整。
)
将下列小数“五舍六入”到十分位。
17.09 123.12 67.67 55.55 30.04 40.95
≈≈≈≈≈≈
与前面的“四舍五入”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想法或收获?
2.讨论解决例题:
有些超市和医院结算时自设“五舍六入”:(兰溪路164号普陀区中心医院)一共要付148.10元,医保卡里扣了139.25元,还需支付多少元现金?
1.审清题意。
2.根据题意选择凑整方法。
4.列式计算。
148.10-139.25=8.85(元)≈8.8(元)
4.讨论:对这一题,老师有个疑问,你们有疑问吗?为什么发票上是8.80元,而不是8.8元?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可能因为电脑设置了人民币自动保留两位小数,它不会因为凑整到十分位而调整为一位小数。
)
(二)独立思考解答。
这家超市结算时自设“五舍六入”到0.1元,小白兔实际支付多少元?
7.67元≈7.7元
小结:解题时,只能对最后的计算结果进行凑整,不能在计算过程中先凑整,后计算。
(备注:用近似数计算是以前学的估算,而五舍六入是对一个准确数进行求近似值.)
(三)会钻空子的小狐狸:
小白兔支付了7.7元,可小狐狸说,它只付了7.6元就买到了同样的冰红茶和果酱,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狐狸分两次结帐。
)
1.7+5.9=7.6(元)
小狗熊听说分开结帐能少付钱,它每样都分开,分三次结帐,结果会怎么样?
1.7+3.0+3.0=7.7(元)
小结:学好数学很重要。
三、巩固应用:
1.“六一”节到了, 小亚、小巧、小胖和小丁丁去超市买学习用品送给低年级小朋友。
这家超市结算时采用的是“五舍六入”法到0.1元。
小亚买了每本2.48元的笔记本3本;
小巧买了每支3.59元的钢笔2支;
小丁丁买了每支 1.53元的铅笔5支;
小胖买了每个3.76元的笔袋2个。
他们实际各支付多少元?
2.48×3=7.44(元)≈7.4(元)
3.59×2=7.18(元)≈7.2(元)
1.53×5=7.65(元)≈7.6(元)
3.76×2=7.52(元)≈7.5(元)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反馈。
(备注:简单的小数乘法相信学生能自学运用.)
2.猜想验证:
先每人分别结帐“各”支付,再回校后自己求总数;与直接在超市“共”支付由收银机求总数,有区别吗?(日常生活中,要不要为一点点小钱而纠结,你们自己考虑吧。
)
7.4+7.2+7.6+7.5=29.7(元)
7.44+7.18+7.65+7.52=29.79(元)≈29.8(元)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备注:求近似数的方法还有四舍六入五成双等)
板书设计:
五舍六入
尾数最高位小于或等于5的舍去。
尾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6的就向前一位进1。
求近似数的方法有: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五舍六入法等。
凑整时,找准尾数是关键,是舍是入要分清,零占位表示精确度。
解题时,只能对最后的计算结果进行凑整,不能在计算过程中先凑整,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