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字认知功能浅析

合集下载

浅论形声字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浅论形声字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浅论形声字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形声字是指由形旁和声旁构成的汉字,是汉字中最常见的字形结构之一。

形声字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形声字的构造能够传达字义信息。

形旁通常表示字的意义,而声旁则表示字的音节。

形声字的构造使得人们在看到这些字时,能够根据形旁来推测其意思,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木”字代表树木,“林”字代表一片树木,“森”字代表茂密的树林。

形声字的构造使得这些字的意思与其对应的物体关联紧密,更具有形象性和可视化。

二、形声字能够增强字的识别性。

形声字的构造往往能够区分不同字的意思和音节。

“艹”字旁表示植物,“刀”字旁表示刀具。

通过形声字的构造,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分辨出不同的字,减少了混淆和误解的可能性。

这对于汉字作为中文表达工具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形声字也有其局限性:一、形声字虽然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记忆字义,但在一些复杂的字形结构中,形声字的作用并不明显。

“黯”字由“黑”和“音”两个部分组成,但“黑”并不表示“黯”的意思。

这种情况下,形声字的构造反而会增加人们记忆和理解的难度。

二、形声字的结构多样化,有时会导致一些相似形状的字出现混淆的现象。

“求”和“究”字在形状上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并造成误解。

这需要读者具备较高的汉字辨识能力和语境理解能力,才能正确地识别和理解这些字。

三、形声字的结构并不总能准确传达字的意义。

有些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并不能完全反映字义。

“忖”字的形旁“心”意味着与心理相关,但声旁“寸”并不与字义有直接关联。

这种情况下,读者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理解字的意义,形声字的优越性并不十分明显。

形声字既有其优越性又有局限性。

在汉字的使用中,形声字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汉字的表达能力,使得汉字文化在流传和传承中更加丰富和独特。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形声字的构造也可能会带来困扰和理解上的障碍。

人们在学习和使用汉字时,需要全面了解和灵活运用形声字的特点,使得汉字的优势得到更好地发挥。

三位一体——从认知角度论汉字形声字的教学

三位一体——从认知角度论汉字形声字的教学
() 1 会意
许慎《 说文解字 ・ :会意者 , 叙》 “ 比类合谊 , 以见指掇 , 武信是也” 。明言之 , 就是排 比两个 以上 的文字 , 并会合其意义 , 即可表现新 字之意向。例如 :人 言” “ , 止戈 ” 武” “ “ 为 信” “ 为“ , 小佳 ” 为
“ ” 。会意 是合 体之 字 。 雀 等
Gbo , J 17 ) isn E,(97 曾云 : 孩 童进 行 阅读 的进 程 为 由“ 图画 ” 以 图表 意 ” 到表 音 节 , 到“ , 最后 才 是 “ ” w r) 字 ( od 。外 界 刺 激 对 个体 内在 认知 的对应 , 在个 人认 知行 为 表现 中逐 渐强化 , 而这符 合 了人类文 字 演进 的过程 。
因文字结构不同, 读者在阅读时取象时的方式也不 同。一个读者需针对其阅读 的文字发展 出

套认 知上 的策 略 , 以达到 阅读 的 目的 。现行 汉 字 乃是 以 “ 意音 文 字 ” 声 字 为 主 的文 字 体 系 , 形 故
收 稿 日期 :0 00 -8 2 1-32
作者简介 : 刘雅芬 ( a e I , , Y - nLU) 女 台湾 台北人 , f 文学博士 , 现任辅仁大学 中国文学 系教授 。
2 1 年第 1 文教育
0V ERS AS C N E E E HI ES DUC AT【 0N
No. 011 12
Ge e a e ilN . 8 n rl S r o 5 a
三位一体—— 从认 知角度论汉字形声字 的教学

5 ・ 8
第 1期
刘雅 芬 : 三位一体一从认知角度论汉字形声字 的教学
其辨识认 告 时 自有其不 同于 拼音 文字 的认识 历程 与策 略 。

论形声字在对外汉语初级泛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论形声字在对外汉语初级泛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论形声字在对外汉语初级泛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形声字是汉字中最为特殊的一类字,它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合成的汉字。

形旁通常表示汉字的意义或者类别,而声旁则是表示汉字的读音。

在对外汉语初级泛读课程教学中,形声字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声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汉字的识读能力。

对于初学者而言,汉字的识读是学好汉语的重要一步。

形声字的出现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联想到该字的发音和意义,缩短识读的时间,从而更快捷地掌握汉字。

例如:学生在学习“妈”字时,就可以通过形声字“媽”来加深对妈妈的形象记忆,发现母系家庭常用的“妈”字全是形声字,就能快速将“妈”字与语言环境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促进汉语的学习效果。

第二,形声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汉字的造词能力。

在泛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常用词汇,并带领学生创造、扩充汉语词汇,形声字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从某些汉字推导和造词。

例如:在学习“眼”字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形声字“目”和“艮”,推导出“视力不好”的“近视”这个词,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第三,形声字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汉字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声字不仅是汉字形成时的产物,而且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形声字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变化和演变,学习和了解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

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和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综上所述,形声字在对外汉语初级泛读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形声字的作用,在教学中多加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和汉语,从而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浅论形声字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浅论形声字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浅论形声字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形声字是汉字中一种特殊的字形结构,它由表示意义的“义符”和表示音值的“声符”两部分组成。

在许多汉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形声字的构造,比如“木”为义符,“目”为声符,组合在一起构成“林”字,表示“树木茂盛”的意思。

形声字是汉字中的一种重要结构,它不仅让汉字拥有了丰富的内涵和象形性,还帮助人们理解和记忆汉字。

形声字也并非完美无缺,它也有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形声字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形声字的优越性1. 帮助识字和记忆形声字的结构让人们在学习和识字时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通过“义符”和“声符”的组合,形声字的意义和音值得以统一,让人们可以根据字形结构来推测汉字的意义和发音。

“水”为义符,“氵”为声符,组合在一起构成“河”字,可以让人们联想到水流的意境,从而更容易记忆这个汉字。

2. 丰富汉字内涵形声字的构造丰富了汉字的内涵,让汉字的意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通过“义符”和“声符”的组合,形声字可以通过富有意象的字形来表达特定的意义,使得汉字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图像和意象的表达。

“火”为义符,“言”为声符,组合在一起构成“炎”字,表示火焰炽烈的意境。

3. 传承文化传统形声字的构造融合了汉字的象形性和音节性,使得汉字能够传承和表达丰富的文化传统。

形声字的产生大多与古代的文字和语言有关,它承载了古代文化的智慧和启发,让人们通过汉字的形态和构造来理解和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形声字的存在促进了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得汉字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符号和表达方式。

1. 意符和音符的对应并非一一对应虽然形声字的构造让人们能够根据字形来推测汉字的意义和音值,但是意符和音符的对应并非一一对应。

有的形声字的声符对应的音值与字形中的声符并不完全相符,导致人们很难通过字形来准确推断汉字的发音。

形声字的构造虽然统一了意义和音值,但是这种统一并非总是准确和精确的。

2. 难以推广和应用形声字的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和识字的难度。

浅论形声字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浅论形声字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浅论形声字的优越性和局限性1. 引言1.1 形声字的定义形声字是汉字中的一种,指通过形旁和声旁两个部分来构成字形和表示字音的字。

形旁通常指示字的意义范围,而声旁则用来指示读音。

形声字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形声字的构成方式主要包括形旁和声旁的组合。

形旁通常是一些象形或指示字的部分,比如水字旁可以表示与水相关的字义。

声旁则是具有一定音义的字部分,用于指示字的读音。

形声字的构成既带有一定的意义暗示,又包含了读音提示,使得识字更加便捷。

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形声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形声字的优越性在于它既有文字意义,又能够帮助读者准确地读出字音。

形声字的造字过程更加规范和系统化,使得汉字的结构更加丰富多样,有助于识字和记忆。

形声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有些形声字在构成过程中形旁与声旁之间关联不太明显,导致识字难度加大。

随着社会发展和汉字演变,一些形声字的意义和发音已经发生了转变,使得部分形声字的构造不够准确。

形声字作为汉字的一种构成形式,既有其优越性,又有其局限性。

在学习和运用中,我们需要理性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形声字的研究和使用将不断丰富汉字文化,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1.2 形声字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概述形声字是汉字中的一种构字方式,即通过一个字的形部和声部来表达含义。

形声字的优越性在于能够通过形部和声部的组合,更准确地表示词义,增强了汉字的表意能力。

形声字的构造大多源自古代的象形字和会意字,因此能够保留古代汉字的原始意义,使得汉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形声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形声字的构造较为复杂,需要记忆更多的部首和读音,因此容易造成汉字记忆的困难。

形声字的构造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但并非所有形部和声部的组合都能准确地表达词义,容易导致理解和识别上的困难。

形声字作为汉字中的一种构字方式,在表达词义和保留历史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从形声字谈识字

从形声字谈识字

从形声字谈识字
形声字是一种汉字的构造形式,它结合了形旁和声旁两部分。

形旁通常表示字的意义,声旁通常表示字的发音。

形声字因此具有相对较为明确的意义和发音,使得识字变得更加
简便和直观。

识字是学习汉字的重要环节之一,形声字在识字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形声
字的形旁通常可以提示字的意义。

“牛”字的形旁是“⺧”,代表了牛的形状;“犬”字
的形旁是“犭”,代表了狗的形状。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直观地从字的形旁来了解字
的意义,帮助我们快速识字。

形声字的声旁通常可以提示字的发音。

“犬”字的声旁是“全”,音读为“quan”,
与字的发音相近;“牛”字的声旁是“丑”,音读为“chou”,也与字的发音相近。

通过
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借助字的声旁来推测字的发音,帮助我们准确地识字。

在识字过程中,形声字还可以通过构词法来进一步帮助我们识字。

形声字往往可以通
过旁边的形旁和声旁来构成新的词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旁边的字来推测整个词语的意义。

“犬”字与“牛”字组合成的“牧”字,代表放牧、牧场的意思;“门”字与“口”
字组合成的“闻”字,代表听到、知道的意思。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不断积累和推测
形声字的词语,从而提高识字的能力。

形声字在识字中也会出现一些例外和特殊情况,但形声字的构造方式为我们识字提供
了很大的便利。

通过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字的意义和发音,实现快
速和准确地识字。

我们在学习汉字和识字过程中,对形声字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理解,通
过不断积累和运用,提高我们的识字能力。

形声字解读——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散与联想能力

形声字解读——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散与联想能力
形声字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汉字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形声字可以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和发音,帮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汉字。
形声字在汉字国际化中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形声字在汉字国际化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可以帮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汉字,提高汉 字的国际影响力。
THANK YOU
形声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 学生的联想能力。
形声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 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形声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 理解汉字的构成和意义,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形声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 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06
形声字的未来发展
形声字在汉字简化中的贡献
04
形声字的文化内涵
汉字文化的传承
形声字的起源 和发展历程
形声字在汉字 文化中的地位 和作用
形声字与中华 文化的关系
形声字在现代 汉语中的应用 和影响
形声字与文化背景的联系
形声字的起源和发展:与古代文化、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形声字的特点:体现了古代汉语的音韵特点和文字结构特点 形声字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形声字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和应用:对现代汉语、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
形声字的结构也有助于区分同 音字和近音字
形声字的分类
上形下声:如“空 (Kōng)”,上部表示 意义,下部表示声音。
右形左声:如“期 (Qī)”,右部表示意义, 左部表示声音。
左形右声:如“江 (Jiāng)”,左部表示 意义,右部表示声音。
下形上声:如“基 (Jī)”,下部表示意义,
上部表示声音。
汇报人:XX

从形声字谈识字

从形声字谈识字

从形声字谈识字
形声字是汉字中的一种特殊字形。

它由“形”和“声”两个部分组成,形指字形,声
指字音。

形声字通过形部和声部的组合,既带有一定的意义,又反映出一定的发音规律。

形声字的出现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形式,也为我们认识和学习汉字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途
径。

形声字的形部一般是一个单个的字形,代表了该字的意义;而声部一般是一个单词,
代表了该字的读音。

这种组合形式的字称为形声字。

“木”是形声字,“目”是其形部,
表示树木的意思;“木”是其声部,读音是“mu”。

通过这种组合,我们可以推测出“木”字的读音和意思。

形声字类似于英语中的拼音,通过字母的组合来表达单词的读音和意义。

但是形声字
比拼音更加复杂和丰富,因为它不仅包含了发音的信息,还包含了意义的信息。

认识成语中的形声字非常重要。

因为成语是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而成语中的形声
字往往是比较古老的字,是汉字发展的历史见证。

通过认识成语中的形声字,我们可以深
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也能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在学习汉字时,认识形声字也能帮助我们记忆汉字,提高识字能力。

由于形声字包含
了意义和读音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形部来联想字的意思,通过声部来记忆字的读音,这
样就能更快更准确地记忆和识别汉字。

认识形声字对于我们学习和认识汉字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形声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
了解汉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能更好地记忆和识别汉字。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形声字,学会通过形声字来认识和识别汉字,让我们的汉字水平更上一层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声字认知功能浅析
杨秋泽王玉新
段玉栽《说文解字注》说:“形声即象声也。

其字半主义、半主声。

半主义者,取其义而形之;半主声者,取其声而形之。

”这是对传统形声说的高度概括。

依据这一观点,形声字包括“半主义”的形旁和“半主声”的声旁两个部分。

形旁的作用是表意,而声旁的作用是表音。

这是一种已经为人们所习以为常的认识,甚至是一种定律。

从汉字与语言的关系来立论,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

但从汉字与认知的关系来看,这种认识又存在着对形声字构造过程及其作用的分析过于简单化的缺憾。

因为这种“半主义”“半主声”的形声说,不仅未能对形旁怎样表意作出具体的交代,而且对声旁的作用的认识也有以偏概全的问题。

因此,分析形声字仅仅区分出形旁和声旁或仅仅指出形旁“主义”、声旁“主声”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拟从汉字与认知关系的角度来谈谈形声字的认知作用及其构造类型,以就教于同行专家。

从汉字与认知关系的角度看,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都具有特定的认知作用。

先说形旁的认知作用。

形旁的认知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类化作用,一是区别作用。

众所周知,客观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为只有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出发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人们在认知实践中常用汉字偏旁来标识事物
之间的某种联系,如“杨、柳、梧、榆、槐”等字都带“木”字旁,这个“木”字旁表明这些字标识的对象都是同类的,即都属于树木类。

这种用来标识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的字符(主要是指形声字的形旁而言)就是我们所说的类化符号。

类化符号通过直观的书写标记表现出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使杂乱的认知对象有序化,形成一个个类聚体,并在此基础上使得人们对于事物间联系与区别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这种使认知对象有序化、类聚化的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类化作用。

在汉字系统中形声字形旁的认知作用之一就是这种类化作用。

氵—江、河等(都属于河流)/渴、潮、湿等(都与水有关)彳—徒、徙等(都与行走有关)
纟—绳、结等(都与绳索有关)
灬—煮、熟、蒸(都与火有关)
等等。

认识形旁的类化作用,对进一步分析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形音义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是多方面的,所以,作为类化符号的形旁在表示事物联系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表示同类关系,也就是说形旁相同的同一类聚中的所有汉字所标示的事物是同一类属。

如:
氵—江、河、渠、沟、汉、济、沂(形旁表水流之属。


钅—铁、铜、钢、锡、钨(“钅”由“金”而来,形旁表金属之属)
其二,表示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形旁相同的同一类聚中的所有汉字所标示的事物都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关性。

如:
扌—打、挤、推、抱、提、搡(“才”是“手”的变体,形旁表明与手有关的事物或动作行为)
口—喊、叫、唱、吹、吃、喝(形旁表明与口有关的动作行为)目—睡、眠、眼、睛、看、瞧(形旁表明与目有关的事物或动作行为)
心—思、想、感、志、忘、忠(形旁表明与心灵有关的思维、情绪、意念等)
其三,表示象征关系,也就是说形旁都赋予该类聚中所有汉字以特定的象征意义。

如:
由于火能发光发热,所以就可以用“火”字象征光明和热:
火—煜、炳、炯等(象征光明)/烘、燥、蒸等(象征热)
日—照、旭、煦、晖、昱等(象征光明)/暖、晌、暑、晒等(象征热)
由于日落后天就黑了,所以也可以用“日”来象征黑暗,如“晦、暝、晚”等。

形声字形旁的另一种认知作用是区别作用。

显示区别作用的形旁可称之为区别符号,它主要产生于汉字随字义的孳乳分化而形成的字形分化过程中。

如古今字中的今字,就是在古字的基础上添加形旁构成的形声字。

所以添加的形旁就是区别符号,起着分化字形、区别所指的作用。

例如:
啬——穑共——供丈——杖永——泳
竟——境反——返止——趾奉——棒
当然,这些形旁同时也具有类化作用,所以,形旁在认知上的类化作用和区别作用也是互相关联的。

形声字的声旁从认知的角度看也有两种作用。

一种是区别作用,如“歌”中的“哥”。

从字形与语言的关系上看,声旁“哥”是记音符号,起记录语音的作用;如果从认知的作用上来看,则是区别符号,起到区别所指的作用。

如“歌”与“欣”的区别就在于“哥”与“斤”的形体差异,这种差异起了区别作用。

形声字声旁的另一种认知作用是标识作用,如古今字中的古字在今字中充当了声旁,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这种声旁不仅仅是记音的符号,同时由于其形体与认知对象之间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它又具有标识认知对象的作用,又是一种标识符号。

这就是王圣美“右文说”所指的那种情况。

如:古今字“竟”与“境”。

古字“竟”作为今字“境”的声旁,有表音的作用,是记音符号,同时它又在意义上与“境”紧密相连,同时又有标识认知对象的作用,所以也是一种标识符号。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从形声字形旁与声旁的认知作用的角度来考察形声字,其构造类型可概括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由作为类化符号的形旁和作为区别符号的声旁构成的形声字。

如“镭”字有两个偏旁,一是形旁“钅”,是个类化符号,表示该字的语义范围为金属类;一是声旁“雷”,不仅是个记音符号,
同时也是个区别符号,起到区别所指的作用。

在这一类形声字中,充当形旁的类化符号其主要作用就是反映和标记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当然,作为类化符号的形旁,也兼有区别作用,因为类化符号表明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这种联系,就可以使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构成类聚,形成范畴。

这样一来,作为类化符号的形旁也就成了不同范畴的直观的标志,不同的形旁就会自然地表明不同范畴之间的相互区别。

但这种区别不是个别事物之间的区别,而是不同的类聚体之间的区别。

如“江”和“杠”,两个字的声旁相同,而形旁不同。

形旁是类化符号:一个是“氵”,表明所指属于水流类;一个是“木”,表明所指与树木有关。

不同的类化符号,表明属于不同的类属,自然就具有了区别作用。

所以,作为类化符号的形旁具有类化和区别两种作用,并以类化作用为基础。

在这一类形声字中,充当声旁的区别符号,从认知的角度看,则具有区别所指的作用。

声旁之所叫做声旁是从汉字与语音的联系而言的。

从认知功能来考察,声旁虽然形体不能直接表达认知对象,甚至形体与认知对象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不同的声旁却具有区别不同所指的作用。

声旁的区别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声旁不同,读音不同,所指对象就会不同。

如“杨、柳、槐”等。

二是,声旁读音相同,只是形体不同,所指对象也会有区别,如“桂”、“槐”两个字的声旁“圭”和“鬼”读音相同,只是形体不同,但也起到了区别所指的作用。

可见,声旁并不是纯粹的记音符号,声旁还具有区别所指的作用。

上述由类化符号和区别符号构成的形声字,在形声字的构造中具
有极大的普遍性,是形声字的主要构成类型。

这类形声字,既是抽象思维的产物,也是抽象思维的工具;它既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也体现了着抽象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第二类形声字,是由作为标识符号的声旁和作为区别符号的形旁构成的。

如“暮”有两个偏旁,一是“莫”,一是“日”。

“莫”的本义是指傍晚,后来假借作“莫须有”之“莫”,本义被掩盖起来了,为了体现本义,于是就在“莫”字之下方添加了“日”字,于是就有了“暮”字。

从形声字“暮”的发生过程来看,作为声旁的“莫”,本来是个会意字(从“日”,从“艹”,指日落草丛之傍晚),属于标识符号。

后来添加上的“日”是形旁,尽管这种形旁也有类化作用,但从发生学角度来看,其基本功能是起区别作用的,应该是一种区别符号。

像“暮”这种由标识符号和区别符号构成的形声字,在汉字系统中也具有较大的普遍性,也是形声字的重要构成类型之一。

如古今字中的今字(如“箕”、“茵”、“债”等)和某些同源字(如“枯”、“涸”、“渴”等)都是这种类型的形声字。

这种由标识符号作声旁和区别符号作形旁构成的形声字,与第一种类型的形声字(即由类化符号作形旁和区别符号作声旁构成的形声字)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声旁具有标识作用。

宋人王圣美的“右文”说所谈及的“其类在左,其义在右”所指的就是这种类型的形声字。

由此可知,如果从汉字与语言的联系来看,这两种形声字的声旁是看不出什么差别的;但是,从汉字与认知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两类声旁,其认知作用却有着一定的差别。

综上所述,从汉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来看,形声字的构造并非是“形旁”和“声旁”的简单相加,其偏旁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半主义”、“半主声”;而是形旁和声旁都以各自不同的认知作用,参与了汉字构造的思维过程,表达了汉字构造的思维结果,从而形成了特定的认知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