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百格刀使用规范
(完整版)喷漆检验规范

I.功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所有喷漆物应该通过各项测试,包含膜厚测试、硬度测试、耐磨测试、百格测试、抗化性测试及色差量测。
注意物品表面需洁净,不得有脏污、灰尘、油污及指痕等情况。
A.膜厚测试: P aint Thickness Test量测喷漆膜厚(包含面漆及底漆),必须符合厚度规范。
一般而言,Akzu Nobel 与EGYPTIAN 底漆约在15±5μm,面漆约在25±5μm,总和最少需要30~100μm,而Cashew 底漆与面漆皆为10-15μm;膜厚测试最终以成品图面尺寸+0.2/-0mm为量测依据。
*采用破坏式或非破坏式的量测仪器皆可,如用非破坏式仪器需利用平整性良好的金属片来作为试片,并注意仪器归零的校正。
B.硬度测试: P encil Hardness Test1.使用滑车式的测试仪器,铅笔采用Mitsubishi “UNI”型号。
2.测试仪器需荷重750g,铅笔角度为45度。
3.测试长度需超过25 mm,硬度需高于2H,5条需无刮痕,需用成品测试。
测试长度需超过25 mm,硬度需高于3H,5条允许1条刮痕,需用成品测试。
4.C.耐磨测试:一.RCA Abrasion Test1.测试仪器为Norman Abrasion Wear,型号7-IBB-647,纸带规格为11/16inch 宽。
2.测试环境在室温条件㆘,湿度需维持在30-60%。
纸带储存湿度需维持在30-60%,最佳环境为40%。
3.仪器㆖荷重175g,耐磨需达到38mm长30次/分钟100次,不能见底材为合格标准。
4.利用六十倍放大镜观察,表面不得露出底材始符合规格。
二.橡皮擦Test1.测试型号EF74。
2.测试环境在室温条件㆘,湿度需维持在30-60%。
纸带储存湿度需维持在30-60%,最佳环境为40%。
3.仪器㆖荷重500g,耐磨需达到15mm长1000次,不能见底材为合格标准。
涂装件外观检验通用规范

编号: 页码:2/7
1. 目的: 明确和规范公司涂装产品的表面检验标准,以确保生产和检验有章可循,确保产
品受入检验及出荷品质符合行业及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涂装品的受入检验,完成品检验,以及外协供应商。
3.职责 3.1 品质部:依本标准进行检验与测试; 3.2 物流部(仓库)依本标准进行仓存。
以上 ,允许 3 以上 ,允许 5
处以内
处以内
宽 0.20mm 以 宽 0.30mm 以
内,长度
内,长度
10mm 以内,间 20mm 以内,间距
距100mm 以上, 150 mm以上,可
可以接收3处
以接收5 处
深度≥0.20mm 深度≥0.50mm
不接受
不接受
C 级面 可接受,但不能对 产品造 成功能性影响。 具体可参照样板。
变化,或仅有少量涂层迁移到软布(或脱脂棉)上为合格(用 95%无水酒精,则来 回擦拭涂膜50 次) 7.3.5 盐雾试验: 具体操作依据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具体标准按客户产品图纸要求或国家相关标准或
行业相关标准执行,一般来说按5%盐水35℃500H 不发霉氧化管控(未特别指示情 况下)。
7.3.6 耐湿性 没有特别指示的情况下:50℃湿度98%以上的恒温恒湿,240 小时无异常。 7.3.7 耐沸腾水性 没有特别指示的情况下:浸入自来水 98~100℃ 3 小时无异常。 7.3.8 耐湿水性 没有特别指示的情况下:浸入自来水 40~50℃240 小时无异常。 7.3.9 耐盐水性 没有特别指示的情况下:100%NaC1 液体中浸泡(20℃)240 小时无异常 7.3.10 耐碱性 没有特别指示的情况下:5%NaOH 液体中浸泡(20℃)48 小时无异常 7.3.11 耐酸性没有特别指示的情况下:5%醋酸液体中浸泡(20℃)24 小时无异常 7.3.12 耐油性 没有特别指示的情况下:60℃ Spindle油中浸泡60分钟无异常 附加说明:以上性能测试项目只列入描述,具体项目要求依据喷涂行业标准进行。
14种手动工具安全使用规范、要领及注意事项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4种手动工具安全使用规范、要领及注意事项目录一、手动工具安全使用常识 (3)1、手动工具携带安全要领 (3)2、手动工具柄部的安全注意事项 (3)二、手动工具安全规范 (5)1、金属切割工具 (5)(1)錾子 (5)(2)挫刀 (6)(3)手锯 (8)(4)丝锥和扳牙 (9)(5)剪切刀 (11)(6)刮刀 (12)2、木工工具 (13)(1)斧和锛 (13)(2)锯 (14)(3)凿子 (16)(4)羊角锤 (17)3、装配工具 (18)(1)扳手 (18)(2)螺丝刀 (20)(3)手钳 (21)(4)锤子 (22)一、手动工具安全使用常识1、手动工具携带安全要领(1)手工具携带时应放在专用的套带里或工具袋、工具桶中,不要放在衣裤的口袋里,更不要插在腰带上。
(2)对暂时不用的工具,存放位置要得当,安放应平稳,便其不易脱落伤人,不要放在脚手架上,架空的管道及机械的动部件上。
(3)作业人员之间应手递手地传递工具,不要抛掷;传递带锋利刃口的工具时,要把柄部向着接受工具的人。
(4)对于撬棍之类须用肩扛的工具,在携带时要注意前后左右,使之不与其他物体和人员相碰,放下时要稳。
(5)携带有软线的轻便动力工具时,要注意保护好软线,使其远离尖锐物、热源、油或溶剂,以免破坏软线。
2、手动工具柄部的安全注意事项(1)受锤子击打的工具柄部,长期受击打易出现局部碎裂,为此应在如錾子、冲头、岩石钻等柄部端头安装金属箍(青铜环)。
(2)对于需装木柄的手工工具,其木柄应采用有韧性的硬木(如柞木、榆木、胡桃木、槐木、枫木等)制作。
木柄应表面光滑,不应有节疤、裂口和其他缺陷。
(3)木柄与锤头、斧头的连接必须牢靠、坚固,以防使用时木柄折断或锤头飞出,在使用中如发现手柄有松动现象,必须立即楔紧;切不可只靠楔子紧固,木柄与装备孔配合好更重要。
(4)为防止木柄在手中打转、打滑,木柄宜做成椭圆形。
二、手动工具安全规范1、金属切割工具(1)錾子①錾子是錾削用的工具,通常是用碳素钢制作的,不可用高速钢作錾子。
百格试验标准

含义及测试方法含义:一般而言是测试对象在经过涂装之后测试其附着度的工具,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分为1~5级,级数越高,要求越严格,当客户规范当中要求是第5级时,表示完全不能有脱落。
参考标准:《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痕实验》测试方法:用百格刀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个(10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3M600号胶纸或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试验。
百格测试实验条件及标准规定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胶带,其面漆或电度层被胶带黏起的数量依照百格的百分比:ISO等级:0 =ASTM等级:5B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
ISO等级:1 =ASTM等级:4B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5% 。
ISO等级:2 =ASTM等级:3B切口的边缘和/或相交处有被剥落,其面积大于5%~15% 。
ISO等级:3 =ASTM等级:2B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整大片剥落,或部分格子被整片剥落。
剥落的面积超过15%~35% 。
ISO等级:4 =ASTM等级:1B切口边缘大片剥落/或者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剥落,其面积大于划格区的35%~65% 。
ISO等级:5 =ASTM等级: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依照客户要求B数测试是否通过百格实验,一般手机业界客户要求在4B以上。
正式的话是使用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各划1刀及型成100各细小方格.如无百格刀利用美工刀也可以. 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胶带,测试脱落数量。
用划格器在涂层上切出十字格子图形,切口直至基材;用毛刷对角线方向各刷五次,用胶带贴在切口上再拉开;观察格子区域的情况,可用放大镜观察。
涂层百格测试操作规范

财富值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名称 主题 1.目的 规范塑胶件喷油、电镀涂层百格测试操作,以达到本公司的品质要求特擬定此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塑胶件喷油、电镀涂层百格测试 3.喷油、电镀涂层的可靠性测试 百格测试 4. 百格测试数量、測試条件、测试工具、测试方法 4.1 样板数量: 3PCS/批. 4.2 测试条件:常温下 4.3 测试工具: 百格刀片--刀刃在15-30度之间,可以同时切削一个或者几个切口,切割刀具的刀刃和边缘情况必须良好 3M胶带、刻度尺、毛刷、橡皮擦、照明放大镜 4.4. 测试方法: 4.4.1.选择一个没有瑕疵和表面小缺陷的区域,置于稳定处,在照明放大镜下,用百格刀片在涂层表面划出约 1MM*1MM小方格(露出底材),用刻度尺测量格子尺寸。 4.4.2.划完方格后應用柔軟的毛刷或棉紙輕輕刷掉方格表面的雜質,检查切口边,与原先切割线成90度相交, 以形成网格图形。像以前一样用刷子轻刷表面,检查切口处从底材反射的光,如果没有到达涂层, 在不同的方向切割另一个栅格。 4.4.3.用3M胶带的中心放在网格上方,用手指把胶带在网格区上方的部位压平,为了保证胶带与涂层接触 良好,用橡皮用力摩擦胶带。透过胶带看到涂层颜色显示,可以判断出是否全面接触。在贴上胶带 90+/-30秒时间内,拿住胶带悬空的一段,并在尽可能接近180度角度,快速(不是颠簸)撕离胶带。 4.4.4. 附着力等级如下: 5B 切口的边缘很光滑,没有方格分离; 4B 在方格交叉处有很小的涂层分离,少于5%的区域被影响; 3B 沿着方格边缘部分和方格交叉处有一小部分的薄片分离。有5%-15%区域的方格被影响; 2B 沿着方格边缘和一部分的方格区域有一小部分薄片分离,有15%-35%区域的方格被影响; 1B 涂层沿着方格的边缘部分有很大的带状分离,整个方格被分离了。有35%-65%的区域的方格被影响; 0B 分离比等1更严重 4.4.5. 判定标准:符合附着力等级4B,在方格交叉处有很小的涂层分离,少于5%的区域被影响则OK。 测试操作规范 涂层百格测试操作规范 文件编号 产品版次 页 码 文件版次
油漆附着力标准

油漆附着力标准
油漆附着力标准通常分为10个级别,从1级到10级,1级最好,10级最差。
附着力级别越高,说明油漆对基材的附着力越好。
具体标准如下:
GB/T 1720-1979(198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用专用附着力测定仪在漆膜样板上划圆滚线,按圆滚线划痕范围内漆膜完整程度评定附着力,分为1~7级,1级最好(漆膜完整无损)。
GB/T 5210-1985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用胶粘剂将表面涂漆的专用试样在定中心装置上对接干燥后,以规定的速度(10mm/min),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测定涂层间或涂层与底材间附着破坏时所需的力,以kg/c㎡表示。
测定附着力时在拉力试验机上拉开,以产生附着破坏、内聚破坏、胶结破坏为有效。
试验结果用附着力和破坏形式组合表示。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选择10m/m区域,百格刀划1mm2方格100个,使用3M600(20mm)附着牢固并90度迅速拉起。
判定标准:不允许10%脱落,允许5%脱落。
耐磨测试规范:1mm厚,1cm长棉布,加1000g力,行程30cm,摩擦500次。
判定标准:不允许退色,脱落,水泡。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如果需要详细了解油漆附着力标准,建议查阅相
关文件或咨询专业人士。
五金喷涂喷粉件检验规范

a.检测设备:百格刀, 3M610#胶带
b.检测方法:
(1)用百格刀在被检测的涂层表面划出1*1mm的方格100PCS,划出的刀痕须正好能穿透涂层而触及底材,用软毛刷轻轻的刷掉刀痕上的切屑。
(2)用3M610#胶带(胶带宽18或24mm,粘贴力每10mm大于2.94N)粘贴在所划的方格上,粘贴的长度约50mm,用手指将胶带抚紧(须保证胶带和涂层间无气泡)。
7、定义:
7.1表面等级划分:
A面(一级区域):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如面板,装饰框、保险柜的正面和门板的外表面。
B面(二级区域):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面板,装饰框、保险柜的两侧面、背面和门板的内侧面以及打开门板后可看到的部分内部表面。
C面(三级区域):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如机柜的底面,及机芯等部件拉开后方可看到的内部表面。
10.1.1.8颗粒—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如焊渣等)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手摸有凸感的小块状物。
10.1.1.11锈斑—材料在空气发生氧化的化学反映,表面生成红色或绿色的另一种物质。
版权所有,
五金喷涂(喷粉)件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次: A/2
第3页,共8页
10.1.1.12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8、注意事项:
8.1当本检验规范与客户“要求或标准”有冲突时,以客户之“要求或标准”为主,并进行更改.
8.2当本检验规范与功能、工艺变更或客户标准变更相抵触时,以变更为标准;
8.3对模棱两可的缺失,虽经检验员初次判定为允收,但第二次检验发现仍属缺失时,仍可判定为不
合格.
8.4如各项品质标准所列为缺点时,制程组装后品质特性无影响,该缺点项目列为允收.
表面处理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5工艺代号0000作者第 1 页共19 页表面处理检验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镀、氧化、化学处理、喷塑、喷漆、喷砂、拉丝等金属表面处理的检验。
2术语和定义2.1 A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总能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面壳的正面和顶面,后壳的顶面,手柄,透镜,按键及键盘正面,探头整个表面等)。
2.2 B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常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面壳的左右侧面,底壳或后壳的左右侧面及背面等)。
这些表面允许有轻微不良,但是不致引起挑剔客户不购买产品。
2.3 C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被客户注意到的表面部分(如:面壳的底面,底壳或后壳的底面,内部零件表面)。
此表面的外观缺陷应合理而且不至于给客户觉得该产品质量不佳。
2.4 金属表面:包括电镀、氧化、钝化等表现为金属质感的表面,非喷涂表面。
2.5 基材花斑:电抛光、电镀或氧化前因基体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2.6 抛光区:对基材上的腐蚀、划伤、焊接区、铆接区等部位进行机械打磨抛光后表现出的局部高光泽、光亮区域。
2.7 浅划痕:镀(膜/塑/漆)层表面划伤,但未伤及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它无镀(膜/塑/漆)层表面则为: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数控冲床加工中机床台面对板材的摩擦产生的轻微痕迹属于此类划痕。
2.8 深划痕:镀(膜/塑/漆)层表面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出来);对其它无镀(膜/塑/漆)层表面则为: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2.9 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2.10 凹凸痕:因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的现象,手摸时有不平感觉。
2.11 烧伤:拉丝、电抛光、电镀处理时因操作不当、造成零件表面过热而留下的烧蚀痕迹。
2.12 水印:电镀、氧化或电抛光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适用於有机涂料划格法附著力的测定。
不仅适用於实验室,也可用於各种条件(大)下的施工现场。
(精)二、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科)该仪器以一定规格的工具,将涂层做格阵图形切割并穿透,划格完成的图形按六级分类,(一)评定涂层从底材分离的附著效果。
(八)三、技术指示
(九)1、多刃切割刀间距分别为:1+0.01mm,2+0.01mm。
(二)2、多刃切割刀齿顶直线度分别为:≯0.003mm≯0.006mm。
(九)3、多刃切割刀工作齿尖宽度:≯0.05mm
(三)四、操作与使用方法
(二)1、试片必须按ISOR1514及ISO2828的规定制备。
(零)2、将试片放置在有足够硬度的平板上。
(八)3、手持划格器手柄,使多刃切割刀垂直於试片平面。
(九)4、以均匀压力,平稳不颤动的手法和20-50mm/S的切割速度割划。
(三)5、将试片旋转90度,在所割划的切口上重复以上操作,以使形成格阵图形。
(联)6、用软毛刷刷格阵图形的两边对角线轻轻地向後5次,向前5次的刷试片。
(系)7、试验至少在试片的三个不同位置上完成,如果三个位置的试验结果不同,应在多於三个位置上重复实验,同时记录全部结果。
8、如需更换多刃切割刀,可用螺丝刀将刀体上两个螺丝旋松,换上所用的刀,把刀刃口部位贴向手柄一侧,将螺丝拧紧即可
五、注意事项
1、所有切口应穿透涂层,但切入底材不得太深。
2、如因涂层过厚和硬而不能穿透到底材,则该实验无效,但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3、测试胶带必须是美国3M公司生产的600-1PK测试专用胶带。
将胶带贴在整个划格上,然後以最小角度撕下,结果可根据漆膜表面被胶落面积的比例来求得。
4、试验应在温度23±2℃和相对湿度50±5%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