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正学教授治疗肝硬化的经验

合集下载

裴正学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介绍

裴正学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介绍

J n a y2 1 , 1 0 No2 a u r 0 2 Vo. , . 1
突出物 巨大 、局部骨质增 生严重 、突 出物钙化等继发严 重腰 椎椎 管狭 窄者 ,推拿 等保 守治疗疗 效较差 ,可考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 沈 国权 , 隽 陶. 拿 手法 图解 【 . 海 : 海科 学 技术 出版社 , 1 严 推 M] 上 上
瘀 点 ,苔黄腻 ,脉 弦。C 检查示 :肝左 叶可见大 小为60m×51m T . c . c 的 占位病变 ,多考虑 肝癌 。肝功化验 示 :总胆 红素 1 m l ;A T 9 o/ L L 6 U L;A T 6U L;A P 0 gL 5/ S 8 / F :5 0 / 。根据病 史 、症状 、体征 及
1对 本病 的认 自免性肝病和肝 .
癌之发病有一定关系。治疗的前提和首要任务是明确西医诊断,借助
影像 、生化 、病检等手段确诊本病后就 能做 到有 的放矢 。 裴 老认为肝癌 患者以正气亏虚 为本 ,瘀热互结 为标。 因此在辩 证 论治 时首先应该分清虚实 标本的主次 。肝 癌初 期 ,正气未虚 ,以邪实 为主 ,治疗 应该疏肝理气 、活血 化瘀 、清 热利 湿、泻火解毒 、消积散 结 等治标 之法 以祛 邪 ;中后期 ,积块 较硬 ,正气 渐伤 ,日久 瘀结 不 去 ,以正虚弱为主 ,就要 把扶正固本作为 首要 的选择 ,通常 采用健 脾 益气 、养血柔肝 、滋 阴补肾等治本之法。 《 医宗必读・ 积聚》曾指出 : “ 初者 ,病邪初期 ,正气尚强 ,邪气 尚浅,则任受攻 ;中者 ,受病渐 久 ,邪 气较深 ,正气 较弱 ,任受且攻且 补 ;末者 ,病魔经久 ,邪 气侵 凌 ,正 气消残 ,则任 受补”。
裴正学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介绍

裴正学教授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

裴正学教授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

裴正学教授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展文国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4(033)016
【摘要】裴正学教授认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机特点是心气亏虚、心阳不振、血瘀水停、气虚血瘀,临床以苓桂术甘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加桂枝、附子、人参、
丹参、水蛭、红花,效果显著,并附一例病案以阐述其作用机理.
【总页数】1页(P63)
【作者】展文国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展文国诊所 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裴正学教授治疗食管癌临床经验
2.裴正学教授治疗食管癌临床经验
3.裴正学教授治疗银屑病临床经验介绍
4.裴正学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经验
5.裴正学教授
治疗垂体微腺瘤的临床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习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的体会

学习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的体会

学习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的体会裴正学教授提出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十六字方针是裴老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已被全国中西医界所关注,成为当前中西医领域的重要学派。

通过跟随裴老多年的学习,将自己对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十六字方针”的体会浅析如下,与同道共勉,敬请批评指正。

中西医结合反映了医学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裴老在《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一文中指出“纵观中西医近百年动态,双方已各自开始了针对自身缺陷的纠偏。

一切事物,但凡发展,都是以逐步纠偏、逐步完善为前提的,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sup>[1]</sup>。

”根据科学发展规律,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

在目前我国特有的历史条件下,中医和西医并存,中西医结合自然成为我国的必然产物。

中医学要在当代存在和发展,就要利用和吸纳现代科学技术,要和西医学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裴老从中医和西医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入手,认识到西医注重疾病的微观发现,中医注重疾病的宏观表现;西医注重疾病的局部表现,中医侧重疾病的整体表现;西医注重疾病的致病性,中医侧重机体的反应性;西医采用的是实验研究的方法,中医则采用的是逻辑推理的方法。

中西医结合正是建立在中、西医学之不相同但彼此又有密切联系的不可分离关系及互补关系基础上的“和而不同”。

在中医理论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西医片面和孤立的认识,在微观物质和理论相对清楚的基础上回到对机体的宏观把握上来;对于中医药,则可以认识和补充其微观方面的不足,明确其深层次的物质基础,拓展其应用领域。

因此,裴老反复强调,“把宏观辨证推向微观辨证是当前中医学术发展的当务之急”。

重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逐步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前提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并注意引进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以及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技术,运用多学科手段进行跨学科协作研究去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规律和整体调节,逐步达到“西医诊断,中医辨证”创新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水平。

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张太峰;张桂琼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9()5
【总页数】3页(P451-453)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治疗;裴正学;临床医学;科研工作;诊治经验;学习
【作者】张太峰;张桂琼
【作者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院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6.5;R692.05
【相关文献】
1.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MDS经验 [J], 梁曦;王芳;白丽君
2.裴正学教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J], 鲁维德
3.裴正学教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J], 黄邦荣;张东鹏;
4.裴正学教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J], 黄邦荣;张东鹏
5.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 [J], 陈光艳;赵孝鹏;王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裴老裴正学治疗肝硬化经验

裴老裴正学治疗肝硬化经验

裴老裴正学治疗肝硬化经验一、依据肝郁脾虚的基本病机,确立疏肝健脾为治疗本病的大法的,裴老师认为肝硬化或由久感邪毒、肝气郁结;或由饮食不节、湿痰凝滞,均可造成肝气郁结气滞血淤之证,证见口苦、咽干、胸胁苦满、脘腹胀满和肝脏质地变硬、变大、腹壁静脉曲张蜘蛛痣、肝掌、舌质青紫、有淤斑等。

另一方面肝郁则横逆犯胃、肝木克土,证见乏力、纳差恶心、腹泻、舌体胖大有齿痕等脾胃虚损之证。

脾主运化,运化失司,则气虚阳虚,阳虚水泛则见腹水,双下肢浮肿。

《治法机要)中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

”近年来有人用现代统计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即肝硬化的中医病机以肝郁脾虚所占比重最大。

肝硬化由肝气郁结和脾胃虚弱二方面构成其病机的基本框架,因此疏肝健脾则成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法则。

裴老师尝用加味逍遥散治疗此病,完全体现了,上述病机,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其方剂组成如下:丹皮10g、栀子10g 柴胡10g、白芍10g、当归10g、白术10g、获苓12g、甘草6g、黄芪30g、丹参30g、生地12g.黄精20g、鳖甲10g、土鳖虫10g、生大黄3-6g,此方肝脾同治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经临证加减化裁,对肝硬化的各种变证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裴老师治疗肝硬化的上述思路来源于《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在上述药方中配合香砂六君子汤,在患者脾胃虚弱很突出的情况下,作为基本方;如果脾胃虚弱至极,尚可单用香砂六君子汤调治。

在该病的预后方面可通过舌苔之厚薄及色泽来观察胃气之存亡,有胃气则预后较好。

无胃气则预后较差。

晚期肝硬化患者若腹水及浮肿增加,说明病机由脾胃气虚发展为脾肾阳虚,预后最差。

二.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注重活血化淤裴老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又积极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新成果。

肝硬化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肝脏变形变硬。

从中医角度看这就是所谓淤血证。

治疗时应抓住这一点,采用活血化淤法。

裴老师治疗肝硬化的基本方中就有丹参、土鳖虫、生大黄这些活血化淤药,然后再根据患者脾大、舌质青紫等临床表现加入三棱、莪术、水蛭以及元胡、川棟子、制乳没、桃仁、红花等药。

裴正学教授治疗肝癌的临床经验

裴正学教授治疗肝癌的临床经验
临床 表 现 以肝 区 疼 痛 、 胀 、 欲 不 振 、 力 恶 心 、 腹 食 乏
花蛇舌草 、 半枝莲 、 汉三七 、 五味子粉 ;/ 置加黄 AG倒 芪、 丹参 、 何首乌 、 旱莲草 、 当归[ 3 ] 。
23 气滞 血瘀 . 肝 区肿 块疼 痛拒 按 , 背 胀 疼 , 胀 后 腹 乏力 , 质 紫 黯有 瘀 斑 , 弦涩 。治宜 活 血 化瘀 , 气 舌 脉 行 止痛 , 软坚 散结 。 方药 四逆 散加 味 。 胁下 痞块 坚硬加 三 棱、 莪术 、 藻 、 海 昆布 软 坚散 结 , 板 、 甲 、 牡蛎 、 龟 鳖 生 制
肿 块 。A P 0 n/,A195 .m l ,F 59 o L F 5O gL C 96 o L S 8.m l 。乙 9 / / 肝 三 系统示 大三 阳 , 氨酶 稍高 , 转 MG1 , . 肾功能 正 常 。 2
血; 热扰心神 , 神志不宁 , 出现 昏迷 ;气为血之帅 , “ 血
显著 。筛选 出有代表性 的病案加 以报道 , 供同仁借签 。
【 关键词】 裴正学 ; 胆胰合症方 ; 肝癌方 ; 肝癌 ; 经验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2 2 (0 10 — 4 1 0 10 — 7 5 2 1) 8 0 9 — 2
肝癌是 消化道常见 的恶性肿瘤 ,死 亡率在消化 系统恶 性肿瘤 中列第 三位 , 仅次 于 胃癌 和食 道癌【 ” 。
3m 4m厘米 , c xc 治疗效果显著。因患者家贫无力手术
作者单位 :3 0 0 7 0 0 甘肃 兰州 , 展文国诊所
治疗 , 继续给予 中药治疗 , 裴老 自拟之肝癌方阁 。柴胡

4 2・ 9
甘 肃医药 2 1 年第 3 01 0卷第 8 期

裴正学教授治疗肺癌经验

裴正学教授治疗肺癌经验

裴正学教授治疗肺癌经验黄邦荣【摘要】裴正学教授是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裴正学教授在肿瘤的诊疗中,以他首创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为指导,始终认为只有在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的情况下肿瘤才能发生、发展.肺癌以肺、脾、肾3脏论治,杏苏散、麻杏甘石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古方与自拟乌鱼合剂、抗癌五味消毒饮、甘苏合剂临证权变治疗肺癌,效果明显.【期刊名称】《中医研究》【年(卷),期】2013(026)004【总页数】3页(P39-41)【关键词】裴正学;中医师;肺癌/中医药疗法;经验【作者】黄邦荣【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院肿瘤血液科,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裴正学教授是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

他首创“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1],并以“十六字方针”为主导思想。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1位,中医学虽无“肺癌”之病名,但类似肺癌症状之记载却散见于历代中医典籍。

《灵枢·玉版》曰:“脱形,身热,脉小以疾……”《难经·五十六难》记载:“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脊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

”《证治准绳·杂病咳嗽》曰:“劳嗽有因……所嗽之痰或浓或淡,或时有血腥臭异常,语声不出者。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时时咳吐脓血,此肺病已至三期,非常药所能疗矣。

”现将裴正学教授治疗肺癌经验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1 裴正学教授对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肺属金,唯火能克,故古有“肺之为病,火热为首”之说。

火热犯肺,症见高热喘咳,痰多脓臭,痰中带血。

克肺之火热当为壮火,此火既能食气,又能伤阴。

食气则肺气虚损,伤阴则肺阴耗竭,肺气虚损久之则子病累母,乃见脾肺同病,症见颜面白,食欲不振,体乏无力,短气懒言,嗽而有痰,自汗怕冷,颜面及下肢时有轻度浮肿,此为脾肺气虚。

裴正学教授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

裴正学教授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

裴正学教授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摘要】通过分析典型验案,对裴正学教授运用强肝汤、乙肝灵、乙肝康及胆胰合症方治疗乙型肝炎的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乙型肝炎强肝汤治疗经验裴正学【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352-02【Abstract】By analyzing typical cases ,and summary the experiences of Pro.Pei Zhengxue who treats Heptitis B by decoction of Qiang Gan ,Yi Gan ling ,Yi Gan Kangand mixtureof gallbladder and pancreas.裴正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高徒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甘肃省肿瘤医院首席专家。

裴教授学贯中西,医学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

对于乙型肝炎他提出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健脾祛湿,衷中参西的治疗大法,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大力推广和学习。

笔者经常临诊其侧,现将裴老治疗乙型肝炎的经验报告如下:乙型肝炎是有乙肝病毒(H B 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发病率高,病程长,传染性强,部分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其危害性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乙型肝炎约有5-15%可发展为肝硬化,有3-4.7%可发展为肝癌。

其传播途径主要为输血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和接触传播[1]。

1 裴教授治疗乙型肝炎的基本方剂①强肝汤:该方是裴正学教授在山西中医药研究所“强肝汤”基础上加减而成[2],药物组成:当归10g,白芍10g,生地12g,黄精20g,黄芪30g,郁金10g,党参15g,泽泻10g,甘草6g,山楂10g,丹参30g,秦艽10g,神曲10g,板蓝根10g,茵陈20g-30g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芍 1g黄芪 3g丹参 3g秦 1g板蓝根 lg治疗 0, 0, 0, 0, O)
轻化疗副作用、 提高疗效、 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3 】 基 于以上 思路 , 我们 以裴正 学教授 工 作室为 中心 ,
进 一步整理 裴 老治疗 肝癌 的宝 贵经验 ,积 极开展 横 向 协作, 观察 大样 本病 例 , 同时开展 实验 研究 , 总结 资料 ,
为开发治疗肝癌新药奠定基础。
裴老 3 前就 提 出了“ 医诊 断 , 0年 西 中医辨证 , 中药
床痊愈率达 1. %,显效率达 6. %,总有效率达 94 4 67 6
10 疗效 显著 。 0%,
表 2 3 例 患 者治 疗 效 果统 计 6 例( %)
3 讨 论
为主 , 西药 为 辅 ” 中西 医结 合 “ 六字 方 针 ”完全 符 的 十 ,
转, 方用强肝汤【 句 。当归 lg 白芍 lg生地 1g 黄精 O, O, 0,
心神 , 神志不宁 , 出现 昏迷 ; 故气结血瘀是标实 , 肝郁 化火伤阴、 肝脾久病伤肾是本虚。本虚而标实 , 虚实错
杂是其病 机特 点 。 裴 老 将 肝 硬 化 分 为 肝 郁 脾 虚 、 脾 血瘀 , 热 壅 肝 湿
香 附 6 , 参 3g 木香 1g 草 寇 6 , 黄 lg 黄 芩 g丹 0, 0, g大 O,
lg黄连 6 , O, g干姜 6 , 胡 1g川 楝子 2 g制乳 没 各 g元 0, 0,
于肝气郁结 , 横克脾土 、 脾失健运 , 水湿内停 。肾虚气 化失司, 加重水湿泛溢 。肝郁 日 久化火 , 肝火与湿热相 聚, 则湿热内蕴 , 出现黄疸 , 发热 , 腹胀 。郁久化火灼伤
原 发 性肝 癌 (r r ie acrP C) 指 原 发 Pi y l rcne L 是 ma v 于肝 脏 的癌肿 , 包括 肝细 胞癌 (t C)胆管 细胞 癌 和混 tC 、
合当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理念 ,具有前瞻『和可 生 行性…。有研究认为 , 早期肝癌 , 术前术后进行中医药
4 8 0 .
祖国医学认为 , 肝癌腹水属于“ 膨胀” 范畴 , 邪毒导 致肝失条达、 肝郁气滞、 肝木克土 、 瘀血 内阻【 , 2 而出现 1
肝脾 肾三脏水湿运化失常 , 水液停留于 中下焦 的症候 。 。 1
[ ] 裴正学. 3 裴正学 医学笔记[ . : M] 兰州 甘肃科技 出版社 , 0 :1- 5 . 2 8 20 2 0 0 [ ] 裴正学. 4 裴正学医案医话集 [ . : M] 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 出版社 。0 4 20 :
2 9 2 0 3—4.
[ ] 郭岳峰肿 瘤病诊疗全书[ . : 5 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0 :0 . 2 13 3 0
裴老集 5 余年临床经验 ,总结出治疗肝硬化 、 0 肝
裴正学教授治疗肝硬化 的经验
展文 国
【 摘要】 介绍裴正学教授用“ 西医诊断 , 中医辨证 , 中药为主 , 西药为辅” 的原则 , 以肝郁脾虚 、 肝脾血瘀 、 湿热壅结、 肾阳虚 、 脾 肝 肾阴虚五型对肝硬化进行论治 , 效显著 。 疗 【 关键词】 裴正学 ; 肝硬化 ; 治疗经验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2 2 (0 2 0 — 0 7 0 10 — 7 5 2 1) 10 5 — 3 ‘
扶 正治疗 , 对改 善手 术创 伤 、 身功 能失衡 、 化失 司 、 全 消 减 少血氨增 高及 其他 并发症 、 防止复发 、 高五 年生存 提 率都 有显著 的疗效 】 。腹水 是肝癌发 展到 中晚期的标 志 , 往 已失 去 了手术 机 会 , 中药 与 化疗 结合 , 往 但 有减
参考文献
[ ] 郑筱萸 , 1 主编.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 : 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0 2 20.
会。针对腹水这一并发症状 ,临床上没有特效药物治 疗, 口服 利尿 药 效甚微 , 复抽 取腹 水 , 腔 注 射 化疗 反 腹
药物 仅仅暂 时缓解症状 。
[ ] 裴正学. 2 裴正学医学经验集 [ . : M] 兰州 甘肃科技 出版社 ,0 34 5 20 : — 0
肝硬化是有多种病因引起 的慢性 、 进行性 、 弥漫 性肝病 。 其病理特点是广泛 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基础 上产生肝纤维化组织弥漫性增生f。 1 早期与 漫肝无异, 1 随着 门脉高压 、 低蛋 白血症 的发展 , 进而 出现多脏器
作者单位 :3 0 0甘肃 兰州 , 700 展文 国诊所
G nuMei l om l 2 1 ,o.1N . as dc u a, 0 2 V 1 。 o1 aJ 3
1 裴 老对 肝硬 化 的病机 分析
脾厚 4 r 门静 脉 1r 5 m, a 4 m。诊 断 : a 乙型慢 活肝 大三 阳 ,
肝硬化 。辨证 : 肝郁气滞 , 湿阻脾 胃, 方用胆胰合症方嘲
1g川 楝 子 2 g 制 乳 没 各 6 , 姜 6 , 公 英 1g 0, 0, g干 g蒲 5,
体: 肝肋下三指 , 脾脏肋缘下 5厘米 , 质硬 , 腹水征 阳
性 , 壁 静 脉 显露 , 腹 下肢 浮 肿 , 膜 轻 度 黄染 , 功 转 巩 肝
氨 酶正 常 ,总 蛋 白 6gL A 6/ ,3 g ,/ I , 6/, 3gLG 0/ AG= . 三 L 2
结、 脾肾阳虚 、 肾阴虚五型。①肝郁脾虚型 : 肝 胁痛走
窜, 胁下痞块 , 胸脘痞 闷, 体倦乏力 , 纳呆 , 面色苍 白,
便 溏 , 淡 苔 薄 , 弦缓 。治 法 : 舌 脉 疏肝 肝 健 脾 , 益气 和 中 。方 用裴 老 自拟 胆胰 合症 方f 味 。柴胡 1g枳实 3 ] 加 0,
败酱草 1g半夏 6 , 5, g陈皮 6 , g生龙牡各 1g ②气滞血 5。
淤型 : 胸胁 胀 满 , 窜痛 疼 , 胁痞 块 , 走 右 刺痛 拒按 , 舌紫 暗有淤斑 , 细涩 。 法 : 脉 治 活血化 淤 , 气散结 。 用胆 理 方 胰合 症 方加 青 皮 、 黄 、 姜 肉桂 。脾 脏 大 者 , 三 棱 、 加 莪 术、 甲、 鳖 牡蛎 。用 活血 化瘀 , 坚散结 法 缩小 脾 脏是 软
合性癌三种组织类型。 国属肝癌高发地区, 我 肝癌发病 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 , 病程短 , 发展迅速 , 中位生 存期 3 6 - 个月 , 中晚期均合并腹水形成 , 癌性腹水属难 治性腹水 , 腹水导致腹部膨胀 、 纳差 、 呼吸困难等严重 并发症状, 使患者十分痛苦。
肝癌所 致腹 水是 由于 癌组 织压 迫 门静脉 ,或 癌组 织扩 展形 成癌栓 , 或癌 组织 转移 至腹 腔淋 巴结 , 腹 腔 致 内脏 器功 能受 到影 响而产 生 , 以腹部 胀大 如 膨为 特点 , 可伴 有 四肢 面 目轻度浮 肿 , 或仅伴 下肢轻 度浮 肿 。腹水 形成 , 志着病 情 已发 展 到 中晚期 , 标 往往 失 去 了手 术机
尿赤而短 , 大便秘结 , 面 目身悉黄 , 或 黏腻 口苦 , 舌红 苔黄腻 , 脉弦数。 治法 : 清热利湿 , 解毒退黄。 方用胆胰
实 1g 白芍 1g甘草 6 , 0, 0, g川芎 6 , g香附 6 , g丹参 3 g 0, 木香 1g草寇 6 , 0, g 大黄 lg 黄芩 1g黄连 6 , O, 0, g 干姜
裴老认 为肝 硬化 的发生 , 一般与情志郁结 、 感受
外邪、 酒食不节、 劳欲过度 , 感染病毒或病后体虚有关。
主要累及 肝 、 、 脾 肾三 脏 , 、 、 气 血 水淤 积腹 内所致 f 由 2 1 。
加味。柴胡 1g枳实 1g 白芍 1g甘草 6 , 0, 0, 0, g川芎 6 , g
系统 大三 阳 , 潜血试 验 ( 大便 阳性 )脾厚 4rm 门静 脉 , 5 , a
1rm。 消化道 造影示 : 6 a 上 食道静 脉 曲张 。 断 : 诊 乙型慢
迁肝大三阳, 肝硬化失代偿。辨证 : 肝胆湿热蕴结 , 气 滞血瘀。 方用胆胰合症方加茵陈五苓散。 柴胡 1g枳 0,
裴老常用治法 。③湿热蕴结型 : 腹大坚满 , 烦热 E苦 , l
受累 , 肝功能衰竭等临床症状。
裴正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 , 主任
医师 , 博士研究生导师 , 国家级高徒导师 , 中国中医药 学会终身理事。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本人有幸师 从于裴老 , 现将裴老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58 ・
甘肃医药 2 1 0 2年第 3 卷第 1 1 期
1g桂枝 1g猪苓 1g大腹皮 1g葫芦皮 1g车前 0, 0, 0, 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子 1g 0 。西药给予保肝降酶退黄 , 利尿消肿 , 补充白蛋
白治疗 。二诊 : 上方服用 1 剂 , 4 水肿减轻 , 腹胀好转 ,
黄疸消失 , 后以胆胰合症方加强肝汤核心( 当归 1g 0, 二月 , 诸症好转出院。
甘肃医药 2 1 0 2年第 3 卷 第 1 1 期
G nuMeia Ju l2 1 , o3 。 o1 a s dcl oma,0 2 V 1 1 N . .

57 ・
2 治 疗效果 . 2
从 表 2看 出 , 服古 圣系 列药 物后 , 经 临
癌腹水的系列药物一 古圣 I 古圣 Ⅱ 、 号、 号 软肝消痞丸¨ , l 该方药主要针对肝郁邪实 、 脾肾阳虚 、 水湿运化失常的 “ 本病 ” 和腹水腹胀的“ 标病” 而设 , 软肝消痞丸扶正固 本, 软坚散结 , 活血化瘀 , 古圣 I 、 号 古圣 Ⅱ号利水消 肿、 燥湿健脾 , 两药交替 , 不致利散太过【 。裴老总结的 3 】 古圣系列方药 ,解决 了肝癌腹水这一临床上难以治疗 的症状 , 延长患者生存期 ,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