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专题训练22---计数原理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热点《计数原理》练习

高考数学热点《计数原理》练习

从新高考考查情况来看,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是新高考命题的热点,主要考查分类、分步计数原理的应用,排列与组合的综合应用,分组分配问题等,二项展开式的通项、二项式系数、特定项的系数、系数和问题、最值问题、参数问题等,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思想,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1、求二项式系数和或各项的系数和的解题技巧:(1)形如(ax +b )n ,(ax 2+bx +c )m (a ,b ,c ∈R )的式子求其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常用赋值法,只需令x =1即可.(2)对形如(ax +by )n (a ,b ∈R )的式子求其展开式各项系数之和,只需令x =y =1即可. (3)若f (x )=a 0+a 1x +a 2x 2+…+a n x n ,则f (x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f (1),奇数项系数之和为a 0+a 2+a 4+…=(1)(1)2f f +-,偶数项系数之和为a 1+a 3+a 5+…=(1)(1)2f f --. 2、解决排列问题的常见方法:(1)“在”与“不在”的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既可以从元素入手,也可以从位置入手,原则是谁“特殊”谁优先.不管是从元素考虑还是从位置考虑,都要贯彻到底,不能既考虑元素又考虑位置.(2)解决相邻问题的方法是“捆绑法”,即把相邻元素看作一个整体和其他元素一起排列,同时要注意捆绑元素的内部排列.(3)解决不相邻问题的方法是“插空法”,即先考虑不受限制的元素的排列,再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在前面元素排列的空当中.(4)对于定序问题,可先不考虑顺序限制,排列后,再除以定序元素的全排列.热点11 计数原理(5)若某些问题从正面考虑比较复杂,可从其反面入手,即采用“间接法”.3、解决组合问题的常见方法:组合问题的限制条件主要体现在取出的元素中“含”或“不含”某些元素,在解答时可用直接法,也可用间接法.用直接法求解时,要注意合理地分类或分步;用间接法求解时,要注意题目中“至少”“至多”等关键词的含义,做到不重不漏。

高中数学计数原理知识点总结及练习教案-学生_图文.

高中数学计数原理知识点总结及练习教案-学生_图文.

明轩教育您身边的个性化辅导专家电话:二十一:住店法策略解决“允许重复排列问题”要注意区分两类元素:一类元素可以重复,另一类不能重复,把不能重复的元素看作“客”,能重复的元素看作“店”,再利用乘法原理直接求解. 例 21.七名学生争夺五项冠军,每项冠军只能由一人获得,获得冠军的可能的种数有 . 排列组合易错题正误解析 1 没有理解两个基本原理出错排列组合问题基于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即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故理解“分类用加、分步用乘”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前提. 例 1 从 6 台原装计算机和 5 台组装计算机中任意选取 5 台,其中至少有原装与组装计算机各两台,则不同的取法有种. 例2 在一次运动会上有四项比赛的冠军在甲、乙、丙三人中产生,那么不同的夺冠情况共有((A) A4 3 )种. (B)4 3 (C) 3 4 3 (D) C 4 2 判断不出是排列还是组合出错在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还是组合问题时,主要看元素的组成有没有顺序性,有顺序的是排列,无顺序的是组合. 例 3 有大小形状相同的 3 个红色小球和 5 个白色小球,排成一排,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3 重复计算出错在排列组合中常会遇到元素分配问题、平均分组问题等,这些问题要注意避免重复计数,产生错误。

例4 5 本不同的书全部分给 4 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一本,不同的分法种数为((B)240 种(C)120 种(D)96 种))(A)480 种例5 种. (A)5040 4 遗漏计算出错某交通岗共有 3 人,从周一到周日的七天中,每天安排一人值班,每人至少值 2 天,其不同的排法共有((B)1260 (C)210 (D)630 0 ) 1, 3 在排列组合问题中还可能由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为遗漏某些情况,而出错。

例6 用数字 0,1,2,3,4 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比 1000 大的奇数共有((B)48 个(C)66 个(D)72 个(A)36 个 2 3 1 4 5 5 忽视题设条件出错在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和符号,不然就可能多解或者漏解. 例7 如图,一个地区分为 5 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要求相邻区域不得使用同一颜色,现有 4 种.(以数字作答)种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例 8 已知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 a 、,求解集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 6 未考虑特殊情况出错在排列组合中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情况,一有疏漏就会出错. 例9 现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人民币各一张,100元人民币2张,从中至少取一张,共可组成不同的币值种数是()(A1024种 (B1023种 (C1536种 (D1535种 6明轩教育 7 题意的理解偏差出错例 10 (A)您身边的个性化辅导专家电话:现有 8 个人排成一排照相,其中有甲、乙、丙三人不能相邻的排法有()种. 3 5 8 6 3 3 3 8 4 (B)(C)(D)解题策略的选择不当出错例 11 高三年级的三个班到甲、乙、丙、丁四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其中工厂甲必须有班级去,每班去何工厂可自). (C)37 种(D)48 种由选择,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A)16 种(B)18 种排列与组合习题 1.6 个人分乘两辆不同的汽车,每辆车最多坐 4 人,则不同的乘车方法数为( A.40 B.50 C.60 D.70 2.有 6 个座位连成一排,现有 3 人就坐,则恰有两个空座位相邻的不同坐法有( A.36 种 B.48 种 C.72 种 D.96 种 3.只用 1,2,3 三个数字组成一个四位数,规定这三个数必须同时使用,且同一数字不能相邻出现,这样的四位数有( A.6 个 B.9 个 C.18 个 D.36 个 4.男女学生共有 8 人,从男生中选取 2 人,从女生中选取 1 人,共有 30 种不同的选法,其中女生有( A.2 人或 3 人 B.3 人或 4 人 C.3 人 D.4 人 5.某幢楼从二楼到三楼的楼梯共 10 级,上楼可以一步上一级,也可以一步上两级,若规定从二楼到三楼用 8 步走完,则方法有( A.45 种 B.36 种 C.28 种 D.25 种 6.某公司招聘来 8 名员工,平均分配给下属的甲、乙两个部门,其中两名英语翻译人员不能分在同一个部门,另外三名电脑编程人员也不能全分在同一个部门,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 A.24 种 B.36 种 C.38 种 D.108 种 7.已知集合 A={5},B={1,2},C={1,3,4},从这三个集合中各取一个元素构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则确定的不同点的个数为( A.33 B.34 C.35 D.36 8.由 1、2、3、4、5、6 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 1、3 都不与 5 相邻的六位偶数的个数是( A.72 B.96 C.108 D.144 9.如果在一周内(周一至周日安排三所学校的学生参观某展览馆,每天最多只安排一所学校,要求甲学校连续参观两天,其余学校均只参观一天,那么不同的安排方法有( A.50 种B.60 种 C.120 种 D.210 种 10.安排 7 位工作人员在 5 月 1 日到 5 月 7 日值班,每人值班一天,其中甲、乙二人都不能安排在 5 月 1 日和 2 日,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 11.今有 2 个红球、3 个黄球、4 个白球,同色球不加以区分,将这 9 个球排成一列有________种不同的排法.(用数字作答12.将 6 位志愿者分成 4 组,其中两个组各 2 人,另两个组各 1 人,分赴世博会的四个不同场馆服务,不同的分配方案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 13.要在如图所示的花圃中的 5 个区域中种入 4 种颜色不同的花,要求相邻区域不同色,有________种不同的种法(用数字作答. 14. 将标号为 1,2,3,4,5,6 的 6 张卡片放入 3 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 2 张,其中标号为 1,2 的卡片放入 7明轩教育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方法共有((A)12 种(B)18 种您身边的个性化辅导专家)(C)36 种(D)54 种电话: 15. 某单位安排 7 位员工在 10 月 1 日至 7 日值班,每天 1 人,每人值班 1 天,若 7 位员工中的甲、乙排在相邻两天,丙不排在 10 月 1 日,丁不排在 10 月 7 日,则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A. 504 种 B. (B)96 960 种 C. 1008 种(D)144 ) D. 1108 种 16. 由 1、2、3、4、5、6 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 1、3 都不与 5 相邻的六位偶数的个数是(A)72 (C) 108 17. 在某种信息传输过程中,用 4 个数字的一个排列(数字允许重复)表示一个信息,不同排列表示不同信息,若所用数字只有 0 和 1,则与信息 0110 至多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的信息个数为( A.10 B.11 C.12 D.15 18. 现安排甲、乙、丙、丁、戌 5 名同学参加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人从事翻译、导游、礼仪、司机四项工作之一,每项工作至少有一人参加。

高中数学:《计数原理》(理)知识点串讲

高中数学:《计数原理》(理)知识点串讲

《计数原理》(理)知识点串讲一、基本计数原理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办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办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办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12n N m m m =+++种不同的办法.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个步骤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个步骤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个步骤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12n 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说明:①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共同点是把一个原始事件分解成若干个分事件来完成.②两个原理的区别在于一个与分类有关,一个与分步有关,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有n 类办法,这n 类办法彼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无论哪一类办法中的哪一种方法都能独立完成这件事情,可类比物理中的“并联”电路来理解;如果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成n 个步骤,各个步骤都是相依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只能完成事情的一部分,必须依次完成所有的步骤,才能完成这件事情,可类比物理中的“串联”电路来理解.③运用两个基本原理解题时,应善于从语言的差异与变化中弄清面临怎样的“一件事”,弄清事件之间的关系是相依还是相斥,然后按照恰当的“对象”进行分类或分步,合理的设计相应的做事方式.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这两个原理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理论基础.二、排列与组合1.排列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说明:①排列的定义中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②只有取出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不完全相同,或元素完全相同而顺序不同的排列属于不同排列.如1,2,3与2,3,4是不同排列;1,2,3与1,3,2也是不同排列.③排列中元素的有序性是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的标准,也是与组合问题的根本区别.例如:从1,2,3,5这四个数中每次任取两个数相加(或相乘),可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积)?因为加法(乘法)满足交换律,它们的和(积)与顺序无关,如3+5=5+3,因此不是排列问题.如果从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减(相除),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差(商)?因为减法(除法)不满足交换律,35355353⎛⎫-≠-≠ ⎪⎝⎭,取出的两个数就与顺序有关了,属于排列问题.2.排列数(1)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n A 表示.说明:排列和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排列是取出的m 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的一个具体的排列,是具体的“一件事”;排列数是一个数,是所有的具体排列的数目. 如:从1、2、3中每次任取出两个元素,组成一个两位数.所有的排列有12,13,23,21,31,32.其中每一个数都是一个排列,而排列数是236card()A B ==,{}121323213132B ,,,,,.(2)排列数公式:!(1)(2)(1)()()!m n n A n n n n m n m m n n m =---+=∈N -,,≤. 说明:规定0!1=;乘积形式多用于数字计算,阶乘形式多用于证明恒等式;排列数性质:11m m n n A nA --=;111m m m n n n A mA A ---=+.3.组合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意取出()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组合.说明:如果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不管它们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组合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并成一组,并成一组表示将元素合在一起与元素取出的顺序无关.取出的元素是否有顺序,是区分排列和组合的根本依据.4.组合数(1)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意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的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 m n 表示.(2)组合数公式(1)(1)C !m n n n n m m --+=,C m m n n m mA A =. 5.组合数的性质性质1:C C m n m n n -=;性质112:C C C m m m n n n -+=+. 说明:性质1突出了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与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 m -个元素是一一对应关系,当2n m <时,不计算C m n 而改为计算C n m n -.性质2中注意它的变形公式的应用,如1212(1)C C C (1)m m m n n n n n n m m m -----==-,11C C mm n n m n --=等.6.解排列组合问题的方法(1)先要判断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按照元素的性质分类,按照事件的发生过程分步,不重不漏.借助树形图,框图等形的工具直观帮助解题.总体上有三种方法:直接法(先安排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间接法(正难则反),分类讨论法.(2)排列组合问题的16字方针,12个技巧.方针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技巧是:相邻问题捆绑法(莫忘松绑),不相邻问题插空法,多排问题直排法,定序问题可能法,定位问题优先法,有序分配问题先整体后局部分步法,多元问题分类法,构造模型处理法,至少、至多问题间接法,选排问题先选后排法,局部与整体问题排除法,复杂问题转化法.(3)分组问题的求法:设有m n 个元素,平均分成n 组,每组m 个,则有(1)(2)C C C C mm m mm n n m n m mnn A --种分法;平均分成n 组,再分配到n 个位置,有(1)(2)C C C C mm m m mn n m n m m--种分法.若不平均分组或不平均分组再分配,如:6个元素分成3组,一组1个,二组2个,三组3个,则有123653C C C ;若再将这3组分配给3个位置,则有12336533C C C A 种分法.三、二项式定理1.二项展开式在011222()C C C C C n n n n r n r r n n n n n n na b a a b a b a b b ---+=++++++中,右边的多项式叫做()n a b +的二项展开式,其中各项的系数C (012)r n r n =,,,,叫做二项式系数.式中的C r n r r n a b -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用1r T +表示,即通项为展开式的第1r +项;1r n r r r n T C a b -+=(0r n ≤≤,r ∈N ,n +∈N ),此公式称为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说明:①其右端展开式共有1n +项.②通项公式1(0)r n r r r n T C a b r n r n -++=∈∈N N ,,≤≤表示的是第1(0)r r n +≤≤项.③a 与b 的位置不能互换,对于任意实数a 与b ,上面的等式恒成立.④二项式系数指01r n n n n n C C C C ,,,,,,二项展开式的系数与a b ,前面的系数有关.2.杨辉三角杨辉三角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研究成果,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数学模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研究模型,就可以得到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一是对称性,结合公式m n m n n C C -=理解;二是增减性与最大值,如果二项式的幂指数是偶数,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最大为2nnC ;如果二项式的幂指数是奇数,中间两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并且最大,最大为1122n n n n C C -+=;三是各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2n ,即012r n n n n n n C C C C +++++=,它表明集合S 含有n 个元素,那么它的所有的子集(包括空集)的个数为2n 个.另外,二项展开式中,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即1350242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3.二项展开式的应用(1)利用通项公式1(0)r n r r r n T C a b r n r n -++=∈∈N N ,,≤≤求指定项、特征项(常数项,有理项等)或特征项的系数.(2)近似计算,当a 与1相比较很小且n 不大时,常用近似公式(1)1n a na ±≈±,使用公式时要注意a 的条件以及对计算精确度的要求.(3)整除性问题与求余数问题,对被除式进行合理的变形,把它写成恰当的二项式的形式,使其展开后的每一项含有除式的因式或只有一、二项不能整除.(4)求展开式的各项的系数和,对形如()n ax b +,2()()n ax bx c a b c ++∈R ,,的式子求其展开式的各项的系数和常用赋值法,即只需令1x =即可,奇数项的系数和为(1)(1)2f f +-,偶数项的系数和为(1)(1)2f f --. (5)最大系数与系数最大项的求法,如求()()nax b a b +∈R ,,展开式的系数最大的项,一般采用待定系数法,设展开式的各项系数分别为121n A A A +,,,,设第r 项的系数最大,应有11r r r r A A A A -+⎧⎨⎩,,≥≥,由此解出r 即可.。

2025届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课件《计数原理》ppt

2025届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课件《计数原理》ppt

高考一轮总复习•数学
第20页
解析:(1)因为学生只能从东门或西门进入校园, 所以 3 名学生进入校园的方式共 23= 8(种).因为教师只可以从南门或北门进入校园, 所以 2 名教师进入校园的方式共有 22= 4(种).所以 2 名教师和 3 名学生进入校园的方式共有 8×4=32(种).故选 D.
A.12 种 B.24 种 C.72 种 D.216 种
高考一轮总复习•数学
第15页
(2)设 I={1,2,3,4},A 与 B 是 I 的子集,若 A∩B={1,2},则称(A,B)为一个“理想配集”.若
将(A,B)与(B,A)看成不同的“理想配集”,
按其中一个子集中元素个数分类23个个;; 4个.
即十位数字最小. 称该数为“驼峰数”.比如 102,546 为“驼峰数”,由数字 1,2,3,4 构成的无重复数字 的“驼峰数”有________个.
高考一轮总复习•数学
第22页
解析:(1)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用 0,1,…,9 十个数字组成三位数(可有重复数字) 的个数为 9×10×10=900,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9×9×8=648,则组成有 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900-648=252.故选 B.
(2)根据题意知,a,b,c 的取值范围都是区间[7,14]中的 8 个整数,故公差 d 的范围是区 间[-3,3]中的整数.①当公差 d=0 时,有 C18=8(种);②当公差 d=±1 时,b 不取 7 和 14, 有 2×C16=12(种);③当公差 d=±2 时,b 不取 7,8,13,14,有 2×C14=8(种);④当公差 d=±3 时,b 只能取 10 或 11,有 2×C12=4(种).综上,共有 8+12+8+4=32(种)不同的分珠计数 法.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计数原理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计数原理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计数原理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注意】区分分类与分步的依据在于“一次性”完成.若能“一次性”完成,则不需分步,只需分类;否则就分步处理.2.两个计数原理的区别与联系123,,,,{}n a a a 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个.二、排列1.排列的定义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特别提醒确定一个具体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的方法:(1)首先要保证元素的无重复性,即是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不同的元素,否则不是排列问题.(2)其次要保证元素的有序性,即安排这m 个元素时是有顺序的,有序的就是排列,无序的不是排列.而检验它是否有顺序的依据是变换元素的位置,看结果是否发生变化,有变化就是有顺序,无变化就是无顺序.2.解决排列应用问题的步骤:(1)分清问题是否与元素的顺序有关,若与顺序有关则是排列问题.(2)注意对元素或位置有无特殊要求.(3)借助排列数公式计算. 特别提醒当问题的正面分类较多或计算较复杂,而问题的反面分类较少或计算更简便时往往使用“间接法”.含“至多”、“至少”类词语的排列(组合)问题,是需要分类问题,常用间接法(即排除法)解答.这时可以先不考虑特殊元素(位置),而列出所有元素的全排列数,从中再减去不满足特殊元素(位置)要求的排列数,即排除法.3.排列数、排列数公式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A mn 表示.特别提醒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排列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它是具体的一件事,排列数是指“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三、组合1.组合的定义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特别提醒解答排列、组合综合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注意点:(1)一般思路:“先选后排”,也就是把符合题意的元素都选出来,再对元素或位置进行排列.(2)注意点:①元素是否有序是区分排列与组合的基本方法,元素无序是组合问题,元素有序是排列问题.②对于有多个限制条件的复杂问题,应认真分析每个限制条件,然后再考虑是分类还是分步,这是处理排列、组合的综合问题的一般方法.3.组合数的性质性质1:C C m n m n n-=. 性质1表明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与剩下的n m -个元素的组合是一一对应关系.性质2:11C C C m m m n n n-+=+. 性质2表明从1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的组合,可以分为两类:第1类,取出的m 个元素中不含某个元素a 的组合,只需在除去元素a 的其余n 个元素中任取m 个即可,有C mn 个组合;第2类,取出的m 个元素中含有某个元素a 的组合,只需在除去a 的其余n 个元素中任取1m -个后再取出元素a 即可,有1C m n-个组合.四、二项式定理1.二项式定理 011()C C C C ()n n n k n k k n n n n n na b a a b a b b n --*+=+++++∈L L N ,这个公式叫做二项式定理,等号右边的多项式叫做()n a b +的二项展开式,共有n +1项,其中各项的系数C ({0,1,2,,})kn k n ∈L 叫做二项式系数.二项展开式中的C k n k k n a b -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用1k T +表示,即通项为展开式的第1k +项:1C k n k k k nT a b -+=. 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4)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等于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即2131C C C C 2n n n n n -++=++=L L . 特别提醒求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问题,实质是考查通项的特点,一般需要建立方程求k,再将k 的值代回通项求解,注意k的取值范围(0,1,2,,L).k n(1)第m项::此时k+1=m,直接代入通项.(2)常数项:即这项中不含“变元”,令通项中“变元”的幂指数为0建立方程.(3)有理项:令通项中“变元”的幂指数为整数建立方程.。

高考数学《计数原理》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数学《计数原理》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数学《计数原理》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若(x -1)4=a 0+a 1x +a 2x 2+a 3x 3+a 4x 4,则a 0+a 2+a 4的值为( ) A .9B .8C .7D .62.将2本不同的数学书和1本语文书在书架上随机排成一行,则不同的排列顺序有( )种 A .6B .4C .3D .23.中国古代的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甲、乙、丙、丁、戊5名同学分别选取了其中一本不同的书作为课外兴趣研读,若甲乙都没有选《诗经》,乙也没选《春秋》,则5名同学所有可能的选择有 A .18种B .24种C .36种D .54种4.5位同学报名参加两个课外活动小组,每位同学限报其中的一个小组,如果规定每位同学必须报名,则不同的报名方法共有( ) A .10种B .20种C .25种D .32种5.若2228n n n A C --=,则n =( )A .6B .7C .8D .96.演讲社团里现有水平相当的4名男生和5名女生,从中随机选出3名同学作为代表队到市里参加“最美逆行者”的演讲比赛,代表队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的不同选法共有( ) A .140种B .80种C .70种D .35种7.在(1-x )5-(1-x )6的展开式中,含x 3的项的系数是( ) A .-5B .5C .-10D .108.我国拥有包括民俗、医药、文学、音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00多项,下图为民俗非遗数进前10名省份排名,现从这10个省份中任取2个,则这2个省份民俗非遗数量相差不超过1个的概率为( )A .215B .15C .415 D .259.()()5131x 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 ) A .0B .20C .10D .3010.某旅行社有A 、B 、C 、D 、E 共五条旅游线路可供旅客选择,其中A 线路只剩下一个名额,其余线路名额充足.现甲、乙、丙、丁四人前去报名,每人只选择其中一条线路,四人选完后,恰选择了三条不同的线路.则他们报名的情况总共有( ) A .720种B .360种C .320种D .288种11.我们把各位数字之和为6的四位数称为“六合数”(如2013是“六合数”),则“六合数”中首位为3的“六合数”共有( ) A .18个 B .15个 C .10个D .9个12.设100210001210032)x a a x a x a x -=++++(, 若02410012a a a a m k +++++=()k ∈Z ,则实数m 可能是( ) A .3B .9C .10D .11二、填空题13.若2110n P =,则n =______.14.6432⎭的展开式中系数为有理数的各项系数之和为________. 15.412x x ⎛⎫++ ⎪⎝⎭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___________.16.学校拟安排6位老师在今年6月12日至14日端午值班,每天安排2人,每人值班1天;若6位老师中的甲不值12日,乙不值14日且甲、乙不在同一天值班,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__________种.三、解答题17.(1)求9212x x ⎛⎫-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2)9a x ⎛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94.求常数a 的值.18.在下列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条件,补充在问题中的横线上,并解答.条件①:展开式中前三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22;条件②:展开式中所有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减去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之和等于64;条件③:展开式中常数项为第三项.问题:已知二项式1nx ⎫⎪⎭,若______,求:(1)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2)展开式中所有的有理项.19.已知()2nn N x *⎫∈⎪⎭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46,(1)求n ;(2)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20.已知在n的展开式中,前3项的系数成等差数列,求:(1)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项的项; (2)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3)展开式中所有有理项.21.在二项式12nx ⎫⎪⎭的展开式中,恰好第五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1)求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和; (2)求展开式中的有理项.22.求()2123x -的展开式中: (1)各项系数之和; (2)各项系数的绝对值之和; (3)系数最小的项.23.已知二项式()23nx x +.(1)若它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512.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 (2)若3,2020x n ==,求二项式的值被7除的余数.24.已知函数()()20121nn n n f x x a a x a x a x λ=+=++++,其中R λ∈.(1)若2,2020n λ=-=,求0242020a a a a ++++的值;(2)若78,1024n a ==,求()0,1,2,3,,8i a i =的最大值;(3)若1λ=-,求证:()0nkknn k k k Cx f x x n -==∑参考答案1.B2.A3.D4.D5.C6.C7.D8.A9.B10.D11.C12.D 13.11 14.117 15.70 16.3617.(1)由题意,二项式9212x x ⎛⎫- ⎪⎝⎭展开式的通项为()9218319911C C 22r rrrr r r T x xx --+⎛⎫⎛⎫=⋅-=- ⎪ ⎪⎝⎭⎝⎭,令1830r -=,可得6r =, 6679121C 216T ⎛⎫=-= ⎪⎝⎭,所以展开式的常数项为2116. (2)由二项式9a x ⎛ ⎝展开式为93992199C C rrrr r r r r a T a x x ---+⎛⎛⎛⎫==⋅ ⎪ ⎝⎭⎝⎝, 令3932r -=,解得8r =,因为9a x ⎛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94,可得88994(C a ⋅=⋅,解得4a =. 18.(1)解:选①,由012C C C 22n n n ++=,得6n =(负值舍去).选②,令1x =,可得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之和为0.由010264n n n n n C C C +++-==,得6n =.选③,设第1r +项为常数项,()321C 1n r r r r nT x-+=-,由2302r n r =⎧⎪⎨-=⎪⎩,得6n =.由6n =得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最大为36C ,则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33332246C 120T xx --=-=-.(2)解:设第1r +项为有理项,()63216C 1r rr r T x-+=-,因为06r ≤≤,r ∈N ,632rZ -∈,所以0,2,4,6r =,则有理项为03316C T x x ==,2036C 15T x ==,43356C 15T x x --==,66676C T x x --==.19.(1)由题意得:()01211462n n n n n C C C n -++=++=,解得:9n =或10-,因为n N *∈,所以10n =-(舍去),从而9n = (2)二项式的展开式通项为:()9192rrr r T C x x -+⎛⎫==⎪⎝⎭,则系数为92r rC ⋅,要求其最大值,则只要满足119911992222r r r r r r r r C C C C --++⎧⋅≥⋅⎨⋅≥⋅⎩,即,解得:172033r ≤≤,因为r N ∈,所以6r =,所以系数最大项为693627925376T C x x x -⎛⎫== ⎪⎝⎭ 20.(1)32nx x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13C 2kn kkk n T x x -+=⋅3561C 2n kk n k x -=, 依题意得122112C 1C 22n n ⋅⋅=+⋅,即2C 4(1)n n =-,得8n =,所以832x x 的展开式有9项,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5项,所以22433584135C 28T x x ==. (2)由(1)知,2456181C 2kk k k T x -+=,设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为第1k +项,则1881188111C C 2211C C 22k k k k k k k k --++⎧≥⎪⎪⎨⎪≥⎪⎩,即()()()()()()8!8!2!8!1!9!8!8!2!8!1!7!k k k k k k k k ⎧≥⋅⎪⋅--⋅-⎪⎨⎪⋅≥⎪⋅-+⋅-⎩,即92228k k k k -≥⎧⎨+≥-⎩,解得23k ≤≤,所以2k =或3k =, 所以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为737x 和327x .(3)由2456181C 2kk k k T x -+=(0,1,2,3,4,5,6,7,8)k =为有理项知,2456k -为整数,得0k =,6.所以展开式中所有有理项为4x 和716x. 21.(1)恰好第五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有9项,∴ 8n =,∴ 二项式812x ⎫⎪⎭中,令1x = ,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和为81112256⎛⎫-= ⎪⎝⎭.(2)通项为 848318811()()22r r rr r r r T C C x x --+=-=- ,r=0,1,2,…,8. 当843r-为整数,即2,5,8r =时,展开式是有理项,有理项为第3、6、9项,即22038172T C x ⎛⎫=-⋅⋅= ⎪⎝⎭;5544681724T C x x --⎛⎫=-⋅⋅=- ⎪⎝⎭;888898112256T C x x --⎛⎫=-⋅⋅= ⎪⎝⎭.22.(1)解:设()21201901212122...3a x a x a x a x =++++-, 令1x =,得()2122110.213..1a a a a ++++⨯-==-; 所以()2123x -的展开式各项系数之和为-1; (2)令=1x -,得()210122211...5213a a a a --+-++==-⨯-, 两式相减得:()0220211 (152)a a a +++=-+, 两式相加得:()1321211 (152)a a a +++=--, 所以()2123x -的展开式各项系数的绝对值之和为()()012102201321.........a a a a a a a a a +++=+++-+++,()()221112111515522=-+---=; (3)()2123x -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212121212112233rrrr rr r r x T x C C ---+=-=-,系数的绝对值为212123rr r C -,设第r +1项的系数绝对值最大,则2112012121211221212123232323r r r r r r r r r r r r C C C C -+-+----⎧≥⎨≥⎩,解得616655r ≤≤, 则13r =,即系数的绝对值的最大值为131321823C , 因为13为奇数,所以()131313132181822323C C -=-,即第14项的系数最小, 所以系数最小的项为1313821823x C -23.(1)二项式2(3)n x x +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512,2512n ∴=,9n ∴=.由1999119133,1,2,,933r r r r r r r r C C r C C --++⎧⋅⋅=⎨⋅⋅⎩,解得:7r =,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为第8项,为6777789922161(3)787323T C x x C x x ⋅===.(2)若3x =,2020n =, 220202020(3)30(282)n x x +==+202012019201920192020202020202020282822822282C C K =+⋅++⋅+⋅+⋅=问题转化为20202被7除的余数,202067367306731672267167267367367367367236732282(71)2[77771]C C C C C ⋅⋅⋅=⋅=+=⋅++⋯++⋅⋅+272k =⨯+,即余数为2.24.(1)2λ=-,2020n =时,()()2020220202020012202012f x x a a x a x a x =-=+++⋅⋅⋅+, 令1x =,得()2020012320192020121a a a a a a -=++++⋅⋅⋅++=,令=1x -,得()20202020012320192020123a a a a a a +=-+-+⋅⋅⋅-+=,两式相加可得202002420182020312a a a a a ++++⋅⋅⋅++=. (2)()()828801281f x x a a x a x a x λ=+=+++⋅⋅⋅+,777810242a C λλ==⇒=,不妨设t a 为i a (0,1,2,3,,8)i =⋅⋅⋅中的最大值,则11t t t t a a a a -+≥⎧⎨≥⎩,118811882222t t t t t t t t C C C C --++⎧≥∴⎨≥⎩,解得:65t t ≤⎧⎨≥⎩,5t ∴=或6, i a 中最大值为55665688221792a a C C ====.(3)若1λ=-,()()1nn f x x =-,()()()()()12000112200121111nn n n kk n n nn k n n n n k k n Cx f x C x x C x x C x x C x x n n n n n---==-+-+-+⋅⋅⋅+-∑, 因为()()()()()()()()111!1!!!!1!!1!11!kk nn n n k n k C C n k n k n k n k k n k ----=⋅===--⋅-----⎡⎤⎣⎦所以()()()()1200122111100111nn n kk n nnn k n n n k k C x f x C x x C x x C x x n-------==+-+-+⋅⋅⋅+-∑. ()()()120001111111111n n n n n n n x C x x C x x C x x -------⎡⎤=-+-+⋅⋅⋅+-⎣⎦()11n x x x x -=+-=⎡⎤⎣⎦.。

高三数学总复习《计数原理》

高三数学总复习《计数原理》

点评: 应用分类计数原理时,首先要依据题的特点,确定恰当的分类 标准,分类应满足:完成一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必须属于某一 类且仅属于这一类,即各类办法相互独立的,是互斥的.
变式1:已知集合A={x|x∈N,且x≤10},a,b∈A,方程
x2 y2 1
ab
,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这样的椭圆的共有________.
解析:先安排第一天,有5种排法,以后每天均有4种排法,由分步 乘法原理得,5×4×4×4×4=1280(种)
9.甲、乙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0,则甲、乙两数的公约 数共有____1_2___个.
解析:∵60=22×3×5, ∴甲、乙两数的公约数形如: 2m,3n,5p,其中m∈{0,1,2},n∈{0,1},P∈{0,1}.所以公约数共有 3×2×2=12(个).
考向精测
1.某赛季足球比赛的计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
负一场,得0分.一球队打完15场,积分33分,若不考虑顺序.该队
胜,负,平的情况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解析:分类穷举法:胜11场负4场;胜10场,平3场,负2场;胜9场, 平6场.共3种情况.
答案:A
2.同时抛掷两颗骰子,向上的两个数字之和不小于10的情况有 ____6____ 种.
答案:B
4.(2008·安徽卷)12名同学合影,站成了前排4人后排8人,现 摄影师要从后排8人中抽2人调整到前排,若其他人的相对顺序 不变.则不同调整方法的总数是( )
A . C 8 2 A 2 3 B . C 8 2 A 6 6 C . C 8 2 A 6 2 D . C 8 2 A 5 2
解析: 从后排8人中选2人有C82种选法, 这2人插入前排4人中且保证前排人的顺序不变, 则先从4人的空当中插入1人有5种插法; 余下1人在5人的空当中插入有6种插法, 因此共有A62种插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共有C82A62种.

高考数学计数原理知识汇总

高考数学计数原理知识汇总

计数原理课表要求1、会用两个计数原理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理解排列概念,会推导排列数公式并能简单应用;3、理解组合概念,会推导组合数公式并能解决简单问题;4、综合应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6、会用二项式定理求某项的二项式系数或展开式系数,会用赋值法求系数之和。

突破方法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深刻理解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等基本概念,牢固掌握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通项、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b5E2RGbCAP2.加强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和应用,特别是解决排列组合应用性问题时,注重方法的选取。

比如:直接法、间接法等;几何问题、涂色问题、数字问题、其他实际问题等;把握每种方法使用特点及使用范围等。

p1EanqFDPw3.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注重数学思想的应用,在解题过程中注重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应用,将不同背景的问题归结为同一个数学模型求解;注重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等,使问题化难为易。

DXDiTa9E3d知识点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种不同的方法。

RTCrpUDGiT注意:<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的使用关键是分类,分类必须明确标准,要求每一种方法必须属于某一类方法,不同类的任意两种方法是不同的方法,这时分类问题中所要求的“不重复”、“不遗漏”。

5PCzVD7HxA<2)完成一件事的n类办法是相互独立的。

从集合角度看,完成一件事分A、B两类办法,则AB=,AB=I<I表示全集)。

jLBHrnAILg<3)明确题目中所指的“完成一件事”是指什么事,完成这件事可以有哪些办法,怎样才算是完成这件事。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n个步骤,做第1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种不同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故选
B.
2.【答案】B
【解析】分两类,第一类,从甲到乙再到丁,共有 2 × 3 = 6 种,
第二类,从甲到丙再到丁,共有 4 × 2 = 8 种,
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可得,共有 6 + 8 = 14 种,故从甲地到丁地共有 14 条不同的路
线.
故选 B.
3.【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 Tr+1
10 . 若
(1 − 3x)2017 = a0 + a1x + a2 x2 + L + a2017 x2017 ( x ∈ R )
,则
a1 3
+
a2 32
+L+
a2017 32017
=
()
A.2
B.0
C. −1
( ) 11.
x2 + 2
1 6
x −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D. −2
A. −40
A.105 种
B. 510 种
C.50 种
D.以上都不对
8.若
x
+
1 x
n
的展开式中第
3
项与第
7
项的系数相等,则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
最大的项为( )
A.252
B.70
C. 56x2
D. 56x−2
9.6 个人排成一行,其中甲、乙两人不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 )种.
A.480
B.624
C.600
D.240
18.【答案】(1)720,1440;(2)①15,②60.
【解析】(1)三个偶数相邻时,可视作将 2、4、6 捆绑在一起,得 A33A55 = 720 ;
三个偶数不相邻时,可视作将 2、4、6 插入到四个奇数中,共五个位置,所以

A
4 4
A35
= 1440

(2)①:分组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分组数是 C62C24C22 = 90 (种),这 90 种
1,2,3,百位是 0,1,2,3,所以根据分步计数原理 N = 3× 4× 4=48 ,故选 D.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 线上)
8 / 12
13.【答案】1
【解析】由题意,令 x = 1 ,即可得到二项展开式的各项系数的和为 (2×1−1)n = 1.
要求的数. 结合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得所求概率值为 p = 36 = 9 .
40 + 60 25
9 / 12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
演算步骤)
17.【答案】(1)1;(2) −1 .
【 解 析 】( 1 ) 令 x = 0 , 代 入 二 项 式 (1− 2x)7 = a0 + a1x + a2 x2 +L + a7 x7 , 得 (1− 0)7 = a0 = 1. (2)令 x = 1 ,代入二项式 (1− 2x)7 = a0 + a1x + a2 x2 +L + a7 x7 , 得 (1 − 2)7 = a0 + a1 + a2 + L + a7 = −1 .
14.【答案】 1
2
【解析】因为 Tr+1 = C1r0 x10−r ar ,所以令10 − r = 7 ,解得 r = 3 ,所以 T4 = C130 x7a3 = 15x7 , 解得 a = 1 .
2
15.【答案】120
【解析】由题意得,可采用间接法:从男女组成的 9 中,选出 5 人,共有 C59 = 126 种不同的选法;其中 5 人中全是女教师的有 C56 = 6 种选法,故共有126 − 6 = 120 种
若令
6

2r
=
−2

r
=
4
,则展开式中的
x −2
项的系数为
( −1)4
C
4 6
=
15

( ) 故所求
x2 + 2
x

1 x
n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2
×
(−20)
+
15
=
−25
,应选答案
B.
12.【答案】D
【解析】 n + (n +1) + (n + 2) = 3n + 3 ,个位只能为 0,1,2,三种,十位只能是 0,
分组实际上重复了 6 次.我们不妨把六本不同的书写上 1、2、3、4、5、6 六
个号码,考察以下两种分法:(1,2) ,(3,4) ,(5,6) ,(3,4) ,(1,2) ,(5,6) ,由于书
是均匀分组的,三组的本数一样,又与顺序无关,所以这两种分法是同一种分
法.以上的分组方法实际上加入了组的顺序,因此还应取消分组的顺序,即除
19.(12 分)已知二项式 x −
2
10
的展开式中,
x
(1)求展开式中含 x4 项的系数;
(2)如果第 3r 项和第 r + 2 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试求 r 的值.
20.(12 分)有 2 名老师,3 名男生,3 名女生站成一排照相留念,在下列情况
4 / 12
中,各有多少种不同站法? (1)3 名男生必须站在一起; (2)2 名老师不能相邻; (3)若 3 名女生身高都不等,从左到右女生必须由高到矮的顺序站.(最终结 果用数字表示)
A
4 4
A52
=
24 ×
20
=
480
种.
7 / 12
故选 A.
10.【答案】C
【解析】令 x = 0 可得: a0
= 1 ,令 x =
1
3 ,可得: a0
+
a1 3
+
a2 32
+L+
a2017 32017
= 0 ,据此
可得:
a1 3
+
a2 32
+L+
a2017 32017
= −1 .故选
C.
11.【答案】B
以组数的全排列数
A33
,所以分法是
C62C24C22 A33
= 15 (种).
②:先分组,方法是 C16C52C33 ,那么还要不要除以 A33 ?我们发现,由于每组的
书的本数是不一样的,因此不会出现相同的分法,即共有 C16C52C33 = 60 (种)分法.
10 / 12
19.【答案】(1)3360;(2) r = 1.
( ) 【解析】因为
x2 + 2
x

1 x
6
=
x2
x

1 x
6
+
2
x

1 x
6
,所以问题转化为求
x

1 x
6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及含 x−2 项的系数,由于该二项式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 ) Tr+1
=
C6r x6−r

1 x
r
=
−1 r C6r x6−2r ,
所以若令 6 − 2r = 0 ⇒ r = 3,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1)3 C36 = −20 ;
B. −25
C.25
D.55
2 / 12
12.若自然数 n 使得 n + (n +1) + (n + 2) 作竖式加法不产生进位现象,则称 n 为“不
进位数”,例如:32 是“不进位数”,因为 32 + 33 + 34 不产生进位现象;23 不 是“不进位数”,因为 23 + 24 + 25 产生进位现象.那么小于 1000 的“不进位
=
C5r
( 2 x )5− r

1 x
r
,令
r
= 1, T2
=
−C15 24 x3
所以
x3
的系数
为 −80 .故选 B.
4.【答案】C
【解析】先不考虑甲、乙同班的情况,将 4 人分成三组有 C24 = 6 (种)方法,再将 三组同学分配到三个班级有 A33 = 6 (种)分配方法,依据分步计数原理可得不同 分配方法有 6 × 6 = 36 种,应选答案 C.
(2)求展开式中系数绝对值最大的项;
(3)求
n
+
9C
2 n
+
81C3n
+ ...
+
9n−1 Cnn
的值.
5 / 1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B
【解析】
A52

C53
=
5
×
4

5×4×3 3× 2×1
15.在报名的 3 名男教师和 6 名女教师中,选取 5 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 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________(结果用数值表示). 16.从 0 ,1, 2 ,3 ,4 ,5 中任取 3 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 能被 5 整除的概率为_______(用数字作答).
条路,从丙地到丁地有 2 条路,则从甲地到丁地不同的路有( )
A.11 条
B.14 条
C.16 条
3.
2
x

1 x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