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软体动物水螅的实验解说词-何武
观察节肢动物的实验解说词-何武

6
观察如何获取食物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节肢动物的图片,
让学生观察比较观察到的动物形态结构
特征,完成下面的表格。
显示其它节肢动物的图片
7
观察呼吸
对照上表中动物的形态结构,看看那些比
较相似?试着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
显示其它节肢动物的图片
8
观察运动
对照上表中动物的形态结构,你能归纳出表格中的所有动物的共同特征吗?
观察与思考:观察节肢动物的实验
环节
序号
画面及动作说明
解说稿
效果说明
引入
1
提出问题
1.蝗虫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
2.昆虫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文字显示问题1、2、3
器材介绍
2
实验材料用具介绍
活蝗虫、蝗虫模型、解剖盘、镊子、解剖
针、放大镜、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或
挂图和投影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观察缢蛏的形态特征
方法步骤
3
观察外形
在玻璃瓶里的活蝗虫或蝗虫标本放在学生实验台上的解剖盘里,观察外部形态。触摸蝗虫身体,是柔软的还是坚硬的?
显示蝗虫图片
4
打开贝壳
看一看蝗虫,想一想蝗虫的身体有什么结构特点?
显示蝗虫图片
5
观察内部
看一看蝗虫的身体的头部有哪些结构?胸部有几对翅?几对足,各有什么特点?腹部什么特点,有什么结构?
显示其它节肢动物的图片
9
注意事项
1.活蝗虫做完实验后要放回自然环境中
2.注意区别昆虫特征和节肢动物的特征。
实验总结
10
总结实验
通过我们的这个实验我们总结出:蝗虫身体表面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三只单眼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昆虫的特征是: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节肢动物的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动物学实验二水螅

通过水螅(Hydra)、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和 其它腔肠动物形态结构的观察,了解本门 动物的主要特征。
本门的主要特征 1.辐射对称、两侧辐射对称 2.两胚层、原始消化腔
3.组织分化(包括上皮、结缔、肌肉、神 经组织),上皮细胞的特点 4.肌肉的结构 5.原始的神经系统 6. 有水螅型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 7 . 具多态现象
整体形态 基盘、触手、精巢、卵巢、 垂唇、芽体、口、刺细胞
触手
水螅整体装片图垂唇精巢 Nhomakorabea芽体
动物学实验 实验三 腔肠动物——水螅的形态和内部结构讲义

实验三腔肠动物——水螅的形态和内部结构腔肠动物,又称刺胞动物,是第一类真正的后生动物。
它是处在细胞水平上的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在进化中占重要的地位,为最原始的真后生动物。
所有其他后生动物都是经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
【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水螅的形态结构,掌握腔肠动物门的基本特征。
2.认识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实验器材】水螅的整体装片、水螅纵切片及横切片、水螅过精巢及卵巢横切片、水螅的神经网装片。
【实验用具】显微镜、擦镜纸【实验操作与观察】(一)水螅的整体装片——观察水螅的外形取水螅的整体装片于低倍镜下进行观察。
水螅呈筒形,下端为基盘,有许多粘细胞,能分泌粘液附于它物,另一端为圆锥形突起的垂唇,垂唇的中央为口,呈星形,在垂唇的周围有细长的触手(图3 – 1)。
对某些水螅装片,还可见在水螅身体上部有由体壁外胚层长出的指状突起——精巢和身体的下部的球状突起——卵巢(图3 - 2)。
图3 - 1 水螅(示芽体)图3 - 2 水螅(示精巢和卵巢)(二) 水螅的横切片低倍镜下观察水螅的横切片(图3 - 3),辨认出组成水螅体壁的外胚层、中胶层、内胚层以及消化循环腔。
图3 – 3 水螅体壁横切面(三) 水螅的纵切片低倍镜下观察水螅的纵切片,区别出水螅的口端和基盘、触手和消化循环腔。
结合横切片的观察,辨认出组成体壁的外胚层、中胶层和内胚层。
然后仔细观察纵切的触手,注意其结构与体壁是否相同?触手是否有腔?它与消化循环腔的关系怎样?将体壁较清晰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镜再仔细观察下列各部分(图4 – 5和4 - 6)。
1. 外胚层位于体壁的最外层,由各种细胞组成。
(1)外皮肌细胞:这种细胞是表皮细胞,为外胚层的主要组成细胞,呈短柱形。
(2)间细胞:圆形,大小近似皮肌细胞的核,它们常成堆或零散的分布在外皮肌细胞的基部。
(3)感觉细胞:体较狭长,分散于皮肌细胞之间。
(4)神经细胞:位于外胚层的基部,这种细胞都有2 - 3个或更多的细长的突起,彼此相互联络成网状,但没有经过特殊染色的玻片标本,则不易见。
实验二 腔肠动物门

实验二腔肠动物门水螅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水螅及其他腔肠动物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认识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实验内容
水螅玻片标本的观察
几种常见腔肠动物标本或装片的观察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水螅横切片、水螅纵切片、水螅过精巢和卵巢的切片
显微镜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水螅玻片标本的观察
1.水螅整体装片的观察
观察水螅带芽的整体装片和具有精卵草的整体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芽体、精巢和卵巢在体壁上的生长位置。
2.水螅纵切片和横切片的观察
用低倍镜观察纵切片,要求认出外胚层、中胶层和内胚层,中央的空腔即为消化循环腔。
然后观察纵切的触手。
●触手间是否有腔?与消化循环腔的关系怎样?观察芽体的胚层与母体的关系。
()在低倍镜下观察横切片,想一下纵切片,辨认出组成体壁的内、外胚层、中胶层和消化循环腔。
●内外胚层细胞有何不同?()
将体壁的一部分移至视野中心,转至高倍镜观察。
在外胚层中可看到大而结构清楚的外皮肌细胞。
在皮肌细胞间,可看到较小的(与皮肌细胞的核大小略等)数个在一起的细胞,称间细胞。
那种中央具有一染色较深的圆形或椭圆形囊的细胞叫刺细胞,其囊叫刺丝囊。
内胚层的内皮肌细胞占大多数,细胞大,核清楚,并含有许多染色较深的圆形食物泡;有时可看到较小的细胞,游离缘含有细小的深色颗粒,此为腺细胞。
3.水螅过精巢和卵巢横切片的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成熟水螅精巢的横切片,切面上精巢近似圆锥形,卵巢为卵圆形。
五、作业
绘图:水螅体壁横切放大图,标明各部分名称。
“观察与思考”软体动物的实验报告单-何武

“观察与思考”实验报告单
名称观察与思考“观察缢蛏”年级八上学科生物学编号03 类型观察与思考编写何武提交时间
实验内容
材料用具
常见的软体动物,如一只双壳类动物如(活的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
解剖器械、解剖盘、清水
观察与分析
观看下面的缢蛏的内部结构图
方法步骤
1. 将缢蛏小心地从水盆中捞出来,放在解剖盘中,观察外部形态。
2. 用解剖刀锋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入,扭转解剖刀,打开贝壳。
3. 打开贝壳后,揭开部分外套膜,对照上图,观察内部结构。
4.观察内部结构,发现在缢蛏的后端由左、右外套膜形成的两个孔:腹方
为入水孔,背方为出水孔。
想一想缢蛏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5. 去掉缢蛏左侧的外套膜,就会露出左侧的鳃,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想一想缢蛏是怎么样呼吸的?。
水螅实验报告

水螅实验报告引言:水螅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它们属于无脊椎动物门鳃曳纲目鳃裸刺科水螅属,生活在清澈的淡水中。
水螅体形小巧,有着优美的漩涡状运动方式,因此被广泛用于实验室的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对水螅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水螅光照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螅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的反应,了解其对光线的感知能力。
实验方法:我们将水螅放置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中,容器内分别设置了不同亮度的光源,包括明亮的白光和昏暗的红光。
然后我们通过记录水螅的运动情况和观察其身体的变化来判断其对不同光照的反应。
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水螅在明亮的白光下频繁游动,显得活跃而敏捷。
而在昏暗的红光下,水螅的运动明显减缓,体态也较为僵硬。
实验分析:这表明水螅对明亮的白光有着强烈的兴奋反应,而对昏暗的红光则反应较为平缓。
这可能是因为水螅的眼睛对不同光照环境有不同的适应能力,白光激活了水螅的神经系统,使其感到亢奋,而红光则使其感到安静。
实验二:水螅温度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水螅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分析其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生理反应。
实验方法:我们在不同的容器中放置了不同温度的水,包括冷水、常温水和温水。
然后,将水螅分别置于这些不同温度的水中,并记录其反应和变化。
在冷水中,水螅的运动明显减缓,身体逐渐变得僵硬。
而在温水中,水螅的运动最为活跃,身体也呈现出最为柔软的状态。
在常温水中,水螅的运动较为平稳。
实验分析:水螅的体温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它们具有一定的温度感知能力。
在较低温度下,水螅的代谢速率减缓,导致运动减慢和体态僵硬。
而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水螅的生理功能得到最佳发挥,活动能力最强。
实验三:水螅养分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水螅的食物偏好和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
实验方法:我们分别提供了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不同营养成分的水溶液,并观察水螅的食物选择情况。
我们发现,水螅对含有蛋白质的水溶液最感兴趣。
当我们提供的水溶液中含有蛋白质时,水螅会积极靠近并进食。
观察青蛙的实验解说词-何武

方法步骤
3
感觉体表
将玻璃缸小心地放在实验台上,把青蛙放进到加盖的玻璃缸里,手有粘滑感。
显示青蛙
4
观察外形
观察青蛙的皮肤看它有没有附属物。观察它背部的体色、斑纹及两侧的皱褶。观察它腹部的皮肤颜色等特点。
显示青蛙
5
观察动作
观察青蛙蹲和跳跃的动作。向玻璃缸里注水,观察青蛙游泳情景。
显示青蛙
6
观察青蛙身体结构各个部分
观察青蛙身体的各部分试稍转动它的头部,看有没有颈。从前往后依次观察口、口裂、鼻孔、眼睛和鼓膜。掰开青蛙的口,用硬塑丝或细铜丝插入鼻孔,看看它的鼻腔跟口腔是否相通。试压迫蛙的眼球,能否下陷
显示青蛙身体的各个部分
7
辨别雌雄
寻找蛙口角旁有没有鸣囊来辨别它是雌的还是雄的。如果在生殖期间,则可观察到雄蛙的第一指基部内侧有婚瘤
显示辨别的特征
8
观察青蛙的前后肢
观察青蛙的前后肢特点,如长短,趾数,有无蹼。
显示前后肢
实验总结
9
总结实验
通过我们的这个实验我们总结出:青蛙的体表颜色和环境的一致,当用手触摸青蛙的时候感觉是有粘滑感,青蛙的前肢短可支撑身体,后肢长、发达,趾间有蹼这与青蛙的既能跳跃也能划水运动有关。
观察与思考:观察青蛙的实验
环节
序号
画面及动作说明
解说稿
效果说明
引入
1
提出问题
1、青蛙身体表面与其生活的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
2、触摸青蛙又怎么样的感觉?
3、青蛙的前后肢有什题1、2、3
器材介绍
2
材料用具介绍
活青蛙或是活牛蛙、也可以是青蛙和牛蛙的图片、筷子或细棒,加盖玻璃缸
试验十三水螅的形态与生命特征

实验十三水螅的形态与生命特征腔肠动物是辐射对称或两侧辐射对称的两胚层动物,开始出现了组织分化和简单的器官,能适应固着或漂浮生活,被看做是多细胞动物中最为原始的一类。
水螅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展示了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它既有细胞水平的功能活动,又有最原始的组织器官分化。
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理解进化过程中,生物如何由简单原始的形式逐渐趋于复杂,并形成现代高等动物的较为完善的结构体制。
一、目的与内容目的:通过对水螅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认识腔肠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内容:1.水螅的活体观察与实验2.水螅网状神经的显示3.水螅玻片标本的观察二、材料和用品材料:活水螅、活跳蚤、水螅带芽整体装片、水螅横切面和纵切面玻片标本、水螅过精巢和卵巢横切面玻片标本。
用品:体视显微镜、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针、镊子、吸管、培养缸、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滤纸片稻草、1%醋酸、0.03%谷光甘肽、琼脂、蛋白胨、蛋黄、蛋白、硫酸镁或乌来糖、0.01%亚甲基蓝三、操作与观察(一)活体观察与实验1. 外部形态及对刺激的反应:用吸管将水螅从附着物上边吸边刮下来,放入盛有少量生活水的培养皿中,置于体视显微镜下,待其身体伸展后观察。
水螅体呈圆柱状,附着在培养皿一端的称基盘,另一端有略呈锥状的突起即垂唇,口位于其中央,周围有触手环绕。
将水搅动或用解剖针刺激水螅的触手和身体,#水螅如何反应,为什么?刺激强度不同时反应是否不同?把水螅的触手切下一段,再用解剖针刺激,#水螅手脱离身体后受刺激产生的反应与未脱离身体时的反应相同吗?为什么?2. 刺细胞及刺丝囊:吸取水螅到载玻片上,置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其体表有许多瘤状的小突起,特别是在触手上更多。
小突起称为刺胞架(由表层的皮肌细胞和几个刺细胞融合而成,当遇到食物或刺激时,其内的刺丝囊会发射出刺丝)。
用刀切下一段触手,盖上盖玻片,均匀用力把触手压扁,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见刺丝囊由刺细胞压出,有的刺丝囊中的刺丝已射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采集水螅
春末夏初或中秋季节,可在无污染、水草丛生的池塘、河流、
湖泊、水库,先捞取适量的水草放入白色洗脸盆内,再加足量
的水,然后把脸盆端到明亮处静置片刻,用肉眼并配以放大镜,
仔细从水草上寻找水螅。如果发现有身体一端附着在水草上,
一端伸出长长的触手,灰褐色或灰白色的物体,那就是水螅。
显示过程
4
显示图片
6
观察水螅
观察水螅的体型,触手的数目和排列状况以及口,基盘的位置
显示图片
7
观察水螅
的精巢和
卵巢
夏季或初秋温度适宜时,在饵料丰富的培养缸中,可以找到
带有芽体的水螅。观察芽体的形态和着生的位置。在秋末冬初温度下降时,在饵料较少的情况下,寻找体壁带有突起的水螅。这突起就是水螅的精巢和卵巢。注意观察精巢和卵巢的外形不同的着生位置
观察与思考:观察水螅的实验
环节
序号
画面及动作说明
解说稿
效果说明
引入
1
提出问题
水螅的形态结构有什么样的特点?
文字显示问题
器材介绍
2
实验材料用具介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培养的草履虫,草履虫整体装片,草履虫生殖装片,水螅整体
装片,水螅横切片,水螅纵切片,水螅过精巢、卵巢切片。显
微镜,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
观察水螅的形态特征
培养水螅
水螅对水质十分敏感和要求严格,因此水质一定要洁净,必
须勤换培养用水,这是养好水螅的关键。如果水体大可放少
量水草,如不放水草就要经常换水,每次换水以换原培养水
的1/3为宜;每日要有3h光照,以利于水草的光合作用,
使水体能有较高的溶氧量,光线以散射光为宜,避免水温高。
显示过程
5
吸取水螅
用吸管吸出玻璃缸中培养的水螅,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或试管里。待水螅触手完全伸展后,用放大镜观察
观察水螅芽体的纵切片
用低倍镜观察带有芽体的水螅纵切装片,注意芽体消化腔
跟母体消化腔的联系
显示图片
实验总结
11
总结实验
通过我们的这个实验我们总结出:水螅的体型呈辐射对称,适于水中漂浮或固着。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而且这两层细胞都已发生了分化。在内、外胚层之间还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
显示过程
8
观察触手
用解剖针轻轻触动水螅的一条触手,再稍用力触动它的触手,观察水螅的两种不同的反应。
显示动作
9
观察水螅的纵切装片
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水螅的纵切装片,先观察水螅的外胚
层、中胶层、内胚层和消化腔的形态结构。注意内、外胚层细
胞形态和结构的不同。然后观察触手,注意它跟消化腔的关系。
显示图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