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技术规格书
粉煤灰的分级及其品质标准

粉煤灰的分级及其品质标准
粉煤灰的分级及其品质标准
我国于1979年制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粉煤灰》的质量标准。1990年又颁布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GBJ146—90),规定了粉煤灰的分级技术标准
序言
质量指标
粉煤灰级别
Ⅰ
Ⅱ
Ⅲ
1
细度(45μm方孔筛的筛余量%)
≤12
≤20
≤45
2
烧失量%
≤5
≤8
≤15
3
需水量比%
≤95
≤105≤1154SO3含量%≤3
≤3
≤3
不同等级粉煤灰的适用范围
粉煤灰等级
适用范围
Ⅰ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及跨度小于6m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Ⅱ级
普通钢筋混凝土和无筋混凝土结构
Ⅲ级
普通钢筋混凝土,建筑砂浆及C15以下的无筋混凝土
粉煤灰GBT15962017标准更新ppt课件

标准技术要求变更
2、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增加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总质量分数(F类粉 煤灰大于等于70.0%,C类粉煤灰大于等于50.0%)、密度(小于等 于2.6g/cm³ )指标。
7
标准技术要求变更
3、明确放射性等级
由旧标准“合格” 变更为 “符合GB 6566中建筑主体材料规定指标 要求”。
2
定义、术语变更
(2)增加比对水泥的种类
旧标准: 对比样品:符合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新标准: 对比水泥:符合GSB14-1510规定,或符合GB 175规定且满足本 标准中相关要求的42.5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3)明确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中的标准砂类别: 规定级配的标准砂。
18
判定规则变更
旧标准
19
判定规则变更
新标准
20
检验报告、包装变更
1、增加了检验报告的规定 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出厂编号、出厂检验项目、分类、等级。 当用户需要时,生产者应在粉煤灰发出日起7d内寄发除强度 活性指数以外的各项检验结果,32d内补报强度活性指数检 验结果。 2、包装 由“每袋净含量不得少于标志质量的98%” 变更为“每袋净含 量不得少于标志质量的99%”
21
检验报告、包装变更
3、增加了对标志的规定 散装粉煤灰应提供卡片,包括产品名称、分类、等级、净含 量、批号、执行标准号、生产厂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袋 装粉煤灰的包装上应标明与散装粉煤灰卡片相同的内容。
22
谢 谢!
23
检验规则变更
3、型式检验 (1)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 旧标准(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 离氧化钙、安定性、放射性) 新标准(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 离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总质量分数、 密度、安定性、放射性、半水亚硫酸钙)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分级及技术要求1.1.1用于水工混凝土的粉煤灰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项目技术要求Ⅰ级Ⅱ级Ⅲ级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F类粉煤灰≤≤≤C类粉煤灰需水量比%F类粉煤灰≤95≤105≤115C类粉煤灰烧失量%F类粉煤灰≤≤≤C类粉煤灰含水量%F类粉煤灰≤C类粉煤灰三氧化硫%F类粉煤灰≤C类粉煤灰游离氧化钙%F类粉煤灰≤C类粉煤灰≤安定性C类粉煤灰合格1.1.2粉煤灰的放射性应合格。
1.1.3当粉煤灰用于活性骨料混凝土时,需限制粉煤灰的碱含量,其允许值应经实验论证确定。
粉煤灰的碱含量以钠当量(Na2O+)计。
1.1.4宜控制粉煤灰的均匀性,粉煤灰的均匀性可用需水量比或细度为考核依据。
标识1.2.1粉煤灰生产厂应按批检验,并向用户提交每批粉煤灰的检验结果及出厂产品合格证。
出厂粉煤灰应标明产品名称、类别、等级、生产方式、批号、执行标准号、生产厂名称和地址、出厂日期。
袋装粉煤灰还应标明净质量。
检验与验收1.2.1对进场的粉煤灰应按批次取样检验。
粉煤灰的取样以连续供应是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200t为一批,不足200t者按一批计。
取样要具有代表性,从不同的部位取样,粉煤灰的品质检验按现行国家和有关行业标准进行。
1.2.3对进场的粉煤灰抽取的检验样品,应留样封存,并保留3个月。
当有争议时,对留洋进行复检或仲裁检验。
1.2.4每批F类粉煤灰应检验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和游离氧化钙可按5-7个批次检验一次。
每批C类粉煤灰应位验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游离氧化钙和安定性,三氧化硫可按5-7个批次检脸一次。
保管1.4.1粉煤灰的储存应设置专用料仓或料库,分类分级存放.井应采取防尘、防溯措施。
粉煤灰的运输、储存、使用应遥免对环境的污染。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要求掺粉煤灰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强度保证率和标准差等指标,应与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相同,按有关规定取值。
粉煤灰、矿粉技术规格书

粉煤灰、矿粉最新技术规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粉煤灰技术规格书一、招标物资名称及技术要求:1.粉煤灰除执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24-2010)规范外,还应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技术要求。
2.招标物资技术性能指标:1. 生产和检验招标物资所执行的技术标准号。
2. 投标物资的质量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及其引用标准的检测对比证明3. 生产招标物资3年以上经验的证明文件;近3年在国家重点大中型建设项目的供货合同和用户评价。
4. 生产招标物资的主要设备状况详细描述表(包括设备名称和品种型号、投产时间、年产能力、工艺水平、技术性能、制造工厂家等)。
5. 合同交货计划:交货期见《物资描述简表》,详细交货计划、品种、规格由买方另行通知。
6. 质量保证金期限:自物资交货验收合格之日起6个月。
7. 投标人应提供招标物资详细的运输和供应方案,保证工程所需物资按时、按量、保质供应的具体措施。
如投标人提供的物资或发运不能满足买方需要,招标人有权采取紧急措施,削减合同数量另行采购以确保工程进度,也可采取中止合同措施,由此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投标人承担。
矿粉技术规格书一、招标物资名称及技术要求:1.矿粉除执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08)外,还应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技术要求。
2.招标物资技术要求:二、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文件:1. 生产和检验招标物资所执行的技术标准号。
2. 投标物资的质量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及其引用标准的检测对比证明3. 生产招标物资3年以上经验的证明文件;近3年在国家重点大中型建设项目的供货合同和用户评价。
4. 生产招标物资的主要设备状况详细描述表(包括设备名称和品种型号、投产时间、年产能力、工艺水平、技术性能、制造工厂家等)。
盾构常用材料技术规格书

盾构常用材料技术规格书一、砂石料技术规格书:砂料(中细)为河砂,细度模数为 3.0-2.3,平均粒径为0.5-0.25mm的砂。
应满足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该河砂需符合II区中沙,含泥量、泥块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离子含量、坚固性需符合各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用砂指标要求,且碱活性无潜在危害。
二、粉煤灰技术规格书:必须符合地铁现行国家、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检测执行标准:GB1596-2005。
粉煤灰需满足以下性能指标,详细技术指标如下:三、盾构油脂技术规格书:3.1主驱动密封油脂需满足以下性能指标,3.1.1、较强的防水冲失性:3.1.2、有防水作用,同时也能防止杂质进入部件:3.1.3、良好的可泵送性:3.1.4、可生物降解,无毒无害。
详细技术指标如下:(1)密度@20℃为:1290Kg/m³;(2)挥发性@110℃,3h为:2.7%;(3)合成海水洗出量@38℃,2.8bar,5min为:1.9%;(4)斑痕宽度为: 10mm;(5)流动速率(泵送性)@100bar, 25℃为:47g/min;(6)蠕动测试保持时间(爬行时间)为:@20℃≥48h;(7)工作锥入度@25℃为:235 0.1mm;以上技术要求有冲突时,以最高技术要求为准。
油脂桶外观完整,桶壁无明显凹陷等。
3.2 润滑油脂润滑脂技术规格应符合盾构机技术文件,详细技术指标如下:(1)工作锥入度@25℃为:265~295 0.1mm;(2)稠度等级:2级;(3)滴点:≥200℃;(4)运动粘度@40℃ 220mm2/s,@100℃ 19mm2/s;(5)密度@20℃为:1000~1050Kg/m³;(6)浅黄色至褐色光滑油膏。
以上技术要求如果低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准。
油脂桶外观完整,桶壁无明显凹陷等。
3.3盾尾油脂需满足以下性能指标3.3.1、能耐受高水压、防止回填浆液的浸入、不溶于水:3.3.2、对管片背面的凹凸面的延展性良好,在管片上的附着少:3.3.3、在压力泵上的泵送性良好:3.3.4、对尾刷具有防腐效果、对管片上的密封物质不产生负影响,详细技术指标如下:(1)工作锥入度@25℃为:255~265 0.1mm;(2)密度@20℃为:1250~1350Kg/m³;(3)蠕动测试保持时间(爬行时间)为:@25℃≥30min;(4)流动速率(泵送性)@100bar, 25℃为:45~50g/min;(5)合成海水洗出量@38℃,2.8bar,5min为:≤7%;(6)挥发性@110℃,3h为:3%;形状为纤维状以上技术要求如果低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准。
粉煤灰地基二级技术交底

二级技术交底记录施工单位: 编号: 单位工程交底时间施工部位施工内容承受交底部门:工程数量进度要求依据工程实际状况填写。
技术规定承受班组:施工预备及施工方一、施工预备(1)材料预备1)粉煤灰:用一般电厂Ⅲ级以上粉煤灰,含SiO2、Al 2O3、Fe2O3 总量尽量选用高的,颗粒粒径宜0.001mm~2.0 mm,烧失量宜低于12%,含SO3 宜小于0.4%,以免对地下金属管道等产生肯定的腐蚀性。
粉煤灰中严禁混入植物、生活垃圾及其他有机杂质。
粉煤灰进场,其含水量应掌握在±2%范围内。
(2)主要工机具预备1〕机具设备:装载机、压路机、翻斗汽车、机动翻斗车、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
2)主要工具:手推车、石夯、木夯、铁锹、铁耙、胶管。
(3)施工条件预备1〕粉煤灰击实试验完成。
2)基槽必需经过相关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检验合格并验收。
3)基槽内松土已去除,积水抽除,淤泥晾干,局部松软土层,或孔洞挖除并分层用粉煤灰夯填。
4)非下雨天气,粉煤灰含水量适宜。
5)当有地下水时应实行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水位低于垫层以下500mm左右。
6)作好测量放线工作,在基坑〔槽〕边坡上钉好标高、轴线桩。
二、施工方法(1)工艺流程室内承受击法土方开挖去除松土验槽原土碾压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铺设粉煤灰检验粉煤灰地基的承载力见证取样检测人力或机械夯打、碾压(2)铺设前,应去除地基土垃圾,排解外表积水,平坦场地,并用8t压路机预压两遍,使密实。
(3)垫层分层铺设与碾压,铺设厚度:用机械夯为200~300mm,夯完后厚度为150~200mm;用压路机为300~400mm,压实后为250mm左右。
对小面积基坑、槽垫层,可用人工分层摊铺,用平板振动器或蛙式打夯机进展振〔夯〕实,每次振〔夯〕板应重叠1/2 ~1/3 板,往复压实,由两侧或四侧向中间进展,夯实不少于3遍。
大面积垫层应承受推土机摊铺,先用推土机预压二遍,然后用8t压路机碾压,施工时压轮重叠1/2 ~1/3轮宽,往复碾压,一般碾压4~6遍。
粉煤灰检测技术指导书

6.2.3 将粉煤灰试样放入烘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
称重,准确至 0.01g;
6.2.4 含水量按下式计算,计算至 0.1%:
W=[(w1-w0)/w1]×100 式中:W—含水量,单位为百分数(%);
w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w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6.3 需水量比
的体积应保持在 200ml)。用慢速滤纸过滤,直至检验无氯离子为
止;
6.6.5 将沉淀及滤纸一并移入已灼烧衡量的瓷坩埚中,灰化后在 800℃的
马弗炉内灼烧 3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6.6.6 反复灼烧,直至衡量。
6.6.7 三氧化硫的质量百分数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01%:
6.7.1 试样准备
分析过程中只应用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所用试剂应为分析
纯或优级纯试剂。用于标定与配置标准溶液的试剂,除另有说明外,
均为基准试剂。除另有说明外,%表示质量分数。使用的市售浓液体
试剂具有下列密度ρ (20℃,单位 g/cm³或%)
盐酸(HCL)
1.18~1.19 cm³或 36%~38%;
X=((m0-mn) /m7)×100 式中:m0——试料的质量,g;
mn——灼烧后试料的质量,g; X——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比,%。 6.4.5 平行试验两次,允许重复性误差为 0.15% 6.5 安定性 6.5.1 制备试样:对比样品和被检验粉煤灰按 7:3 质量比混合而成。 6.5.2 设备检查: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 75 克至 85 克的玻璃板两块。凡与胶凝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 夹内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沸煮箱内的水位,能保证在整个 煮沸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要中途加水,同时又能保证 30±5 分钟内升至沸腾。 6.5.3 雷氏夹的成型:将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立 即将已经达到标准稠度的胶凝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 手轻扶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 10 ㎜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 盖上另一块稍擦油的玻璃板。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 24± 2 小时。 6.5.4 沸煮:将雷氏夹从上下两块玻璃板中取下,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 端的距离(A),精确到 0.5 ㎜。将试件放入沸煮箱中的试件架上, 指针朝上,然后在 30±5 分钟内加热至沸腾,幷恒沸 180±5 分钟。 6.5.5 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 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 距离(C),准确至 0.5 ㎜,用测量的(C)与(A)相减,当(C-A) 的平均值不大于 5.0 ㎜时,即认定该水泥的安定性合格;当(C-A)
粉煤灰检测技术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LYSZSY-ZD· C 04-1-2015 第五版 第 0 次修改
作 业 指 导 书
主题 1、 检测项目 1.1 细度 1.2 含水量 1.3 需水量比 1.4 烧失量 1.5 安定性 1.6 三氧化硫 1.7 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含量 2、 适用范围 粉煤灰作业指导书
洛阳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LYSZSY-ZD· C 04-Hale Waihona Puke -2015 第五版 第 0 次修改
作 业 指 导 书
主题 粉煤灰作业指导书
第 2 页 共 14 页
4.12 瓷蒸发皿:容量 50 ml—100 ml; 4.13 试剂。 5、 环境条件 需水量比试验室温度:20℃±2℃ 6、检测方法 6.1 细度 6.1.1 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 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 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6.1.2 称取试样约 10g,准确至 0.01g,记录试样质量 m2,倒入 0.045mm 或 0.075mm 方孔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6.1.3 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 3 min,开始筛析; 6.1.4 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 4000Pa~6000Pa。若负压 小于 4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灰尘后再进行筛析; 6.1.5 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 附; 6.1.6 3min 结束后,筛析自动停止,如果筛余物中出现颗粒成球、粘筛 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器 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 1min~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 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 准确至 0.01g,记录筛余物质量 m1. 6.1.7 称取试样约 100g,准确至 0.01g,记录试样质量 m3,倒入 0.3mm 方孔筛网上,使粉煤灰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和上下方向的不停顿 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粉煤灰通过筛孔,直至 1min 内通过筛孔的 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 0.1%为止。记录筛上粉煤灰的质量 m4 6.1.8 0.045mm 方孔筛筛余按式(A.1)计算,精确至 0.1%: F = m1/ m2 m1——筛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 ; m2——称取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 粉煤灰通过百分含量按式(A.2) 、式(A.3)计算,精确至 0.01%: X1=(m2-m1)/m2 A.2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