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第三帝国

合集下载

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介绍

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介绍

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介绍推荐文章关于德国为什么叫第三帝国的介绍热度:关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书籍推荐热度:德意志三帝国是哪些_德意志三帝国介绍热度:德意志三大帝国的介绍热度:德意志帝国的演变热度:自第三帝国建立伊始,纳粹就开动了军国主义理念的宣传,制服也成为宣传战中的棋子,那么你知道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的详细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介绍无论纳粹政权多么的邪恶和罪无可恕,不可否认的,第三帝国对自我形象的包装绝对是二战中的翘楚。

着迷于古罗马帝国的希特勒曾说:军装一定要帅,要能体现帝国士兵的高贵和威严,这样年轻人才会义无反顾的投奔我们。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由纳粹艺术家设计,Hugo Boss生产的制服优雅,得体,桀骜,性感,堪称史上最杰出的军装。

Hugo Boss的原罪雨果 · 博斯(Hugo Boss)1885年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德国家庭,是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名,十几岁时既在纺织厂工作,一战时曾做为下士服役。

早在1931年,雨果· 博斯便加入了纳粹党。

次年,党卫队从冲锋队中独立出来。

纳粹艺术家Karl博士和平面设计师Walter Heck绘制出全黑制服替换原本的黄褐色制服以示区分。

Hugo Boss拿到了这笔订单,自此开始为纳粹党冲锋队(SA),党卫队(SS)和希特勒青年团(HJ)生产制服。

希特勒于1923年创立的纳粹党冲锋队(SA),创立初期负责维护党内会议。

成员穿黄褐色卡其布军装,右袖戴曲十字袖标。

这批衣服来源于库存的德国驻东非殖民地军团制服。

一战后德国失去了非洲殖民地,这些衬衫一直堆积在仓库里,直到希特勒建立冲锋队后用来做了自己的制服。

党卫队(ss)原是希特勒的个人随护团,从冲锋队的菁英成员中选拔,之后党卫队做为纳粹党自身的风纪组织存在。

后期党卫队实质上是国家公安和谍报机关。

这身全黑制服又称M32制服,是党卫队最著名的形象。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德意志第三帝国仅存在12年,为时甚短,但曾喧嚣一时。

1933年1月希特勒出任总理。

7月他宣布“纳粹主义革命”已经完成,魏玛共和国结束与建立“第三帝国”。

1939年7月,希特勒以元首的身份宣布改称“大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的势力范围包括德国本土,被它直接吞并的国家与地区,军事占领的国家与地区以及若干仆从国。

它夺取了欧洲中心地区,它所控制和侵犯的地域在东方推进至高加索与接近莫斯科,南方越过地中海染指北非,西方到达大西洋和比利牛斯山,北方直至巴伦支海。

它的战线东西长2000多公里,南北超过3000公里德意志第三帝国是一种对欧洲的巨大的局部的控制。

它与奥地利帝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性质有别,但就欧洲的分与和而论,它们颇有相似之处。

纳粹独裁制度的建立和作用,超强的军力和民众盲从等原因决定了德意志帝国的产生与膨胀。

纳粹独裁制度的建立无疑是一个首要因素。

希特勒及其“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纳粹党)为了取得政权曾大肆宣传和以广大许诺迷惑群众,它在1932年7月和11月的两次国会选举中获得了37.4%和33.1%的选票。

1933年1月,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他的同党戈林等分别担任部长职务。

希特勒一旦掌权,便加紧建立纳粹独裁制度。

1934年8月1日,政府颁布《德国元首法令》将总统总理的职务合二为一。

次日兴登堡逝世,希特勒依法成为国家元首,凡行政司法官以及军人必须对元首宣誓效忠。

希特勒与纳粹党处心积虑,步步为营,终于获得全部国家权力。

希特勒于1933年2月1日发布政府公告,将总统宣布解散国会与举行新选举的告知全国。

3月5日,纳粹党在选举中获得43.9%的选票,它与民族人民党结盟使在国会内拥有多数,从而左右法律的通过。

23日国会通过“授权法”,将立法权给予政府,为期4年,国会与魏玛宪法名存实亡。

该项法律的有效期后来于1937年和1941年两次得到延长。

1934年初,取消了反应各邦意见的参议院。

4月有关公务员的法令规定公务员必须完全拥护纳粹制度,非纳粹党员与非雅利安人将遭到解雇。

知识百科-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戒指欣赏(1)

知识百科-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戒指欣赏(1)

知识百科-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戒指欣赏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大部分饰品包括戒指,都带有那个时代深刻的烙印,从中透露出那个年代特有的崇古、神秘和狂热。

以下介绍的第三帝国时期的戒指,将从不同层面反映出以上的这些特质。

但是不可否认,第三帝国,这个特殊时期的饰品都折射出了古代日尔曼人因自然崇拜而产生的信仰,同时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发现那个时期精致的手工艺技术。

珍贵图片,绝非宣传纳粹!1. NSDAP (Nazi Party)(NSDAP Ring)这是一个早期的纳粹党的戒指。

这个党戒做工一流,采用装饰主义风格的设计,戒指的万字符号所用的材料是天然珐琅。

戒指尺寸为11号。

2. NSDAP Patriot Ring(NSDAP Patriot Ring)这是纳粹党最典型的戒指——纳粹党爱国戒指。

这类戒指由855号银制成,尺寸为9号。

中间纳粹党的万字符号被一个橡树叶环包围,象征永恒和轮回。

这个符号是对远古条顿部落和其他古代文明中太阳崇拜文化的再现,该符号最初可能来源于东方的雅利安人,当时雅利安人从印度西北地区一直分布到欧洲中北部地区。

这是一个具有非常现代化风格的的戒指。

3. NSDAP Patriot Ring(NSDAP Patriot Ring)这是一种很少见的纳粹党爱国戒指,可能来自一位珠宝工艺商。

这类戒指没有被广泛发行。

为数不多的收藏者可能包括第三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和阿道夫·希特勒本人。

4. NSDAP Wedding Ring(NSDAP Wedding Ring)这是迄今为止少数的几种纳粹党的官方结婚戒指中的一种。

非常稀罕的戒指。

采用纳粹党常用的万字符号和橡树叶,这是一件非常美丽作品,而且它采用古代条顿人象征服从的符号元素——简洁但却是动态的,而且令人想起那个疯狂的年代。

戒指采用800号或者835号银。

所有纳粹党的戒指都是不寻常的和极度稀罕的。

这是一个很棒的戒指。

在第三帝国时期这些戒指变得非常流行并且被普遍使用——国防军、冲锋队、党卫队甚至普通百姓,结婚时候都有可能把这个作为自己的结婚戒指。

对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评价

对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评价

对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评价摘要:1.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历史背景2.对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政治评价3.对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经济评价4.对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社会文化评价5.对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总结性评价正文:德意志第三帝国,即纳粹德国,是1933 年至1945 年间阿道夫·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

在这一时期,德国经历了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剧变。

首先,在政治方面,纳粹党掌握了绝对的权力。

希特勒运用独裁统治,对内实行恐怖统治,严密控制舆论和思想,迫害犹太人和其他政治异见者;对外则积极扩张,试图恢复德国的荣光。

1939 年,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战争浩劫。

因此,在政治方面,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评价是负面的。

其次,在经济方面,德意志第三帝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希特勒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重建军备、发展基础设施、实行劳动就业等,使德国迅速摆脱了经济大萧条的困境,实现了经济复苏。

在这一时期,德国的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失业率大幅下降。

然而,这些经济成果是建立在对外侵略和军事扩张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经济方面的评价也是负面的。

在社会文化方面,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评价同样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纳粹政府重视教育和文化,推行“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爱国心”的纳粹教育理念,强化了德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另一方面,纳粹政府实行严密的舆论控制,扼杀异见,大肆宣扬种族主义、排外主义和战争侵略思想,导致了大量的人类悲剧。

综合来看,德意志第三帝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成就,但这些成就都是建立在战争、侵略和对人类基本价值破坏的基础之上。

因此,总体来说,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评价是负面的。

第三帝国兴亡速记法

第三帝国兴亡速记法

第三帝国兴亡速记法(实用版)目录1.第三帝国的兴起2.第三帝国的兴亡过程3.第三帝国的灭亡及其影响正文第三帝国,全名为德意志第三帝国,是指 1933 年至 1945 年由纳粹党统治的德国。

在这个时期,德国经历了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从兴盛到衰败,只在短短的十几年间。

一、第三帝国的兴起第三帝国的兴起源于德国在一战后的困境。

战败的德国面临着巨额赔款、领土割让、军事限制等诸多问题。

此时,纳粹党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凭借其极具煽动性的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理念,迅速崛起。

1933 年,纳粹党在德国大选中获胜,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从此开始了第三帝国的历史。

二、第三帝国的兴亡过程1.纳粹党的统治纳粹党上台后,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重振德国经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同时,纳粹党对内实行独裁统治,打压政治异己,对外则积极扩张领土,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2.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占领了波兰、荷兰、比利时等国家。

1941 年,德国又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然而,在苏联的顽强抵抗下,德国遭遇了战争的转折点。

1943 年,盟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胜利,开始逐步反攻。

3.第三帝国的灭亡1945 年,盟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

5 月 8 日,德国投降,第三帝国宣告灭亡。

三、第三帝国的灭亡及其影响第三帝国的灭亡标志着二战的欧洲战场战事结束。

战后,德国被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由苏联和美国、英国、法国占领。

这一分裂局面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直到 1990 年德国重新统一。

第三帝国的历史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其极具侵略性的扩张政策导致了二战的爆发,使全球数以千万计的人口丧生。

同时,纳粹党的种族清洗政策导致了犹太人等少数群体的大规模屠杀,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

总之,第三帝国的兴亡速记法反映了德国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一段沉痛历史。

德意志第三帝国

德意志第三帝国

100 0 第一季度
东部 西部 北部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埃尔温·约翰内 斯·尤根·隆美尔
海因茨·威廉·古德 里安
沃纳·冯·布劳恩
德意志第三帝国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额赔款使魏玛共和国的民主
共和政府无法负担,之后遭遇的经济大萧条和未 能解决失业、其他社会问题(如左派及士兵工人 的暴动),使许多德国人转向支持右翼,希特勒 之纳粹党则属极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诺减少 失业人口及对经济、文化和军事进行改革。在 1932年的联邦选举后,纳粹党成为了国会最大党, 占有230席。在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第 二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次年,兴登堡病逝,希特勒总揽大权,建立德意 志第三帝国。

德意志三帝国是哪些_德意志三帝国介绍

德意志三帝国是哪些_德意志三帝国介绍

德意志三帝国是哪些_德意志三帝国介绍推荐文章中日二战著名战役热度:韩国未解案件改编电视剧有哪些热度:大韩民国是怎么样形成的热度: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介绍热度:中国遗址有哪些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热度:纳粹德国境外德意志人政策作为纳粹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想的重灾区,对德国、境外德意志人和东道国的走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店铺给大家带来了德意志三帝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意志三帝国一: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是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党魁。

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任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1919年,希特勒因军队任务而认识德国工人党,并在之后不久加入,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

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之后,快速将德国从民主共和转变为纳粹专政的极权独裁国家。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这次入侵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45年4月,苏联红军逼近柏林之时,希特勒与其女友爱娃·布劳恩结婚并在30日自杀。

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即纳粹党(德文:Na 希特勒照片(10张)zi,即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的主席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

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一个海关职员之家。

中学毕业后梦想当艺术家,去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结果名落孙山。

1913年迁居德国慕尼黑无固定职业,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

1914年8月,希特勒加入德国陆军,在巴俄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军衔至下士。

战后退役,曾一度在慕尼黑为国防军反谍机关当密探。

为寻生活出路,于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

德意志第三帝国标志大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第三帝国标志大德意志帝国
• 一战的失败使得德国民众迫切想要德国在国际上回复 名望,另外一方面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也使得德国 国内经济危机问题比较突出。德意志经济社会发展明 显落后于英、法等国,这刺激出德国人对国家强大的 期盼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焦虑,由此逐渐形成了德 意志必须强大的民族共识。希特勒的纳粹党开始登上 历史舞台,希特勒的一系列措施是的德国失业率下降, 经济迅速回升,兴登堡死后,希特勒成为德国实际上 上的掌门人,第三帝国自此成立。
德意志第三帝国标志大德意志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吧德意志第三帝国国旗德意志第三帝国版图德意志第三帝国国歌德意志第三帝国壁纸德意志第三帝国元帅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歌德意志第三帝国党卫军
德意志第三帝国标志大德意志帝国 (第三帝国)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崛起
• 1933年——1945年,一个被歧视的国家,一个被《凡 尔赛和约》压榨的国家,一个昔日荣耀却彻底沉沦的 国家,在希特勒的带领下迅速崛起,称霸欧洲,震惊 世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战结束以后德意志帝国被一分为二东德和西德,其他的一些联邦和地区也 被周围的国家吞并。战后的东德依靠自 身优秀的教育资源,迅速崛起,重新成 为欧洲大陆的经济强国,并在柏林墙倒 塌以后接纳西德完成统一,成为世界历 史上举足轻重的国家。

• •
二战战场
诺曼底登陆
• 4月16日,苏军开启柏林战役。4月30日,希特勒 自杀。1945年5月9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 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 纳粹德国正式投降。
纳粹德国签订投降书
• 1945年11月21日至1946年10月1日, 纽伦堡审判。在这场审判中的被告共计 22名,均为纳粹德国的军政首领。另外 包括德国内阁在内的6个组织也被调查 和判决,其中3个判决为犯罪组织,另 外3个则无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 模最大的一次战争。自然它带给人们的思 考是深远的。1929年—1933年爆发的经济 危机泱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同样地, 德国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在经济 危机冲击和政局动荡形式下,德国法西斯 势力迅速增长。阿道夫· 希特勒成了它的头 子。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宣扬了纳粹 党的法西斯主义理论。
著名的纳粹分子
被迫辞职
• 1940年5月1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被迫辞职,保守党首领 袖丘吉尔上台执行,决心挫败希特勒。丘吉尔在政期间做 了件罕为人知却对“二战”有着巨大影响的事件。他将政 府在瑞士银行里的资金用于买通西班牙政界人士,这才使 西班牙在“二战”时保持了中立。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 由于德国的大力帮助使西班牙法西斯专政推翻共和国。所 以凭此关系,西班牙一定会加入到德国这一边来的,这样 以后的战局就很难预测了。所以我认为这边算是一个“第 三帝国”衰亡的外部原因。除此之外希特勒此时又犯了一 个重大错误,他命令空军司令戈林对不列颠进行空袭,但 只持续了两、三个星期,英国的主要军用设施并没有遭到 毁灭性打击,相反使英国人的斗志更加坚强。没有完全解 决英国,也就没有完全解决德国腹背受敌的危险。希特勒 便准备进攻苏联。
崛起
• 根据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亚瑟(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 所写的书,神圣罗马帝国是第一 帝国,1871-1918普鲁士帝国为第二帝国。亚瑟认 为魏玛共和国在1919年的失败后,德国人要为德 国重夺荣耀,建立“第三帝国”。 • 纳粹(Nazi)是德语“民族社会主义” (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是德意志民族 社会主义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缩写为NSDAP,简称 为“国社党”或纳粹党)的制度化意识形态。
纳粹德国国徽•纳粹鹰
纳粹礼
灭亡——柏林会战
•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 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乌克 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162个师共250万部队,另配属7500架飞机、 4.2万门火炮、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当面之敌为德军维斯瓦集团 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共100万人。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先后 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又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 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突入柏林中心区, 29日 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下午3时30分希特勒和情妇爱娃· 布劳恩在总 理府地堡自尽。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H· 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8 日德 军统帅部代表W· 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 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消灭德军93个师,歼灭德军近100万人, 其中俘获官兵约48万人,缴获火炮86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 辆、飞机4500架。苏军阵亡30.4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辆、火 炮1220门和飞机527架。柏林战役的结局,标志着第三帝国的灭亡、 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
德意志第三帝国
Meine Ehre Heibt Treue!
全盛时的版图
名片
• 纳粹德国(Nazi Deutschland),1933.11945.5正式国名为德意志帝国(Deutsche Reich)和大德意志帝国(Große Deutsche Reich),又称第三帝国( Drittes Reich)。通常指1933年至1945年间的德国, 当时它处于阿道夫·希特勒的独裁和国家 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变体) 的意识形态的坚固统治之下。
政权特点
• 纳粹党组织了一个混杂各种职能的“精英组织”——党卫 队(Schutzstaffel,缩写SS,其标志为两个闪电型的字母 S) ,其中包含准宗教职能、情报机构职能、准警察职能 和一支武装力量(称作“武装党卫队”等。这支部队原本 由经过严格挑选具有雅利安血统的人组成(但後期随著局 势恶化而成分混杂),号称纳粹武装力量中的精英,在战 争後期常常充当战场消防员的角色。 • 二战末期,根据希特勒遗嘱,北部战区司令邓尼茨海军元 帅任总统兼元首,海军部部长,作战部部长。最后邓尼茨 向盟军投降。第三帝国时代终结。
• 纳粹德国(德意志第三帝国)与军国主义 的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和法西斯主义的 意大利(贝尼托· 墨索里尼)结成柏林-罗马 -东京轴心同盟集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 发的策动者。 • 纳粹德国的国歌为德意志之歌,纳粹党的 党歌为霍斯特威塞尔之歌
纳粹德国
பைடு நூலகம்
历史沿革
• 希特勒认为,他的第三帝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的“第 一帝国”与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创立的“第二帝国”之后的 第三帝国。 • “第三帝国”一词源于意大利末世神学家、佛罗伦萨教派 创始人尤阿兴姆·菲奥雷斯(Joachim von Fiores)与其 他中古世纪神学家对圣经经文的解释,原初意义是指“圣 父之国”(Reich des Vaters)、“圣子之国”(Reich des Sohnes)之后的“圣灵之国”(Reich des heiligen Geistes),即上帝拯救世界后,完美、无尽止、由圣父、 圣子、圣灵统治、以基督为王的第三阶段神国(Reich)。
纳粹主义
• 纳粹德国崇尚的民族社会主义一般又称作 纳粹主义, “纳粹”(Nazi)是德语“民 族社会主义者”(Nationalsozialist)的 简称,原意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 (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简称纳粹党)的 党员与拥护者。今天在欧洲(特别是在德 国)则泛指一般极右法西斯主义者。
崛起
• 一:一战的停战协定究竟如何在领土、殖 民地、战争赔款、军事压制等方面损害德 国,尤其是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波兰问题 (即波兰走廊和自由港但泽市的归属 权)——这一点可以说是纳粹直接引发了 二战的正当口实,也是造成纳粹仇恨波兰 的一个原由。
崛起
• 二:第三帝国辉煌的战绩本身应有一部超 级强大的战争机器,而纳粹上台之前,德 国正处在经济危机的旋涡之中,纳粹曾经 宣布把失业率降到了零,尽管有所夸张, 但也近乎是一个事实。实际上还有几个问 题,纳粹与工业巨头之间的关系,纳粹的 经济计划,纳粹发展战争经济的“经济来 源”。
德意志正式领土
错失战机
• 当英、法军队挫失战机的时候,德国却做好了西 线进攻的准备.丹麦和挪威是控制北海和波罗的 海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瑞典铁 矿输往德国的交通要道.1940年4月9日清晨,德 军空袭丹麦和挪威,四小时占领了丹麦首都哥本 哈根,6月10日德军占领整个挪威.1940年5月10 日德国计划绕过马其诺防线,然后迫使法国投 降.卢森堡国小力弱,不战而亡.荷兰抵抗了四 天后,于14日宣布投降.比利时同一战时一样英 勇抵抗,5月28日宣布投降,但不一样的是没有能 挽救法国.德军装甲兵团开始发挥其优势,前进 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然而正当众人都开始认 为德军将横扫六合之时,希特勒却犯了一个致命 的错误。
阿道夫•希特勒
我的奋斗
时代背景
• 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斯拉夫等民族视为劣等 民族;又说犹太人是劣等民族中最危险的,必须灭绝。希 特勒还许诺纳粹党上台后立即废止凡尔赛和约,重整军备, 收复失土,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大帝国即第三帝 国(公元962年—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为第一帝国; 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为第二帝国)。就这点而言 是第三帝国的兴盛原因之一,希特勒《我的奋斗》这本书 从思想上感染了大多数德国热血青年,使他们踊跃参军,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的确使整个德国团结在了一起,为今后 的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另一方面而言,当初德国 的资本主义发展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因而政治 上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从而间接导致了希特勒在推行对 外扩张政策时的如此顺利。
被迫辞职
主要原因
• 而其实,德国与苏联已签定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在德军进攻波兰同时,据内幕消息,苏联也正 式从东线进攻波兰.苏联希望德国能与资产阶级 英法作战。而英法也希望能"祸水东引",正是在 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很好抓住了英法苏这一心 理,从中钻了空子,不断扩张获取利益。但对波 兰的战争中我们也已看出,除了这个原因外,另 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德军自身的战斗力,不可否认 希特勒的“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口号是有其效果 的.德军的装备,战斗力,士兵素质,战略战术 以及德军的王牌――装甲部队都处于世界最先进 水平,这一点从对法国战争中表露无疑。
纳粹
崛起
• 到了近代,“第三帝国”的概念已脱离神 学领域,而被运用在浪漫主义文学甚至保 守政治革命中。1923年阿图· 莫勒· 凡登布鲁 克(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在 “第三帝国”一书中主张创建一个取代魏 玛共和国、同时在传统上与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帝国)以及由普鲁士主导建立的德 意志帝国(第二帝国)一脉相承的新国家。 这个概念在魏玛共和国时代被反民主份子 与激进右派团体(包括纳粹)广为引用。
错失战机
• 5月24日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盟军有四十余万人, 被迫退到一块狭小的三角形地带敦刻尔克。而正 当古德里安命令其所属第二装甲师挺进之时,希 特勒却突然下达了坦克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得 以让盟军将三十四余万人运到英伦三岛。这些人 后来成为了反攻欧洲大陆的中坚力量。对这一命 令有两种说法可以解释:一是不列颠民族是希特 勒认为的仅次于日尔曼人的民族想放英国人一条 生路为今后留有后路;二是因希特勒担心自己心 爱的装甲过于深入会陷入孤立。即使这样,6月5 号德军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巴黎,6月22日法国投降。 极具讽刺的是,希特勒挑选的签字地点正是当年 “一战”德国签字投降的地点。这也进一步表明 了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使法国葬送在希特勒的铁 蹄之下。
纳粹德国勋章
希特勒 爱娃 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