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 1 中国翻译理论

合集下载

lecture 1 翻译标准

lecture 1 翻译标准

g. 我认为他不够格。 I don’t think he is qualified. h. 人们来五台山,目的可不都是一样。 People do not come to Wutai Mountain with one and the same purpose.
3) 译文应体现英语遣词造句的特点,同时 又应因文体而有变化。 a. 名词使用频率高,特别是含有动作性质 的抽象名词等,可以既包含丰富的信息又 十分简洁。 b. 被动形式使用率高,表现能力强。 c. 语法要求严,一般来说句子较长。 d. 介词、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和独立结构 非常活跃。
教心理学的老师觉察到这件事, 就假冒一个男生的名义,给她 写了封匿名的求爱信,这封信 的末尾是:一个希望得到您的 青睐的极其善良的男同胞。就 这么一封信,也就一举改造了 一个人。
Having detected what was happening, her psychology teacher got an idea. In the name of a boy, he wrote an anonymous letter of love which ended with “a kind gentleman awaiting your favor.” The letter brought about transformation.
A Course in Chinese – English Translation
李洋
II. 汉英翻译的原则
汉语译成地道英语的难度, 出现各种各样的缺失:“中 国式”英语(解决办法,阅 读大量原作,观察、揣摩、 总结并模仿英语的特点、规 律和表达方法)。
1.遵循三条原则:
1) 译文必须符合英语的语法:三种轴心 结构: a. 主-系-表结构 (S+V+P) 例: a) 人类在地球上已存在多久了? How long has man been on earth? b) 牛奶变酸了。 Milk turns sour.

Lecture 1

Lecture 1

3.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始 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翻译工作从内容到 形式都是起了很大的变化.
内容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陈望道先生 1920年《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版等; 语言形式上: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在 译文中占了统治地位。
鲁迅:他翻译的作品大部分是俄国批判 现实主义的作品和东欧被压迫民族的作 品,对于传播革命思想、交流各国进步 文化、推进我国政治和文化革命都产生 了重大的影响。 《毁灭》、《死魂灵》 “宁信而不顺” 朱生豪、郭沫若、瞿秋白、梁实秋、傅 雷、钱钟书
内容: ①回回历 ②天文学和数学(几何要法、勾股义、测 量法义、几何原术) ③物理学和机械工程学(泰西水法、奇器 图说) ④采矿冶金、军事技术(火攻契要、神武 图说、神器图说、神器谱)
⑤生理学和医学(泰西人身说概、 人身图说、药露说) ⑥生物学(鹰论) ⑦语言学和文学(伊索寓意) ⑧哲学、神学及其他(逻辑学、论灵魂、 伦理学、圣经)等。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 Eugene Nida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About Translation;
-- Peter Newmark
• 参考书目
英汉对比研究的理论问题 – 刘宓庆 英汉比较与翻译* --陈定安 语言学与翻译 -- 王宗炎 语言与文化* -- 邓炎昌、刘润清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胡壮麟
回佛经657部,译出75部1335卷。他不但把佛经由梵文翻译 成汉文,而且把部分老子著作翻译成梵文。他是第一个把汉语 著作翻译成外语介绍给国外的中国人。
不空和尚
2.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翻 译远远超出了宗教范围,而进入了哲学、自 然科学、文学等广泛的领域。

翻译理论与技巧第一讲总论(课堂PPT)

翻译理论与技巧第一讲总论(课堂PPT)
“化”、“讹”具有一脉相承,彼此呼应的意义。翻 译的作用“诱”,难以避免的毛病“讹”和翻译的最 高境界“化”联系一起。翻译的过程就是引“诱”、 避“讹”、求“化”的过程。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 文学转变为另一个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 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持原作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Thomas Huxley, Prolegomena to Evolution and Ethics.
可以有把握地想象,二千年前,在凯撒到达不列颠南部 之前,从我正在写作的屋子的窗口,可以看到整个原野 是处在一种所谓“自然状态”之中。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 诸景,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凯 撒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 施……
深奥才能达意,是复古的思想。核心是译作的文学价 值和艺术价值比较高。
13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was in what is called “the state of Nature”.
洋学说和文学的做法,对他们惯用的“转述译法”提 出挑战,采用新的译法——忠实于原文的白话文的直 译法。
20
“易解”和“丰姿”的双标准: “力求易解”和“保存原作丰姿”:既要通顺、又要
忠实,是对“信达雅”的传承和发展。
“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为辅” “以信为主,以顺为辅”

lecture_1__翻译概论

lecture_1__翻译概论


3) In terms of the media by which translation is done: oral, written and machine 从翻译的手段来分类,翻译可分为口译(oral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笔译(written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和机器翻译 (machine translation); 4) In terms of the subject matter: 从翻译的题材来分类,翻译可分为专业文献翻译(translation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文学翻译(literary translation)和一般性翻译(practical writing translation); 5)In terms of the manner: 从翻译的处理方式来分类,翻译可分为全译(full translation)、 摘译(partial translation)和编译(translation plus editing)。

E-C and C-E Translation Basics

英汉-汉英翻译基础


Lecture 1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I. What is Translation?

1. A story of translation in Bible Long long ago, all the people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 When they transferred to the east, they found a plain and then lived there. They decided to build a tall tower, so that it can stretch to the heaven and they can live in the heaven. When Jesus saw this, he was afraid that if all the people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they can do everything they want. So Jusus went down from the heaven and confused their languages so they couldn’t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they didn’t finish the Bable Tower. Since then, people lived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spoke different languages. Hence comes the translation.

Lecture 1 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工硕)

Lecture 1 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工硕)

1.1 分析语vs.综合-分析语
汉语 英语
Analytic 分析语
通过虚 词、词 序等手 段来表 达语法 关系
通过词
Synthetic- 本身的
analytic 形态变
综合-分析贝拉· 比顿曾在其著作的一个早期版本 里说过:“受用一顿美餐,能使 整个上午工作精力充沛。”这番 高见,现在很少有人领教了。
Potential Unit 12 The City
参考答案及译文下载:
/d115238389.htm
考试: 1. 课程考试 每学期一次
题型: 词汇30% 完型15% 阅读20% 英汉互译 (10+10)% 写作15%
所学内容占85%
2. 学位考试 每年5月和10月举行一次
她们妯娌吵嘴, 不巧被我撞见了。
I chanced to be present when the sistersin-law were having a quarrel.
1.3具体vs.抽象
以实的形
Concrete 式表达虚
汉 具体
的概念,

以具体的
形象表达
抽象的内

Abstract 英 抽象 语
“就来!”她转 身脚不沾地地越 过草坪, 跑上 小道,踏上台阶, 穿过阳台,走进 门厅。
“Coming!” Away she skimmed over the lawn, up the path, up the steps, across the veranda, and into the porch.
1.2 意合vs.形合
词语或语
Parataxis 句间的连
汉 意合
接主要凭

借语义或

lecture 1翻译概述

lecture 1翻译概述

Christiane Nord
• ―Translation is the production of a functional target text maintaining a relationship with a given source text that is specified according to the intended or demanded function of the target text.‖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 It is sometimes said that there is no
task more complex than translation --- a claim that can be readily believed when all the variables involved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ranslators not only need to know their source language well; they must also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field of knowledge covered by the source text, and of any
Peter Newmark
•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 (Translating) is rendering the meaning of a text into another language in the way the author intended the text.

Lecture 1翻译概述

Lecture 1翻译概述

What is a good translation?
I am sure that it would change the situation if you are kind enough to lend support to me.
我相信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心支持我的话,它将会 改变形势。 【译文】 我相信如果你非常好心能撑我一把的 话,情况就不一样了。
情书 绝交信 坚硬的岩石 艰难岁月 冷酷的笑 辛苦的工作 / 努力工作 严寒的冬天 对某人严厉 认真思考 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
Forms
oral translation written translation computer-aided / machine translation
2. Basic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 English
2.The president stood there, hat in hand, begging . congress(国会 for their votes. 国会) 国会
a.总统站在那里手里拿着礼帽,乞求国会投他的票。 a.总统站在那里手里拿着礼帽,乞求国会投他的票。 总统站在那里手里拿着礼帽 总统立在那里, 毕恭毕敬地请求国会议员投赞成票。 b. 总统立在那里 , 毕恭毕敬地请求国会议员投赞成票 。
3.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Yan Fu’s three-character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
“信” 信 Being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忠实于原文) “达” Being explicit and smooth(明白晓畅) “雅” Being elegant in diction (words)(措辞的优雅)

Lecture 1 英汉翻译概论

Lecture 1 英汉翻译概论
第二,在“享有6:1的优势”这一表达法中,“6:1”是指数 量上的优势,因此在“6:1”之前加上“在数量上”就比较符 合逻辑,文字上也更加通畅。这在翻译中叫做“增词翻译 法”(amplification),增词翻译法只增加词语,但不增加意 义。
第三,步兵由于负载很重,就“完全不能遵守时间表”这 样表述有一定的问题。负载很重所导致的结果应该是“不 能够按照时间表的要求行动”才更合乎逻辑,或者简而言 之,“根本无法行动”。
接下来就是润饰阶段,在这一阶段,译者要 根据原文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及其逻辑关系, 参照译文的惯用表达方式及逻辑思维模式对 译文一进行调整。这一阶段对于能否给出高 质量译文非常关键。具体说来,本阶段可以 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负载很重的”这一短语实际上是步兵完全不能够 遵守时间表的原因所在,因此将该短语置于“完全不能遵 守时间表”之前比较恰当,同时,在“负载很重”之前增 加“由于”一词表示原因,就比较顺畅的了。
按照这四个原则对“句坯”进行搭配调整之 后就可以使所得的句子成为定型的句子。
F. 最后一个步骤是润饰词语。润饰词语需遵循以下 原则:【1】统观全局,包括词、词组、句、语段 以及语篇,拙词、拗句是在对译文的全局性的审读 中才能发现。通读全句、全段乃至全篇,拙词拗句 往往能在衬托、比映中相形见绌,引起语感障碍而 得以改正。【2】遵循准确、地道、隽美、专业的 标准对词语进行润饰。“精确”功在达意,“地道” 功在行文,能够消除翻译腔,使行文符合目的语习 惯,更易于接受,“隽秀”功在风韵,“专业”能 使专业人士乐于接受你的译文。未经润饰的词语章 句有一些通病,如词不切意,文不顺理;用词粗糙 芜杂,造句生硬梗塞。这时就需要我们给以润饰, 将“句坯”“抛光”,在琢磨推敲中使译文达到准 确、地道、隽美、专业的要求。在英译汉中尤其要 特别注意汉语虚词的用法,去掉误用、拙用或赘用 的虚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17
1935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经郭沫若 之手翻译到中国;1947年,马克思的另一部理论著作《艺术的真 实》也由郭沫若翻译出版。除此以外,《查拉图斯屈拉钞》前半 部、《新时代》、《爱尔兰约翰沁孤戏曲集》、《屠场》、《美 术考古发现史》、《煤油》、《生命之科学》、《日本短篇小说 集》等一大批国外优秀作品都经郭沫若之手介绍到中国,为当时 中国文坛吹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在翻译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同时,郭沫若还将“苏活古代文献生命, 倡导古书今译”当作自己翻译的另一个方向。他将古籍整理与学 术研究紧密结合一起,念念不忘让古代文献通过自己的手再现风 采。《<屈原赋>今译》、《再生缘》前十七卷校订、《崖州志》 校勘等,从不同领域、不同侧面展示出郭沫若在古籍整理方面的 特色和成就。其中,以《管子集校》最有代表性。在版本搜集、 对勘下大功夫中,发现不同的版本系统,同时尽可能无遗漏地网 罗了以往校释《管子》的诸家著述。全书写有2000余条“沫若 案”,总字数不下20万字。以校为主,校注一体;校释与辨伪、 断代结合;运用甲骨文、金文、隶、草等新旧文字,并注入现代 经济学等学科思想,将《管子》一书的整理推向新的高度。
真谛
印度人,在南北朝时代,应梁武帝之聘, 来中国译了49 部经,其中最值称道的是 《摄大乘论》, 对我国佛教思想影响很 大。
玄奘
曾于唐太宗贞观2年(公元628年)去印度 求经,17年后带回57部佛经。并将75部 译为汉文。更重要的是他首次进行汉译 外的尝试,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为梵文。 成为汉以外的鼻祖。在理论上,他提倡 “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 对后世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深远。 玄奘、鸠摩罗什和真谛一直被视为我国 佛教学三大翻译家。
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10
笔记有《畏庐漫录》、《畏庐笔记》、《畏庐琐
记》、《技击余闻》等,传奇有《蜀鹃啼》、 《合浦珠》、《天妃庙》等。还有古文研究著作 《韩柳文研究法》、《春觉斋论文》以及《左孟 庄骚精华录》、《左传撷华》等。
由于他不懂外语,他与人合作以口述笔记的形式 翻译了160部文学作品其中《巴黎茶花女遗事》, 《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和《王 子复仇记》(Hamlet)。他的译作文笔流畅,但删 减遗漏之处甚多。 要注重翻译的目的和功能。
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9
林纾
林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早年曾极读欧阳修文及 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 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 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与朋友王寿昌、魏易、王庆骥、王 庆通等人合作,翻译外国小说,曾笔述英、法、美、比、俄、挪 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 品。一生著译甚丰,翻译小说达二百余种,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 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林纾译书的速度是他引以自豪的。 口述者未毕其词,而纾已书在纸,能一时许译就千言,不窜一字。 他是古文家,喜欢用古文义法来讲他译的小说。凭着自己的文学 素养,用来补有些原作的不足,使他的译作竟胜过有些原作。林 纾除翻译小说外,文有《畏庐文集》、《续集》、《三集》,诗 有《畏庐诗存》、《闽中新乐府》,自著小说有《京华碧血录》、 《巾帼阳秋》、《冤海灵光》、《金陵秋》等,
第三阶段的翻译名家
这一时期的题材开始涉及马列主义经典 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共产党宣 言》的译文也发表在这一时期。译语形 式上用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增强了译 文的可读性(readability),拓宽了译文的 接受范围。
鲁迅(1881-1936)和周作人(1885-1967) 兄弟二人1909年合译《域外小说集》,实际上是1907 年合作翻译《红星佚史》,到1924年因家事纠纷而割 断手足亲情。鲁迅主导,主要负责选材、校订、出版 发行,而周作人大多执笔翻译。翻译思想:直译、求 信和达旨。鲁迅于1903年开始翻译,约百种。而周作 人从1904年开始翻译,涉及英、法、日、希腊、德、 犹太、瑞士、丹麦、俄、美、西班牙、波兰、拉托维 亚、匈牙利等十多个国家的280种(希腊三十四,日本 一百七十六,其他各国七十)。
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21


杨绛的妹妹,(1922—1968),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 会学校)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当了一年助教,然后回震旦教课。 后来又被分配在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教书。受到傅雷鼓励开始翻 译。她翻译的第一部小说是玛丽亚•埃杰窝斯的《剥削世家》。傅 雷认为她该翻译大作家的名著,于是她又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订下 合同,翻译萨克雷(W. M. Thackeray)的Vanity Fair(《名利 场》)。杨必翻译的《名利场》如期交卷,出版社评给她最高的 稿酬。她向来体弱失眠,工作紧张了失眠更厉害,等她赶完《名 利场》,身体就垮了。有一晚,她一觉睡去,没有再醒过来。杨 必翻译的以上两本书的原著均为钱锺书(杨绛的丈夫)所推荐。
第二阶段的翻译名家
徐光启 中国明末数学和科学家、农学家、政治 家、军事家,通天文、历算,习火器。 入天主教,与意大利人利玛窦研讨学问, 并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


(1854-1921) 字几道,晚号愈野老人,别 号尊疑,又署天演哲学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 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1877年作为首 批海军留学生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在英 国期间除学习海军专业外,还精心研读西方哲 学、社会政治学著作,并到英国法庭考察审判 过程,作中西异同比较。 甲午战败后严复感于时事弥艰,开始致力译著,并在天津《直报》 上连续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 等政论,斥责历代帝王是“大盗窃国者”,力主变法图强,以西 方科学取代八股文章。后翻译的第一部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 《天演论》。至1909年,先后又译出亚当斯密的《 原富》、斯 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西方名著,达160 多万字。他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 一人。通过翻译《天演论》,将科学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 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了世界观的意义。
中国著名翻译家与翻译 思想和理论
13英语本英语笔译1 吴叔尉
中国翻译史
第一阶段:佛经翻译阶段。 第二阶段: 明代万历年间至清代“新学”时 期。 第三阶段:“五四”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 立 第四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文化大革 命结束。 第五阶段: 1976年至今
中国翻译史第一阶段的翻译名家
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13
鲁迅曾译过俄国和苏联的优秀作品《毁 灭》、《死魂灵》。提倡翻译要“兼顾两 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 丰姿”。这与今天翻译界普遍认可的“忠 实、通顺”(faithfulness, smoothness)实 质上是一致的。鲁迅倾向于直译,特别是 针对当时“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 的胡译、乱译,以及“与其信而不顺,不 如顺而不信”的主张,他提出了“宁信而 不顺” 的原则。
安世高(公元148年) 安息人(波斯人)共译经30余部。译风古 直生硬,诘屈费解,属 直译。
支娄迦谶
月氏国人,来中国译了十多部经。他和弟 子支亮及支亮的弟子支谦号称三支。在当 时佛教翻译界享有盛誉。
鸠摩罗什
天竺(印度人)批判地考证了以往的翻译, 一改过去的古直风格, 提倡意译并署名 经典。期间意译的经典有《金刚经》、 《法华经》、《维摩经》、《中观经》、 《十二门论》和《百论》等300余卷。奠 定了我国文学翻译的基础。
胡适(1891-1962)
又名胡适之,189l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1910年后,留学美国康 耐尔大学,先修农学,后弃农学文,从美国教育家杜威学习。 1915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1917年学成归国,应蔡元培之 邀,入北京大学任教授。胡适认为翻译难于创作。他认为译者首 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且精通两种语言。要吃透原文,还必须做 大量的研究工作。译书第一要对原作者负责任,求不失原意;第 二要对读者负责任,求他们能懂;第三要对自己负责任,求不致 自欺欺人。胡适的翻译标准是“信”与“达”的统一。他认为明 白晓畅是翻译的基本原则。胡适认为直译与意译只是不同的手段, 并不互相排斥。只要符合“信’’与“达”的标准,可根据需要 而并用之。他说,“我译小说只希望能达意。直译能达,便用直 译,直译不易懂,使婉转曲折以求达意。”用文言和白话文翻译 (文学革命),1906年开始翻译,近40种。其中《最后一课》作 为中学教材。
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18
钱锺书
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 典文学研究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 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37年毕业于英 国牛津大学英文系,获副博士学位,后赴法 国巴黎大学研究院研究法国文学。
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古典文学组研究员,中共中央宣 传部《毛泽东选集》英文编译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毛选英文编译定稿小组成员。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文学的研究。 主张用比较文学、心理学、单位观念史学、风格学、哲理意义学 等多学科的方法,从多种角度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著有散文集 《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 城》,选本《宋诗选注》。文论集《七缀集》、《谈
“不漏不溢,必清必明” 《苦力的翻译》批评当时“顺译” “难道翻译不能够又顺又不错吗?” 翻译外国革命文学作品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必 须“非常忠实”,甚至“应当估量每一个字 眼”。 翻译应当帮助创造出“新的中国现代言语”。 (批评中国语言“手势语”“姿势语”的原始) 批评严复、赵景深、鲁迅的翻译理论,而主张 以“中国人口头上可以讲得出来”作为标准。
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16
郭沫若(1892-1978)
四川人,精通德语、日语、英语。认为文学翻译工作者的先决条件 是:(一)译者的语言知识要丰富;(二)对于原书要有理解;(三)对 于作者要有研究;(四)对于本国文字要有自由操纵的能力。翻译是 一种创作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这 不是一件平庸的工作,有时候翻译比创作还要困难。创作要有生活 体验,翻译却要体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翻译工作者要精通本国的 语文,而且要有很好的外文基础,所以它并不比创作容易。1921年, 郭沫若翻译出版卡尔。马克思著名的理论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 与钱君胥合译出版了德国小说《菌梦湖》;1922年,他成功将德国 著名学者歌德的长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译为中文;1924年, 他翻译了日本论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1926年,英国著名诗 人雪莱的诗集《雪莱诗选》由他翻译介绍到中国;1928年,他翻译 了歌德的另一部巨著《浮士德》第一部;同年,创造社出版了他的 《沫若译诗集》,美国小说《石炭王》也在这一年由他翻译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