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蒙蒙的下
五年级音乐《春雨蒙蒙的下》教案

五年级音乐《春雨蒙蒙的下》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歌曲情感,并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提高学生两声部合唱能力,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教学重点、难点1.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歌曲的处理及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3.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教学方法听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创编……教学准备手风琴、养成教育训练点引导学生在合唱中学会相互兼顾,相互配合。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气息练习(闻花香)2.顿音“la”练习(略)3.连音和换气“hu”练习(春风的声音)033︱—︱6︱33︱1—︱1000‖(加上换气记号)二、新歌学习1.导入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朵朵鲜花竞相开放,这一切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
还记得我们在低年级时学过的一首有关春雨的歌曲吗?”播放《小雨沙沙》学生跟唱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春雨的歌,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聆听一下吧!2(播放《春雨蒙蒙的下》)3小组讨论:这首歌曲与低年级时学的歌曲有什么差别?如果用画画的形式,你认为出现在眼前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说说)4读歌词5录音范唱歌曲6听音跟唱(学生可以小声哼唱,并注意歌曲中有哪些地方比较难唱,小组讨论总结出来。
)7处理“弱起小节”(用打拍子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弱起小节,然后唱一唱带有弱起小节的句子)8练习切分节奏带上节奏朗读歌词,并让学生分析把这样的节奏放在歌曲里有什么样的效果。
9齐唱10重点练习二声部的地方要求:分声部唱,分声部奏巩固练习11、师生讨论——处理歌曲后有感情的演唱12让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增添色彩小组合作:创作节奏一组学生用自制乐器伴奏,一组学生演唱13多种方法巩固歌曲三、小结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的话,我们正是春天……播种的季节,也是学习的好时光。
春雨蒙蒙的下教案

春雨蒙蒙的下教案教案标题:春雨蒙蒙的下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索,培养学生对春雨的感知能力和观察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春雨对自然和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春雨的形成和作用。
2. 春雨对农作物的影响。
3. 春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春雨的景象。
2. PPT或白板准备教学内容和互动问题。
3. 学生小组合作的任务卡片。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春雨的景象,激发学生对春雨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春雨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开展讨论。
探究: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任务卡片,要求观察春雨对农作物的影响。
2. 学生根据任务卡片上的问题,观察和思考春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并进行记录。
3. 学生小组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思考,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讲解:1. 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和讨论,引导他们理解春雨对农作物的重要性。
2. 教师讲解春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补充水源、滋润土壤等。
拓展:1.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观察春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春雨对植物的重要性。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总结,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对春雨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2. 学生互评,评价自己和其他小组的表现。
拓展活动:1. 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相关研究和报告。
2. 学生可参观农田或植物园,进一步了解春雨对农作物和植物的影响。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案。
2. 教师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和任务难度。
2.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讨论和表达,鼓励积极参与。
春雨蒙蒙的下优秀作文五年级500字

春雨蒙蒙的下优秀作文五年级500字当严冬拖着疲乏无力的身躯,向北退去时,丝丝春雨来到了人间,万物复苏的大地贪婪地享受着春雨的滋润。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春雨蒙蒙的下的作文,方便大家学习,快来看看吧!春雨蒙蒙的下优秀作文五年级1春雨来了,它如同明亮的珍珠以及滑润的碎玉,零零散散,断断续续,无声无息,飘飘扬扬地挥洒着。
它们似乎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滴滴答答的落在雨伞上,像是在伞上手足舞蹈。
看!那蒙蒙的细雨像烟雾、像薄纱一样笼罩大地,使大地呈现出如诗如画的景象。
细雨滋润着柳树,柳树醒来了,柳枝变软了,吐出米粒大的嫩芽;微风吹佛,轻轻摆动,像一群身穿纱裙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好像有谁在指挥似的,鸟儿们也扇着翅膀,在柳枝上放开歌喉,欢快地唱起了春天的赞歌。
迎春花禁不住张开笑脸,欣喜地沐浴在雨抚摸的嫩绿的小草也不甘示弱,抖抖身子钻出地面,给大地披上一身毛茸茸的绿装。
啊!多美呀!这树、这花、这草构成了只有春雨才能描绘的绚丽图画!瞧!小朋友们也被吸引来了,打着火红的、天蓝的、绛色的小雨伞,在春雨中晃动着,那么多,那么美……小朋友们中间有一个戴眼镜的人——那不是我们的老师吗?啊!老师,春雨不正是您的化身吗?您不正是像春雨那样无私地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吗?春雨仍在这么密密匝匝、不紧不慢地下着。
这如针尖,似牛毛般的雨丝从空中飘落下来,仿佛给天地间罩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让一切都显得朦朦胧胧,好像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里。
春雨蒙蒙的下优秀作文五年级2今天,天气阴沉沉的,好像被一口巨大无比的锅盖给盖住了。
果然,下雨了!小雨点一滴一滴地像花瓣一样坠落到了平坦的马路上,马路一下子变成了湿漉漉的地毯。
不一会儿,小雨点就像无数的珍珠穿在一起,从广阔的苍穹噼噼啪啪落下来,地上很快就汇成了小河,哗啦哗啦流着。
啊!真是一首美妙的春天交响乐。
街道上的人们,个个穿着艳丽的雨衣,拿着五光十色的花伞,花伞堆起了一朵五彩缤纷的大花。
一群调皮的孩子们,快乐地踩到了泥滩里,溅起一朵朵水花。
五年级音乐《春雨蒙蒙的下》教案

五年级音乐《春雨蒙蒙的下》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歌曲情感,并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提高学生两声部合唱能力,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教学重点、难点1.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歌曲的处理及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3.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教学方法听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创编……教学准备手风琴、养成教育训练点引导学生在合唱中学会相互兼顾,相互配合。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气息练习(闻花香)2.顿音“la”练习(略)3.连音和换气“hu”练习(春风的声音)033︱—︱6︱33︱1—︱1000‖(加上换气记号)二、新歌学习1.导入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朵朵鲜花竞相开放,这一切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
还记得我们在低年级时学过的一首有关春雨的歌曲吗?”播放《小雨沙沙》学生跟唱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春雨的歌,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聆听一下吧!2(播放《春雨蒙蒙的下》)3小组讨论:这首歌曲与低年级时学的歌曲有什么差别?如果用画画的形式,你认为出现在眼前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说说)4读歌词5录音范唱歌曲6听音跟唱(学生可以小声哼唱,并注意歌曲中有哪些地方比较难唱,小组讨论总结出来。
)7处理“弱起小节”(用打拍子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弱起小节,然后唱一唱带有弱起小节的句子)8练习切分节奏带上节奏朗读歌词,并让学生分析把这样的节奏放在歌曲里有什么样的效果。
9齐唱10重点练习二声部的地方要求:分声部唱,分声部奏巩固练习11、师生讨论——处理歌曲后有感情的演唱12让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增添色彩小组合作:创作节奏一组学生用自制乐器伴奏,一组学生演唱13多种方法巩固歌曲三、小结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的话,我们正是春天……播种的季节,也是学习的好时光。
《春雨蒙蒙的下》说课稿教学教材

《春雨蒙蒙的下》说课稿《春雨蒙蒙的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春天来了,嫩绿的小草发出了新芽,五彩的花儿迎着阳光开放,碧绿的柳条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欢乐的小鸟在云中歌唱,绵绵的春雨似晶莹的银丝轻轻地飘若人间,又像纯洁地甘露滋润着世间万物。
下面我就《春雨蒙蒙的下》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敬请指教。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春雨蒙蒙的下》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十册第六课,本课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
《春雨蒙蒙的下》是一首电影插曲,曲调既抒情又形象,其中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使旋律更加舒情优美,两声部三度音程的运用加强了春雨和声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春雨的美。
歌词十分简洁,却又十分隽美,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着希望。
寓意深刻,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生活的真挚感(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3)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他们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三)教学重点难点:(1)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准和谐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2)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二、说学情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因此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三、说教法本课包含了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思品、自然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
在教法上,我综合运用了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视觉图象法、谈话法、体验法、合作学习法、音乐表演法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年级音乐《春雨蒙蒙的下》教案

6/8
教
学
反
思
在教学时前面的铺设与设计都还能吸引住学生,也能把学生带领到歌曲蒙蒙细雨的春意氛围中,接下来学唱歌曲也比较顺利。
在切分音学习上在导入环节就应该涉及,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切分节奏。再就是还要注重学生的音乐感受,特别是内心听觉,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学会歌唱而服务,让学生能真正积极单语到歌曲中,在多次有效聆听的过程中解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习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次修改:
气息训练闻花香闻花香陶冶心灵,感受春天带给大家的美好感受
一、激趣导入
1、气息练习(闻花香)
缓缓的吸气,把迷人的花香运送到小腹,胸腔扩张到最大限度,保持住,然后把气息缓缓地呼出。
缓吸缓呼
2、歌唱的连音和换气“hu”练习(春风的声音)
0 3 5 3 ︱ 5 — ︱ 5 6 5 ︱ 3 5 3 ︱ 1 — ︱1 0 0 0‖(加上换气记号)
4、师:请同学们用自己或者同桌能听见的声音轻声跟唱。
5、微风过后,春雨刷刷的下了起来,落到不同的地方,忽高忽低,忽远忽近落到地上会发出很多声音,我们一起来演唱。
6、师:雨后的春天是那么的富有生气,一场春雨过后,我们身边的事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7、同学们唱的很完整了,但是怎样演唱才能更形象地赞美春雨呢?去表达对春天充满希望之情呢?
3、模仿春雨
(1)欣赏春雨后
师提问:春雨的身影真美,春雨会发出哪些美妙的声音,请大家来形容一下。
春雨蒙蒙的下啊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像人家屋 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悄无声息、无影无踪,润 物无声
思考歌曲的情绪是 怎样的?
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 乐段?标出歌曲换气的 地方?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 生。 随 , 春天正是农作物发育生长的时节, 人们是多么盼望雨水从天而降啊,
而雨神也好象懂得人们的 心思一样,不早不晚,就在这个时节洋洋洒洒下起来了,这是 不是好雨? 春雨知道时节, 在这春天正需要它的时候下起来了。 一定 可以看到花儿都开了。那一朵朵花沾着雨水,显得沉甸甸、红 艳艳的。那一棵棵树沾着雨水,显得绿油油的。 春雨随风悄悄地飘洒下来,无声无息地滋润万物。 春雨使花草树木庄稼得以发芽、 生长, 春雨为大地创造了 生机,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农民会在雨后播种, 麦苗喝饱了雨水又长高了一截, 人们 开始踏青赏花了
音乐《春雨蒙蒙的下》教学反思

音乐《春雨蒙蒙的下》教学反思音乐《春雨蒙蒙的下》教学反思《春雨蒙蒙地下》是影片《绿色钱包》中的一首插曲。
曲调细腻流畅,描绘了绵绵的春雨,使冬眠的万物复苏,也隐喻着春雨滋润着少年儿童的心田。
课后反思范文一《春雨蒙蒙的下》是一堂歌唱课,春天的雨,细细密密,歌曲中用“刷刷刷刷”来形容雨的声音。
上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看了一段春雨的视频,通过视频来吸引住学生,同时把学生带领到歌曲蒙蒙细雨的氛围中。
然后设计了一个节奏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切分节奏。
接着我又趁热打铁,让孩子们用一个成语来描绘春天的景色,并引导他们用切分节奏来说这个成语,孩子们都讲的非常的好而且很有感情。
从而引出切分节奏的特点,这样孩子们能更好、更直观的体验。
都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设计了完整聆听歌曲两次,通过两次不同形式的聆听,对这首歌曲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一次是认真的用心去感受,并引导孩子展开联想,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你都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一次是试听结合,通过画面,真实的感受一次春雨,并设问:春雨都落到哪里?在学唱二声部合唱的.部分,我设计了春雨落分别在花瓣上、树叶上的声音,并在熟悉声部旋律后,把他们分成花瓣组(低声部)和树叶组(高声部),进行二声部合唱训练。
接下来我设计的是跟孩子们一起合作,老师来领唱,孩子们合唱“刷刷刷”,原先的预想,孩子们在有了前面铺垫的二声部训练后,会和老师的领唱碰出火花,但孩子们的表现并不好,声音不统一、声部不明显、节奏跟不上,这是什么原因的?接下来的学唱第一句旋律,学习切分节奏,学唱歌曲后半部分,我就又回到了老路,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虽然最后能够把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下来,但却没有了歌唱的激情。
课后经过反思,总结如下:1、范奏技能还要提高。
在教唱的过程中,教师的伴奏要随着学生的演唱走。
不能教师伴奏一弹错,就让学生停下来,再从弹错的地方开始唱,破坏了歌曲的完整性。
2、歌曲教学中,有些地方的节奏没有卡准,自己知道出了错误,没有及时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切分音。
二、表演《春雨蒙蒙地下》
三、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1、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春雨蒙蒙地下》。
2、在学唱的过程中掌握切分音的唱法。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切分音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歌学习
导入:春天里的“明媚“是天气的现象,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
设问:
(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
(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
(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
2.欣赏歌曲范唱。
设问: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
(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
4.师生接唱。
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教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
划拍,弄清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
(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6、歌曲,表演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
(2)讨论。
设问: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景抒情)
(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
(5)音乐知识: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改写成节奏,并唱一唱:
三、练习与作业;
1、分组比赛编创歌曲
2、搜索其他关于雨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