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打击乐《大中国》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大中国(打击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大中国(打击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大中国(打击乐)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特别是对打击乐的初步认识和欣赏。

2. 通过学习歌曲《大中国》,让幼儿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地理特点,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并演唱歌曲《大中国》。

2. 认识和学习使用基本的打击乐器,如鼓、铃鼓、木鱼等。

3. 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打击乐器的演奏。

教学准备:1. 歌曲《大中国》的音频和歌词卡片。

2. 各种适合幼儿使用的打击乐器。

3. 地图或地球仪,用于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播放《大中国》的音乐,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舞动,感受音乐的节奏。

2. 歌曲学习:展示歌词卡片,带领幼儿学习并演唱歌曲《大中国》。

3. 打击乐器介绍:展示各种打击乐器,讲解其名称和使用方法。

4. 打击乐器演奏:根据歌曲的节奏,指导幼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可以先分段练习,然后再整体演奏。

5. 团队合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歌曲的一部分,然后一起合奏,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制作简易的打击乐器,如用瓶子和豆子制作沙锤,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生活中其他的音乐元素,如自然的声音、身体的动作等。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幼儿在学习歌曲和演奏打击乐器过程中所展现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歌曲学习和打击乐器演奏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2. 通过小组合作的打击乐器演奏,评估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在教学延伸活动中,观察和评价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中国》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中国》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中国》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第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中国》及教学反思《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中国》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中国》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学会舞蹈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准确、协调地为乐曲《大中国》伴奏。

2、尝试根据舞蹈动作节奏拍出行营节奏型,探索乐曲的配器放案。

活动准备:1、《大中国》磁带;2、碰铃、铃鼓、圆舞板、大鼓、钹等打击乐器若干;3、彩带人手两条。

活动过程:1、复习舞蹈《大中国》。

集体随乐跳彩带舞,要求节奏准确、动作有力。

2、指导幼儿学习打击乐《大中国》。

(1)分段将舞蹈动作转换成拍手动作。

(2)边看教师跳彩带舞,边用拍手的形式拍出动作节奏。

(3)老师放慢速度演唱乐曲旋律,面对不同小组进行指挥各小组,幼儿学习迅速正确地对教师的指挥暗示,用拍手动作做出反应。

(4)随着音乐,根据教师指挥准确迅速地做出反应。

(5)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探索乐曲的打击乐方法。

“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如在彩带挥舞处用铃鼓颤摇演奏等)(6)引导幼儿看教师指挥分声部演奏打击乐器,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7)教师出示大鼓、钹,集体探讨在什么地方累加演奏,体验乐器的热闹与有力。

3、活动延伸幼儿学习歌曲《大中国》。

教学反思:《大中国》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奔放的,与我们平时教孩子唱的儿歌不同,可能孩子们的在幼儿园里接触到像这样的乐曲比较少,所以在听到音乐时,很快的随着乐曲美妙的音乐不自觉的有节奏的拍起手来,嘴里还不停的唱着。

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的吧,孩子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随着乐感不由自主的快乐的手舞足蹈起来。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中国》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784字。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活动《大中国》及教学反思大班音乐教案活动《大中国》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个中国娃的自豪感,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大中国》含反思教案吧。

大班教案打击乐《大中国》

大班教案打击乐《大中国》

大班教案打击乐《大中国》大班教案打击乐《大中国》教材分析:《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知道国家一些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大中国》是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歌词通俗易懂,生动地介绍了我国最具特色的风景名胜,让人增长见识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这对幼儿是一个很好的爱国教育素材。

《大中国》是4/4拍,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以及朗朗上口的民谣曲风,能充分调动大班幼儿欣赏和表演的兴趣。

通过歌曲的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打击乐器,运用多种手段欣赏体验作品,理解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们试图通过歌曲的欣赏和演奏,进一步激发做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学情分析: 通过前段时间开展的《认识我的祖国》一系列活动,幼儿对祖国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幼儿认识部分乐器,掌握了几种简单的节奏,有看图谱和指挥进行演奏的经验。

但是,孩子们打击乐器的经验不丰富,运用多种乐器配合演奏歌曲对孩子会有难度。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大中国》大意,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气势。

2.尝试运用多种乐器配合演奏歌曲。

活动重点: 了解歌曲《大中国》大意,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气势。

活动难点: 运用多种乐器配合演奏歌曲.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祖国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幼儿认识部分乐器,掌握了几种简单的节奏,有看图谱和指挥进行演奏的经验。

物质准备:教具——课件、图谱学具——碰铃、铃鼓、圆舞板、双响筒、大鼓等乐器。

教学方法: 欣赏、练习、操作、表演.活动过程一、欣赏歌曲,感受乐曲的风格播放歌曲《大中国》。

“小朋友,我们的祖国叫什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歌名就叫《大中国》。

说一说,听这首歌时有什么感受?谁会喜欢这首歌呢?体会歌曲的雄壮有力。

二、看地图和图片,了解歌词大意1.欣赏教师演唱,了解歌曲中说了什么?2.联系歌词讨论:(1)“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是什么意思?体会我们全国人民就像一个大家庭,56歌民族都是兄弟姐妹。

大班音乐教案:大中国(打击乐)

大班音乐教案:大中国(打击乐)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我国的国歌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节奏变化。

2. 技能目标:通过打击乐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合作意识以及动作的协调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感知音乐中的节奏变化,能够用打击乐器正确地演奏出歌曲。

难点:在演奏过程中,让幼儿能够保持节奏的稳定性,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如铃鼓、木鱼等)、音乐播放设备、投影仪、课件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播放我国国歌,让幼儿聆听并说出国歌的名字。

2. 欣赏民族音乐:教师播放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让幼儿感知音乐的特点,引导幼儿说出音乐中的节奏变化。

3. 学习打击乐器: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打击乐器,并教授一些基本的打击节奏。

4.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不同的打击乐器,让幼儿在组内练习演奏。

5. 集体演奏:教师挑选几首歌曲,让全班幼儿一起演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让幼儿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演奏技巧以及合作意识等方面,对幼儿的音乐素养进行评价。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表现,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大中国》2. 打击乐器:铃鼓、木鱼、铃铛3. 节奏训练:感受2/4拍、4/4拍的节奏特点七、教学步骤:1. 歌曲学唱: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大中国》,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节奏训练:教师示范2/4拍和4/4拍的节奏,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 打击乐器演奏:教师分发打击乐器,让幼儿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演奏。

4. 合奏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5. 表演展示:让幼儿分组进行打击乐器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大班音乐教案:合奏打击乐大中国

大班音乐教案:合奏打击乐大中国

大班音乐教案:合奏打击乐大中国音乐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其中的合奏表演更是能够把音乐的紧凑感、整体性以及艺术性展现出来。

在打击乐大中国这样一种音乐表演中,更是需要大班的团队合作以及相互配合,才能够呈现出高质量的音乐效果。

一、教案简介这次的大班音乐教案是针对于打击乐大中国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表演所设计的。

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打击乐大中国的乐器以及基础演奏技巧,以及在合奏表演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团队合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打击乐大中国的起源及演奏方式,掌握其基础演奏技巧。

2. 理解大班打击乐合奏表演的整体性,并在表演中完成各自的演奏角色。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合奏表演中的动和配合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回顾打击乐大中国的历史背景及乐器介绍,了解乐器的分类及演奏方式。

2. 指导学生掌握大班打击乐表演的基础方案:模拟敲击、掌声、拍打等基础节拍演奏方式。

3.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进行各种不同的节拍演奏练习与磨合,提高整体演奏水平。

4. 将学生分组,配合演奏乐曲,强化他们对于分组合奏的协调与角色定位。

5. 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不同难度的组合演奏与表演,深化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并提高演奏的整体效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采用此方法,介绍打击乐大中国乐器,讲解一些演奏基本方法。

2. 体验活动法:学生通过体验,在动态、有趣、积极互动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通过磨合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分组合作法:在分组学习中,逐步强化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在大班合奏表演中的调配和配合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程测试: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掌握情况。

测试重点包括对于打击乐大中国的认知及掌握演奏技巧;2. 课程反馈:对于课程学习提供评价及反馈,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和想法,进行调整和完善。

结语:打击乐大中国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情,同时也需要大班团队的配合与合作。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掌握基础演奏技巧,并合作完成各种不同难度的组合演奏与表演,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及音乐表演技巧。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大中国(三篇)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大中国(三篇)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大中国(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大中国一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抬花轿二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中国红三
- 1 -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大中国一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情绪,学期舞蹈“大中国”。

2、创编不同方位的挥舞彩带的动作,能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

3、注意自己的彩条布与同伴的相互缠绕。

活动准备:
1、音乐CD或磁带,录音机。

2、电视机。

3、幼儿人手两根红色的绸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舞蹈《大中国》感受乐曲的风格。

1、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受?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2、让幼儿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大中国》。

二、教师出示彩条,幼儿场边挥舞彩条的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彩条挥舞动作。

教师:“这是什么呀?你们觉得用彩条可以怎么跟着音乐跳舞呢?”
2、教师示范表演舞蹈,幼儿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师:“你们仔细看老师跳的舞蹈中用了哪些动作?
三、初步学习舞蹈动作,感受乐曲的旋律。

1、幼儿学习踏点步,加上手臂的动作,并随音乐练习。

2 / 2。

大班打击乐大中国教案

大班打击乐大中国教案

大班打击乐大中国教案本次的大班打击乐教案的主题为“大中国”,旨在通过乐器演奏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展现出来,同时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的名称和主要特点。

2.学习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和节奏感。

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4.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介绍中国传统乐器教师拿出中国传统乐器的图片或实物,向孩子们介绍这些乐器的名称、特点和演奏方式,如钹、铃、鼓、锣等。

还可以播放一些中国传统音乐,让孩子们听一听,感受一下不同乐器的声音。

2. 练习节奏感和基本演奏技巧教师拿出钹、铃、鼓等乐器,向孩子们展示如何演奏这些乐器,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练习。

首先是节奏感的训练,让孩子们学会听到节拍并跟着敲击乐器。

接着是基本演奏技巧的练习,让孩子们学会如何使用手指、手掌等部位演奏乐器,并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力度。

3. 分配乐器和排练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分配乐器,分成不同的组,让孩子们一起进行排练。

在排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孩子们统一节奏、注意力度和协调配合,让乐器演奏时更加和谐。

4. 演奏表演当孩子们掌握了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基本节奏感,就可以进行演奏表演了。

在演奏前,可以让孩子们彩排几次,确保演出质量。

在演出时,可以让孩子们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和风采,让观众享受到美妙的音乐。

三、教学时长及注意事项1. 整个教学过程大约需要2-3个课时,具体根据孩子们的情况而定。

2. 在指导孩子们练习乐器演奏时,教师需注重创造团队氛围,让孩子们彼此鼓励、合作。

3. 在演奏表演时,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确保乐器不会伤及观众或自己。

4. 教师可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让教学更加贴近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

除此之外,本次大班打击乐教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提高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例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孩子们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

大班打击乐《大中国》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大班打击乐《大中国》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适用班级:大班活动内容:大中国(打击乐)活动目标:1. 熟悉乐曲旋律,在学跳舞蹈《大中国》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表现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2. 能拍出舞蹈动作的节奏型,初步探索乐器的配器方案。

3. 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活动准备:1. 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圆舞板人手一件。

2. 每人两根彩带供舞蹈时用。

3. 配套音频。

1. 欣赏歌曲《大中国》,感受歌曲中对于中国的介绍。

(1)提问:歌曲叫什么?为什么叫“大中国”?(2)歌曲里介绍了中国的哪些事情?你喜欢中国吗?为什么?小结:我们的祖国很大,有56个民族,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还有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也在我们国家。

我们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 跟着音乐《大中国》,和老师一起做简单的律动。

(1)欣赏乐曲,边看教师舞蹈,边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风格。

(2)手拿彩带学习舞蹈。

3. 学习演奏打击乐器。

(1)观看教师舞蹈,用拍手的方式拍出舞蹈动作的节奏型。

(2)与教师一起,随音乐拍出整首乐曲的节奏型。

(3)根据教师的指挥,分声部拍节奏。

(4)探索乐器演奏的配器方案。

重点探索“按节奏型挥动彩带”动作的表现方法及乐器种类。

(5)根据教师的指挥要求,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4. 学做小指挥。

让个别要求当指挥的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担任指挥,其余幼儿看指挥演奏。

舞蹈动作建议:前奏:双手上举,按小节挥舞彩带。

①小节1~2拍右脚踏步,双臂屈肘胸前;3~4拍左脚踏步,两臂侧平举。

②小节按节奏型挥舞彩带三下。

③~④小节同①~②小节,方向相反。

⑤~⑧小节同①~④小节。

⑨~⑩小节双脚按节奏型原地踏步,同时双臂屈肘于胸前左右摆动。

⑪~⑬小节正步站好,同时双手上举,按节奏型挥动彩带。

⑬~⑱小节同⑨~⑫小节。

⑱~⑲节双手由下而上画圆抖动手腕。

⑳~○21小节双臂按节奏左右摆动。

23小节同⑱~⑲小节。

○22~○25小节同⑪~⑫小节。

○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打击乐《大中国》活动教案
学前112
62 刘璐69 王湘湘
67 许彬君70 毛晨晨
68 顾文艳71 陈梦婷
一. 活动目标:
1、在学习舞蹈《大中国》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为《大中国》伴奏
2、看懂乐曲图谱,根据舞蹈动作的节奏,讨论相应的节奏型
3、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乐器,看指挥协调的演奏乐曲。

二.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打击乐器—手摇铃,碰铃,沙锤,沙蛋,圆舞板,铃鼓和双响筒若干。

2、音乐伴奏,乐曲的节奏图谱。

3、人手彩带两条。

经验准备:已学会舞蹈《大中国》
三. 活动过程:
一、复习舞蹈,熟悉旋律。

全体幼儿一起跳《大中国》
(1)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上一次课学习的舞蹈《大中国》吗?我们一起来跳出来吧!
二、初识图谱,巩固节奏
(1)师:老师刚刚看到我们小朋友跳的都很好,那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用拍手来给我伴奏,我来跳舞,到最后高潮那里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挥动我们的彩带。

你们准备好了么?(2)老师注意观察了一下我们大家拍手的节奏有的不统一,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
(3)我们先来看我们高潮的地方,舞蹈动作是怎么做的啊?这个舞蹈动作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手势来解决?那我们就用飘着的彩带来表示延长的动作。

(4)那我们的图谱上还有什么呢?老师现在用手指到哪里,你们就跟我一起拍手,老师要是指的快,那我们拍手的速度也要快。

三、观看图谱,指挥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再次练习用手拍节奏。

教师指挥幼儿分组拍手来演奏《大中国》。

(1)师:我们来跟着音乐一起来用手打节拍吧!
(2)师:现在啊,老师想当一次小指挥,老师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四、选择乐器,探索合奏。

幼儿按意愿选择乐器,在自主看图谱的基础上边听乐曲边用乐器演奏。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练习,即根据图谱上的乐器标记演奏相应的节奏。

教师请幼儿交换乐器,师生共同演奏乐曲"大中国"。

并请剩余的同学给《大中国》伴舞。

(1)现在,先请小朋友来玩一玩我们的乐器,再来看看我们可以怎么用他们来演奏。

(2)这首歌曲高潮的地方比前面要更加高昂,所以我们可以用哪种乐器呢?
(3)那现在,我们就用我们选好的打击乐来演奏一次吧!
(4)老师又要变成小指挥啦,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来演奏,再来几个小朋友来伴舞。

结束语:今天我们用乐器演奏了一首好听的乐曲《大中国》,让我们下次在一起和乐器宝宝一起演奏,好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