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详细)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1)道家学派(“无为而治”思想):老子、庄子(2)法国学派(奖励耕战、实行严刑峻法、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商鞅、吴起、申不害、韩非(3)墨家学派: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4)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2、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①孔子:核心---仁、礼;主张“为政以德”(包含了民本思想);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等(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

②孟子:继承孔子学说,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早期民本主义思想基础);性善论。

③荀子:在天人关系上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君民关系上提出“君舟民水”观点;性恶论。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汉武帝时代中国的“大一统”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2、过程

(1)董仲舒的主张:(吸收了儒、法、道、阴阳等家的思想)

①“春秋大一统”思想;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④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迎合汉武帝加强专制与统一的需要。)

(2)汉武帝全面肯定儒学的措施:

①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②思想: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教育:创建太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创办的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

3、结果: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思想的大一统巩固了政治的大一统;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三、宋明理学

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兴起背景:吸收儒、法、道三家思想的产物

2、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程朱理学:北宋:程颐程颢---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源,先有理后有物;②天理的核心是“仁”,仁是与万物俱生的;③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孔孟

思想:①理气论——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气不可分离,理先于气而存在;

②修养论——强调循序渐进,强调仁,强调无私无畏、社会责任心等;

③社会政治理论——认为三纲五常是

道的价值内涵,儒家干政的关键是“正君心”;

④伦理观—— “存天理,灭人欲”。

成就:《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2)陆王心学:

①南宋陆九渊,心学开创者,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名言“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②明朝,王守仁(王阳明),建立了系统的心理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背景:

(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有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2)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衰落。

2、基本主张:

朝代
思想家
基本主张
共同主张
作用

明朝

后期
李贽
①提出“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对正统思想发出挑战;②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破除对孔子的迷信;③提出“童心说”以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④提倡“真心”的文风⑤主张男女平等,强调个性发展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政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③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挑战孔子及传统儒学的独尊地位,破除对孔子的思想的迷信,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为古代思想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明末

清初
黄宗羲
①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③提出君臣平等思想;④主张限制君权;⑤反对重家抑商,认为工商皆本;⑥主张经世致用
他的思想主张,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
①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独治”提倡“众治”; ②“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提倡“经世致用”,最注重实学。
对近代民权有启蒙影响

王夫之
①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② 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③强调 “土地之化日新”,主张“趋时更新”。
他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3、影响

(1)是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没落和君主专制强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

(2)敢于挑战正统,批判君主专制和封建礼教,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3)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地位。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造纸术:

发明:考古表明

,可能在西汉早期。在西汉,帛、竹、木、纸四种文书用品并存。改进:东汉的蔡伦造成“蔡侯纸”。外传:8世纪传入阿拉伯,12世纪(宋代)时传入欧洲

2、指南针:

发明:大约出现在战国。外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应用: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3、火药:

发明: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发明准备了条件。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外传:8至9世纪传入阿拉伯,13世纪传入欧洲。使用:①唐末宋初战争中已经使用火药箭。②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③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都是世界最先进的。

4、印刷术:

历程:①公元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②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③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字盘。④明代中期,铜活字得到较多的应用。

外传:14世纪前后传入西方

5.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推动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①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造纸术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展,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②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为欧洲社会变革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条件。

③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从而推动了西欧社会的大变革,促进了欧洲的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④印刷术提高了印制效率,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传到欧洲后,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欧洲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

起源:黄帝时期,仓颉造字传说。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

发展:小篆:创始于秦代;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篆、隶、草、楷、行)

2、书法名家

秦:李斯:小篆

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

;代表作《兰亭序》、《丧乱贴》等,号称“书圣”。

唐代: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分别创立了楷书中欧体、颜体、柳体;②怀素、张旭之则擅长狂草。

宋朝: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元朝:赵孟甫(赵体);明清:文征明、董其昌



三、文学成就

1、《诗经》:(1)体裁: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2)内容:《风》---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雅》主要是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颂》是国王与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的功德的歌颂。(3)特点及地位: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它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2、楚辞:①概况:楚辞是公元前4世纪在南方楚国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②《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的幻想。

3、汉赋:西汉: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枚乘、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等赋家的作品;特色: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为主要特征,反映了当时文人气度恢弘广大、时代精神的豪迈以及社会物质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东汉:班固、张衡;东汉后期,短赋兴起(意境更为清新活泼)

4、唐诗:①初唐:王勃、陈子昂;②盛唐:李白(诗仙)——浪漫主义诗人、杜甫(诗圣)——现实主义诗人③中唐:白居易④晚唐:杜牧、李商隐

5、宋词:①婉约派:柳永《雨霖铃》(北宋);李清照(两宋之交);②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

6、元曲:(1)含义及影响:元曲包括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开始走向成熟(2)成就:关汉卿《窦娥冤》

7、明清小说

朝代
类型
作者
作品

明朝
历史演义
罗贯中
《三国演义》

英雄传奇
施耐庵
《水浒传》

历史小说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神魔小说
吴承恩
《西游记》


《封神演义》

白话短篇小说
冯梦龙
“三言”

凌濛初
“二拍”

清朝
讽刺小说
吴敬梓
《儒林外史》

长篇小说
曹雪芹
《红楼梦》

文言短篇小说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四、京剧

1、形成:①无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②清前期,各种地方戏曲的发展;③乾隆为庆祝80大寿,调四大徽班进京,受到欢迎

。道光时湖北汉剧加入徽班演出,在徽汉两剧种交融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了其它剧种的长处,形成京剧。

2、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成熟,出现程长庚等“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3、发展:清朝时,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性的剧种。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喜欢。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思想的萌发----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器物”---抵抗派

1、 林则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魏源在书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所谓“师夷长技”,就是学习西方的长处;所谓“制夷”,就是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但仍未完全放弃天朝上国的认识。



二、维新思想---资产阶级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维新派

1、主张: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代表人物及主张:

①康有为: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将西方政治学说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这是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②梁启超:发表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他还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③严复:1898年,翻译《天演论》出版。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但他坚信,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在当时风行全国,增强了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严复批判君权论,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

3、影响:

①戊戌维新是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他们将救亡与政治变革结合在一起,虽然没有成功,但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戊戌维新也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③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与民族精神。④维新变法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文化,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三、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

1、概况

(1)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

①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

②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③ 前期指导思想: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④ 运动中心: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2)主要内容:

① 前期: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②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影响:① 进步性: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② 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①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了他第一篇关于十月革命的文章。11月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②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李大钊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①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爱国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由资产阶级思想解放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运动)

②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预示着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开始分裂,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李大钊回击胡适,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掀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发展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

1、提出:1905年8月,在同盟会成立中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解释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简称为三民主义。(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2、基本内容:

①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革命暴力

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把反对清王朝统治者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②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③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所主张的社会革命,具体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核定地价,增价归公)。(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它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

(二)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又被中国共产党人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与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

①在民族主义方面,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所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这是新最突出的表现);

②在民权主义方面,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在民生主义方面,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①民族主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提出争取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由和独立;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②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③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主要原则。】

(三)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1、三民主义的作用:①积极性:它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

②局限性:由于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所以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新三民主义的作用: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潮的到来,

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二、毛泽东思想

(一)形成过程

1、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井冈山斗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8---1937.7)

1927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意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成熟: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时期(1937.7---1945.8)

①理论文章:《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

②内容:毛泽东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对中国革命的历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首次创造性地提出革命分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的论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的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①1946.6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②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毛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重要报告,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所有这些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二)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共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是中共的集体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三、邓小平理论

(一)形成过程:

1、形成:1978年12月,邓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实际上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

想。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2、发展: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的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国十四大的召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4、发展动力:改革;5、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6、政治保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7、战略部署:“三步走”战略;8、领导核心坚持中共的领导;9、祖国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0、依靠力量: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种族人民、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与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指引中共继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江泽民在2000年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专题五 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

(一)“两弹一星”

1、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2、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3、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另一说60年代研制成功的导弹);4、1970年用自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二)载人航天技术

1、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表明中国的运载火箭技术达到新的水平。

2、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5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2003年10月,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使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5年10月,“神舟6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聂海胜、费俊龙)

4、2008年9月,“神舟7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三)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中国于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四)袁隆平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又称“南优2号”),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⑴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⑵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⑶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⑷意义: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障。



三、“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2、“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智者运动(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中叶——中国春秋、战国之交,“百家争鸣”局面已开始)

关注的问题:由自然界转为人类社会

1、智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略晚于中国之孔子、略早于孟子,被成为“西方的孔子”)

①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和“智慧的化身”,兴趣集中于道德哲学。

②主要主张:“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注意理解)

③意义: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对理性的崇拜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影响到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

④他与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但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方面,他与智者是一致的。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

期的人文主义

(一)、文艺复兴

1、背景:14、15世纪意大利最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①但丁,代表著作《神曲》

②彼得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作品:《歌集》

③薄伽丘,代表著作《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欧洲文学第一次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描写,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思想)。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旗帜——人文主义:反对以神为中心,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现世的幸福,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二)宗教改革:

1、代表人物:马丁·路德

2、主张:

3、重要影响:①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②建立廉俭教会③建立世俗教会

①性质: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②作用:进一步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的束缚,促使人们思想的解放;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它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三、启蒙运动

1、背景: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旗帜:理性主义

3、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及其代表作

时期
国家
思想家
代表作
基本观点

18




法国
伏尔泰
《哲学通讯》
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专制”(君主立宪制);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天赋人权)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不反对财产的不平等。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倡导天赋人权,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主张人生而自由、天赋人权。

德国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倡导自由平等,认为人生而自由、思想自由(天赋人权);主张主权在民,国家应代表公民的公意;法律应保护个人的权利;反对暴力革命。提出国家学说;提出永久和平


4、探讨启蒙运动的重要影响:

①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美的思想解放。

②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直接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准备。

③为

近现代欧洲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④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武器,为亚洲各国、拉美、北美地区的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提供了思想武器。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一、近代物理学

1、经典力学

(1)伽利略(意大利)——经典力学奠基者

①17世纪初,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确立了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概念;

②意义: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英国)——经典力学奠基者

①经典力学建立标志:1687年,牛顿撰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②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a、运动三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定律(构成近代力学的基础,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b、万有引力定律。

③影响: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从此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经典力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

2、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⑴提出:1900年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提出著名的量子论,他在《关于正常光谱能量颁布定律的理论》中阐述了这一思想,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

⑵意义:①量子论让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及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②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3、相对论提出的意义

1、创立:

①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反映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②1916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联系的重要思想)。

2、意义:

①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它不仅提示了空间、时间的可变性,而且说明时空的变化和时空的结构同物质运动的状态密不可分。

②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第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③相对论同量子论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

1、诞生标志:1895年,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

2、主要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变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给上帝创造万物说致命的一击)



三、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

1、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1769年英国工人瓦特开始改良蒸汽机,1782年改良成联动式蒸汽

机,1785年投入工厂使用,解决了生产部门和交通部门的动力问题,被成为“万能蒸汽机” ,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①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弟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电力的发明:发电机——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电动机——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了是电动机

③电的应用:电灯、电话、电车、电报等;1882年,美国人---爱迪生创建了第一个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

④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3、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的美国。

②互联网的积极影响:促进了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互联网技术有利于人类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交往方式;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课空间;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



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同学主要把握成就)

(一)浪漫主义文学

1、产生背景:

①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进行着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制度,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②工业革命由英国向欧美扩展,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③人们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一种对社会现状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义应运而生。

2、成就:①英国:拜伦的长诗《唐璜》;雪莱的《西风颂》;济慈。

②法国: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现实与浪漫相结合)。

③俄国:普希金。

④德国:霍夫曼、海涅。

(二)现实主义文学

1、产生背景:

①19世纪中叶,大部分欧美国家通过建立并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②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尖锐化;资本主义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并加紧殖民扩张;

③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

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金钱成为衡量标准;

⑤亚非拉国家反帝反殖民斗争高涨。

2、成就:①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文学的诞生,也使他成为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巴尔扎克的《人

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②英国: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是其成名作,也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狄更斯作品还有《雾都孤儿》《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

③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将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其三部长篇巨著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其中,---《安娜?卡列尼娜》是他艺术上最完美的一部长篇小说。他的作品充满战斗力,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20世纪的西方文学

1、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他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2、美国:①德莱塞的《嘉莉妹妹》真实地再现当时的美国社会,而---《美国悲剧》则是其成就最高的作品。 ②海明威描写两次世界大战的作品有《太阳依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其中《老人与海》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四)苏联文学:

1、20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高尔基的作品有:《海燕》、《母亲》(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之作、同时被列宁称赞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20世纪50年代后,苏联出现 “解冻文学”,代表作品是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五)亚非拉文学

1、印度: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长篇小说《戈拉》(泰戈尔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个文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日本:川端康成的《雪国》《伊豆的舞女》《千只鹤》(1968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3、中国:鲁迅(周树人)《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

1、浪漫主义美术:

法国:①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发表了浪漫主义的宣言;

②德拉克洛瓦1830年创作的---《自由引导人民》则将法国的注意绘画艺术推向顶峰,而他也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2、现实主义美术:

①法国:a、库尔贝的《石工》、《奥尔南的葬礼》,是第一个自称为“现实主义者”的画家;b、米勒的《拾穗者》。

②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印象派绘画:(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 ,受当时光学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心是“光”与“色”,企图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与色的行动明快效果。)

①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 ②后期印象主义:法国的塞尚;荷兰凡高的《向日葵》、《星

月夜》,他的作品色彩极其强烈,富有个性,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他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4、现代主义绘画

①立体派绘画的特点:立体派画家一反传统绘画的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②代表作品:西班牙毕加索:《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第一幅绘画---;震撼画坛的名作《格尔尼卡》:本作品采用了立体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与风格,描绘了战争给居民的伤亡和恐惧。三、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

1、浪漫主义音乐:德国和奥地利不仅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摇篮,也使这一音乐盛会的中心。

①德国:a、贝多芬的9部交响曲是其最辉煌和最影响力的作品(如《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毕生努力的作品,也是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是“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b、舒曼的《蝴蝶》《幻想曲》(他将音乐的浪漫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

②奥地利:a、舒伯特(“歌曲之王”)《 春之信念》《野玫瑰》《小夜曲》

b、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2、民族乐派音乐:

①俄国:柴可夫斯基——旋律大师:《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天鹅湖》《睡美人》《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

②捷克: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