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分别是什么

合集下载

著作权

著作权

著作权一、著作权客体1.作品,是指文学、文艺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治理创造成果。

2.作品取得著作权保护的条件:独创性;固定性,即有形形式;人类共同思感的表达3.排除领域(不得出版与传播的作品和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情形)A.违禁作品;B.法律法规及官方文件;C.时事新闻;D.历法数表等二、著作权主体1.著作权主体,也称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著作权的主体可分为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

2.继受主体包括因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或法律规定取得著作权的人,因合同取得著作权的人。

3.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A.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它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B.对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的职务作品,作者只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它权利由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享有,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4.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合作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5.(委托作品)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

合同未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作品的作者享有,但演绎作品的作者在行使著作权时不能侵犯原作作者的著作权;(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电视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人享有;(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全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三、著作权内容1.A.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基于作品创作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B.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2.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自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而获取物质利益的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

3.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区别:A.两者的归属不同:著作人身权只能由作者或者著作权原始主体所有;而著作财产权不仅可以由作者或者著作权原始主体所有,也可以归著作权继受主体所有。

著作权

著作权

第一节著作权概述一、著作权的概念二、著作权的特征1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而专利权的客体是发明创造、商标权的客体是商标。

2 著作权是自动产生无须国家的授权程序。

3 著作权在内容上同时具备财产权和人身权两种权利。

第二节著作权的客体一、作品的概念(独创性——独立完成没有抄袭别人,类似无所谓)(某种有形形式复制——能够固定在载体上)二、作品的构成要件(一)作品的积极要件,即必须具备的要件1 作品必须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

2 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

3 作品必须能够以有形的形式加以复制。

(二)作品的消极要件,即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1 违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的作品。

注意只能是违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才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不包括违反了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委规章在内。

例如专门或者主要是宣传色情和暴力的作品、煽动分裂国家等犯罪行为的作品等等,即为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而不受法律保护的作品。

2 属于下列由著作权法明确排除的作品。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官方正式译文。

这些文件就是要公开给大众,让大众自由利用的,所以不赋予其著作权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译文是指“官方正式译文”,而不是学者自己或者某个机构自己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的翻译,若是这些译文,则仍然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许可不得利用。

(2)时事新闻。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是时事新闻本身,而不能是有关时事新闻的著作,也不能是有关某项时事新闻所进行的评论等。

所谓时事新闻是指纯事实性的陈述,不包含个人创作因素在内的报道。

对此,《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规定:“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时事新闻——仅新闻本身,新闻评论则受保护)(3)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三、作品的具体类型(了解)四、作品的分类(一)原作品与演绎作品(演绎作品——依据原作品进行再创作)1 翻译作品。

知识产权 5月25

知识产权 5月25

知识产权5月25著作权法第一节著作权与著作权法一、著作权概念和特征1、概念: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作品的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对自己创作的劳动成果,享有的权利(广义)2、特征:①内容具有双重性②取得具有自动性③广泛性二、著作权法的概念、立法宗旨。

适用范围1、概念:确认和保护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各项权利,以及因为创作、传播和使用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范围的总称。

2、立法宗旨略3、基本原则:略第二节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内容一、主体:1、作者2、其他公民3、法人和非法人单位4、国家二、客体:(一)作品:为人们所感知的物质形式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著述和创作。

(二)作品的分类:1、原创作品、演绎作品2、职务作品、非职务作品3、独创、合作4、自创、委托5、受法律保护、不受法律保护(三)作品的限制1、不具有客观性的2、不具有独创性的3、不能复制的4、违背一般法律原则5、有悖社会公德6、妨碍社会秩序7、口头语言8、著作权中第四、五、条三、内容:(一)人身权1、发表权2、署名权3、保护作品完整性4、修改权(二)财产权1、复制权2、出版权3、展览权4、发行权5、表演6、放映7、广播8、信息网络传播9、设计10、改编11、翻译12、汇编四、保护期限:1、死亡;作者终生+ 死亡后50年2、发行:首次发行后50年第三节著作权转让、许可一、转移1、继承、承受、归他人所有2、合同转让3、许可合同第四节邻接权一、概念:作品的传播者,就其传播作品过程中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和投资所享有的权利。

二、种类1、表演者权2、录制者权3、广播组织者权4、版式设计权第五节著作权侵权及法律责任一、概念构成要素未经许可,不按法律规定的条件,擅自利用受法律保护的作品,以及表演、录制音像制品。

二、侵权种类1、按主体:公民、法人、非法人、国家2、按客体:著作权、邻接权3、按主观: 主观、过失4、按合同:径行侵权、违约侵权5、按行为:①抄袭②剽窃③非法复制④其他三、纠纷处理、法律责任。

第二章 著作权法

第二章  著作权法
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受限制 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 (1)非职务作品,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第 50年的12月31日 (2)职务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 31日 (3)电影、电视、录像和摄影作品,首次 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第四节邻接权
一、邻接权的概念和范围及一般性规定 二、出版者享有的邻接权 三、表演者享有的邻接权 四、录音录像制作者享有的邻接权 五、广播电台、电视台享有的邻接权
作品的种类
根 据 作 系 先 后 的 关 国 籍 的 上 托 是 础 否 否 是 基 联 造 创 人 委 创 造 为 是 还 否 是 行 成 品 者 关 性 在 据 作 于 他 品 的 职 务 完 成 一 人 形 式 领 域 基 作 者 的 品 的 完 是 现 容 存 根 是 据 根 作 据 作 创 造 品 表 内 人 作 品 的 为 根 多 根 据 作 品 据 作 根 据 根
邻接权的概念和范围
邻接权是指为保护表演者或演奏者、录音录像制作 者或广播组织在其公开使用作者作品、各类艺术表 演或向公众播送时事、信息及在声音或图像有关的 活动方面应得的利益而给予的权利,包括: 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 利;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 利; 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 的权利
著作权的主体
作者 自然人作者,包括公民作者和外国人作者 法人或其他组织
特定情况下著作权主体的确认
权 主 家 作 因 法 律 体 规 定 成 为 著 作 后 著 或 织 止 人 理 组 、 终 的 法 主 体 在 主 体 管 更 体 作 权 主 作 权 体 权 著 主 体 体 体 集 体 织 变 主 著 作 的 权 主 主 主 体 体 权 的 为 著 明 作 权 权 权 主 主 不 著 作 作 作 权 权 权 主 组 作 后 体 国 著 权 作 他 为 著 亡 作 份 品 的 著 著 著 作 作 的 的 的 著 著 死 人 其 作 其 然 者 身 作 品 品 品 的 的 自 体 作 托 作 作 作 品 品 委 职 务 视 影 辑 作 作 编 合 作 绎 演

2013年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章节知识点35

2013年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章节知识点35

第二节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一、主体:依法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著作权人,其著作权权益受著作权法保护。

(一)原始著作权主体:1.直接意义上的作者,2.视为作者的组织,3.作者身份的确定。

(二)继受著作权主体:1.著作权继承者和受遗赠者,2.著作权转让中的受让人,3.国家:国家版权管理局。

1)作者生前将作品原件及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无偿捐赠给国家;2)作者以遗嘱的方式表示愿在其死亡后将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赠送给国家;考试用书3)作者死后既无继承人,又无受遗赠人,其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由国家享有;4)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但法人变更或终止后,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客体:对象即作品。

(一)特征:作品是文献、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1)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仅限于文学、艺术和科学范围内的智力创作成果;2)作品必须以一定形式表现处理,使人们能够感知;3)作品必须有独创性。

(二)保护原则:1.国籍原则:根据著作权主体的国籍来确定对作品是否给予著作权保护。

2.互惠原则:根据国与国之间所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来确定;3.地域原则:根据作品的首先出版地来确定。

(三)给予保护的作品种类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计算机软件,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四)不予保护的作品: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

(五)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几种客体:1.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2.时事新闻: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而通讯、报道、综述等可享受保护。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著作权是什么意思

著作权是什么意思

著作权是什么意思知识产权有著作权、专利权等等,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就是著作权人创作的作品,这里的作品指的是包括文字、图像、影视作品、表演作品在内的客体,那么著作权是什么意思?阅读完以下我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著作权是什么意思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属于无形财产权。

著作权主要包括以下权利: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二、著作权保护的主体有哪些著作权保护的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第一,著作权保护一般主体,也就是直接的作者,即直接创作作品的人,也就是公民或依法成为著作权的主体。

第二,著作权保护由法人主持,代表法人意志进行的创作,并由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即为作者。

第三,著作权也保护代表非法人单位意志进行创作并由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非法人单位即为作者。

第四,著作权还保护外国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进行发表的,依法享有著作权。

第五,著作权还保护特殊的主体,包括国家接受的已故作者遗赠作者的著作权;古籍作品无作者或者作者不明确;国家将某些作品收归国有;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变更或者终止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保护期内,无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在特别情况下,合作作品、编辑作品、职务作品、委托作品、演绎作品、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也需要依法确定著作权人。

法律依据:《著作权法》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第一章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概述

第一章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概述

文法学院
主讲 :魏纪林
二、中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
1910年,清政府颁布《大清著作权律》 1915年,北洋政府《著作权法》 1928年,国民党政府颁布《著作权法》 1986年4月12日,《民法通则》 1990年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2001年10月27日 ,修订
文法学院
主讲 :魏纪林
第五节 著作权法概述
文法学院
主讲 :魏纪林
二、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的关系
(一)著作权一元论 (二)著作权二元论
文法学院
主讲 :魏纪林
第二节 著作人身权利
一、著作人身权利的定义
著作人身权利(rights of the person ),又称精神权利(moral rights), 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以精神利益为内 容的权利。
主讲 :魏纪林
二、表演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
三、表演者权的客体
表演者权客体是表演。表演是演奏 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等直接或借 助技术设备以声音、表情、动作公开再 现作品的行为。因此,表演是一种不构 成作品的非物质财产
文法学院
主讲 :魏纪林
四、表演者权的性质
对于表演者权利的法律性质,存在四种 学说。 第一种学说是与著作权相类似的理论。
文法学院
主讲 :魏纪林
二、著作财产权的特征
著作财产权与民法上的普通财产权
不同之处在于: (一)著作财产权的各项权能互不
包容
(二)除法律规定限制情况外,使
用权中的使用形式不受任何限制
文法学院
主讲 :魏纪林
(三)著作权人可分割自己或授权 他人使用其作品的时空范围
(四)著作财产权受期限的限制
(五)著作财产权不随作品载体物 权转移而转移

知识产权包括哪几项权利

知识产权包括哪几项权利

知识产权包括哪几项权利大多数认为知识产权只包括著作权,甚至许多人将两者混淆。

那么事实上,知识产权包括哪几项权利呢?其实,知识产权包括的权利有很多,这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法》的相关规定中,除了著作权外,还包括商标权、专利权。

本文整理了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请您阅读了解。

下面呱呱知道网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下,各位看完下文就明白了。

(一)专利权1、专利权的定义:专利权是依法授予发明创造者或单位对发明创造成果独占、使用、处分的权利。

2、专利权的主体:有权提出专利申请和专利权,并承担相应的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3、专利权的客体: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4、专利权人的权利:独占实施权、许可实施权、转让权、放弃权、标记权。

5、专利权人的义务:实施专利的义务、缴纳年费的义务。

(二)商标权1、商标权的定义:商标,是为了帮助人们区别不同的商品而专门有人设计、有意识地置于商品表面或其包装物上的一种标记。

商标权是指商标使用人依法对所使用的商标享有的专用权利。

2、商标权的主体:申请并取得商标权的法人或自然人。

3、商标权的客体:经过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受商标法保护的商标,即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4、商标权人的权利:使用权、禁止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

5、商标权人的义务:保证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有缴纳规定的各项费用的义务。

(三)著作权1、著作权的定义:著作权,也称版权,是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按照法律享有的对自己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的专有权。

2、著作权的主体:指著作权所有者,即著作权人。

包括作者、继承著作权的人、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国家。

3、著作权的客体:指受著作权保护的各种作品。

可以享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涉及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它是由作者创作并以某种形式固定下来能够复制的智力成果。

4、著作权的权利:人身权和财产权。

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财产权包括使用权、获得报酬权。

现在还出现了新的知识产权形式:域名是因特网主机的字符地址,由它可以转换成特定主机在因特网中的物理地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分别是什么
著作权这个范围有几个分类,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一些文章等等,都是属于著作权,而且在网络上面流通的很多文章都是已经被授了权的,但是有个别是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指的是什么
享有著作权的主体主要是作者,也可以是除作者之外的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作品。

著作权的内容主要是著作权人的权利义务。

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同时著作权人也应尽一定的义务,即对其权利作了适当的限制。

著作权客体的条件
第一,作品产生于文学、艺术和科学等的领域内。

第二,作品的内容须具有独创性,且须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作品必须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作品须能够被复制。

第五,作品的形式和种类须符合法律规定。

著作权客体作品的分类
1、按照作品的表现形式不同,作品可分为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曲、曲艺、
舞蹈作品、美术、摄影作品、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计算机软件等,这是对作品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我国著作权法采用这种分类方法。

2、按照创作人的不同,作品可分为自然人作品、法人作品、非法人单位作品。

3、按照创作人数的不同,作品可分为独创作品和合作作品。

4、按照创作行为的顺序不同,作品可分为原作作品和再创作品。

5、按照作品创作与职务的不同关系,作品可分为职务作品和非职务作品。

6、按照作品创作的根据不同,作品可分为委托作品和非委托作品。

保护期限
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3.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4.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著作
权保护期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作者身份确定后,适用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

5.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著作权的主体一般的话就是作者,客体的话就比较多了这个主要可以分为文字作品,美术作品,印象作品等等,如果发现自己的著作权被他人侵犯的时候,可以警告一下对方
版权又称著作权,版权包括作品版权和软件版权。

版权是作者的无形资产,也是代表自身价值最好的证据。

每位版权作者都一样自己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而汇桔网就是立志于保护每个人的合法版权的一家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我们努力让每位作者的版权权益都能得到维护,并能从版权中实现作者的价值!以上就是关于版权中与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相关内容的介绍。

选择汇桔网,我们将为您提供诚挚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